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 人教版配套试题,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这个现象说明( A )

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3.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

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5.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6.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A )

A.铝B.铁C.锌D.铅

7.由c=Q

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A )

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

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10.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B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高压下油可以渗透铁管壁流出来,这说明固体分子间有__间隙__。将一杯水倒掉后,无论怎么倒,总会有少量的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引力__。一块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斥力__。

12.因地球环境被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 ℃,道路开始熔化,如图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错误!,第13题图),第14题图)

13.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__机械__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内__能。

14.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如图所示)。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阻力__做功__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注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__大__,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

15.兵兵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容是否相同,他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取相同__质量__的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它们__升高__的温度。他所用的公式是c

=__Q吸

mΔt__。

16.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 g、初温是24 ℃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74 ℃,则该小球的比热容是__0.46×103__J/(kg·℃)。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__钢、铁__。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钢、铁0.46×103铝0.88×103

铅0.13×103水银0.1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

17.两个铝块的质量之比为1∶4,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则两铝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_1∶1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1∶2__。

18.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_不变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 min水吸收的热量__等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2.1×103__J/(kg·℃)。[c水=4.2×103 J/(kg·℃)]

19.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甲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2.1×103__J/(kg·℃)。

三、简答题(共6分)

20.六盘水市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明湖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凉都。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质量__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__受热均匀__;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吸收相同的热量__。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快_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水__吸热本领更强。

22.(苏州中考)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A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升高的温度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停表(计时工具都可)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__。(答出一个即可)

五、计算题(第23题9分,第24题13分,共22分)

23.吃早饭时,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250 g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 ℃升高到42 ℃,妈妈至少要用60 ℃的热水多少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

解: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c奶m奶(t-t0奶)=2.5×103 J/(kg·℃)×0.25 kg×(42 ℃-12 ℃)=1.875×104 J,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放=Q吸,又因为Q放=c水m水(t0水-t),所以妈妈至少要用60 ℃的热水质

量m水=

1.875×104 J

4.2×103 J/(kg·℃)×(60 ℃-42 ℃)

≈0.25 kg

2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每隔一分钟分别记录一次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项目水某种液

时间

/min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温度/℃15 16 17 18 19 20 15 17 19 21 23 25

(1)请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该液体的比热容。[c水=4.2×10 J/(kg·℃)]

(2)要使40 g该液体温度升高到3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1)相同时间内水和液体吸热相等,即Q水吸=Q液吸,则c水mΔt1=c液mΔt2。又因为Δt1∶Δt2=1∶2,所以c液=2.1×103 J/(kg·℃)(2)Δt液=t-t0=30 ℃-15 ℃=15 ℃,则Q液=c液mΔt液=2.1×103 J/(kg·℃)×0.04 kg×15 ℃=1.26×103 J

第十四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黄沙漫天”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C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C )

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

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

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5.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6.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

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C.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7.小军同学发现他爸爸有一个燃气打火机,只要用大拇指压一下打火机上的按钮,就会形成火花放电,从而点燃可燃气体。为什么手一压就会产生电火花呢?小军同学查了一下资料,知道了这是一种叫做压电陶瓷的电子元件,当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手压打火机按钮时会产生10 kV~20 kV的高压。在上述过程中,压电陶瓷片完成的能量转化是( A ) 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9.某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 r/min,则在每秒钟内( C )

A.曲轴转120转B.对外做功60次

C.完成120个冲程D.完成60个工作循环

10.有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与乙的效率之比是5∶4,相同时间内甲做的有用功是乙做的有用功的2倍,则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台汽油机消耗的汽油质量之比为( C )

A.5∶2 B.2∶5 C.8∶5 D.5∶8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3.0×107 J/kg、2.4×103 J/(kg·℃)是表示酒精特征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依次表示的是酒精的__热值__和__比热容__。

12.如图所示是道路维修时常用的路面钻机(俗称“啄木鸟”),该机械利用压缩气体推动活塞将钻头打入路面。气体推动活塞时是将__内__能转化为__机械__能。若其机械效率是40%,则完全燃烧50 kg柴油对外做的有用功是__8.6×108__J(柴油的热值是4.3×107 J/kg)。

,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__散热__。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__内_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__做功__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14.在我国西藏高原,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工作流程如图所示,经过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将__内能__能转化为__机械__能再转化为__电__能。

15.走近加油站,会闻到一股汽油昧,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_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完全燃烧10 kg 汽油可以放出__4.6×108__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汽油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_机械__能的动

力设备。

16.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的厨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沼气灶和液化气灶等灶具已走进家庭,液化气与煤相比,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__热效率高__;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__污染少__。若要将2.5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80 ℃,至少需要燃烧__0.0126__m3液化气。[c水=4.2×103 J/(kg·℃),q液化气=5.0×107 J/m3]

17.体积为0.28 m3、热值为3.6×107 J/m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1.008×107__J;若这些热量的50%被温度为20 ℃、质量为30 kg的水吸收,则水的末温是__60__℃。[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看出A燃料的热值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燃料的热值。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一定质量的B 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4.9×106 J,其中有60%的热量被质量为10 kg、初始温度为38 ℃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将升高__62__℃。[c水=4.2×103 J/(kg·℃)]

三、简答题(6分)

19.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表明我国的水资源丰富。水能的利用,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峡水电站是我国利用水能的最大工程项目。下面是利用水能来发电的水电站示意图,请简要回答有关水电站的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2)建设水电站选址时,从能量利用角度来看,将选择图甲所示A址还是选择图乙所示B址?请说明理由。

解:(1)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选择图乙中B址,因为水的质量一定时,高度差越大,贮存的重力势能越大,能量转化较多,发电量较大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某物理小组的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实际调查和网上查询,绘制了一辆某种普通型号轿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时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流向图,请你参与讨论有关问题。

(1)根据图中的能量流向,说明该轿车行驶时有哪几方面能量损耗。__四个方面:克服摩擦做功、_散热损耗、_排放废气损耗、_燃料损耗__。

(2)若将机器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与输入发动机的能量的比值定义为“能量转化效率”,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得,该轿车的能量转化效率为__12.5%__。( 精确至0.1%)

(3)为减少汽车行驶中的能量损耗,写出一条建议。(不作解释)

__参考建议:给机器加润滑油,改进油箱的密闭性;对排放的尾气进行收集再利用等__。

21.为了探究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否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的方案。

(1)你认为小华同学在实验时所选用的燃料种类应该__不同__,质量应该__相同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若燃料放出的热量用水吸收,则实验中,除了水的质量要相等以外,你认为还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是__水的初温__。

(3)__通过比较燃料燃烧完毕时两支温度计的示数__可以得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4)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温度燃料加热前

水温/℃

a.__加热后__

水温/℃__

10 g酒精

b.10_g碎纸片

①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其中a、b两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②实验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公式Q=cmΔt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结合“10 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的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__不可靠,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__。

五、计算题(第22题11分,第23题12分,共23分)

22.小明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 kg水,把水从18 ℃加热至98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量有10%被水吸收。求在这个过程中:

(1)水吸收的热量。

(2)用掉木炭的质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 J/(kg·℃)×5 kg×(98 ℃-18 ℃)=1.68×106 J(2)木

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

η=

1.68×106 J

10%=1.68×10

7J,需要的木炭质量m=

Q放

q=

1.68×107 J

3.4×107 J/kg≈

0.49 kg

23.为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目前已有一大批校车投入使用。如图所示为实验中学专用校车,这辆校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8 km,用时10 min,消耗柴油2 L,受到阻力是1.8×103N。(柴油热值为3.3×107 J/kg,柴油的密度为0.85×103 kg/m3,g取10 N/kg)求:

(1)这段路程内发动机做功的功率。

(2)这段路程内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1)牵引力所做的功W =Fs =1.8×103 N ×8×103 m =1.44×107 J ,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 =W t =1.44×107 J 10×60 s

=2.4×104 W (2)柴油的质量m =ρV =0.85×103 kg/m 3×2×10-3 m 3=1.7 kg ,则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 =3.3×107 J/kg ×1.7 kg =5.61×107 J

第十五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

C .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D .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2.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B )

3.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B )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4.如图所示,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C )

A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5.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若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不影响另一盏灯的工作的电路是( A )

6.(泰安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是玩具汽车的电路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开关S2控制整个电路B.电动机与灯泡是串联的

C.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相互影响D.电动机与灯泡是并联的

7.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和值班室。在前、后门各装一个按钮开关,学校值班室有电池组、电铃和红、绿两盏电灯。要求: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红灯亮且电铃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绿灯亮且电铃响。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D )

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开关S1由断开到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也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也变小

C.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大

D.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示数变小

9.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的四幅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C )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1、S2都闭合时,三个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是I1、I2和I3,若已知I1=0.2 A,I2=0.3 A,则I3应为( C )

A.0.1 A

B.0.2 A

C.0.3 A

D.0.5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扇叶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带上了__电荷(静电)__,具有__吸引轻小物体__的性质,所以灰尘被吸在扇叶上。

1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正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失去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__验电器电子转移到玻璃棒,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_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该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球带__负__电。

13.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__荧光屏__流向__显像管__。

14.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__并联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各个电脑能独立工作__。

15.家庭电路中常用带有开关的移动插座,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__串__联,插座与插座之间是__并__联。

16.一种节日小彩灯是由多个小灯泡串联而成的,如图所示,如果电源插头处电流为200 mA,则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为__0.2__A;如果其中一个小灯泡的灯丝断了,则其他的小灯泡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发光。

17.用两电流表测接入电路中两灯泡的电流,两表示数分别为0.4 A和0.2 A,则两灯是__并__联,流进两灯的电流之比可能为__1∶1__或__1∶2(或2∶1)__。

18.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5 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54 A,两灯是__并__联的,A3的示数应该是__0.89__A,A4的示数是__0.35__A。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9.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解:如图所示

20.根据以下的要求,设计电路,并用笔画线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实物连接图(导线不能交叉)。要求:

(1)只闭合S1时,红灯发光,绿灯不发光;

(2)S1、S2都闭合时,两灯都发光;

(3)只闭合S2时,两灯均不发光。

解:

21.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表决器”,“赞成”时,绿灯亮;“反对”时,红灯亮;“弃权”时,绿灯、红灯均不亮,甲、乙是两个与绿灯、红灯相对应的按钮开关,表决时,按下哪个按钮,对应的灯就亮;不按时,两灯均不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共22分)

22.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某次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的电路连接。

解:

(2)实验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丙所示,通过L1的电流为__0.3__A;若不计实验误差,请在图丁中标出此时电流表A3的指针位置。

解: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23.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断开__状态。

(2)请你在实物电路(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分别将导线a、b正确地连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解:a接“-”接线柱,b接“3”接线柱

(3)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看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L1或电流表断路__。

(4)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 A,I2=__0.52__A,I=__1__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I=I1+I2__(写出关系式即可)。

(5)其他同学按照小薇设计的测量电路正确进行测量,验证了他们的猜想,但他们同时发现:“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是相等的”,这个结论一定成立吗?__不一定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了检验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应该__用规格不同的灯泡替换L1或L2__继续进行实验。

(6)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应采用__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__的方法进行验证。

五、计算题(共13分)

2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通过L1的电流为3 A,通过L2的电流为4 A,通过L3的电流为5 A,则电流表示数I1、I2、I3分别是多大?

解:三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I1=3 A+4 A+5 A=12 A,电流表A2测的是L2与L3的电流之和,I2=4 A+5 A=9 A,电流表A3测的是L1与L2的电流之和,I3=3 A+4 A=7 A

期中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D.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

3.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

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5.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转速为600 r/min,则( D )

A.每分钟内做功150次,共有600个冲程B.每分钟内做功600次,共有1200个冲程

C.每秒内做功20次,共有10个冲程D.每秒内做功5次,共有20个冲程

6.下列应用属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B )

A.太阳能热水器B.太阳能路灯C.太阳灶D.植物的光合作用

7.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 J/(kg·℃)]( C )

A.4.2×104 J B.1.26×104 J C.8.4×104 J D.8.4×107 J

8.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甲、S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C )

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亮,两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可能是( C )

A灯L l断路

B.灯L l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只闭合S1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温度__有关;一小块晶体处于熔化状态,温度不变,其内能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做功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6题图)

13.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__内__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偏流板(如图),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__比热容大__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__高__(选填“高”或“低”)。

14.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流过的电流约150__mA__(填单位)。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_压缩__冲程,用电器工作时将__电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5.为了减少煤碳燃烧对环境的污染,达州市委要求推广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将__化学__能转化为内能。小王将质量为5 kg、温度为20 ℃的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了__1.68×106__J 的热量;若他家每天需要3壶同样的开水,至少需要燃烧__0.3__m3的天然气。(q天然气=1.68×107 J/m3) 16.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__排斥_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有A、B两验电器,A带正电,B 不带电,现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__A__到__B__(选填“A”或“B”)。

17.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__L2__(选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的是通过__L1和L2__(选填“L1”“L2”或“L1和L2”)的电流,L1和L2两只灯泡是__并联__(选填“串联”或“并联”)关系。

18.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__L1__(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1.2__A。

三、作图题(第19题4分,第20题5分,共9分)

19.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0.请根据下表中给出的信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图补充连接成完整电路。

开关状态灯泡发光情况

闭合S,断开S1、S2L1、L2均不发光

闭合S、S1,断开S2L1发光、L2不发光

闭合S、S2,断开S1L1不发光、L2发光

断开S,闭合S1、S2L1、L2均不发光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第21、22题各8分,第23题10分,共26分)

2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错误!

(1)在此实验中用__酒精灯加热时间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大于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沙子__(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__A__。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2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 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甲、乙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甲、丙__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它的物理含义是__1_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_℃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_J__。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完全燃烧10 g 酒精放出的热量为__3.0×105__J。

23.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C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A(或B)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I C=I A+I B_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_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__。

位置 A B C

电流/A 0.30 0.24 0.54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五、计算题(第24题8分,第25题6分,共14分)

24.小明家买了一辆以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如图所示。经查阅资料,小明了解到以下信息:该车如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780 N,百公里油耗为8 L/100 km(温馨提示:“百公里油耗8 L/100 km”是指汽车行驶100 km,需要消耗8 L汽油)。已知1 L=10-3 m3,汽油密度ρ=0.7×103 kg/m3,汽油热值q=4.6×107 J/kg。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8 L汽油质量是多少千克?

(2)完全燃烧8 L汽油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

(3)该车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它的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解:(1)8 L汽油质量m=ρV=0.7×103 kg/m3×8×10-3 m3=5.6 kg(2)完全燃烧8 L汽油所放出的热量Q=mq=5.6 kg×4.6×107 J/kg=2.576×108 J(3)设小汽车匀速行驶100 km,则牵引力做功W=Fs=

780 N×105 m=7.8×107 J,小汽车的发动机效率η=W

Q=

7.8×107 J

2.576×108 J≈30.28%

2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A1表示数为0.9 A,A2表示数为0.7 A。已知流过L1与L3灯的电流之比I1∶I3=1∶2,试求流过L1、L2、L3的电流为多大?

解:流过L1的电流I1=I总-IA2=0.9 A-0.7 A=0.2 A,又I1∶I3=1∶2,∴流过L3的电流I3=2I1=0.4 A,流过L2的电流I2=IA2-I3=0.7 A-0.4 A=0.3 A

第十六章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是连接在电路中的三只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L1、L2均正常发光。则( B )

A.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D.乙是电压表,甲、丙是电流表

3.下列能正确测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D )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S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则此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C )

A.4.5 V,3 V B.3 V,4.5 V

C.3 V,1.5 V D.3 V,7.5 V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中的故障是( C )

A.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B.a、L1、b之间断路

C.b、L2、c之间断路D.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6.如图所示,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B )

7.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B.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

C.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8.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B )

A.R甲>R乙>R丙>R丁B.R丁>R丙>R乙>R甲

C.R丙>R乙>R甲>R丁D.R乙>R丁>R甲>R丙

9.有一块长方形铁块,如图所示,分别沿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A )

A.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B.沿CD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C.沿EF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D.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一样大

10.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是一个可以紧贴AB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在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量程时,开关S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AB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端为绝缘体

D.P在A端时,电子秤的示数不为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__负__极,电池的电压为__0.6__V。

1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并关S,定值电阻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__串联__;电压表测的是__R1__两端的电压。

,第11题图),第12题图)

,第14题图)

13.某新型手电筒由电池、开关和三粒相同的LED灯珠连接而成,工作时每粒灯珠都正常发光且电压都为U。为探究三粒灯珠的连接方式,小明从正在发光的手电筒中取下其中一粒灯珠,发现另外两粒灯珠不亮,则手电筒中三粒灯珠是__串__联的,手电筒正常工作时通过三粒灯珠的电流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手电筒电池的电压为__3U__。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5 V且恒定不变,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4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1__V,通过灯L1、L2的电流之比是__1∶1__。

15.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R长__>__R短;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I长__=__I短;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长__=__U短。(均选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4、机械功原理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5、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符号表达式:P=W/ t推导式p=Fv(F单位是N,V单位是m/s) 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⑴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W=Gh。 ⑷额外功(W额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 功。 ⑸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W=FS。 ⑹总功等于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7、“能量”的概念: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就说物体具有能。 总结:在物理学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动能大。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内能与热量 ⑴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腾升教育九年级物理期末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在手电筒电路中,提供电能的是( ) A .电池 B .灯泡 C .导线 D .开关 2.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 B .人体 C .铅笔芯 D .橡胶 3.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 .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 .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4. 对一确定的导体,其电阻R =U/I 所表示的意思是 (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电流越小,则电阻越大。 C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D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5.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大量程为0-9A ,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确定小量程是多少。先将大量程接入电路,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改用小量程接入同一电路,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电流表的小量程是( ) A .0-0.6A B .0-2A C .0-3A D .0-6A 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的位置越靠近电源正极,测得的电流越大 B .电流表既可以串联在电路中,也可以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C .两灯泡串联时,即使发光时亮度不同,通过它们的电流也是相同的 D .分别用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测量同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测得的示数一定是相同的 7.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用电流表测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 、I B 、I C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I A <I B B .I A <I C C .I B >I C D .I A =I C 8.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 3 6 9 0 3 6 9 第5题图 1 L 2L B A C S 第6题图 第7题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该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下面是我对本教材的一点总体分析。 1、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体系: 本册中的物理知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即第十三章《》,介绍质量和密度等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质的问题。 第二部分:由第十一章《运动和力》组成,介绍了运动与力的关系。 第三部分:即第十二章《力和机械》,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介绍温介绍了力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部分:由第十四章《机械能》,第十五章《热和能》、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介绍能量的相关知识。 二、教材的内在结构 1、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 在上述基本内容的外观之下,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几乎体现在每一自然节中,它是本册书的灵魂: ⑴讨论: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必须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才能完成,STS、科

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⑵探究:所谓探究,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变成模拟科学家搞科研的过程。探究的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因此,探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程序,它同时也就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步骤、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程序。 ⑶创造:本册书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与功能,。 三、各章节分析 1、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增加了多彩的物质世界一节,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教材紧紧围绕着物质这个主线展开,从探索奥妙的宇宙开始,把知识展显在眼前。对无限的宇宙、教材出示二幅图画,增强了学生研究认识微观世界的兴趣。 对照新课程标准和现行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的不同:(1)、增加了宇宙是物质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及物质固、液、气状态性质,这样做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更加条理化,形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2)对知识目标的总体要求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和意识目标要求有较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参入过程和方法及相互协作精神的要求明显提高。 2、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本章内容共有三大部分:运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内容非常切近学生生活,却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矛盾重重,特别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 原子核 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符号:m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符号:ρ单位:千克/米 3 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 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V)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演绎式探究﹣﹣﹣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 F=k,其中k为常量,当q1和r一定时,F与q2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他图甲中的图 线来表示.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磁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点电荷q1和q2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q1(或q2)的电场对q2(或q1)的电场力.物理学中规定: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则E= .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Q为r的A点放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 F= ,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A= . (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相互叠加,形成合电场.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E1和E2,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E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它们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E合.请推导 证明:E合=. 【答案】(1)c;(2);;;(3)证明过程如上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1)作用力为F=k,k是常数,q1和r一定时,F与q2成正比,所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c符合题意;(2)根据题意,电场强度:E=;Q在A点对q的电场力:F=,所以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A=/q=;(3)由题意知,AB在C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E A=E B=,且互相垂直,做出其合场强,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 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 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 -

- 2 -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0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word

第十三章内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热容的不同,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等。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转换法,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类比法将“比热容”与“密度”进行类比,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部分内容是下一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来配合讲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后,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子很小,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解,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从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习题

第十三章内能 13.1分子热运动 1.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 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而两块光滑的玻 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了;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 4. 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 (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戴眼镜的小王打开豆浆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趣味链接】 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小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放有花粉的水滴,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每个花粉小颗粒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在变化,不会停下来.这些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而不能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 【拓宽延伸】 布朗运动实质反映了什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2013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与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就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就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 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 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与,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与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与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她形式的能(主要就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就是焦耳。(热量就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就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就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就是能量而不就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 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就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要求,进行六步四检的课堂改革。在教学中自己少讲,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计算能力,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对这些学生我并不了解。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们的性格、姓名、学习的情况。这些学生在初二进行的是六步四检的教学模式,我也要进行教学的改革。九年级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对学生来说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平时要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及时的让学生接受自己。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的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为:第一部分是内能以及内能的利用。具体内容分为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以及热机的效率和能量的转化比热容和效率的计算。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且难度比较大(例如: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和效率计算的相关问题)。作为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在新授课中一定要注意节奏,力争保证全体学生理解,别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掉队。第二大部分为电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与上一部分内容相比,电学内容相对较难一些,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和重点内容,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电学的公式及概念)、相关计算。扎实基础再进行拓展练习,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今年教学的任务艰巨,成绩的压力很大,我们三人会共同努力,定会实现我们全县前二的目标。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标要求,明确做到哪些内容是考点,哪些是难点。坚持提前一周备课,备实用可行的教案,课件,学案。 2、坚持同科备课,加强各教师间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坚持并摸索适合我们物理教学的磨课方式。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3、做到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做好培优辅差,在达标题的设计上注意分层,要有拔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差生吃饱。 4、严格管理。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物理知识的储备。严格管理学生,抓紧课上的每一秒钟,洞察一切。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批评,帮助学生成长。 5、研究中考,了解并把握中考试题和中考命题的趋势。平时多做山东省的物理中考题,及时写出试题的分析,多做总结。及时的反思教学。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第13章 13.1分子热运动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 6.25×1014 8.93×104 解析:一般分子直径约为4×1010m,则一个分子所占的面积为1.6×10- 19m2,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面积为1 cm2,即10-4m2,则正方形中的分子 个数n=全球人口约为70亿,即7×109人,则分子数是人口数的倍数为: ≈8.93×104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 有用的例子:在房间中放上固体清新剂,整个房间中都有香味;有害的例子:大量汽油扩散到空气中易引发爆炸。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 热水杯中的更甜。因为热水温度高,糖分子运动速度快,即扩散得快。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答案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水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从而使弹簧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增大。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答案 物态微观特性宏观特性

13.2内能 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 (1)冰粒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2)火箭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3)子弹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解析: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冰粒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火箭在升空过程中速度、高度均增大,所以它的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大,故机械能增大,同时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使内能增大;子弹击中木板后嵌在木板中,静止后动能为零,机械能减小,温度逐渐降低说明内能减小。 13.3比热容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 C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物质的形态、质量等无关。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

B 解析: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当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热量时,铜上升的温度较高。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 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与水同样质量的沙子温度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第14章 14.1热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 用到热机的还有:拖拉机、坦克、火箭、导弹、轮船等。其中用到内燃机的有:拖拉机、坦克、轮船。 解析:本题在举例时从热机的定义来考虑,只要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都是热机。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 如图14-1-13所示。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练习册答案 1.15.8 kg 2. 解:假设全程长为s.由题意,根据v= t s 可知:.361/362 1 11km h h km t v s =?==所以在后半程的速度v 2=s m km t s t s 2400106.3min 4036214222?=====15m /s . 3.解:以队伍为参照物,则列车的速度为: v =54 km /h-5 m /s=15 m /s-5 m /s =10m /s . 要穿过队伍.则列车要经过的路程为:s=150 m+130 m =280 m . 所以,列车要穿过队伍所用时间为:t =s/v=280 m ÷10m /s =28s 4、(1)1.008×107 J 0.336 kg 5.答案:钢刀放出62.1×103 J 的热量,水温升高30℃;升高到60℃. 解析:Q 放=c 钢m 铜Δt 钢=0.46×103 J /(kg ·℃)×0.25 kg ×(560-20)℃=62.1×103 J 钢刀放出的热全部被水吸收 Q 吸=c 水m 水Δt 水 Δt 水= C kg C kg J J m c Q ?≈?????=305.0/102.4101.623 3水 水吸 Δt 水=t-t 0, t=Δt 水+t 0=30℃+30℃=60℃. 6.解:根据ρ=m /V 可知,鞋模体积V =m /ρ蜡=675× 10-3 /0.9 × 103m 3 =7.5 ×10-4m 3 .鞋 模的面积S =V /h =7.5×10-4m 3/3×10-2m =2.5×10-2m 2 .则罪犯站立的面积S ′=2S =5 ×10-2 m 2 . 由p =F /S 可知罪犯对地压力F =p ·S ′=1.5×104Pa × 5×10-2m 2 =750 N .因为G =F , 所以罪犯体重为750 N . 7、3.92 N 下沉 8、(1)2.4×104 N (2)2.4×104 N (3)2.4 m 3(4)1.6 m 3 9、78.4 N 10、(1)1100 N (2)距细端1.36 m 11. 200N ,(2)η=80%. 12. W 有=Gh =6×104×1J=6×104 J W 总=W 总-W 有=(7.5×104-6×104)J=1.5×104 J (2)s =3h =3×1m=3m ,F=s W 总 =3 105.74?N=2.5×104 N (3)由P=t W 得:t= s P W 3 4105.2105.7??=总=30s . 13、1.68×104 W 14.解析:甲、乙、丙三人匀速提升物体,则三物体所受的力为平衡力.所以甲、乙、丙三人所用的力与物体重力相同.即F 甲=G 甲=80N ,F 乙=G 乙=100 N ,F 内=G 丙=40N . W 甲=F 甲·s 甲=80×2J =160 J ,W 乙=F 乙·s 乙=100×4J=400J ,W 丙=F 丙·s 丙=40×20J =800 J P 甲= W t W 2.0160= 甲 甲=800w ,P 乙=W t W 8400=乙乙=50W ,P 丙=W t W 4 800 =丙丙=200W 15.解析:如图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物体在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示数为5 N . F =2F 弹=2× 5 N =10 N 因为物体在水平方向1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所以F 拉G 在水平方向上以0.5 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P = W W t s F t W 55.010=?=?= 答案:10 N ;5 W 16. (1)2 m/s (2)480 J (3)120 W 17、⑴1.03g/cm 3 ⑵2×103 Pa 18、⑴5.88×105N ⑵2.1×105 Pa 19、⑴247.2N ⑵4.25×10-2m 3 20.480W 83.3% 200N 350N 21.1800J 2400J 4股 图略 22.解:拉力F 的大小可由下式求得 ∵η= 拉 物有S F fS W W L ?= ∴F= 牛拉 拉 拉 拉 240% 903 7232 =?= ??=S S f S fS ηη 拉力F 的功率: P=FV 拉=F 瓦瓦物1205.13 1 24031=?? =?v 23.(1)F浮=4.8×103 牛 (2)ρ木 =0.6×103千克/米3 (3)G物=1.6×104 牛 24.(1)F浮=3牛 (2)ρ 液 =0.8×103千克/米3 25.72.7%;0.3m/s;5A 26.6×104Pa; 1.2×106J;8×104N;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