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论文:浅谈成语的活用

2论文:浅谈成语的活用

2论文:浅谈成语的活用
2论文:浅谈成语的活用

浅谈成语的活用

【内容摘要】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结构紧密,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成分,也不能像惯用语那样可以拆散开来插进一些成分。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立意和行文的需要,是可以活用成语的。其中在结构方面可分为简化、扩展、词序变更;在意义方面可分为直解、色彩的改变、仿拟;在词性方面可分为名词性的活用为动词性的,成语作谓语时带上宾语、补语等。除此以外,成语的活用也可能是上述几种情况的综合,且成语活用具有一定的规范。

【关键词】成语特点运用语法结构

【正文】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两大特点。其意义一般不是构成成语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成语。一般成语,结构紧密,不能任意更换其中的成分,也不能像惯用语那样可以拆散开来插进一些成分

1、探索成语的来源

成语有一定得渊源,也有一些演变的情况,很多成语如果不知道

它的来源,不了解它的演变情况,就难以理解,也难以正确运用,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来源古代文献

这是最主要的方面,寓言故事自相矛盾:《韩非子》: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概括为自相矛盾,寓意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1.2 来源神话传说

如夸父追日出自《山海经·海处北经》: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意思是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邓林。现比喻自不量力。

1.3来源历史事件

闻鸡起舞:《晋书·祖狄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共被同寝,中夜间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说的是祖狄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勉,夜里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刻苦练武,后来概括为“闻鸡起舞”,比喻乘着某个好时机及时奋起行动。

1.4 来源古书中名言警句

例如:水落石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出类拔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1.5 来源群众口头相沿习用

这类成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口语色彩,一般是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之后才见于书面的,比较通俗生动。例如:欢天喜地、七嘴八舌、水到渠成、得过且过。

1.6 来源宗教经典或外国寓言

这类成语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是佛经里的。例如:五体投地——来自《楞严经》《圆觉经》。种豆得豆——来自汉代安世高泽《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火中取粟——来自法国寓言是人拉·封登的《猴子与猫》。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成语,例如:力争上游、忆苦思甜、分秒必争、百花齐放等。

2、成语的特点

语言中词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另外还包括一些固定的词的组合,这就是熟语。汉语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成语,它的特点是:

2.1 结构的稳固性

成语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结构上凝固成型,构成成语的语素,一般不能随意颠倒、更换,也不能任意增减。例如,不能把“欢天喜地”改为“欢天笑地”,也不能把“南腔北调”说成“东腔西调”,不能把“狼狈为奸”增添为“狼狈而为奸”,同样,“患得患失”减缩为“患得失”也是不允许的。从结构关系来看,也是不能任意变动的。比如“愚公移山”的内部结构是主谓关系,“重见天日”是动宾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一经固定,便不能随意更动。不能把“愚公移山”改成“移山愚公”,也不能把“重见天日”改成“天日重见”。

2.2 意义上整体化

意义上整体化是指成语的意义跟词的意义一样,往往不是成语各个成分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以整体来表达特定意义的。这就是说,要透过字面的意义来深入领会成语的意义。例如:“问道于盲”,词免试说“向盲人问路”,实际是指“向无知者求教”。有好多成语来自深化、传说、寓言和历史故事,都有具体的事情演化而成,这类成语实际所指的对象就不限于表层所说的事物,例如:“画蛇添足”,来自《战国策·齐策二》的一则寓言,它的整体意义是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把事情弄糟。

2.3 不能从语素意义推断

有的成语的意义与组成的语素意义已经丧失联系,整个成语的意义不能从语素意义推断出来,例如“瓜田李下”,尽管每个语素的意义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古乐府)和习惯用法,就根本无法从语素意义去理解其整体的比喻义。

2.4 高度融合的整体意义

也有一些成语,它们的意义与语素意义联系紧密,或者相当于各个语素的合成,一看就能理解。但是,就是这样的成语也不同于普通的短语,其意义并不限于各个语素的简单搭配,而在于表示一种高度融合的整体意义。例如“视死如归”的表层意义是“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深层的整体意义是“形容为了某种正义的理想或事业而不惜牺牲生命”。

2.5 功能的单词性

成语是比词大的语素单位,构造比单词复杂,涵义也远比单词的功能丰富,可是,成语在句子中的功能与单词的功能相同,都是充当造句单位,成语在句子中通单词一样,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这是成语的基本功能,例如:(1)暴风骤雨袭击了这个村庄。(作主语)(2)在战斗中,战士们视死如归。(作谓语)。

(3)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作定语)

(4)大家把他驳斥的哑口无言(作补语)

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作状语、作宾语)

3、揭示成语的内涵

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从而更深入了解成语的意义。

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蜀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可教育学生

为革命为人民竭尽全力,奋斗终身。“先忧后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

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极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着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4、浅谈成语的运用

4.1 辨析成语的形、音、义

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形也就容易解决了。成语“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接战前都要磨快它的嘴,明白了“厉”同“砺”,磨快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再接再励”了。“走投无路”中的“投”,是投奔的意思,不能写成“头”。

(1)弄清语义,如果单从字面上去望文生义,有的成语与其本来的语义差异甚大,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例如: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中“差”,“强”,分别作“稍微,比较地”“振奋起来”解释,其正确语义是“大体上还算能使人满意”,而在这句话中却将“差”、“强”理解为“差使”“强迫”,把“差强人意”理解为“强

人所难”,从而导致失误。

②这不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仓,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仓”,本义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仓里出来,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在这句中“万人空仓”的运用恰恰相反,错误地将它理解为“所有的人都从仓里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这可谓大相径庭,因此,要恰当的士用成语,借助成语词典弄清语义是前提,平时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假期成语语义知识的积累,在成语运用上,那种“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2)要辨明差异,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成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这同时,我们要注重同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例如: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她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可供选择的成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①②是依次选填“独树一帜、别具一格”还是依次选填“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呢?我们还是先辨明其差异再说,“独树一帜”即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不难看出①中应填写“别具一格,”②中应填写“独树一帜”。

③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④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巧夺天工”的语义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极其巧妙”,与这个语义相近的成语是“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认为所能达到的)。两个成语相同点是“技艺高超巧妙”,不同点是,前者强调“人工”,后者强调“天然”,可见③中的成语“巧夺天工”运用不恰当。“不负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孚:信服),即“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众:众人,大家),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④中的成语“不负众望”运用是恰当的。

(3)要分辨褒贬。成语的情感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例如: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②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代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①旨在赞扬“这些年轻科学家”敢想敢干的精神,句中却用“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述显然是不恰当的;可用“所向无敌”。②旨在赞美陕西和江南

的剪纸艺术巧妙,风格各异,而句中却用“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达这个意思,同样也不恰当,删去“半斤八两”保留“各有千秋”。

(4)要顾及语境,成语的运用要受到陈述对象的制约,要受具体语言环境的限制,要做到彼此勾连,前后照应,首尾一贯,伦次井然,例如:

③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

④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

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

⑥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

(可供选择的成语:应接不暇、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琳琅满目)从成分的搭配角度看,③、⑤可选择“应接不暇”“目不暇接”。再从语义的前后照应看,“应接不暇”即“原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指人事纷繁,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即指“东西很多”可③、⑤依次应填入“目不暇接”“应接不暇”。⑥、④也可以从语义的前后照应角度考察,“美不胜收”是“形容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前者强调“好”,后者强调“珍贵”,因此⑥、④只有依次填入“美不胜收”、“琳琅满目”才保持前后一贯。

要准确、恰当、贴切地运用成语,借助工具书弄清成语语义是基础,加强对同义成语的辨析是保证,顾及语言环境是关键。

4.2 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

连动关系:画蛇添足过河拆桥负荆请罪量体裁衣

兼语关系:调虎离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指鹿为马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在并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炙”是偏正+偏正,“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思,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4.3 成语的活用,常见的方式有六种:

(1)抽换法。把成语中的个别成分抽出来,换作其它词语。如:

①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人才。(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广开才路”由成语“广开言路”抽换而成。

②伫立远眺,书海茫茫,不能“望书”兴叹了。(曹靖华《智慧花开烂似锦》)“‘望书’兴叹”由成语“望洋兴叹”抽换而成。

③江清对古典诗歌一窍不通,炫其博学,引了《黄鹤楼》诗说是:李白写了这首诗,同情曹操杀祢衡,崔冠李戴,成为笑话。(臧克家《在民族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崔冠李戴”由“张冠李戴”抽换而成。

(2)增添法。在成语里增词添语,扩充其成分。如:

①百川殊途而同归于海,水在海中总是要接近的。(《沫若文集》十一卷)“百川殊途而同归于海”是给成语“殊途同归”“穿靴戴冒”。

②这算是宣纸的故事,也是后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抛宣纸之砖,引木刻之玉的“引玉”的开端吧。(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抛宣纸之砖,引木刻之玉”是给成语“抛砖引玉”嵌字镶词。

(3)削减法。对成语进行删削,减去个别成分。如:

①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中央几位洋主子,手下是许多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鲁迅《再谈香港》)“作伥”是把成语“为虎作伥”加以削减。

②我们欲饮葡萄觥,愿祝新阳寿无疆。(《沫若文集》一卷)“寿无疆”是把成语“万寿无疆”加以削减。

(4)易序法。变更成语的结构顺序,调动其中的组织成分。如:

①况且世人大抵受了“儒者柔也”的影响;不述而作,最为犯忌。(《鲁迅全集》一卷)“不述而作”是由成语“述而不作”易序而成。

②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选挑上,自己背起来。(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损己利人”是由成语“损人利己”易序而成。

(5)拆离法。将整个成语拆散开来,分离使用。如:

①中国的文人也一样,万事闭着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鲁迅《坟·论睁了眼看》)拆离成语“自欺欺人”。

②我们两个人的“开源”的途径既不广,同时只得“节流”。(邹韬奋《经历》)拆离成语“开源节流”。

③出版文艺丛书,也是他负责。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他

是总管。这就得“任劳”还得“任怨”。(臧克家《老舍永在》)拆离成语“任劳任怨”。

(6)转用法。突破成语一般用法,临时改变意义色彩。如:

①这些坚定的人,好比屹立天地的巨石。它们诞生于“水深火热”之中,经过大水和热火的锻炼,它们生成了一身坚强的筋骨,所以特别经得起狂风疾雨的打击。(陶铸《革命的坚定性》)“水深火热”,一般用法是比喻“人民的极其艰苦的生活处境”,而这里却是临时用为词面意义。

②敢想敢说又敢做,创造发明日日多,这样的异想天开好得很。(《人民日报》)“异想天开”,一般用法是表示贬义,这里却是贬义褒用。

活用成语得法,可以增强成语的表义性,收到良好表达效果。但是,必须指出,成语的活用并不是“滥用”,活用只应是确有实际的特殊需要,并合乎一定的构造法则,否则,随意变更用法,那就是妄作窜改了。

要准确、恰当、贴切地运用成语,借助工具书弄清成语语义是基础,加强对同义成语的辨析是保证,顾及语言环境是关键。

4.4借助成语训练思维

(1)培养辨证思维刻舟求剑--不能以静止的观点来对待运动的事物。守株待兔--不能把偶然发生的事情、个别的情况,当成必然的结果,一般的规律。塞翁失马--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东施效颦--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尺

有所短,寸有所长--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绝对化。井底之蛙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以局部代暂整体,以偏概全就会犯认识上的错误。画蛇添足--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口蜜腹剑狐假虎威--不要被假像所迷惑,要透过表面看清真相。揠苗助长--客观规律不能违反,欲速则不达。这类成语数量不少。平时注意分类积累,对写作大有帮助。

(2)提高思维灵活性

①成语联珠。从某个成语开头,以其尾字为下一成语的首字,如此承接下去,相邻的两个成语头尾蝉联,环环相扣。如:马到成功-功德无量-量入为出-出生入死-死心塌地-地大物博-博古通今-今非昔比-比翼双飞-飞沙走石-石破天惊-惊天动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年累月-月下老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穴来风-风言风语-语重心长-长治久安-安之若素-素昧平生……

②成语对对。正对,如: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看风使舵—顺水推舟,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牵肠挂肚--提心吊胆。反对,如: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伶牙俐齿--张口结舌,井然有序--杂乱无章,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固若金汤--一触即溃。

③用成语作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如:愚公的居处-- 开门见山,楚霸王举鼎-- 力大无穷,马谡用兵--言过其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孔明借东风--神机妙算,包公断案-- 铁面无私,项羽攻秦—破釜沉舟

5、成语的修辞手法

成语的构成,往往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所以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成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喻:危如累卵,比喻极不稳定而非常危急的情势。龙潭虎穴,比喻险恶的境地。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蓬勃涌现。

借代:眼高手低,借“眼”指“见解”,借“手”指“能力”手无寸铁,借“铁”指“武器”。

夸张:羊肠小道,极言道路的狭窄曲折。怒发冲冠,极言怒不可遏。泰山压卵,极言力量的强弱悬殊。

摹状:喋喋不休,用“喋喋”摹拟“话多的样子”。俯首帖耳,摹拟“低声下气,卑躬驯顺的样子”。

映衬:无病呻吟,将“无病”与“呻吟”相映互衬,此外如:有勇无谋外强中干口蜜腹剑。

对偶:排山倒海,“排山、倒海”相对。

夸张:三头六臂,有三个脑袋,六条胳臂,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此外,“三长两短”、“梁上君子”,是婉曲;“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是回文;“谨小慎微”是错综。很多成语是综合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如“雷声大,雨点小”就同时运用了比喻、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口蜜腹剑”是综合运用对偶、映衬、借代、比喻等手法构成的。

6、关于成语的误用

写文章或讲话,恰当的运用成语,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若运用不当,则会以辞害意,弄巧成拙。成语运用方面常见的错误归纳有八种成语误用类型。

(1)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②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

③本刊将革新洗脸,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革新洗脸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罪行的人)

④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⑤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对象错)

(2)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3)重复赘余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②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③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4)自相矛盾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势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②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5)不分轻重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

①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6)不辨色彩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②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

③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④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7)不合逻辑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①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②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

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8)不当搭配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

②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③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④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成语误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理解不准确。要准确地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日积月累。这里的八种误用类型,是从词义、对象、范围、色彩及搭配运用等不同角度来归纳的,同一误用的成语,从不同角度分析可归为不同类型。对报刊上的常见病,要特别注意纠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精选范文)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素材的缺乏,想表达观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如一颗颗贝壳,在沙滩上闪闪发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捡起它,成为自己写作中最亮丽的点缀。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有意识的积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涌,亮点多多。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操作,我琢磨了几点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立足课堂,高效地利用好教材。

首先,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意识。我们绝大部学生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但如何让用的时候不少,很少去考虑。所以,从进入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内素材积累本。其实,语文课本是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三年高中语文课程下来,按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统计,共有140多篇,如果再加上《语文读本》,共有500多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我们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到课下注释、单元主题,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如何让这些浩瀚海洋中的贝壳成为自己的点缀,我们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有意识的训练过程。 (一)多角度深入挖掘文本主题,一材多用。

一篇课文,它所传达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可以多角度地深入挖掘,如果遇到相关主题的作文就可以有效利用了。 比如学完《跨过百年的美丽》后,我就请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可以诠释出哪些道理?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大家得出以下想法: ①居里夫人不看重外表的美,更看重执着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她成功的关键。 ②居里夫人能够抵抗为外界的诱惑,内心坚定,这也是科学研究者最宝贵的品质。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1 李代桃僵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乐歌辞》便为其中一类,原本是民间歌谣。而这辞里有一名篇《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当时社会太平,一片繁荣昌盛,却一种怪现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势,就马上成为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但是他们作威作福,最后不得不沦为刀下亡魂。 传说有兄弟五人,均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偶然他们得到了皇帝的常识,当上了侍中郎。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成了钟鸣鼎食之家。 所住宅第,黄金雕花的阁门,屋顶琉璃黄瓦,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真仿佛仙子所居。厅堂

之上,各种精致的酒樽应有尽有。他们可以彻夜狂欢,酒酣耳热之时,还有美丽的女乐工奏乐助兴。在后花园的池塘之内,三十六对鸳鸯调情戏水,好不尽兴。 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受刑。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扎,丑态百出。 为此,百姓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兄弟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惶惶。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人们借此叹息:井边之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树尚能够以身代为提醒,他们兄弟之情谊连李树不如!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2 半夜鸡叫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他独自躲在大车后边观察院内动静,不一会儿,只见周扒皮悄悄来到鸡窝跟前,伸长脖子学鸡叫,随后又用棍子捅鸡窝,直到公鸡都叫了起来,他才离开。 小宝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长工们,大家非常气愤,都到

作文的素材积累主要来源和记录方法

6 作文的素材积累主要来源和记录方法有哪些?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素材,作文就是无源之水,有了素材作文才会丰满而充实,翻开 历年的中考优秀作文,不难看出考生在选材方面所下的工夫,大家在鲜活、新颖、真实、感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具匠心。所以同学们必须重视素材的积累。 但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很多同学一提到选材,就会感觉为难:“作文题目千变万化,哪有那么多新鲜、生动的素材?”其实,中考作文素材不能见了题目“临阵抱佛脚”,必须是在训练中经过日积月累,在考场上面对题目才能“精挑细选”出最恰当的材料。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接受过无数次的考试,今后我们走向生活,步入社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对人生的挑战与考验,一句话,人生无处不考试。请你以“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面对这一考场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在日常训练中,写过《超越自我》,必然会积累一系列有关接受挑战和考验的材料;如果写过《为自己喝彩》,必然会积累战胜自我,体验成功喜悦的若干素材。当有这些素材做铺垫的时候,审题《考试》,就可以在自己的素材库中任意调用,自如选择。 精挑细选作文素材,注重日常积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积累材料要熟悉且能打动自己 记叙文要求具有“真情实感”,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因为只有“熟悉”,才会有切身的体验,也才

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生活中写作素材“百花齐放”,但不熟悉的材料同学们把握起来一定不能得心应手,而只有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人、情、事、景、物才能写出细腻、动人的内心情愫,也只有选择那些能够触及自己灵魂,拨动自己心弦的材料,才能引发读者也随之怦然心动。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所积累的材料,最好是以“我”为主人公,这样才有助于呼唤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达到“以我心写我文”情真意切的写作效果。 (二)积累材料宜“小”不宜“大” 由于考场作文时间、篇幅都有严格限制的特点,日常作文素材积累宜从“小”入手,因为“小”更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而“大”材料就很容易写成泛泛而谈的“介绍性”文章,内容空洞而缺乏重点。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选材切入点“小”并不意味着“立意狭窄”,因此中考作文的素材积累,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主题,从而表现生活,在生活中深入思考,感悟成长的主题深度。例如:写作《留住那份纯真》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从“歌颂单纯而美好的人、景、物、情”这一“大”方面入手,再缩小为“纯真的感情”“纯真的想法”等小范围,进而具体选材为“纯真的友情”“纯真的追求”“纯真的理解”“纯真的心灵”等内容。这样,自己素材库中有关“宽容”“真诚”“互助”“朴素”“诚信”等内容就都可以调用出来提供选择了。 (三)积累材料重“新”忌“旧”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大全

高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大全 李代桃僵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 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乐歌辞》便为其中一类,原本是民间歌谣。而这辞里有一名篇《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 无常的生活现状。 当时社会太平,一片繁荣昌盛,却一种怪现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势,就马上成 为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但是他们作威作福,最后不得不沦为刀下亡魂。 传说有兄弟五人,均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偶然他们得到了皇帝的常识, 当上了侍中郎。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成了钟鸣鼎 食之家。 所住宅第,黄金雕花的阁门,屋顶琉璃黄瓦,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真仿佛仙子所居。厅堂之上,各种精致的酒樽应有尽有。他们可以彻夜狂欢,酒酣耳 热之时,还有美丽的女乐工奏乐助兴。在后花园的池塘之内,三十六对鸳鸯调情戏水,好 不尽兴。 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受刑。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 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扎,丑态百出。 为此,百姓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兄弟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惶惶。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 相忘!” 人们借此叹息:井边之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 僵死。李树尚能够以身代为提醒,他们兄弟之情谊连李树不如! 半夜鸡叫 地主周扒皮每天半夜里学鸡叫,然后把刚刚入睡的长工们喊起来下地干活。日子一长,长工们对鸡叫得这样早产生了怀疑。小长工小宝为了弄明白此事,在一天夜里,他独自躲 在大车后边观察院内动静,不一会儿,只见周扒皮悄悄来到鸡窝跟前,伸长脖子学鸡叫, 随后又用棍子捅鸡窝,直到公鸡都叫了起来,他才离开。 小宝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长工们,大家非常气愤,都到地里睡觉去了。天亮后,周扒 皮到地里一看,长工们都在睡觉,他举起棍子又骂又打。长工们不甘心受压迫,他们想了 个对付周扒皮的办法:当天夜里,正当周扒皮在鸡窝跟前学鸡叫的时候,躲在暗处的小宝 喊了声:“捉贼!”早已准备好的长工们纷纷跑来,对着周扒皮一阵乱打。地主婆闻声赶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整理精校版)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 作文辅导 0414 19:04 :: 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十大途径 每到作文,同学们最头疼的是找不到好的时代典例、生动材料,来表情达意、论证说明心中的理念。实际上,在我们的身边却又有许许多多的鲜活感人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较好的途径去予以寻觅而已,下面笔者介绍的方法,供师生们参考使用: 十种途径: 从教材文本中多多积淀 一个同学从小初一到高三毕业的七学年十四学期里,阅读过十四本语文书,书中不少规范的优秀美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动人的经历,如果做个有心人,将它们作系统积淀的话,应该说是会在写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它而让你的文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的! 从报刊杂志中多多剪贴 这项工作,我发现不少学校的不少同学都曾经做过,然而把它与高考写作直接挂钩的意识还很不够,应该把精彩的材料作认真的——体育、文化、文学、教育、科技、工农、商贸、外交、政治等等,这样在使用时,就十分便利而且极为贴切了。 从经典名著中多多熏陶 我说的名著不是长篇大部,因为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中根本无法阅读。同学们应该读些二千字以内短小精悍的大家范文,如徐志摩、余秋雨、李敖、林语堂、周作人、丰子恺等等名人的小品散文,仔细品味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从社会活动中多多访求 时代的发展、信息的扩展、知识的进化,逼迫我们应不断主动地去适应更高更新的生存环境。因此,参加志愿者队伍、关注社区丰富活动、作些必要的社调研究、开展校际班组间的交流工作、应对各种有益的爱心活动及慈善行动……我们一定会发现许多时代精神感染人心、永恒难忘!

从参观展馆中多多摘录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精彩美丽的展览,如美术、科技、汽车、丝绸、经贸、农产等等大型会展,若有时间,在家长或同学们的陪同之下,不妨去看看,它会给你开拓视野、广博吮吸到不少不知的东西,近来关于纪念60周年抗日展览馆就是不可不看的内容之一啊! 从电视专题中多多抉择 看电视要有目的有方法,特别对高三学生,每天化半小时专注较好的品牌栏目,如《艺术人生》、《财富人生》、《纪实》、《对话》、《世纪论坛》、《百姓讲坛》等等,从中选一坚持观赏,古今中外典例不计其数,等到撰文写稿,又何愁缺少材料? 从聆听广播中多多提炼 每天的广播电台,从新闻、科技到文艺、生活,要报导的内容极为丰富,然而你完全可挑选固定频道,了解一些非文学类的人文科学,即音乐、绘画、建筑、雕塑、书法、篆刻、文物、剪纸、瓷器、风物等等泛文化,让自己增知长识、添才强智。 从电脑网络中多多下载 玩电脑不是不可以,而是有个“度”!并且要玩出个“理”来。作为高三毕业生完全可以从现代科技器物中收集大量对学习有用的东西,让文化资源共享、文学内容同析。现在校园、社区、区县或全国电脑联网,好的新的信息极多,同学们更应下载对文理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从投身讲座中多多获取 校内外、区市图书馆等地方都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在讲座上作报告的人都是专家教授、学者名流,他们是某专业某学科的领头人,观点新、知识新,经常听取会对自己有极大启示,让我们懂得许多不明白的问题,所以听讲座也应是获取最新典例的好途径之一。 从旅游山水中多多采撷 《论语。雍也》篇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游历名山大川可增长阅历,既增自然瑰奇壮丽之气、又添景观幽深玄渺之趣,久而久之可洞达人情物理、培育人生世相,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实践者,中国古代为何出现“韩柳东黄”,道理全在于此!所以条件与时间允许,可在上海的近郊或领近省市多多出游,吸收新知。 十种积累:

中考万能作文素材成语典故

中考万能作文素材成语典故 得意洋洋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政绩卓著。专门为他驾车的车夫,也倍觉荣耀。晏婴每次出行,马壮车美,那车夫高坐在华丽的车蓬前赶马驾车,总是露出一副惹路人羡慕的神态。 车夫的表现引起了他妻子的不安。这天,听闻晏婴车马经过家门,她从门缝里看了个 明白。 晚上,丈夫一回到家,妻子便提出要离婚分手。犹如晴天霹雳,车夫登时愕然:“好 端端地为何要散?” 只听妻子说道:“晏子个头不高,但肩负国相重任,名扬天下。他坐在车上,神情稳 重深沉,没有一点自满的样子。而你呢,虽然身材高大,但不过是驾车人而已,却那么意 气洋洋,不可一世。你如此妄自尊大,我怎能继续跟你过下去啊!” 一番话使车夫羞愧不已。 从此,车夫行为检点,对人态度谦虚。车夫转变突然,晏婴纳罕,细问之下,方知原委,赞赏车夫勇于改过。 后来,晏婴还举荐车夫担任大夫之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释读】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畏首畏尾 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都是大国,而郑国较弱小。晋和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都想把郑国变为自己的附庸。 有一次,晋灵公为了称霸诸侯,制造声势,他在郑国附近召集邻近小国开会。郑国因 地处晋楚之间,既不愿得罪晋国,也不愿得罪楚国,所以只得找个借口不去参加。晋灵公 没见郑穆公来,便以为郑国对晋国有二心。郑穆公得知后惶恐不安,急忙写信给晋灵公, 陈述了郑国与晋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说明郑国的处境,表明郑国的态度。信中还说:" 我们郑国位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北边怕晋国,南边畏惧楚国,故而未应邀出席会议,这 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古话说:'头也怕,尾也怕,全身上下还剩多少地方呢?'古话还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只求有地方安身。'我们郑国,现在正是这样,如果把我们逼得无路可走了,那我们就只好去投靠楚国了,如果我们投靠了楚国,那是你 们逼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

作文素材 成语典故素材-精品

成语典故素材 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 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 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 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 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 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 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 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 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 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 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 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 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 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 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 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凿壁偷光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 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 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关于积累的作文素材:左思立志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 《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 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最新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最新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一 比肩接踵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请他从小门进城。晏婴冷笑一声,说:"这是狗洞,出使狗国从这儿进;我出使楚国,怎能从这里进!"楚灵王反被晏子戏辱,只得大开城门,迎晏婴进城 楚灵王还想戏弄晏婴,在接见时,第一句话就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大声回答:"我国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么说没有人?"楚灵王笑着说:"既然有人,为什么叫你这个矮子出使我国呢?"晏婴叹口气说:"我国那些体面能干的使臣,到有贤君的国家去了。"晏婴加重语气说:"像我这样无用的人,只好来见你了。"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二 一毛不拔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

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三 气壮山河 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 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南下。这年底,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营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教学提纲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与示例

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一、写在前面 作文素材积累要阅读和积累素材并行。只积累素材,发现没素材积累,但我们往往发现大家是事事皆可写入文章,本质原因是从素材中看不到有价值、有思想深度的东西,所以要阅读。只阅读,自己不思考,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落在笔下,发现提笔不会写。所以阅读和积累并行。 素材积累不是机械地摘抄材料,而是主动地思考、挖掘材料内涵,列出可以辐射的话题。 素材可以来源: 一是语文课本(其他课本也行)。大家都觉得语文课本的例子被用烂了,写出来就是平庸,就是千篇一律,那是因为没有从新的角度进行挖掘,没有写那些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例子。 比如我们都写司马迁遭受了宫刑后,才写出了千古绝唱的《史记》,是人生的苦难才让他有了光辉的成就。于是我们推导出来人生只有经历苦难,方可成功。但你倒回去一想,会发现是个伪命题。受苦受难的人不少,成功的人却不多。 但我们如果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史记》,会发现司马迁塑造了各色形象、鲜活的人物,如《史记·滑稽列传》。如果司马迁没有遭受刑罚,他就不会觉得自己身份卑微,他也不会对那些不起眼的弄臣的生活感同身受,史书中也就不会存在这些小人物,但实际上这些小人物也在创造着历史。从“他们也许身份卑微,却还是拥有着高贵的灵魂”这个角度来写效果就要好得多。但这样写作的前提一定是你对《史记》熟悉了解。

其次是大家不要把眼光只放在苏轼、司马迁、李白、杜甫、辛弃疾这些人身上,比如老舍、王国维、沈从文、张爱玲、柳永等都是可以写的人。 二是课外阅读。课外读过的书、遇到的作家、看到的名人名言,皆可写进你的作文,一方面是在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新”,一方面也是在向阅卷人展示你的阅读量和你的文学素养。 三是现实生活。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可写入文章中。比如朱自清写《背影》表达父爱,就是通过父亲去给他买橘子这样一个场景来描写的。所以平时要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眼里有可写的东西,下笔才能成文。 本文中提到的素材积累,并不是你积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而是自己要结合事件自己有所感,是作文写作的半成品,有的就直接可以用到你的作文中。 高中生阅读推荐:余秋雨、王开岭、鲁迅(杂文、散文、小说)、周国平、林清玄、龙应台等;其他文学类、哲理性的书籍皆可。 另外一些高质量的公众号也可以成为阅读的来源:如人民日报文艺、凤凰网读书、南方周末、意林作文、大家、萌芽等。 二、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1.以文本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就要做发散性思考,尽可能多地穷尽文本内涵。这时候有两种可行的方法,下面逐一列举,并给出案例。 其一:从素材中挖掘到关键词,围绕关键词自己写成一段话。 比如在学了苏轼的《赤壁赋》之后,除了把握文章的主旨外,你还能找到那些可写的话题? ①感性与理性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方法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方法 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光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就不要考了。”可见语文的重要性。 可是,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记事如记流水帐,写人如出一辙。篇幅不够,内容干瘪,每次草草几句就应付了事……这是令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事。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初中学生的经历太少,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对此事的真实写照。因此,在七年级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初一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1 留心观察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源头活水,泉思如涌。就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感悟,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我们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后,我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家乡的秋天》。要求是能按一定的顺序,至少用上三处修辞并标示出来。让他们也可以与文人大家一起比较作品的优劣。 2 用教材作写作范例 能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的,可以说是提炼后的精华。这些文章具有代表性、教育性,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更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大好机会。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熟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概括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提供写作的范例,做到学以致用。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的《散步》时候,我让学生也从自己的记忆宝库中搜寻一件最令自己感动的亲情故事写下来,与同学们共享;回家之后为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使他们对亲情的感性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去。 3 明确素材积累方法 3.1 积累写作素材

关于谦虚话题的写作素材(一)_成语典故

关于谦虚话题的写作素材(一) 一、谦虚含义 ★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谦虚是一种品德,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二、写作角度 ★骄傲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即使学问高深,也应谦虚。 ★居功自傲是自我毁灭,会丧失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谦虚会使人学到人生经验和处世方法。 ★谦虚能让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谦虚使人进步,因为只有熟悉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去想办法弥补它。 ★谦虚是进取和成功的前提条件。 ★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谦虚受人敬重。 ★谦虚也应讲究分寸,过分的谦虚就成了虚伪。 ★人不能不分场合地谦虚,需要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时就不能再谦虚了。三、名言警句 ★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列夫·托尔斯泰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 ★劳谦虚己,则附者众;骄倨傲慢,则去吾疾。——葛洪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莎士比亚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尼采 ★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警世通言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自己的优点的,他们看出自己越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卢棱★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马克·吐温★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然向他卑躬屈节,只会助长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方法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方法 初上讲台的初中语文老师可能都抱怨过,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记事如记流水帐,写人如写同一人。更代写职称论文有甚者,篇幅不够,内容干瘪,每次草草几句就应付了事。就其原因我认为是初中学生的经历太少,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对此事的真实写照。因此,在初一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素材的积累尤其重要。下面我针对在初一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谈几点建议: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 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是积累素材的最佳途径。留心观察,用心想象,细心体会。对可喜可悲,可憎可爱的人和事要“情动于衷”,才会“不吐不快”,有如活水源头,泉涌不止。 就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波折,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品味,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品读生活这部无字书,永远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意蕴。同窗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时常与留俗,世界的和平与冲突,这一切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产生共鸣。 二、用教材作为写作范例 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筛选的,可以说是提炼后的精华。这些文章具有代表性、教育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凭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熟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务必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概括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作文素材,提供写作的范例,做到学以致用。 三、指导学生正确的素材积累方法 (1)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写作者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就是自己的见闻和感悟。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人一事;感情世界的一喜一悲;班级里的趣闻乐事;家庭的烦恼与抗争;社会的流行与凡俗等。只要是能够触动心灵,无论是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间接经验就是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如:课内课外阅读的书报杂志;看到的电影电视节目;还要听别人讲许多故事等。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成语典故 比肩接踵 楚灵王知道晏婴长得矮小,就和大臣们定计,想戏辱他。 晏婴到了楚国郢都,可是城门紧闭。一个楚国的卫兵把晏婴领到一扇新开的小门前, 请他从小门进城。晏婴冷笑一声,说:“这是狗洞,出使狗国从这儿进;我出使楚国,怎 能从这里进!”楚灵王反被晏子戏辱,只得大开城门,迎晏婴进城 楚灵王还想戏弄晏婴,在接见时,第一句话就问:“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大 声回答:“我国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么说没有人?”楚灵王笑着说:“既然有人,为什 么叫你这个矮子出使我国呢?”晏婴叹口气说:“我国那些体面能干的使臣,到有贤君的 国家去了。”晏婴加重语气说:“像我这样无用的人,只好来见你了。” 一毛不拔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 战争。 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 生”“重已”,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离滑厘问杨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 “天下人的问题,决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决得了的!” 离滑厘又说:“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 杨朱默不作答。 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孟子就此对杨朱和墨子作了评论:“杨子主张 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而墨子主张 ‘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头顶,走破了脚板,他也是甘心情愿的。” 气壮山河 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 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 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 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

天生我材必有用——议论文素材积累和素材使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 作文研究——论据:选材和用材 语文李建波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有似炊饭之米,为行文写作不可不有之要素。素材之于作文,恰似阳光水土之于植物、稻米之于巧妇、瓜果蔬菜禽肉之于良庖、嗓音乐器之于歌手、水泥砖瓦之于建筑、笔墨纸砚之于书画……有则植物可开花结果、巧妇可蒸煮香喷喷米饭、良庖可烹饪各式佳肴、歌手可演绎动人歌曲、建筑可拔地而起、书画可一挥而就……素材之于作文,有则巧思妙笔而成,无则空洞说理必败。 素材为必须,许多考生在考场里却茫然不知所措,环顾四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那么素材在何处,素材如何使用,平时我们又怎么搜集梳理整合升华我们的写作素材并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素材库呢?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作文的选材于用材。 一、选材的范围,作文选材的范围等同生活的宽度。 陆游在教子写诗的句子里有言“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遹》/《剑南诗稿》卷七十八),大意为不要以为写诗凭借的仅仅是自己的聪明智慧,要想写好诗,就要在写诗之外下功夫。从作文选材角度观之,这句诗给了我们良多启示,作文选用的素材不在写作之中,而在写作之外。写作之外为何?写作之外乃生活全部,为自然所有,是古今中外文学积淀,是古往今来之历史事迹,有眼前所见,有梦境所及,有智慧的花朵,有记忆的涟漪……是你所味所嗅所触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历之所有一切。正可谓“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然就应试作文而言,根据学生实际之情状,又顾及教学之便利,姑且列数条目,以为借鉴,切误以为此即为为文写作之圭臬。 (一)、课文素材: 1、小说人物及故事 2、古代散文 3、古代诗歌 4、现代诗歌散文 5、外国文学作品 6、著名作家之传记与名言哲思 7、历史人物及故事 8、其他学科之积累 (二)、音乐素材

中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整理

中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整理 导读:中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整理1 养虎为患 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大家将两只猛虎绑住,一个猎人便循着猛虎的踪迹,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只小虎崽。这只小虎崽还刚刚睁开双眼,连奶还没有断,他睁着双眼看着猎人,一点也不害怕。猎人看到小虎崽毛绒绒、胖乎乎。憨态可掬,分外喜爱。猎人一时高兴便将小虎意抱回了家中。猎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猎人带回一只小虎崽,觉非觉好玩,小孩子去抚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与他玩耍开了。 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荫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春风吹拂,冰消雪化,河水解冻了,人们收起猎具,开始下河捕鱼了。 猎人沿河捕鱼,十几天后才回家,可到家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他发现家中饲养的那只老虎嘴角上残留着血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却都不见了。猎人感到一种不祥正向他逼近,他被一种巨大的恐惧笼罩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那只老虎猛地向他扑去,只几口便将他咬

死了。 【释读】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中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整理2 异曲同工 西汉时期有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是以词赋见长,司马相如是汉景帝时期的人,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辞藻华丽;扬雄是汉成帝时人,作品有《甘泉赋》《河东赋》,主张修政。唐朝文学家韩愈评价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出处】唐朝·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释读】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成效。 中考作文成语典故素材整理3 纵虎归山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成语典故:管鲍之交(写作素材)_0

成语典故:管鲍之交(写作素材) 从前,齐国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管仲,一个叫包书雅。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他不得不养活他的母亲。包发现后,请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钱,包书丫几乎把他所有的资本都拿出来投资了。然而,当他赚钱的时候,管仲拿走的比包书雅还多。包书雅的仆人看了看,说:“这管仲真是奇怪。他拿的资本比我们的主人少,但他在分钱时拿的比我们的主人多!”鲍舒雅对他的仆人说:“你不能这样说!管仲的家庭很穷,他必须养活他的母亲。多吃点没关系。有一次,管仲和鲍一起去打仗。他们每次进攻,管仲都躲在后面。人人都骂管仲说:“管仲是个怕死的人!”鲍舒雅立即替管仲说话:“你误解了管仲。他不怕死。他必须挽救自己的生命来照顾他的老母亲!”管仲听后说:“我父母生了我,包舒雅认得我!”后来,齐王死了,伟大的王子成为国王。他们每天吃,喝,玩,什么也不做。在齐国,有内乱的预感。他带着小王子逃到了莒,而管仲带着小王子逃到了鲁 199之后不久,王子们都被杀死了。内乱确实发生在齐国。管仲想杀死小白,好让小白顺利登基。不幸的是,管仲在密谋对付小白时没有射中箭头。小白没有死。后来,包书雅和小白在管仲和小白之前回到了齐国。小白成为齐王当小白成为国王时,他决定任命包书-亚为总理。包书雅对小白说:“管仲在各方面都比我好。他应该被邀请成为首相。”小白听了,说道:“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敌人。你让我邀请他当首相!鲍舒雅说:“这不能怪他。”。他这样做是为了帮助他的主

人改正错误。且说听了鲍的话,便命管仲回来做宰相。”。管仲也确实帮助小白很好地治理了齐国。 后来,当人们称赞朋友之间的友谊时,他们会说他们是管鲍的朋友。

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

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 导读:导语: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以下20个成语中包含着20个历史典故,爸爸妈妈们趁暑假有空快教给孩子吧! 20个成语典故故事素材 1、一鼓作气(曹刿 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定义:娱乐至死是指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评论:我们为什么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黄林瑜 我们活在媒介隐喻的世界中 强大的媒体塑造了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除了部分的生活经历,我们大部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来自于媒体传播的内容,主要是电视还有互联网。 小时候,深受动画片《美少女战士》的毒害,坚信我有来自宇宙的神奇力量;9·11事件发生时,我心里暗自叫好,心想可恶的美国佬们总算遭报应了;看多了琼瑶剧,觉得男友若不比尔康浪漫,那恋爱还有什么意思……每个人都能举出一部电影、一首流行歌曲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爱情观或世界观。所以,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它本身的样子吗?还是从电视、社交媒体等媒介中呈现出来的样子呢?尼尔·波兹曼写到:“强势媒介能以一种隐喻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真实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 媒介形式影响内容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特性,构成不同的话语结构,传播学大牛麦克。卢汉曾就此提出着名的“媒介即信息”理论。所以,强大的媒介本身对人类社会文化和认知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印刷文字讲究内容上下文连贯、有逻辑、观点清晰……有时候我们写一篇好的文章常常要绞尽脑汁、费心思考、感觉比生孩子还难。印刷文字对读者也有极高的智力要求,比如理性思维、阅读理解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等,这解释了为什么读书时我们的思维是主动的、活跃思考的状态,而看电视时和大多数上网的时候却不是如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