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照明设施施工项目部

路灯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1 电缆保护管的品种、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1.2 路灯安装使用的灯杆应表面光洁平整,焊缝均匀,不应有裂缝、开焊、漏焊、咬边等缺陷。

1.3 灯具及电器配件无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等现象,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1.4 水泥混凝土应使用商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5 成品电缆护套上应有制造厂厂名,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绞合的主干电缆护套上应有相序标志。标识字迹清晰,容易辨认,耐擦。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绝缘线芯五芯及以下分色采用颜色标识,全色谱分为红、黄、绿、蓝、黄绿双色。每盘电线均应附有合格证,电缆全部盘在电缆盘上,电缆盘上清楚标明厂家、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毛重、生产日期、长度。

1.6 路灯预埋件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钢筋、钢板规格参数、尺寸符合要求,提供钢材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

2.1.2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电工及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殊培训并持证上岗。

2.2 材料准备

2.2.1 施工前就所用水泥混凝土的品种、总用量、日用量等做好准备。

2.2.2 计算出电缆及保护管、预埋件、灯杆、灯具的用量,做好材料的采购工作,制定严格的材料领料制度,做到按需领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丢失。

2.3 机械设备准备

发电机、插入式振动器、立夯、挖掘机、运输车辆及吊车。

2.4 现场准备

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调查,尤其是对地上地下的障碍物、电力、通信和供水管线进行细致的调查,填写施工现场调查记录,如发现现场有与设计图纸不符或对设计意图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

3 基坑

3.1 基坑开挖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的土方要及时运走,如不能及时运走要放置在基坑80cm以外。

3.2 基坑开挖中遇到障碍物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如影响到基础质量或灯杆的稳定性,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4 电缆沟槽

4.1 沟槽开挖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土壤,如有超挖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沟底应平整坚实,不允许受冻或受水浸泡。

4.2 电缆沟槽深度符合下列规定:

4.2.1 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9m。

4.2.2 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9m。

4.2.3 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4.3 电缆沟槽允许偏差符合表4.3规定。

电缆沟槽允许偏差

5 电缆保护管敷设

5.1 下管前要检查保护管的品种、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保护管材质必须合格,检查是否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5.2 下管时保护管接头要插接到位,管道绕障碍物时其弯转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下管后应进行调直。

5.3 电缆保护管敷设必须垫稳,接口平直、牢固、接口严密,不能有泥浆等杂物渗入。

5.4 电缆保护管敷设允许偏差符合表5.4规定。

电缆保护管铺设允许偏差表 5.4

6 浇注混凝土路灯基础

6.1 浇注混凝土基础前清除基坑内垃圾、废土和积水。

6.2 检查灯基础底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将底脚螺丝打上黄油并用塑料布包好,安放底脚时要准确控制螺丝距道路中心线的尺寸,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的长度应大于其直径的20倍,并应与主筋焊接牢固,基础法兰螺栓中心分布直径一致,偏差小于±1mm,同时要掌握好底脚水平。基础内保护管从基础中心穿出并应超出基础平面30~50mm。

6.3 浇注时如采用人工填料,填料时不能抛掷,不能将底脚碰斜或移位。浇注混凝土时要将预埋管的位置安置正确,并将管口堵好,防止穿线管堵塞。

6.4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及时振捣密实,振捣时不能碰撞模板。掌握好底脚水平,并校核底脚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底脚螺丝采用的钢筋不能有锈蚀、油渍等污垢。

6.5 在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毕后,要将灯基础法兰的平面清理打磨干净,同时底脚螺丝也要清理干净并打上黄油。

6.6 混凝土基础及预制构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6规定。

混凝土基础及预制构件允许偏差表6.6

7 砌筑电缆接线井(手孔井)

7.1 按设计要求挖掘电缆井并进行砌筑,砌筑前应先浇砖,各层上下搭接,不能有竖向通缝。

7.2 抹面前应先湿润墙体,要求抹面光滑,不得有空鼓及裂缝现象。

7.3 电缆接线井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的规定。

电缆接线井允许偏差表7.3

8 敷设电缆

8.1电缆运到现场后打开包装检查电缆截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阻值不得小于10MΩ。

8.2 电缆敷设时应避免电缆绞拧、保护层折裂等现象的发生,电缆井预留电缆在2.5m左右,灯基础上预留电缆不应小于0.5m。在穿线时要保证电缆井及穿线管内不能出现电缆断头。8.3 电缆敷设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的规定。

电缆敷设允许偏差表8.3

9 灯杆组立

9.1 路灯安装使用的金属灯杆应表面光洁平整,焊缝均匀,不应有裂缝、开焊、漏焊、咬边等缺陷。

9.2 路灯灯杆立好后应正直,与基础接触良好,连接牢固,接地可靠。小门开口正确,部件齐全。

9.3 采用吊车及人工配合进行吊装,如灯杆为铁杆,吊装时须用尼龙绳,禁止使用钢丝绳,以防铁杆刮坏,灯杆在固定前要进行横向及纵向调直,紧固后目测应无歪斜。

9.4 电杆组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的规定。

电杆组立允许偏差表9.4

10 回填

10.1 回填土前必须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时要求槽内无积水,分层夯实,回填土粒径不大于10cm,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冻土及有机物。

10.2 回填压实度标准应符合表10.2的规定。

回填压实度标准 10.2

11 配电装置与控制

11.1 配电室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及电源侧,并宜设在导电灰尘少、腐蚀介质少、干燥、无振动、进出线方便的地方。

11.2 配电室门应向外开启,门锁应牢固可靠。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措施,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应避免强烈日照。

11.3配电箱的接地应良好,装有电器可以启动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连接。配电箱的漆(镀层)应完整无损伤。

11.4 路灯控制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1 工作电压范围宜为180~250V。

11.4.2 照度调试范围为0~50lx,在调试范围内应无死区。

11.4.3 产品出厂调试照度与环境照度一致。

11.4.4 时间精度应小于±1s/d;定时时间误差不应累计。

11.4.5 适用环境温度范围宜在-35~45℃。

12 安装灯具

12.1 灯具及电器配件运到现场后要检查是否有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等现象,灯头应固定牢靠,可调灯头应按设计调整至正确位置,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气体放电灯的灯泡、镇流器、触发器等应配套使用,严禁混用。

12.2 在灯臂、灯杆、灯具内穿线不得有接头,穿线过程中避免损坏线路。灯臂、灯具安装要牢固,安装方向正确,灯臂中心线与道路的中心线垂直,路口、广场等处的独立灯杆灯臂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12.3 灯具组装完毕后要通电检查灯具内的灯泡、电容、镇流器、触发器等电器元件是否正常。各种螺母是否紧固,螺母下宜加垫片和弹簧垫。紧固后螺丝露出螺母不得少于两个螺距。灯具试亮,亮灯率应达100%。

12.4 灯具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4的规定。

灯具安装允许偏差表12.4

13 接线

13.1 灯头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线。最小允许线芯截面应为2.5mm2。13.2 在灯臂、灯杆内穿线不得有接头,穿线孔口应光滑、无毛刺,并应先包一层低压绝缘胶布,再包一层高压绝缘胶布,最后再套上塑料增强管,包扎长度不得小于200mm。剥线时不能损伤铜线,接头包扎要牢固。

14接地装置安装

14.1将接地极打入槽底,焊接后测试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图要求。达不到要求需增设接地极。安装预留接地引出连接线。

14.2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小于600mm,角钢接地体应垂直配置,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无设计规定时不得小于5m。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能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14.3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14.4明敷接地线,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和检修,接地线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的情况。

14.5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扁钢为取宽度的2倍,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钢带弯成直角形与角钢焊接。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拴连接。

15 质量记录

15.1 检验批检查验收记录

15.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5.3 各种原材、配件等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

15.4 混凝土浇注记录

15.5 施工日志

16 编制依据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15

接触网工程定位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定位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劳动组织 2、工机具

3、主要材料、设备

二、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程序 1、施工准备 ①中心锚结、整体吊弦,定位装置均预制完毕。 ②根据施工计划,领取施工所需材料,并对外观质量和标识进行核对无误后,装在作业车上。 2、定位装置安装 ①封闭区间线路,作业车行至安装地点,从中心锚结向起、下锚方向分别安装,升起作业平台到合适位置。 ②按腕臂偏移表复核腕臂偏移量,未达标者,调整使其达标。 ③扶起作业凳,一人上凳将预制好的定位管拉线挂在承力索座上。 ④旋转作业平台使其靠近支柱,作业人员扶起定位管,与定位管连接上。

⑤松开定位管卡子螺栓,将定位管拉线另一头连接上,拧紧螺栓,将定位管支撑连接上。用水平尺加定位管测尺检测定位管的水平度,并调整到设计要求程度。 ⑥连接定位器,安装定位线夹。作业车离开悬挂点,用激光检测仪复检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未达标应调整达标,并安装好止动垫片。 ⑦作业车退回悬挂点,作业人员用塞尺调整检测定位器的限位间隙,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值。 ⑧重复上述1—7操作步骤,进行下一支柱安装。 3、结束 ①完成当日施工任务,收回工具、材料,降作业平台,放倒作业凳,作业车返回停放地点。

②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四、技术标准 1、正、反定位定位管均应水平,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其坡度不得大于150mm/m。 2、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 3、限位间隙调整:限位间隙应符合要求,限位间隙施工允许偏差为±1mm。 五、注意事项 腕臂和定位器的偏移方向应正确。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项目 设备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09月27日 一、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xx项目逆变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箱变、逆变基础施工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项目逆变器及配电柜基础的施工工作。 三、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光伏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5.xx公司的相关图纸 6.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四、作业项目概述 本工程共3台箱式逆变器,需修建3座逆变器基础。 五、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a)认真审核、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b)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 c)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区域,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 具体细化到每道工序的作业部位及作业时间。 d)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派熟练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 上岗。 2.资源配置 a)施工人员配置:

3.作业准备 a)按照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现场查看,工器具准备已到位。 b)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条件。 c)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已进行,并全员签字存档。 六、主要工序施工及技术方案

6.2工艺流程 6.3 6.3.1 稳固,根据施工图纸总平面图与场坪施工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 建立起各轴线平面控制网,使控制桩点牢固稳定。 6.3.2基础桩基施工

6.3.2.1会同设计、施工、检测、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检测桩的位置,进行检测桩施工,检测桩总桩数至少为2根。 6.3.2.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桩基检测试验,试桩检测试验报告须交设计单位一份。 6.3.2.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达到230KN后方可进行工程桩施工。 6.3.3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土方开挖时将基础坑全部进行挖出,并将开挖出的基土集中堆放。当挖出地下水时,同时进行抽水排放及其作业。 6.3.4垫层混凝土浇筑 经验槽后浇筑垫层砼,垫层平模尺寸比基础底平面尺寸周边大100mm,垫层平面中心为基础排布中心,要求中心偏差小于10mm。混凝土浇筑方式一般采用一个溜槽一个方向下料;混凝土振捣方式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在浇筑完12小时之后及时洒水湿润养护。 6.3.5钢筋加工 6.3.5.1中心料库设钢筋加工房,负责加工钢筋,钢筋在加工房成型,现场绑扎,按照“备料、下料、加工、制作、就位、支模”一体化的程序施工。 6.3.5.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3.5.3钢筋表明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理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6.3.5.4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6.3.5.5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钢筋绑扎 6.3.6.1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必须符合施工图纸;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市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室外雨污水工程 (2) 一、准备工作 (2) (一)技术准备 (2) (二)材料准备 (2) 二、施工工艺流程 (3) (一)PVC-U加筋管施工工艺流程 (3) (二)钢筋混凝土管施工工艺流程 (3) 三、施工方法 (3) (一)施工测量 (3) (二)雨污水管道基槽开挖 (4) (三)雨污水管道基础施工 (6) (四)雨污水管道安装 (8) (五)检查井施工 (10) (六)管道闭水试验 (13) (七)管道回填 (13) (八)车行道路收水口 (13) 四、施工质量控制 (16) 五、施工安全管理 (16) 第二章小区沥青道路工程 (16) 一、准备工作 (16) (一)技术交底工作 (2) (二)沥青道路设备材料准备 (17) (三)施工现场人员准备 (18) 二、工艺流程 (18) (一)车行道路路基施工流程 (18) (二)沥青混凝土施工流程 (19) 三、操作步骤及工艺 (20) (一)沥青混凝土底层施工工艺 (20) (二)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工艺 (23) 四、质量控制 (27) 五、注意事项 (27)

第一章室外雨污水工程 一、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1、图纸审核:项目工程技术部现场水电管理人员认真复核综合管网施工图纸,查看雨污水与煤气等其他管线位置、标高布置是否冲突,检查井设置位置是否合理等。 2、编制、审核施工方案: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公司技术标准,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和项目公司运营、技术部门审核批准。 (二)材料准备 编制甲供材和主要材料计划,选定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直径≤600的小区外雨污水排水管选用PVC-U加筋管,管材规格技术标准见下表 规格DN 最 小 平 均 内 径 筋 高 最 小 壁 厚 承口 内径 承口 深度 承 口 最 小 壁 厚 管长 平 均 偏 差 最 短 最 长 平 均 偏 差 DN 150 1 42 6+ 1.5 .7 1 60 + 5 2 + 5 .7 6 000 + 50 DN 225 2 15 9+ 1.5 1 .2 2 45 + 5 1 40 + 5 1 .2 6 000 + 50 DN 300 2 85 12 +1.5 1 .5 3 28 + 5 1 70 + 5 1 .5 6 000 + 50 DN 400 3 85 18 +1.5 1 .7 4 30 + 5 2 10 + 5 1 .7 6 000 + 50 DN 500 4 85 23 +1.5 2 .0 5 35 + 5 2 20 + 5 2 .0 6 000 + 50 DN 52726+3+26+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3. 技术标准 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 5.2.1 软横跨预制 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φ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5.2.1.4 按红油漆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局第八工程公司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0 1 适用范围 0 2 作业准备 0 3 技术要求 0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 5 施工要求 (4) 6 劳动组织 (7) 7 材料要求 (9) 8设备机具配置 (9) 9 质量控制与检验 (10) 10 安全环保要求 (1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用及民用建设项目工程的地基基础的土石方开挖、基坑壁支护、井点降水、排水及不同类型基础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会审施工图纸和文件,提出图纸问题上报监理、甲方,请甲方组织设计单位前来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经过技术交底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完善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质量、安全应急预案。措施齐全后再对施工人员下达指导书,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做好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搭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配备必要的定位放线、测量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及电脑、软件等,满足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工地生活及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3.1根据定位放线成果,确定基坑(基槽)的施工位置和开挖深度。 3.2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总体地形情况和设计的室外地坪情况,做好土方平衡调配规划。

3.3在开挖前,应根据所在施工位置的地质勘察报告和基础设计深度,确认基础部位是否在水位线以上,如水位线超过基地,则要先行考虑基底降水施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作业区的划分:一般按一个单位工程为一个施工作业区,作业内容按基础类型和深度不同可分为一下几类: 4.1为钢筋混凝土伐板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上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工程,深度一般在5米以内 作业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基坑回填等内容。 4.2工艺流程 4.2.1基坑开挖流程 1)测量放样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 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 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

4.2设备 4.3材料 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 5、工艺操作步骤 5.1流程图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施工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加快推进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根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具体要求,针对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向施工人员交待作业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落实各项验收规范和标准,指导现场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需要制订的作业及工艺标准。 第四条施工作业指导书应按照标准化管理理念,将先进成熟的工艺工法、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与建设标准、质量目标、安全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编制,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第五条新开工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艺复杂或技术难度大的工程,必须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应编制而没有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不得开工。 第六条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2.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合同及相关协议; 4.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5.《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第七条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说明。 2.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3.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先后顺序。 5.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6.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7.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种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8.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9.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10.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

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1 铁路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1)施工准备 人员组织 工、机具

主要材料、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吊弦线夹(承、 导) 按施工表套若干 与锚段相匹 配2 吊弦按施工表根若干与锚段相匹 配 3 U型销钉按施工表个若干 4 无酸锂基润滑脂kg 若干 2)测量吊弦安装位置,安装吊弦 测量人员带测量工具下车,按计算表,开始测量吊弦安装位置,用粉笔在钢轨上作出标志,或采取沿着导线测量的方法。 作业车对位,升作业台,作业车上安装人员扶起作业登,上凳系好安全 带,一人将需安装的吊弦传递给安装人员 施工负责人用线坠对准钢轨上的安装位置,反引到承力索上,安装人员 配合,并标记安装位置,先安装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再安装接触线上的吊弦线 夹,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安装图见下图: ④先用刷子清楚掉承力索、接触线安装吊弦线夹部位的灰尘和氧化物层,并在安装位置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⑤拆开吊弦线夹,先将吊弦线夹的线夹(6 )固定在承力索上,将吊弦穿过吊弦心形环(4),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6),将六角螺栓穿入吊环(7)和线夹(6)及防松垫片,带上六角螺母。 ⑥将U 型销钉从六角螺栓(8)和承力索之间,见下图。

⑦用梅花扳手拧紧螺栓(8)与螺母(9),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并达标,然后再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折弯将止动垫片板到位。 ⑧拆开接触线吊弦线夹,以便安装,将吊环穿过吊弦心形环(4 ),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的孔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抬住接触线,将线夹防止在接触线的凹槽里,把带线鼻子的六角螺栓(8)推进吊环(7)和线夹(6)及防松垫片,带上螺母,安装人员用线坠检测吊弦垂直度,并调整达标,再用梅花扳手紧固,并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片折弯,详见下图,将止动垫片板到位。 ⑨测量导高 一个锚段吊弦安装全部完成之后,应逐悬挂点,吊弦点检测接触线下缘距轨面连线的高度。 记录人员如何记录,并将记录交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吊弦长度是否合格,并出具处理意见,安装人员根据意见处理达标。 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坡度及预留驰度均为0,相邻两根吊弦间的导高差不大于10mm。 ⑩结束完成当天安装任务后,收回工具和余料,放倒作业凳子,降下作业平台,作业车在封闭点结束前返回车站。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A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 .工程概况、工程量及施工期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许昌市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新建冷却塔位于主厂房北侧,为两座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65.60m,淋水面积4500m2,塔高105.00m,进风口高度7.687m,通风筒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壳体最大半径39.117m,喉部半径21.981m,最大厚度700mm,最小厚度160mm,在8.072m和11.380m标高处设置两层环形牛腿,塔顶设一刚性环。 环形基础结构形式为剖面呈矩形的空心圆柱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基剖面宽4.5m,高1.3m,中心半径42.624m,环基底标高-3.30m,顶标高-2.00m;环基沿环向设垂直施工缝10条,对应的圆心角36°,中心弧线间距约26.781m;环基上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壁高度 2.00m,厚度200~400,沿环向设20道垂直伸缩缝,对应的圆心角18°,外壁弧线间距约14.003m,伸缩缝处止水采用652型橡胶止水带;40个人字柱支墩在环基上均匀分布;塔芯水池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250mm,十字交叉设置伸缩缝将底板分为21块。 1.1.2 本次作业内容:冷却塔基础工程 1.1.3本项目设计单位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是中达联河南能信热电工程监理部。 1.2 工程量和施工期 1.2.1 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一座)

1.2.2 施工工期 本次基础施工计划定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2006年12月1日完工,共61天。 2.编制依据 2.1《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2《许昌新城区热电厂2×200MW工程冷却塔施工方案》 2.3《45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塔筒塔基施工图》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篇:土建工程篇(95版) 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7《建筑施工手册》 2.8冷却塔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3 .作业前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基础施工图纸会审,经设计交底后,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经专业经理、总工审批; 3.1.2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3.1.3混凝土的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报监理审查,混凝土浇灌通知单报监理签认施工前完成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施工工艺,质量标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框架涵施工作业 :指导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人:人: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施工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框架涵砼施工砼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钢筋加工在工区钢筋加工场地加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7清表7地基处理7挖基7框架涵砼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 页)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

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5.1.1 基坑开挖 技术员对基底进行平面位置、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几何尺寸应满足施工与设计的要求。 5.1.2 基坑护壁 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挡板支撑,根据土质经检算,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挖出土时,应有防护措施,不得碰撞支撑。 5.1.3 基坑排水 基坑四周设制排水沟及汇水井,根据水量大小选用适当的水泵进行排水。基底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检验,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迅速进行基础施工。 5.1.4 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30cm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5.2 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 5.2.1 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筋。 5.2.2 钢筋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I级钢筋不小于30d,n级钢筋不小于3 5d。钢筋的焊接采用搭接式电

接触网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DK588+588.21~DK636+661.62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合福施图(路)-HFMG-07-J00)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路基接触网基础》(合福客专施(房)-2001) 8、《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V) 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II)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路基段CPIII控制桩基础施工图 1.2编制原则 本方案遵循有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京福客专合肥至福州铁路段HFMG-V标段桥梁公司分部施工管段DK607+813.97~DK619+000内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京福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设计速度为250km/h,采用电力牵引动车组双线运营模式。中铁一局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福建段V标桥梁公司分部,起讫里程为:DK607+813.97~DK619+000,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总长11.2km。 2.2主要工程数量 我分部管段内路基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六种:ZJ-A1、B1、C1桩基础和DJ-A(二)、B(二)、C(二)独立基础。拉线基础有两种,分别是ZJLX和DJLX。桥梁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三种QJ-A2,QJ-B,QJ-C,拉线基础为QJLX-1基础一种。 各型号接触网基础数量见表2.1、2.2

风电场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4

1、总述 1.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的基础施工作业。工程结束后 自动失效。 1.2. 编写主要依据 1、根据《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 线路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图册; 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3、《交流电器装置接地》(DL/T621—2007); 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电瓷外绝缘污秽分级标准》( GB/T6463—2005);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7—201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4; 8、根据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2、工程概况: 陕西定边冯地坑风电场二期35kV线路工程,将冯地坑风电场共计24台风机接入风电场 110kV升压站,本期共架设2回线路,每回线路均起始于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外 新建电缆终端塔,终止于风电场内接风机的电缆终端塔。本期2回线路均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沿线海拔高度在1510m-1800m之间。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35.176km( 17.522+17.654km),全线新建铁塔共计133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79基,单回耐张塔51基,T接塔3基。 全线随35kV集电线路架设1根ADSS光缆。 2.1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 本工程采用JL/GIA-240/30-24/7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GJ-50 (1*7-9.0-1270-B)镀锌钢绞线,与接风机箱变段电缆相连接的引流线采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本工程线路沿线地貌较为复杂,从成因上多为黄土侵蚀而成,形成了黄土梁、峁,从形态上多表现为丘陵及冲沟,丘陵顶部较为平缓,冲沟较深而陡峭,沟坡稳定性差。风场内运输风机道路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2.2 线路方向及基础腿别 2.2.1 根据本工程风机现场分布,将24台风机接入升压站,具体线路走径如下:

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工艺 (1) 5.施工要求 (2) 5.1顶进设备安装 (2) 5.2试顶 (2) 5.3顶进挖土 (2) 5.4箱涵顶进 (3) 5.5尺寸偏差控制 (4) 6劳动力组织 (4) 7材料要求 (5) 8机械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查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确保顶进安全措施 (6) 10.2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7) 10.3环境保护措施 (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223+527 新建(7+8.5+8.5+7)m框架桥箱体顶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1、现场准备:现场既有地下管线采用人工挖出,并采取包裹保护,坡脚下电缆不能挖出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割接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保护措施完成后再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2、劳力及施工机具准备充分调试正常,由施工负责人确认备有足够人员、机械、材料,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替代、备用后方可施工。 3、技术准备: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的原则进行施工。顶进前技术人员复核箱体几何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顶进高程中中线和高程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没有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 2、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 3、所有参加接长框架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顶进施工时,对既有路线采取D24型便梁的加固措施。 5、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6、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7、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并严禁逆坡挖土、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每次挖土进尺不得超过1m。 8、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测量监控。 4 施工工艺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 指导书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3) 第二节基坑开挖 (4) 第三节基础浇筑 (9) 第四节混凝土支柱安装及整正 (16) 第五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5) 第六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 第七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4) 第八节拉线安装 (39) 第八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44) 第九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49) 第十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展开 (54) 第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61) 第十二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67) 第十三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74) 第十四节定位装置安装 (84)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附加线安装架设 定位装置安装 腕臂计算参数测量 腕臂结构计算 腕臂结构预配 腕臂结构安装 承力索、中锚安装、倒鞍子 设备、接地装置安装 电连接安装、下锚绝缘子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 承力索悬挂点测量 接触悬挂精调 吊弦计算 吊弦安装 吊弦制作 基坑确认 支柱安装整正 拉线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 接触线架设 定位装置初安装 补偿装置安装

第二节基坑开挖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厢车站接触网的基础浇筑。包括支柱、拉线、硬横梁支柱基础等。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基坑测量定位准确; 3 技术要求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 (2)开挖好的基坑要做好防护支撑; (3)开挖好的基坑四周做好警戒标识。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开挖→防护措施→填写记录 4.4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基坑类型、基坑坑深和侧面限界; (3)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基坑深度(轨面埋深):区间:(道床高度按1.04米,底板按0.1米);H78、H60、H93 、400等径支柱:为4.14米;站场:(道床高度按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客运专线下设的通道式或排水式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箱涵。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根据框架涵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设计标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实地放出标志桩或用石灰等画出基坑开挖标志线。 2.1.2 审核施工图纸,核对结构尺寸及工程数量,做好技术交底。 2.2 场地准备 拆除施工场地内及周围所有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规划好堆放材料区域,有占用地方道路的则进行改道。 2.3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框架涵每班劳动力组织 2.4 机具配备(见表2) 前期配开挖基坑用的挖掘机1台,根据运距配倒运弃土用的自卸车1—3台。后期根据运距配6立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台,每小时60立方排量的输送泵或长臂泵车1台,插入式振动捣固器4—6台,钢筋弯折及焊接设备各一套。 3 技术要求 3.1 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分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浇筑完成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养生。 3.2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3.3 涵身混凝土必须是原装原色,色泽一致、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光洁平整,接茬顺直;混凝土表面严禁涂、刷、抹。 3.4 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框架涵进行中线、水平及贯通测量。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遇有地下水的基坑,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值。框架底部软弱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4.2.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给钢模板,分二阶段安装,第一阶段安装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安装边墙和顶板涵身,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现浇支立。 4.2.3 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在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涵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相互位置的正确。 4.2.4 混凝土灌注 (1)框架涵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2)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模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 模板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1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木模板、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模板支撑工 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卅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和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的需要专家论证后实施。 3.2.2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 1)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会审记录、规范、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2)熟悉施工环境,掌握施工特点,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 3)熟悉图纸,做好模板设计。根据施工流水段和图纸中的具体节点,提前进行模板翻样工作,找出模板工程中施工难点(梁墙交接节点、墙边洞口等)、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难度、质量和工期特点,选用综合素质好、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 劳务队伍,施工过程中可根据进度要求随时增加人员。 3、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根据工程特点和进度要求,配备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如斧子、锯、刨子、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吊装索具等。 4、材料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材料供应分析,编制施工材料用量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 2)选定墙体大钢模板的加工厂家并提前加工制作;组织模板进场并进行验收; 3)模板进场后,必须按照模板的设计要求验收,校正调整达到标准后先用抛光机磨光,刷两遍纯机油,纯机油应当涂刷均匀无漏刷现象,使用后用水性脱模剂。 5、现场准备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模板存放区进行硬化; 2)弹好楼层的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打楼板混凝土时墙柱根部200mn宽范围模板底口已严格找平,安装大模板时用2m靠尺检查。在墙皮线外5mm占贴20mm厚海绵条。 3)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门窗洞口安装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已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4)施工缝处混凝土已剔凿到密实层,用水冲洗干净,并办理隐预检手续; 5)钢模板前应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不汪油、不淌油。 323 技术要求 1)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2)模板及支架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3)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解决;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页脚内容1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Ⅱ交桩资料。 2.1.1 路肩高程计算 H =Hd+L*i (m ) 式中: H :支柱点路肩高程; Hd :变坡点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i :坡度(‰); 2.1.2 竖曲线计算公式: )(22 m R L y = )(2000m i R T ?= T=7.5△i 式中 y :竖曲线支距; 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 R :15000m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i2-1i i =Δ; 2.1.3 曲线偏角计算 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T=R*tg(a/2) L=R*a*π/180 C=2* R* SIN(r/2) 由三角关系可得 r=2* β

β=L*90/R*π 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 其中 T :切线长 L :曲线长 R :圆半径 C :弦长 r :圆心角 2.1. 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弦长计算公式 C=L-L3/(90*R2)+L5/(3888*R4) β=L2*180/(6*R*L0*π) Z Y Y Z R JD βa r C T 图1 H Z

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桥涵工程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沈西工业走廊火石岗至渤海铁路工程DK119+043.5~DK145+761.57段框架涵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施工中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管理、技术人员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3.2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3.3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4严格控制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质量。 4.施工工艺流程及标准 4.1施工工序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施工)基坑开挖→(碎石垫层、基底换填)基础及底板施工→墙身和顶板施工(出入口铺砌)→出(入)口边墙、帽石立模浇筑混凝土→养生→防水层→回填规定填料。 4.2工艺流程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框架涵施工工艺框图 5.施工要求 5.1准备工作 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防、排水措施处理,以防雨水对作业基坑造成坍塌而影响施工;为施工方便,提前将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稳固、可靠的地方,经对水准点测量复核后用于施工。施工技术交底:对到场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按图纸设计尺寸对所需模板进行加工制作;在基坑开挖前,测量组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根据纵、横轴线,按设计坡度放样基坑开挖轮廓线。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检查,用水准测量控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