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2015年度春季学期《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体系结构

发展历史: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酝酿和形成阶段。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任务。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是恩格斯完成的。为了写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精心准备和潜心研究。为了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恩格斯曾对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构想和计划。以此为起点,在以后的整整3年里,恩格斯致力于对自然辨证法的全面探索和集中研究,并开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撰写。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辨证法》手稿一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保存。直到1925年,在苏联学者的努力下,《自然辩证法》首次出版发行。随后,此书各种语言版本相继面世。1931年,苏联物理学家在第二届科学史世界大会上作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的报告,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科学史界引起强烈反响。1932年,日本学术界在“唯物论研究会”内,设立了自然科学部门研究会,专门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建设始于1956年,当时全国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明确了其学科定位。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学科修改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这一更名被看做是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实现的富有意义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建设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分为三大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统一的版块。(1)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理论说明,其任务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说明。(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是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总结。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它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发展,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如实地看成是在社会历史中展开的,把科学技术系统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从而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体现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2、自然观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大致经历以下三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近代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其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理解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3、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远古到15世纪: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认识了自然界,到公元前6世纪已积累了不少的数学、天文学和医药知识,自然科学已开始萌发。这一时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天文学走在最前面。在医药方面,已有关于多种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记载。从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人们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把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总面目。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力求囊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自然哲学。虽然那时已出现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地学等专门化知识,但都包含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中。在物理学方面,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的工作给后人许多启发,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是错的,例如,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物体的运动也就立即终止。又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等。亚里士多德的这些错误结论纯粹是他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并无任何实验依据,那时人们也还没有“科学实验”的思想。(2)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从各个细节上分门别类地研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等专门学科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门独立的学科,使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数学上,微积分和非欧几何已经建立;物理上,牛顿理论和电磁理论已经建立;化学上,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天文学上,提出了日心说;地学上,提出了地质演化说;生物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等。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天文学上首先突破,随后物理学又成为带头学科。(3)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9世纪末开始。此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微观领域和宇观领域,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现代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部分基础科学以自然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技术科学以基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同类技术中共同性的理论问题,目的在于提示同类技术的一般规律。应用科学是综合运用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程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模型的科学。

4、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

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2)科学背景: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获得巨大成功,这就必然推动人们用力学理论解释其他自然现象,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类比其它复杂的物质运动。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大部分领域还处在发展初期,还处在收集材料和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的阶段。(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基本内容:(1)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2)决定论:主张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认为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3)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

特点:(1)恢复和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天上”“地下”有着统一的客观运动规律。(2)具有机械性的缺陷,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说明其他一切自然现象,甚至认为“运动是机器”,“人是机器”。(3)具有形而上学的缺陷,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彼此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绝对不变”的,即使有动,也是外力的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外力所致。

评价: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在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它又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局限在于: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

5、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

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和确立自己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提出的理论假设,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论基础;(2)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依据,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准则;(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也有对自然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4)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对自己力量的无比自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

生态中心主义:

主张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其内涵:(1)生态中心论把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力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2)生态中心论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把道德客体的范围扩展至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3)生态中心论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4)生态中心论虽然也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但与以往的生态伦理观不同,生态中心论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万能论破产的必然产物。受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思想的同时,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反自然”的生活模式——“社会一经济一消费”,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面对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普遍要求,为了促使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超越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树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理念,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书上)。这种价值观尊重自

然、建立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浪费、环境友好、追求简朴、回

归自然,倡导消费领域的绿色化;摒弃工业文明时代纯粹以利润和财富增长为唯一目的的发展模式,转而追求与外部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哲学内涵:(1)生态价值观就是主客体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即未来意识的真正觉醒和主客体之间的横向互动;(2)生态价值观在微观层面上注重代际平等的体现,在宏观层面则注重

发展目标的未来可能性;(3)生态价值观体现代内平等,表达一种全球共识,人类在寻求共同利益

之时,共同面对和承担起挽救生态危机神圣使命。

6、科学问题的内涵、分类及来源

(1)内涵: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任何科学问题都是具体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知识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1>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

代的产物;<2>一定时代下的知识背景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解答途径;<3>随着一定时代的知识背景的不同,非科学问题可以转化为科学问题。

(2)分类:

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可以对科学问题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学科的性质划分:基础理论问题、应用研究问题

<2>根据问题在目标中的地位划分:关键问题、一般问题

<3>根据问题求解的类型划分:

陈述性问题:关于研究对象的识别与判断

因果性问题:关于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的研究,分析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过程性问题:关于研究对象的状况即运动转化过程的研究

<4>按认识层次划分:

经验问题:对所考察的事物感到新奇或企图进行解释,就构成经验问题

概念问题:概念之间因为逻辑矛盾而构成的问题。

(3)来源:

科学问题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2>不同学派或理论之间的矛盾;

<3>理论内部的矛盾;<4>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5>社会实践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

满足需要的矛盾。(或: <1>从生产、生活、教学等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2>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有创新的争论;<3>各学科之间或边缘学科产生的新问题; <4>发现理论自身存在不足或矛

盾;<5>发现新的观察或实验现象同原有理论或观点的矛盾;<6>现有的方法、技术、工艺等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科学问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归结起来,现代科学研究的科学问题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实践和社会生产实践。从科学技术实践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从社会生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大多是实用性或技术性问题。

7、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直接影响着科研的途径和方法, 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科研选题的步骤一般包括课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证、课题确定。

大致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书P103):(1)主动性原则:对科学问题的选择应该主动进行,这一方面有助于锻炼科学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一种负责精神;(2)新颖性原则:主要是

为了避免重复,主要包括绝对新颖性(即选择大家都没有提出或研究过的问题)和相对新颖性(问题已有人提出或研究过,但提出或研究不久,相对于经典问题来说是新问题,即前沿性;或问题很早就被人提出过,但未获解决,并长期没有纳入科学家的视野);(3)合适性原则:科学问题的

选择应该适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合自己的口味和风格,还要适合当时的理论状况和实验条

件;(4)开放性原则:这意味着一个问题选定以后不要封闭于该问题,应保持对问题研究中意外出现的新问题或其他相关问题的开放态度,以及还要与其他科学家保持开放式联系,从别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

或(感觉书上的不太好):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大多是讲创新性原则、必要性(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能(可行)性原则:(l)创新性原则,即要求选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要立足于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 更要善于开展原创性创新;(2)必要(需要) 性原则,即科研选题必须从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出发, 以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为根本。只有这样, 科研选题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其科研成果也才能适用于市场;(3)科学性原则,即所选课题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科学原理, 遵循客观规律, 具有科学性。既要保证研究结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又要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4)可能(可行)性原则,即科研工作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探索性、创造性活动, 总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正如恩格斯所说,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 而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或者最终的研究成果不具备可以完成和实施的主客观条件, 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 是一种空想。

8、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内涵、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科学观察:

(1)内涵:指在科学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考察和描述的一种方法,是认知主体运用感觉和知觉从外界客体获取部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并由此形成对整个客体的体验和认知的活动。

(2)特点:<1>观察是一种通过感觉和知觉进行的感性的认识活动,单纯的观察活动(不包括观察前地假设猜想和观察后的解释说明)是人体感觉器官作用和人脑非自觉的简单意识加工的过程和产物,一般不包括分析、推理和证明等理性因素;<2>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完整的科学观察一般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在观察前有预想,在观察后有记录,并非盲目、被动的感知;<3>观察不主动干预自然事物和现象,这是观察相比实验而言最大的特点。

(3)作用:观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导致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标准。当人们尚不能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时,观察就比实验成为更加主要的方法。

(4)局限性:首先,观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以在感觉范围、观察精度、观察速度等方面都有其局限性;其次,即使运用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观察,不主动干扰和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对象的许多属性和特征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因而也暴露出其一定的局限性。科学实验

(1)内涵:实验是通过人为地重复控制自然事物和现象以探索其属性和规律或检验某一假说和理论的方法,也称之为科学实验。与观察相比,实验具有更强的主动干预性。与观察一样,实验也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科学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

(2)特点:<1>理论性:实验前的方案设计、实验中的仪器操作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都渗透着理论,而且实验本身总是为着一定的理论目的进行的;<2>控制性:实验与观察相比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化、纯化、强化、弱化、催化、慢化、模拟等方式人为控制观察对象和观察条件,从而实施更有效的观察;<3>重复性:正由于实验是可控的,因而只要具备适当的物质条件,经过学习,同一实验能够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性和偶然性。

(3)作用:<1>科学实验能够使人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规律性的认识;<2>科学实验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先导,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3>科学实验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实验是检验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

(4)局限性:科学实验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 一是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科学实验的结果是受它所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和理论知识条件限制的, 科学实验的证明力量是随着实验技术的日臻完善而不断增长的, 科学实验只有在实验技术不

断发展过程中才能成为证明知识真理性的有效手段。此外,不管科学实验在证明知识真理性方面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但它远不能穷尽人们从实践上把握客观世界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 科学实验总是在人为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 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所研究的条件和间题简化和缩小, 所以它必然具有人工的品格。因此, 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与客观事物本身总有一定的距离和差别。由此可见, 科学实验只能提供对绝对知识有价值的相对真理, 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 还必须回到生产等社会实践中去, 获得进一步的检验和发展。

9、理想实验

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做“实验”,但它同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真实的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的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前者是可以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后者则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但“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理想实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所谓的“理想实验”就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理想实验”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理想实验”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理想实验”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理想实验”只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它的作用只限于逻辑上的证明与反驳,而不能用来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相反,由“理想实验”所得出的任何推论,都必须由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来检验。

10、观察渗透理论 P73

概念:"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指:在几乎一无所知的理论层次上,任何观察陈述都包含理论内容。

内容:观察中渗透的理论不仅包括用于形成观察结果的经验、知识和期望,还包括指导观察的理论(观察目的渗透理论)、表述观察的理论(观察语言渗透理论)、解释观察的理论(观察解释渗透理论)。

论述观察和理论的关系:

首先,观察依赖于理论,观察渗透着理论。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在科学的研究中,人们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范围。科学观察基本上都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进行的。科学观察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作出新的发现或检验已有理论或假说。用观察来检验一个理论,即是看是否能观察到理论所预言的现象。

第二,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在观察中如果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指导,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观察的客观性;相反,当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理论或观点渗透到观察中时,就会导致错误观察。理论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察。

第三,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种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观察语言。一种情况是,有些观察陈述明显地用到一些理论术语,而离开了有关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观察陈述。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被长期广泛使用的许多概念,曾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创造的理论术语。第三种情况,虽然观察陈述中没有任何形式的理论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仍以某种已经形成常识的理论为前提,与背景知识联系在一起。此外,在不同理论和信念的指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

描述。任何观察语言总是同某种背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其语义随着背景知识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观察陈述所利用的理论或概念框架越精确,观察陈述所表达的意义越精确。

第四,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一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二是观察依赖了错误的理论。如何知道一个观察陈述是否正确?还是要依赖于理论。而且检验越严格,要求的理论越多,知识越广泛,并且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确实无疑性。任何完全独立于理论的“中立的观察语言”是不存在的,任何观察陈述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理论的因素。所以,观察陈述并不能像逻辑经验主义者设想的那样,通过观察陈述来给理论提供绝对可靠的基础。

第五,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发现来源与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和假说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或假说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在新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科学理论的检验必须依靠观察实验。

总之,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1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类型、特点及如何应用?

类型:逻辑思维有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非逻辑思维有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

特点:逻辑思维关注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非逻辑思维关注结论的多样性、奇特性和跳跃随意性。逻辑思维是有序思维;非逻辑思维是扩展思维。

如何应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者密不可分,任何一个问题的圆满解决都需要非逻辑思维的启发,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严密推导和科学论证。

12、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P136-137)

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为了在科学思维中实现创新目的所必须遵循的途径,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步骤等。由于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随机性、灵活性、多样性和每次具体应用中极强的个性,所以它比其他科学方法要更难找到一种统一的方法模式。事实上,并不存在实现发明和发现的机械程序,也不存在必然导致发明和发现的普遍有效方法。但是,正如任何个性中都包含有共性一样,创造性思维方法也有其共有的一些特征。

(1)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创新性思维方法往往是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现代系统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综合运用或辩证统一。在任何科学创造过程中,它们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

(2)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的优化综合:发散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根源于思维对象的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事物发展的变动性、复杂性,因而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这种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三个基本特征。收敛式思维同发散式思维相对立,它沿着某一固定的通道,按照某种思维定式去进行思考,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统一性,根源于事物的多样性的同一。如果说发散式思维是横向扩展和向外辐射,那么收敛式思维则是纵向深化和聚焦,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在科学研究中辩证地发挥两种思维,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3、科学假说特点和作用

概念:科学假说作为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做出的假定性解释。科学假说是“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一种猜测性的说明和尝试性的解答”。它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所以科学假说与毫无科学根据的虚构神话和没有逻辑结构的幻想是根本不同的。科学假说包含着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猜测。这种猜测是在科学资料不充足、检验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提出的, 带有假定性成分。

特点:(1)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2)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3)多样性与易变性统一。或书上:(1)科学性:假说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以一定的已有科学理论为根据的,并且经过一系列科学论证才会提出,因此假说不是主观臆造,它同缺乏事实根据的随意幻想和缺乏科学

论证的简单猜测具有本质区别;(2)假定性:假说虽有一定的事实和根据,但这种事实和根据又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假说有一定的推测性,是作为问题的可能回答之一而产生的,对于同一现象的解释可能存在多种假说。

作用:(1)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2)是达到真理认识的必要过程;(3)是激发科学创造性的有效方式。或:(1)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2)假说及假说间的争论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术繁荣;(3)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4)激发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14、科学假说的证实与证伪及各自的困难

证实及其困难:

科学假说的科学性在于其可证实性, 这是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对科学假说的检验, 就是对科学假说证实的一个过程。科学假说一旦不能证实, 那就是谬误, 无任何真理性可言。可见,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概念是可证实性, 可证实性就是可检验性。要证实一个科学假说, 就是把科学假说拿到科学实验中进行检验, 如果得出的结果与事实相符的话那么就被证实了。但是, 科学假说的证实过程却是艰辛而复杂的,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大量的求证材料、无数次的试验以及漫长的时间, 而且最后还可能得不到证实。科学假说的检验蕴涵与实验事实相符, 也存在这个科学假说的证实方法是不正确的。科学假说不是凭空提出的, 也不是人们泛泛而谈就可以证实的。要证实科学假说, 需要以大量的经验事实为基础。解释对证实的力度是不大的, 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真正能体现经验事实对假说的高支持度的是预言。科学假说可能得出的预言是很多的, 只有用实践对所有预言的真理性加以判定之后, 才能得知假说的真理性。但是, 想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时间来证明, 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能作出的科学预言总是有限的, 而一个科学假说可能得出的预言实际上是无穷的, 因而它的可确证度也是不太高的。总之, 从科学假说到最后的真理证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通过各种方法、事实的经验材料去检验。

证伪及其困难:

哲学家波普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可证实性, 而是可证伪性。他认为假说根本不可能得到证实, 因为要找出证实某个假说的每一个经验实例, 是不可能做到的; 也不可能从单称的观察陈述必然地证实全称的科学假说。所以, 科学假说的科学性是在于其可证伪性。科学理论的证实可能需要大量的经验事实材料, 经过长时间的佐证, 才得到一个真理或某种程度上科学的一个理论。但是如果要证伪, 可能只需要进行一次证伪的实验, 就能够检验它是否是伪科学的, 所以逻辑证伪主义者认为可证伪性就是可检验性。科学假说正是通过种种可证伪性尝试来检验的。从某科学假说的一个或许多个检验蕴涵为真的事实不可得出这个科学假说为真, 但从这个科学假说的一个检验蕴涵为假的事实却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 这个科学假说被证伪了。说起来只需要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成立,但是,证伪同样是复杂的, 它的复杂性在于经验证据的可谬性。可谬性就是说, 实验佐证具有时代的特征, 因为每个时代, 实验的工具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后来所用的工具或方法较先前要先进得多; 而且, 每个时代, 因工具或方法的局限, 实验结果可能在当时或是真理,或是谬论,但是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就可能或被证伪, 或被证实。其次, 不同的实验主体, 会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由于人的差异性, 使得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客体存在差异的认识。再次, 观察试验是离不开理论的, 只要被某些理论所牵制, 其观察试验就不可避免带有某种倾向性。而这种以某一理论为背景的实验, 就不能绝对判定由另外的理论前提得到的经验陈述的真伪。但是, 即使用来反驳科学假说的理论是可靠的、无误的, 它也不能绝对地证伪某一科学假说。

15、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矛盾

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理论和事实的矛盾。它是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在科学中的具体体现。科学理论即人们对客观自然的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它包括科学概念观念学说、假说等形式。科学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处于人们科学的认识活动之中的客观自然界, 它表现为通过观察测量统计而获取的科学资料数据、图象等形式。一方面, 理论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事实的反映,忽

视了这一点, 就忘记了唯物主义,就无法区分科学和宗教。另一方面, 理论又反作用于事实, 它表现为理论的建立往往促成了新事实的发现。所以离开了事实的理论是空洞的, 离开了理论的事实是无用的, 理论和事实具有统一性。

然而,理论与事实的统一是斗争中的统一。建筑在事实基础上的理论往往激起了新的事实的发现, 新事实反过来又充实改变乃至推翻原来的理论而导致新理论的产生。正是理论和事实的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否定,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就是理论与事实的互相转化互相否定,而这一矛盾运动是统一体内部的矛盾,在事实基础上通过思维而建立的理论同事实处于良好的统一之中,组成科学统一体理论在新的实验中揭露了新的事实。新事实必定打破统一体, 通过思维而达到新的理论。于是新理论与新事实的统一取代了旧有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根源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科学发展的逻辑即辩证法的逻辑。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理论与事实的矛盾; 思维与实践是这一基本矛盾的直接体现,科学内部其它的矛盾均为此基本矛盾的不同表现。

16、杰出科学家个体的成功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启示(可能出材料题)自行发挥

成功需要人文素质,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环境影响和自身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智能、技能品质, 其中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质是成才的关键。

可分几点展开:(1)忧国忧民的情感;(2)足够的学科知识;(3)坚忍不拔的意志;(4)开拓创新的精神摒;(5)弃重理轻文的偏见。

17、山寨现象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影响(可能出材料题)

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给了“山寨”现象生存的土壤,“山寨”现象对建设中国创新型国家有着双重效应:

一方面,“山寨”现象是发展新型科技、促使社会主流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山寨文化”中的很多产品都是对先进产品的模仿,但不能因此否定“山寨文化”的创新成分,因为,模仿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首先,模仿是创新的起点,在当今世界尤其如此。其次,“山寨文化”制造者有能力把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以适应低端消费者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同时,大量的“山寨”产品的出现,“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对促进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政府监管措施的滞后性和“山寨文化”制造者的创新意识不足,“山寨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山寨的创新很多是建立在侵犯人家品牌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的,这不是创新,充其量只能算模仿。一些山寨厂家,多是些不挂执照的小作坊,偷税漏税,谋取巨额利润,这种行为对正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另外,网络“山寨文化”带来的危害,不仅是造成价值失落与文化危机,而且还削弱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知法守法的意识。

因此,政府应对“山寨现象”保持清醒的认识,一个品牌的形成和立足是相当不容易的,必须加以珍惜和保护。企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果对山寨现象加以正确引导,在模仿的基础上加强产品开发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产生新的品牌,“山寨”现象就是个转折切机,利用好了同样也是创新。

18.中国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原因(可能出材料题)自由发挥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涉及到近代科学产生、发展的内部机制,以及由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否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问题。近代科学的内部机制应该是逻辑性、真理性、简单性和创新性。近代科学的特点是(1)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2)严密的理论体系;(3)分科。而西方科学的特点是:(1)采用分析方法;(2)采用逻辑方法;(3采用)科学实验方法。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这与西方科学的内部特点是分不开的。而中国古代科学的特征是(1)重实用,轻理论;(2)重整体、直觉、模糊、体悟的理解问题的方式;(3)重经验描述和总结。可见,西方科

学内部具备了很多近代科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科学具备近代科学的内部因素却很少,因此中国传统科学很难向近代科学转变。这是它的内在因素。

外部原因

(1)政治因素: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大约是明清之际,明代中期即16—17世纪间。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兴起,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宗教都发生了变革。同时近代科学技术也随之在那里出现。而此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僵而不死,到了明清以后,尤其康熙后的中国皇帝,闭关守旧,十分自负,惯以老大自居,官方支持的科学技术研究已没有起色,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古籍却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而且当看到西方科技优势时,不是采取积极努力学习、掌握运用新科技的政策,而是从免除内忧外患的皇朝政治思想角度,对西方科技优势视而不见,甚至排斥。这就使得近代科学技术无法在中国生根发芽,即便有了生长的可能,也会被这种政策抑制而灭。

(2)经济因素: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但农业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中国农业到清代中期仍处于维生水平。虽然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个市场仍是一种从粮食、布、盐为主的小生产者之间交换的市场模式。从全国范围来讲,手工业和商业均没有成为社会经济变革的主力。既然是以维生为主,则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没有像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那样为改进生产技术,使用机器和广泛利用风力、水力等而迫切要求解决与之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从而促进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产生。

(3)文化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的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道轻器思想:重精神轻物质,重义理把握轻器物制造,重社会轻自然;<2>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以大统一为特征的专制主义统治,要求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秩序;<3>注重知觉思维和意会性:不是依靠严格的逻辑推理,而是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依靠感觉、感受和想象等去理解;<4>注重辩证思维,偏重中庸之道:中庸思想使得中国古人在对待事物时,既不说是,也不说非,用模棱两可的近乎圆滑的语言来陈述问题,然而近代科学知识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精确的毋庸置疑的知识;<5>迷信思想严重:大大减少了对科学的兴趣,对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19、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可简答)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2)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科学的发展具有地域上的不平衡性,表现为科学中心的长周期转移和短周期转移);

(3)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各学科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作为先导走在学科的前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就是带头学科,带头学科具有两个特点:更替的周期性和更替的加速性);

(4)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1>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知识来自于对经验事实的归纳,科学命题的意义和真理性取决于它的证实,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这一模式反映了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但否认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P1—TT—EE—P2”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科学的发展。强调“问

题意识”,“激活知识”和提出“尝试性理论”的重要性,强调批判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特别值得肯定的。<3>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前科学(无统一范式状态)→常规科学时期(统一于某种范式) →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范式转换) →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统一于新范式) →反常和危机→新的科学革命……的反复推演。把科学不仅作为知识的形态,也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观察,为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对科学发展中的进化和革命,从发展形态上作了统一的全面的描述,也有可借鉴之处;但对范式及其更替过分突出其不可比性和非理性因素,夸大“常规”科学家与“革命”科学家的对立,从而实际上否认了科学知识发展的连续性、进步性和客观真理性,不能不说具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色彩和较大的片面性。<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把研究纲领的韧性说得有些过分,以致难以判明研究纲领合理性的终结的界限,并磨钝了科学革命的锋芒,但总的看来他的模型是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

技术发展的模式

技术发展的模式就是技术发展的一般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考察技术发展的历史,不仅单项技术在其产生、成长、传播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各自的发展模式,而且随着单项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必将导致整个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也就会出现技术体系的发展模式。

(1)单项技术发展模式

<1>单项技术的产生模式: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有其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是一个逐步使观念具体化、直至实用化的创造过程。具体见书P201图。

<2>单项技术的成长模式:考察任何一项过程,可以发现单项技术在产生出来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和任何生物有机体一样,有它的产生、发展直到衰退的“生命周期”,称之为单项技术的成长模式。具体见书P202图。

<3>单项技术的传播模式:单项技术在成长、完善的过程中,也会向外传播、扩散。这种传播、扩散的过程,可以分为单项技术梯度递进和跨越转移两种传播模式。

(2)技术体系发展模式

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是在技术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核心技术、基础技术,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决定着这一技术体系中众多其它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质,决定着技术体系的变更与否。关于社会技术体系的发展模式,星野芳郎曾提出技术革命的载体――技术体系的概念,并研究了通过主导技术的突破到建立新的主导技术群,并进而导致技术体系变迁的演化模式。

20、生命伦理(P300-303)

生命伦理又称生物伦理,是指生物科学和医学的伦理。生物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问题。

生命伦理四原则:

有利原则:有利原则断言了行动者维护或增进他人利益的义务。这种义务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作为积极义务的有利原则,所断言的是行动者应在他人现有利益的基础上,使此种利益最大化。作为消极义务的有利原则,所断言的则是行动者应该使他人的现有利益不受破坏,不被减损。但是有利原则进入生命伦理学领域,其消极含义部分被无伤原则所承担。因此,作为生命伦理学原则的有利原则仅指其积极义务,即为增进他人利益而行动的义务。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利益的多元化,一个行动在增进某利益主体的一种利益时,也有可能同时减损该利益主体的另一种利益,而一个行动在减损某利益主体的一种利益时,实际上也可能增进该利益主体的另一

种利益。道德行动对利益的复杂影响使得行动决策变得异常困难。对有利原则的确切理解和在何种“有利”意义上行动,往往取决于行动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无伤原则:无伤原则断言了行动者维护他人利益,保护此种利益不被减损的义务。通常来说,无伤原则所断言的乃是行动者的一种消极义务,即行动者不可减损利益。“无伤”并不含有为了维护现有利益而斗争的内涵。“无伤”的准确含义是行动者在涉及他人利益的行动中不得造成他人利益的减损。有学者认为无伤原则是应用伦理学的核心原则,它提供了一种使自由平等的交往和合作能够进行的最为基本的伦理底线。这种认识是恰当的。

尊重原则:尊重原则断言了行动者尊崇他人、视他人为一具有自身目的的利益主体的义务。在那些涉及他人利益的行动中,行动者未得到他人许可,不得对他人利益加以干涉。这种理解涉及到人的自主性问题。有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具有自主性并有能力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时,尊重原则才有意义。其实,尊重原则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每个人都具有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即“人所应得到的,我都应该得到”。能否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一个次要的问题。

公正原则:作为伦理原则的公正是指根据一个人的义务或应得而给与公平、平等和恰当的对待。一个人所享有的权利与他所履行的义务相等,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原则;一个人所行使的权利与他所履行的义务相等,是个人公正的根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等是公正的根本原则。因此,公正原则断言了行动者平等分配权利与义务的义务。平等又可以分为完全平等(对于基本权利来说)和比例不等(对于非基本权利来说)。

21、“从道不从君”与科学精神(可能论述大家自行发挥)

“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的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传承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是有坚持力、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科学精神:(1)敢于怀疑,批判思维;(2)勤于积累,躬身一线;(3)善于交流,交叉合作;(4)甘于寂寞,潜心科研;(5)勇于坚持,不懈追求。

22、科学、技术的内涵及关系(P188-191)

科学的内涵:(1)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和方法;(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是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4)科学是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观念来源。

技术的内涵: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综合。

两者的区别:(1)形态不一样。科学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理论形态;而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2)任务不一样。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3)目的不一样。科学的目的是在现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4)选题方向不一样。科学从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等科学发展自身的逻辑中去寻找、发现和选择研究的课题;而技术主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等实际需要中发现和选择所研究的课题。(5)管理方法不一样。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工作得如何;技术则注重如何工作。(6)评价不一样。对科学的评价是一个深字;对技术的评价是一个新字。(7)科学是不保密的,保密的都是技术。(8)科学没有商业性质,不能出卖和转让,而技术可以。(9)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技术成果是知识形态的

东西和物质形态的东西的有机结合。(10)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同。技术专家除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等。

23、默顿科学规范含义及学术道德规范的意义

默顿的《论科学与民主》对科学规范结构进行了论述,指出科学的制度性目标是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包括技术规范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技术规范也即方法论,行为规范则是约束和协调科学行为的规范。行为规范是科学建制上的强制和必需,是实现科学建制目标必不可少的因素,可归纳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1)普遍主义即是对科学成果(或假说)的检验,只能诉诸于这样的一种先定的、非人为的标准——科学成果与观察和已经证实的知识相一致,而不管科学活动主体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更不应该将评价者的喜好甚至参与评价的过程之中。(2)公有主义即科学知识的占有、分配实行公有主义。科学是公众知识、做出新发现的科学家应该公开自己的成果,科学界则以人名命名,引证、荣誉奖等形式奖励知识的贡献者,承认科学发展的优先权。(3)无私利性即科学家献身科学活动要严守“为科学而科学”的信念,目的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正确无误的知识,而不考虑其他利己或利他的因素。在行为上要诚实,无欺诈和弄虚作假,禁止在竞争中采用不正当手段。(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即无论在知识被确证之前还是之后,也不管其来源如何,科学家对所以知识都要保持审慎的怀疑态度,而不是无条件的接受。怀疑的尺度则是经验证实和逻辑一致。

学术道德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学术道德规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强调了立德、立功、立言,是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学术道德规范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要求;学术道德规范能够有效规范学术风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民族的精神状态;学术道德规范对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4、科技的社会应用(P241-252)

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类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改造自然;其次人类通过科技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正确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物质生产力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要重视科学技术在精神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正确认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来正反两面的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要辩证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既然作为一种性质,它就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必须是在与人们的需求和人性达到平衡的时候。人类应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实践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设法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带来的消极作用。我们要以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正确看待科学发展,更大程度的运用科学发展造福人类。(从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注意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5、现代科技发展对未来战场的影响(可能论述题)

一是信息在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控制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能力,对作战的胜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三是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四是空袭和反空袭已构成独立的战争阶段;五是扩大了合同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向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发展。

A、现代科技发展对武器装备的影响,主要表现有如下:一它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高技术的应用将使用各类武器向重量轻,体积小,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精度高,机动能力强的方向发展,从而极大提高了武器的杀伤破坏效能。二它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三它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高技术在武器装备的应用上不仅提高了武器的抗毁能力,还提高了灵活机动和防探测性能,从而使其生存能力得以提高。四它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夜视技术,红外技术,热成像技术和雷达成像等各种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武器装备昼夜间和不良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五它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是武器系统持续作战能力的两个关键条件,高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可靠性和可维修性提供了有效手段。六促使新型武器的诞生。高技术的应用将直接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B、现代科技发展对作战理论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如下:一它改变了空间观。高技术条件下,更加强调要向夺取作战胜利,必须掌握作战空间观的控制权。其中主要是信息控制权。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和远程兵器的广泛应用,是远近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作战对手不但有来自正面的,还有来自空间各个领域的,必须建立“多维”的作战空间观。二它改变了集中观。高技术条件下,不再是简单的兵力,兵器和作战物资的集中,而是以信息优势为主的战斗效能的集中。三它改变了对时空观的传统的认识。高技术兵器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军事理论发展又为高科技开发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C、现代科技发展对作战方式的影响。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将改变战争的面貌,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现代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电子战,导弹战,空战,坦克战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主要形式,还可能出现化学战,生物战,激光战,机器人战等形式。在空中,陆地,海洋上甚至太空中展开,所以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将更加多样和复杂。

D、现代科技发展对作战指挥也有很大影响。由于战争手段的高技术化,是军队的侦查能力,预警能力,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突击能力大为提高,是战争具有突击性,立体性,协同性,使战争规模大,强度高,节奏快。作战方式和战场事态瞬息万变,捕捉战机极为困难。这时,指挥的实效性,隐蔽性,稳定性,协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是战争的组织指挥空前复杂。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建立现代化的指挥系统,提高指挥效率,保证指挥灵活,可靠,高效,稳定,隐蔽,保密的进行是一个关键问题。高效能的指挥取决于及时而准确的情报,安全而通畅的联络,以及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而传统的指挥手段很难满足以上需要,因而必须求助于指挥系统的现代化。

26、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军事优势

(1)单兵素质要好,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和猛兽搏斗打猎是常态,远非平时种地插秧打鱼的农耕民族可比,所以锻炼出较强的单兵格斗能力;(2)是马匹。在冷兵器时代,在地形开阔的情况下,游牧名族骑兵的威力和机动性,即使比不了现在的坦克,也不亚于步战车;(3)是游牧民族的迁徙性,打不赢卷了帐篷就走,没有吃的喝的就去抢,因此具备了极强的生存能力。

或:(1)冶铁技术的掌握是战争制胜的先决条件;(2)牧兵一体的军事组织是制胜的重要因素;(3)机动灵活的战术, 常取战场主动;(4)马战和就地补给的优势。

27、现代科技负效应产生的根源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根源: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切实地改进了物质生产方式,但是,科学技术在把人类生活导向更舒适、更人性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延续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如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能源危机、潜在的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的升级等。面对科学技术对人类及自然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必须加以深刻的反思。纵观科学技术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其根源是错综复杂的:(1)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2)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3)科技发展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制约;(4)科技开发及科技成果使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5)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负有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方面是对于科学体制、科学知识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于社会的责任。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1)科学家对科技成果负面的自然后果的责任;(2)科学家对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责任;(3)科学家对普及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责任;(4)科学家对发展经济、改善人们生活的责任。

28、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历史及对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启示(可能论述,自行发挥)

互动历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先后经历了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历程。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其实质是科技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与这些国家深厚的创新文化基础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直接孕育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1)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2)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提供了自由探索的价值导向;(3)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

英国: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诞生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完成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发明了蒸汽机,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重视经验的实证科学传统;(2)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3)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

法国:法国在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科学成就惊人。拉普拉斯、居维叶、拉格朗日、达朗贝尔、拉瓦锡等一大批科学家在天、地、生、数、理、化等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法国成为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1)启蒙运动为法国科学的普及和传播奠定了基础;(2)国家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和投入。

德国:德国的思辨哲学传统和科学体制化的完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基础和动力保障,德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1)理性思辨的哲学传统;(2)科学技术体制化.

美国:(1)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引导;(2)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3)全球化的科技创新网络

启示: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2)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3)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4)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

怎样做:创新引领、促进融合;市场牵引、应用驱动;技术集成、模式创新;整合资源、统筹兼顾。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建设。

答题技巧:逻辑、观点、案例

PS:所有答案纯属个人意见,均不为标准答案,大家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发挥。请大家珍惜资源、好好利用。感谢各位的配合!

祝大家考试顺利!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环境遭受大量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将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专业,来阐述环境改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自然环境植树造林关系和谐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1]。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功,批判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的辩证法。学习和运用自然辩政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被我们人日益破坏的环境,人与自然才能更好地和 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以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为例:它虽然为国家的电力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它的修建使区域环境状况和河流水文情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泥沙淤积、库岸崩塌、土地盐碱化、水质恶化等.近期,科学家们清空发现水库的修建还可能诱发地震等等。 还有我国乱砍乱伐树木的现象尤为严重。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土地沙漠化;泥土松动更容易发生土崩;气温发生变化造成气候的不稳定性;同时,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的可能。 三、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改造中的运用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科学发展观为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它坚持“以人为本”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强调“和谐发展”,为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一个正确的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如何落实新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在说明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据此分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二)、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人类必须意识到,人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 我么每天都面临着因为自己对环境的不加爱护而引发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分为许多种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这些简单的词语引发的自然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人类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 我们应该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从自身出发,我是学园林专业的,所以,针对我国乱砍乱伐树木的现象,我们提倡植树造林,因为植树造林的益处是很大的: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在面授时,我给大家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及研究对象,尤其对为什么要上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作了一定的阐发。那么,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以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范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1)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3)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3、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科学研究是对存在的普遍现象的解释,所以科学研究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 2)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对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科研人员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 共理论课,必须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4、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其中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

1,___D____就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 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 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就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 ②协同性; ③无序性; ④同一性 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就是:D 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就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与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瞧作就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就是:D ①要体现发展,就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 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就是:D 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②如果有一个前提就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就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 ①引力、强力、弱力与电磁力, ②引力、强力、弱力与摩擦力 ③引力、强力、弹力与电磁力 ④引力、弱力、电磁力与摩擦力 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就是:C 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就是B 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 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B 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 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 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 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 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C 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自然辩证法答案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版本1: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版本2: 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题答案整理

e a n d A l l e i 2012《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6.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7.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 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1.八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以乾(天)、坤(地)、震(雷)、序(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泽)这八种事物为本原构成的。天地是第一层次,表示事物的对立面。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终极总结)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1)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属于哲学的分支;(2)具有中介学科特点:处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之间;(3)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纽带和桥梁;(4)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是开放的体系。 2.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意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自然观 1.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1)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总是与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的。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但科学技术最终总是能突破层层阻碍向前发展,并形成新的自然观,这种新的正确的自然观又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古代朴素自然观: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靠观察和思辨,缺乏科学的根据作为基础,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3)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使得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被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是科学的黑暗时代。(4)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以数学和实验为手段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了起来。但是当时自然科学只有天文学和力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已知认识主要是对机械运动的认识,使得这个时代的自然观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特征,只是孤立静止的看待世界。(关联 3题)(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机械化大工业生产过渡时,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发表为诞生标志,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断地接受着检验和发展;其核心是联系、发展;其主要观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的;③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关联 4、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1)受当时生产水平较低、科学水平不高影响。 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搜集到的材料还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变化。(2)受当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当时只有研究宏观物体的力学发展的比较完善,成为带头学科,人们用研究力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去认识自然,将其分割,孤立静止的研究,导致形而上学。 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1)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2)坚持去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3)自然界的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还原论(4)机器的隐喻代替机体的隐喻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普遍联系):1、物理学:19 世纪40 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电流、电磁感应的发现,化学电池的发明;2、化学:1828 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1870 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3、生物学:细胞学说——1838~1839 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分别提出植物、动物细胞学说; 关于自然界的发展演化:1、天文学:德国科学家康德(1755)、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1796)分别独立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2、地质学:英国地质学赖尔在《地质学原理》(1830)一书中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地球地层渐变的理论;3、生物学: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1859)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4、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18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重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它成就,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法。这就使得一方面有可能在这种接连而来的发现的纷乱状态中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条理化,另一方面,自然科学除了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已经没有别的出路。正是在历史发展的这种必然过程中,也是为了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创立了自然辩证法。总而言之,正式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才打破了孤立静止地观察世界的方法,推翻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2.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科学上证实了时间与空间、时空与物质的本质联系,以及时空与运动不可分割; 2、普朗克的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理时间中不同于宏观物理的新概念,阐明了事物与场的辩证 统一;3、分子生物学把对生命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解开了生命活动和遗传现象的秘密,大大深化了辩证生命观;4、非线性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揭示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也为揭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然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立体的因果网络,是系统的、整体的因果关系。5、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深刻地触及了自然界运动和演化的方向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1)联系的观点(2)发展的观点 2、主要内容: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独立于人和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自然界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环的 3.评价:是对旧的自然观的扬弃,它的许多思想在20世纪仍具有启迪性和有效性。其关于自然图景的一些猜测也为20世纪的自然科学所证实。以现代眼光看,有些表述和观点陈旧;形式也有许多需要更新之处 9.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连接纽带的对象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自身时代更迭的不断进化,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2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而改变着其面貌。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原因: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一方面,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受动性,人的认识活动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只能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 协调发展原因: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扩大人工自然的全部努力,就其直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其远期和间接的后果,却往往达不到人类的初始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就自然界而言,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的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在人类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间尖锐的程度。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六.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定义】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点】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作用】科学假说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自然辩证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 所在院系: 类别: 日期:

评语 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自然辩证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孙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令人类自己惊奇的程度,人用自己的活动证明了人的无所不能,人在自然面前是自由的1;另一方面,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威武雄壮的交响曲中,悲哀的旋律已清晰可辨,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其直接表现,特别在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终于认识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人是人类自己,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破坏自然平衡,不能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点,世界各国也开始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内容丰富的马克思自观,蕴含着许然多难能可贵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思想、意识、理念和路径。 一 .生态文明建设在大会中的提出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正规版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目录: 1.“蝴蝶效应”的方法论启示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的哲学意义 5.分析模型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27.阐述古希腊三个自然哲学家关于万物本原的基本思想 39.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40.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51.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53.有人说科学认识起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54.分析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光有知识与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 60.海森堡“微观粒子服从测不准关系” 57.人造单细胞生物 59.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唯物辩证法却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61.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库恩历史主义模式的异同 62.如何理解汉森提出的“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的观点? 6.“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19.论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33.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65.四元素说与五行说的区别 7.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1.阐述自然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12.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29.阐述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局限性 15.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63.天人和谐生态自然观历史依据及现实意义 9.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30.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基本原则与特性 47.“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三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0.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两型社会” 55.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18.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43.谈一谈科学发现中机遇的认识 44.谈谈对灵感的认识 48.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对策?当前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49.概述创造性思维4阶段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复习课程

自然辩证法第三章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本章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 强调科学技术研究是实践活动,方法论也应该按照科学实践的实际过程,从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入手,讨论辩证思维与实践特性,让研究生变表征的科学观为实践的科学观,变表征的方法论为实践的方法论。 第一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是讲清什么是辩证思维和辩证思维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 1、本节有四对辩证范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要分析为什么单独的一个概念会走向与辩证法对立的形而上学?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把这些对两两范畴结合起来?为什么结合才是辩证思维?教学难点也在这里。 2、辩证思维对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是要讲清创新思维的特性,如何把握创新思维的特性,形成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情境,从而触发创新思维的产生。 1、本节讨论了四个创新思维与方法的特性:收敛与发散;逻辑与非逻辑;直觉与顿悟;移植、交叉与跨学科。 2、教学重点是在讲解清楚每一个特性的基础上,讲清如何在这些两极特性间保持张力的创新思维特征。教学难点也是如此。 第三节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帮助研究生意识到数学和系统思维是当代科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把握数学方法和系统思维的特征、运用的情境和条件。培养科学抽象、建模、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有系统化特征的思维习惯。 1、数学方法的教学重点:讨论每一种数学方法对于科学抽象、建立模型认识世界的意义和作用,简化研究对象、条件和情境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是如何处理数学方法的方法论意义,数学可以使人精确,但过分数学化也使人远离自然,过分狭窄。 2、系统方法的教学重点:在讲述四类系统方法各自的用途以及优势的基础上,讲清系统方法的整体处理问题的视野。 3、复杂性思维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处理问题时不要过分简化与还原,建立多学科融贯的信念和思维。复杂性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 第四节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教学要点:把科学和技术视为一种实践性活动,以科学实践的活动观考察科学、技术研究。这个部分增加了科学实践、技术实践、科学仪器和实验室场所对于科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