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药材的功效及主治 1. 川芎的功效及主治 1、活血行气:①用于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 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当归等同用; 月经后期,1~2 个月1 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 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 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 属于风热 者,可与菊花、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 用于胃炎之上、吐酸烧心等证,可与、木香等同用。 2. 熟地,又名为或者伏地,也叫酒壶花、山烟等,处方名为熟地黄、熟地和大熟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的,是一种上好的中药材。熟地黄的功效: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的作用: 1、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纲目》? 2、熟地黄治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故能补肾中无气。(李杲)? 3、熟地黄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熟地黄为滋阴主药,常与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4、熟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张元素)? 5、熟地黄治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6、熟地黄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熟地黄的禁忌: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熟地黄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用于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的分类 按功效分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七、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八、理气药

中药微粉化的研究进展

中药微粉化是指在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微粉技术,将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药制剂微粉化。根据中药物料的特点,目前比较公认的中药微粉粒径为0.1~75μm,粒度分布中心D50≈10~15μm。中药微粉化又被称为中药超微粉碎、细胞级微粉碎;所得中药微粉亦称为中药超细粉体、细胞级微粉、微米中药、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等。由于中药资源日益稀少,中药微粉化技术的运用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技术特点 1.1增大药物颗粒的比表面积 药物粒子的大小及粉体的结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中药微粉化后,药物粒子细微均匀,比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药物能更好地分散、溶解在胃肠液里,且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增大,因而更易被胃肠道吸收,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1.2节省原料 中药材微粉化后,用小于原处方的药量即可达到原处方疗效。微粉化一般可节省药材30%~70%,减少了资源浪费。中药微粉化后无须再进行煎煮、浸提等处理,还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损耗,提高药材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3有利于复方药粉碎中各有效成分的均匀化 中药大部分是复方,由多种药材组成,细胞破壁后,细胞内的水分及油分迁出,使微粒子表面呈半湿润状态,粒子和粒子之间形成半稳定的粒子团(或称之为微颗粒),每一个粒子团都包含相同比例的中药成分。由于组分中各成分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延展性、可破碎性、含水(油)率、吸水(油)性、比重等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不同,粒子团的物理结构也不相同。但这种结构却会使中药材各有效成分均匀化,因而各种成分能够均匀地被人体吸收,增强了药物的效果。 1.4可在不同温度下进行 微粉化可根据不同的药材,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提高药效,它适用于含糖、含油、含芳香性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的加工与生产。对质地致密的动物贝壳类、骨类药材和矿物类药物更具有优越性,对纤维状、高韧性、高硬度或具有一定含水率的物料也均适应。既可用于干法粉碎,也可用于湿法粉碎,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1.5易于成型 微粉化粉末均匀细腻,口服口感好,能遮避不良气味,可改善片剂表面的均匀性和崩解性,可制成速溶性颗粒。用微粉化技术制得的粉末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直接制粒,不但易于

蝎子简介

蝎子简介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与鲎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 蝎子 [1] 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0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 蝎子的市场需求 蝎子作为名贵药材,需求量很大,据统计,蝎子供应量仅能达到需求量的20%-30%,因此人工养殖蝎子便 成为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家庭副业。 从国内市场上看,近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材市场日趋繁荣,而且由于人们对中医中药的 重新依赖,以用中成药研制的巨大发展,名贵中药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市场价格不断上扬,清水蝎市场 价每公斤680元左右。 目前,家庭人工养殖蝎子免征税收。人工养蝎子的技术难度不大、对场地气候要求不高。一般人通过短 期学习很快就能掌握,更不用担心销路,是比较保险的家庭事业。 人工养蝎子男女老幼都能干,业余时间即可,而且较之其他家庭付业投入的成本要低,经济效益要高。 人工养蝎子占地面积小,饲养管理方便。蝎子食量很小。蝎子的饲料如黄粉虫等也可人工养殖。 蝎子养殖技术

[2] 1 .盆(缸、罐)养 这是一种采用小容器进行小规模简易养殖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适合于室内养 殖。 可选用内壁光滑(以防止蝎子逃逸)的瓦盆、塑料盆和普通水缸等,容积大小不限,在容器底部铺垫一层5 ~10 厘米厚的风化土或壤土并砸实,上覆沙子,再在沙层上叠放一些瓦片、空心砖或小木板等,作为蝎子栖息活动的垛体。垒成垛体的瓦片等要一片一片地叠起,最好叠成宝塔形,片与片之间的四角可用水泥浆或黄泥粘接住,以增加蝎子栖息的空隙。垛体距容器的内壁约 6 厘米,垛体上放供水用的海绵。 2.盆(缸、罐)养法 最好不要用向容器内洒水的办法来调节湿度。因为气温高时,如果洒水多,会造成容器内的闷热潮湿,对蝎子的生活是不利的;而洒水过少,水分不够挥发时,又会导致容器内的闷热干燥,对蝎子的生活也是有害的。目前调节湿度较好的办法是向容器内投放一些含水量多、带粗根的青草或带嫩枝的大片树叶,这些草或树叶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挥发水分,以满足蝎子对湿度的要求;气温过高时,还可供蝎子爬伏到上面降温。青草或树叶既要尽量多投放,又要注意保留一定空间,以防止蝎子借青草或树叶为梯架逃逸。气温高时,要及时更换干枯或发霉的青草、树叶。为防止蝎子外逃,最好在盆(缸、罐)口覆盖铁纱网或尼龙罩。 一般每只普通面盆可养蝎60 ~100 条;口径60 厘米左右的浅缸,可养蝎300 多条;每个罐头瓶可养种蝎1 条,或养仔蝎10 ~50 条、中蝎2 ~5 条。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还可解决互相残杀的问题。盆(缸、罐)养比较适宜少量初养或专养幼蝎、种蝎、孕蝎,也可进行小型科学实验用。 3 .箱养 可选用未盛放过化学药品的废旧包装箱,大小不限,靠木箱一侧修筑窝穴,箱口内壁围一圈防逃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上覆纱盖或带孔的可活动木盖。箱内的蝎窝可用土坯堆砌成蜂巢状,供蝎子栖息,堆砌的土坯与四周箱板间留有一定空隙,供蝎子活动和捕食。 也可以自制长、宽、高大约为10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的木箱,箱底铺垫 3 ~5 厘米厚的砂土,木箱两侧各码成长、宽、高为 72厘米×12厘米× 60厘米的泥板垛两个,垛体距箱壁 3~5 厘米,两排垛之间为蝎子的活动场地。箱口内壁围一圈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以防蝎子逃逸。 另外,还有人设计了一种较标准的养蝎箱,但造价较高。这样养蝎箱的结构类似于蜂箱,箱盖、箱底及两侧钉上木板,前后面空着。在木箱两侧面内壁上,横向钉上小木条,上下两个小木条相距约5 厘米,箱体的高度可视养蝎量多少而定。用小木条作支架,将胶合板或纤维板插人箱内,搁板的前后长度要大于箱

全蝎的临床应用

全蝎的临床应用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全蝎入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现代医药工作者对全蝎临床新的应用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作一介绍。 【关键词】全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B)-0007-01 全蝎为节肢动物门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体。始载于《蜀本草》,又名:虿(《诗经》),虿尾虫(《说文》),杜伯(《广雅》),主簿虫(《酉阳杂俎》), ,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 ,,(《蜀本草》) 1脑梗死偏瘫 张锦红等[1]拟葛根三虫汤(葛根、丹参、水蛭、全蝎、地龙、菖蒲、郁金)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脑梗死偏瘫80例。结果治疗组80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葛根三虫汤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脑梗死偏瘫有良好疗效。 2粉刺 徐爱龙等[2]用全蝎15g,纳瓶中,加白酒100ml浸泡3天后备用。用时先用肥 皂水洗患处,再用温水清洗、棉花揩干,然后擦全蝎酒,每天3次;第2天再洗再擦,连擦7天为1疗程,一般1,2疗程可愈。 3瘰疬[3]

全蝎适量,研为细末,放于药肉膏或橡皮膏的中心(药末的厚度约2mm面积以能覆盖瘰疬的表面为度)贴患处。用时先用冷开水加3%的食盐,溶化后洗患处,棉花揩干,然后贴药。3天换药1次,7次为1疗程,一般1至3疗程可愈。 4压疮 吕璐等[3]使用全蝎膏外用治疗压疮18例,结果?期压疮患者1个月内治愈14例,4个月内治愈3例,患者治愈率达94.4%,创面愈合率达94.1%。表明全蝎膏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和止痛、生肌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降低了费用,使压疮不再难治。 5流行性腮腺炎[4] 用全蝎4只,香油炸,早晚各服1次,连服2天。大黄粉20g,醋调外敷患处3天,并发睾丸炎者加服抗生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效果显著。 6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农村常见的一类眼科疾病,他不仅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而且作为一个慢性泪囊炎病灶长期存在.徐德华用[5]全蝎适量,在瓦片上焙干,研末备用。成人每次6,9g,小儿减半,以温白酒或黄酒送服(以个人嗜酒量而定,每次15,50 mL不等;儿童或不饮酒者,改用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3 d 为1个疗程)。治疗中药全蝎治疗慢性泪囊炎18例,痊愈16例,好转2例,显效时间平均3,4 d。 7三叉神经痛 张滨农等采用自拟三白全蝎汤(白芍、白术、白芷、全蝎、桃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90例.结果:总有效率90%,疗效显著。 8痹证 苗志学采用自拟全蝎蚂蚁汤(全蝎、蚂蚁、乳香、没药、骨碎补等)治疗风寒湿痹78例,结果全部有效。提示本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将全蝎研粉,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对全蝎的炮制方法历史沿革的探讨 作者:程运扬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广西桂平,537200 刊名: 医药前沿 英文刊名:YIAYAO QIANYAN 年,卷(期):2011,01(9) 参考文献(20条) 1.田聚成全蝎的加工方法 1986(04) 2.邵林;马湃全蝎的鉴别、加工,储存及使用 1995(1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中华本草 1999 4.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1982 5.周淑芳;张玉柱全蝎、穿山甲质量的探讨 1997(02) 6.王琴福;许家军浅谈全蝎的产地加工 1990(12) 7.李晓坤蝎养殖及产品加工利用技术 1994(04) 8.高广生;张立国;刘林增全蝎炮制品质量初步研究 1998(02) 9.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1974 10.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 1983 1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199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1988 13.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 1998 14.国家药典委员中国药典(一部) 2005 15.谭银合;郭健全蝎的化学成分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05) 16.高兆锦浅谈全蝎的炮制方法[期刊论文]-社区医学杂志 2006(04) 17.王阁乾全蝎的加工方法及质量探讨 1989(05) 18.张成元全蝎加工方法的改进 1989(08) 19.刘林增;高广生;张立国全蝎炮制方法简述 1998(03) 20.贾印宝;冯树祥;杨磊全蝎有盐与无盐的浅见 199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5277560.html,/Periodical_yiyqy201109038.aspx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41325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中药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防风的功效和作用 1.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脊痛项强,四肢挛急等症。防风有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的功效,这经常和羌活,独活,当归,薏苡仁,威灵仙,伸筋草,鸡血藤等配合应用。配伍羌活,细辛,山苍术等,治疗外感兼风湿侵袭肌表,头疼如裹,肢节重痛。 2.用于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导致的咬牙,吊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防风还有显著的祛风解痉作用,这个时候要和全蝎同用,防风能增强全蝎祛风止痉的功效。还可以随证配用钩藤,蜈蚣,姜虫等。配伍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治疗风毒侵犯经络,引动内风,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 3.用于治疗肝郁伤脾而造成腹泻、腹痛。防风能人肝经气分,经常配合白术,白芍等同用,比如痛泻要方(防风,白术,白芍,橘皮),就是治疗此类病患经常使用的方剂。用于治疗慢性肠炎,经常和白芍,补骨脂,五味子,乌梅等配伍。可配伍荆芥,大黄,连翘等,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发热恶寒,二便不通。 4.用于治疗肠风便血。反复发作,长时间不愈的大便下血,前人经验认为是大肠有风邪,可以在对症药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较好的作用。经常配合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同用。防风和附子同用,可减小附子的毒性;防风和黄芪同用,能够增强黄芪

的功效。 5.用于治疗皮肤病。防风通圣散加减可以治顽固性湿疹,带状疱疹,扁平疣等。配伍荆芥,当归,苦参等,治疗风疹或者皮疹瘙痒。 6.用于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防风通圣散加减用水煎服。 防风的不良反应: 服用防风引起中毒的情况末见报道。用量过大,可剖起出汗太多,口渴等伤津耗气的现象。过敏反应报道,属极个别现象。可于服药后1h出现腹部不适感,呕吐恶心,出冷汗,皮肤瘙痒等情况。 防风的治病验方 1.用于外感风寒或者风热表证。如果治风寒感冒的头身疼痛,可配荆芥,紫苏,白芷;如果配伍用荆芥,薄荷,连翘,桔梗,可以治风热感冒之目赤咽痛。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酒当归,姜黄,白芍,炙黄芪,羌活,防风各9克,炙甘草3克,生姜5片,用水煎服。 3.荨麻疹:当归10g,防风9g,荆芥6g,蝉蜕3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或者每隔一天一剂。

中药全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全蝎的功效与作用 全蝎的功效和作用 抗惊厥 小鼠口服止痉散(全蝎和蜈蚣干粉等量混合而成)每天1克,连服1、3、9天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及烟碱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对抗士的宁惊厥的效果最为显著,烟碱次之,五甲烯四氮唑更差,可卡因则无。全蝎与蜈蚣分别单独应用每天1克亦有效,但全蝎的效果较蜈蚣差。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静脉注射全蝎浸膏,煎剂,均可使兔、犬血压一时性下降(少数可见暂时上升),但很快恢复,接着出现逐渐持久的血压下降,维持1~3小时以上。灌胃或肌肉注射也有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 抗癫痫 蝎毒中分离出的多肽(aep)具有较强的抗癫痫活性,对由马桑内脂和头孢娄利定诱发的动物癫痫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与安定,活性至少是安定的10倍。 抗肿瘤 全蝎粗提物可直接抑杀癌细胞,在停药后对肿瘤生长仍有较高的抑制率。 镇痛 东亚钳蝎毒素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辐射甩尾法,大鼠三叉

神经诱发皮层电位法实验表明,蝎毒对内脏痛,皮肤灼痛和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抗真菌 全蝎的水浸物(1∶5)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免疫作用 全蝎与蝎身煎剂2g/kg连续灌胃给药6天,可使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廓清作用明显降低,整体全蝎与蝎身的作用无显著差异。全蝎煎剂2g/kg连续灌胃给药7天,可使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明显降低。全蝎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大于10g/kg。 全蝎的临床应用 治疗癫痫 取全蝎(连尾)、蜈蚣(去头、足)等量,晒干研末,蜜制为丸如桐子大,成年人每日1.5~2.4钱,早晚分服。小儿按年龄、体重递减。如无毒性反应,可连续使用。 治疗痛证 全蝎(连尾)50g,蜈蚣(去头、足)30g,丹参100g。共晒干研末,每次10g(小儿用量按年龄递减),用白糖调成糊状,开水送服,每日2次。 治疗痹痛 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对患处发麻亦有效。用法:将全蝎研粉,每晨吞服4分。如配合其它药物或疗法使用,则效果更佳。 治疗淋巴结结核 取全蝎、蜈蚣各1只,研成细粉,打入鸡蛋1个搅拌,用食

全蝎养殖的进展研究

全蝎养殖的进展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对中药材全蝎人工养殖的条件、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养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全蝎东亚钳蝎养殖 中药材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Z,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1]。其药理作用包括抗凝、抗血栓、促纤溶、镇痛、抗癫痫、抗肿瘤、对心血管系统等方面[2]。 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蝎的分泌物蝎毒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蝎作为一种高档滋补品和保健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蝎还可制成多种美味佳肴,如油炸全蝎、蝎罐头、蝎子滋补汤等,因此市场上对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过去中药材全蝎,主要采集自然生长的东亚钳蝎(以下简

称蝎),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野生蝎资源供不应求,于是人工养蝎被提到议事日程。通过观察、研究与生产实践,人们创造了一些人工养蝎的方法和技术。现综述如下。 1养殖环境条件 1.1自然常温养殖模拟野生蝎的生长环境,顺其在大自然中的生态规律[3]进行的养殖。由于蝎的生活史较长,从仔蝎到成蝎需要3~4年的时间;蝎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于8℃,蝎的生长发育停滞,处于休眠状态。因此,自然常温养殖的周期较长。 1.2恒温养殖及湿度控制蝎生活区的温度一年四季都保持在适宜蝎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使蝎一直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从而缩短了蝎子生长周期[4]。可用建房、盖棚等多种方式保障恒温或接近恒温,还可用计算机调控温度等。石蕊等设计了一种保持养蝎环境湿度的方法。 1.3生态养蝎根据动植物共有的生长特性和呼吸的互补性进行的人工养蝎[5],蝎与植物混养,如花房养蝎,花园式养蝎等。 1.4无土养殖[6]蝎窝采用天然植物材料制成,而非传统养蝎用泥土、砖石等做蝎窝的养殖方法。 1.5全黑养殖[7]根据蝎昼伏夜出、喜暗的生活习性,给蝎提供全黑的环境。方敬等[8]认为蝎经常昼伏夜出,也有时出窝晒太阳,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可以增加蝎的觅食机会。 1.6与其他动物混养如蝎和土元混养,土元幼虫可作为蝎子的食物,蝎脱的皮和吃剩下的食物可被土元吃掉,这样形成了一个

中药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xx 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与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 清热解毒。 【传统应用】 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 xxxx(《伤寒论》):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②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③ 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 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xx 素等成分。 1.黄酮类: 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 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

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 A、千层纸素A 一7—0 —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 8 一二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 xx还含怜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l 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显著的保肝作 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 AST显著下降。 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

全蝎化学成分及其食用药用价值研究综述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7, 6(3), 165-174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7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5277560.html,/journal/hjfns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5277560.html,/10.12677/hjfns.2017.63020 A Review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 of Scorpion Tonghui Liu1, Chunxiao Zhang2, Fujin Zhuang2, Xueping Xu2, Yusen Chi2* 1Longk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Longkou Shandong 2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Aug. 3rd, 2017; accepted: Aug. 15th, 2017; published: Aug. 24th, 201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medical records, scorpion has effects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solving spasm, activating collaterals and alleviating pains, detoxifying and treating ulcer,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so on. It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Scorpio is not only a low-fat, high-protein food, but also has nutritional and healthy function. Its edible value is rich.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found the scorp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ale and female scorpion is also different. Now, Scorpio as a new resources-food with specific healthy function of the high value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corpio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and food. Keywords Scorpion, Scorpion Venom, Active Ingredient, Health Value 全蝎化学成分及其食用药用价值研究综述 刘同辉1,张春晓2,庄福金2,许雪平2,迟玉森2* 1龙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龙口 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7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8月24日 *通讯作者。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常见中药基本功效 解表药 羌活:发散风寒,祛风湿,巅顶头痛。 藁本:同上。 防风:祛风解表,皮肤瘙痒,祛风湿,止全身之痛。 荆芥:祛风解表,皮肤瘙痒,透疹,炒碳止血。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心,脾,肾)。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香薷:发散风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发汗解表量不宜大,不宜久煎,热服;水肿,量大,冷服。) 生姜: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发散风寒(较强),止痛,通鼻窍,温肺止咳。 白芷: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窍。 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理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小儿肝风内动。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肺,平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慢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止痛。 柴胡: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升麻: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表证风发热,项背强痛,透疹,生津止渴,健脾止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风寒风热皆可,常做辅助药。 清热药 石膏:肺热咳喘,胃火上炎,煅后收湿敛疮。 知母:滋肺阴而除燥热,胃热口渴,滋肾阴。 芦根:泻胃热生津止渴止呕,清肺热祛痰排脓,湿热淋证水肿。 天花粉:胃热口渴,肺热燥咳。 淡竹叶:清热除烦,清心火,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夏枯草:泻肝火,消肿散结。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清肺热,安胎。 黄连:清心肝胃之热,燥脾胃大肠湿热。 黄柏:清肝胆大肠膀胱及下焦湿热,泻火解毒,入肾经退虚热。 穿心莲:清下焦湿热,擅清肺胃之热,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利尿。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 3.兼能行气者:紫。 4.兼能止呕者:生、紫。

全蝎的研究进展

全蝎的研究进展 赖秀平 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广东,清远 【摘要】:全蝎为常用的息风止痉中药,通过介绍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建立其安全有效的治疗窗口,最终为其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字】:全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 的干燥全体,又名全虫、虿、茯背虫、主簿虫、杜伯等。如单用尾,名为蝎尾(蝎梢)。产于我国各地,长江以北较多。春、秋均可捕捉。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晒干者,称咸全蝎。由于其功效显著,用量小,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全蝎的研究日渐深入。现将其在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一化学成分 全蝎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蝎毒(Scorpion venom),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1],是一类类似蛇毒神经毒的多肽物质,一般含30~70个氨基酸残基及3~4对二硫键,蛋白质部分按作用不同又分为蝎毒素和酶。酶主要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 2 、明胶酶和乙酰胆碱脂酶;蝎毒素按作用机理又分为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在非蛋白质部分中各种蝎毒大部分都含有游离氨基酸、脂类、有机酸、组织 胺等。蝎子油中含有棕榈酸甲酸(C 17H 34 O 2 ,35.1%)、硬脂酸甲酸(C 19 H 38 O 2 ,26.6%)、 油酸甲酯(C 19H 36 O 2 ,25.3%)等脂肪酸,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酸性成分。边六交 等[2]自蝎毒中分离出纯化抗癫痫肽(AEP分子量为8 300道尔顿)、镇痛肽和抗肿瘤肽。此外,全蝎还含有Ca、Mg 及Fe、Cu、Zn、Mn 、Pb等多种微量元素[3]。二药理作用 2.1 抗凝、抗血栓、促纤溶 正常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当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增多或纤溶活性降低时,血液呈高凝状态,使凝血机制较正常更易受到触发,从而有血栓形成倾向。实验证明[4]:全蝎提取液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含量和促进纤溶系统活性(优降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等因素抑制血栓形成。且全蝎提取液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都有影响,使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鼠APTT和PT延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是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参的根,和我国人参可谓是一母同胞,血缘很近,但药效有所不同,最大的优点是温补效果佳,不会出现流鼻血一类的上火症状。那么,西洋参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呢? 西洋参的功效: 1、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西洋参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强中枢神经,达到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作用,可适用于失眠、烦躁、记忆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状。 2、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状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可长期服用花旗参,疗效显著。花旗参的功效还在于可以调节血压,可有效降低暂时性和持久性血压,有助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恢复。 3、提高免疫力:西洋参作为补气保健首选药材,可以促进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有效抵抗癌症。 4、促进血液活力: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 5、治疗糖尿病: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和脂肪代,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西洋参的作用: 1、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 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 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 古语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 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故补而不燥是花旗参的特别之处. 2、强化心肌及增强心脏之活动能力; 3、强壮中枢神经, 安定身心并恢复疲劳, 有镇静及解酒作用, 增强记忆能力, 对老人痴呆症有显著功效; 4、对血压有调整作用, 使暂时性或持久性血压下降.抑制动脉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 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5、能调节胰岛之分泌, 因此对糖尿病有功效; 6、对肝脏有调节副肾上腺素之分泌, 促进新代的作用; 7、能增强体力并对运动员具极大助益; 8、抑制癌细胞生长, 增加免疫功能; 9、助长消化, 对慢性胃病和肠胃衰弱有助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性凉味甘,除有补气养阴的功效外,还能清火生津,对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当的疗效。长期服用,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调节平衡,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的确是进补强身的上佳之选。 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经临床验证,西洋参对高血压和心肌营养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亦有一定疗效。对于由心脏病引发的胸闷、心慌心烦等症尤为适宜。同时,花旗参还可降低"化疗"或"放疗"治癌肿引起的不良反应,常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辅助剂之品。 西洋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如:强壮剂具有抗疲劳、强壮体魄作用。补益剂具有补充人体所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应激能力具有抗缺氧、抗高温、抗寒作用。预防

中药防风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防风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防风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防风有什么作用应用在哪方面?下面为你介绍中药防风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能发汗又能止汗 “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能止泻又能通便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

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壳)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能止血又能通经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剂局方》)方中用防风配槐角、地榆、枳壳等,治诸痔、脱肛及肠风下血。笔者临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本事方》: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加防风、升麻、大黄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极细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饮汤调服。不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气分,一举两得。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气虚、阴虚者非宜。 中药防风的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用于风湿痹痛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