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遗产年第4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朱伟

[摘要]全球化的时代,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搭建的桥梁,已然成为地方性 文化表述迈向世界的通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则夹杂着作为文化生产者的“地方性”

与文化消费者的“全球化”的互动与博弈。这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地方性的“日常生活”

与世界市场的“现实需求”相互交织,传承人、中间商、消费者等多种角色同在。同时,全球化对传统地域范畴的解构、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抉择困境,以及传承人认同问题等,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界限的模糊之处。从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视角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中,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将全球化与地方性连接起来,从而消解了两者之间界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全球化地方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0890 (2015) 04 -013 -07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特别是伴随着后现代主 义的兴起,使西方对于艺术普世化、本质化叙述 提出诸多的批评,其出发点就来自于对原始(primitive)与他性(otherness)的追捧。现如今,在全球化的时代,艺术实践和市场的中心已经不 仅仅局限于西方的油画、芭蕾和歌剧等,诸多沾 染着乡土气息的、地方性的艺术形式不断兴起,文化的本土价值和地方性知识正在被引入到全世 界的文化维度下,地方性的文化产品和表述方式 也正是我们在不断倡导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正在通过“文化创意”与“消费”的途径 为世界接受。或许可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 代表的地方性文化生产和意义创造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存在感来源于对全球化、现代化和 城市化的响应、追随乃至反抗。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文化生产者的“地方性”与作为文化消费者 的“全球化”成为彼此互动、博弈与对立的存在。

从长时段的历史看来,文化创意产业还只是 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种新兴产业,而研究者和世 界各地的经济组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仍不尽 相同,对其定位与分类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成熟 的标准。如David Throsby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4 个部分,包括核心的创造性艺术、其他核心文化 产业、更广泛意义的文化产业、相关产业(Coe creative arts、Other core cultural industries、Wider cultural industries、Related industries)。这种分类方

[作者简介]朱伟(1983 -),男,河北青县人,法学硕士,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

(广东广州,510080)

!本文写作得到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中心麻国庆教授指导和张龙同学的帮助,并得到上海大学汪丹同学建议,在

此一并致谢。

①按照D avid T h r/y的分类体系,具体呈现为“核心的创造性艺术:文学、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其他核心文

化产业:电影、博物馆与图书馆;更广泛意义的文化产业:遗产服务、出版、录音、电视和广播、视频与电子游戏;相关产

业:广告、建筑、设计、时尚” (C ore creative arts:L iterature;M usic;P erform in g arts;V isual a rts.O th er core cu ltu ral industries:

Film;M u seu m s a n d libraries.W ider cu ltu ral industries:H erita ge services;Publishing;S ou n d recording;Television a n d com puter gam es.R elated industries:A dvertising;Architecture;D esign;F ashion)。参见 J u stin O’C onnor,The eufural and cre-

ative industries:a literature review,O riginaiy published by A rts C ouncil E ngland,N ovem ber2010.p56.

式背后强调对文化的分层,其核心在于文学、音 乐、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具有“非物质”属性 的文化形式,在此基础上,以博物馆、电子游戏 和广告等为代表的各种物质化符号的呈现,则分 别处于文化创意产业“由内及外”的不同层面 上。?目前,这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层模式在 诸多经济组织中具有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从另 一角度理解,在文化创意产业兴盛的背后,隐藏 着多元文化所带来的人们个性的异化,而文学、音乐、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所处的核心位置,则 将文化创意产业与社会传统衔接起来。费孝通先 生曾经提出我们现在不光要发展经济,也要重 新认识人文资源,要回头看到这种资源给我们带 来的影响,另外,还要利用这些原有的资源给我 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服务于我们新的生活,这里面有很深的学问。”?确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所对应的“社会传统”,其中包含了社区、群体和 个人所承载与延续的文学、音乐、表演艺术和视 觉艺术等形式,与文化创意产业所对应的“现代”过程,两者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

一、有意识的文化生产

正如我们在解读地方文化传统的复兴过程中 常将“文化自觉”挂在嘴边一样,这是基于对文 化多元性以及“全球化与地方社会之间有一互相 X对应的逻辑关系”的认识,特别在全球化时代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与“文化自觉”的意识应当 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在于地方文化的传统与发展 历程,更加在于文化的未A。"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新兴潮流,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实践一种“和”的可能性,而作为 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根基的地方性文化传统则强调 “差异性”的价值。同样,文化创意产业在加强不 同区域和群体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将现代市场的 价值观念带入这些社区,这也将极大消弭地方文 化的差异性。在这个意义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意义或许不仅仅是生存 环境的转变,更可能成为其内省的契机,而文化 创意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Sna Bokova)也提出:“我们也意识到,当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提供 了新途径。文化创意产业与电影、戏剧、节曰节 庆、工艺品和设计等紧密相关,不仅创造了新的 就业机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文化创意产业 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回报,还有一些回报 是无法量化的,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可增加社会 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并鼓励公众或者不同社区的 人们广泛参与其中”。?

无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时间、术等 的 化为文化创意产

提供了便利,而由地方性文化差异引发的“好奇 心”则是其兴盛的根本原因,近半个世纪以来艺 术品贸易、文化交流的繁荣局面为这一观点提供 了有力佐证。克里斯托夫?B ?斯特纳(Christo-pher B.Steiner)从艺术品中间商的角度出发,将 非洲的传统部落与西方世界连接起来,成为一个 完整的产业体系,他详细说明了中间交易商通过 展示物品、描述物品和改变物品的方式来控制非

①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沿研究》,艺术人类学会编《非物质文化遗 产与艺术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1页。

②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的表述中,不单包括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而且也有对其 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关注社区、群体和地方社会的文化自 觉,往往是与其传统文化复兴联系起来的,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恢复、重建,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与未来则缺乏长远 眼光。费孝通:《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 a Bokova)接受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使命》,成都市文化局 编《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年版。

洲艺术产品。①我们仍不禁要问一在这个产业体 系的两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手工艺人和作为文 化消费者的西方买家,是如何实现他们的角色扮 演的?进而引申出对于内容更加广泛的文化创意 产业的疑问一其创意何来?又是谁来消费呢? 而像弗雷德?R ?迈尔斯在对澳大利亚土著丙燦画 的艺术生产中所关注到的,“对于中部澳大利亚的 土著来说,在帆布上作画(和在树皮上作画)是 新鲜事物,是拿来出售而不是充作仪式或日常之 用。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所知的词汇定义这些绘 画。树皮画和丙烯画都是为卖给外人而制作的,但是两个艺术传统都在很大程度上从土著宗教活 动中借用图案和故事”②。对于中部澳大利亚土著 来说,丙烯画是日常生活的象征,也是地方民俗 仪式的附属品而非艺术形式,如今却作为一种艺 术品来进行创作与生产,其间充满了“有意识的 创造”。这一过程中,丙烯画的图案和故事代表了 土著社会的传统,同时也是艺术界眼中的他性; 而作为新创意形式的帆布等材料的运用,以及市 场化的运作方式,在土著眼中则可能是西方审美 的。

其实,不管是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还是在文化传统中衍生的新形式,以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角度来审视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是在固有 文化逻辑下进行的,其意义生产的根基在于文化 持有者的“日常生活”。如同萨林斯在美国的饮食 文化中的食物选择与禁忌角度出发,认为美国人 在以牛肉作为肉食的选择中“产生了食物的性别 法则中的雄性一极,这可以追溯到印欧传统中对牛的认同或认为牛肉可增加生殖力的观念”③,进 而形成了美国人一系列对动物的消费观念与方式。所有这些都隐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中,或者根 本不为人们所关注,其实像诸多文化传统所面临 的变革一样,如果将文化创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与发展的领域,其影响也并非都具有积极 的意义,我们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作为 创意主体的传承人往往失去鲜活形象,成为被产 品、中间商和消费者所表述的对象。方李莉考察 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之后长角苗人生活的变化,发现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地方性的文化变成了 一种表演一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都成为展示与 表演的内容。如长角苗人正月里跳花坡的习俗,已经由未婚青年男女的爱情活动演变成为外来游 客参加的“跳花节”,甚至有数千游客前来参观表 演。④

这种 不 不 是 文化 的种 悲哀,我们在强调通过生态博物馆保护这些传统 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情的将这些传统的社会 推向了世界。其实,这种传统社会生活的景观化 背后,就隐藏着现代市场的观念与体系,从封闭 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终归是伴随着各种社会 心理的、文化的阵痛。对于地方文化在社会经济 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费孝通先生曾经以“保人和 保文化”的命题来解读其中艰难的抉'%,而萨林 斯也强调“当不能够找到足够的金钱来支撑他们 的传统生活时,大问题才会出现”?。当然,不管 是政府,还是研究者,终究不能代替当地人做出

①克里斯托夫?B?斯特纳:《贸易的艺术:论非洲艺术市场的价值创造和本真性》,乔治?E ?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编《文化交流—

—重塑艺术和人类学》,阿嘎佐诗、梁永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 -192 页。

②[美]乔治?E ?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编:《文化交流—

—重塑艺术和人类学》,第67页。

③[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④方李莉:《如何保护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金星华、张晓明、兰智奇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08)》,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⑤关于“保存文化”还是“保存人”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曾多次加以论述,如在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上发言整理而成的《反思.对话?文化自觉》、2001年7月在兰州举办的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研讨班上《民族生存与发 展》主题讲演等,主要参考包括: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麻国庆《从江村到全球 —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⑥[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35 页。

关于生存、关于文化、关于生活的决定。正如梭 嘎乡高兴村村长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不是没有想 过,你不许他们修(新式房屋),他们就只好住这 种土墙房。你说是文化保护,大雨一来,土墙房 (里的人)多半都找不到躲处,到处漏雨,不好搞 呢。,’①

同样,像地方传统生活的“景观化”与转型 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一样,社会环境的转变也带 来了许多传统手工作坊的新适应方式。刘晓春教 授关注到广东顺德地区广绣的传承“正经历从传 统家庭式作坊生产向现代规模化集中生产的转 型”②;无独有偶,黄旭涛也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 画传承单位类型分化中发现了现代转型的趋向③。其实,广东凉茶等项目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已经见 证了这种现代性转型的成效一市场化的运作与 发展模式在传统酿酒技艺、食品制作技艺等传承 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凉茶在国内的销量早 已超越可口可乐,而茅台、五粮液、洋河等也都 已成为酒类产业的代表。

当然,唯经济利益至上的观点并不应在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据主导,以生产的视角来看 待传统的延续更加贴合国家的初衷,但这却不能 阻挡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正是在这样的过 程中,承载着地方传统的“物”与“人”、“生 活”等实现了分离。如丙烯画创作被从澳大利亚 土著人社会生活情境中抽离的过程一样,作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丙烯画生产在西方被赋予“艺术 创作”的名义一这限于丙烯画产品本身,而其 背后的土著人及其生活,则被作为艺术作品虚幻 的背景。“见物而不见人”的产业模式已经成为文 化创意产业的某种惯习,但是这背后冷冰冰的价 值、交换冲淡了文化的温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领域中,可能生产的结果是带有传承人情感与 体温的文化产品,“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 暖”④。

二、脱离传统的文化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时空错位,这是当下全球化大 市场体系带来的弊端之一,也将是文化创意产业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然面临的问题。与澳 大利亚 著 画产 类 的个 并不 ,而在努力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地方性的生产 也在不断被强化。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许 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其间游刃有余的转化,他们会根据情境的差异作出自我身份的选择。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化生产的具体情境区分“作 为产业的文化生产”和“作为传统的日常生活”,⑤由此而来对文化消费观念的扩展。麻国庆 教授曾以“无意识的传承”与“有意识的创造”来区别不同主体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影

①吴昶:《梭嘎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动态系统展示刍议》,艺术人类学学会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②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思想战线》2012年第6期。

③黄旭涛将杨柳青镇年画街39家作坊划分为传统型、创新型和营业型三类,而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23%和72%,由此可以发现传承单位在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应对策略,作者进而提出“传承主体主动适应社会变迁是实现

转型的核心动力”的论断。黄旭涛:《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现代转型与遗产保护的思考》,《文化遗产》2013年第5期。

④[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英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⑤高丙中称“非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他过分强调了研究者在非物质文化认定过程中的作用,

但是其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知识界对“日常生活”认知和话语转变的解析,却有独到之处。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刘晓春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解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非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展示、弘扬,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想象、建构的过程,而在于被挖掘、被展示的非物质文化是

否就是原生态?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生态——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原生态,还是学者连同其他力量合谋臆想、建构出来的

原生态?”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

期。

响,目前看来,“无意识的传承基本上不存在了”。①而由文化创意、生产与消费所带来的“有 意识的创造”,则将我们带入对异文化的想象。举 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全国各地旅游区中经常可以 见到把地方婚俗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每天重复不 断的表演,甚至许多观众也被纳入到表演当中—男性观众在舞台上可以“娶”到漂亮的少数 民族姑娘。这种情境下,文化的庄重、仪式的内 涵以及人们的情感都被抽离出来,仅仅婚礼的外 壳被保留了下来。在演出者看来,这并非是他们 的日常生活,而是一种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复 制与生产。当然,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也未必 认为当地人就是这样。

不单是对于传统的仪式生活,许多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技艺也被赋予了更加开放的内容。在韩 国,汉山苎麻手工业的现代化让我们看到了完全 不同以往的创造过程和结果,不单传统的苎麻织 造技艺被传承下来,当地还开发出苎麻添加食品 的制造等,甚至苎麻糕成为韩国第一的销售食品。②其实,如同西敏司将食物烹饪的“去社会 化”和“无时间规律化”作为当前社会转变的表 征一样③,我们所观察到的可能仅仅是文化创意产 业“有意识的创造”背后冰山一角,文化创意中 的“日常生活缺席”、“去社会化”和“反传统倾 向”等越来越明显,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 发展带来的必然选择。

除此之外,在社会生活空间内部,相当一部 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活动并不是以市场交换 为准则的,或者说是为了满足群体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存在的,其背后隐含着地方社会的秩序与规 范。其实不难发现,除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 够完成从技艺向产品的转化,其他大多不适合进 行严格意义上的产业转化,如果一味借此追求经 济利益,将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 。,不 将文化创意产 到所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当中,但我们不能 因此限制在文化传统中衍生的“创意”一这些 根植于地方文化逻辑、基于日常生活需求,并由 传承人和文化持有者共同进行的“文化创意”活 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或许 萨林斯的叙述能够给我们某些启迪,“在西伯利亚 和北美,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的人们,还是通 过利用工业技术,来实现旧石器时代的目的”④。其实,不管是刀耕火种,还是机械化种植、收割,人们还是处在农业文明的社会当中。从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观点来看,我们强调其本质属性一这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变”的属性,是“旧石 器时代的目的”,而附属于其上的技术、形象等,都是“可变”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基于文化 传统的“创意形式”,大多附属于地方社会基本的 文化逻辑。可以认为,“不变”的文化逻辑与“可 变”的文化形式之间,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创意 实践,构成了社会内部文化创意生产的自我消费 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适用于文化生产者与外部社会 的 动,或许其间 了产 与 费 ,还

①参见(1)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2)麻国庆于2006年11月在“第三届开放时代论坛”上的发言。刘小楓、曹錦清、孙歌、贺照田、庄

孔韶、丁耘、渠敬东、卢晖临、应星、赵晓力、麻国庆、张旭等:《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开放时代》2007

年第1期。

②[韩]郑然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五星遗产代表目录—

—汉山织苎麻的传承状况和变化》,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与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内部

刊物),2013年10月。

③西敏司认为,“人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趋势正在以不断加速的方式传播着,即便是在那些似乎曾经地址过这一传播过程的较大型的传统社会中,例如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食物可能只是(或者说它似乎是)一场更庞大、更根

本之转变的一个表征。饮食被整个重塑,这是因为社会生产的面貌被彻底改换,以及时间、工作和闲暇的性质也与之一道

发生了改变”。[美]西敏司)《甜与权力—

—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王超、朱健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第208 -209 页。

④[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第118页。

有所谓的“中间商”一在某种程度上,中间商 扮演了叙述者与需求者的双重角色。贝尼塔?如勒-罗塞(Bennetta J u l es- Rosette)曾写到:“艺 术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不同的文化世界,只能通 过艺术性交换的媒介建立融洽的关系”①。文化生 产者通过中间商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所 蕴涵的地方性知识表述给外部世界;与此同时,外界消费者也可能通过中间商表达自身的文化需 求,甚至中间商代表了对地方文化生产普适性的 需求,是诸多文化产品最初的“消费者”。文化生 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等多方群体围绕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创意性生产与开发进行协商和共谋,是 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博弈的过程。

三、界限的消解

若非在某种理想的范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人不可能单纯生产一堆产品去迎合市场的 需求,否则就丧失其文化的真实性;同样也没有 一个专为他们延续技艺而创造的市场体系,这不 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差异性,并没有在两者之间划 定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造成了一种相互混 搭、相互依赖的局面。从宏观角度看,非物质文 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所涵盖的内容原本就有诸 多模糊之处,而对于要明确区分两者之间边界的 想法,或许就掺杂了太多理想主义的色彩。特别 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对传统地域 范畴的解构、传承人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混乱,以及人们对经济文化发展的抉择困境等一系列问题 的提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越来 越无法分割,在两者之间划定明确界限的可能性 越来越 。

在我国的国家话语体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 产生产性保护限定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炮制类项目,这或许是与文化创意产业最相 似的形式,甚至其运作模式都有许多可彼此借鉴 之处。但是这种限制体现出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产 化 中的 ,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系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关联性认知的缺位一

毕竟这并非是两者之间的唯一交集,或许在Dav5 Throsby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就可见端'。当,观 上对文化创意产 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更加理想 化的表述,2013年《杭州宣言:将文化置于可持 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中称:’我们应当通过鼓 励各类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及当代创意表 达来推动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特别是公共 空间的复兴,以期维护社会结构,获得更多经济 回报,同时提升竞争力。我们还应当推进文化创 意产业、基于遗产的城市复兴项目和可持续旅游 业的发展,这些强有力的经济领域将创造绿色就 业岗位,刺激地区发展,同时鼓励创意”②。

微观层面上,从特定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角 度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之 间的边界更加难以确定,人们往往习惯在两者之 间左右摇摆,以获得更加直观的利益。研究者们 看惯了 “国家化”等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化的顺从 与反抗,对民间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也都与社会 形势相衔接,但是却经常忽略一些细微的因素变 化对人们所选择道路的影响。其实,对于社区、群体和个人来说,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都只是自身生活的附属,“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观念在人们生活实践中体现 的淋漓尽致。比如生活在藏彝走廊中的白马藏人,随着民族地区旅游的兴起,其日常生活显示出更 多的开放性,从旅游饮食与传统饮食的差异中就 可以发现当地人的这种心态。

①[美]乔治?E ?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编:《文化交流—

—重塑艺术和人类学》,第178页。

②2013年5月15日至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杭州市举办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全体代表一 致通过《抗州宣言: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地位》,内容参见国家数字文化网http: //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4934359.html,/ zixu n/h u an qiu/201305/t20130523_ 651549 .htm

白马藏人旅游饮食与日常饮食的差异①

为游客提供的食品当地人自己食用的日 常食品

传统黄金饼、腊排、满锅

转、凉掉嚴根粉

金锅银、火烧馍、玉

米知吗、拌汤、搅团

现代白米粥、炝炒银丝、

回锅肉、纯菜

、、

火锅(不常食用)

特制烤全羊、烤鸡煮羊肉(不常食用)

对于饮食上的这种差异性,当地人有自己的 解释,“外面搞旅游的都是这样,菜的名字要好 听,家庭旅馆也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像白羽毛、夺博风情园、香格里拉这样,游客才喜欢”②。这 些叙述背后反映出一种认知的差异,当然也有当 地人对社会变迁的某种回应。或许对他们来说更 加喜欢金锅银、火烧馍、炒洋芋等日常食品,烹 饪羊肉也多习惯用煮的方式,但是旅游带来的经 济效益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腊排、回锅肉和烤全羊 —白马藏人在“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之 间的抉择在餐桌上被展示出来。长远来看,如此 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之间 的界限还能存留多久,又有谁还能分得清楚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上“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这也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协 调发展的终极目标。一直以来,我们关注于非物 质文化遗产中所固守的传统,也看到了文化创意 产业带来的发展,但是往往将二者简单的对立、割裂或拼凑;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隐含的 “地方性”与文化创意产业对应的“全球化”之间 冲突与博弈不断,而文化持有者在其间踽踽独行。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 合,是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衔接起来,将地方性生产与全球化趋势衔接起来,只有如此 才能够看到其背后隐藏的传承人、意义生产与日 活。

[责任编辑]王霄冰

①刘志扬等:《藏彝走廊里的白马藏族——习俗、信仰与社会》,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②刘志扬等:《藏彝走廊里的白马藏族——习俗、信仰与社会》,第318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