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fp-tn_r57_chs

mfp-tn_r57_chs

mfp-tn_r57_chs
mfp-tn_r57_chs

技术培训

学员工作手册

R57 整车

MINI 售后服务

本工作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技术培训部门培训班的学员。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MINI 售后服务的最新相关信息。信息状态:2008 年 11 月

联系方式:conceptinfo@bmw.de

? 2008 BMW AG

慕尼黑,德国

未经 BMW AG(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VH-23 技术培训

学员工作手册R57 整车

有关本工作手册的说明

所用符号

为了便于理解内容并突出重要信息,在本工作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所包含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所述系统及其功能。

e表示某项说明内容结束。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

BMW 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

变化促使我们继续开发车辆的系统或组件。因此本工作手册中的内容与培训所

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文件仅介绍了欧规左侧驾驶型车辆。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

布置位置与本工作手册的图示情况不同。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

可能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其它信息来源

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 产品信息

- 用户手册

- BMW 诊断系统

- 车间系统文件

- BMW 售后服务技术。

目录

R57 整车

培训

1 概述1白车身3车身加强件4保险杠饰板 / 车辆前端6车门7车外后视镜9中控台10座椅11全自动折叠式车顶系统17全自动折叠式车顶结构27主动式翻车保护系统 34新型行李箱盖方案 37

培训

R57 整车概述

新款 MINI 敞篷车 R57 于 2009 年 3 月上市。

R57 首先推出 MINI COOPER 敞篷车和MINI COOPER S 敞篷车。这两款车型的尺寸(高度、宽度)均比 R52 略有增加。

R57 以 R56 和 R52 为技术基础。因此许多组件的工作原理已为大家所熟知。发动机和变速箱亦是如此。R57 的技术亮点是全自动折叠式车顶和全新的主动式翻车保护系统。

此外还提供诸如“车顶持续打开”圆形仪表等一些新特色。

1 - MINI COOPER 敞篷车的车库尺寸

1

2 - MINI COOPER S 敞篷车的车库尺寸

与 R52 相比,R57 标配 DSC(动态稳定控

制系统)并具有自动起动 / 关闭功能。

CO2 排放量可达到 137 g/km(COOPER)和

153 g/km(COOPER S)。

2

白车身

R57 是 R52 的后续开发产品。但是从车辆结构方面看白车身是全新开发的产品。

出色的防撞性能源自其有针对性地使用了高强度钢板和部分使用铝合金组件(车门范围内)。

虽然车辆的前后悬和碰撞变形区域较短,但是可以很好地吸收碰撞负荷。这一点是通过智能化的负荷路径实现的。

除了保险杠横梁和防撞盒外,车辆前端前桥托架上还带有防撞箱。在此提供了另一个负荷路径,该负荷路径可以与发动机支架一起将能量传入地板结构内。

带有相应横梁的前围板以及地板总成前部区域内所谓的“滑雪板翘曲面”使脚部空间更坚固。

通过防撞盒变形来吸收能量。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发生事故时,防撞盒可防止成本较高的部件损坏,例如车身、照明装置和冷却系统。

3 - R57 白车身材料组合

索引说明索引说明

1 上部防撞盒

2 下部防撞盒

R57 已通过欧洲 NCAP 试验。为此进行了以下重点开发项目:

?可承受高负荷的横纵梁结构

?刚度极高的乘员区?协调设计的车辆前端结构

?高效的乘员保护系统。

3

车身加强件

R57 车身取消了 B 柱设计。采用了 R56 的很多车身部件(车辆前端、地板总成、车门等)。通过采取大量的结构措施达到了很高的扭转刚度。其动态刚度为 19.5 Hz。静态刚度为 9000 Nm/度。

4 - R57 白车身

为了减小方向盘振动并提高扭转刚度,在发动

机支架与弹簧减振支柱顶之间左右两侧用螺栓

固定弹簧减振支柱顶支撑杆。

在 A 柱和风窗框板内集成了一个由高强度钢

(硼钢)制成的加强管。

搁脚板通过另一块钢板进行加固。这块钢板与

实际搁脚板之间的焊接距离为 35 mm(X 方

向)。

车门槛的外部形状保持不变,但对钢板进行了

加强处理(厚 3 mm)。车门槛内侧钢板与外

侧钢板之间焊接了几个加强板,用于提高扭转

刚度。这样可以在发生正面或侧面碰撞时,防

止车门槛向内弯曲变形。

4

5 – 车门槛和地板上的加强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扭转强度和支撑后桥,在地板

上装有 V 形支撑杆、中间通道支撑杆和后桥

支撑加强板。

V 形支撑杆用螺栓固定在车门槛上(加强板)。

后部横梁也进行了加固处理(由 0.8 mm/1.2

mm 增至 2 mm)。

5

保险杠饰板 / 车辆前端

有两种饰板型号:

?与MINI COOPER S 相比,MINI

COOPER 带有高度较低的发动机室盖和

较小的进气通道。

?MINI COOPER S 外观独特,由于冷却系统的原因进气通道较大。

这两种型号都必须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同时能为冷却部件提供足够的冷空气。

由于其螺栓连接件位于较大的安装挡板后,因此车辆前端安装简单。

保险杠饰板的形状可确保为行人提供最佳保护。同时可在事故损坏较小的情况下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来产生足够的变形行程,避免导致冷却系统、照明装置和发动机室盖损坏。

格栅和前部导流板单独安装,因此损坏时便于更换且费用相对较低。车辆前端

由于系统高度集成,因此功能、设计、安装空间、重量和成本方面达到了最佳。

一个部件(例如前隔板)承担多项功能。即冷空气导向,各种组件、照明装置、冷却液储液罐的固定。此外通过前隔板还增加了整个车辆前端的刚度。

车辆前端有一个维修位置,在该位置下可将整个车辆前端向前拉出约 10 cm 而无需松开软管或电缆。为此需使用一个专用工具。这样可以简化发动机室内的服务工作和维修工作。

与上一代车型相比,通过较少的部件即改进了冷却系统工作效率、防撞性能、刚性、可靠性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功能。

与 R52 相比前灯不再固定在发动机室盖上。这样非常便于车辆保养。

任务:将 R57 车辆前端调节到维修位置。

记录:

6

7

车门

R57 采用的车门方案为高度集成的内侧饰板支撑架模块(ITM )。这样可以减少工厂安装工作且更便于维修,而且同时还保留了 BMW 的典型特征,例如铰链方案、防撞设计和工艺技术。

具体来说 ITM 的优点是:

? 节省成本且重量减轻

? 所有主要电气组件都位于干燥空腔内 ? 易于维修:取下盖板后可接触到干燥空腔内的所有组件。ITM 不必拆下 ? 改进了车窗升降器在上部导向点处的连接(力传递和继续传递更好) ? 简化了质量和物流程序(2 个主要子模块) ? 通过集成减少了单个部件的数量(例如隔音

垫和侧面防撞梁)。

6 – 车门分解图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车门开门器 6 车窗升降器固定座

2 车门开门器饰板 7 低音扬声器

3 ITM 主托架 8 中音扬声器

4 铝合金成型件 9 车门拉手饰板

5 车窗升降器

10

扶手

7 - R57 车门内侧

索引说明索引说明

1 扶手 4 低音扬声器

2 铝合金托架 5 车窗升降器

3 车门开门器

8

9

车外后视镜

与 R52 相比,R57 车外后视镜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具有更好的视野范围。此外后视镜还装备了非球面玻璃,这种玻璃还可以改善侧向视野。 因此减小了不可见区域(死角)。这种后视镜玻璃未采用均匀球状曲面(凸面玻璃),而是

外部区域采用较大曲率的凸面。

8 - R57 车外后视镜分解图

索引 说明

索引 说明

1

标准配置车外后视镜

2

带翻折机构的车外后视镜

作为另一种选装配置,R57 还提供带有电动翻折机构的车外后视镜。这种后视镜有一个独立的壳体。后视镜罩采用不同颜色或镀铬表面。

中控台

在此安装不同的中控台。

?标准型

?高级型(带有开关组件的中控台)?带有扶手的高级型

?带有导航系统的高级型

?带有导航系统和扶手的高级型。

9 – R57 中控台

索引说明索引说明

1 标准配置中控台 3 选装配置中控台

2 COOPER S 中控台

“车顶持续打开”计时器

作为选装配置可在转速表旁安装一个按小时和分钟计数的仪表,用于记录在发动机运行期间折叠式车顶打开的时间。该仪表最多可显示 7 小时时间。

此外,车载计算机还会记录在发动机运行期间折叠式车顶打开的总时间。

10

11

座椅

前座椅

标准座椅和跑车座椅都可以提供很好的支撑作用且乘坐舒适。 两种座椅都集成有一个安装在侧面衬垫内的安全气囊。衬垫上带有预定撕开位置,安全气囊

触发时从该位置弹出。

10 – 标准配置前座椅

跑车座椅和标准座椅都配有座椅加热装置。该座椅加热装置采用两个加热档。按压开关一或两次即可对其进行相应调节。 具体情况通过开关上的 LED 显示出来。开关布置在中控台上。

座椅加热装置

11 – 座椅加热装置系统电路图

12

索引说明索引说明

1 自动恒温空调7 前乘客座椅表面加热垫

2 驾驶员座椅加热装置按钮8 前乘客座椅靠背加热垫

3 前乘客座椅加热装置按钮9 驾驶员座椅靠背加热垫

4 接线盒10 驾驶员座椅表面加热垫

5 前乘客座椅加热装置模块11 驾驶员座椅 NTC 电阻

6 前乘客座椅 NTC 电阻12 驾驶员座椅加热装置模块

座椅加热装置控制

座椅加热装置可以通过中控台上的按钮针对驾驶员和前乘客以三个加热档接通。从总线端

15 接通起即可启用座椅加热装置。座椅内的加热垫由座椅加热装置的两个模块(分别用于驾驶员和前乘客座椅)控制。座椅加热装置模块直接连接在接线盒上。

座椅加热装置按钮的状态由空调控制单元通过K-CAN 发送给接线盒。此后接线盒将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传输至座椅加热装置模块。其脉冲宽度根据所要求的加热档而定。座椅加热装置模块根据接线盒的温度规定调节座椅加热装置。座椅加热装置模块通过座椅表面加热垫内的一个 NTC 电阻确定温度。

降低座椅加热装置功率

通过车内的能量管理系统可根据能源平衡状况以较低功率启用座椅加热装置。能量管理系统位于发动机管理系统内。接线盒通过 PT-CAN 从发动机管理系统接收降低加热功率请求并将该请求直接发送给座椅加热装置模块。

降低加热档包括:

?座椅加热装置仅以第 2 档运行

?座椅加热装置仅以第 2 档的 50 % 运行?座椅加热装置关闭。

此时不关闭座椅加热装置按钮的功能 LED。组件

?座椅加热装置按钮

座椅加热装置按钮集成在中控台开关组件

内。这些按钮采用 3 档结构。使用开关第

一档时以最大加热功率接通座椅加热装置。

再次按压按钮后以中等加热功率接通。

使用开关第三档时以最低加热功率接通。

再次按压按钮时关闭座椅加热装置。在每个

加热档下都可以通过按压按钮 1.2 s 以上

来关闭座椅加热装置。

中控台开关组件通过一根带状导线与空调

系统(IHKA/IHKR)控制单元连接在一起。

空调控制单元连接到 K-CAN。

12 – 座椅加热装置按钮

13

14

? 接线盒

接线盒有两个控制输出端分别用于驾驶员和前乘客座椅加热装置。接线盒发出的信号经过脉冲宽度调制。其信号频率为 25 Hz 。

13 – 接线盒

索引 说明 1

接线盒

? 座椅加热装置模块

座椅加热装置模块还分析来自接线盒的信号。座椅加热装置的每个模块都带有三个插头。一个插头连接到车辆。另外两个插头用于连接座椅表面内和靠背内的座椅加热装置。 ? 加热垫

座椅加热装置包括靠背内的加热垫和座椅面内的加热垫。这些加热垫构成了一个单回路系统。座椅表面加热垫内的 NTC 电阻用于调节座椅加热装置的温度。从总线端 15 接通起即可启用座椅加热装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