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共端点,等线段 旋转问题

共端点,等线段 旋转问题

共端点,等线段 旋转问题
共端点,等线段 旋转问题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P是△ABC内一点,且PA=6,PB=2,PC=4,则∠BPC=

°.

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ACP绕C点旋转90°,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出∠QPC=45°,根据勾股定理可证出∠PBQ=90°,从而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将△ACP绕C点旋转90°,然后连接PQ,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Q=CP=4,BQ=PA=6,∠QBC=∠PAC,

∴Rt△ACB∽Rt△PCQ,

又∵∠PCB+∠PCA=90°,

∴∠PCQ=∠QCB+∠BCP=∠PCB+∠PCA=90°,

∴PQ2=CQ2+CP2=32,且∠QPC=45°,

在△BPQ中,PB2+PQ2=4+32=36=BQ2

∴∠QPB=90°,

∴∠BPC=∠QPB+∠QPC=135°

(先打)线段和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练习题(最全)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一、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基本图形解析: 一)、已知两个定点: 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 (2)点A 、B 在直线同侧: 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 (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 (3)两个点都在内侧: (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 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m 分别上求点D 、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 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 在直线m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 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 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两点在直线两侧: 2、两点在直线同侧: (二)动点在圆上运动 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 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 三)、已知A 、B 是两个定点,P 、Q 是直线m 上的两个动点,P 在Q 的左侧,且PQ 间长度恒定,在直线m 上要求P 、Q 两点,使得PA+PQ+QB 的值最小。( 原理用平移知识解)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 过A 点作AC ∥m,且AC 长等于PQ 长,连接BC,交直线m 于Q,Q 向左 平移PQ 长,即为P 点,此时P 、Q 即为所求的点。 (2)点A 、B 在直线 m 同侧: m m A m A B m n n n m n n n m m n m n m n m m m m m

线段差的最大值与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

线段差的最大值与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 有关线段差的最大值与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的主要应用原理是:1、两点这间线段最短。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找和的最小值)。3、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找差的最大值)。 作图找点的关键:充分利用轴对称,找出对称点,然后,使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即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可以把两条线段、三条线段、四条线段搬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此类问题,可任意另找一点,利用以上原理来证明。 一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 (1)两点同侧:如图,点P在直线L上运动,画出一点P,使︱PA-PB︱取最大值。 作法:连结AB并延长AB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PA-PB︱=AB 证明:在直线L上任意取一点P。,连结PA、PB,︱PA-PB︱<AB p' (2两点异侧:如图,如图,点P在直线L上运动,画出一点P,使︱PA-PB︱取最大值。作法:1、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B 2、连结AB并延长AB交直线L于点P。点P即为所求。︱PA-PB︱=AB 证明:在直线L上任意取一点P。,连结PA、PB、PB。︱PA-PB︱=︱PA-PB︱<AB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 (1))两点同侧:如图,点P在直线L上运动,画出一点P使PA+PB取最小值。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找和的最小值),PA+PB=AB (2)两点异侧:如图,点P在直线L上运动,画出一点P使PA+PB取最小值。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三、中考考点: 08年林金钟老师的最后一题:如图,在矩形ABCO中,B(3,2),E(3,1),F(1,2)在X轴与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EFNM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提示:EF长不变。即求FN+NM+MF的最小值。利用E关于X轴的对称点E,F的对称点F,把这三条线段搬到同一条直线上。

图形旋转与最值

三角形旋转与极值问题 (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思考题:(最大值问题)(常规模型的运用) 1、如图所示:AM=3,BM=2,连AB, 以AB为边长作等边ABC,连MC, 求MC的最大值。 解析:将△AM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M′、M、B共线MC=M′B最大为5. 2、如图所示:AM=3,BM=5,连AB, 以AB为边长作正方形ABCD, 连DM,求DM的最大值。 解析:将△AM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F、M、B共线MD=FB最大为8.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正方形外一个动点,∠AED=45°,P为AB中点,线段PE的最小值是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

解析:将△DE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可证∠AEC=90°,E、P、O共线PE=OE-OP 最小为22-2. P、O、E共线PE=OE+OP最大为22+2.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点P是边BC上任意一点(可以与B或C重合),分别过B、C、D作射线AP的垂线段BB′、CC′、DD′, ①、写出BB′、CC′、DD′的数量关系等式: 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BB′+CC′+DD′的最大值是() ③、BB′+CC′+DD′的最小值是() 解析:(1)如图△ADD’≌△BCN, DD’=BN=BB’+CC’ (2)P与B重合,BB′+CC′+DD′=2AD, 最大值是2 (3)P与C重合,BB′+CC′+DD′=BD, 最小值是2 5.在直角平面坐标系中,C(0,4),A在第三象限,B在第四象限,Δ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 8, 求S ΔCAB最大值。(有两种方法,) 解析:AB长一定,当CM= OM+OC时,S△CAB最大 为32.故需将△AOB旋转 到C、O、M共线。 5、如图所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没有重叠的部分, OA=6,OC=4, 求S ΔOBC +S ΔAOD 的最大值。 解析:△AOM≌△BON, ∴S △AOD =S△BOC,∴当BN=BO (如图)时, S△AOD+S△BOC最大为24。 P B C A D E

线段和差最值问题

专题一.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知识依据】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对称轴是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垂直线段最短。 一、已知两个定点: 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 (2)点A 、B 在直线同侧: 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 P m A B m A B m A B P m A B A' n m A B Q P n m A B P'Q'

(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 (3)两个点都在内侧: (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 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m 分别上求点D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 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 n m A B Q P n m A B B'Q P n m A B B'A' n m A B m n A B E D m n A B A'B'm n A P Q m n A A'

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 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两点在直线两侧: 2、两点在直线同侧: (二)动点在圆上运动: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 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 m n A P m n A B m n A P m n A A'B m O A P'P m O B A B' m O A P m O A B A'

线段和差最值问题-经典模型(新)

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此类问题特点:1.两个定点,一个定点;2. 线段和最小值,线段差最大值 一、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若在一条直线m上,求一点P,使PA+PB最小; (1)两侧/异侧型:定点A、 B在直线m(动点P所在直线)两侧:直接连接A、B两点交直线m于一点P,该点P即为所求点。(PA+PB=AB) (2)同侧型:定点A、B在动点P所在直线m同侧:(方法:一找二作三连): 一找:找定点A、B,动点P及动点所在的直线m;二作:任选一个定点做对称;三连: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定点,其连线交动点所在直线于一点P,该点P即为所求。(PA+PB=PA’+PB=A’B) m A B P m A B 二、线段差最大值问题 若在一条直线m上,求一点P,使得最大 (1)同侧型:定点A、B在直线m(动点P所在直线)两侧:直接连接A、B两点交直线m于一点P,该点P即为所求点。() (2)两侧/异侧型:定点A、B在直线m(动点P所在直线)两侧:任选一个定点做对称;三连: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定点,其连线交动点所在直线m于一点P,该点P即为所求点。()

线段和最小值练习题 1.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 2. 如图2所示,等边△ABC的边长为6,AD是BC边上的中线,M是AD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EM+CM的最小值为. 3.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AD∥BC,AD=4,AB=5,BC=6,点P是AB上一个动点,当PC+PD的和最小时,PB的长为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4. 如图4,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 5. 如图5,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3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cm. 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 +PE的最小值是 7. 如图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N是AC上的一个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 8.如图7,在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cm.(结果不取近似值) 图5 图6 图7 9. 如图8,⊙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是.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问题模型:如下图,、是直线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上确定一点,使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交于点,则的值最小(不必证明). 题型一:两定一动一线 例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______. 方法总结:当有两个定点时,做任一定点关于线的对称点,连接另一点和 对称点,和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跟踪练习: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是AB边上的一点,且AE=3,点Q为对角线AC 上的动点,则△BE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题型二:一定两动一线 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 , BC=5 .若点M、N 分别是线段ACAB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______.

方法总结:点P在AD上运动,则作线段AD关于线AE的对称线段,结合垂线段最短求最 小值。 跟踪练习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 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是______. 拓展提升 题型三:三动一线(做法参照题型二) 例3:如图,菱形ABCD中,AB=2,∠BAD=60°,E、F、P分别是AB、BC、AC上的动点,PE+PF的最小值等于______. 题型四:一定两动两线 例4:如图,∠AOB=45°,角内有一动点P ,PO=10,在AO,BO上有两动点Q,R,求 △PQR周长的最小值______. 方法总结:分别作定点关于两线的对称点,连接两对称点所得线段即为线段和的最小值。 题型五:两定两动两线

中考数学复习:旋转之求线段最值

中考数学复习:旋转之求线段最值 用旋转思想解决线段最值问题的本质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如图,线段OA,OB为定长,则A,B,O三点共线时,AB取得最值:当点B位于处B1时,AB取得最小值OA-OB;当点B位于B2处时,AB取得最大值OA+O B. 最小值 常见的题型有: 1.如图,Rt△ABC大小固定,其中∠ABC=90°,点A,B分别在互相垂直的直线m,n 上滑动. m 取AB中点D,连接OD,C D.当O,C,D三点共线时,OC取得最大值OD+C D.Array m 2.如图,等边△ABC大小固定,点A,B分别在互相垂直的直线m,n上滑动.

m 取AB中点D,连接OD,C D.当O,C,D三点共线时,OC取得最大值OD+C D. m 3.如图,Rt△ABC大小固定,其中∠ABC=90°,点A,B分别在互相垂直的直线m,n 上滑动. 取AB中点D,连接OD,C D.当O,C,D三点共线时,OC取得最小值|CD –OD|. m

例题讲解 例1.已知Rt△ABC中,∠ACB=90°,tan∠BAC=1 2 .若BC=6,点D在边AC的三等分 点处,将线段AD绕A点旋转,E始终为BD的中点,求线段CE长度的最大值. 解:在Rt△ABC中,AC= tan BC BAC =12,AB = ①如图1,当AD=1 3 AC时,取AB的中点F,连接EF和CF,则CF= 1 2 AB=, EF=1 2 AD=2.所以当且仅当C,E,F三点共线且点F在线段CE上时,CE最大, 此时CE=CF+EF= 2+ 图1 ②如图2,当AD=2 3 AC时,同理可得CE 的最大值为4+. 综上可得,当点D在靠近点C的三等分点处时,线段 CE的长度的最大值为4+ 图2

中考数学之_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求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知识依据】: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对称的性质——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对称轴是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垂直线段最短 一、已知两个定点: 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 (2)点A 、B 在直线同侧: A 、A ’ 是关于直线m 的对称点。 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 m m A B m A B m n m n

(2)一个点在内侧,一个点在外侧: (3)两个点都在内侧: (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 变式一:已知点A 、B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在直线n 、m 分别上求点D 、E 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 周长最短. 变式二:已知点A 位于直线m,n 的内侧, 在直线m 、n 分别上求点P 、Q 点PA+PQ+QA 周长最短. n m A n n n m

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 (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 点B 在直线n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两点在直线两侧: 2、两点在直线同侧: (二)动点在圆上运动 点B 在⊙O 上运动,在直线m 上找一点P ,使PA+PB 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 和点B ) 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 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 m n m n m n m m m m m

利用轴对称知识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透析

利用轴对称知识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透析 求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在初中数学中经常会遇到,利用轴对称知识可以比较简单的解决。我们先通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例题来推导一个性质: 一、性质推导 例题:如图所示,在河岸L的一侧有两个村庄A、B,现要在河岸L上修建一个供水站,问供水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到A,B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短? 首先,我们来推导一个轴对称的性质,如图,作B点关于L的对称点B1, 在直线L上任意定一点M,连接B B1,BM,B1M,根据轴对称知识,我们可以求证BM=B1M,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在该例题中,利用这一性质,我们可得出:点B到河岸L上任意点M的距离等于对称B1到点M的距离。 要使AM+ B1M最小,必须使A、M、B1三点共线, 也就是说,必须使点M,与A B1连线和L的交点N重合, 所以,河岸上的N点为到A、B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B1 证明:M为L上的任意点 因为BM=B1M 所以,BM+AM=B1M+AM,而B1M+AM大于B1A, 所以,结论成立 二、应用 1:在图(1)中,若A到直线L的距离AC是3千米,B到直线L的距离BD是1千米,并且CD的距离4千米,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解:作出A1B(作法如上图) 过A1点画直线L的平行线与BD的延长线交于H, 在Rt△A1BH中,A1H=4千米,BH=4千米, 用勾股定理求得A1B的长度为42千米, 即PA+PB的最小值为42千米。

A1 2、 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X 轴上的动点M (x ,0)到定点P (5,5)和到Q (2,1)的距离分别为MP 和MQ ,那么当MP+MQ 取最小值时,点M 的横坐标x=__________________。 解:如图(2),只要画出点Q 关于x 轴的对称点Q1(2,-1),连结PQ1 交x 轴于点M ,则M 点即为所求。点M 的横坐标只要先求出经过PQ1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y=2x-5),令y=0,求得x=5/2。(也可以用勾股定理或相似三角形求出答案)。 3、 求函数 解:方法(Ⅰ) 把原函数转化为y= 1 )3(2+-x ,因此可以理解为在X 轴上找一个 点,使它到点(3,1)和(-3,5)的距离之和最小。(解法同上一题)。 方法(Ⅱ) 如图(9),分别以PM=(3-x )、AM=1为边和以PN=(x+3)、BN=5为边构建使(3-x )和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学习目标:会用轴对称知识解决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的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学习重点:利用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特性运用转化思想,学生会解决有关线段和 最小值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已知直线l 及其两侧两点,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PA+PB 和最小。 (写出画图方法,画出图形) 2、如图,已知点A,B 在直线l 的同一侧,在l 上求作一点P ,使得PA+PB 最小。 (写出画图方法,画出图形) 总结:此时PA+PB 等于线段 。 二、知识应用 如图,铁路l 同侧有两个仓库A,B,它们到铁路的距离AD,BE 分别为500m,300m,DE=600m. 现要在铁路上建一个货场C,要求CA+CB 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三、自主探究 知识链接: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1、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BC 的中点,P 是BD 上一动点。连接EP,CP,则EP+CP 的最小值是 2、如图2,已知菱形ABCD,AB=6, ∠BAD=60°,E 为AD 的中点,M 为AC 上一动点,则EM+DM 的最小值是 3.如图3,梯形ABCD 中,AD ∥BC,AB=CD=AD=1,∠B=60°,直线MN 为梯形ABCD 的对称轴,P 为MN 上一动点,则PC+PD 的最小值为 . l A

(4) (3)(2)(1) 4.如图4,⊙O 直径AB 为2,∠COB=60°,D 是弧BC 中点,P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则PC+PD 的最小值为 总结:以上问题利用了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的对称性,从图中能直接找到一个点的对称点。 三、研讨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6,4),B(4,6),C(0,2),在x 轴上找一点D,使得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小,求点D 的坐标。 四、延伸拓展 如图,点 A(1,3),D(2,1),在y 轴上找到点B,在x 轴上找到点C ,使得四边形ABCD 的周长最小,并求周长的最小值。(显示画图痕迹。提示:从点A 发出的光线经镜面y 轴反射到镜面x 轴上,再经镜面x 轴反射后如果经过点D ,这样光线所走的路径最短) 五、课堂检测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F 是DA 上一点,且

旋转求线段最值_学生版

旋转求线段最值 (建议看前3题;4、5要用相似,可以不做。 感谢周涵和代诺同学!) 1.(2012济南)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A.+1 B.C.D. 2.已知:在△ABC中,BC=a,AC=b,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探究下列问题: (1)如图1,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a=b=3,且∠ACB=60°,则CD=_________; (2)如图2,当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时,a=b=6,且∠ACB=90°,则CD=_________; (3)如图3,当∠ACB变化,且点D与点C位于直线AB的两侧时,求CD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CB的度数. 3.(西城25.)已知:PA PB=4,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使P、D两点落在直线AB的两侧. (1)如图,当∠APB=45°时,求AB及PD的长; (2)当∠APB变化,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PD的最大值,及相应 ∠APB的大小.

4.在△ABC 中,∠ACB 为锐角,点D 为射线BC 上一动点,连接AD ,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EC . (1)如果AB=AC ,∠BAC=90° 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不与点B 重合),如图1,请你判断线段CE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判断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证明你的判断. (2)如图3,若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DF ⊥AD 交线段CE 于点F ,且∠ACB=45°,,试求线段CF 长的 最大值. 5. 已知:A O B ?中, 2A B O B ==,C O D ?中,3C D O C ==,A B O D C O ∠=∠. 连接AD 、BC ,点M 、N 、P 分别为OA 、OD 、BC 的中点. 图1 图2 (1) 如图1,若A 、O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60ABO ο ∠=,则P M N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A D B C =________; (2) 如图2,若A 、O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2A B O α∠=,证明P M N ?∽B A O ?,并计算A D B C 的值(用含的式子表示); (3) 在图2中,固定A O B ?,将C O D ?绕点O 旋转,直接写出PM 的最大值. α

二次函数有关线段和差面积最值问题-doc

二次函数之最值问题 ◆ 线段和或差(或三角形周长)最值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 短距离,这个距离一般用勾股定理或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求解.特殊地,也可以利用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求解固定线段长问题. ◆ 最短距离和找法:以动点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一个已知点的对称点,连结另一个已知点和对称点的 线段,与对称轴交于一点,这一点即为所求点.线段长即为最短距离和. ◆ 线段长最值问题: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12x x -把线段长用二次函数关系式表示出来求最值. 几何面积最值问题:此类问题一般是先运用三角形相似,对应线段成比例等性质或者用“割补法”或者利用平行线得到三角形同底等高进行面积转化写出图形的面积y与边长x 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其顶点的纵坐 标即为面积最值. 例1、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过点()3,0A -和点()1,0B ,且与y 轴交于点C ,D 点在抛物线上且横坐标是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求出PA PD +的最小值.? ?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 2y x =- +分别交x轴、y 轴于C 、A 两点.将射线AM 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AN.点D 为AM上的动点,点B 为AN 上的动点,点C 在∠MAN 的内部. (1)求线段A C的长; (2)求△BC D周长的最小值; (3)当△BCD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且52 BD =时,△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 ?????1、已知抛物线21y ax bx =++经过点()1,3A 和点()2,1B .(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 (2)点C、D 分别是x轴和y 轴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 周长的最小值;?(3)过点B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点.点P 从抛物线的顶点出发,先沿抛物线的对称轴到达F 点,再沿FE 到达E 点,若P 点在对称轴上的运动速度是它在直线FE 上运动速度的2倍,试确定点F 的位置,使 得点P 按照上述要求到达E 点所用的时间最短.????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问题模型:如下图,、是直线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上确定一点,使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交于点,则的值最小(不必证明) ABCD 中,对角线 AC=6,BD=8,点E 、F 分别是 在运 动过程中,存在 PE+PF 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 方法总结:当有两个定点时,做任一定点关于线的对称点,连接另一点和 对称点,和线的交点即为所求。 —:三三跟踪练习: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E 是AB 边上的一点,且 AE=3,点Q 为对角线AC 上的动点,贝V △ BEQ 周长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 分别是线段ACAB 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 若点M 、N 值是 ,AB=10 , BC=5 题型二:一定两动一线

方法总结:点P 在AD 上运动,则作线段 AD 关于线AE 的对称线段,结合垂线段最短求最 小值。 ABCD 的边长为4,/ DAC 的平分线交 DC 于点E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 则 DQ+PQ 的最小值是 . 题型三:三动一线(做法参照题型二) 例3:如图,菱形 ABCD 中,AB=2 , / BAD=60 , E 、F 、P 分别是 AB 、BC 、AC 上的动点, PE+PF 的最小值等于 . 题型四:一定两动两线 例4 :如图,/ AOB=45,角内有一动点 P , PO=10,在AO , BO 上有两动点 Q , R ,求 △ PQR 周长的最小值 _______ . 方法总结:分别作定点关于两线的对称点,连接两对称点所得线段即为线段和的最小值。 题型五:两定两动两线 跟踪练习 如 图,正方形 AE 上的动点, 拓展提升

4、费马点、利用旋转变换求线段和最值T演示教学

例5、(衢州市) 如图,已知点A (-4,8)和点B (2,n )在抛物线上. (1) 求a 的值及点B 关于x 轴对称点P 的坐标,并在x 轴上找一点Q ,使得AQ +QB 最短,求出点Q 的坐标; (2) 平移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点C (-2,0)和点D (-4,0)是x 轴上的两个定点. ① 当抛物线向左平移到某个位置时,A ′C +CB ′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 当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时,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四边形A ′B ′CD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年1月石景山期末 6. 已知点)2,2(-A 和点),4(n B -在抛物线)0(2≠=a ax y 上. (1)求a 的值及点B 的坐标; (2)点P 在y 轴上,且满足△ABP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 (3)平移抛物线)0(2 ≠=a ax y ,记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为'A ,点B 的对应点为'B . 点M (2,0)在x 轴 上,当抛物线向右平移到某个位置时,''MB M A +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练习 1、(达州)15、如图6,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点Q 为BC 边的中点, 点P 为对角线AC 上一动点,连接PB 、PQ ,则△PBQ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结果不取近似值). 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2y ax =2y ax =

求线段(或线段和)(周长)最值问题

求线段(或线段和)(周长)最值问题 福建莆田月塘中学潘立城 中考数学压轴题中常出现有关几何最值问题,很多同学不知如何想,无从下手,感到这类题目很难,应该是尖子生同学做的题目,与我们这些一般生无关,避而远之。 这类题目很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解法灵活多样,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变化多端。孙悟空再怎么变化,也跑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解几何最值的“手掌心”是什么呢? : 撑握了如来佛的这一法宝,有关几何最值的各种“妖魔鬼怪”题都能解答。 一、“手掌心”法宝: 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特征:“一”条线段且“动”点“不”在定线上,无规律找关键点:定点,中点,圆心。 ④线段的转移 特征:“定”点在“定”直线上 ⑤二次函数最值 特征:有“表达式” ①垂线段最短 ②两点间线段最短 “弯”线 变 “直”线 特征 “直”线的特征 ①“直”线:定点--动点 (定点--动点--动点) (动点--动点--动点) ②直:定点--动点--定点 直:动点--定点--动点

二、类型名词解释:定直线指动点运动所在的直线 ①垂线段最短特征:“弯”线变“直 ”线对称轴 l A C B M 定点 “弯”线 “直”线 例2.(2012湖北鄂州3分)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BC=2 4,∠ABC=45°,BD平分∠ABC,M、N分 别是BD、BC上的动点,则CM+MN的最小值是 4 。 ①标:定点A,定点C,动点B 定直线AC,定直线l ②特征:“弯”线变“直”线 对称轴:定直线l 作点A关于定直线l的对称点M “弯”线AB+BC变“直”线MC “直”线:定点M--动点B--定点C 垂线段最短 ①标:定点C,动点M,动点N 定直线BD,定直线BC ②特征:“弯”线变“直”线 对称轴:定直线BD 作点N关于定直线BD的对称点E “弯”线CM+MN变“直”线CME “直”线:定点C--动点M--动点E 垂线段最短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2)(1)运用图形得轴对称求线段与得最小值 学习目标:会用轴对称知识解决一些常见几何图形得线段与最小值问题、 学习重点:利用常见几何图形得对称特性运用转化思想,学生会解决有关线段与 最小值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已知直线l 及其两侧两点,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PA+P B与最小。 (写出画图方法,画出图形) 2、如图,已知点A,B 在直线l 得同一侧,在l 上求作一点P,使得PA+PB最小。 (写出画图方法,画出图形) 总结:此时PA+PB 等于线段 。 二、知识应用 如图,铁路l同侧有两个仓库A,B ,它们到铁路得距离AD ,BE 分别为500m ,300m,DE=600m、现要在铁路上建一个货场C,要求CA+CB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三、自主探究 知识链接: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中,就是轴对称图形得有 。 1、如图1,正方形ABCD 得边长为2,E 为B C得中点,P就是B D上一动点。连接E P,CP,则EP+CP 得最小值就是 2、如图2,已知菱形ABCD ,AB=6, ∠BA D=60°,E 为AD 得中点,M为AC 上一动点,则E M+DM 得最小值就是 3、如图3,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AD=1,∠B=60°,直线MN 为梯形ABC D得对称轴,P 为MN 上一动点,则P C+PD 得最小值为 、 4、如图4,⊙O 直径AB 为2,∠COB=60°,D 就是弧B C中点,P 就是直线AB 上一动点,则PC+PD 得最小值为 1 如图,点A(1,3),D(2,1),在y 在x 轴上找到点C ,使得四边形 AB 小,并求周长得最小值。从点A 再经镜面x轴反射后如果经过点走得路径最短) 五、课堂检测 1、如图,已知正方形A BCD

求线段和最小值试题解法探析

求线段和最小值试题解法探析 江苏省泗阳中学(223700)洪晓岐 电子信箱hxq5678@https://www.wendangku.net/doc/9115389176.html, 2009年部分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出现求几条线段之和最小值的试题.这类试题通过考查点在直线上运动时与它相关线段和的最值情况,不但能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让学生对 “动”与“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了解学生的探索能力与识别能力,这对指导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及引导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撷取关于求线段和最小值的几个例题进行分析,以供同行们在教学中参考并请指正. 一、“定——动——定”型试题 例1.(山东威海)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C 和坐标分别为(-1,0), (3,0),(0,3),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D 为对称轴l 上一动 点.求当A D+CD 最小时点D 的坐标. 分析:由于A 、C 两点在对称轴l 的同侧,所以要在对称轴l 上找一点D 使AD+CD 最小,关键是求出A 、C 两点中任一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 解:因为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所以A 、B 两点关于直线l 对称.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b kx y +=,因为其过点B (3,0),C (0,3),所以1-=k ,3=b .即直线BC 解析式为3+-=x y ,又因为对称轴为1=x ,所以点D 坐标为(1,2). 例2.(福建彰州)如图2,O ⊙的半径为2,点A B C 、、 在O ⊙上,OA OB ⊥,60AOC ∠=°,P 是OB 上一动点,求PA PC +的最小值; 分析;题中A 、C 是两个定点,OB 是一条定线段,因此确定点P ,关键是要找 出A 、C 两点中任一点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由于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圆的对称 轴,所以直线AO 与圆的另一交点A ′就是点A 关于直线OB 的对称点. 解:延长AO 交⊙O 于点A ′,连结A ′C 交⊙O 于点P ,由于在△OA ′C 中O A ′=OC ,∠COA ′=120°,所以322 32260sin 2=??=??=OC AC . 评析:例1与例2均涉及两个定点一个动点,属求“定——动——定”型折线最小值问题,源于课本 “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其到直线同侧两点距离之和最短”,只是将问题背景改为抛物线或圆.以此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这类只改变题型背景等非关键因素以适当加深问题的难度,隐蔽的应用课本上知识的试题常会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用其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定——动——动”型试题 例3.(陕西省)如图3,在锐角△ABC 中,AB=2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MN BM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 分析;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点N 关于AD 的对称点一定在AC 上.因此本题可以转化为在AD 找一点M ,在AC 上找一点N ′,使BM+MN ′的值最小. 解:因为AD 是∠BAC 的平分线,所以点N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N ′一定在AC 上.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B N ′⊥AC 时,线段B N ′时最小.因此当点M 在直线B N ′上时BM+MN ′的值最小,最小值即为点B 到AC 的距离. A B C D N M N ′ 图3 图1 A ′ A B C P O 图2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

《求线段和最小值问题初探》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灵活掌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轴对称的性质”. 2.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即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 一、课本中的两点基本知识: 1、如图,一位小牧童,从A 地出发,赶着牛群到B 地,请问他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才能使牛群所走的路程最短? 为什么? 2、小牧童,从A 地出发,赶着牛群到河岸边L 饮水,然后再到B 地,请问怎样选择饮水的地点,才能使牛群所走的路程最短?请画出来,并说一说。 二、合作学习、展现精彩 变式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2010?滨州中考)如图等边ΔABC 中, 边长=1,E 是边BC 的中点, BD 是AC 边上的高,在BD 上确定一点, 使其到E 、C 的距离和最小, 这个最小值是 . A B L . . A B E . D B C A

变式2、利用正方形的对称性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 点E、F分别在AB、BC上,AE=3, CF=1,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则PE+PF的最小值是 . 变式3、利用圆的对称性求线段和的最小值:(2000年?荆门中考) 如图,A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 B是弧AN的中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 ⊙O的半径为1, 则AP+BP的最小值是。 变式4、利用坐标轴的对称性求线段和的最小值: 某乡镇为了解决抗旱问题,要在某河道建 一座泵水站,分别向河的同一侧的张村Q和李 村P送水,工程人员设计图纸时,以河道上的 大桥O为坐标原点,以河道所在的直线为X轴 建立坐标系,Q(2,3),P(12,7), 泵水站建在距离大桥O多远的地方可使输 水管道最短?泵水站坐标是

经典几何中线段和差最值(含答案)

几何中线段和,差最值问题 一、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通常思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重合时取到最值) 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理论依据,根据不同特征转化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关键.通过转化减少变量,向三个定理靠拢进而解决问题;直接调用基本模型也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高效手段.

一般处理方法: 常用定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已知两个定点时) 垂线段最短(已知一个定点、一条定直线时) 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两边长固定或其和、差固定时) 二、典型题型 1.如图:点P 是∠AOB 内一定点,点M 、N 分别在边OA 、OB 上运动,若∠AOB =45°,OP =32,则△PMN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6 . 2.如图,当四边形P ABN 的周长最小时,a = 4 7 . 线段和(周长)最小 转化 构造三角形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 P A +PB 最小, 需转化, 使点在线异侧 |P A -PB |最大, 需转化,使点在线同侧 线段差最大 线段最大(小)值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值 平移 对称 旋转 使点在线异侧 (如下图) 使点在线同侧 (如下图) 使目标线段与定长线段构成三角形 平移 对称 旋转 l B'A B P l B'B A P

3.如图,A、B两点在直线的两侧,点A到直线的距离AM=4,点B到直线的距离BN=1,且MN=4,P为直线上的动点,|P A﹣PB|的最大值为5. D P B′ N B M A 4.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AD=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 . 5.如图,直角梯形纸片ABCD,AD⊥AB,AB=8,AD=CD=4,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将△AEF沿EF翻折,点A的落点记为P.当P落在直角梯形ABCD 内部时,PD的最小值等于8- 5 4. 6.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1 2 .

旋转最值之三线

旋转最值之三线段共端点

三条线段共端点的旋转 常见基本图形如下,三条共端点的线段PA 、PB 、PC ,通过旋转使它们产生关系 图1中P 是正△ABC 内一点,通过旋转△PAC ,可使三条线段PA 、PB 、PC 转化到一个△QBP 中,其中QB 即PC ,QP 即PA 图2中P 是等腰RT △ABC 内一点,通过旋转△PAC ,可使三条线段PA 、PB 、PC 转化到一个△QBP 中,其中QB 即PC ,QP 即2PA 图3与图1是相同类型的问题,条件中点P 是正△ABC 外一点,旋转方法与图1完全相同 图4与图2是相同类型的问题,条件中点P 是等腰RT △ABC 外一点,旋转方法与图2完全相同 Q C A B P Q C A B P

分类例析 一、公共端点在三角形内部 例1、如图,P 是正△ABC 内一点,PA=3,PB=4,PC=5, (1)求∠APB 的度数; (2)求△APB 与△APC 的面积之和; (3)直接写出△BPC 的面积,不需要说理. 例2:在等边△ABC 中,O 为△ABC 内一点,连接AO 、BO 、CO 且AO=1,BO=2,CO= √3 ,求∠AOB ,∠BOC 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Q C P B A Q C P B A

例3, 等腰Rt△ABC中,∠ACB=90o,AC=BC,点P是⊿ABC内一点,且PA=6,PB=2,PC=4,(1)求∠BPC 的度数 (2)求△ABC的面积 例4、(七一月考)已知P是正方形ABCD内一 点,∠APB=135°,PB=6,PC=4√5,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________ P B 二、公共端点在三角形外部

线段之和最短问题

线段之和最短问题 一. 常见数学模型: 1.如图,直线l 和l 的异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PA+PB 最小。 2.如图,直线l 和l 的同侧两点A 、B ,在直线l 上求作一点P ,使PA+PB 最小。 l A 3. 如图,直线 和 的异侧两点A 、B ,分别在直线 、 上求作一点P 、Q 两点, 使AP+PQ+QB 最小。 4. 如图,直线 的同侧两点A 、B ,分别在直线 上求作一点P 、Q 两点,且PQ=a , 使AP+PQ+QB 最小。 l 2 l 1B l A B a l 1 A

5.如图,点P 是∠MON 的一点,分别在OM ,ON 上作点A ,B 使△PAB 的长最小。 6.如图,点P ,Q 为∠MON 的两点,分别在OM ,ON 上作点A ,B 。使四边形PAQB 的 长最小。 N 为便归类,将这种情况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型” 5.如图,点A 是∠MON 外的一点,在射线ON 上作点P ,使PA 与点P 到射线OM 的距离之和最小 6. .如图,点A 是∠MON 的一点,在射线ON 上作点P ,使PA 与点P 到射线OM 的距离之和最小 N N N

为便归类,将以上两种情况,称为“垂线段最短型” 练习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3,-2),B(4,2)两点,现另取一点C(1,n),当n =______时,AC + BC的值最小. 3.如图∠AOB = 45°,P是∠AOB一点,PO = 10,Q、P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求△PQR长的最小值.

4.如图,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为_______。 A E C B 5.如图,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D作AB⊥BD,ED⊥BD,连接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的值最小?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x2+4 +(12-x)2+9 的最小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