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8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训练

1.(2014·浙江学考)南北朝时期,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草市”。这个时期的“草

市”是( )

A.民间集市

B.城市商业区

C.商业都会

D.草料专营市场

解析“草市”是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答案 A

2.(原创)右图是某历史书籍插页。图中所说的“九市”是指( )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解析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C项夜市最早出现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山等。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选B项。

答案 B

3.(2016·温州高一期末)《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

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

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

A.唐代手工业经济发达

B.唐代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C.唐代商业经济发达

D.唐代对商业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解析史料显示唐代对“市”的管理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故选D项。

答案 D

4.(2016·绍兴高一期末)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

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关于唐代“草市”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城市

B.它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C.它后来演进为地方性商业中心

D.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解析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

市”。到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大多在水运方便的地方,富室大户往往在

这里聚居。“草市”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故A项错误;“草市尉”属于南北朝时期草市的状况,故B项错误;“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C项正确;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在宋朝时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

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

解析A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也没有体现唐朝商人地位的改善,B项也错误,C项本身错误。

答案 D

6.(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费正清指出,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对宋代“商

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交通便利之处出现草市

B.宋都有正式的“市”九处

C.城市中出现商业区“市井”

D.汴京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解析宋代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度,沿街设市,出现了商业街,因此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年3月宁波模拟)雍正帝曾令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耕织图册》,图里的主要人

物,如农夫、蚕妇等都被画成他本人及其家眷的容貌。这一做法体现出的经济思想形成

A.西周

B.战国

C.秦代

D.清代

解析题干内容反映了雍正帝对农桑的重视,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故选B 项。

答案 B

8.(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西汉时期确立了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

度。这种情形开始转变于(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开始有所转变。

答案 B

9.(2016年宁波九校高二联考)明代凌濛初编著的《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

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反映了( )

A.政府主张工商皆本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C.徽商足迹遍及天下

D.人们不再热衷科举考试

解析明代文学作品出现“商贾为第一等生业”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重农抑

商政策的冲击。故选B项。

答案 B

10.(2016·杭州高一期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

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远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

述规定( )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旨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解析材料体现清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州十三行作为来华外商的唯一通道。故选D 项。

答案 D

11.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

D.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解析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虽然这一政策造成

了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

防范作用,因此B、C、D三项表述均正确,而A项“一概禁绝”的说法错误,因为清朝时仍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

答案 A

12.(2016·金温台高二联考)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

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解析“海禁”开始于明代。故选D项。

答案 D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

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二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

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

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

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宋代“市”的新变化,并据材料三概括“草市”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市”与“草市”的主要区别。

答案(1)特点:实行集中贸易;政府直接监管;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严格。(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新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作用: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

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3)区别:“市”主要设立在都城,“草市”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市”是政府设置

的贸易场所,“草市”是自发兴起的民间集市。(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14.中国古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抑贾人衣丝、乘车,而孝悌力田有常科,三老有常员,以驱民于南

亩……

——龚自珍《对策》材料二海船除给有执照,许令出洋外,若官民人等,擅造两桅以上大船,将违禁货物

出洋贩往番国,并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或造成大船,图利卖与番

国;或将大船赁与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货物者,皆交刑部分别治罪。——《大清会典事

例》(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统治者对待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并说明由此而制定的经济

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清政府的哪一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态度: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发展。政策:重农抑商。

(2)政策:“海禁”政策。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

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世界。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经济史

2005年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典高考题】(2004年全国福建、浙江文综)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创新预测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 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 A.铁农具与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显著提高 B.奴隶主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各国先后都承认了土地私有 D.封建剥削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4.【高考趋势题】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生产工具的革新应用,水利的兴修,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都影响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回答5-8题。 5.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 000年以上 6.下列生产工具在唐朝发明的是 A.铁农具B.青铜农具 C.曲辕犁D.水碓、水磨等谷物加工器具

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 “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 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 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 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世纪代至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历史 含解析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错误!错误!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错误! (2)时间:1953—1957年。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错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错误!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错误!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错误!错误!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错误!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2)时间:1956年。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错误!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3)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破坏。 (4)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错误!经济领域。 2.表现错误!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间关系

[问题探究1] “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吗? 提示:没有。“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国只是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并未实现。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问题探究2] 1960年农村“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吗? 提示:否。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问题探究3]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系统纠正“文革”“左”的错误。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二“一五”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2019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三)

2019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三)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3.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施行了1300多年,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B.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 C.选才“一切以程文为去留”D.重视“人门兼美”条件 4. 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 5.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融合 6. 右图为清乾隆年间烧制的各种釉彩大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 彩达 17 层之多。该瓷瓶直接反映了 A. 乾隆的审美情趣 B. 高超的制瓷技艺 C. 社会的奢侈风尚 D. 天朝大国的心态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成就 (1)冶金业 (2)制瓷业 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知识点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经营形式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曲折历程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概念阐释】盐铁官营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 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2. 先秦时期血亲复仇盛行,《周礼》规定为父母报仇不担刑责,只需登记。宋代没有关于复仇的专门法律 按一般刑事案件处理,但另有补充说明,子孙复仇案由官员上报皇帝裁决。根据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宋()。 A. 宗法观念趋于淡漠 B. 国家权力冲击儒家伦理 C. 法令执行更加严格 D. 理学思想缓和民间矛盾 3. 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 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可见汉画()。 A. 为政治教化服务 B. 其理论已经成熟 C. 深受汉武帝推崇 D. 艺术感染力极强 4. 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A. 削弱了君主集权 B. 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 C. 加剧了冗官现象 D. 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 5.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1

2020浙江高考历史考前仿真模拟卷(二)

考前仿真模拟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主要反映了() A.分封制的职责和权限 B.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 C.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 D.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 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3.“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 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 4.浙江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名人辈出。下列诗句,与浙江无直接关联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龙泉兄弟知名久,甄土新裁总后尘 5.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的发明

2018年浙江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3.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 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其主要原因是()。 1

高考历史 专题十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 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1,4分)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典例2.(2019年海南卷,13,2分)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 一、选择题 1.1956年,周恩来指出一九五六年初,我们为着加速发展农业,曾经过高地估计了双轮双铧犁和锅驼机(半机械化农具)的当年需要量,制定了过度的生产计划,……使某些机械工厂发生了一时赶工增产、一时闲工减产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严重困难B.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一五”计划重视农业发展D.中央关注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 表1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据表1可以推知()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 3.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全国集市数量变化的态势。该变化() A.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B.是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结果 C.与国家政策调整密切相关D.是“左”倾思想影响的结果 4.下图为五十年代初画家李琦表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宣传画《越走越快》,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B.传统的耕作方式占主体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 5.1960年11月3日,中央下达了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紧急指示信》,其中第10条规定:“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1964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代替私商工作的指示》,将调查清理私商和打击投机倒把作为城乡集贸市场的工作中心,致使集市贸易发展的步伐举步维艰。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国际环境决定了新中国的经济政策B.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泛滥 C.当时国内和世界各种关系的复杂性D.中苏关系恶化下的理性选择

精选高三历史3月模拟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3月模拟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战国.汉朝.宋朝 D.秦朝.汉朝.唐朝 2.“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_________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材料中横线上最应出现的是 A.汉赋B.唐诗C.宋词D.戏曲 3.北宋前期,朝廷下诏:“用度所出,未遑削除,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不久,又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表明 A.国家财政出现危机 B.朝廷缩减日常开支 C.政府放松对商业控制 D.宋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4.史载古代某一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贬官龙场驿时“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姓自足,不假外求。自此以后,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A.朱熹 B.王阳明 C.王夫之 D.黄宗羲 5.《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 C.器物纹饰 D.产品质量 6.九一八事件后,民国史学家发扬传统史学精神,大力构建新民族主义史学,以从文化意识形态上宣扬反击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重要性。这里的“传统史学精神”最有可能源自 A.原始儒学B.南宋史学 C.宋明理学 D.前清史学 7.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 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力 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8.“根据万民法,一个公民不是叙利亚人或不列颠人或西班牙人,而是一个罗马人。”着这说明依据万民法,在罗马帝国统治的范围内 A.只有罗马人才有公民地位B.各民族自由民都是罗马公民 C.不承认其他各民族的存在D.只有罗马人能得到法律保护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详细版)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 3月七届二中全会 9月新政协《共同纲领》 10月2日中苏建交 *国民经济恢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0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17国建交 1950-1953 抗美援朝 1953 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化三改”一五计划(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1954 第一届人大(①宪法②三大制度确立) 日内瓦会议 1955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十年探索时期 1956 9月八大(提出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双百方针” 1958 八大二次会议 三面红旗(大、人、总) 1960 八字方针、农村纠左 1964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1976 文革时期 1966 文革开始(对法治践踏) 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取消高考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1976 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1976-1978 两年徘徊 1977 2月两个“凡是” 恢复高考 1978-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健全法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中美建交 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统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国两制” 1980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2 “十六字方针” 修宪 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 1983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银河一号” 1984 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1985 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 《义务教育法》 1987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8 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浙江省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浙江省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20高一上·民勤月考) 我国历史上,首创“以内制外,以小制大”监察机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者是()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宋太祖 D . 明太祖 2. (2分)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丞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 . 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 . 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 . 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 . 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高度 4. (2分)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A .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 . 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 .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5. (2分)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 B . 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6. (2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中) 下图场景(“超过一半的人同意放逐他,他得离开雅典”)反映哪项制度() A . 债奴制 B . 陪审法庭 C . 十将军委员会 D . 陶片放逐法 7. (2分) (2020高二下·大同月考) 德国于 1863 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 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 20 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 . 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 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 . 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8. (2分) (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 A . 《唐璜》 B . 《等待戈多》 C . 《人间喜剧》 D . 《牧神午后·前奏曲》 9. (2分) (2016高二下·衡阳期中)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B . 美国构筑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 C . 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 .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0. (2分)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苏联推行多党制②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晋国和秦国B .燕国和宋国 C .鲁国和齐国D .鲁国和燕国 2.“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 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 3.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 A.中书省B.门下省 C.枢密院D.宣政院 4.读右图,下列诗句与之无关联的是 A.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B.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重洋。 C.羌笛魂断阳关路,南海船沉水晶宫。 D.辟航路欲往东土,至新陆不知何处。 5.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B .设五经博士 C .推广“蔡侯纸” D .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 6.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 .荀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7.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四书集注》B.《日知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海国图志》 8.古代某一时期朝廷设立“军器监”,机构很大,有11个作坊,其中有火药作、火作、猛火油作等。下列朝代最有可能设置该机构的是 A.东晋B.秦代 C.汉代D.宋代 9.“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 A .方举赞B .陈启源 C .张謇D .荣宗敬 10.“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 A.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 B.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 D.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 第4题图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含解析答案)

单元检测(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雅安一模)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农具生产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的铁农具种类而非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由材料“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可知农具生产系列化,由材料“规格统一”可知生产标准化,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汉代以后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错误;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出现标志农具种类式样走向完备成熟,故D项错误。 2.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万钱以上。这反映出汉代( ) A.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D.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解析:选C “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表明生产规模大,花费多,但没有涉及生产技术高超,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私营作坊生产的情况,二者无法比较,故B项错误;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与史实不符,家庭手工业也生产丝织品,故D项错误。 3.(2019·南宁摸底)下图为汉画像石《纺织》,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 A.劳动人民勤劳智慧B.棉纺织业水平高超 C.发明擀弹纺织技术D.文明程度世界领先 解析:选A 据材料“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和“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说明汉朝的纺织技术非常先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故A项正确;依

浙江省高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

浙江省2015年普通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试题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 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内卡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 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下列思想家 中曾提出与他相似观点的是 ①韩非子②黄宗羲③薄伽丘④伏尔泰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3.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14.清代有学者提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 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 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由此材料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 A.行省制的实施使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元代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元代行省制度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D.行省制度有利于统治疆域的扩大15.有学者提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 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对三次商业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商业革命突破了商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②汉口镇在第二次商业革命中因繁荣著称 ③第三次商业革命导致商业和贸易的中心出现转移 ④三次商业革命都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以下说法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有 ①推动了群体性民族意识的觉醒②使得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③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④促使先进中国人从制度层面改造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②④ 17.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讲话,提出“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 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诚接纳,……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更 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以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革命之使 命。”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表明国民党抗日的决心B.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国共两党的抗日路线一致 18.毛泽东在谈及某项条约的签订时说:“我们打胜了国内的反动派。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 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我们需要有朋友……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 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这项条约 A.使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B.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C.增进了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 D.开创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19.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普通百姓和工场女工甚至9岁儿童从圣经中懂得的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模拟卷三(含解析)

浙江杭州2019届上学期高三历史模拟卷三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汉高祖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昔者元失其驭。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两位君主推行这些措施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和“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可知,这两位君主推行的都是分封诸侯王的举措,反映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故选A;B是题干所反映的制度本身,而不是其制度基础,故排除B;郡县制与分封诸侯相反,故排除C;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分封诸侯也不一致,故排除D。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所有的概念都需要放到特定的时空去理解,这一题的两个概念就需要结合所处的时代来理解。这一题就涉及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比较难以区分的几个概念,考生徐准确理解才可以作答正确。 2.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下列对下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 ②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 ③处是大将军蒙恬收复 D. ④在该地设置“五尺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的①是指灵渠,其最初的开凿就是为了平定岭南的需要,所以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故A正确,所以排除;题干中的图是秦朝时期的图,这时已经灭了东方六国,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B;图中的③处是河套地区,大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故C符合史实,所以排除;④是当时的西南夷地区,秦朝在该地设置“五尺道”,方便了与其他地方的联系,故D正确,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的“不”或“错误”,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ABCD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2. (2分) (2017高一下·屯溪期中)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大跃进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2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通过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 . 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B . 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 C . 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 . 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妇女地位 4. (2分)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 .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