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中西方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东京文学

中西方对于审美经验的

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刘冀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O71000)

【摘要】从古至今,对于审美经验的见解众说纷纭.把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成近乎对立的两种理论:一种是审美态度说,另一种是审美经验说.这篇论文首先对这两条路线做一下描述,其次简要介绍它们对后世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审美经验;两种理论;影响

【中图分类号】J01I文献标识码】A。审美经验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所谓

审美经验,“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

其他人类产品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关于这种心理体验,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其著

作《伦理学》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按照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审美经验是一种极其愉快的经验,这

种经验是人类所独有。是人类借助于感官所获得的

直接来自于对象自身的感觉。

从古至今,对于审美经验的见解众说纷纭。把

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成近乎对立的两种理论:一种是审美态度说:在中国是以庄子为代表的“至乐无乐说”;在西方则是以柏拉图的“迷狂说”、叔本华的“静观说”和布洛的“距离说”为

代表。另一种比较有影响的理论是审美经验说:在

中国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理节情、情理结合的“平

衡”说;在西方有与孔子观点近似的亚里士多德的

学说、十八世纪的“趣味说”、康德的“心理要素和

谐说”等等。下面分别就这两种理论的基本内容作

一下介绍。

一、审美态度说

所谓审美态度,是指唯有审美时,才出现的一

种奇特的心理状态。外物是否是美的或能不能发现

外物的美都是由这种态度所决定。这一学说在中国

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庄,尤其是庄子,在西方则是柏

拉图。而第一个以“态度”一词来说明这种状态的

是十八世纪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在康德、叔本华等

人对它作了详细的描述后,现代美学家布洛又将它

系统化,之后它便成为现代美学的重要支柱。

首先来说一下庄子的“至乐无乐说”:按照徐

60【文章编号】1003—5346l2009)01—0060—03

复观的观点,庄子的所谓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庄子常将道称为天,又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下篇》)这种美是一种根源之美,和世俗之美不同。他所追求的其实是不会破灭的、根源的、绝对的大美。审美活动带来的效果必然是审美快乐,由大美、至美所产生的快乐,庄子称之为“至乐”。所以《田子方》引老聃日:“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者,谓之至人。”所谓“至人”,是体会到了“至乐”的状态,体会到了“道”的真谛的人。

达到“至人”的途径在《逍遥游》中有提到三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这三句话中尤以“至人无己”为关键。“无己”的真实内容,实即所谓“心斋”与“坐忘”。“心斋”在《人间世》中有说明:“回日: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意思是说主体在进行审美感受的时候要去除感官和理性的束缚,用虚静的忘知的心去感受外物。“坐忘”在《大宗师》中也有说明:“仲尼蹴然日:何为坐忘?颜回日: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日: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的“堕肢体”、“离形”,实际上指的是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黜聪明”“去知”,指的是摆脱知觉活动。通过二者的同时去除,就达到了“无己”的状态。

在西方,和庄子有近似观点的有毕达哥拉斯。

万方数据

毕达哥拉斯曾把那种能获取审美快乐的人称为旁观者。他说:“生活就像是场体育竞赛,有些人充当

角力士,还有些人成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置却是

旁观者。”这种旁观者的态度实际上是从生活这场

激烈的体育竞赛中急流勇退,站在看台上,不带功

利性的去观看比赛,这样才能获得最全面、最生动、最壮观的景象,才能欣赏到生活中美的真正精

彩之处,获得那种及其愉快的审美感受。

在审美观上和庄子有相似之处的还有柏拉图。

柏拉图认为,美并不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柏拉图

把美和现象区分开来。美不是我们在感觉世界里看

到听到和接触到的那些具体的物体,而是存在于理

念世界中的那个同视觉和听觉世界分离的抽象的实体。这种非时间性、非空间性的实体,就是知性所

要获得的真正的永恒的对象。把柏拉图的这种神秘

的实体与庄子的“道”相比较会发现,在庄子那里

称之为“道”的东西,柏拉图称为“理念”。正如

庄子认为美是由“道”产生的,柏拉图认为“理念”

是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源泉,正是由于“理念”的存在,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

那怎样才能得到这种审美经验呢?正如庄子认

为达到“至人”的途径是“心斋”“坐忘”一样,

柏拉图认为能认识到“理念”的美的理想状态是“迷狂”。柏拉图所主张的这种观点来自于他的哲学信念。他不仅承认有形体存在,还认为有灵魂存在。

灵魂比形体更完美,而理念却既比形体又比灵魂更

完美。意思是说“理念”是一切美之为美的根源,

而灵魂在与肉体结合之前“天然就观照过永恒真世界”,只是灵魂在与肉体结合后沾染了尘世间各种

罪恶而受到了欲望的蒙蔽。如果想要认识“理念”

的美,就必须进入一种超脱生理欲望和尘世纷争的

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世人称之为“迷狂”。而美感

则恰恰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美的理念的回忆。

二、审美经验说

在美学史上,还有另一种较有影响的学说“审

美经验说”。在中国,这种学说以孔子为开端。与

庄子的被动接受不同,孔子强调的是主动追求。《论语》上曾有这样几句话:“子日,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这里的“之”字,相当于“道”的概念。人人都知道

61

东京文学?吁塑县…一一

“道”之可贵,却未必肯去追求“道”;能“好

之”,才会积极去追求。仅仅因为好“道”而追

求,自身和“道”是二分的,有时会由于懈怠而与

“道”相离。到了以“道”为乐,“道”才是真正

在身上扎下了根,此时人与“道”成为一体,并无

一丝一毫的间隔。此时的人格世界是安宁、充实而

发扬的世界。这种道德理性的人格正是孔子所追求

的。

孔子所要求的美是从音乐中感悟来的。他所说

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指的

是合乎“中”的乐。而中与和正是孔子乃至以后的

孔门系统对乐所要求的美的标准。在中与和之后,

还蕴有善的意味。但孔子批评“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则把问题更推进了一步。“武”是周武王之

乐,气势恢宏,所以以武为名,孔子可以称之为

“尽美”。但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孔子所

谓的“尽善”,是美与仁的统一,是仁中有乐,乐

中有仁的统一体。

孔子和庄子还有一点不同在于,庄子把感觉世

界看成是虚幻的,对其不感兴趣,认为美是超出感

觉经验的。他的“体道”的目的是人格的自我完

善;而孔子却认为,美是由感官发现的,美的经验

就是耳闻目睹造成的。乐不仅是人的普通感情的表

达。它还能完善自我、认识和改造社会。艺术境界

就像纯青的炉火,可以使人在狂热之中得到改造。

因此,审美经验就不仅有情感的参与,还包含着理

性对这种内容的理解。

在西方美学体系中,和孔子审美观点有点相似

的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强调

“善”在美感中起的作用。他还强调艺术可以净化

内在精神,使其进入一种和谐与愉悦的状态。

三、这两种理论对后世的影响

在美感的问题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种强调

理性参与的理论对后世美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

中国,它滋生了以“不似为似”为最高标准的表现

性艺术,如书法;在西方,则产生了以圣?托马

斯?阿奎那斯为开端的“快乐说”,还有十八世纪

的“趣味说”,以及康德的“心理要素和谐说”、

现代的“自我表现说”“符号说”等等。

而另一派理论也同样成了种种近代和现代审美

(下转59页下)

万方数据

大石洞里。夫妇俩为民行医多年,由谁来继承他们高明的医术?夫妇俩想了一个办法,决定外出行医,以便将医术传授给无数的晚辈后生。他们二人走村串寨,一边行医治病,一边传授医术。既为群众解除了病痛,又为布依族人民培训了一批批懂医术的能人。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名医,每年在他们的诞生之日,就来到洞里举行纪念活动。世世代代的布依族儿女将他们传颂。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是非、美丑、曲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在布依族人民看来,一个人只有热情诚挚、忠厚纯朴、脚踏实地,才能作出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本民族利益的事情。

四、尊老爱幼的家庭道德观

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布依族主张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并把这一思想纳入自己的行为规范之中。《敬老人歌》中这样唱道:有什么?有什么呢?有布须有布扣,有锅须有三角架,说玩说笑倒可以,还须得尊敬老人。照你讲的这些话,照你说的这些

东京文学?蝉蔓旦…..

话,句句都是真的,句句都是准确的,我们来讲的

必须提到锅,说的也必须说到三角架,说玩说笑也

必须尊敬老人。因为在古老的时候就兴起来了,在

老远老远的年代就兴起来了,这还不是我们祖先兴

下来的。

尊老爱幼是布依族的美德,古来有之。这里用

了较为形象的比喻:有布就得有布扣,有锅就得有

三角架。由此可以联想到,人类的繁衍,有父母就

有子女,有子女就必须想到老人。生活中有多种多

样的娱乐形式,说玩说笑都可以,但最基本的一

条,就是“尊敬老人”。

总之,布依族古歌,既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较

高的艺术价值,又再现了布依族人民的道德风貌。

所以,在许多布依族村寨,广为流传,人人喜爱。

我坚信这些古歌在教育布依族后代形成集体主义观

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一定会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黎汝标,黄义仁等编译整理.布依族古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编.布依族古歌叙事歌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3】何积全,陈立浩.布依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I992.

【4】王鸣明.浅谈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哲学思想【J】.贵州民族研究,2001(4).

(上接61页)

经验学说的发端或鼻祖。在中国,庄子后有苟子的“虚以静说”、刘勰的“虚静说”、陆机的“感应说”、唐代的“神似说”宋严羽的“极致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和石涛的“一画论”;在西方,柏拉图之后,有康德的“无关功利说”、叔本华的“观照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等等。

比较这两种理论,以孔子和亚氏为代表的路线,重视人间感情的表现,更强调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在审美的过程中注意到了理性所起的作用;而以庄子和柏拉图为代表的路线,重视的是对宇宙之道的体验,对终极真理的探索,寻求的是人心与外物之间的统一,不重视后天训练,强调天才。前者是以模仿的或半模仿的形式表现艺术,后者则是以抽象或半抽象的形式表现。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9

万方数据

中西方对于审美经验的两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

作者:刘冀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刊名:

东京文学

英文刊名:DONGJING WENXUE

年,卷(期):2009,""(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1985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2001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王冰音乐审美经验在认知音乐中的价值意义2007

本文将音乐审美经验在认知音乐中的价值意义作为研究课题,从了解、分析中西方传统的美学思想中音乐审美经验的缘起与发展入手,在对音乐审美经验有一个总的观照与认识的前提下,对音乐审美经验的概念、构成要素、功能、特征及其本质等方面进行深入了分析,通过研究表明,音乐审美经验在理解与认知音乐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是人们获得审美愉悦和满足审美需求的有效途径,并且随着音乐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审美心理能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与判断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2.学位论文张翼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2009

当中华民族以弱者身份,由自我中心的传统语境进入“自我——他者”互动竞争的现代语境时,民族自我形象,即在“他者”参照下认知、判断和规划“自我”成为了普遍的焦虑。而当知识分子纷纷选择文学作为表达手段时,“民族形象”,即通过文学来进行对自我的现状判断和未来规划,成为了现代文学的题中之义。历史的规约使得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不得不在“自我——他者”的二元模式中展开。然而在移植他者、对抗他者与超越他者的历程中,国民性、政治、民间日常生活经验等多种精神原则竞争、互渗形成的自我认知,“沉默的大多数”、“农民阶级”、“民族英雄”等形象表征构成的表征谱系,“白话”到“大众化”再到“民族形式”的形式探索,都以自身的经验或失误呈现出了更为复杂、阔大的内涵,并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简单的二元对立。由此,文学能动地介入了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

本文将以民族意识与形象诗学的双重视角,通过历史传承、精神原则、表征谱系与形式诉求等四个层面,构筑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立体空间,并对其规律与得失进行总结、甄别,为当下民族形象的书写提供参考。

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通过概念厘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在对“中华民族”进行词源梳理的基础上,从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的双重角度对“民族形象”的内容与特点进行归纳。根据民族形象的特点确定论文研究的范围与阶段性分期。指出“民族形象”既包含了以往研究中的“中国形象”所指称的民族国家含义,又凸显了其中复杂多维的文化、文学内容,由此对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族”维度进行深入与拓展。

第一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历史传承的清理与甄别。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既造就了稳定、自足、优越的古典“中国”形象,也成为了产生现代民族形象焦虑的关键内因。晚清文学面对着失序的民族意识所做的探索虽含混不清,却向现代文学提出了建立民族形象的召唤,并对精神资源及文化对接、文学经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提示。

第二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自我认知的多维精神原则的展现与分析。中华民族在1917--1949经历了移植他者、对抗他者与超越他者的艰难跋涉,其间国民性、政治、民间日常生活经验等多种精神原则竞争、互渗,共同规划了民族自我意识的走向。文学在对民族自我意识主流做出反映的同时,也以自己特殊的观察和表达方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

第三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表征谱系的归纳与反思。民族形象总是会以凝聚着某种精神原则特征的人物形象作为表征来进行传达。当多重精神原则竞争之时,民族形象相应地形成了由“沉默的大多数”、“农民阶级”、“民族英雄”等表征构成的表征谱系。这些具体表征在满足民族对自我进行认知与规划的同时,又总是从内部对自身提出反思甚至是质疑。

第四章,现代文学民族形象形式诉求的总结与思考。民族形象为了达到示范与普及的目的,需依托能够有效进行大范围传播的语言形式。这一形式诉求,推动现代文学进行了由“白话”到“大众化”直至“民族形式”的探索,其中西方审美经验的引进与借鉴,传统审美经验的现代转换等尝试都在留下丰硕成果的同时,带上了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

结语,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影响力直达当今,这既说明了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重要意义,也提醒我们要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历史地甄别。

一个开放的、良性的民族形象需要建立在自我与他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满足民族意识与文学追求的双重需要。

3.学位论文邵宇戏曲脸谱的意象性审美特征研究2009

鲜艳的色彩,动感的造型,律动的程式,赋予脸谱浓郁的装饰之美;同时,作为“长期以来优伶和看客共同逐渐议定的”(鲁迅语)产物,脸谱又是人们情感与审美经验的积淀。它以平面化的外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每每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一种涵义丰富并且极具美感的形式,具有一种“意象性”的审美特征。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引用相关的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作为论据,同时借鉴了西方的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之所以采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融合两种理论体系的优势: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以灵感的体悟见长,有着整体把握事物的圆融智慧,但缺少深入理性的具体分析;相反,西方的理论研究往往从细处切入,从对局部的详尽分析展开,强调严谨的逻辑思辨。可以说中西方的理论研究品格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上的互补性。

本文一方面借鉴西方逻辑性的研究方法,层层深入,论述观点;另一方面,遵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整体性规律,将脸谱视作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审视脸谱这一审美对象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意象性特征的体现。

4.学位论文张晨“丑”在艺术作品中的凸显——对艺术审美取向的分析2009

二十世纪末对于中国艺术发展,意义是重大的。这时期的艺术形式相对于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艺术形式是大相径庭的。其艺术创作的形式主要是借鉴西方二十世纪后的艺术创作形式进行的。中国艺术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西方一百多年的艺术发展历程演绎了一遍。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本文对在现代西方艺术中“丑”的发展及审美的演变进行梳理。进而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以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已经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需要有确定性的审美,因为在后现代的作品中人们是无法通过传统的审美经验来感受作品的。

第二部分,将逐渐在中国二十世纪末的艺术作品中慢慢出现的“丑”的因素与西方艺术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来说明新时期中国的美术变革是在艺术审美多元化的语境下开展的。将以前的单一的创作形式便成为了多元化的创作形态。这一时期,中西方的不同的艺术形式前所未有的包容在了一起,在艺术审美上是既要对立又要和谐统一的。

第三部分,通过对“丑”作品的功能和其价值的分析,阐明观点。并对新美术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对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从中发现问题。

5.期刊论文杜宁.DU Ning解读通感技巧中的超验价值-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4)

通感是中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最重要的形式技巧之一.通过从两个视角--通感技巧的精神分析解读和通感技巧的文化阐释对通感技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感技巧是现代诗人以扭曲的语言形式来追求一种深度的审美经验--非理性审美经验的产物.在内心生活的向度,这种深度经验是来自对无意识领域的探索;在外部世界的向度,则是产生于自我与宇宙中超验价值的结合.

6.学位论文李存颉从教科书到魔法棒——论《哈利波特》热之后中国儿童文学的视觉文化新动向2007

视觉文化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国外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支撑。国内对于视觉文化及其相关课题的研究起步不久,却已具备相当的规模。然而很少有人将视觉文化同儿童文学联系在一起。本文以《哈里波特》系列小说/电影为线索,在对中西方传统儿童文学进行历时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视觉文化兴起的必然条件和客观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积极的、消极的影响。视觉化的儿童文学作品既能充分发挥对儿童的教育作用、扩展儿童审美经验,也引发了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论文结合文学、伦理学、社会学理论,提出在创作中国儿童视觉文化作品和引入西方儿童视觉文化作品时,必须注意到视觉文化和文本文化的脱节、视觉文化和现实社会的脱节、伦理冲突、艺术风格全盘西化、以及过分依赖视觉文化的教育功能等问题。尤其针对西方儿童视觉艺术引进中国后存在的伦理接受问题,论文从多角度对造成东西方儿童文学伦理差异的根源——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教义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引进的西方儿童视觉文化作品商业操作的成功,并不等同于道德教化和社会影响的成功。只有当引进的作品昭示时代精神或与接受国的道德审美产生某种契合时,才能真正为观众所接受。中国儿童文学在西方儿童视觉艺术冲击下,应当寻求民族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平衡点,提高儿童视觉文化作品批评的理论水平,提高文本质量,并借助政府相关政策,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立足之地。通过对视觉文化、儿童文学以及伦理道德等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应该可以推动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7.学位论文王晓宁从接受理论谈声乐表演艺术2009

近年来随着接受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对越来越多学科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音乐工作者们也在努力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运用到音乐领域里

,但相关研究都限制在总体的把握上,而对具体某一音乐表现形式与接受理论的相互渗透的论述极少。

声乐作为众多表演艺术门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达到了表演者与“乐器”(歌唱的生理器官)的完美结合,也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声乐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广大受众,使他们乐于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声乐表演者们应该重视受众群体的地位,学会倾听受众群体的声音,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演唱水平。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从理论到实践上作一些实质性的探究与研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一起来讨论这一课题,使声乐表演艺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研究课题作背景和现状的分析;进而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最后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全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部份,综述了中西方接受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异同点;接着论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和现状;最后提出接受理论与当今声乐表演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二部份,阐述接受理论的主要观点具体体现于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哪些方面,这一部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走向观众,期待视野,空白空缺、审美经验。

第三部份,论述了接受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发,以及如何运用接受理论的观点来指导实际演唱。

结束语总结了研究的主导思想、方法与意义,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8.期刊论文徐向阳.XU Xiang-yang

审美功利主义的现代性反思-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

审美发生学的事实表明审美经验中人们是以有用先于审美快感的观点去对待事物.中西方视美善一体,善为美的本质.当审美作为一种内省经验来认识,对象的形式感不再成为某种概念的逻辑思考时,美从而超越于一切现行价值体系而获自足和独立.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平庸状态的批判,审美消解了西方传统美学的崇高,审美艺术承担了宗教"救赎"的超越功能,进而对大众审美生活进行先锋性的引导.甄辨适于中国本土的审美异质因素,将对当下的文化生活范式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9.学位论文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2005

本文以文化本土化和审美主体性为基本立场,运用比较叙事学的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分析西方现代叙事学和中国叙事传统的冲突与融合,通过解剖以马原、余华、莫言、苏童、格非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和美学属性,探讨中国文学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对策和出路。绪论:首先通过对叙事学中普遍抽象的人、叙述主体、技术主体等人学观念的分析,抓住叙事学的文化本质和文学价值观;其次,结合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实际情况,分析叙事学的人学观对先锋小说价值取向和叙述技术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认为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与西方叙事学“错位的对接”背后,体现了中西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人的解放、思想解放背景下的不同选择。第一章,动态地描述叙事学的中国接受语境和接受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西方话语霸权和民族话语缺失的深层原因,指出叙事学中国接受存在的以西化中、以中证西,忽视民族审美经验和文化传统,进行技术层面简单类比等文化态度和方法的误区,并以“中国的声音”为标题,对中国叙事学研究的状况和主要成果进行了必要的评述。

10.学位论文季臻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2008

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架构中,社会学批评、文化学批评以及注重审美艺术的批评三种批评模式是最为重要的。前两者侧重从外部研究文学,审美艺术批评更加注重文学的内部规律,以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为基础,重视直觉感悟,重视诗化表达方式,显示出纯正的审美艺术情趣。系统耙梳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承认,文学批评因文学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日渐疏远的状况曾一再出现,而审美艺术批评对此始终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文学史与批评史的补偿效果。审美艺术批评以其对批评审美纬度的自觉维护,确立起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生命更为蓬勃的批评模式,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批评范式的建设之中,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论文试图以“诗化批评”给命名芜杂的审美艺术批评以较为明晰较为具体的廓清和厘定。通过对“诗化批评”的界定、梳理及对其审美特征的系统分析,在结合具体个案的基础上,对形成诗化批评自身的独特气质的美学成因做出了深入剖析,对诗化批评的文学史意义及价值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当下文学批评“突围”有所裨益。这种梳理廓清具有全面反思、考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镜鉴的学术愿望;又理应具有丰富还原文学史生命结构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将诗化批评作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将其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文学批评的大格局之中,宏观观照这一文学批评的衍变过程、主要性质及其主要成就,考察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批评家和批评文本,将批评史的研究与批评家的专论结合在一起,既从史的角度看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又从批评家的个体批评活动研究批评史的发展,研究文学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衍变的关系,以显现文学批评在具体历史形态中所达到的深度。同时,注重研究诗化批评自身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找其发展的动因及其文化机制,探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内在关系,研究诗化批评在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采用客观全面的视点,在兼顾时间和空间的双层交叉结构的前提下,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的共时研究努力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力求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最大的限度。

论文分成导论、诗化批评及其美学特征、诗化批评的美学资源、诗化批评的个案解读、诗化批评的史学价值、结语六个部分:

导论通过梳理考辨审美艺术批评在当时及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命名的芜杂现状,试图用“诗化批评”这一概念重新命名和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审美艺术批评,重点探讨选题的意义、必要性、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并在与社会学批评和文学化批评的对比中,从批评的立场、对文本的切入点、批评文体等角度对诗化批评进行了界定,也是本文力图呈现的重要创新点之一。

第一章着力勾勒描画了诗化批评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从批评的自觉和文学审美的自觉两大维度论析了诗化批评的美学特征。其中批评的自觉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诗化及由感性至理性的思维方法,随笔体的文体及诗化语言是其突出特点。在社会纬度与美学纬度之间,诗化批评一直在艰难地寻找一种平衡,力求站在美学的批评立场上,注重审美感受,同时又通过审美方式对社会意识进行包容与整合。

第二章从以传统为接受的先在视野和在传统基础上对西方的借鉴两个角度论析诗化批评家们的美学资源。在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浸润下,诗化批评家们有着浓重的士大夫情结,并注重批评的抒情性,注重感悟式的批评方法,充分发挥中国汉字的表意优势。但他们面对异质文化的涌入也采取了冷

静、客观的态度,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纳和改造西方批评成果,重点吸纳了西方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理论成果,以及形而上的追问与生命哲学等现代意识。

第三章选取了周作人、李健吾、梁宗岱、沈从文、唐浞五大批评家为具体研究个案,勾勒出诗化批评发端于周作人,中经沈从文、梁宗岱、李健吾的承续进一步完善成熟,并在唐浞的批评中发扬光大的历时性脉络。他们既有着相同的批评信仰和追求,又有着各自独特的批评个性。周作人的审美趣味对沈从文、李健吾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强调主观的批评奠定了诗化批评注重主观审美感受的基础;李健吾强调对批评的尊重及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将诗化批评推向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健吾的随笔式批评文体和令人惊叹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梁宗岱在诗化批评对中西方美学资源的借鉴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走内线的批评具有典范意义:沈从文对和谐、匀称的古典审美纬度的继承和发展强化了诗化批评的民族特色:唐浞作为李健吾的忠实信仰者,提出抒情的评论,将诗化批评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四章诗化批评的史学价值是全文的核心所在。诗化批评作为一种重视审美直觉和主观感受的审美批评,它通过对中西批评方式的逐步吸纳和融合,形成了自己越来越完善的批评品格,昭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诗化批评作为一角独立的存在,完善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态结构,对同时期的创作与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诗化批评尊重文学的审美特质,尊重审美感受的批评立场和方法对当代批评界批评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当今批评界内浮躁、虚热的批评话语有着积极的指导功效,同时它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中西方文学文化资源有着镜鉴意义。

结语部分指出诗化批评作为一种较完善的有着独立审美追求的批评话语,由于其过分强调主观感受,在尊重文学本真面目的同时难免失之公允,甚至流于表象。所有的批评模式都各有优缺,关键是彼此相互借鉴和自我完善,真正实现文学批评的多元化。

本文的创新之处:1、针对批评界命名芜杂的审美艺术批评,论文对“诗化批评”这一概念进行了较清晰较具体的界定,论析了诗化批评的表意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较准确地阐释、分析、考辨了诗化批评的相关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具体的学术见解具有元话语的创新性。2、批评界对审美艺术批评的发展衍变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其纳入诗化批评的理论视域,理顺廓清了诗化批评形成的美学资源及其发展衍化的进程,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准确定位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镜鉴。3、论文从历史的、美学的双重视角,对诗化批评在现代文学批评的史学格局中,与他种文学批评所形成的互为参照、互为补充的史学地位,和其对当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指导性功能,以及诗化批评对新中国建立后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启迪意义和史学价值,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论证评述,为当下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以诗化批评立场观照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的新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14633891.html,/Periodical_djwx200901024.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