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二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作者:张华

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和平小学校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和平小学校

邮编400063

E-mail:lanse131644@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4487875.html,

联系电话:139********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课前准备】课件

一、质疑导入课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写的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学生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已经熟读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在读课文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现在可以提出来。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经过认真思考,提得有价值。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提出问题。

3、生1:我从“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句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

师:是啊!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记住了你的问题。(教师板书:奇丽、奇特。)

生2:第三自然段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师:问题提得很有价值,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三自然段,看你自己能不能读懂。

生3:“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指得是什么?

师:这个问题,相信只要你自己认真读书,就能找到答案。(教师板书:美丽)

生4 “这是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梦”?(教师板书:梦)4、师:还有问题吗?好,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既有思维价值,也很有整体性。这些问题中,先研究哪个问题呢?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阅读了这一组的单元导读,这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什么?

生:这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

生:是了解外国风光、异域文化的。

生:从表达上,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师:也就是说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我们学习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

5、师:好,在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与“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这个主题更为密切?

生: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个问题。

师:好,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课件)

师:咱们就先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课文,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再逐一解决其他问题。可以吗?

二、精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民族的奇特?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2、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这句话感受到景色的奇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在窗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这叫我感受到那里的花很多,颜色也特别鲜艳,非常美丽。

师:教师出示这段文字课件

3、师:就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读懂的,德国的所有人他们都是把花摆放在窗外的,不是一家两家把花摆放在窗前的。所以,我感受到这里的景色又奇特,又美丽。

师:不错,你能从一个词语里读懂,很会学习,读书就要这样注意揣摩它的意思。能说说,你还从哪看出不是一家两家这样做的?

生:从“任何”这个词看出那里的每一条街都盛开着鲜花。不是只有一条街有如此美的景象,而是所有街道上的家家户户都自主的把花让别人看。走在那条街道都能看到这样美丽的花。

师:你找的很准,谈得也很深刻,这样美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强调“任何”“家家户户”。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

生:花团锦簇是说许许多多的花连在一起。姹紫嫣红是说花的颜色很多很美。(这些花很多很美,一朵挨着一朵,互相拥挤,十分鲜艳。)

师:这么美的词语请大家一起读读。

生:齐读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在你眼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

生:就是花太多了,一簇连着一簇,都紧紧的簇拥在一起,颜色有各种各样的,非常鲜艳,特别美丽。

生:这种景象一定是大家都特别向往的,花多得成团,各色鲜花怒放的美丽景象。

师:多美的景色,请大家都来读读美丽迷人的景色。

5、师:就这一段,你还从什么句子看出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这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看出景色的奇丽。

说说理由

生:因为从这句能读出那里的花非常奇丽,花多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觉得那种境界太美了。我们很喜欢这种境界。

师:从哪个词语看出花的多。“花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使用比喻的方法,把德国的花街比作花的海洋,说明德国的花很多很美。

师: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窗外全有花在点缀着。课件

6、师:看了这样美丽的花,我请一名同学读,大家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请你描述一下。(课件)师:学生配乐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含苞欲放、千姿百态的鲜花,在向我们招手,行人还不时的驻足观赏。

生:我仿佛看到了德国人家家家户户的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芳斗艳,美极了。我感到走在街道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师:想象得太丰富了,谈出了你此时自己的真实感受。请接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儿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7、师:(播放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的读一读?

师:谁能自己给大家读一读,读书太重要了,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朗读水平高的人。

生:一名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师: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的心情非常高兴。

生:我的心情很愉悦,神清气爽。

生:我的心情比较舒畅。

师:带上我们此时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大家自由读这一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8、师:这么美的景色,你想不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记忆中呢?那有什么好办法呢?赶快背背吧。你来试试。一起来,好吗?

生:学生背诵。

9、过渡:刚刚我们一起去走进了德国的街头,领略了那里奇丽的风光,花海畅游,花香阵

阵,怪不得季老先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生齐)多么奇丽的景色!那么,你又是从哪里能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奇特的?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在这句话哪里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分析“家家户户”指每家每户

什么是“花的脊梁”指花朵的背面(包括花的枝干,花的叶子,花瓣的背面。)他们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而自己看花的脊梁,感觉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2)作者看到德国人这样种花心里感到到什么?(吃惊和不理解)

师:季先生为什么吃惊?

生1:德国爱花之真切让“我”感到吃惊。生2:因为德国家家户都养花。

生:德国人养花不像中国人,他们喜欢把花养在外面,这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花。

师:这是第二个原因。

师:是啊!德国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

就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吃惊和不理解。

师:他们把花种在窗子外面,是不是不喜欢花呢?

生:不是,他们很喜欢花,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而且把最美的花放在窗外,让别人去观赏。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

生:因为“爱花的民族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师:噢,原来他们也喜欢花,养花也是很美妙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养花和德国人养花是不同的。

师:我们养花是为了自己看,那季先生初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的养花,花朝外开,把最美的花让别人看,心里很吃惊就不难理解了。

(3)师:你们这样的想法也在作者与房东的对话中得到了证实

(课件出示对话)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正是这样”中的“这样”指怎样?

生:指的是自己养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师:“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女房东为什么“莞尔一笑”?

他曾经问过女房东,她却莞尔一笑,我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很自豪的。他们认为这都很正常。

10、(1)师:他们这样做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因为他们很高尚、无私,为别人着想,把最美的花让给别人看。

师: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他们为别人着想。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几句话看出的。(出示课件)

(2)师: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给当时留学的季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板书)请把你(指课始提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刚才提的问题再重复一遍。生: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你先说说对“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生: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寻味。

师:这是他的理解,接着读。

生: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3)师:能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因为德国人们把美丽奉献给别人,在奉献的同时,他们也能得到别人赋予自己的最美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利益,把最美的总是留给大家。

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一读课文。

(4)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联系实际谈谈:学生轮流打扫教室卫生,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

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相帮助,互相给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

大家的快乐才是自己真的快乐,我也觉得这一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德国人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别人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所以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师: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原来在奇丽的景色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呀!老师把这八个字调换一下位置,你们知道为什么?

生1:只有每个人做到“我为人人”,才有可能营造“人人为我”的美好世界。生2:首先自己要为别人着想,别人才会为自己着想。

师:这就叫会读书。谈得多深刻啊!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却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

师:当我们再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生: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请大家自由的读这句话。

(5)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请大家读。(课件出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绽放的清香,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人人为我”的境界。奇丽的花,奇特的民族,深深的打动了季先生,所以他说:大家齐读这句话。

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街道上的这种美是谁让你们享受到的?

生:德国的居民们。

生:德国这个民族让我们享受到的。

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使我们见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请大家读。(课件)生读──—二自然段

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也才有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课件)

生读──—三自然段写景的部分。

师: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生:会的

11、师:那我们再看看,当季先生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刚才谁从这里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举手)

师:请你重复一遍。

生:我提的问题是“变化是有的,美丽为什么没有改变,美丽到底指什么?”

师: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生:读懂了“美丽”指的是德国那奇丽的花。“美丽”指的是那里的环境很美。

师:你还怎样理解这个美丽,“美丽”还指什么?

生:“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

生:“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师: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请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课件)

12、师:刚才谁在这一段里提出有关“梦”的疑问,重复一遍。

现在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

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梦呢?梦中他在思念什么?

(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生:这梦表达了作者当时在德国留学时,企盼我们的祖国也能有这样美的境界。

生:这梦寄托着季先生,想让我们中国人,也拥有这种自觉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生:他想尽早学习德国的优秀民族文化,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让自己的祖国也这样和谐。

课下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续写一段话:梦见了;梦见了……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跟随季羡林先生走进了德国,感受到了德国的风景美和人情美,相信这篇隽

永的小短文留给我们记忆深处的不仅仅是这些。现在我想知道此时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感谢季羡林先生引领我们感悟美丽,引领我们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如今,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假如我们能为季爷爷声情并茂地朗读他的作品,他一定会很欣慰!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

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tí)醐(hú),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伪劣假冒,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季羡林先生语

3、季羡林先生本身就具备这样的人生境界,老师为大家推荐两篇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病榻杂记》。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奇特的民族!

作者简介

姓名:张华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8年12月12日

籍贯:重庆

民族:汉

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院校:重庆市教育学院

职称:小学语文一级

经历:2000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参加多项课题研究,论文多次获市级、区级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