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4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4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4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4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4、表内乘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6--66)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 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发展性目标:.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 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自信。.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4、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1.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关于“2~6的乘法口诀” 教材对2~6乘法口诀的编排做了较大改进。一是,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该句口诀。例如,对照1×5=5、5×1=5,出现口诀:一五得五。二是,2~6的乘法口诀分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三段编排。 基于学生会“一五、一十、十五……”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教材首先编排5的乘法口诀。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这样,有利于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第二段,2、3、4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教材中,以种向日葵的事例,例2、例3借助图画,顺次编出2、3的乘法的口诀。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例4教学4的乘法口诀。特意安排了学生摆正方形的活动,并设计有相应的连加计算。为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4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第三段,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编排,基本上和4的乘法口诀相同。有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基础,教材特意把一六~六六的口诀留给学生来归纳。促使学生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这样编排,各段教学重点突出,同时分散了教学难点。由易到难呈现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3.关于乘加和乘减式题。 本单元在“2、3、4的乘法口诀”后面,编排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其用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 4.关于“用数学” 本单元的“用数学”是结合乘法口诀(乘法计算)出现的。

《梅兰芳蓄须》教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 梅兰芳蓄须(人教部编版) 23* 梅兰芳蓄须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个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先移居香港,后蓄须明志,甚至主动求“病”。他的种种行为充分显示了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在正文之前给出了导读,简要介绍了梅兰芳在京剧上的地位及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完成自读任务。作为自读课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空间,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朗读与默读,帮助学生感悟人物的崇高精神,并借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迫、纠”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知道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教学难点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演出片段,出示梅兰芳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 导语: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今天播放的这个选段就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而它的表演者就是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请大家先跟老师一起走近这位艺术大师。 明确:梅兰芳(1894—1961),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

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思考:梅兰芳在舞台上是唱旦角的,就是表演女性角色,他为什么要蓄须呢? 预设: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认识到“蓄须”后梅兰芳就无法进行正常演出,表明了他不愿意登台的意愿。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预设: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前一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顺带进行历史知识的科普。简要讲述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至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线,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听写,教师相机指导。 会认的字:蓄x ù须 被迫p ò 纠ji ū 缠ch án 邀y āo 请 骚扰r ǎo 拒j ù绝 签qi ān 订d ìn ɡ 宁n ìn ɡ可 要y āo 求 妄w àn ɡ想 方法拓展:“拒、订、妄”等可以通过认半边的方式帮助识记读音;“蓄、迫、纠、缠”等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记忆读音;“宁、要”为多音字,可通过音义辨别进行识记。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易错提示: “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宁”是鼻音。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新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新知识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要求: 1、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建议: 1、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统计表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开放性。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就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景,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做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新知识点: 1、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的数乘整十数。 (2)估算。 2、笔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扎起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这个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通过精彩曲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在阅读神话故事中感受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在不断积累神话素材基础上,本单元还要求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主要为我们讲述了精卫鸟的来历和精卫是如何填海的,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普罗米修斯》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惹怒了众神领袖宙斯,被锁悬崖受尽苦难,最后被大力神相救重获自由的传说,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善良勇敢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和________过一天”,要求在看过的神话故事或童话故事中,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物,假想自己有机会和他们中的一位过上一天,会选择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写作这个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日常积累,还要求学生能大胆设想,冲破日常生活的束缚,记录自己的奇妙之旅。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旨在激励学生积极交流在阅读神话故事中的感想。“识字加油站”列举了一些关于花卉的词语,需要学生积累。“词句段运用”列举了关于神话故事的词语和句子,要求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日积月累”安排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一诗,要求学生理解古诗蕴含的深意并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准确、流畅地阅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能试着复述故事情节。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梅兰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引出课题并板书。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 (2)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3.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加以总结。 (1)课文写了梅兰芳四次据演,分别是:①避港拒演;②蓄须拒演;③卖房拒演;④自伤身体拒演。 (2)梅兰芳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京剧大师。

四、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研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圈点勾画出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词语或句子。 2.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请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①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 ②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3)教师提问: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 (4)引导学生体会“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3.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①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②师补充资料:京剧里旦角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理解体会。 4.学习梅兰芳在卖房拒演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理解内容。 (2)这一段是怎样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不演戏——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过得拮据。演戏——生活立马优越起来。但是梅兰芳拒绝了优厚的条件,宁愿卖房度日。可见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族气节。 (3)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出示句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宁可……也决不”突出了梅兰芳意志的坚定,至死不渝。 仿写:宁可……也决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4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4单元教 学设计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这个主题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通过精彩曲折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在阅读神话故事中感受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在不断积累神话素材基础上,本单元还要求学生能够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主要为我们讲述了精卫鸟的来历和精卫是如何填海的,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普罗米修斯》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惹怒了众神领袖宙斯,被锁悬崖受尽苦难,最后被大力神相救重获自由的传说,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善良勇敢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和________过一天”,要求在看过的神话故事或童话故事中,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人物,假想自己有机会和他们中的一位过上一天,会选择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写作这个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日常积累,还要求学生能大胆设想,冲破日常生活的束缚,记录自己的奇妙之旅。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旨在激励学生积极交流在阅读神话故事中的感想。“识字加油站”列举了一些关于花卉的词语,需要学生积累。“词句段运用”列举了关于神话故事的词语和句子,要求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日积月累”安排了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嫦娥》一诗,要求学生理解古诗蕴含的深意并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3.梅兰芳蓄须(课堂实录)

《梅兰芳蓄须》教学实录 一、书题启课 师(屏显梅兰芳剧照):孩子们,这是谁? 众生:梅兰芳! 师(屏显梅兰芳生活照):这又是谁? 众生:梅兰芳! 师(师生齐写课题,师引导):我们一起来写下这三个字。“梅”是傲雪梅的“梅”,“兰”君子兰的“兰”,“芳”是芬芳的“芳”。 生(齐读课题):梅兰芳! 二、引出“话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的五个故事,还记得吗? 生:记得,拒绝播音;自伤身体,滞留香港。 师:被迫滞留香港达四年之久。 生继续:还有拒绝演出;蓄须明志。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课文中的梅兰芳,电影中的梅兰芳想看吗? 众生:想! 播放电影《梅兰芳》片断:(画面描述)日本人把梅兰芳关押,“客气”地询问“梅先生,演出的事情考虑好了没有?”梅兰芳从容起身……(镜头止,回答略) 师:孩子们,想想梅兰芳会怎么回答? 生:我不去!

生: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演! 师:拒绝的态度很坚定。 生(语气淡定,但有力):不演! 师: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力量!不去的后果,不演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生:可能会受皮肉之苦。 生:可能会被日本人被用刑逼迫。 师:这是一种威胁,恐吓。 生:可能会失去生命。 师:尽管这样,梅兰芳还是—— 众生:拒绝! 师:所以,丰子恺发出深深的慨叹—— 众生(屏显丰子恺的话):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师: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可梅兰芳为什么能做到?文中有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浏览课文,找到并划记。 (约三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师:孩子们,你们划记的也是这句吗? (生齐读此句。)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亲爱的同学: 欢迎进入《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学习! 希望你能在开始本课程的学习之前,仔细阅读“学习指南”的内容,从而明确课程概况,提高学习效果。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含丰富的内容与资源(如下图所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学习系统导航”、“标签云”等工具,根据关键词、技能点等信息快速定位或查找需要的资源。 二.课程结构 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际需求,本课程以生物学教学设计为核心内容,并将探究教学模式、生物学核心概念的

传递、概念图教学策略、表现性评价等生物学教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共设置“走进中学生物学课程”、“前端分析关注需求”、“制定目标明确方法”、“选择方法设计过程”、“反馈调节合理评价”以及“课例分析实践研究”6个学习单元,共计36课时,其中“学生活动”及中学生物学案例评析鉴赏等内容占课程的1/3以上,充分体现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本课程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学习流程 本课程在学习的全过程都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根据课程的栏目设置和学习要求,每个单元的学习可分为导学、研习和巩固三个环节(如下图所示)。 四.学习形式与方法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以核心知识为基本单位,细化处理成15-30分钟的微视频,避免学习者因长时间的课程学习产生倦怠;课程学习内容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中结合精选优秀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进行分析和

点评,以帮助学习者提高教学设计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互动研讨的过程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活动”的设计主要基于各单元的学习内容,活动之间紧密联系,构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教学设计的知识与技能,更引导学习者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反思并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和实践智慧。 此外,课程利用Claroline构建协作网络学习平台,基于“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完成协作学习项目,引导学生解决教育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和挑战,并提供精心挑选的初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文本、课件、教学视频等),为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资参考和借鉴的学习资源;同时利用Claroline平台实现聊天答疑、主题讨论、小组学习等功能,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

Unit4单元教学设计

Unit 4单元教学设计 Teaching Contents: Unit 4 At the farm Teaching Aims: 1.Can listen, read, and say the main words of let’s learn. 2.Can understand the main sentences and can use them in real life. Teaching Points: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Difficulties:Four skill wordsUse the sentences Teaching Methods:TPR, Reading, Acting. Learning Methods:speaking, listening Teaching Aids: Computer, cassette, cassette recorder, power point, pictures, cards. Teaching Times:Four Period 4 Teaching Aims: 1.Can listen, say, read and writ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in this part. 2.Can read the dialogue with the help of teacher and tape. 3.Can listen, say and read the main sentences: What are these/ those? Are these/ those…? And can answer them. 4.Can read the dialogue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er and tape.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ethods:listening,speaking Learning Methods:speaking, listeni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梅兰芳蓄须》教案

23* 梅兰芳蓄须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讲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个动人事迹: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侵略者演出,先移居香港,后蓄须明志,甚至主动求“病”。他的种种行为充分显示了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在正文之前给出了导读,简要介绍了梅兰芳在京剧上的地位及阅读本文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学生完成自读任务。作为自读课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空间,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朗读与默读,帮助学生感悟人物的崇高精神,并借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蓄、迫、纠”等12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结合文章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知道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教学难点查找相关资料,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演出片段,出示梅兰芳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 导语: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今天播放的这个选段就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而它的表演者就是在中外都享有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请大家先跟老师一起走近这位艺术大师。 明确:梅兰芳(1894—1961),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发展和提高

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打渔杀家》等。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思考:梅兰芳在舞台上是唱旦角的,就是表演女性角色,他为什么要蓄须呢? 预设: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认识到“蓄须”后梅兰芳就无法进行正常演出,表明了他不愿意登台的意愿。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预设: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前一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顺带进行历史知识的科普。简要讲述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至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线,让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点名学生带头朗读、识记,同桌互相听写,教师相机指导。 会认的字:蓄x ù须 被迫p ò 纠ji ū 缠ch án 邀y āo 请 骚扰r ǎo 拒j ù绝 签qi ān 订d ìn ɡ 宁n ìn ɡ可 要y āo 求 妄w àn ɡ想 方法拓展:“拒、订、妄”等可以通过认半边的方式帮助识记读音;“蓄、迫、纠、缠”等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记忆读音;“宁、要”为多音字,可通过音义辨别进行识记。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易错提示: “缠”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订”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宁”是鼻音。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辶:迫(强迫)邀(邀请)还(归还)迈(迈步)

《梅兰芳蓄须》教案

23 梅兰芳蓄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崔峦先生说过:“略读课更需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课设计力求突出学生自主性阅读,采取“问题导读”式的思路,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入了解梅兰芳蓄须的原因,以此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梅兰芳的相关资料、京剧中角色分类的相关知识、图片及微视频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搜集资料,阅读有关梅兰芳的其他故事或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文释题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京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梅兰芳——这位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板书:梅兰芳) 2.简介梅兰芳,简单了解京剧中的“旦角”。 可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或微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旦角”。 PPT出示1: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PPT出示2: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完善课题,学习“蓄”字。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走进一代艺术大师的家国情怀。补充课题。(完善板书:蓄须) 学生读课题,借助工具书解题。 要求:读准生字“蓄”,理解“蓄须”就是留胡子的意思,“蓄”字是上下结构,形声字。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题目,了解课文故事主线。 4.过渡:是什么事情让梅兰芳蓄上胡须不再从事他热爱的京剧表演?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是教师教学的开端。用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强调读文要求。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碰到新词语,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 (3)思考:梅兰芳为了什么蓄须?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一读:蓄须、被迫、租界、纠缠、邀请、骚扰、拒绝、签订、宁可、要求、妄想。 (2)这一课中有两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4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Unit4 Let’s have some fruit.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做客待客礼貌用语,主要涉及到的词汇为水果。这节课 内容由对话,词汇,练习三部分构成。其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面学习谈论 喜好奠定了基础。学好本节课才能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顺利。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点儿语音和词汇基础,接触了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型,知道怎样上英语课,能够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学习,能够在教师指令下参加一些活动,对直观生动的东西 充满兴趣。所以本节课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画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抽象 思维不如形象思维,所以对句型的理解和运用将是本节课的最大障碍。 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目标:能听懂简单指令,能看图说出单词,能认读单词和句型。 二语言知识目标:学会sweet,grape,orange,banana, some五个单词,能够有礼貌地邀请客人吃些东西(Let’s have some/a/an….) 三情感态度:能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乐于说英语,用英语交流。 四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课堂交流中,注 意倾听,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五文化意识:了解英语的语言表达,体会不同语言的魅力,促进心智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词汇:sweet,grape,orange,banana, apple,some 句型:Let’s have some/a/an…. 教学难点:拓展词汇:本节课所教水果单词均为可数名词,变复数时后面需要加s。 流利地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会话。 教学基本策略及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根据本年段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和《课标》提出的学习目标来设计的,注 重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看 看听听,说说唱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23.梅兰芳蓄须 优秀教案

23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图片:梅兰芳剧照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国粹戏曲大师——梅兰芳。让我们走近进梅兰芳,去看看他的故事。 2.助读资料: 作者简介:梅兰芳(1894年-196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

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1 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4.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课文主要写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就把胡须留起来了。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四、品读释疑 1.课文讲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第五题:五、以你自己熟悉的一节课为例,说明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除了具有教学设计的所有要点之外,教学设计的篆写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 (一)明确所写题目领域,把握此领域内容的基本方向、基本要求,做到基本东西不跑偏。 (二)研读教材,同中求异:研读教材,重要的是要到别人看到的,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要从三个维度——编辑、学生、教师的视角解读教材。读懂教材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看二想三答四验”:一看:有什么——教材中有什么 二想:为什么 1. 不这样行吗,不这样行,干吗非要这样,教材要传递是什么 2. 教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3. 根据教材编排确定的教学策略是什么 4. 如果出考题,考什么,怎么考 三答:是什么——不想明白不罢休 四验:再思考——看教参、阅读书籍 (三)研读学生,积累学生经验:研读学生,要科学严谨、求真求实,要不断思考、反思、实践,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前测、试讲、访谈。根据所讲内容进行前测,可以了解学生关于此知识点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试讲可以积累学生学习过程经验,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程,个人访谈,可以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过程,可以帮助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应对学生思维的复杂化。 (四)提出自己的思考,确定设计的主题:主题要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凸显本质,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彰显作者的智慧,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兴趣,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 (五)行文:行文要结构严谨、瞻前顾后、环环紧扣,好的文章前后呼应、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以《酶的作用和本质》为例 ①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②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

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比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56页,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准确地读写比,并会准确地读比值。 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使用这个知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比的知识与分数除法拆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突出了“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比不但与分数除法有联系,还与分数、除法等知识有更重要的联系。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理解比,而不但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单元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比的基本性质。 4.会使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5.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量的意义。 6.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基本方法。 4.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措施: 1.联系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理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实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新问题,得到新结论。 2.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单元教学时数:3课时

第1课时比的意义 设计者 教学内容:课本43—44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一个比值和比的未知项。 2.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速度=( )÷( ) 单价=( )÷( ) 工作效率=( )÷( ) 2.除不尽的用分数表示。 3÷4=( ) 5÷9=( ) 10.2÷21=( ) 5÷13=( ) 二、情境导入。(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2008年9月25这天,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 船“神州七号”顺利升空,这是继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 又一盛事。看这是宇航员翟志刚手舞国旗在太空行走的照片。 这面国旗长3分米,宽2分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 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 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用3÷2表示长是宽的几倍,能够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 用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能够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汇报:这里的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长度,相

《梅兰芳蓄须》课文原文阅读

《梅兰芳蓄须》课文原文阅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 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 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了安全,他逃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逼梅兰芳演戏,他借口剧团不在香港,还是不肯演戏。 长期不演戏,梅兰芳就没有收入,香港的生活费很高,他的钱很快就花光了,只好又回到上海,但他还是不演戏。为了维持生活,他只好忍痛卖掉在北京的房子。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无论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登台演出。 一天,在北京的梅兰芳剧团的一位演员忽然来到上海,对梅兰芳说,日本侵略军要在北京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演出,如果违抗就以军法论处。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演出要想个办法对付啊。 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处境危险,请医生帮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敌人的纠缠。医生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就说:“那么打一针伤寒预防针吧,打了这种针是要发高烧的。” 梅兰芳发了高烧以后,让一位演员向日本侵略军报告。敌人起初不信,专门派一个日本军医来检查。军医闻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正盖着厚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摸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一试体温4度。军医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梅兰芳当天就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