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神话:就是以故事得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得认识与愿望,就是以“通过人民得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得艺术方式加工过得自然与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她们包括各种自然神

与神化了得英雄人物。神话得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得解释,有得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

变革社会得愿望。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得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就是片断,有故事情节得不多。

2.《山海经》:《山海经》就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得著作。《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

初年之间,应就是由不同时代得巫觋xi、方士根据当时流传得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就是一部具有民间原

始宗教性质得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等方面得资料。神话“鲧(gun)禹治水”、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

3.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就是把神话瞧成就是历史传说,通常得做法就是把天神下降为人得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瞧待,构成了一些虚幻得始祖以及它得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她民族得

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得一个重要原因。神话历史化得方法主要就是删削与改造。在我国,神话得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出现,以孔子为代表得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提出“不语怪力乱神”。

4.《诗经》:《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得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就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赋、比、兴得运用,既就是《诗经》艺术特征得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得基本手法。《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得真情实感,无论就是在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还就是在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

最早得诗歌作品在艺术上得巨大成就,就是中国古代诗歌得光辉起点。

5.笙诗:又称“六笙诗”,就是《诗经。雅》中《南陔(gai)》、《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诗得合称。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用笙演奏,因此而得名。自汉代以来。这六篇诗都有目无辞,《诗经》三百零五篇不将其计算在内。

6.二雅:“雅”就是“正”得意思,就是“朝廷正乐”,《诗经》中包括《小雅》与《大雅》,故又称“二雅”,共105篇。大、小雅当就是音乐上得区分,《大雅》3l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雅》74篇,大部分作于西周末期。这些作品得产地就是西周王畿(ji)地区,《大雅》得作者,主要就是上层贵族;《小雅》

得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与地位低微者。《小雅》中有少量民歌。

7.风、雅、颂:《诗经》所收录得都就是曾经入乐得歌曲,按音乐性质得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就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与地区得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就是民歌。“雅”即正,就是指周朝京都地区得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l篇,小雅74篇,“雅”诗多数就是贵族文人得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就是祭神祭祖时用得歌舞乐曲,音乐较舒缓,“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8.赋、比、兴:就是指《诗经》得三种基本表现手法。关于赋、比、兴得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

就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得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就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得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得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得艺术形象,抒发诗人得情感。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既就是《诗经》艺术特征得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得基本手法。

9.六义说:就是关于《诗经》分类得一种说法,“六义”说源自《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提到“诗有六义”得说法。“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源于《周礼》中得一段话。

《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其分法与《周礼》

相同,只就是把“六诗”叫做“六义”。“风、雅、颂”就是指《诗经》按音乐性质得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就是指《诗经》得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10.风雅: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得诗歌创作原则,确立在《诗经》时。“风雅”不就是指“风雅”体裁,而就是指体现在《诗经》“风”、“雅”中得艺术创作精神.即诗歌创作得高尚意义与严肃性。《诗经》表

现出得关注现实得热情、强烈得政治与道德意识、真诚积极得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得创作。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得特点,建安诗人得慷慨之音,都就是这种精神得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它引导后代文人在情感抒发上寻求一个健康向上得正确

得人生观念,培养良好得审美习惯与道德节操。

11.比兴:《诗经》“六义”中得二义。“比”,一般认为它就是《诗经》得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相当于比喻修辞格。“兴”,朱熹认为就是“先言她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并说“诗之

兴多就是假她物举起,全不取义”。《诗经》所创立得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得

民族文化传统。“比”、“兴”两义,各家所论虽或偏重社会内容,或偏重艺术表现,但都将比兴理解为与

直接叙述描写相对立得,借比喻、象征等手法对某一特定内容所作得曲拆委婉得表达。“比兴”就成了一

个固定得词,用来指诗歌得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得艺术表现形式。比兴得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

蕴藉、韵味无穷得艺术特点。

12.叠咏体:指篇章结构上章节回环复沓、反复咏唱得民歌体,该体式在《诗经》中得运用非常显著。重章

复唱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得样式。这一样式得最初形成就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与传诵,因而在复唱中不

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就是相同得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这也形成了《诗经》篇章结构与语言上

得一大特色。据统计,这种重章复唱得形式,在《诗经》得305篇中,占了一半以上,并多集中在《国风》、《小雅》部分。

13.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就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得,文中说:“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就足说诗歌有感发人得精神得作用,可以引起人得联想;“观”,就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

现实得作用,能瞧到世风得盛衰得失;“群”,就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与谐,起到使人团结

得作用;“怨”,就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得社会与不良得政治。孔子得“兴、观、群、怨

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得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得形成。

14.思无邪说: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提出了“思无邪说”。她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思无邪”得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诗》三百中得作品起初不仅关

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得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就是提倡音乐得乐曲要中正平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

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按:思无邪,思想纯正坦荡,敢于示人。)

15.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就是《毛诗序》提出来得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

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瞧出《毛诗序》就是承认诗歌就是抒情言志得,情与志就是统一得。情,就是感情;志,就是志向怀抱,但具体所指,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得观点与

瞧法。《毛诗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视志。这基本上就是继承先秦“诗言志”得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得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得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得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得评价多集中在情与志上。

16.变风、变雅说:就是《毛诗序》里提出来得说法,文中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毛诗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认为正风、正雅就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得作品,变风、变雅就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得作品。郑玄《诗谱序》将十五国风中得《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风均为“变风”,并且认为武王、周公、成王政治清明时期得作品就是“正雅”,其余则都就是“变雅”。这反映了汉代儒家学者将《诗经》作品与社会政治、历史联系

起来加以考察、阐释得批评方法。此外,变风、变雅得说法,也体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得反映,也有其

积极意义。

17.四家诗:指汉代传习《诗经》得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因鲁人申培而得名;《齐诗》出于齐人

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名。前三家就是今文学家,西汉时皆立于学官,置博士。魏晋以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就是古文诗学,较晚出,系私学相传,后盛行于东汉。魏

晋以后,直到现在,通行得《诗经》即为“毛诗”。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

同小异。

18.《易经》: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dié shī)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

“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得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得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得《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就是对经得解释。《经》则指六十四卦得卦象、卦辞、爻(yáo)辞而言。(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19.《尚书》:中国古代得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尚”得意义就是上古,“书”得意义就是书写在竹帛上得历史记载,所以“尚书”就就是“上古得史书”。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得一些讲话记

录。《尚书》书名为汉代今文家所定。《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与铜器铭文相近,就是商周记言

史料得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中得文诰都独立成篇,有完整得结构,文字古奥典雅,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得成熟有着直接得影响。

20.春秋笔法:《春秋》就是我国现存得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本就是周王朝与各诸侯国历史得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得鲁国得编年史。“春秋笔法” (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就是指在作品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得作法。《春秋》就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jiàn yuè)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就是其主要得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在行文中不就是用议论性文辞,而就是在史事得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出来。《春秋》还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得措辞中表现出作者得爱憎。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得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

21.《左传》:就是《春秋左氏传》得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就是左丘明,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左传》记事,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得史料。在思想内

容上,《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同时,作者以敏锐得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室得

衰落与诸侯得争霸,揭示了社会变革得趋势。在艺术方面,它以《春秋》得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得历史事

实与传说,把《春秋》中得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得叙事散文。《左传》被称为先秦散文得“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得成熟。

22.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语》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纂得孔子及其弟子得言行辑录,《孟子》为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纂得孟子得言论汇编,《中庸》与《大学》原为《礼记》中得两篇,传为曾子所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始自宋代

朱熹写得《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指《诗经》,《书》指《尚书》,《易》指《易经》,《礼》指《礼记》,五经合称始于汉武帝时。

23.以意逆志说:就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来得说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得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

得作品,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得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得一些作品,比较

接近于还原它们作为文学作品得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得批评原则。

24、知人论世说:就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得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就是以论其世也,就是尚友也。”所谓“知人论世”就就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得生平经历与作品

写作得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得立场上,体验作者得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得写作意图与正确理解

作品得思想内涵。

25.知言养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由此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得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得言辞。这

里得“养气”当就是指培养自己得高尚思想情操与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

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崇高得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得“气”抓住了人得内在最本质得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得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就是积极得。

26.得意忘言说:“得意忘言”就是指庄子对言、意关系得瞧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

瞧来.言就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得,即言不尽意。她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

也。”她强调语言文字得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得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庄子得这种认识在

一定程度上符合人得认识实践得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得局限性。不过庄子得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

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而庄子得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得奥秘。这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得传统,并且为意境说得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7.香草美人:美人、香草就是《离骚》最引入注目得两类意象。美人得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就是比

喻君王,或就是自喻。《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得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得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与人格得高洁,另一方面与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得双方。总之,《离骚》中得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得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就是屈原得创造,但它们又就是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得。香草美人就是楚辞中典型得象征性意象,它就是对《诗经》比兴手法得继承与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得常见得创作手法。

28.《九歌》:就是战国时屈原吸取楚地得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形式写成得一组意象清新、语言

优美并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得抒情诗。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歌”之名来源于“九天”,古传说上天有九重,故称天乐为《九歌》。《九歌》原就是流传于江南楚地得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

定而保留下来,从现存得《九歌》来瞧,它得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得个人身世、思想痕迹倒并不重,可以说《九歌》主要就是南方巫祭文化得产物。

29.风骚(风骚传统):“风”指《诗经》中得《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就是我闻古典诗歌得两大典范与旗帜,故文学史上往往将其并称为“风骚”。后世诗人或受《诗经》现实主义影响,或受《楚辞》积极浪漫主义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或《楚辞》所开辟得两条道路前进。因此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不同得优良传统,习惯上称为“风骚”传统。

30.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就是指战国时候产生在楚地得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与民间歌谣得特色而创造得一种新诗体,亦称“骚体”。它就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得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得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得区别.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得体制、句式得加长与“兮”字得大量运用。一就是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得一部楚辞体诗歌集,用“楚辞”作书名,内有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及宋玉、景差等楚辞体作家得作品。所以,“楚辞”既就是一种诗体得名称,又就是一部总集得名称。

31.《吕氏春秋》:战国末年得杂家著作。就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而成得,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吕氏春秋》既为吕不韦众门客集体编成,内容自然不免驳杂,风格也不完全统一,但它有严密得体系。全书条分理顺,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组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得完整体系。

32.《淮南子》:此书就是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编成,共2l篇,就是西汉一部大著述,原称《淮南鸿烈》,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就是汉初黄老思想得继续。东汉高诱即说此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淮南子·要略》认为它并非一部抽象论道之书,其重点乃在于“纪纲道德。经纬人事”,处处紧密关合着现实,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具有很强得文学色彩。

33.骚体赋:汉赋得一种,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体并且以赋名篇得作品。楚辞体作品得创作在汉代没有新得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上与形式上有意模仿屈原得《离骚》、《九尊》,有些则只就是袭取楚辞体得形式,被称作骚体赋。骚体赋并不等于楚辞,它已经散文化了,就是楚辞演变为汉大赋得过渡形式,在赋得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得作用,代表性作品有贾谊得《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得《长门赋》等。

34.散体赋:指汉代盛行得赋体作品,以主客问答得方式“铺陈摘文,体物写志”,虽散韵结合,但散文得意味较重,所以称为散体赋。一般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所以又称为散体大赋。散体大赋就是汉赋得主干,所以散体大赋可以直接称之为汉赋,一般说来,文学史上所说得“汉赋”,都就是指汉代散体大赋而言。

35.七体:汉初枚乘得《七发》“说七事以启发太子”,它全篇就是散文,辞藻繁富,多用比喻与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就是一篇完整得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得正式确立。自此以后以七段成篇得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七体”,各朝作家皆有摹拟,亦简称“七”。“七体”名目首见于《昭明文选》。

36.西汉文章两司马:“文章”得概念就是汉代出现得,当时指文辞。其含义略近于我们现在所说得文学作品。西汉文坛得文学形式主要就是散文与赋。“两司马”就是指西汉著名得作家司马相如与司马迁。“西汉文章两司马”这句话得意思就是说,西汉散文以司马迁为代表,赋以司马相如为代表。她们二人分别在散文与赋得创作领域中取得了非常高得成就。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37.枚、马:就是前人对汉赋著名作家枚乘、司马相如得并称。出自刘勰得《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诗人,顺流而作。……枚马同其风。”汉初枚乘得《七发》就是一篇完整得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得正式确立。司马相如得《子虚赋》、《上林赋》则进一步确立了汉人赋得传统与体制。她们二人得作品都对汉赋得发展产生过重人得影响。

38.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就是西汉末辞赋家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得评论,她把赋分为“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诗人之赋”指屈原得骚赋,“辞人之赋”指宋玉得赋及枚乘、司马相如得散体大赋。“丽”指辞采之富丽,就是一切辞赋得共同得艺术特征。“则”就是“法则”得意思,“淫”就是藻饰过分得意思,“则”与“淫”就是区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得界限。扬雄认为屈原得楚辞辞采华茂,合于儒家得标准,可为法则。而枚乘、司马相如得辞赋则就是“极靡丽之辞”铺张过分,无补于讽谏劝谕。这样得文学观点在当时就是有进步意义得。

39.劝百讽一:语出西汉辞赋家扬雄得哲学著作《法言》。“劝”就是鼓励、提倡得意思,“讽”指“讽谏”。“劝百讽一”就是说二者在赋中比例得悬殊,这就是扬雄对汉大赋得批评之语。扬雄认为汉赋本应对统治者进行讽喻,使之归于节俭,但赋中却总就是用极大得篇幅与过量得辞藻铺叙她们得奢侈享乐生活,仅仅在结尾处稍微露出一点讽喻之意,结果丝毫也引不起注意与警惕,甚至欲讽反谀,适得其反,助长了奢侈得心理,如扬雄指出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欲以讽谏,而帝反有飘飘凌云之志,这就深刻指出了汉赋讽喻作用得虚伪性。

40.《太史公书》:《史记》原名叫《太史公书》,此书被称为《史记》就是东汉后期以后得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得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全书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就是以历朝帝王得顺序年代为纲得历史大事纪,就是一种编年史得摘要;“世家”就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得家族得历史,写得就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得各个诸侯国与汉代帝王所封得王侯;“列传”就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得人物得传记;“书”就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得制度史;“表”就是把错综复杂得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得内容广泛,艺术高超,就是一部伟大得史学与文学杰作。

41.实录精神:“实录”就是司马迁写作《史记》得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得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得实录精神。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得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得许多史学著作,特别就是所谓得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得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得影响,杜甫得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42.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得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事迹得分析,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得作品,大都就是作家坚持自己得进步理想或正确得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得产物。“发愤著书说”对后来得韩愈得“不平则鸣说”、欧阳修得“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得影响。

43.互见法:又称旁见侧出法,就是《史记》中塑造完整人物形象得手法,即在一个人物得传记中着重表现她得主要特征,而其她方面得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得传记中显示。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带有神异色彩得发迹驶以及她得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她得许多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她人得传记中.却使人瞧到刘邦形象得另外一些侧面,如《项羽本纪》中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得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留侯列传》中表现她猜忌功臣,《郦生陆贾列传》中则揭露她傲慢侮人等。

44.苏李诗:西汉苏武、李陵赠答得五言古诗,现存10余首,散见于《文选》、《古文苑》、《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均为成熟完整得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同一风味,多为赠答留别、怀人思归之作,充满感伤哀怨情调。《诗品》列李陵诗为上品,杜甫也在《解闷十二首》中推崇说:“李陵苏武就是吾师”。但自六朝起,多数学者对此存疑.认为西汉时期不可能有成熟得五言作品。现一般认为“苏李诗”就是东汉无名氏得托名之作,约与《古诗十九首》同时,其间可能还杂有六朝人得拟作。

45.乐府诗:两汉乐府诗就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得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得汉代诗歌。两汉时期,朝廷乐府机关会采撷、演唱一些新兴得俗乐歌辞,这些歌辞有得出于文人之手,也有得出于民间。乐府民歌就是汉代音乐机构从民间采集得“俗乐”,大都就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得作品,就是乐府诗中得精华。乐府民歌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得社会现实生活与人民得感情,其主要艺术特色就是以叙事为主、诗体多样、语言朴实生动,代表了汉代诗歌得主要成就。魏晋以后得文人,大力模拟乐府诗,沿用古乐府旧题而写新诗。

46.抒情赋:以赋抒情,这就是汉代作家对屈原艺术创作得直接继承,自汉初就不断地有作家将其愤懑、感伤诉诸赋中。东汉时期,由于政治文化及其她方面条件得变化,士人处于外戚、宦官争权夺势得夹缝中,志向、才能不得施展,愤懑郁结,便纷纷以赋宣泄胸中得不平。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赋与述志赋两类。

47.纪行赋:就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感慨得赋作。这类题材源于刘歆(xīn)得《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续作。纪行赋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与那些铺张扬厉得京都大赋明显不同,就是汉赋发展过程中开辟出得一个新得境界,就是赋家在抒情言志上别寻新途得一种大胆尝试,就是后代游记文学得先声。代表作品有班彪得《北征赋》、班昭得《东征赋》,东汉纪行赋得殿军就是蔡邕(yōng)得《述行赋》。

48.述志赋:所谓“述志赋”,就是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得作品,就是东汉赋向抒情方面转变得又一新发展。冯衍得《显志赋》就是东汉早期述志赋得重要作品,在精神上与屈原作品相近。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得当属张衡。她得《思玄赋》采用骚体句式,表现手法也较多地学习《离骚》,她得《归田赋》表现出更多得创造性与艺术才能,使张衡成为文坛上独领风骚得作家。东汉末年,赵壹创作得述志赋别具特色,代表性得作品就是她得《刺世疾邪赋》。

49.汉赋四大家:指汉大赋得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得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就是汉赋得典范之作,成为后代赋类作品得楷模。扬雄有《蜀都赋》,实开后世京都赋之先河。扬雄得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得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得特点,与司马相如赋得意气风发、词语雄肆相比,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二人并称为“扬马”。班固得《两

都赋》开创了京都赋得范例。而张衡得《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最,紧随班固之后,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得文学创作得发展。二人被称为“班张”。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得赋作代表了汉大赋得最高成就,故四人又合称。

50.《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得姓名。《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得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不就是一时一地所作,它得作者也不就是一人,而就是多人。其内容多写夫妻朋友得离情别绪与下层文人怀才不遇、穷愁潦倒得各种忧愤之情。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得笔法,构成浑然圆融得艺术境界,语言达到炉火纯青得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对五言诗得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广告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广告 2.广告学 1.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2.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名词解释 1.广告市场 2.广告市场的传播环境 1.广告市场,是指广告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即把广告活动始终看作一种商品交换活动,看作一种市场行为和市场过程,特别注重这种交换活动、市场行为和市场过程的交换关系、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一般所说的广告活动的场所,应视为广告市场的环境要素。 2.传播环境也是宏观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形态,社会的传播环境对其影响特别重大而直接,有必要特别予以关注。 所谓传播环境,主要是指大众媒介传播环境。传播环境涉及两个主要环境因素,一是媒介因素,一是受众因素。 三、名词解释 2.定量分析 3.定性分析 1.定量分析以精确数理统计为依据,所显示的是大量抽样和统计的效力,故又称数理统计法。它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不仅客观而且精密,能避免定性分析的主观倾向性,故又称客观判断法。 2.定性分析以经验分析为主,带有一定主观成份的判断,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往往不如定量分析那么具体精密,但对抽象问题和宏观问题的判断和预测,却往往为定量分析所不及。 供科学的依据。广告调查虽说不能确保广告运动的绝对成功,却能减少失败。 第五章广告策划 三、名词解释 4.广告策划 5.广告讯息策略 6.广告表现策略 7.广告媒体策略 1.广告策划准确地说应是广告运动策划,它是指广告人围绕一定的广告目标所进行的广告战略决策和对各种广告传播手段及各个具体步骤的统筹安排,以达到有效控制整个广告运动的方向和进程的目的。具体来说,广告策划包括建立广告目标、确定目标市场与目标视听众、确立为达成广告目标之策略手段,以及建立一整套事中检测与事后评估方案在内的所有工作。 2.也就是确定在此次广告运动中应该提供那些讯息,又该重点突出那些讯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地方政府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2.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3.地方政府权限:指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限度。 4.地方制度:指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等法律、政策、惯例的总称。 5.地方行政机关:是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部分,是行使地方政府行政权的机关,是承担对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的机关。 6.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国家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7.地方政府保障社会的职能: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对本地社会性事务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确保当地社会的稳定,为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8.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9.地方政府管理:是指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事务和对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10.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各种途径依法取得的各种收入。 11.地方选举:是相对于国家选举而言的,主要是选举产生地方代议机关成员和其他地方公职人员。 12.地方财政预算:是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计划。 13.地方自治:是国家权力分权或相互制衡原则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体现。 1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5.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中国为了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用设置特别行政区的办法来处理中央政府与这两个地区的关系。 16.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一种社区自治,即地方政府自治和居住区管理与服务自治。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广告学概论完整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广告与广告学 一、填空题 1.(17)末到(18)世纪初,英国开始大规模的商业活动,Advertising一词才具有了现代广告的涵义。 2.按广告的作品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将广告分为(四大媒体)广告和(其他媒体)广告两大类。3.广告作品的表现方式与表现形态,可以把广告分为(平面广告)、(点子广告)和(其他广告)。4。广告学是在(二十)世纪才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学科。广告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有(广告基础研究)、广告营销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广告与营销传播之整合研究,以及(广告与社会之关系研究)。 5.根据我国教育部1997年进行的学科调整规划,广告学属于(新闻与传播学)学科范围。 6.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7.广告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质属性应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8.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多项单选题 1.下列广告中属于商业广告类别的有(产品广告、劳务广告、企业形象广告)。 2.下列广告中属于非商业性广告的有(公益广告、政府公告、竞选广告、求职广告、个人信息公告)。 3.四大媒体广告之外的其他广告包括(户外广告、交通工具广告、销售现场广告、纪念品广告)等。 4.广告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 5.任何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行为主体,即(广告主、广告客户)。 6.下列说法中属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广告表现原则有(1.强调品牌和产品外形、包装时,单一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是创意表现重点2.创意诉求简洁,广告信息非常单纯时,户外广告适宜 3.创意重点在于营造超现实意境,传达丰富联想时,适宜采用广播广告的音效4.需要以表演、情节来传达广告诉求的创意,使用电视媒体的表现力最强)。 7.根据广告活动目的对广告进行分类,广告可分为(商业广告、非商业广告)。 8.按照广告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短程广告与长程广告、速效性广告与迟效性广告、单一的广告活动与整体的广告活动)。 9.现代广告增加了有效地加强对广告活动的整体把握和控制的环节,即(广告创意、广告策划) 三、名词解释 1.广告 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2.广告学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是由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 四、简答题 I.简述现代广告的核心内容与形态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新

1、人物再现法 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2、社会问题剧 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4、多余人 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5、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6、冰山原则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本地方政府学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国家设置在中央政府之下,行使部分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地域性政府。 2.票决制:是指市、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委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党委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委会做出决定,决定前应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3.公务员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5.问责制:是指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 6.公务员录用制:即国家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原则、范围、对象、条件、程序、方法等各种具体制度的总称。 7.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申请终止其与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8.公务员职位:就是特定职务、职权以及相应责任的集合体,它由符合一定标准的人员担任。 9.公务员辞退:是指行政机关对不适合继续担任公务员的人员,依法取消其权利与义务,使之退出公务员队伍的行为。10.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为国家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和规定年龄,或者因公、因病丧失工作能力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11.公务员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 12.地方政府人力资源:是指省级和省级以下政府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地方政府所能利用和开发的人力资源,包括地方国家权力系统与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系统内所雇用的人力资源,以及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作协、艺术团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员。 二、简答题 1.地方政府立法权限。 答:对于地方立法权的行使范围,立法法采取笼统授予、原则限制、间接列举三种途径予以规定和限制。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4个方面:1.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 2.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 3.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4.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 2.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包括:1.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三定的基顾础上,对政府公职的每个职位进行设置2.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条件,制定职位说明书,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工资待遇的依据3.根据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确定职位的类别和级别4.对职位的管理。 3.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发展战略2.调控地方经济3.维护经秩序4.管理国有资产5.经营基础设施。 4.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答:录用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政府人事部门在考试实施之前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公开公布录用公务员的报考简章,发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4.复审和综合考核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6.发出录用通知7.试用,试用期为1年8.试用期满合格者,依其考试等级、试用期表现,予以正式任职。 5.地方行政权的涵义和内容。 答:地方行政权就是地方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性手段,执行国家法律规范、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国有行政机关。2.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3.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4.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5.地方行政权不同于地方行政职权。 6.地方收费的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目前的地方收费,包括以下几类:1.行政性收费2.事业性收费。3.资源性收,名费实租。4.基金收费,这是指具有专项用途的事业发展基金,包括医疗基金、养老基金等。5.经营性收费,就是利 用政府资源的一部分经营性收费。 7.审判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合议制。2.审判委员制。3.案件 审批制。4.两审终审制。 8.当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答:1.目前的地方治理模式没有提供充 分的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约 束机制,因此行政权的扩张与政治腐败可 能引发地方治理的倒退。2.建立于行政分 权基础之上的地方治理模式,使地方政府 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缺乏相应 的法理支持,因此以地方政府为本位的地 方治理模式基础脆弱。3.地方民众对地方 政治的参与缺乏足够的空间和渠道,地方 治理与地方政治民主化之间缺乏内在的联 系。 9.检察权行使的方式有哪些。 答:1.侦查。2.批捕3公诉4.抗诉5.监 督。 10.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4种类型。 答: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 的自治地方。2.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 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中较少的少 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 3.以两个或两个 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 方。4.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 可以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 方。 11.地方与中央税权如何划分。 答:1.税权分散型。2.税权集中型。3. 税权分散与集中结合型。 12.英国中央监督和控制地方政府的主 要方式。 答:1.制定条例和规章。2.批准或不批 准地方政府的单行法规、计划和命令。3. 发布指示、通令或代执行。4.视察。5.人 事控制。6.财政控制和审计监督。 13.简述中方地方政府的差异。 答:地方政府的职能差别首先是层级上 的差别,即不同层次的政府,职能有所不 同。其次,同一层级的政府职能也存在差 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类型 差别、改革差别、特色差别、发展差别。 三、论述 1.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的区别及行使 政府雇员制的意义。 答: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之间的区 别在于:1.逻辑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公 务员制度最初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为了摆脱 政党分肥制而带来的政府大规模变动,保 持政府政策的连续性。中国实行公务员制 度是为了改变党政干部集中管理的体制, 实行党政分开。而政府雇员制的实行是为 了适应政府工作的特殊需要,以更好地履 行政府的职能。2.制度层次不同。公务员 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政雇员制只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有 效补充。从制度层次上来说,政府雇员制 要低于公务员制度。3.内在暗含理念不一 致。政府雇员制在理念上偏于企业管理理 念。政府雇员制无论是在雇员的录用、报 酬和管理上都是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做 法。而公务员制度在理念上偏爱于官寮制 理念,公务员制度从稳定性和连续性出发, 但是政府雇员制是从灵活性出发。4.适用 的法律规范不同。公务员属终身雇用,公 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和政府的权利和义 务,而政府雇员制则是依照劳动合同来规 范政府和雇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 上一般是按照劳动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5.用人方式不同。无论是选任还是委任, 公务员制度都是刚性的,一般来讲雇用都 是终身的。而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与企 业一样是市场化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雇 主不是企业而是政府。6.管理方式不同。 对公务员的管理,如录用、考核、奖惩等 都有法律规范作为依据,而雇员则完全按 照合同进行管理,是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模 式。7.薪酬待遇不同。公务员制度有一套 完整的工资体系,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 享有不同的工资,是刚性的薪酬休系。政 府雇员制则是按岗位定薪,并参照人才市 场行情和职业风险程度上下浮动。 2.论述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标准和内容。 答:公务员考核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 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公务员的职 位职责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 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 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1. “德”包括 公务员的政治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的情况及个人品德。政治品德主要指 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包括理想信念、 宗旨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敏 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等。职业道德主要看公 务员是否具有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 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是否忠于 职守,服从命令,严守国家和工作秘密。 社会公德主要看公务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 生活中是否模范遵守社会行为准贝Ⅱ,勇 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个人品德主要看公 务员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是否正直、真诚、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是否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2. “能”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业务知识 是指公务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程度、 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是指公务员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 括:理解判断能力、规划预测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 调研综合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 能力,等等。不同机关、不同层次、不同 岗位的公务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工作相 适应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3.“勤”指 事业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 所谓事业心就是看公务员是否敬重和热爱 本职工作,是否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甘 于奉献。工作态度主要看公务员工作是否 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能否严格遵守工作 纪律。工作作风重点看公务员是否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勤 奋精神重点看公务员是否善于开动脑筋, 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开创工作 新局面。4.“绩”是指工作实绩。即公务 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 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 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它包括 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 效益。对“绩”的考核要看公务员是否具 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点看公务 员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任务,办事效率如何,看公务 员工作是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没有突 出的贡献。5.“廉”是指廉洁自律情况。 主要看公务员是否严格遵守党和国家廉洁 从政的有关规定;是否廉洁奉公,忠于职 守,有无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严格遵守公共财务 管理的规定,有无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行 为;是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无讲排 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等等。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还要考核 其是否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廉洁 自律的有关规定;是否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有无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牟取私利,搞用 人上不正之风的行为,等等。 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就是在全面考核 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着重考 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 员的主要依据。 3.中国地方政府机构存在哪里些问题? 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和选择路径。 答:1.中国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较多, 其中一个长期的、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 地方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中国地方政府在 20世纪80年代顶峰时期的机构设置:省 政府机构达80~90个;市政府机构达60~ 70个:县政府机构达50~60个;乡镇一 级也达20个左右。虽然其后几经改革,但 机构设置处于精简——膨胀的循环之中, 至今各级政府的机构仍然偏多。按照有关 编制的规定,省级政府机关为50个左右, 地区一级为30个左右,地级市为40个左 右,县为3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省级 平均超出了15个左右,其他分别超出20 个、15个、10个左右。如果依照市场经济 体制精简的新要求,各级地方超编的机构 更多。 2.中国地方政府不仅行政机关机构多, 而且还有其他众多的政治机构,比如每个 地方都有包括党委、人大、政协、纪委、 工会、妇联、共青团、武装部等多套班子 和多套人马,政府组成人员相对较多。相 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有些城市只有市 长一人,很少有副职,更不用说有七八个 以上的副职,其所对应的办事机构和职能 机构也精简得多。中国地方政府还存在着 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以及 大量设置非常设机构等问题。在内设机构 方面,省级以下政府一般设立两个层级, 在省职能部门称为处,在地市级以下部门 称为科。也有一些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内设 三级,即在处之下设立科。还有一些职能 部门变相设立高规格内设机构,如省厅之 下设立副厅级机构,增加行政层级和机构 编制。至于各种各样的临时机构,总是寻 找理由和时机转为正式机构,成为机构设 置的一个灰色领域。3.中国地方政府的各 个部门还有庞大的后勤服务系统,包括用 餐、用车、招待所、财务、电话、设备等 人员,形成一套小而全的后勤机构,以及 人数众多的后勤队伍。这些机构一方面占 用了大量的行政资源,滋生部门利益乃至 腐败;另一方面,它们还挤占了服务社会 化的空间。4.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过 高,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都需要财力支持。对财力的巨大需求和这 种财力的相对不足,是落后国家发展中突 出的内在矛盾。对于中国那些相对贫 穷的地方来说,这个矛盾更为尖锐。然而, 困扰中国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 政经费过高,财政不堪重负。资料显示, 中国目前有3 600万财政供养人员,绝大 部分属于地方政府及其事业单位,约占到 总数的70%。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 之比,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1:28。而且 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越高。许多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70%用于相关人 员的工资费用,还有少数地方政府要靠借 贷来发放公务人员的工资。一些地方政府 财政被形容为“吃饭财政”,甚至是“要饭 财政”。这就使它们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 发展地方经济上,乃至无力提供必要的公 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中国一些落后地方至 今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教师工资 不能正常发放,就是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的 突出表现。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行政机 构和庞杂的政府人员,不仅造成直接行政 成本的增长,诸如工资和办公费用的增多; 而且还会导致间接行政成本的增长。机构 多、人员多,并不必然导致更高的工作效 率,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会造成更 多的扯皮和混乱,成为滋生渎职和腐败的 温床。行政学家帕金森在考察英国1935— 1954年间的海军部和殖民地部的人员变 化后,以统计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所谓的 帕金森定律。这个定律认为,行政组织的 规模每年以固定的比率增长,这种增长与 工作负担完全无关。因为行政部门是依照 其工作人员人数来衡量地位的,能安置更 多的工作人员是其成功的表现。官员过多, 就会彼此制造工作来做。帕金森定律被认 为是行政官僚病的一个特征5. 中国地方 政府缺乏法制。现代政府管理是一种法制 管理。依法行政指任何行政行为都不是政 府机关和公职人员的随意行为,而是一种 组织行为和规范行为。依法行政不仅意味 着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事务 进行管理,也意味着对政府自身事务进行 法制化管理。中国在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 上,虽然各级先后出台了一些规定,乃至 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之中,地方政府 机构长时期处于精简与膨胀的恶性循环之 中。新中国经历了次数众多的机构改革, 但几乎每一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反弹,一 些机构改革所针对的弊端,都先后复发, 有些还在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备而 有效的行政组织法律规范,尤其是没有严 格地将这些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一些地 方政府屡屡突破有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约 束。这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更没 有得到相应的处罚。而没有对违规者处罚 的规定,任何法律、法规在权威性上都大 打折扣。 4.如何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 答:公务员培训制度是指根据经济、社 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 求,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 的地培养与训练,以提高公务员政治思 想、专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 力的活动和制度。培训是提高公务员素质 和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今科 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加强公务员培 训,更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在国家公务员 培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的实践表 明,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培训制度,是不 断开发和提高国家公务员智能、更新国家 公务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做好人数达 680多万之众的公务员队伍培训,总结多 年干部培训的经验,公务员制度强调五个 方面:一是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对 培训工作的认识,高度重视培训,把培训 看作一种投入;二是创造正规化培训的条 件,使公务员能够接受较好培训;三是培 训的内容和形式要适合公务员特点,特别 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公务员的要求;四是要 使培训成为公务员经常性的自觉行为;从 机制上调动公务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的积 极性;五是培训要形成一种制度;实现规 范化法制化。公务员培训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培训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和职位的要求来进行。开展对公务员的培 训,是政府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公务 员来说,参加培训,既是一种权利,也是 一种义务。第二,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 原则。第三,根据培训的对象和性质的不 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公务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第四,建立 正规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国家行政学院 和地方行政学院以及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 务员的培训任务。第五,培训与公务员的 使用相结合,公务员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 要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在培训的内容上,强调坚持政治教育与 业务培训相结合。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

广告学概论答案.

《广告学概论》课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也是通常意义上得广告。 2、广告调查:广告调查主要是以商品营销活动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产品情况调查、公众信息调查和市场环境调查,通过调整,明确广告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3、一览表:说明概况的表格 4、广告文案:广义的广告文案指构成广告作品的全部要素,包括语言、文字、绘画、照片以及结构布局等。狭义的广告文案,仅指广告作品当中的语言文字部分。 5、普查: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指标 6、Pluse:脉冲 7、广告策略:实现、实施广告战略的各种具体手段与方法,是战略的细分与措施。常见的广告策略有四大类: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媒介策略和广告实施策略。产品策略主要包括产品定位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另外还有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包装和商标形象策略等。 8、广告市场:广告市场,就是进行广告活动的场所,它包含内容: 1.市场的组成要素; 2.广告市场的容量;

3.广告市场中价值运行及其规则; 4.广告市场与其环境——商品市场的关系。 9、广告受众的心理过程: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人们在理解活动开始之前,都带有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里期待,都不知不觉的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 二、单项选择题 1、广告行为的主体是( a 。 A.广告主 B.广告公司 C.广告媒介 D.广告信息 2、广告学两大理论基石是市场营销学和( c 。 A 哲学 B.美学 C.传播学 D.教育学 3、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后期,广告的策略是( b 。 A.告知 B.提醒 C.说明 D.劝说 4、从广告费总额、人均广告费、广告费占国家生产总值的比例三项指标来看,世界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d

外国文学上名词解释完整版

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2英雄史诗: 又叫英雄叙事诗,是在民间长期口口相传,以歌颂民族英雄为内容的人民文学,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成就。根据史诗形成的时间和表现内容,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3《工作与时日》: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作者是赫希俄德,较详细地记载了古希腊时期的种种宗教祭日赫从事不同工作时的黄道吉日。诗人最后总结说,在不朽的众神面前,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因为他懂得吉兆,所以能够避免犯罪。该作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实际上可以说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 4《俄狄浦斯王》: 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取材于英雄传说,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示,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悲剧从传说故事将近结尾的地方写起,当时俄狄浦斯已是忒拜国王,时值瘟疫流行,按照神示,只有追查出杀死先王的凶手,才能免除瘟疫,挽救忒拜城。全剧以此为起点,在追查凶手的过程中展示了悲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当俄狄浦斯查明凶手就是自己时,他刺瞎双眼,自愿放逐。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颂扬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人民对国家的负责精神。这样一个英雄却受着命运的捉弄,这样,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表现了雅典自由民在社会灾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悲愤情绪。以此作品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者希腊悲剧的成熟。索福克勒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来塑造,因而人物的动作性强,性格比较突出。 5阿里斯托芬: 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

地方政府学

一、判断题(共48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同级人大代表。对 第2题(已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对 第3题(已答).一般来说目前县、县级市设有20-30个左右机构。对 第4题(已答).地方政府具有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主精神的基本特点。对 第5题(已答).我国最早形成的国家是周朝。错 第6题(已答).城市地方主要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区和镇。对第7题(已答).1997年10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基本组成。错 第8题(已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7月1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错 第9题(已答).目前属于基层行政建制的镇基本可以分为副县级镇、区级镇和乡级镇。对 第10题(已答).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是上级人大代表。错 第11题(已答).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是以地方议会为中心的地方政府制度。对 第12题(已答).1990年10月30日,东西德统一。错 第13题(已答).美国共有51个中央政府。对 第14题(已答).日本宪法称地方政府为地方公共团体。对 第15题(已答).康有为是最早提出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省制问题的研究大家。对 第16题(已答).中国目前共有79个地区。对

第17题(已答).中国目前有5个直辖市。错 第18题(已答).直辖市是中国的一级政区单位。对 第19题(已答).至1997年底,中国共有222个地级市。对 第20题(已答).中国目前有5个自治区。对 第21题(已答).省是中国的一级行政区,目前共有23个省。对 第22题(已答).美国现有联邦政府,后有州政府。错 第23题(已答).早在1799年,就有地方政府的称谓了。对 第24题(已答).中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对 第26题(已答).地方可以建立国防军。错 第27题(已答).地方政机构是典型的多功能机构。对 第28题(已答).中国的省、县政府是一般地域型政府。对 第29题(已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主要基于政治考虑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对 第30题(已答).地方自治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对 第31题(已答).美国被称为“地方自治之乡”。错 第32题(已答).英国的地方政府就是各级地方议会。对 第33题(已答).英国具有悠久的地方自治历史。 第34题(已答).1947年4月经国会通过成为法律的《地方自治法》,是战后日本地方自治的基本法。对 第35题(已答).日本地方公共团体享有财政自治权。对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1、自治型地方政府 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2、地方自治 乃“国家特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际监督之下,自组法人团体,以地方之人及地方之财,自行处理各该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具备两个条件:地方机关的公职人员多由地方上公民选举当地公民担任,被选举者所为各种措施都应当以公民意见为依归。 3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地方政府的特点。 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2、简述中西方地方政府的重要差异。 主要差异点西方国家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 机构组织原则按照地方自治原则组织和建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建立 行政机关性质仅仅是地方的行政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 政府机构组织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可自行确定,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其雇员不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不存在工作调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由上级政府确定,地方财政是上级财政的组成部分,雇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重要人事任免需上级批准,工作人员柯横向或纵向调动。 职能范围较窄,主要承担部分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有限。宽泛,地方政府是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唯一中心,是政治统治中心。 司法机关独立于地方议会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地方党委领导 3、与省相比,直辖市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