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_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_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_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_

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

沈艺峰 吴世农

(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61005)

一、引 言

最近,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张人骥、朱平方和王怀芳在

《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发表的“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反应”(以下简称张文),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48家上市公司在1993年6月—1996年4月间722个交易日数据进行实证

检验后认为,“本文拒绝接受(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假设”。与此相反,赵宇龙在《经济研

究》1998年第7期刊载的“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

(以下简称赵文),则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123家上市公司于1993—1996年间的会计盈余数据的分析提出:“上海股票市场对预期的好消息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而对预期的坏消息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两篇文章代表两派不同的观点。那么,我国证券市场到底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

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经常会受到各类政治经济事件的影响,当某一事件发生后,大多数投资者受心理因素做祟,往往过于乐观或者过于悲观,从而选择超买或超卖行为,这一行为无疑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高过或低于其应有的合理水平,市场出现过度反应。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消化了事件的信息,调整了预期,证券市场的价格才能得到修正,回归到合理的价位上。由此可见,过度反应表面上是反映证券市场价格对其合理预期水平的一种反向修正现象,实质上是反映投资公众群体行为的心理态势,即人类固有的心理行为是否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价格行为。过度反应也从另一个侧面对证券市场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根据法玛的理论,在市场有效性假设下,任何一种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都应该为零,而在过度反应下,反向修正会造成预期平均超常收益率大于零或小于零,所以,一个过度反应的市场不能被认定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正如德博特和撒勒(1985)所说的:“假如股票价格系统性的反应过度,那样,仅仅只要从它们过去收益率的数据就可以预测出它们的反转…意味着违反弱式市场有效性”。

从文献上看,真正对证券市场过度反应问题作出实证检验的学者正是德博特和撒勒。他

们在“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1985)一文里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1926—1982年的证券交

易数据为样本进行系统性的实证分析。德博特和撒勒把整个交易期间分为两段,前一段为组合形成期间,后一段为检验期间。他们先计算前一段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按照累积超常收益率为标准,从高到低排序,以排前的35种股票和排后的35种股票分别组合成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然后,他们分别计算在检验期间内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再检验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平均超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根据德博特和撒勒的假设,赢家组合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应该小于零,而输家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应该大于零,即不应该有“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这样才能反映出反向修正的趋向。德博特和撒勒的检验结果证实“与过度反应假设所

1999年第2期

预测的相一致,可以发现,先前输家组合的表现超过先前的赢家组合”,证券市场确实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泽罗温是另一位对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实证检验做过重大贡献的学者。泽罗温检验与德博特和撒勒检验的不同之处在于赢家和输家组合的组成方法上面。德博特和撒勒是根据超常收益率来划分赢家与输家组合,而泽罗温则是以每一家样本公司前5年的平均正常利润与其标准差的系数为标准来构成赢家与输家组合,据泽罗温(1989)说:“(使用该系数)是因为它能够抓住公司正常利润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可观察的范围”。泽罗温然后从CRSP和CAI这两个通用数据库里选择1971—1981年为检验期间,他的检验结果“看起来股票市场对非常盈利信息存在过度反应”。

将德博特和撒勒、泽罗温的文章与张文和赵文进行比较后,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张文和赵文,他们的方法都不符合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的原意,明显出现三方面的偏离。(1)在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里,对反向修正与否的检验最为关键。而张文采用的是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文章结论所反映的是上市公司(不论赢家还是输家)在新事件前后两段时期之间的一种统计上的回归关系,看不出过度反应检验里所应该表现出来的反向修正趋向。赵文的目的则在于寻找“会计盈余数据具有信息含量的经验数据”,主要不是为了做反向修正检验。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仅是其附带的一项结论。而无论是德博特和撒勒,还是泽罗温,他们采用的是“事件研究法”,①主要检验的是“赢家与输家的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是否“统计上显著地大于零”,或者“比较两个组合(赢家与输家)的超常收益率”,所检验的是证券市场的价格是否回归复位。(2)事件的选择没有代表性。这主要是张文的缺陷。张文用异方差点来划分形成期和检验期,而不是用事件作为分界,因而无法完整地体现过度反应是否受事件的影响以及随后的修正趋向。而德博特和撒勒实际上是以30年代大萧条为中心影响事件,深入研究美国股票市场对该事件是否产生过度反应现象。正象泽罗温在谈到德博特和撒勒的文章时所指出的:“德博特和撒勒报告了股票在经历一段时间…最糟糕(最丰厚)的收益后,在随后的期间里,其表现将超过(低于)市场表现”。泽罗温检验本身也是“通过观察在非常盈利年头后的36个月里的公司股票收益率,以此检验股票市场对非常盈利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而张文基本上没能体现出中心事件。(3)关于超常收益率的确定。虽然张文和赵文采用的是学术界流行的市场模型方法,但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等人在超常收益率的确定上恰恰不是采用市场模型。而是异常简洁地采用市场调整超常收益方法。尽管这两种方法都源自CAPM理论,德博特和撒勒却认为不同方法会存在“错误的说明”,他们曾说明他们的方法与市场模型方法的差别在于,在他们的方法里,“除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动外不再考虑其它风险调整因素,并且所有的股票都服从相同的调整”。

二、检验方法与样本

那么,如何正确检验我国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问题呢?笔者认为,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的检验方法是检验证券市场过度反应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

①“事件研究法”是法玛、费雪、詹森和罗尔在发表于1969年2月《国际经济学评论》上的“股票价格对新信息调整”一文里所提出的一种后来被学术界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某一特定事件发生前后证券市场价格的反应。

在尚未对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问题做出深入研究之前,应该严格遵守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的方法,而不应象张文那样急于对这些方法“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正”。因此,本文以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的方法为基础,采用我国证券市场的样本,作如下的检验设计: 11事件与样本的选择

我们选定的中心事件是1996年1月2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关于1996年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的核心内容在于确定“公司在最近3年内净资产税后利润每年都在10%以上”为上市公司向股东配股的基本条件之一。然后,我们根据1996年1月27日起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1995年年报所披露的净资产税后利润率的高低进行排序,凡是净资产收益率在1996年能达到《通知》所规定的10%,且排序在前30位之内的上市公司股票划归为“赢家组合”(W),而净资产收益率在1996年无法达到《通知》所规定的10%,且排序在后30位之内的上市公司股票则划归为“输家组合”(L),具体分类见表1。这一排序方法类似于泽罗温方法。也符合国外学术界在检验市场过度反应时的习惯做法。

表1 “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的构成

赢家组合输家组合

股票名称净资产税

后利润率

股票名称

净资产税

后利润率

股票名称

净资产税

后利润率

股票名称

净资产税

后利润率

苏常柴55114%粤照明16157%粤富华2149%深锦兴0110%

川老窖41197%深深房16130%湘中意2129%深特力0107%

陕国投35127%沙隆达16124%蓉动力2123%琼民源0103%

深康佳34133%深物业15182%深达声2119%深中华0100%

飞亚达29103%陕长岭15175%深华宝1178%琼港澳-1140%

深长城28123%深能源15171%渝汰白1171%粤华电-1166%

深中集25191%万向潮15113%深深宝1161%深中厨-3128%

深科技24173%新大洲14166%甘长风1151%深安达-4172%

琼珠江24167%深南玻13185%白云山1147%中科健-5130%

粤TCL22178%川金路13181%川长钢1105%琼海虹-6137%

深发展22125%粤甘化13159%深惠中1102%苏三山-6184%

武凤凰20196%深大通13157%新宏信1100%黔凯涤-7110%

深招港19119%深赤湾13152%赣江铃0159%琼金盘-15120%

深天马18139%连大冷13127%川天歌0145%琼海德-16139%

皖美菱18133%粤美雅13113%宁天龙0135%川盐化-20177%

21形成期间与检验期间的确定

根据德博特和撒勒的观点,“(过度反应)要估计系统的、不为零的超常收益在组合形成后(t-1>0)与形成前(t+1<0)的期间里的行为的关连程度”。因此,我们以1995年1月2日至1996年1月27日为组合形成期间,以1996年1月29日至1996年12月27日为组合检验期

间,各自分别计算“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里每一种股票在形成期间和检验期间内的周超常收益率(Rtj )。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计算“赢家组合”的平均周超常收益率(RWt )和累积平均周超常收益率(CARWt )以及“输家组合”的平均周超常收益率(RLt )和累积平均周超常收益率(CARLt )。其中:

Rtj =Ritj -RMt ①

(1)RWt =∑n

t =1

Rtj ,RLt =∑n

t =1

Rtj

(2)

CARWt =∑n

t =1

RWt ,CARLt =∑n t =1

RLt

(3)

设Ritj =j 上市公司股票在t 周的实际收益率,RMt =深证综合指数在t 周的实际收益率,n =周时数。

两类组合在形成期间和检验期间的相关描述性统计数据见表2。按照德博特和撒勒以及泽罗温的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假设,当证券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时,应该有CARW t =+1

<

0,CARL t =

+1

>0,或者说:CARLt +1-CARWt +1>0。以上检验的经济学含义是:“证券市场价

格受某一事件影响产生剧烈变动后,应该在随后的时间里对其价格作出反向修正,反向修正的结果使原来预期较好公司股票的超常收益率出现负值,使原来预期较差公司股票的超常收益率出现正值,从而促成它们回归到理论上合理的水平上来”。表2 

“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的基本统计数据

赢家组合

输家组合

样本数

平均值

标准差

样本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形成期间54-41984213554-514040135检验期间46-11881814646-210716151全部期间

100

-3156

33143

100

-3187

31160

三、实证结果及讨论

以上实证检验结果列入表3。从表中可以看到,在46周的检验时间里,无论是“赢家组合”还是“输家组合”都无法获得高于市场的超常收益率,其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周平

均超常收益率分别为-11878(t -比率为-4150)和21069(t -比率为-4196),通过了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虽然“赢家组合”做了适时的修正,“赢家组合”的周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从形成期间的修正-2911675为检验期间的-3861871(符合CARWt +1<0的假设),不过,“输家组合”并没能同时做出同样的修正,其周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无论在形成期间和检验期间都继续维持在-2691181和-3551557,不符合CARLt +1>0的假设。

①这一计算方法与德博特和撒勒检验和泽罗温检验的方法相同。不少学者采用CAPM 回归方法(如张文),但CAPM

方法受诸多假设条件所制约,不够理想。张文自己认识到:“CAPM 的严格假设条件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本文的结果”,《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第63页。我们的方法与CAPM 方法的差别在于,在我们的方法里,“除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动外不再考虑其它风险调整因素,并且所有的股票都服从相同的调整”。见德博特和撒勒(1985)。

表3 “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累积平均周超常收益率检验

周时数

平均周超常收益率

标准差

T 比率P 值赢家组合46-11878181457-415001000输家组合

46

-21069

161513

-4196

01000

以上结果同样表现在图1里。在图1里,可以看到“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平均累积超常收益逐步下跌,绝大部分时间都远低于零,“输家组合”未能显示出反向修正的趋势。图1

还很清楚地显示了,无论是在形成期间,还是检验期间,“赢家组合”仍然保持着对“输家组合”较高的超常收益率,两者之间的周平均超常收益率差异统计上显著地为201058(Z -比率为70187)。完全表现了一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把该图与德博特和撒勒所给出的主要图形(图2)相比,可以看出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德博特和撒勒所给出的图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平均累积超常收益率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反向修正趋势,而在我们的图1中看不到这一修正趋势。因此,我们的检验结果总体上不支持过度反应假设,即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这与国外某些学者如达里德森(1989)的实证结果完全相符,①这一结果也同

样支持了张文关于上海证券市场的结论。

那么,一个不存在过度反应的市场是否就意味着它同时就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呢?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有分歧。当初,在德博特和撒勒文章发表的同时,伯恩斯坦(1985

)就撰文批评说德博特和撒勒的文章关于市场有效性的争论是一种“严重误解”。在国内学术界,张文提出:“不存在过度反应也不意味着市场是有效的”,赵文则指出:“上海股票市场对预期的好消

图1 “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累积平均周超常收益率

①②张文的结论是:“所以在整个的观察期内都不支持过度反应的假设。从整体来看,表现的是一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

达里德森(1989)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证实股票收益率存在“强者恒强,弱者

恒弱”的现象,违反过度反应假设。

图2 德博特和撒勒主要实证结果的图解

息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而对预期的坏消息存在反应不足的现象”,但“(这一结果)都不支持上海证券市场具有半强式效率的假设”。可见,无论张文和赵文都认定我国证券市场不符合市场有效性假设。但令人奇怪的是,张文自己认识到:“在过度反应下,市场不是完全有效性市场”,既然他们的文章“拒绝接受过度反应的假设”,却又提出“不存在过度反应也不意味着市场是有效的”观点,从逻辑上说,显然相矛盾。我们认为,虽然市场上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投资公众显而易见地可以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过去的统计资料来选择投资对象,但由于市场上不存在显著的“反向修正”趋向,投资公众将无法仅仅只根据过去资料所确定出的“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来跑赢大势,所以,投资公众基本上还是无法遵循“过度反应后市场必然要出现修正”这一逻辑思路来获取超常收益。因此,通过对我们所得到的实证检验数据的解释,我们倾向于接受市场有效性假设。

参考文献

沈艺峰,1996:“会计信息披露与我国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性的实证检验”,《会计研究》第1期。

———1998:“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项实证检验”,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耀研究基金研究报告。

张人骥、朱平芳和王怀芳,1998:“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经济研究》第5期。

赵宇龙,1998:“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经济研究》第7期。

伯恩斯坦,1985:“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讨论”,《财务学刊》7月号。

达里德森,1989:“证券收益率行为的一项注释:过度反应与市场有效性”,《财务研究学刊》第3期。

德博特和撒勒,1985:“股票市场是否过度反应?”,《财务学刊》7月号。

法玛,1965:“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商业学刊》1月号。

———1970:“有效资本市场:一项理论与实证评论”,《财务学刊》3月号。

泽罗温,1989:“股票市场是否对公司盈利信息过度反应?”,《财务学刊》12月号。

(责任编辑:黎 明)(校对:晓 鸥)

过度反应文献综述

股票市场中过度反应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阅读与过度反应有关的文献,在积累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尝试着对过度反应理论内容的发展情况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过度反应理论为切入点深入了解行为金融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为今后解释股票市场异象做好准备。 关键词:过度反应;股票市场;行为金融学 一、过度反应的定义 DeBondt和Thaler最早开始了有关过度反应的研究,带动了了各国学者对过度反应的研究热潮。在他们之后,各国学者纷纷对不同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以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在1985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当牛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下跌,也会跌到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除了从众心理在其中起作用外,还有人类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当市场持续上涨时,投资者倾向于越来越乐观。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盈利,这种成功的投资行为会增强其乐观的情绪状态,在信息加工上将造成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好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空消息麻木。这种情绪和认知状态又会加强其行为上的买入操作,形成一种相互加强效应:当市场持续下跌时,情况刚好相反,投资者会越来越悲观。因为实际操作产生了亏损,这种失败的投资操作会加强其悲观情绪,同样也造成了选择性认知偏差,即投资者会对利空消息过于敏感,而对利好消息麻木。因而,市场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过度反应现象[1]。 二、股票市场中过度反应理论发展 (一)过度反应理论研究 对于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未预期信息的过度反应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心理学出发,建立了众多模型,其中最主要的模型有Barberis, Shleifer, Vishny (1998)提出的BSV模型[2]和Daniel, Hirshleifer, Subrahmanyam (1998)提出的DHS模型[3]。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在之后的研究中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模型,如Odean(1998)除了运用“过度自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18期2011年9月 企业研究 Business research总第384期 由于先天的制度性缺陷和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不足,中国证券市场仍远没有达到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的要求,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十分普遍,并带来了大量的系统风险。而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面临两个大背景:一是面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二是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的变化对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我国今后证券市场监管工作不仅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同时要兼顾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发展的趋势。如何加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是摆在中国证券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对于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年来,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截至目前,在上海市场上市的公司已达892家。目前最新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证交所今年上半年总共有175家公司实现IPO(首次公开募股),平均一天1.5个,融资总额超过3238亿元。截至2010年12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8.4万亿元,当日成交额达到1099.06亿元,是20年前的2.2万倍还多。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老鼠仓”、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且证券市场上新生事物多,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跟不上。政府监管部门既要培育、扶持和发展这个市场,又要进行法制监管,规范市场。这就形成一个矛盾,扶持和监管之间的矛盾。而且监管部门为了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 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 —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叶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又是一个风险高度 集中的市场,具有风险来源广、传导性强和社会危害巨大等特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 在很大的差距。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125 ··

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因素[终稿]

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因素[终稿] (一)我们可以从经济因素、市场因素、非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 2.通货变动 3.国际贸易收支 4.国际收支 5. 国际金融市场 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 1.货币政策 (1)利率(4)汇率(2)存款准备金率 (3)公 开市场业务 2.财政政策 (1)国家预算 (2)税收 (3)国债 3.产业政策 4.监管政策三、微观经济因素 (1)公司业绩 (2)公司成长性四、市场因素 1.市场供求 2.市场投资者的构成 3.市场总体价格波动 4.交易制度和工具 5.市场操纵 6.市场心理预期五、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 1.自然灾害 2.战争 3.政治局势变动国际形势,政府政策,买卖资金,庄家控盘,公司业绩,盘子大小,都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现值理论,证券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并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折扣率(无风险利率)成反比。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利率上升和下降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利率上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上升将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利率上升,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跌。使投资者不能对其业绩形成一个良好的预期,从而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将下跌。利率上升将改变资金的流向。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资金从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利率下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银行利率的调低有可能使证券投资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从而抬高证券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从银行抽出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利率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 随着股票市场异常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此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理论开始迅速发展。1985年DeBondt与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么?》,得出美国股票市场存在过度反应现象,揭开了行为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斗争与融合发展的序幕。目前,行为金融学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过度反应现象最早是由De Bondt和Thaler发现的,他们对NYSE 1926—1982年的上市股票按3年回报率进行排序,把表现最好的和最差的各35只股票分别称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然后观察以后3年的回报率。研究方法是实证分析和经验检验法。此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在模型估计和假设检验方面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其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整个样本区间分成形成期和检验期;②针对每一个形成期中,分别计算个股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并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收益率的高低确定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③计算不同检验期中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累积超常收益率;④分析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判断样本组合是否存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结果发现,年平均回报率输家组合显著地高于赢家组合,差异约8个百分点。原来的赢家组合变成了输家,原来的输家组合变成了赢家,收益率发生了反转。他们的结论表明存在一月效应,同时认为规模效应并不是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股市价格长期(3-5 年)上同样存在回归反转,过去长期表现差的股票有更高的收益。由于市场存在收益回归反转和持续的现象,从而在美国实施惯性投资策略和反转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常收益。 传统金融理论建立在理性假设的基础上,认为投资者能够预测未来的价值和风险变化,并根据这些预侧结果依靠一系列的成熟理论模型来优化自己的决策行为。 传统的金融学秉承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结构,假设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能够运用贝叶斯定律对所获得的数据(股价、成交量、财务数据以及其他信息)进行数理统计的加工处理,并且在面临非确定收益的投资选择时依据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 on Neumann-Morgenstern Utility Function),也即俗称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资产定价模型(Asset Pricing Model)、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理论(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Theory)和均值—方差效率组合(Mean-Variance Efficient Portfolio)被合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四大理论支柱。然而心理学家在对人们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投资者似乎并未遵循贝叶斯定律进行投资决策,也没有表现出冯·纽曼-摩根斯坦偏好。 行为金融学的微观基础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过程。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他们不能够运用贝叶斯定律对信息进行加工,不能够客观全面的看待所有信息,往往按感觉行事,而感觉往往又是有偏的,非最优的。即使证券市场上所有信息都是完全公开、完全共享的,投资者对价格的判断也会出现分歧,价格达到均衡需要较长时间的波动;而且这个均衡价格其本身也是有争议的,是很难实现的。 股价的过度反应与延迟反应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可课题,也是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是,人们对新的信息会反应过度。De Bondt and Thaler对此作出推论,认为股价也会对信息过度反应。这里的信息包括公司的盈利信息(盈利计划,盈利预测,实现盈利等)、交易信息、经营决策信息等。 在Richard Thaler和Werner De Bondt的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他们对于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会表现出过度反应。当牛市(bull market)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bear market)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下跌,也会跌到大家无法接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目录 一、引言 (1) 二、我国证券市场现状 (1) 2.1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1) 2.2我国证券市场发行规模.. (2) 2.3投资队伍壮大以及交易额增加 (2) 2.4证券市场监管法制化 (3) 三、市场存在的问题 (3) 3.1新股发行制度不健全 (4) 3.2市场监督力度不够 (4) 3.3证券市场缺乏诚信 (5) 3.4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5) 四、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措施 (5) 4.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 4.2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 (6) 4.3完善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6) 4.4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7) 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7) 5.1制度创新全面推进.. .................................... (7) 5.2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8) 5.3市场机构创新发展 (8) 5.4证券市场国际化 (9)

一、引言 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证券市场,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证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飞跃发展 在交易品种、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以及清算体系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回顾十五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起步的,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我国早期的股票发行制度为行政审批制。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开始正式实施股票发行核准程序。证券发行制度由此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场深刻变革,它大大加强了证券公司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责任,为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维护“三公”原则、规范股票发行和上市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制度前提。 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步规范。经过15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颁布了禁止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行为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对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作出了规定, 等等。同时,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从网上发行技术手段、上市审批制度、交易清算制度、席位和账户管理、行情发布和通讯方式等方面对市场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有力地促进了证券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的规范。但是,像杭萧钢构、S T长运之类的,各种形式的坐庄,操纵股价的不规范行为还屡见不鲜。

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因素[终稿]

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因素[终稿] (一)我们可以从经济因素、市场因素、非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1.经济周期2.通货变动3.国际贸易收支4.国际收支5. 国际金融市场 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1.货币政策(1)利率(4)汇率(2)存款准备金率(3)公开市场业务2.财政政策(1)国家预算(2)税收(3)国债3.产业政策4.监管政策 三、微观经济因素(1)公司业绩(2)公司成长性四、市场因素1.市场供求2.市场投资者的构成3.市场总体价格波动4.交易制度和工具□.市场操纵6.市场心理预期五、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1.自然灾害2.战争 3.政治局势变动国际形势,政府政策,买卖资金,庄家控盘,公司业绩,盘子大小, 都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现值理论,证券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并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折扣率(无风险利率)成反比。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利率上升和下降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利率上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上升将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利率上升,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跌。使投资者不能对其业绩形成一个良好的预期,从而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将下跌。利率上升将改变资金的流向。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资金从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利率下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银行利率的调低有可能使证券投资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从而抬高证券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从银行抽出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利率调低通过游资释放的刺激,使大量的资

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二:过度反应理论

来自百度百科 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二:过度反应理论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 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即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什么是过度反应理论 过度反应理论是西方投资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说明了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的现象,人们由于一系列的情绪与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理论的非理性因素 经典的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认为,个体在投资活动中是理性的。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当股票价格低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而当股票价格高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开始卖出股票。证券市场也由此形成了一种价值投资的氛围,但事实并非如此。投资领域中存在着价格长期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未来的价值本身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投资者的心理上的非理性因素,投资者共同的非理性投机形成了市场的暴涨和崩盘现象。 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耶鲁大学的Robert Shiller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他在2000年3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将当时一路涨升的股票市场称作“一场非理性的、自我驱动的、自我膨胀的泡沫”。一个月后,代表所谓美国新经济的纳斯达克股票指数由最高峰的5000多点跌至3000点,又经过近两年的下跌,最低跌至1100多点。互联网泡沫类似于荷兰郁金香、南海公司泡沫,在投资领域中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总会重犯同样的错误呢?Robert ShiUer认为:人类的非理性因素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而历史教训并不足以让人们变得理性起来,非理性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Shiller教授曾在一个研究中发现:当日本股市见顶时,只有14%的人认为股市会暴跌,但当股市暴跌以后,有32%的投资者认为股市还会暴跌。投资者通常是对于最近的经验考虑过多,并从中推导出最近的趋势,而很少考虑其与长期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换句话说:市场总是会出现过度反应。 Richard Thaler和Werner De Bondt在1985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2) 1.1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2) 1.2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3) 2.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 (3) 2.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 (3) 2.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 (4) 2.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 (4) 2.4流动性不足 (5) 2.5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 (5) 3.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6) 3.1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6) 3.2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 (7) 3.3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7) 3.4资本市场将日益走向成熟稳定 (8) 3.5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10) 参考文献 (10) 感谢信................................................................................ (11)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1.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到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数额年均达到千亿元,而1997年已达到2412亿元。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1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证券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速度快,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品种呈多样化趋势。 (2)证券市场的交易体系初具规模。 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已经形成集中交易和分散交易相结合的格局。集中交易包括沪深两大交易所和“两网”。分散交易主要是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个大中城市的证券营业网点,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业务部以及银行、信用社的证券代办点。 (3)证券市场的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中,对证券市场的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委是国家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证监会是证券委的监督执行机构。在《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条例不仅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而且对股票的发行、交易,上市公司的收购、股票的保管、清算、过户,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违法行为的调查和处罚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部重要法律法规。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的发展历史 1990年我国在上海、深圳创建证券交易所,时至今日已有30年。伴随着30余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发展(王国刚,2019)。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强势的经济力量成功占据了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显著扩大(王年咏,2005)。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转移资金到中国,并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资金投资(王叙华,2006)。另外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同样也在国外设立了投资机构(皮六一,2013),特别是我国已执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不少企业试图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宋承国,2010)。 以港股为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股累计成交25.06万亿港元;2018年平均日成交1,014.3亿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上升27%(郭田勇,2018)。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共2315家,总市值299,094 亿港元(巴曙松,2014);主板标的1947只,总市值297,232.17亿港元,创业板391只,总市值1861.83亿港元(赵新江,2014)。中资股1146只,占上市公司数量49.5%,占港股总市值67.5%。 H 股267 只,总市值59,420.1亿港元;红筹股164 只,总市值53,772.2 亿港元;中资民营股715只。中资股总市值占比约为67.5%,中资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79.1%(李蒲贤,2007)。截止目前,港股总市值位列全球第六,国际化程度高交易品种多样,中资股占比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董毅,2004)。 恒生指数于1964年由恒生银行创制,该指数通过前一个收盘指数经流通市值加权后得到,反应了香港股市重要行情(BM Ho,2001)。该年指数设100点为基点,并选出33 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1985年,恒生指数以板块进行划分统计,衍生出恒生金融、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地产、以及恒生工商业指数。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成分股共有50只,其中地产板块有10只标的进入恒指成分股的计算中,为11 大板块之首(Correspondent,2020)。恒生指数的特点在于,指数包含在香港本地上市的市值最大以及成交量最活跃的标的(包含红筹及H股),同时所有成分股均设有10%的比重上限(刘明彦,2008)。 然而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市场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到位、退市规则和企业诚信问题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便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019年底由于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所有机构对权益市场预期悲观,活跃度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板块跑输市场,2020年1-5月整体业绩+14%。但是随着证词红利的叠加和新冠肺炎后经济的复苏,券商即将引来边际改善(吴涵,2016)。 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市场情绪整体悲观,上半年泸深300最大跌幅7.9%,交易额持续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增大,流动性持续宽松,1-4月债市上涨明显,政策整体超预算,未能对冲主要矛盾。相比2019年同期,券商板块1季度固执处于相对相对高位。 1.面对疫情,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展加快 2020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加速落地,涉及再融资、创业板IPO、财富管理、

证券市场异象分析

证券市场异象分析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论文题目股票市场异象分析 学生姓名王圻曦 学号 35 所在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金融工程131 二〇一六年十月

股票市场异象分析 ——小盘股效应 摘要:介绍了传统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现象解释的不足之处以及行为金融学产生及定义,对金融市场异象中的小盘股效应进行阐述。分析了我国学者对小盘股效应的研究成果以及小盘股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关键词: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有效市场理论(EMH) 小盘股效应股票市场 一、传统金融理论及其条件分析 1.传统金融理论及其假说 传统金融理论建立了很多用于预测金融市场的理论,这些理论把金融投资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有效市场理论(EMH)等。 其中有效市场假说是一种理性的均衡结果,其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1.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能完全理性的估计资产价格。2.即使投资者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交易的随机性,交易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冲销。3.即使投资者非理性,而且行为趋同,非理性交易不能相互冲销,套利者的理性行为也可以把其对价格的影响冲销。 2.传统金融理论的严苛条件 如需达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个假说,会有如下条件:1.投资者完全理性,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过程中追求效用最大化,风险回避,并且获取信息没有成本;2.投资者对一件事情发生的主观概率判断能够根据贝叶斯法则自动调整而使其符合客观概率;3.投资者能够抓住每一个套利机会,这些机会是由于不理性行为造成的股票或者证券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的偏差,也可以是价格的简单随机游走。 在现实金融市场上,如此严苛的条件几乎不可能满足,所以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已经不完全适用于现代金融。 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很多市场异象,而这些市场异象很难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来解释,甚至是相互违背的,为了解释这些异象,产生来了新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 2.行为金融学的定义 以市场中投资者的真实行为为基础,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是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科学,并以此来了解和预测投资者的心理决策过程和运作机制,解释个人为什么在某些情况看下是分析偏好者,在某些情况又是风险规避者。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现象实证研究

第3卷第4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3N o.4 2003年7月Jou rnal of N o rthw est Sci2T ech U n iversity of A gricu ltu re and Fo 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 on)Ju l.2003 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与“政策市” 现象实证研究    王春峰,李双成,康 莉 (天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300072) 摘 要: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特征。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市对政策性信息的过度反应问题,针对中国股市的“政策市”观点进行了讨论。采用4个典型的政策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对政策信息存在过度反应,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有效;与针对收益信息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政策对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 关键词:中国股市;过度反应;政策市;市场有效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3)04-0020-05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财务报告、消息或政策出台)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超出预期合理水平的现象,其表现为:(1)股价大幅波动后将会出现价格的反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赢家)会在随后的修正中超跌,超跌的股票(输家)会在随后的修正中超涨,不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2)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大,其后的反向修正幅度也越大。 市场出现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对当前信息做出超理性的反应,股价出现高出预期水平的上涨或下跌,经过一段时间,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的影响,股价便会出现反向修正。因此,过度反应归根结底是由于信息效率和信息的不均衡导致的,市场存在过度反应意味着违背市场有效性假定。 由于过度反应现象体现了市场有效性,近年来它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D e Bond t and T ha ler采用美国纽约证交所1926~1982年的交易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美国股市对股票的收益信息存在过度反应。[1]Za row in对过度反应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指出市场似乎对那些非常的、极端化的收益信息存在更明显的过度反应,特别是小公司股票对过度反应的出现起着更重要的作用。[2]中国的一些学者,如张人骥、沈艺峰等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过度反应进行了实证检验,都得出了“拒绝过度反应假设”的结论。[3,4]据此,沈文还指出中国股市满足市场有效性假定,这与人们的直觉和相关的市场有效性检验结论相悖。 我们认为,张人骥、沈艺峰等学者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检验方法上,沈文对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的确定是根据年报中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划分形成的,并没有真正反映出由于信息冲击而产生超额回报率状况的“赢家”和“输家”。其次,过度反应是指市场对特定事件反应过度,事实上,市场只对影响股价的重要信息才可能出现过度反应。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基础性因素对股票的价格和回报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场可能对其存在过度反应。而中国股票市场由于存在着过度投机、市场操纵行为,使得上市公司的收益对股价的影响不大。因此,中国股市对收益信息不存在过 收稿日期:20022112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41039);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春峰(1966-),男,河北邢台人,天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宏观经济与金融及证券市场等。

证券投资学课程论文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证券投资学课程论文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任课教师: 论文评分: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摘要】: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的,不成熟的市场,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发展成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较为成熟的证券市场,但是还存在功能错位,监督乏力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主要存在的一些 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策,监管 1.证券市场的概念以及其发展背景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各种有价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证券市场通过证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资金,通过证券的买卖活动引导资金流动,有效合理的分配了社会资源,支持和推动了经济发展,因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证券市场具有投机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全局和社会的稳定,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经济体系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进程,集中体现了传统体制改革的困难和整个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目前的情况是,探索有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找到战略性的发展思路。但我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入市和退市难 (1)证券发行核准制形成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我国目前对证券的发行实行核准制,以前的审批制有了较大进步。所谓核准制,是指证券发行审核机关对证券发行申请只作形式审查,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 形式要求,应予以登记核准的发行审核制度,而审批制,不仅要求发行人公开发行申请文件,文件格式符合法律,证券管理机构的规定,并对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发行人的资信,营业状况,发展前景,所发行的证券的数量,价格等进行实质审查。 而西方世界对证券发行普通实行注册制,注册制,就是证券发行公司在公开 发行证券,募集资本之前,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向证券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并提供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材料。 而我国的核准制将证券发行的决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也就是由政府配置资本市场资源,扭曲了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从而形成了资本市场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大量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因为过不了发行审核委员会这一关而被关在证券市场大门外。 (2)证券市场中“政府市”的存在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 股市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干预股市,我国“政策市”(政策市是指利用政府来影响股指的涨停)的存在,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直接干预证券交易市场的做法扼杀了市场机制的正常工作,使得证券交易价格不能真正反映有价证券的供求关系,导致市场效率的下降。 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不充分,不到位虽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明确了证监会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地位,由于证券市场监管主体较多,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涉及证券业务的行政部门出了中国证监会之外还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管理权力方面容易造成了部门之间权力重叠,导致了中国证监会缺乏权威性。另外,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摘要:市场的表现是远不如过去10年的上升走势,其中的原因可谓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是,目前证券市场的特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投资方式的调整。现在的投资者,正处在逐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探求新的、有效的投资盈利模式过程中。证券市场是通过有效的竞争买卖证券的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体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字:证券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制度债券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政府统一监管的前提下,行政手段的过度使用,加上对证券的严格管制使得证券行业基本脱离经营体系,企业融资渠道缺失。而金融开放的现实才凸显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弱小及其难以抵挡外来的压力和竞争的状态。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另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为30%左右,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而我国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见,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机构投资者是专业性金融中介机构,其投资活动具有投资量大、交易费用低、交易风险小的特点,很受大众投资者的欢迎。如美国,每4户人家就有1户向投资基金投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因素

(一)我们可以从经济因素、市场因素、非经济因素三个方面来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 1.经济周期2.通货变动 3.国际贸易收支4.国际收支5.国际金融市场 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 1.货币政策(1)利率(4)汇率(2)存款准备金率(3)公开市场业务 2.财政政策(1)国家预算(2)税收(3)国债 3.产业政策 4.监管政策三、微观经济因素(1)公司业绩(2)公司成长性四、市场因素1.市场供求 2.市场投资者的构成3.市场总体价格波动4.交易制度和工具 5.市场操纵 6.市场心理预期五、影响股价波动的非经济因素 1.自然灾害 2.战争 3.政治局势变动国际形势,政府政策,买卖资金,庄家控盘,公司业绩,盘子大小,都是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负相关。根据现值理论,证券价格主要取决于证券预期收益和当时市场利率两个因素,并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折扣率(无风险利率)成反比。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利率上升和下降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影响。利率上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上升将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利率上升,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跌。使投资者不能对其业绩形成一个良好的预期,从而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将下跌。利率上升将改变资金的流向。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资金从证券市场特别是股市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利率下调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银行利率的调低有可能使证券投资的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从而抬高证券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从银行抽出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利率调低通过游资释放的刺激,使大量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而形成一轮新上升行情;利率的降低也意味着银根的放松,企业借款规模的扩大和借款成本的下降,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本,提高收益,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得益尤甚。对于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指数波动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但是,对于一个过渡经济中的新兴市场而言,其波动除了受利率等通常因素的影响外,在更大程度上主要受到诸如证券市场制度变迁、政策变化、资金推动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过渡经济中的新兴市场在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上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导致证券市场与利率的关系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003年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开始由负转正,从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并在年末上升至3.2%。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衡量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引起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一方面,通货膨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的稳定增长受到威胁,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投资趋于茫然,投资者心态受到严重影响,政府采取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如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会使股票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受到不利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经理和投资者不能很明确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很难预料将来盈利水平,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使新投资停滞不前,这会使股价上升缺少实质性的支撑。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过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进而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引起股价上涨。在通胀后期,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即将结束,如果通货膨胀使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高于工资和其它成本的增幅,通货膨胀便有可能促进投资和企业盈利的增加,这又会使股价上升。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证券市场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从理论上来说证券市场的运行方向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主流应该是一致的,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对证券市场都会带来影响。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有不同的影响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上扬有推动作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通常被理解是一种积极的经济政策结果。旨在调整某些商品的价格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某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