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

2

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点燃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

2↓ Na

2

SO

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

试管滴瓶量筒

烧杯水槽

分液漏斗胶头滴管

铁架台托盘天平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原则:“三不”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用量:

(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

(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随意丢弃

(3)不要拿出实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

(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

5、液体药品的取用:

(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

(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

(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

6、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

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称准到时0.1g。

B、步骤:①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游码在零刻度处)

③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

④左物右码(固体粉末放在纸上,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里)

(先加质量大的法码,再加质量小的法码)(左=右+游)

⑤称量完毕,法码回盒,游码回零。

C、练习: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时,把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中,读数为

10.5g(1g以下用游码),那么该同学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

(2)液体:用量筒量取(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大仰小),滴管滴加。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练习:小兰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11ml,实际上她量取的液体比11ml

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仪器装配

(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

(2)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

(3)方法:①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④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 B 、气密性检查

(1) 步骤: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2) 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3) 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

8、气体收集

(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H 2 ,O 2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O

2 ,CO 2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 H 2 9、物质的加热 A 、酒精灯

(1)构造:灯座、灯芯管、灯帽、灯芯

(2)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二查:①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②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2/3(4)二禁:①禁止酒精灯对点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5)二要用:①点燃时,要用火柴②熄灭时,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B、仪器

(1)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等(2)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等

C、注意事项

(1)用外焰加热,不要与灯芯接触(2)均匀受热(可移动试管或酒精灯)

(3)加热盛药品部位,液体加热试管的中下部

(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o角,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

(5)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6)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7)加热完毕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洗(8)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1/3

(9)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须垫上石棉网);

不可加热的仪器:集气瓶、量筒、漏斗等。

10、洗涤仪器

A、方法:(1)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半管或半瓶水,振荡

(2)用试管刷时可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B、难溶物的洗涤:(1)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溶液洗涤

(2)不溶液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涤

C、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D、放置: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11、粗盐的提纯

A、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

B、过滤

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2、操作要点:

(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①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②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3)三靠: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练习: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1)、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滤纸破损(3)、仪器不干净

C、蒸发

1、仪器:铁架台及铁圈、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坩埚钳

2、操作:(1)放好酒精灯,并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高度

(2)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的液体

(3)加热蒸发,不断用玻璃棒搅动液体

(4)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3、注意事项:刚加热完毕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练习:粗盐的提纯中都用到哪种仪器?各其的作用?

玻璃棒、(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引流

(3)、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天然循环

(自学)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三、水的人工净化

1、水的分布:淡水资源缺乏,不到总水量的0.3%

2、水的净化

沉降→过滤→消毒或杀菌(化学变化)→煮沸加絮凝剂(固体小颗粒)

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空气、河水、泥沙、矿泉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蒸馏水等

4、物质的提纯

(1) 过滤法:(固不溶于液) (2)蒸发:(固溶于液) (3)蒸馏:(液溶于液)

5、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3)转化方法:煮沸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电解水

正极体积小氧气

1

2

负极体积大氢气

2、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H

2O H

2

O

2通

3、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5、微观解释电解水过程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在一起生成氢气。

6、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物质

成构

构成

分子构成原子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7、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特征:

(1)原子的体积、质量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存在间隔(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二、水的合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水生成

点燃

结论:氢气+氧气水

H

2 O

2

H

2

O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3、氢能源:(1)来源广(2)放热多(3)无污染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结构

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占体积小,质量大)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占体积大,质量小)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二、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层:1、2、3、4、5、6、7 离核距离:近远

能量高低:低高

2、原子结构示意图

+8

原子核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电子层

质子数

3、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2)稳定结构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

Na +

-离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式

NaCl

5、元素周期表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第二节、元素

一、元素和元素符号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Ca、Fe、Cu、Mg等

非金属元素:O、H、Cl、C、P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等

4、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O

2、H

2

、C、P 、Fe、Cu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CuO、MgO、NaCl、NaOH等

5、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如:CuO、MgO

6、在地壳中的分布:O、Si、Al、Fe、Ca

7、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该元素氧元素

例: O 2O:2个氧原子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个氧原子

固态非金属元素该元素铜元素

金属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例:Cu 一个铜原子稀有气体元素该物质铜

第三节、物质组成的表示

一、化学式的意义

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MgO、H

2O、CO

2

表示该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组成

2、意义: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例:H

2O 2H

2

O :2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二、化合价与化学式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金正非负单质零,(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为零)正负总价和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一价氢氯(-1)钾钠银,二价氧(-2)钙镁钡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四、六价硫皆存。

+1 -1 -1 -2 -2 NH 4 OH NO 3 CO 3 SO 4 (1)求元素的化合价 例题

计算KClO 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X+(-2)×3=0 X=+5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例题

已知铝的化合价是+3,氧的化合是-2,写出铝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1、 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或金前非后) AlO

2、标:化合价

3、求:最小公倍数 |+3|×|-2|=6

4、算:原子个数

Al :6÷3=2 O :6÷2=3 Al 2O 3

5、查: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三、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例:H

2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H

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

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

H

2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个数

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求H

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

H

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2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 ×100%≈ 11%

鲁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鲁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较危险的安全事故的是( ) A . 称量药品 B . 点燃酒 精灯 C .取用固 体 D . 过滤 2 . 下列各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是( ) A .酒精燃烧 蜡烛熔化 B .冰雪融化 工业制氧 C .剩饭变馊 高粱酿酒 D .滴水成冰 铁锅生锈 3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化学性质取决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4 . 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观: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 .守恒观:16g 硫与32g 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8g 二氧化硫 C .转化观:O2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5 .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下现象:①发现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穿透金箔,②小部分a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的a 粒子被反弹回来(如图)。该实验能

说明() A.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 B.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C.金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 D.原子中存在原子核且所占的体积很大 6 . 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发现了114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175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 C.该元素的原子中有289个中子 D.该元素的原子带正电 7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3+ 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 8 . 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化学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 x) D.可吸入颗粒物(TSP) 2、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3、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H2、N2B.N2、O2 C.CO2、CO D.N2、Ar 4、据报道,2005年3月,广州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D.液氮气化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落下 5、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6、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 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造成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上有水雾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8.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用一段纱窗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试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的()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表面的锈未除干净 C.集气瓶底没铺一层细砂D.给铁丝加热的温度太低 9、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②⑤B.②③C.②③⑤D.①②④⑤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鲁教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 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点燃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试管 烧杯 胶头滴管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下)期末试卷.docx

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3.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错误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使浑浊的河水净化为纯净水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则不含或少含 C.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D.用加肥皂水的方法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4.饮用水用氯气(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已采用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下列对Cl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O2是氧化物 B.ClO2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ClO2中没有氧分子 D.ClO2氯、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如图所示方框中,符合2H2表示意义的示意图是()

A.B.C.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化学式NaSO4 B.四个氮原子2N2 C.三个碳酸根离子3CO32﹣ D.硫在氧气中燃烧2S+3O22SO3 7.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 ②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 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 8.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水氢气+氧气 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过氧化氢水+氧气 9.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 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 镁+氧气 氧化镁 Mg O 2 MgO 2、 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 )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 2SO 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锥形瓶 水槽 点燃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八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鲁教版

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2 ==== 2MgO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2 ==== Fe3O4 ;4Fe + 3O2 ===== 2Fe2O3(缓慢氧 化) 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2 === 2CuO ;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2 + O2 === 2H2O 6.碳的燃烧:2C + O2 ==== 2CO (不完全燃烧);C + O2 === CO2(完全燃烧) 7.硫的燃烧:S + O2 === SO2 8.磷的燃烧:4P + 5O2 === 2P2O5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O2 === 2CO 10.人工固氮(合成氨):N2 + 3H2 ======= 2NH3 11.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2.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2O == H2CO3 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14.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转化为三氧化硫:2SO2 + O2 ==== 2SO3 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16.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7.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2HCl 18.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靠近:NH3 + HCl == NH4Cl 二.分解反应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 CO2↑+ H2O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 + O2↑ 5.电解水:2H2O 2H2↑+ O2↑ 6.碳酸分解:H2CO3 == CO2↑+ H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3 CaO + CO2↑ 8.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2Al2O3 4Al + 3O2↑ 三.置换反应 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2O3 + 3H 2 2Fe + 3H2O ;Fe3O4 + 4H2 3Fe + 4H2O ; CuO + H2 Cu + H2O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2Fe2O 3 + 3C 4Fe + 3CO2↑;Fe3O 4 + 2C 3Fe + 潮湿空气 △ 点燃 点燃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粉尘等 点燃 点燃 === △ === △ === △ === MnO 2 === 通电 === 高温 === 通电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高温 ===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2017-2018学年鲁教版化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⑴本试卷共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⑶本试卷全部为笔答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案栏中。)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醋除水垢 B.大米酿酒 C.白酒挥发 D.食品腐烂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进行验证。“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作出猜想 B.进行实验 C.设计方案 D.得出结论 4、下列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牛奶 C.矿泉水 D.冰水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 8、若想称取5.6g食盐粉末,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向右面,此时应该(其他操作均正确)A.继续添加食盐 B.取出少量食盐放回试剂瓶 C.取出少量食盐放到指定容器 D.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9、给150 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10、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与简答题:(共42分) 11.(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用化学符号表示:水、氧气、氢气。 (3)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测试题 鲁教版五四制

运动的水分子 1、(苏州)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 C.气体分子可分 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 2、(2014年山东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3、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鼓起来。其原因是() A、球内气体中分子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分子质量增大 C、球内气体中分子间隔增大 D、球内气体中分子不运动了 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冰---分子发生了变化 C、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6、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7、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1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8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化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 ) 9.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的质量很小A.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 D )10、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得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得得,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得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 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 镁+氧气 氧化镁 Mg O 2 MgO 2、 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得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 2SO 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得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得变化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得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得理想就是不 在使用有毒、有害得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得产品。 三、物质组成得奥秘 1、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就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构成 2、物质就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就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 一、认识常见得化学仪器 试管 酒精灯 滴瓶 量筒 烧杯 锥形瓶 集气瓶 水槽 坩埚钳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胶头滴管 铁架台 玻璃棒 托盘天平 点燃

(完整版)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化学教材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到图书馆去:你好,化学!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到图书馆去:卡文迪什的发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 第二节元素 第三节物质构成的表示 到图书馆去:化学自有深意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点燃化学革命火种的勇气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到图书馆去:用天平秤出来的伟大定律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到图书馆去:地球越来越热问题越来越烫手

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单元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到图书馆去:无处不在的溶液 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到图书馆去:分子变成离子 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海水晒盐 第三节海水制碱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到图书馆去:深藏海底的天火 第四单元金属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到实验室去:研究金属的性质 到图书馆去:有锂走遍天下 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十五中的有机物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 到图书馆去:阿斯巴甜之苦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到图书馆去:合成我们的未来

山东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N-14 Al-27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固体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粉末比镁的质量大 B.石蜡燃烧后质量减小 C.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D.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铜(Cu2O)与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到了多种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锌 B.金 C.铜 D.二氧化碳 3.“科技治霾”是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法的一大亮点。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O2 D.N2O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 B.4Fe+3O22Fe2O3 C.H2O2H2O+O2↑ D.CO2+Ca(OH)2CaCO3↓+H2O 5.在反应A+B C+2D中,已知2.9 g A跟4.9 g B完全反应,生成 6.0 g 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40 B.58 C.29 D.86 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乙可能为单质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7.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8.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知识点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知识 点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4、蜡烛燃烧 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 (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 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 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 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 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 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 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 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 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 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四)加热器皿--酒 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 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doc

△ 点燃 MnO 2 点燃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K:39 Mn:55 1.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 A. 反应条件 B. 哪些物质是反应物 C. 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的相对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原子种类 3. 天文学家观察到“百武”彗星因受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射而产生喷气现象。喷出气体包括:CO 、CH3OH (甲醇)、HCHO (甲醛)、HCN (氢氰酸)等有毒物质和水蒸气。根据这一信息可以推测: A.“百武”彗星至少含有C 、H 、N 、O 元素 B.“百武”彗星中存在单质和化合物 C.“百武”彗星是一个液态混合物 D.“百武”彗星可能存在生命 4.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多的是: A .H2 B . C C .S D .Mg 5. 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的总质量没变、水的质量也没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 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为土 C. 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 沉淀物来自于蒸馏器本身 6. 有X 、Y 两元素,使12g X2与XY3反应生成24gC ,化学方程式为:X2+XY3=3C 。则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A. 1:1 B. 1:2 C. 3:1 D. 3:4 7. 在3B +2A=C 的反应中,10gA 与足量的B 反应能生成22gC ,则A 、B 、C 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3∶2∶1 B .12∶10∶22 C .4∶5∶22 D .5∶4∶22 8. 加热6.32 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 g 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A. KMnO4 B. KMnO4、K2MnO4、MnO2 C. K2MnO4、MnO2 D.KMnO4、K2MnO4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4Fe+3O2 ==== 2Fe2O3 B. 2KClO3====2KCl+3O2↑ C. 4P+5O2 2P2O5 D. 2C2H2+5O2====4CO2+2H2O 10. 在反应3Cu +8HNO3=3Cu(NO3)2+2X ↑+4H2O 中的X 的化学式是: A. N2 B. NO C. NO2 D. N2O5 1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B. 按任意体积混合后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八年级初二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 1 (1 (2 2 (1 (2 3 (1 (2 4 (1 (2 (3 5 6 7 1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

10.5g 11ml 7、仪器装配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仪器装配 (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 (2)顺序:从下至上,从左到右(拆卸则相反) (3)方法:①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管: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④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 B、气密性检查 (1)步骤:连接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2)现象: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3)判断:符合上述现象的装置不漏气 8、气体收集 (1)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H2,O2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 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O2,CO2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如H2 9、物质的加热 A、酒精灯 (1 (2 (3 (4 (5 B、仪器 (1 C (1 (3 (4 (5 (7 (9 10 A (2 B (2 C D 11、粗盐的提纯 A、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 B、过滤 1、仪器: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2、操作要点: (1)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①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②漏斗内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3)三靠:①倾倒液体时,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练习: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

八年级化学上册元素鲁教版

元素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分子、原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学生能够应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微观领域的思维方法去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在原子组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区别正在于核内所含的质子数不同,在前面的学习中,已为“元素”的概念的建立进行了知识的铺垫。 本节课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元素”的概念,引导学生理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本节难点:(1)元素概念的内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三大部分进行: 1、元素概念的建立 <情景创设>1、许多分子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它们能否划为一类 2、不同类的原子有什么本质区别 在复习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下表

<提出问题>上述物质中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从而使学生概括找出以上物质中都含有氧原子且这些氧原子中核电荷数都为8,综合其余几种原子核电荷数的分析,指导学生抽象的得出同一类原子的本质特点是核电荷数的相同,进一步引出元素的概念,通过概念含义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讨论> 见课本71页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进而明确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元素没有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原子和元素的理解发生混淆,接下来通过对比原子与元素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自学>地壳中元素的分布。 <思考>为数不多的元素为什么可以组成这么许多物质呢? 2.元素符号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这一化学变化 用中文表达:镁 + 氧气→氧化镁 用英语表示:magnesium + oxygen → magnesium oxide → MgO 用化学用语表达:Mg + O 2 通过以上表示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元素符号、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不同国家的学生学习化学都要学习这套语言。不同国家的化学家们合作和交流也要用这套语言。<拓展视野> 阅读课本73页资料。联系查找常见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 <讨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3、元素周期表 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为此,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有序的排列起来。简介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最新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最新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 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观察化学变化 1、 镁条燃烧 (1)现象:①发出白光 ②放出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2)结论: 镁+氧气 氧化镁 Mg O 2 MgO 2、 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 +氢气 Zn HCl ZnCl 2 H 2 3、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 2SO 4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 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一、从问题开始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锥形瓶 水槽 点燃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八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溶液测试题

溶液测试题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食盐水 B.汽水 C.白醋 D.冰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 C.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得到100ml酒精溶液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3.假若有一瓶室温下长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 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 4.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并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食盐水 B.蔗糖水 C.碘酒 D.牛奶 5. 下列溶液中,溶质在常温下是液体的是( ) A.碘酒 B.氯化钠溶液 C.“雪碧”饮料 D.医用的酒精溶液 6.从200g某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0g溶液,剩下的溶液中不变的是()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7.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g蔗糖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 8.把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 A.100g B.80g C.40g D .20g 9.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漏斗10.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是( )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下列物质,U型 管右侧液面高出左侧液面,则加入的物质是() A.硝酸铵固体 B.氯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浓硫酸 1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二、填空题 1.填表 (1)50ml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__100ml。 (2)5%的食盐溶液100g,取出50g,剩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5%。 三、简答题 1.当看到某葡萄糖注射液的瓶子的标签上写有“5%”字样,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