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险信息周刊

风险信息周刊

『2010年第35-36期』

正文目录

※政策风险视点 (3)

【央行】央行警示大型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3)

【银监会】银监会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 (3)

【银监会】银监会"高度关注"房地产信贷 (4)

【银监会】银监会: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5)

【银监会】银监会严肃查处商业银行违规揽储行为 (6)

【银监会】银监会拟议银行拨备新规 (6)

【工信部】工信部: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五大难题 (7)

【四部门】四部门联合发布农药产业政策农药企业将减三成 (7)

【节能降耗】节能降耗要警惕表面文章 (8)

※市场风险探测 (10)

【巴塞尔III】巴塞尔III剑指银行长短期风险 (10)

【风险揭示】新监管框架严控盲目扩张银行告别最好的时代 (11)

【风险解读】传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上限将提高至15% (13)

【银行融资】银行融资平台风险尚可控化解还需多管齐下 (14)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正遭遇现实政策困境 (17)

【欧盟市场】欧盟决定对中国产玻璃纤维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19)

【高息揽存】高息揽存是表象中小银行存贷两难 (19)

【机构观点】瑞银:中国经济通胀风险犹存 (20)

※行业风险预警 (23)

【未开工项目】发改委清单:442个4万亿项目未开工或将撤项 (23)

【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倒逼汽车企业重组 (24)

【电解铝业】节能减排冲刺电解铝或成重灾区 (26)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潜在风险下降 (28)

【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再现扩张潮专家称明年过剩是必然 (29)

【风电产业】外资加速在华投资风电行业过剩隐忧 (30)

※银行风险防范 (32)

【消费信贷】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 (32)

【信用风险】西方商业银行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34)

【航运企业】航运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 (37)

※政策风险视点

【央行】央行警示大型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央行17日发布《2010年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任何一家出现风险,整个金融网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称,从流动性风险的传递情况看,当大型商业银行分别发出流动性冲击时,平均有25家银行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机构数量占比接近30%。除农村合作银行外,其他受波及的节点均为外资银行。

而将4家大型商业银行整体作为问题集时,波及将延续6轮,总波及机构比例高达60%,涉及资金比例达76%,涉及机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多家外资银行等。

相比之下,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邮储银行的系统性影响则较低。

整体来看,除4家大型商业银行外,其他任单一或多家银行发出冲击对金融网络几乎都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当政策性银行发出流动性冲击时,波及最高延续3轮,总波及机构为5家,影响资金比例超过4%,且影响机构均为外资银行。但某些大型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出流动性冲击时,个别政策性银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表明,尽管政策性银行整体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弱,但其并不孤立。

而当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出流动性冲击时,影响将延续5轮,总波及机构比例达50%,涉及资金比例达34%,涉及机构主要为外资银行。这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联系广泛,但网络影响力远不及4家大型商业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规模高达2.4万亿元,从规模上看不可忽视。如果将其作为问题集,影响将延续2轮,总波及机构为2家,涉及资金比例仅为1%。同样,无论以任何子集作为问题集,对邮政储蓄银行都毫无影响,表明其在银行网络中近似于一个孤立点。

返回目录↑【银监会】银监会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

中国银监会9日宣布出台《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加强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监管。

《办法》中明确要求信托公司计算净资本和风险资本,并且持续要求信托公司净资本与其风险资本的比值不小于100%,由此建立了风险资本与净资本的对应关系,使各项业务

的风险资本均有相应的净资本支撑,促使信托公司将有限的资本在不同风险状况的业务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引导信托公司根据自身净资本水平、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进行差异化选择,实现对总体风险的有效控制。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从2007年初的3606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2万亿元。目前信托公司平均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400亿元,个别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经达到净资产的50倍以上。与此同时,部分信托公司的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并没有及时跟上,单体信托项目风险时有发生。

“为有效控制信托公司的盲目扩张,防范风险,需要更有效的监管工具来弥补监管手段的不足,即通过实施净资本监管进行必要的约束。”他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办法》的出台将推动信托公司建立并完善内部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通过对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定期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手段,有效控制风险。通过净资本监管有效落实监管意图,引导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选择与发展。

返回目录↑【银监会】银监会"高度关注"房地产信贷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近日在上海表示,银监会暂时不会出台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并将继续对目前的房贷政策进行跟踪和管理,对于房地产信贷始终“高度关注”。

蒋定之是在“2010第四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还指出,到目前为止,银监会房贷政策还是维持加强跟踪、加强信贷管理这些基本的要求,其他方面目前还没有什么新的监管措施。目前“第三套住房贷款完全由市场主体来决定,根据客户信用情况由银行来自主决策,很多银行都把三套住房(贷款)停掉了。”

“不可否认,目前有些房地产企业在房屋销售、资金回笼等方面确实存在风险。”蒋定之同时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银监会对于房地产市场信贷情况始终“高度关注”,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的管理。

谈及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影响时,蒋定之指出,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的短期影响不大,但是长期会对银行业经营模式、盈利结构、核心竞争力提升等造成很大影响。他认为,信贷资产的高增长在很长时间会成为常态,因此资本补充、资本覆盖、反周期资本的提取,以及对重要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的计提对银行的压力依然较大。

返回目录↑

【银监会】银监会:当前中国银行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16日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即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还比较突出、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

王华庆在英国《金融时报》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银行业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还在蔓延,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而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

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二,是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还比较突出。据银行业6月末自查初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大约为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很多贷款项目都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的,贷款主体合规性、地方政府担保合法性、贷款项目的现金流和担保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财政代偿性风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王华庆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银监会开展了平台公司贷款的自查和清理。从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平台公司贷款风险总体可控。但长期来看,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如何完善地方政府举债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三,是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200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价格虚高的现象。近几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虽然中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次贷危机,但房地产信贷质量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和风险水平。

除房地产之外,最近几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产能过剩。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将直接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银行业长远发展的依托。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既要防范信贷风险,也要运用信贷资源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这些是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考验。

王华庆说,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有“三大成就”,分别是: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明显改善,审慎监管框架逐步成熟。

他对中国银行业发展做出的“三个展望”是:中国银行业将更加具有竞争力,银行业资本补充和资本约束将不断加强,银行业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

王华庆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将近占资本的80%,主要为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核心一级资本,总体情况是好的。银监会进行的定量测算也表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

国当前银行业的资本补充不会形成直接的冲击。

返回目录↑【银监会】银监会严肃查处商业银行违规揽储行为

少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行为有所抬头,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严肃查处了一批存在违规揽储问题的商业银行机构和个人。

据了解,违规揽储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擅自提高利率;二是采取暗记高息、上套利率档次、有奖储蓄、减免或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赠送实物或现金(包括提货卡、有价证券等)、提供境内旅游、支付客户子女入学费、安排亲属就业等方式变相提高利率;三是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协储费、手续费等不当费用;四是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客户返现金、送礼品或购物卡。

返回目录↑【银监会】银监会拟议银行拨备新规

目前银监会正与商业银行商讨按照贷款总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可行性方案,初步商议大型银行的拨备/总贷款的比率要达到2.5%,股份制银行要求达到2.4%。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这一方案确能出台,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的风险控制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中长期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的防范。但是也有声音认为,这一方案可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放贷意愿,而多提拨备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光大银行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认为,方案一方面将限制银行的放贷规模,缓解存贷比超标的情况。另一方面,拨备新规可以覆盖正常类贷款向风险贷款的“迁徙”。

目前,银行一般采用拨备覆盖率的指标来衡量对不良贷款的风险防备,银监会要求这一比率为150%。而当前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普遍较高,截至7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经超过188%。

但是业内普遍认为,拨备覆盖率大多覆盖的是已经暴露的风险,而其近年来大幅提高得益于不良贷款和不良率的“双降”,并不能反映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因此,监管机构讨论采用新的监管标准是有必要的。

不过,银监会正在商讨的拨备/总贷款指标也存在缺陷,因为其忽视了银行资产质量的差异。而拨备充足率是更为合适的衡量真实拨备情况的指标。截至今年6月末,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拨备充足率分别达到146.4%、125.3%和125.9%。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拨备/总贷款指标对主要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来说压力并不大,但对中小银行压力较大。根据中金报告,截至上半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和上市银行整体的拨备/总贷款为2.42%和2.33%。分机构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拨备/总贷款分别为2.50%、1.74%和1.85%。

返回目录↑【工信部】工信部:当前工业经济运行面临五大难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辛国斌7日在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出口压力增加。当前,欧美失业率仍处于9%至10%高位区间。主要国家赤字水平居高难下,导致各国政府紧缩财政支出,社会总需求压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上半年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措施共有38起,其中欧盟7起,涉案金额达到46亿美元。

二是投资增速放缓,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目前,中央重视、地方支持、企业欢迎、社会关注的技术改造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但长效机制需要加快建立。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抑制重复建设任务艰巨,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困难。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部分传统行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落后产能还占相当比重。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有盲目建设的苗头。

四是节能降耗任务重,时间紧,完成目标压力加大。2009年三季度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回升,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快速增长,使得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

五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难度。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高位波动,用工成本较快增加的压力加大,中小企业反映融资难的呼声增加,对出口环境不稳担心增强。另外,今年春季南方各省发生特大干旱,夏季又发生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等,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返回目录↑【四部门】四部门联合发布农药产业政策农药企业将减三成

从工信部了解到,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农药产业政策》。

文件要求,到2015年,我国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

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相关政策将为农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扫清障碍。

农药行业或迎兼并重组潮

工信部等四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农药产业政策》中提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农药生产和出口国。但是,在农药工业快速发展中,存在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能过剩的现象也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表现。从上半年农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看,农药的销售收入整体下滑了5.55%,毛利率也平均下滑了2%。凯基证券研究员王志霖认为,农药产品价格维持低位是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四部门要求,将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

《农药产业政策》明确,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多家上市公司占据政策主动

四部门在《农药产业政策》中要求,加快农药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集中,减少点源污染。到2015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2020年达到80%以上。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这意味着与产区不在化工集中区的企业相比,已经处于集中区的农业原药企业将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占据更多主动,能够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做大做强。

返回目录↑【节能降耗】节能降耗要警惕表面文章

在确保“十一五”规划中节能降耗减排指标实现的冲刺期,令人不安的苗头一个个浮现——“赶功课”似的强制性限电限产潮正在某些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节能降耗减排进度滞后的地方涌动。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指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同比上升0.09%的现象,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指标形势严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曾指出,要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要强化行政问责,对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好的要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分,直至撤职。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向各地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地尽快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和企业,并确保这些落后产能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关停。

自今年7月底开始,多地展开了“节能冲刺”行动,对一些落后产能行业和企业进行强制性限电限产。令人忧虑的是,如此举措极可能使落后产能暂时“雪藏”,使材料上的节能减排数据暂时“漂亮”,等“风头”一过,那些狂喝油、大吃煤、猛烧电的大户又极可能“复出”。如果真的如此做“表面文章”,就不能不说是在弄虚作假。

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特别需要转变发展思路。

如果满脑子还是如何保GDP数字、应付上级检查,那么节能减排就很可能沦为一场新的“猫鼠游戏”。

我国的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部分行业长期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落后产能至今仍占相当比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时间紧、压力大。但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不得半点虚假。

节能减排是一项战略性工作,需要把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如果平时能对节能减排多上心,科学统筹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环保产业、新兴产业的关系,积极推动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还能像现在这样“惊慌失措”吗?

返回目录↑

※市场风险探测

【巴塞尔III】巴塞尔III剑指银行长短期风险

9月15日,距离雷曼破产整整两周年。

针对直接导致雷曼破产的流动性危机,9月12日出炉的巴塞尔协议III在强调资本充足外,也把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监管重点,同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就引入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的时间表达成一致——对LCR的观察期将从2011年开始,2015年1月1日正式引入。而NSFR经过修正后,将在2018年1月1日确定一个最低标准。

“流动性危机历来是导致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巴塞尔协议III引入这两个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新指标,将令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银行监管的新重点。”一位国际金融专家表示。他指出,在危机期间出现问题的主要是投行等非存款机构,就是因为这些机构主要靠市场融资,一旦市场出现紧张,就导致融资困难,造成流动性枯竭。

覆盖短期和长期风险

为了应对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流动性风险,2009年12月,BCBS就《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与监测的国际框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BCBS在文件中制定了两个新指标以达到两个独立而又互补的监管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提高机构抵御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即确保它们有充足的高质量流动资产来渡过持续一个月的高压情境。第二个目标是提高机构在更长期内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这两个新指标就是LCR和NSFR。前者要求在压力情境下,银行的流动性要能够至少坚持30天,后者要求银行一年以内可用的稳定资金大于需要的稳定资金,通过这个指标反映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程度。

对这两个新引入指标的计量、标准和监测BCBS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对于LCR的压力情境,委员会的假设既包括一家机构的公共信用评级大幅下降,存款部分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渠道干涸,有担保融资工具大幅折价,衍生品追缴保证金上升,以及合约性和非合约性表外敞口的大量提取。

而对于优质流动性资产,委员会规定最好是符合央行工具抵押品的资格,不应混作或用作交易头寸的对冲、用于抵押或结构性交易中的信用增级,且应当明确仅用于应急

资金,主要包括现金、央行准备金、主权政府债、由非中央政府的公共实体、BIS、IMF、

欧盟或多边开发银行等发行或担保的债券等。

NSFR则更强调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委员会对稳定资金的定义是预计在持续压力情

境下,银行在一年之内都可以仰赖的股本和债务融资数量。委员会指出,可用的稳定资

金包括银行的资本、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优先股、实际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负债以及其它预

计在压力情境下仍将保持稳定的活期或定期存款。央行在常规公开市场操作以外提供的

借贷工具不包括在稳定融资渠道中。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可以加强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入净

稳定资金比例则可鼓励银行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提高监

管措施的有效性。”上述金融专家表示。

放宽对新指标计量要求

不过,针对这两项流动性指标,银行仍有较长缓冲时间:LCR要到2015年1月1

日开始引入,NSFR则要等到2018年1月1日才会最终确定。

在明确过渡期的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9月12日的会议还对两个指标做了一些修正。

对于LCR计量中的资金流失率设定,委员会放宽了要求,例如零售存款和中小企业

存款对应的流失率下限从原来的7.5%和15%下调至5%和10%,来自国内主权机构、央行

和公共实体的存款对应的流失率从100%下调至75%。

委员会也考虑对NSFR做出修正,例如将零售和中小企业存款的可用稳定资金(ASF)

系数从85%和70%上调至90%和80%,将按揭贷款以及其它符合风险权重在35%以下标准

贷款的需要稳定资金(RSF)系数从100%下调至65%。

返回目录↑【风险揭示】新监管框架严控盲目扩张银行告别最好的时代

商业银行疯狂放贷以获取高额利润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即将随着新监管指标的执行而告终结。

紧随《巴赛尔协议Ⅲ》的正式颁布,关于中国银监会将提高银行拨备等系列加强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措施成为市场热议话题。有媒体转述消息人士称,银监会正在酝酿的风险监管新规将引入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等监管新指标,监管新规直指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模式的风险隐患,下一步银行盲目扩张的做法将被严密监控。据消息人

士透露,动态拨备率中拨贷比(拨备/信贷余额)不低于2.5%的指标或在2010年底实施,其余指标将在两年内陆续实施。

动态拨备率的新规将直接挤压银行利润和放贷冲动,在新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将告别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

四大监管新指标或两年内实施

尽管银监会否认了近期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至15%的消息,但新的监管体系正在酝酿已从多个渠道被证实。银监会亦在上周五公开表示,在年底巴赛尔委员会公布资本监管改革最终方案后,中国版本的资本监管新规也将适时出台。

银监会人士称,新监管体系将引入巴赛尔改革建议中的新监管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据权威消息称,银监会已经下发了针对新监管标准讨论稿,讨论稿中针对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普通股最低要求、一级资本最低要求、总资本最低要求)分别从4.5%、6%、8%提至6%、8%、10%,同时引入超额资本要求,除最低资本要求外,为实现和资本充足率指标的有益补充,银监会在新协议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了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指标。

监管新规直指国内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模式的风险隐患,下一步银行盲目扩张的做法将被严密监控。

盲目扩张被严控

在监管新规中,银监会在《巴赛尔协议Ⅲ》之外杠杆率和动态拨备覆盖率指标上提出了新要求。据悉,银监会要求银行的最低杠杆率为4%,高于巴赛尔新协议3%的标准,上述银行业人士解释,杠杆率主要弥补了资本充足率无法反映表内外总资产扩张情况的不足。

据悉,在新监管框架中,银监会强调传统结构性监管措施的重要性,上述消息人士称,商业银行盲目扩张、追求跨业经营的做法将被严格监管。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银监会将建立银行跨业经营后评价制度,如果银行所投资跨业子公司五年内管理与业绩仍不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集团公司不仅没有帮助反而有所拖累,那么商业银行将应该坚决从该行业中退出。

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发展结构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但影响更直接的可能是拨备率中的拨贷比指标,它被视为对银行利润造成直接影响的“杀手”。

银行“跑步”前进时代或将终结

为了实现拨备和资产规模的硬约束,银监会或将要求商业银行今年年末按照拨贷比2.5%的标准计提拨备。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指出,该指标与现有的拨备覆盖率和拨备充

足率形成了互动监管。但他担心,年底推行新规对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冲击较大,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上周五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中国银行业的拨备占总资产的比例在2.4%左右,五大银行超过这一水平。而银行业研究员测算的数据亦显示,拨备新规对五大行的利润影响较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润冲击最大,其次是城商行。上述研究员还指出,拨备新规除了影响银行利润外,还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差,拨备率假如定为2.5%,那么商业银行提高拨备之后,就会使存贷差缩小大约1%左右,而目前的存贷差为3.06%。从这点来看,拨备新规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

返回目录↑【风险解读】传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上限将提高至15%

继上9月12日27国就《巴塞尔协议III》达成一致后,有消息称中国监管机构正在酝酿基于《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符合自己国情的新银行业监管规则。新规则拟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提至15%。

五大行平均资本缺口2000亿

最新达成的《巴塞尔协议III》规定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在一定期限内将普通股比例 (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由目前的2%和4%分别提高到4.5%和6%,资本充足率维持8%不变。同时还要求建立2.5%的资本留存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有消息称,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即资产规模在5000亿以上的银行,监管层最新规定拟将普通股比例(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设定为6%、8%和10%,相比《巴塞尔协议III》平均提高了2%左右。资本留存设定在0~4%,必要时可以提高到0~5%。另外,还规定了1%的附加资本。对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则没有附加资本的限制。

按照以上的定义,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及大多数上市商业银行都可定义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那么,按照以上数据的上限计算,10%的资本充足率加上5%的留存资本,总资本充足率将达15%;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将达到13%。

由于中外财务准则的不同,中国的银行财报中只显示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即对应《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

根据2010年上半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半年报数据,大致计算了一下在15%资本充足率和13%核心资本充足率下上述银行所面临的资金缺口。

可以看出,农行需要补充的资本和核心资本最多,分别达3626.82亿和3310.49亿。交

行最少,分别为621.55亿和891.69亿。同时,五大行总资本缺口达10946.2亿,平均为2189.24亿;一级资本总缺口达11332.19亿,平均2266.44亿。

2009年全年10万亿的贷款投放使得银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由2008年底的12%下降到2009年底的11.4%。

根据2010年中报显示,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中,除交行和中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外,其他3家普遍下降,农行降幅最大,达1.02%。

高利差时代或将结束

中国银行业总体上属于资本消耗型,由于主要收入来自利差,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很大。在经历了2009年信贷扩张的大幅资本消耗以后,如果新规则得以实施,那么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本短缺困境。

中国银行某行业分析师说道:“我也听说了资本充足率或将提高到15%,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三重压力。第一是由于体制问题导致的利差收入过高,这样使得银行忽略掉了其他一些业务。这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转型的一个根本结症所在。第二是由于新规则将对资本充足率大幅度提高,使得银行资本需要大规模的补充,那么银行大规模融资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期的时候一切都好,一旦经济进入到震荡下行期,银行暗藏的资产风险都会暴露出来,导致坏账的急剧增加。最后是息差越来越小,迫使银行业加快转型。其原因在于大型金融机构的发债融资成本越来越低,银行对其贷款也越来越难;现在的银行为了抢存款,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使得银行在利差方面的收入越来越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煜辉此前表示,中国银行业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利差,对资本的补充要求很高,资本充足率一直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新规则的实施也将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的一次机会。

返回目录↑【银行融资】银行融资平台风险尚可控化解还需多管齐下

据不久前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半年的利润总和占到了A 股所有上市公司的近四成,但这却没有成为银行股行情的推动器,也没有打消人们对银行业风险问题的担忧。

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警示银行系统性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再到有关资本充足率上调至15%的传闻,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个话题被一提再提。几天前,银监会纪

委书记王华庆在发表演讲时,也把融资平台相关问题列为中国银行业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融资平台现状如何

在前不久的中报披露中,一些上市银行并未给出各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具体数字。而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这一数字意味着各行有10%到20%的贷款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尽管数据并不全面,我们还是可以以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例,看看其融资平台业务的具体情况。

工行中报中并未提及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具体规模。据该行高管透露,此类贷款总体情况良好,目前不良率为0.02%。根据该行年初公布的数字,当时该行相关贷款余额是7200亿元,不良率为0.03%。

中行方面,到6月末,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是4197亿元,比年初下降了46亿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公司贷款中占比为12.28%,比年初下降了1.08个百分点。

建行上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余额为5778亿元,余额压缩68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11%,而相应的融资平台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900%。

从数字来看,各行融资平台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但这类贷款的风险是逐步暴露的,不良率随着时间推移有攀高的可能。相关人士透露,在银监会年初开展的融资平台贷款清查中,全部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按还款风险被划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为项目本身借款主体、财政担保不合规或贷款本息偿还有严重风险的贷款。此类贷款真正存在呆坏账风险,占比达到23%,约1.76万亿元。

平台风险如何评估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在地方政府缺乏规范的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把银行资金优势、政府信用优势和市场力量结合起来的一种做法。由于其牵涉到地方政府和地方建设,其风险防范也不同于其他贷款。

贷款投向被视作防范融资平台风险的重要一环。据中行行长李礼辉介绍,该行投向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占90%,而这些省市级的平台都是比较好的省和市;县一级平台只占10%,在县一级平台410亿元左右的贷款中,中国百强县占75%。“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级别比较高,应该说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农行则表示,该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投放层级主要为地市级及以上政府融资平台,投放区域主要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除了地区选择外,各行还希望通过对行业和项目的甄选来达到防范风险的效果。工行方面,该行表示会严格控制贷款总量和投向,主要投向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和优质项目;农行主要选择交通运输、城投建设、土地储备中心、开发区及园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发放贷款;建行针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全面实施名单制管理,重点支持国家4万亿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在建续建资金需求。

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加大是造成融资平台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无现金流覆盖和担保也被视作考量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重要指标。据李礼辉介绍,在中行的融资平台项目中,有100%现金流覆盖的占50%,有部分现金流覆盖的占12%,现金流覆盖比例低于30%的占38%。他强调,在覆盖比例较低的这38%中,有抵质押以及其它担保的占90%。

在建行5700多亿元融资平台贷款当中,抵押、质押和保证贷款占大部分比重,为76.7%,信用贷款为23.3%。建行董事会秘书陈彩虹则表示,上述23%的信用贷款并非全为政府财政担保类贷款,该行大多数平台贷款均有对应的项目,且有现金流收益,风险很小。

按照监管部门的评估,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目前整体风险可控,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不过,央行在几天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专门提到,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缺乏统一管理且运作不规范,而这些平台又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因此信贷风险较为集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融资平台风险压力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存在。

平台风险怎样化解

如果像现在这样,大多数平台贷款未来的偿付很大程度要依靠项目完成后配套的土地价格的上升和房地产开发成功的话,那么,由于中国的房地产尚未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未来的波动必定会对信贷的偿付带来影响。

对于银行而言,该如何防范于未然?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增速已开始逐渐下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融资平台公司贷款新增额占上半年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比2009年全年下降约三分之一,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比年初也有所下降。

对于已发放的贷款,银监会表示,正在督促各银行做好整改、保全和分类管理工作。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新的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补充抵质押等各种方式,也能够化解一些有问题的贷款。

央行则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投融资平台贷款及信托公司参与地方政府融资运作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商业银行建立地方政府负债的风险管理制度,正确认识、科学预测地方财政补偿能力;还应充分发挥银团贷款作用,建立商业银行对此类

贷款的风险识别与分散机制。央行还建议,利用债券市场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降低贷款的集中度。

今年年初,工行行长杨凯生曾向表示,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工行也曾加大了基础设施类贷款的投放。在2004年到2005年间,工行进行财务重组,剥离了一部分不良资产,其中几乎没有上述时期投放的基础设施类贷款,其不良率只有1%。

据介绍,眼下,很多融资平台贷款都是2009年发放的项目,期限约在3年左右,也就是说,2012年之后,人们才能对这一波地方融资平台浪潮的影响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返回目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正遭遇现实政策困境

目前,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推动者正面临着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困境。

说起来,自1991年6月以来,我国政府就先后发起或签署和通过了《北京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文件;2007年和2008年先后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随后还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环保政策出台,强化环境与社会问题管理。但是,在当前的转轨时期,真正将环境和社会问题纳入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凤毛麟角,加之市场行为本身的短期性和趋利性,以及宏观管理在某些方面的缺失,致使真正推行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市场推动者,其推行的战略可持续性与整个市场行为的趋利性和浮躁性间发生冲突,国家实施可持续的环境发展战略不可避免地遭遇政策困境。

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因为事权多财权少的不匹配而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追求GDP 增长和招商引资成了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目标和任务。而地方官员之间还存在类似“锦标赛”的、以GDP和招商引资为指标的任期晋级规则,遂造成官员不惜以环境和社会持续发展为代价,盲目开发与经营土地、肆意降低外资引资的环境、土地、税收和社会责任的门槛,而一部分真正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关注和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其经营战略目标必然与现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任期负责制目标相冲突。如企业可能被其他与地方目标和步调一致的企业“挤出”地方市场,这些企业会以降低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迎合和满足地方要求;金融机构可能被要求降低信贷的环保、经济标准,等等。这不能不导致国家包括环境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在地方执行时的变形和走样。

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环保政策和信贷政策在不断深化,但也存在政策调整的空隙性较大和缺乏连续性、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真正有效落实等薄弱环节。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

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企业和金融机构要真正全面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无所适从,这又增加了企业战略制定和运行的不必要成本,在相同压力下舍弃生态开发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就少了许多的成本开支,这造成了一个不公平的后果。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已转换成了行业经营公司或行业协会,但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方式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某些思维方式和手段,有些地方的协会成了相关职能部门官员退居二线的“二行政部门”,而那些行业资源分配、行业标准等资源往往由这些行业经营公司和行业协会掌握,实际上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这就造成社会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而行业标准往往脱离实际,难以与国际市场接轨。很显然,这样的行业协会不可能有效地履行职责,反映企业、金融机构呼声。笔者以为,这种局面的形成,除了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还与我国民间缺乏自主结社的传统文化有关,加之经过长期计划经济的“熏陶”,企业、金融机构存在过多依赖、相信组织和政府的思维方式,认为企业间、金融机构间只有竞争关系,难以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关系,因而推动行业环保标准、组建行业协会的意愿性和自主性就要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改进政策,有助于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推动者形成自主发展可持续战略,培育和成为关注和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普遍的社会市场力量,笔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加快对现有行业协会“去行政化”改革,鼓励自发自主组建本行业和跨行业的协会,这就要适当放开组建社团的准入门槛。企业等市场主体可以制订出反映本行业利益又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包括行业环保标准等,可以组建接受、落实“赤道原则” (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的赤道银行协会、绿色企业家协会等。只要行业协会能真正成为关注和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市场自发自主的社会力量,就能逐渐扭转目前普遍存在的市场行为的短期化倾向和浮躁情绪。

其次,进一步改进地方官员任期考核目标机制,将环境和社会问题作为地方官员任期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并加以细化、量化。对地方环保部门实现中央垂直管理,增强其工作的独立性和科学性。同时,要进一步改进中央与地方间财政金融关系,使地方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尽力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这大大有助于企业安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次,尽快建立环保与其他职能部门持续的合作机制。为了克服部门间合作的短期行为和只关注局部利益的偏向,需要强化“人大”对执法情况的监督职能,对环保部门与央行、银监部门间合作情况展开监督,检查环保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合作的落实情况。

返回目录↑

【欧盟市场】欧盟决定对中国产玻璃纤维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16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征收最高达43.6%的临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在当天的欧盟官方公报中刊登了这一决定。欧盟的临时反倾销措施通常为期不超过半年。与此同时,欧盟的反倾销调查程序仍会继续,欧盟成员国将最终决定是否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在去年11月接到欧洲玻璃纤维生产商协会的投诉后,欧盟委员会去年12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展开反倾销调查。这遭到欧洲玻璃纤维使用厂商的反对。它们担心,对中国玻璃纤维采取反倾销措施会抬高自己的生产成本。

玻璃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风轮叶片、轻质船体和汽车用复合材料。

欧盟成员国对此项措施的态度也不相同。在今年8月的一次内部表决中,欧盟27国中12国投了反对票,仅7国表示支持,其余8国弃权。由于按照欧盟法律,弃权票视同赞成票,因此结果为15票赞成,12票反对。

当天,欧盟委员会继对中国产无线广域网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后,又宣布再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是欧盟首次针对中国产品同时发起三种救济措施调查。

返回目录↑【高息揽存】高息揽存是表象中小银行存贷两难

9月6日上海银监局的一纸处罚通告,让沪上银行界尤其是中小银行们纷感震撼。“这个考验还是非常严峻的。”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增长给存款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部分银行为改善存贷比指标,保持贷款增速,加大了对存款规模考核的力度,由此引发的问题早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然而,上海银监局此番的重拳处罚,却更加凸显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高息揽存”背后的存贷压力困局。

监管风暴

在这次不同以往的雷厉风行的监管检查风暴中,上海的两家银行受到严厉处罚,其中一家银行不仅受到行政处罚,而且被罚款54万元,不仅如此,该银行还被监管部门要求对违规处罚事项在全行进行通报。另一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则因相同违规问题屡查屡犯的行

为,被上海银监局采取监管强制措施,暂停该分行新设机构市场准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业务,并通过属地银监局要求该行总行对分行高级管理层进行调整。

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违规问题,除行政处罚和监管强制措施外,上海银监局还责令银行对违规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理。对于银行内部处罚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违规责任人员,人员名单将进上海银监局从业人员不良信息库。同时,对通过虚增存款获取考核利益的个人和营业机构,上海银监局要求银行对虚增部分的考核利益予以扣回。

“这次处理的力度很强。”沪上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高息揽存问题三令五申,“比以前更紧,要求也更严格。”

显然,和往年相比,让银行感到最明显的是,今年的监管风暴来势凶猛。

沦陷内外交困

“说白了,高息揽存现象从银行内部自身来说,就是因为业绩压力和逐利压力。”一位地方商业银行高管表示,“比如一些上市银行,每年要公布业绩,每年效益增加多少,如果存款资金不上去,贷款就放不出,这个才是根本。”该人士同时表示,市场竞争激烈,对贷款资金需求比较大也都是导致目前高息揽存现状发生的外部诱因。

“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过大的存款考核压力是导致银行存款业务出现违规的根本原因。”这是上海银监局对目前市场现状的一个结论。高存贷比、低资本充足率,这道中国银行业的难题,在今年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身上演绎得格外突出。此外,受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监会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将机构扩张和资本充足水平挂钩、控制次级债等政策因素影响,面临资本和资金补充的巨大压力的商业银行们,焦虑之余却也很无奈。

相关银行人士均表示,眼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压力确实比较大。“因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度不一样。”据了解,企业一般都会找几家银行合作,但大银行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银行具有网点、资金和一些政策甚至包括价格上的优势。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客户对大银行的依赖度肯定要比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大。”

对此次受罚的两家银行,业内也表示了各自的看法。“大家对负债业务抢得比较厉害。存款增长和贷款需求不是很匹配,这个其实业内都能理解。”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尽管现状对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比较无奈,但高息揽存的行为确实很不好。

返回目录↑【机构观点】瑞银:中国经济通胀风险犹存

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瑞银集团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日前表示,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中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