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产处置申请表

资产处置申请表

资产处置申请表

资产处置申请表

说明:1.资产类别(1)固定资产①土地、房屋及构筑物②通用设备;③专用设备④交通运输设备⑤电气设备⑥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⑦仪器仪表及其他⑧文艺体育设备⑨图书、文物及陈列品⑩家具用具及其他;(2)流动资产①货币性资金②有价证券③应收账款④应付账款⑤其他;(3)无形资产①专利权②著作权③商标权④土地使用权⑤其他;(4)对外投资;(5)其他资产

2.资产来源(1)财政性资金形成(包括预算外资金)(2)单位自筹资金形成(3)单位合并形成(4)上级拨付资金形成(5)上级调入形成(6)接受捐赠形成(7)其他

3.资产处置方式(1)拍卖(2)招投标(3)协议转让(4)其他方式

4.表中资产类别、资产来源、资产处置方式等均用代码填写。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附件六: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通过比率分析法主要揭示以下四个问题: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角度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 1. 偿债能力的评价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以其变现性和债务物质保障程度为衡量标准。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流动资产支付在一年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弱,就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对其流动负债偿还的保障能力差,企业的信用受损,短期筹资能力被削弱,筹资成本和进货成本增大,投资能力和获利能力下降。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三: ①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式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值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这一指标可以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偿还保证。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2左右为宜,因为企业的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左右,若流动比率在2左右就说明企业即使不依赖出售存货也可以清偿短期债务。但应注意的是该比率不宜过低也不宜过高,过低说明企业偿债能力不足;过高则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②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存货 流动资产- 式中的所有数据同样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这一指标是进一步衡量不依赖出售存货而能清偿 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以1为宜,因为该比率过大,虽然表明企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但也说明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速动资产。 ③ 现金比率: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现金类资产 式中的现金类资产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通常按速动资产减应收账款计算。一般来说,现金比率在0.2以上为好,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现金比率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非盈利性资产(现金和银行存款),不利于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以其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高低不仅受其短期偿债能力的制约,而且受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为增加流动资产和现金流入量最终依赖于企业的获利规模。如果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弱,不但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而且也意味着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政策失败,企业的资本结构有问题。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①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100%

清算表及附表

清算表及附表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清算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类别行次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1 资产处置损益(填附表一) 2 负债清偿损益(填附表二) 3 清算费用 4 清算税金及附加 5 其他所得或支出 6 清算所得(1+2-3-4+5) 7 免税收入 8 不征税收入 9 其他免税所得 10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1 应纳税所得额(6-7-8-9-10) 应纳所得税额计算12 税率(25%) 13 应纳所得税额(11×12) 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14 减(免)企业所得税额 15 境外应补所得税额 16 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3-14+15) 17 以前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额 18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16+17) 纳税人盖章: 清算组盖章: 经办人签字: 申报日期: 年月日代理申报中介机构盖章: 经办人签字及执业证件号 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 受理专用章: 受理人签字: 受理日期: 年月日

附表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 行次项目账面 价值 (1) 计税 基础 (2) 可变现价值 或交易价格 (3) 资产处置 损益(4) =(3)-(2) 1 货币资金 2 短期投资*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4 应收票据 5 应收账款 6 预付账款 7 应收利息 8 应收股利 9 应收补贴款* 10 其他应收款 11 存货 12 待摊费用* 1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4 其他流动资产 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6 持有至到期投资# 17 长期应收款# 18 长期股权投资 19 长期债权投资* 20 投资性房地产# 21 固定资产 22 在建工程 23 工程物资 24 固定资产清理 25 生物资产# 26 油气资产# 27 无形资产 28 开发支出# 29 商誉# 30 长期待摊费用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 年月日金额单位: 元(列至角分) 行次项目账面计税可变现价值资产处置 价值基础或交易价格损益(4) (1) (2) (3) =(3)-(2) 1 货币资金 2 短期投资*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4 应收票据 5 应收账款 6 预付账款 7 应收利息 8 应收股利 9 应收补贴款* 10 其他应收款 11 存货 12 待摊费用* 1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4 其他流动资产 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6 持有至到期投资# 17 长期应收款# 18 长期股权投资 19 长期债权投资* 20 投资性房地产# 21 固定资产 22 在建工程 23 工程物资 24 固定资产清理 25 生物资产# 26 油气资产# 27 无形资产 28 开发支出# 29 商誉# 30 长期待摊费用 31 其他非流动资产 32 总计 经办人签字: 纳税人盖章: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 (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企业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模板

附件8: 资产负债表 年月日 单位:元 资产行 次 年初数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 权益 行 次 年初数期末数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 短期借款30 短期投资 2 应付票据31 应收票据 3 应付帐款32 应收帐款 4 预收帐款33 减:坏帐准备 5 其他应付款34 应收帐款净额 6 应付工资35 预付帐款7 应付福利费36 应收补贴款8 未交税金37 其他应收款9 未付利润38 存货10 其他未交款39 待摊费用11 预提费用40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12 一年内到期 的长期负债 41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13 其他流动负债 42 其他流动资产14 流动负债合计43 流动资产合计15 长期负债: 长期投资:长期借款44 长期投资16 应付债券45 固定资产:长期应付款46 固定资产原价17 其他长期负 债 47 减:累计折旧18 其中:住房周转 金 48 固定资产净值19 固定资产清理20 长期负债合计49 在建工程21 递延税项: 待处理固定资产 净损失 22 递延税款贷项50 固定资产合计23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 产: 负债合计51 无形资产24 所有者权益: 递延资产25 实收资本52 资本公积53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 产合计 26 盈余公积54 其他长期资产:其中:公益金55 其他长期资产27 未分配利润56 递延税项:所有者权益合计57 递延税款借项28 资产总计29 负债及所有者58

权益总计 附件9: 利润表 年月日 单位:元 一、营业业务收入 1 项目行次本月数本年累计数减:营业业务成本 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 二、主营业务利润 4 销售费用 5 管理费用 6 减:财务费用7 三、营业利润10 加:投资收益11 补贴收入12 营业外收入13 减:营业外支出14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 四、利润总额16 减:所得税17 五、净利润18

清算表(例题1)

例题1 某企业成立于2011年,实收资本100万元,是由自然人股东甲占比60%,自然人股东乙占比40%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11年7月31日,企业账面亏损-10万元。根据股东会决议,企业准备注销。企业成立以来,就发生两笔业务,一是购买办公用房1间,价值41万元,按直线法提取折旧1万元,账面净值40万元。二是买材料支出30万元。二是向无关联自然人借款20万元。 2011年7月31日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2011年6月30日金额单位:元 1、资产可收回金额(或者称可变现金额)为1260000元,其中: 货币资金:600000元; 应收账款:150000元(部分货款无法收回); 存货:60000元(变卖价值); 固定资产:150000元(变卖价值)。 无形资产300000元(企业有两项专利技术变卖时作价增值)

2、资产计税基础1200000元(假设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一致)。 资产处置损益=1260000-1200000=60000 3、债务偿还金额为110000元,其中: 应付账款:85000元(部分金额无法支付); 应付工资:8000元;(清算中发现应该补发职工工资) 应交税金:7000元;(清算中发现以前年度欠税少计提补提) 债务清偿损益=110000-100000=10000(元) 4、清算费用合计7000元: 清算人员工资:4500元 清算审计费用:800.00元 其他清算费用:1700.00元 清算费用合计=清算人员工资+清算审计费用+其他清算费用=4500+800+1700=7000(元) 5、清算税金及附加3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清算所得税。 清算所得=资产处置损益+负债清偿损益-清算税费±其他所得(支出)=60000+10000-7000-3000=60000 清算所得税=60000*0.25=15000 剩余资产=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偿还的负债-清算费用-相关税费-清算所得税 =1260000-100000-7000-3000-15000=1135000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实例

长城公司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案例 【案情介绍】长城公司和黄河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其有关资料如 下: (1)长城公司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 (2)长城公司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 (3)黄河公司为长城公司的联营企业,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占黄河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25%,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 (4)长城公司2008年1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借方余额科目名称贷方余额 库存现金500短期借款500 000 银行存款400 000应付票据50 000 应收票据230 000应付账款180 000 应收账款2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5 000 坏账准备—1 000应交税费12 000 其他应收款200长期借款 1 260 000原材料350 000实收资本 2 000 000周转材料30 000盈余公积120 000 库存商品8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 700 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 600 000 公司 固定资产 2 800 000 累计折旧—560 000 无形资产 5 000 合计 4 134 700合计 4 134 700(5)长城公司2008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 原材料实际成本300 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 ②销售给黄河公司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 000元,产品成本32 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 他税费)。长城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20%。 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 000元。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黄河公司,设备账面原价150 000元,已提折 旧24 000元,出售价格180 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长城公司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黄河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本年度提取该项设备的折旧18 000 丿元。 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 000元,交纳所得税2 300元。 ⑦黄河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280 000元,长城公司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 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 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 766元。 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 900元;实现净利润87 100元;计提盈余

资产处置明细表(含说明,官方版)

附表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模板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XX年XX月XX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表单说明】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 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如何填写(含模板)

依照清算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主要为: 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1、"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2、"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3、"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4、"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等于"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 1、"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负债账面价值的金额。 2、"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负债计税基础的金额,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收规定予以扣除金额的余额。 3、"清偿金额(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负债的清偿金额。

4、"负债清偿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负债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的余额。等于"计税基础(2)"列-"清偿金额(3)"列 三、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 1、第1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等于“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第3列“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第32行“总计”金额。 2、2至8行依照实际情况填列。 3、第9行“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偿还的其他债务。一般等于“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第3列“清偿金额(3)”第23行“总计”金额。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主表) 1、第1行"资产处置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等于“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第4列“资产处置损益(4)”第32行“总计”。 2、第2行"负债清偿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等于“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第4列“负债清偿损益(4)”第23行“总计”。 3、第3、 4、 5、7、8、9行依照实际情况填列。 4、第10行,填写前5个纳税年度累计可结转弥补的亏损额。附件1

清算报表及指南

清算报表及指南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日至年月日清算期间: 年月 纳税人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类别行次项目金额 1 资产处置损益(填附表一) 2 负债清偿损益(填附表二) 应纳税所得额计 3 清算费用算 4 清算税金及附加 5 其他所得或支出 6 清算所得(1+2-3-4+5) 7 免税收入 8 不征税收入 9 其他免税所得 10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1 应纳税所得额(6-7-8-9-10) 应纳所得税额计12 税率(25%) 算 13 应纳所得税额(11×12) 14 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应补(退)所得15 境外应补所得税额税额计算 16 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3-14+15) 17 以前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额 18 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16+17) 纳税人盖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盖章: 主管税务机关

受理专用章: 清算组盖章: 经办人签字及执业证件号码: 受理人签字: 经办人签字: 申报日期: 代理申报日期: 受理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附表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 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行次项目账面计税可变现价值资产处置 价值基础或交易价格损益(4) (1) (2) (3) =(3)-(2) 1 货币资金 2 短期投资*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4 应收票据 5 应收账款 6 预付账款 7 应收利息 8 应收股利 9 应收补贴款* 10 其他应收款 11 存货 12 待摊费用* 13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4 其他流动资产 1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6 持有至到期投资# 17 长期应收款# 18 长期股权投资 19 长期债权投资* 20 投资性房地产# 21 固定资产 22 在建工程 23 工程物资 24 固定资产清理 25 生物资产# 26 油气资产# 27 无形资产 28 开发支出# 29 商誉# 30 长期待摊费用 31 其他非流动资产 32 总计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附表二: 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 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行次项目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清偿负债清偿 金额损益(4)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附表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附表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 (31) 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 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 表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SANYUA16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一、会计分录

具体计算: 第24:短期借款本金1800000元,利息:1800000*6%/12=9000元/月,每季度:9000*3=27000元 长期借款本金:4000000元,利息:4000000*8%=320000元/年 第26: 领用材料:448000+15000=463000,材料成本差异期初:(31200)。材料成本差异率=(-31200-25000)/(525000+880000)=-0.04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448000和15000,材料成本差异=-0.04*448000=-17920(节约差);-0.04*15000=-600(节约差)

第30:应收账款余额:125000+912600=2162600,坏账准备期初余额:120000,2162600*15%=324390,应提:324390-120000=204390 第34:本期消费税=300000,营业税=59900,增值税=销项税(552500)-进项税(292400)=260100 应交城建税=7%*(300000+59900+260100)=43400;应交教育费附加=3%*620000=18600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906800*25%=226700,净利润=906800-226700=680100 提取盈余公积=680100*10%=68010,剩余利润=680100-68010=612090,分派现金股利=612090*40%=244836 试算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二者有如下关系: 1、两者反映的对象相同。两表反映的都是资金运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金的静态表现。反映某一时点资金的状况,利润表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其一时期的经营状况。 2、两表都是总性报告。都是月报,都是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 3、两表的作用相互补充,相辅为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发生损益后的结果,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损益表说明损益的形成过程及损益数。 4、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附表”中的“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分配数)相等。 5、两表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两个方程式内在联系的反映。即本期损益发生

后,资产负债表中的等量关系实为将上述个会计方程式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为综合会计方程式,其中“资产”里面包含利润,因为利润的表现形式是资产。 现以A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为例,具体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动关系。(报表附后)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77,111.39元,同时利润表显示,2009年度A公司净利润(本案例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等利润分配情况,视同净利润等于未分配利润)为78,321.78元,也就是说,2009年收入—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利得(或减应计入当期的损失)—所得税,形成了本期净利润,即78,321.78元,这一数字反映了A公司2009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是当期资金运动的结果。这一数字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第60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即:177,111.39+78321.78=255,433.17,它反映了2009年12月31日这一时点A公司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利润表中每一个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余额的变化,即经营成果的变化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变化,二者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及登写详细说明

附件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的通知[全文有效] 发文日期: 2009-07-17 国税函【2009】3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税务机关及时做好上述报表的印制、发放、学习、培训及软件修改等工作。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报告。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 附表1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附表2 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 附表3 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报说明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1.“清算期间”:填报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之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的期间。 2.“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3.“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二)行次说明 1.第1行“资产处置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基础后确认的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一《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2.第2行“负债清偿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基础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的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 3.第3行“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4.第4行“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5.第5行“其他所得或支出”: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的其他所得或发生的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号(负数)填列。 6.第6行“清算所得”: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

P23_固定资产处置损失专项报告(报税用)

P23_固定资产处置损失专项报告(报税用)

已审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 A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自2009年4月27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期间

A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目录 页次 一、审计报告 1 - 2 二、已审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 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 3 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附注 4 - 5

审计报告 A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行”) 自2009年4月27日至2009年12月31日止(“有关期间”) 按照后附的附注2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的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按照按照后附的附注2所述的编制基础编制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是贵行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和税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发表审计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规定并参考了《企业所得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的要求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固定资产处置金额和披露的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我们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固定资产处置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和税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表的总体列报。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的、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填报时 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经办人签字:纳税人盖章: 【表单说明】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行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申报。 二、填报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均填报。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外的纳税人,按照本表的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 2.“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金额。 3.“计税基础(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的清算开始日的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的计税基础减除在清算开始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的余额。 4.“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的金额。 5.“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基础的余额。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基础(2)”列 2.第32行“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 +…+31行总计。

3.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计税基础(2)”列第1 +…+31行总计。 4.第32 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第1+…+31行总计。 5.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基础(2)”列总计=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31行总计。 6.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

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反映特定日期(期末)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的确定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项目数字的确定方法有两种: 1.直接根据有关账簿的期末余额填列; 2.根据有关账簿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1)根据总账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2)根据明细账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具体填列方法如下: 1.根据单一或多个总账科目余额填列。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等项目直接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 填列;“货币资金”项目根据“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余额合计填列。 2.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四个往来账户: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如“应付账款”项 目,需要分别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收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坏账准备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有些项目,需要依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两者的余 额分析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 等项 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 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