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 熔化与凝固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 熔化与凝固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 熔化与凝固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 熔化与凝固 学案

学案

§4-1 熔化和凝固

目标一: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态、 态和 态。

2、熔化是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

目标二:观察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

3、结合上表[思考]:

A: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是否变化,是否一直变化?

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 变化,松香的温度一直在 ;海波的温度先 ,但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却保持 ,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 。(填“上升”、“降低”或“不变”) B: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海波和松香的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4、从硫代硫酸钠熔化的观察记录中得出:

a :温度在上升到 °C 前,硫代硫酸钠呈固态.

b :硫代硫酸钠从开始熔化直到完全熔化,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C 不变。 c:硫代硫酸钠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由48°C 开始继续 (填“上升”或“下降”)

5、结合上表,画出硫代硫酸钠熔化的图像 温度(°C)

0 1 2 3 4 5 6 时间(分钟)

松香的熔化

6、结合上表,画出松香熔化的图像 温度(°C)

0 1 2 3 4 5 6 时间(分钟)

7、比较上述两种物质熔化的图像,可知: 硫代硫酸钠要达到 才开始熔化。(且熔化时,温度保持 。) 松香 (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 )。

目标三: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举例说明。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规律 8、晶体是指具有 的物质。如: 等是晶体。 非晶体是指 的物质。如: 、 、 、 、 、 等。 9、熔点是指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冰的熔点是 。 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晶体熔点 。(填“相同”或“不相同”) 10、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

病理生理学各章节习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4.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E.不可逆性深昏迷 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二、问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 2.举例说明疾病中损伤和抗损伤相应的表现和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 3.试述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体液机制? 4.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熔化和凝固学案3.17

41中导学案 学科:物理编写:物理组授课时间:2012- - 姓名:班级:初一班学号: 课前评价:课后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课时: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固体熔化的特点; 2、知道晶体有熔点。 二、学习活动 实验准备: 仪器: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海波,试管夹,火柴。 阅读教材实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 2、熔化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而凝固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 酒精灯使用方法: 3、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扣放在桌上。 4、划着火柴,从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5、点燃后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6、实验中应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_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 不要,要。 实验: 阅读教材,按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海波熔化实验装置

初一物理实验课导学案 记录实验数据。 经过讨论得出: 8、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当温度达到℃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直到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的熔点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9、固体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晶体的特点是。 10、属于晶体的有,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教材中的熔点表,填写下列物体的熔点。 铝,铜,锡,固态水银。 小结: 拓展题: 11、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熔化铜或锡?为什么? 12、在南极考察站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的温度吗?为什么?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八年级物理上册 2.3熔化和凝固导学案苏科版

三、熔化和凝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5、通过探究活动激发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熔化时的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石棉网,烧杯,试管,试管夹,温度计)×2。热水,冰,烛蜡,打火机。四、学习过程 (一)导学 1、叫熔化,熔化要热(填“吸”或“放”) 2、晶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香、蜡烛、玻璃、冰、萘、海波、沥青、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晶体。 4、你体验一下,用手摸0℃的水和0℃的冰,哪一个更冷一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二)研学 1、熔化和凝固 根据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经验,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举出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2、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 (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P39活动) (加热方法____________) (2)归纳小结:冰、烛蜡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物体不同点相同点 冰 烛蜡 总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

。____ ___叫熔点。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 归纳:(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2)晶体熔化条件:①____ ____ ②__________。 3、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 4、介绍几种物质的熔点(P40表格) (四)、固学 1、如下图所示,属于晶体的熔化图线的是() 2、右上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 冰的起始温度是,刚开始加热最初5min内冰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共存,到达20min时,冰全部变成℃的水。 本课反思: 三、熔化和凝固(第二课时) 一、导学 1、叫凝固,凝固要热(填“吸”或“放”)。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相同/不同)。 3、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常常在零下5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4、你知道改变冰的熔点的方法吗?下了雪的路面,为了使雪尽快的熔化,人们在雪地里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二、研究凝固过程 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请联系熔化过程的学习来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 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异同点:

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

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 篇一:如何教小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 如何教小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文? 小学三年级是初写作文的年级,如何教孩子组织语言、如何去写明白一件事? 让孩子们多练习讲故事——是最有效的方法。您不妨试一试。 如何写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 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怎样教四年级小学生如何仿写作文? 我国小学生怎样写作文,往往偏重于对事或物的意念和感悟这种感性经验的表达,重抒情而轻理性思考,对实践和思维过程的训练重视不够,尤其是淡化文体训练之后,学生的作文往往成了“四不象”。相比之下,美国的写作教学则要求建立一套有序的方法,特别强调写作步骤的推进程序,也涉及到有关表达方式等术语的内涵。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文体意识和表达方式训练,训练学生的记叙、描写、议论和劝说能力,指导

学生写作研究报告、传记文章和指导类说明文,从四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写作带有个人观点的文章,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起小学生怎样写作文,你们是不是常常感叹:“作文难,作文难,难得就像翻大山;”只要一提到它,你们就会头疼!你们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脑子没货,想不出来,宁愿抄生字十次也不想写作?你们还会觉得自己平时说话很流利,说起好玩的地方,有趣的事儿会滔滔不绝,一旦老师布置作文就会卡壳,不知所以然?(学生回答)其实,你们不是不会写,主要还是“怕”的心理:又想写的好,又担心写得不好。我打个比喻吧!写作文就好比骑脚踏车,即使你懂得再多关于骑车的理论知识,拿来脚踏车后你还是不会骑,因为你们不敢去尝试,怕摔。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兴趣的牵引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骑上去,在骑中学,在骑中悟。而这种在实践中体会到的奥妙、总结出的规律要比最精当的理论来得更快乐,更有用,更有价值。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写作文的方法。 首先,你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把其中的优美词句记下来,生动的段落背下来,这对于提高你们的知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常言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你们需要用眼观察自然,用口描述所见,用心感受生活,也是提高你们知识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这一切都是在看似无心的玩耍和游戏中进行的。我给你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三个好朋友 赏雪景,一个是秀才,一个是官员,一个是地主。秀才望着飞飞扬扬的大雪诗兴大发,提议大家吟诗联句。秀才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官员接道:“这是皇家的福气”,地主想到瑞雪兆丰年,便兴致勃勃地说:“再下三天才好”,此时恰巧有个正为衣食发愁的乞丐路过,气愤地接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这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思想感情也不同。记景抒情就要写出真情实感、文如其人。而你们在写记景作文应做到的有远有近、有人有物、有情有景的那“几个有”,都是眼有所见,心有所感,零敲碎打地提出来的。我再说一个例子:在冬天的一个早晨,学生在上早自习,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还有的小声说着。看那神情,他们是多么喜欢呀。于是老师说:“美丽的雪花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们的心已飞向雪花。我们现在就出去看,但要看清楚、想清楚;雪花怎么飘下来的?你怎么接住的?接到的雪

第1节_熔化和凝固学案1

§4-1 熔化和凝固学案 2课时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主备 袁亚辉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目标一: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阅读课本81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具体可以类比冰、水、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 2、 相互转化的。(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二:观察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 松香的熔化 3、 结合上表[思考]: A: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是否变化,是否一直变化? 加热时,海波和松香的温度 变化,松香的温度一直在 ;海波的温度先 ,但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却保持 ,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 。(填“上升”、“降低”或“不变”) B:在不断加热的过程中海波和松香的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时间(分)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40 42 45 46 48 48 48 48 50 52 54 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液态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0 43 48 52 56 60 63 65 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123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导学目标:1、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3、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 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导学过程:知识点一:物态变化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态变化 : 练习:1.影响物态变化的是因素是 2.通常水有哪几种状态存在? 3.想一想,下列情景中那些属于物态变化?() A、玻璃打碎了。 B、铁钉在炉火中被烧红了 C、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D、冬天的河流结冰了。 知识点二:熔化1、熔化:指,例如: 2 、探究海波、石蜡的熔化特点 总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加热,但________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 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_______叫熔点。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 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归纳小结:(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非晶体:熔化过程________(吸/放)热,温度_________ (2)晶体熔化条件: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知识点三:凝固 1、凝固:指。 (1)晶体凝固条件:(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关系:____________。 〖当堂反馈〗 1.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 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信息三:。 2.在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是()表 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3.如图上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放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 烧杯内冰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并解释为什么? A.试管内冰块不会熔化 B.试管内冰块会熔化一部分 C.烧杯内水温保持0℃ D.烧杯内水温高于0℃

教你写作文我和书包1老师详改详批

教你写作文:我和书包1(老师详改详 批) 教你写作文:我和书包(老师详改详批) 赵薪雅 书包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用品,但在我的眼中,我的书包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帮助我的学习工具,它更是和我亲密无间的朋友!(开门见山开头,直接引出下文。)我的书包陪伴我已经快一年了,这里面装的不只是知识,它还包含了太多的感情。(简单叙述,过渡。) 六年级,我们早已经厌倦了“米奇”,凡是上面印着白雪公主与奥特曼的书包都被抛弃了,觉得那是一年级小孩子才背的书包。我当然也要赶上潮流,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新书包,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妈妈终于答应我了,但条是在过两天的测验中要考出好成绩,为了新书包,我奋发努力,整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连最好的朋友叫我出去玩我都一一拒绝了。(事情的开始,为使段落格式清晰,下

文要另起一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商店里妈妈为我买回了那个和我“一见钟情”的书包,(注意引号的用法,同时补入书包必要的外形描写,抓住整体、局部、典型特征,注意用词,给读者印象深刻。)第二天早上,我喜滋滋地背着它去上学,书包里装满了得到奖励的喜悦。(心理描写,补入排比句,升华主题!) 这个书包不知不觉中,陪我度过一年的光阴,那是最后一天了,班主任让我们搞个联欢会。我往书包里塞满了糖果、零食和一本沉甸甸的同学录,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异常熟悉而亲切的教室,我把零食和同学录分给每个同学,每个人都写了满满一页纸的毕业致辞,班主任也写了激励我努力学习的寄语,我把这些都整齐地放到书包里,我和两个最好的朋友在书包上刻了“六二”和我们的名字,那时候,这个小小的书包装满了六年的友谊,装满了老师的期望! 如今,这个书包依旧陪伴我上了初中,我舍不得把它扔掉,它承载了我年少时懵懂的欢笑,承载了我们依依惜别的情谊,刻下了我们成长的轨迹,它成了我们青春最好的见证!(唯美抒情,升华主题!) 这个书包每天都习惯地放在我的柜子里,它将陪伴我度过美好的中学时代,莫名的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小小的

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1)

时间/min 《 熔化和凝固》 导 学 案 【使用说明】预习课本53-57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实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导学流程】目标预设-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点拨提升-反馈评价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 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二、导入新课: 三、自主学习: 阅读53页“物态变化”部分填空 1、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 、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是 相互转化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能够分为两类: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假设与猜想 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设计并实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1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 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 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设问 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①AB 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 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 的过程)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 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 048

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这是海波熔化过程) 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非晶体 (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二)聚焦目标二:熔点和凝固点 (1)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 ℃。 (2)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 的形状。 思考并回答: ①AB 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 温度______。 ②BC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CD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3)总结: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 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04861 35

最全小学作文辅导教(学)案(含范文)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含范文) 第一讲写好作文的诀窍 1、有理想、不怕难,敢于争强好胜”。 每个人从小都有对未来理想的向往,谁都想长大了,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离不开表达,表达就是作文呀!比如,你当了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总得让人家知道设备的原理、功能、构造和用途吧!如果你不会说也不会写,怎么能让人家认可并大批量生产使用?你总得通过书面文字来阐述吧?为此,你必须打好作文基础,争做强者、胜利者、成功者。 2,在课内外阅读中培养兴趣。 当你读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或一篇文章,当你观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电视电影,你都会被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和特色鲜明的人物所感染、所吸引的时候,你在羡慕和欣赏之余,不妨问一问自己:人家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假如我也能用手中的笔,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好书,那该多好啊!别看现在不行,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行!” 3、多说多写多练,品尝成功的喜悦。 开始作文写不好,没关系,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多说多写多练,总会越写越好的。写作文总会有一个从不好”到较好”再到好”、很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写出了一篇老师说好、在同学面前交流的文章时,你就成功了。 第二讲作文入门 写作文要从哪开始入手呀? 要从学会语文开始。语文拆开来讲就是语”和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就是语文” 的真正含义。口头说话,不管说什么,只要张嘴说话或者说从你呀呀”学语,叫爸、妈”的时候, 语”就开始了,这实际上是口头作文”了。而在纸上写文章,就是书面作文。所以,作文是从口头说话开始的。 不要以为写在作文本上才是作文,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口头说话,包括课堂发言、与同学、家长说话聊天等等。所以,我们学作文就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一条腿”是书面作文,可以按老师平时指导训练的要求,郑重其事地学习写作文。另一条腿” 就是口头说话、口头作文了。我们可以在说话过程中,逐步体会、感受语言,在自然而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学会语言。 不相信?咱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放学回家,妈妈问你: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学什么了?高兴吗?”你总得回答她吧?会说的同学一定说得头头是道,有头有尾。可能他会这样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可高兴了,因为我呀,学了不少知识,收获可大了!数学课学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语文课学习的是怎样概括段意。最有意思的是科学课上,做了一个氧气燃烧’的实验,我学会了怎样在空气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病理生理学 2、基本病理过程 二、选择题:A型选择题: 1、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B、患病机体的功能代变化及机制 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 D、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 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肺炎 B、休克 C、缺氧 D、水肿 E、DIC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方法是() A、动物实验 B、临床观察 C、流行病学调查 D、离体器官实验 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分子生物学实验 三、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容主要包括——————、————、和——————。 2、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是—————。 3、疾病概论主要包括——————和———————。 四、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科学,是联结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套的、共同的的病理变化。 二、选择题:1、E 2、A 3、A 三、填空题: 1、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2、患病机体 3、病因学和发病学 四、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容包括: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疾病概论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疾病概论分为病因学和发病学。 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如休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水肿、发热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机体各器官组织对不同刺激出现的特殊反应。体重要的器官系统的一些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如心功能不全等。 一、选择题 A型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现代死亡的标志是()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脑死亡 E.脑电波消失 2.引起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是指疾病发生的() A.原因 B.诱因 C.条件 D.外因 E.因 3.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称() A.病理状态 B.病理反应 C.基本病理过程 D.疾病 E.综合征 4.脑死亡是指() A.大脑皮层死亡 B.不可逆昏迷 C.大脑死亡D.心跳停止 E.全脑机能不可逆丧失 5.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物理性因素 B.化学性因素 C.生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病理学123章参考答案

着重从形态学角度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 A、病理解剖学 B、病理生理学 C、器官病理学 D、细胞病理学 2. 关于增生的叙述恰当的是 A、增生就是实质细胞数目增多所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B、增生与肥大常用同时存在 C、增生通常为可复性,原因消除后常可复原 D、增生就是肥大 9. 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为 A、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 B、成纤维细胞与炎细胞 C、毛细血管与炎细胞 D、胶原纤维与新生的毛细血管 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为 A、骨折后良好的复位与固定 B、患肢的早期活动 C、预防感染 D、地塞米松的应用 一般认为细胞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内质网损伤 B、线粒体损伤 C、高尔基体损伤 D、微体损伤

下列细胞中属于稳定细胞的是 A、皮肤表皮 B、肾小管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淋巴造血细胞 6. 转移性钙化常见原因有 A、甲状旁腺切除 B、骨肿瘤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给大量维生素D 7. 坏疽主要是指 A、与外界相通器官的坏死 B、组织坏死后伴厌氧菌感染 C、组织坏死后伴腐败菌感染 D、组织坏死后伴细菌感染 8. 关于坏死的结局不恰当的是 A、纤维包裹与钙化 B、溶解吸收 C、化生 D、机化 关于脂肪变性的形态学变化不恰当的是 A、体积增大、包膜紧张 B、颜色变黄 C、触之有油腻感 D、切面隆起,质地较硬

4.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好发部位为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细动脉 发生萎缩的器官,形态学改变不恰当的是 A、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B、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 C、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D、实质细胞常发生脂肪变性 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区别为 A、坏死范围 B、有无腐败菌感染 C、颜色 D、有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一般认为细胞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内质网损伤 B、线粒体损伤 C、高尔基体损伤 D、微体损伤 3. 转移性钙化常见原因有 A、甲状旁腺切除 B、骨肿瘤 C、甲状腺机能亢进 D、给大量维生素D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橡胶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53-P57,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熔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 (吸热或放热) 3、固体可分为和,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 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持续,但是温度。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持续,温度。 4、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 。 预习反思:通过预习,你未解决和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有: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海波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记录表格: 3、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分析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知道: (1)萘在熔化前,持续,温度;熔化时,持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持续,温度;熔化时,持续,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5、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6、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 (1)晶体:,常见的如:

(2)非晶体:,常见的如: 7、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8、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相同。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9、课本P56想想议议 10、仔细阅读课本P56“熔化吸热,凝固放热”部分,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四、课堂检测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晶体在熔化时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热,温度。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或凝固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 B.夏天吃冰棒解热 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糖放入锅内,加热变成糖浆 3、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D.凝华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5、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怎样教三年级小学生写好作文

怎样教三年级小学生写好作文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一、要学会倾听。 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有礼貌的人真地听清楚、听明白说话的内容。还要会边听边理解其中的大概内容,大概意思。 二、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读课文。 正确流利,绘声绘色。课堂四十分钟内老师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读到。只能找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在读中指导学生正确发音,体会情感,读出语气。所以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读书情况,要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三、要在读中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比如《陶罐和铁罐》“奚落、谦虚、傲慢、恼怒、懦弱、”等词语的理解。可以询问孩子的掌握情况,不会,要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也可口头指导学生造句。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还要给学生听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必须要听写,达到准确无误。目前写字是每一个学生学生面临最大困难,每次测验写字的丢分率都极高,特别是学困生,比如考试成绩在85分以下的同学,一定要加强听写。为今后的运用上做好词语上的储备。 让孩子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本子,可以进行精心新设计,作为“美语佳句智囊库”或自己起一个好听的名字,鼓励指导孩子多积累:成语、四字词语、AABB、ABB、ABAB……词语

三、关于句子的训练: 1、词语连起来成为句子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训练显得尤为只能重要。句子训练首先要帮助学生说完整句子。好多学生这方面显得欠缺,导致表述不明白,考试的时候造成无谓的丢分。比如:问题是“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菊花的?”有同学就回答:“种类、颜色、香味。”正确的回答是:“这段话是从种类、颜色、香味三方面描写菊花的。” 在生活中表述不明白也会闹笑话。比如由同学上课要小便,就说“老师大便。”我就逗她说“老师不大便。”“老师憋不住了。”我就说:“老师能憋得住,谁憋不住?”她说“我憋不住了。”“你这样说,这样我才能听明白。你去吧。” 这个小笑话目的是我们家长和老师在生活中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讲清楚。说清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否则孩子讲出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会有很多病句。考试时一个病句扣2分,冤枉。 2、在句子训练中渗透简单的逻辑关系。 关联词语能使我们把说话的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有逻辑性,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到。例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此关联词语的运用在考试中会经常出现这方面的内容。 3、句子段落训练第三点要求就是指导学生写句子时要写生动优美的语句。

《病理生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病理生理学》分享与郑州学历提升00的博客 《病理生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病理生理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 A、NaHCO3/H2CO3 B、NaPr/HPr C、Na2HPO4/NaH2 PO4 D、KHbO2/HHbO2 2、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3、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升高,其最常与细胞内哪种离子进行交换 A、Na+ B、K+ C、CI- D、HCO3- 4、可以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A、服用含氯酸性药物过多 B、酮症酸中毒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D、腹泻 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 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列进行缓冲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 A、BB降低 B、SB、AB降低 C、BE负值增大 D、PaCO2代偿性增高 2、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大量服用盐酸精氨酸 C、水杨酸中毒 D、酮症酸中毒 3、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水杨酸中毒 B、大量服用盐酸精氨酸

C、服用乙酰咗胺 D、肾小管性酸中毒 4、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发生 A、脑血管扩张 B、外周血管扩张 C、心律失常 D、心肌收缩力减弱 5、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A、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精神性通气过度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高热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浓度升高,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氯浓度不变。 正确错误 2、代谢性碱中毒时,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增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 正确错误 3、碱中毒时由于血浆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应激性升高。 正确错误 4、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H2CO3]代偿性降低。 正确错误 5、血液pH的正常取决于H2CO3与HCO3- 的浓度之比,其比值为20/1 。 正确错误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罗中五元教学导学案 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烛蜡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凝固点和晶体、非晶体。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书中P9-P14页的内容,填空解题) 1.雪、冰等物质由 __ 态变为 _____态过程叫做熔化,从_____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吸热),但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具有固定的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举两个晶体的实例、。 3.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没有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举两个非晶体的实例:、。 4.晶体熔化时的叫熔点,冰的熔点是℃;液体凝结成晶体时的叫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是℃;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既没有点,也没有点。 5.根据物体熔化时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可将固体分为和。 6.寒冷的冬天,北方的菜农在储藏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得原因是当温度降到℃以下时,桶里的水会,放出大量的,使地窖温度不会过低,避免冻坏蔬菜。 二、合作探究 1如图1所示,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铁圈)、石棉网、________、烧杯(热水)、火柴、__________、试管、烛蜡。 (2)取适量的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烛蜡的状态变化,由下表中数据和现象的蜡烛第分钟开始熔化,第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中酒精灯不断 (3)如图2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 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 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烛蜡 的熔化图象。 图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