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氢能利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综述

氢能利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综述

氢能利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综述
氢能利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综述

氢能利用及技术发展方向综述

一、氢能源的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因地制宜的发展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和氢能等新型能源,其中氢能以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战略的高度,制定了长期的氢能源发展战略。美国的氢能发展路线图从时间上分为4 个阶段:①技术、政策和市场开发阶段;②向市场过渡阶段;③市场和基础设施扩张阶段;④走进氢经济时代。从2000年至2040年,每10年实现一个阶段。而欧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短期,从2000年到2010年;中期,从2010年到2020年;中远期,从2020年到2050年。第一阶段将开发小于500kW的固定式高温燃料电池系统(MCFCPSOFC);开发小于300kW的固定式低温燃料电池系统(PEM)。第二阶段是新的氢燃料家用车比例要达到5%,其他氢燃料交通工具比例达到2%。所有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8g/km,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减少1500万t。第三阶段是新的氢燃料家用车比例要达到35%,其他氢燃料交通工具比例达到32%。所有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44.8g/km,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减少2.4亿t 。

中国对氢能的研究与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家为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对作为火箭燃料的液氢的生产、

H2/02燃料电池的研制与开发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上世纪7O 年代,将氢作为能源载体和新的能源系统进行开发。2003 年11月中国加入了“氢能经济国际合作伙伴”,成为其首批成员国之一。在中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都列入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相关内容。目前中国已在氢能相关技术的研发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国家科技部和各部委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中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由高等院校、中科院、能源公司、燃料电池公司、汽车制造企业等为主的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开发及利用的专业队伍,研发领域涉及氢经济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示范试验等方面。特别是国家“973”项目“氢能规模制备、储运及相关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参与单位众多,影响较大。二、氢能技术

氢能,是指氢与氧反应放出的能量。作为能源,氢能有以下主要特点:氢的放热效率高,燃烧1g氢可以放出14×104J的热量,约为燃烧1g汽油放热的3倍。氢气在燃烧过程中,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外,产生的废物只有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又被称为“清洁燃料”。

氢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直接燃烧;②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③核聚变。其中最安全高效的使用方式是通过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能。

氢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主要在于干电池、蓄电池

是一种储能装置,能把电能贮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出来;而氢燃料电池严格地说是一种发电装置,像发电厂一样,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

氢能的开发利用要解决氢气的制取、储存等关键性问题。(一)氢的制取技术

1、电解水制氢技术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将可再生资源转换为氢的技术。制氢过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也不会产生污染,但分解水的能量需由外界提供,且消耗量大。

2、矿物燃料制氢技术

以煤、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是目前制取氢最主要的方法,但其储量有限,且制氢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得氢气主要作为化工原料,有些含氢气体产物也作为气体燃料供应城市煤气。

2.1以煤为原料制取氢气

以煤为原料制取含氢气体方法主要有煤的焦化(又称高温干馏)和煤的气化两种。焦化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

900-1000℃制取焦碳,副产品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可作为城市煤气,也是制取氢气的原料。气化是指煤在高温常压或加压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成气体产物。气化的目的是制取化工原料或城市煤气。

2.2以天然气或轻质油为原料制取氢气

该法是在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转化制得氢气。

2.3以重油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取氢气

重油原料包括常压、减压渣油及石油深度加工后的燃料油。重油与水蒸气及氧气反应后可制得含氢气体产物,因原料成本较低,被人们重视。

3、生物质制氢技术

生物质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制氢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性和安全性。

3.1生物质气化制氢

生物质原料如薪柴、锯末、麦秸、稻草等压制成型后,在气化炉(或裂解炉)中进行气化或裂解反应可制得含氢燃料气。

3.2微生物制氢

江河湖海中的某些水藻,如小球藻、固氮蓝藻等能以太阳光为能源,以水作原料,能够源源不断的放出氢气。类似地采用各种工业和生活有机废水及农副产品的废料作为原料,可进行微生物制氢,该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

4、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

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采用太阳能聚光器聚集太阳能以产生高温,推动热化学反应的进行。从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看,热化学反应器的加工和最终的废物遗弃以及金属、金属氧化物的使用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由于反应都是在高温下进行,氢和氧的重新结合在反应器中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5、其他制氢技术

除热化学方法外,太阳能半导体光催化反应制氢也是目前广

泛研究的制氢技术。TiO2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层状金属化合物如K4Nb6O17、Sr2Ta2O7等,以及能利用可见光的催化材料如CdS、Cu-ZnS等都经研究发现能够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催化分解水从而产生氢气。但由于很多半导体在光催化制氢的同时也会发生光溶作用,并且目前的光催化制氢效率太低,距离大规模制氢还有待深入研究。

核能制氢技术也是一种实质上利用热化学循环的分解水的过程,即利用高温反应堆或者核反应堆的热能来分解水制氢。(二)氢的储存技术

储氢成为实现大规模利用氢能的道路上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储氢技术一般基于化学反应,如通过氢化物的生成与分解储氢,或者基于物理吸附,目前大量的储氢研究是基于物理吸附的储氢方法。

氢可以以高压气态、液态、金属氢化物、有机氢化物和吸氢材料强化压缩等形式储存。衡量一种氢气储运技术好坏的依据有储氢成本、储氢密度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1、高压气态储氢

这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储氢技术,其储氢压力一般为12~415MPa,有的可达20MPa。普通高压气态储氢是一种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储氢方式,而且成本低,充放气速度快,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但其缺点是需要厚重的耐压容器,并且需要消耗较大的氢气压缩功,而且存在氢气容易泄露和容器发生爆破等不安全因素。

2、低温液态储氢

这种储氢方式是一种轻巧紧凑的方式,质量储氢率和体积储氢率分别为5 %(wt)和37g/L。液氢储存工艺特别适宜于储存空间有限的运载场合,如航天飞机用的火箭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和洲际飞行运输工具等。若仅从质量和体积上考虑,液氢储存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储氢方式。但由于氢气液化要消耗很大的冷却能量,液化1kg氢需耗电4~10kWh,增加了储氢和用氢的成本。另外液氢储存容器必须使用低温用的特殊容器,由于液氢储存的装料和绝热不完善容易导致较高的蒸发损失,因而其储存成本较贵,安全技术也比较复杂。高度绝热的储氢容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3、金属氢化物储氢

这类材料有一种特性,即当把它们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曝置于氢气氛中时,就可吸收大量的氢气,生成金属氢化物。而在加热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又释放出氢气,利用这一特性就可有效地储氢。金属氢化物中的氢以原子状态储存于合金中,重新释放出来时经历扩散、相变、化合等过程。这些过程受热效应与速度的制约,因此金属氢化物储氢比液氢和高压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但是,金属氢化物的不足在于其质量储氢率低,抗杂质气体中毒能力差,反复吸放后性能下降。要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对氢源的要求( 可逆氢容量大,性价比高,寿命长)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物理吸附储氢材料

吸附储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储氢方法。由于其具有安全可靠和储存效率高等特点而发展迅速。吸附储氢方式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大类,其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分子筛、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和新型吸附剂等。由于该技术具有压力适中、储存容器自重轻、形状选择余地大等优点,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目前其在储氢机理、结构控制和化学改性方面仍须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而且合成成本高,碳纳米管用作商业储氢材料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5、配位氢化物储氢

配位氢化物主要是指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与第三主族元素与氢配位形成的氢化物,例如NaBH4、KBH4、LiBH4等。配位氢化物在非水解条件下的吸放氢反应与储氢合金相比,主要差别在于配位氢化物在普通条件下没有可逆的氢化反应,因而在“可逆”储氢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但是若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并选择合适的催化条件,则有可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反应的逆反应。尽管反应条件有些苛刻,但这一化学“可逆”储放氢无疑为配位氢化物的高效储放氢开辟了新途径。

三、燃料电池

(一)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由阴极、阳极、夹在两极之间的电解质隔膜以及集流板4 个主要部件构成。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在阳极发生燃料的电氧化反应,生成H+和电子e。

H2 = 2H+ + 2e (1)

H+ 通过电解质流向阴极,在阴板发生氧化剂的电还原反应,生成水:

1/2O2+2H++2e=H2O (2)

电子通过连接阳极和阴极的外电路形成电流,总反应为

H2+1/2O2=H2O (3)

(二)燃料电池的分类

依电解质种类、燃料电池分为5 类:碱性燃料电池(AFC) 、磷酸燃料电池(PA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氢化燃料电池(SOFC)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AFC、PEMFC和PAFC 为低温燃料电池;MCFC 和SOFC 为高温燃料电池。

对于AFC,需解决电解液劣化,水、热平衡控制问题;对于PAFC,在廉价催化剂开发、延长系统寿命和降低成本上期待突破;对于MCFC,希望提高工作压力,提高输出电流密度,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成本;对于SOFC,希望改善电池结构,开发耐

热材料,薄膜化电解质;实现低温运行。

(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电池(PEMFC) 除了具有燃料电池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启动快、寿命长、比功率与比能量高等突出特点。PEMFC受到高度的关注,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是PEMFC的重要组成部分,对PEMFC 性能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1、电催化剂

PEMFC电催化剂是制约其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对电催化剂的研究成为PEMFC研究的主要内容。PEMFC 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 铂催化剂。目前,PEMFC使用的是以活性炭、炭黑以及石墨炭材料为载体的铂催化剂。将铂分散于不同的载体中,制成复合电极材料,是提高铂催化剂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碳纳米管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

(2) 铂合金催化剂。重整碳氢化合物得到的氢气中常常含有CO 杂质,CO 会使催化剂中毒,使其催化能力大大降低。通过Pt和Ru的协同作用,Pt-Ru催化剂对CO具有抗毒能力,使电池维持较高的性能。

(3)非铂电催化剂

考虑到贵金属铂价格昂贵,不少研究致力于非铂电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由于过渡金属大环鳌合物可以在ORR中促使分解中

间产物H2O2,从而有利于反应按照4电子途径生成水,使得它成为人们一度研究的热点。其中以活性碳为载体的过渡金属N4螯合物具有较高活性。过渡金属大环化合物价格低廉,今后的主要研究改进方向为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2、质子交换膜

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起到了选择性的从阴极传导质子到阳极的作用,同时它阻隔了燃料和氧化剂。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决定着燃料电池性能。

质子交换膜是PEMFC的核心组件,它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起着双重作用:作为电解质提供氢离子通道和作为介质阻隔两极反应原料,如氢气/氧气或者甲醇/氧气等。对质子交换膜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高质子电导率、低气体渗透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高的机械强度。目前使用最多的质子交换膜是C-F链的全氟磺酸膜,

(1)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

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的Nafion系列膜其主体材料是全氟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和聚四氟乙烯相似结构的固体磺酸化含氟聚合物水合薄片。其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和在高湿度下导电率高;低温下电流密度大;质子传导电阻小。但是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温度升高会引起电导率降低,高温时膜易发生化学降解;单体合成困难,成本高,废品难处理;价格昂贵;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时易发生甲醇渗漏等。

(2)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

非全氟化主要表现为使用取代的氟化物代替氟树脂,或者用氟化物与无机或其它非氟化物共混。如早期聚三氟苯乙烯磺酸膜由于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不好,不能满足燃料电池长期使用的要求。加拿大Ballard 公司对其进行改进后得到BAM3G膜,其磺酸基含量低、工作效率高,单电池的寿命可提高到15000h ,成本也较Nafion 膜和Dow 膜低得多,更易被人们接受。

(3)有机/无机复合膜

为了有效减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的甲醇渗透问题,人们选用无机物作为填充物。由于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溶剂、耐高温特性,能够有效抑制膜材料的溶胀,阻止甲醇分子渗透。例如,将ZrP、SiO2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填充进入Nafion 膜的微结构中,有效降低膜材料甲醇渗漏。将高分子材料和无机填料共混,发挥各自的长处,是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

(4)芳香族聚合物为主链的质子交换膜

芳香族聚合物为主链的质子交换膜利用主链结构中含有苯环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制备的质子交换膜具有热稳定性好,耐电化学侵蚀等优点。通过一定的后处理过程,在侧链结构中导入磺酸基团,形成质子交换功能。常见的材料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苯醚(PPO),以及相应的衍生物材料。例如,Ph - SPEEKDK 和Me -SPEEKDK成为最有希望的膜材料,和Nafion 117相比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甲醇在这两种膜中的渗透速率仅有Nafion 117 中的6%和15%,在芬顿

试剂中表现出优良的耐氧化特性。

另外,含磷聚合物膜也受到极大关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相互交联的—[P = N] —,该结构使它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与此同时,交联结构限制了聚合物的溶胀,使甲醇分子的渗透率大大低于Nafion 膜。

(5)全钒液流电池的质子交换膜

全钒液流电池( Vanadium Redox battery,VRB) 利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由于使用同种元素组成电池系统,从原理上避免了正极半电池和负极半电池间不同种类活性物质相互渗透产生的交叉污染,以及因此引起的电池性能劣化。全钒液流电池在以下几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规模大:全钒液流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通过改变储槽中电解液数量,能够满足大规模蓄电储能需求;通过调整电池堆中单电池的串连数量和电极面积,能够满足额定放电功率要求。

寿命长:电池正负极反应均在液相中完成,充电/ 放电过程仅仅改变溶液中钒离子状态,没有外界离子参与电化学反应,电极只起转移电子作用,本身不参与电化学反应,理论上可以进行无限次任意程度的充放电循环,极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成本低:在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方面,如质子交换膜、导电双极板等电池关键材料,通过实现国产化进行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全钒液流电池避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远远低于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适合于几十千瓦~数兆瓦规模的场合使用。

效率高:由于正负半电池电解液中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储槽中,完全避免电解液保存过程的自放电消耗,经过优化的电池系统充放电能量效率高达80%。

全钒液流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起着阻隔正极和负极电解液中的钒离子扩散,避免电池自放电引起能量损失;同时通过氢质子的传递形成电池内电路作用。提高氢质子传递速率,最大限度减小膜相电池内阻,是改进和提高液流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液流电池所需质子交换膜应具有如下特点:①钒离子透过率低,交叉污染小,降低电池自放电,提高能量效率。②氢质子透过率高,膜电阻小,提高电压效率。③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耐电化学氧化,保证较长循环寿命。④电池充放电时水渗透量小,保持正极和负极电解液的水平衡。质子交换膜在高梯度电场作用下的酸性氧化环境中工作,使用条件对膜性能有直接影响。由于多价态钒离子在膜内传递现象十分复杂,以及电解液中的离子水合效果,迄今为止,人们对液流电池蓄电系统质子交换膜的选择渗透性、化学稳定性与膜材料结构的关系,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钒离子分离功能的膜材料制备更多依赖于经验。

3.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双极板的作用在于传导电流、均衡热量、为反应气提供传输路径。双极板材料应该具有抗腐蚀、低密度、高强度、热传导体、电的良导体、易加工且价格低廉。双极板最为优良的选材是石墨双极极,它具有导电性好,化学及电

化学稳定性高等突出优点。石墨双极板主要有纯石墨双极板、模铸双极板、膨胀石墨双极板。纯石墨双极板的成本及加工费用很高。碳/聚合物双极板、金属双极板的成本较低,适于批量生产。但金属双极板重量大,且与电极的接触电阻大,且易于对膜及催化剂产生离子污染。软石墨密度小,加工尺寸不易精确控制。一般说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双极板是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材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气密性,另一方面质量较轻,易加工,成本也较纯石墨板下降许多。

四、氢能的应用

1、航天航空领域:著名的应用有氢氧发动机,新型大功率运载火箭及动力装置的燃料,欧盟“CRYOPLANE”计划充分证明了液氢做为未来航空燃料的技术可行性。鉴于相同重量液氢的能量密度是煤油的218倍,氢燃料对未来航空发展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此外还有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供电的电动飞机等。

2、军事领域: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供电的潜艇,Quantum AMV“攻击者”军用车,军用机车,中、小规模供舰艇蓄电池充电的燃料电池电厂等。

3、能源领域: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太阳能—氢能系统,生物质—氢能系统。

4、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大巴、各种适用的运载工具包括高尔夫车、工程车、铲车、卡车、起重车、矿山机车、自行车、摩托等。

5、工业领域: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冶金、半导体工业的还原/ 保护性气体,等离子体新工艺燃料供给,新材料制备工艺改进等。

现在的氢能利用已不同程度地深入到各个领域,说明了氢能进一步产业化的现实性。

2010-6-12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科生实验报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试验课程:物流管理 实验项目: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开课时间: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时间:实验评分: 实验目的: 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在中国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实验内容: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生产经营中应用现状 3.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实验结果:以小论文形式提交 国内物流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 (一)、物流信息化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之中,所以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 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的 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只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所有信息化的共性问题,基础问题。第二是企业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此时的信息系统作用有二,其一是固化新的流程或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地贯彻执行;其二是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仓储存取的优化方案,运输路径的优化方案等。此时信息系统作用主要在于固化管理和优化操作。此类信息化建设涉及流程,因此带有明显的行业特点。第三个层面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应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应链的基础是建立互利的利益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发布、交流管理等的现代科学技术。初中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是什么不太明白,本节主要从总体上给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为以后学习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 识。 五、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七、教学教程: (一)、温故互查 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设问导读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设问导读,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 次革命。 (三)、自我检测 (学生活动自我检测: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

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可以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廉价的通讯手段,可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必须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现在却可以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必须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 师:看完了没有 生:看完了 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 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 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全部都死掉了 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 生:对 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 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就是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展示:说明了信息及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 二、授课(25分钟)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分支也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未来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二、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也催生了信息技术的成长,一方面,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衍生于信息技术的行各行各业也竞相发展。 三、信息技术将会促使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 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将紧密集合,这将是信息技术的作用面和影响面更为宽广。 总结: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

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 (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个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 而在这种共同趋势下信息技术所面的主要问题就是信 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人员的培养速度远远比不上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增长速度。 总之,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市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大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贮、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

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课时) 【学习目标】: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分类。 【学习重点】: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温馨提示】:“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你的学习难点哟 【同步学习】: 学习活动一: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其分类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相关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春天来了,桃花盛开的时候老师拍了很多照片,并把这些照片上传到了老师的QQ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用到哪些设备?哪些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 情境导入:从古时的烽火狼烟、飞马传书到今天的视频电话、电子邮件,通信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二:了解通信技术及其发展 1)说说你知道的通信设备。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知道的电话的发展历程。 情境导入: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又决定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学习活动三:了解微电子技术及其发展 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教材2.2节,了解微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2分钟后抢答。 1)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通常指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多少个元器件,集成的元器件越多,集成度越。 2)内部有上万个元器件的集成电路称为。 A.小规模集成电路 B.中规模集成电路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情境导入:正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 学习活动四: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发展 1)打开文件,阅读相应内容。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2)根据计算机发展的五个方向结合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畅想: 未来计算机会是怎样的?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盐城市第一中学陈仕桂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做了一个随堂调查,发现只有约51.8%的学生在小学或是初中上过信息技术课,且水平参差不齐。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人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能联系实际对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难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一起来欣赏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片段。 教师活动:播放《未来之家》视频 师:请大家观看《未来之家》视频并思考:未来之家在设计上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精华版)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选阅读(1):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 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 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此刻企 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 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 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能够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带给的廉价的通讯手段,能够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务必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此刻却能够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 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务必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 户关联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 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贴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09-06-30T13:10:04.483Z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郎保才崔继友鲁磊[导读]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郎保才崔继友鲁磊 (黄淮学院信息工程系电信0701班,河南驻马店 463000)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068-01 摘要: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 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关键词: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下面我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未来信息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将步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已经走过了大规模(LSI)、超大规模(VLSI)、特大规模(ULSI)集成时代,于1954年进入吉规模(GSI)集成时代。作为高科技代表的集成电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特征尺寸越来越小,片上系统日益完善。集成系统是21世纪初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双重作用下,已经出现了将整个系统集成在一块或微电子芯片上的集成系统或系统集成芯片(SOC)。目前已经可以在一块芯片上集成108-109个晶体管。集成系统是微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21世纪将是其真正快速发展的时期。微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会产生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经济增长点,除了系统级芯片外,量子器件、生物芯片、真空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等都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技术。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二、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音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音视频技术是当前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领域。近年来,虽然模拟音频产品在市场上仍占主流,但数字化潮流正在迅猛冲击和变昔模拟领域,数字技术促进了音视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业务上相互渗透、汇合,在音频产品和技术方面,音频广播仍以模拟技术为主,但各国正在积极开展数字音频广播的研究和实施。组合音响也在向小型和微型的数字化和组合、多声道环绕声方向发展。视频产品和技术方面,家用电视机有逐渐朝向大屏幕发展的趋势。人们正迎来数字电视时代。对于电缆电视而言,有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即网络化和数字化,总的趋势是向综合信息业务网方向发展通信传输在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光纤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波长从1.3μm发展到1.55μm并已大量采用。一个波长段上用多个信道的波分复用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光放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已经实用;相干光通信,光弧子通信已取得重大进展。这将使无中继距离延长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随着光纤技术的逐渐成熟,光纤技术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的带宽正在一点一点的变大,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计本世纪通信技术将向带宽化迈进。术上相互吸收、移植的现象,发展了一大批集合性产品和业务,即所谓的"家电产品信息化"。 三、信息技术将会促使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 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紧密集合,我们可以预知:遥感技术将会在农田水利、地质勘探、气象预报、海洋开发、环境监测、地图测绘、土地利用调查、灾害性天气预报、森林防火,尤其在地质找矿、森林和土地利用调查、气象预报、地下水和地热调查、地震研究、水利建设、铁路选线、工程地质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总结: 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个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总之,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 参考文献: [1]张玉兵.山东省蓬莱第一中学.《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2008.7 [2]纵冉.江苏省徐州市.《信息技术课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200.10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的相关技术,它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年~50000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人类语言大致产生在五万年前.这个时候,人类智力的进货经历了手巧的人、直立的人、和智慧的人三个阶段,智力达到了一定程度,同时,这个时候人的发音器官也进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能够发出一定复杂的语音来,语言就产生了。而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个时候产生了语言,因为在这个时候人类的文化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飞跃。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人类长期只有口语,用文字记录口语形成的书面语历史很短。系统的语言成为人和禽兽分离的重要工具,文字使人类能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把时空的影像变化转码成视觉可见的符号系统,使后人能通过间接的文字想象出画面,了解历史和学习技术经验。使文字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字突破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人类可以在书面语的基础上完整地传承人类的智慧和精神财富,使人类能够完善教育体系,提高自己的智慧,发展科学技术,进入文明社会。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例证说明,印刷术帮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分支也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未来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二、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也催生了信息技术的成长,一方面,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衍生于信息技术的行各行各业也竞相发展。 三、信息技术将会促使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 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将紧密集合,这将是信息技术的作用面和影响面更为宽广。

总结: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 (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个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 而在这种共同趋势下信息技术所面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人员的培养速度远远比不上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增长速度。 总之,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市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大势。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

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信息技术对生活的渗透也可以说无处不及。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也必将继续飞速发展,从20世纪末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硬件方面,比如微电子及生物计算机方面会有巨大潜力。物联网的出现也将引领一次新的革命浪潮。在软的方面来说,互联网将更加趋向于平台化和开放化,未来无线网络会逐渐成为主流,其速度及质量将会有革命性的进步。总之,信息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关键字:互联网;平台化;物联网;web2.0;微电子 信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信息不同于其他实体,也不同于能量。信息可以传播,可以被分享,但信息却不会在这些过程中减少,它只会变的越来越丰富。因此信息的本质便是分享与传播,而非禁锢。 虽说信息是人类诞生之日便以存在,但信息技术被人们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却是近百年来的事了,其最重要的开创事件便是1946年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硬件基础。而后使信息技术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便是1969年原本为美国国防部所开发的Internet技术被推向民间。正式Internet技术的推广给了信息技术灵魂,使之在日后大放异彩。随后网络技术在半个世纪内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带来的是硬件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正如著名的摩根定理所预测的半导体元器件规模将每18个月翻一番那样。 其实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单的在互联网这个范畴之内了,它已经拓展到生物,物理,环境科学,纳米技术,能源系统等等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没有那个产业是不需要信息技术的。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历史及现在,现在主要谈一下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主要几个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将朝着平台化发展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web1.0时代走向web2.0,以及未来的web3.0。互联网最初的发展模式即web1.0时代,其内容的的主导者是专业的网络公司,各种信息的提供主要是专业人员,比如新闻主要来源于记者。这一类模式的代表比如新浪、网易、搜狐,国外的AOL、Y ahoo等,其内容来自职业编辑。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无论是早期融资还是后期获利,依托的都是为数众多的用户和点击率,以点击率为基础上市或开展增值服务,受众群众的基础,决定了盈利的水平和速度,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色彩。 另外各门户网站还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新浪以新闻+广告为主,网易拓展游戏,搜狐延伸门户矩阵,各家以主营作为突破口,以兼营作为补充点,形成拳头加肉掌的发展方式。 而从03年发展起来的web2.0却迅速的壮大起来,仿佛一夜间爆发了。其实这是网络的必然趋势。首先明确一下web2.0.,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通信技术的定义; 3、电子计算机技术; 4、微电子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 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

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仍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其未来的发展情况非常值得期待。为此,本文主要论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为该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应用 目前阶段,人们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已经非常高,小到普通百姓日常的网络应用,达到国家层面的信息统计和分析,都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世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了让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应用,笔者以自身高中生的视角,阐述计算机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情况,希望可以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1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逐渐强大,其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各项性能,例如提升自身的安全性能、数据传输性能等,保障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操作水平,避免病毒入侵,要通过防火墙和系统建设提升病毒防御能力,还要降低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的难度,要使得其运行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计算机信息技术还需要提升网络结构设计能力,要提升网络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到合理划分,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让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不同的结构层次,要形成相应的规范,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性能,笔者通过学习得知,我国目前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使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同时,在优化处理器系统环节,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要提升系统的运行能力,提高其运行的效率。 2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许多环节中都有应用,其为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作用,笔者认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较为明显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 向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分支也形成多元化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未来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与光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二、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也催生了信息技术的成长,一方面,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量有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衍生于信息技术的行各行各业也竞相发展。 三、信息技术将会促使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 感测与识别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将紧密集合,这将是信息技术的作用面和影响面更为宽广。 总结:从以上各个方面综合来看,信息技术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因此从器件到系统,从处理、存储到传递,从传输到交换无不向高速大容量的要求发展。

(2)综合集成。社会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要求信息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的结合,各种媒体的结合,各种业务的综合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要求。 (3)网络化。通信本身就是网络,其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网络化。各个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国际电联的口号“一个世界,一个网络”。虽然绝对了一些,但其方向是正确的。 而在这种共同趋势下信息技术所面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技术人员的培养速度远远比不上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的增长速度。 总之,人类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市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大势。

简述互联网+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简述互联网+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帮助,它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对于科学时代而言,其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的效果极大。基于此,我们不仅要适应带来的作用,也要面临产生的问题,在全面应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加快电子信息的发展脚步,以此促进我国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信息时代;发展;问题 目前,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是因为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信息技术引进人们日常生活中去,对于生活、学习以及娱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为人们提供比较广泛的平台,作用极大。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 1.1 人才上相对缺乏 对于目前阶段的科学技术来说,在研究历史上并不是很长,特别是在和外国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在现如今的发展情况下,对于人才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更重要的是缺乏优秀的人才,在管理上或者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中,都离不开人才的管理。从实际情况来看,科学技术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科学技术长时间受到约束,从本质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信息企业都是研究每年如何招聘优秀人才,所以说,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很多企业还是缺乏综合型人才。此外,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内容上类型也比较多,受这一现象的影响,很多人员不愿意进入里面工作,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并不是很多,大多数的就是单一型人才,最后直接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稳定发展[1]。 1.2 科学技术在发展上,起步晚、差距也比较大 根据发达国家的研究资料表明,他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起步早、差距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和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比较来说,起步晚,差距上也比较大,所以说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功转型,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才跟上脚步。然而,这一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取得一定的效果,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对科学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经常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科学技术与外国的差距比较突出。另外,如果要想使得科学技术在市场上立足,那么需要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手段,重视科学技术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科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