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制电路板_PCB_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_PCB_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_PCB_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_PCB_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V1.00

武汉数码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5月8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

4.目的

4.1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4.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5.设计任务受理

5.1PCB设计申请流程

5.2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6.设计过程

6.1创建网络表

6.2布局

6.3设置布线约束条件

6.4布线前仿真(布局评估,待扩充)

6.5布线

6.6后仿真及设计优化(待补充)

6.7工艺设计要求

7.设计评审

7.1评审流程

7.2自检项目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武汉数码通科技有限公司CAD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简称PCB)。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在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本规范的使用者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88.3-2002 《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

3.术语

3.1PCB(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3.2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

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3.3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

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3.4布局:PCB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3.5仿真:在器件的IBIS MODEL或SPICE MODEL支持下,利用EDA设计

工具对PCB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EMC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4.目的

4.1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本规范归定了公司PCB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PCB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4.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提高PCB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5.设计任务受理

5.1PCB设计申请流程

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PCB设计时,须使用《PCB设计投板申请表》提出申请,报送项目经理和计划部门审批,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

a)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文件;

b)带有元件编码及厂牌的正式的BOM;

c)PCB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

寸、禁止布线区域等相关尺寸;

d)对于新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

5.2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a)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

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

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b)在与原理图设计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

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布线要求。

c)根据《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d)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

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

e)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PCB设计计划,填写设计

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输出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设计计划应由PCB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

f)必要时,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6.设计过程

6.1创建网络表

6.1.1网络表是原理图与PCB的接口文件,PCB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

图和PCB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

网络表。

6.1.2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

设计者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1.3确定器件的封装(PCB FOOTPRINT)。

6.1.4创建PCB板

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 创建PCB设计文件;

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5mm。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

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

a)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

b)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

6.2布局

6.2.1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

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尺寸标注。

6.2.2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

止布局区域。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6.2.3综合考虑PCB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

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

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

焊接面贴装。

6.2.4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a)遵照“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

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b)布局应参考原理框图,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c)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高电

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模拟信号与数

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

d)相同结构电路部分,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

e)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f)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IC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50--100 mil,

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

25mil。

g)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与原理图设计人员沟通后确定。

6.2.5同类型插装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应朝一个方向放置。同一种类型的

有极性分立元件也要力争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产和检验。

6.2.6发热元件要一般应均匀分布,以利于单板和整机的散热,除温度检测元

件以外的温度敏感器件应远离发热量大的元器件。

6.2.7元器件的排列要便于调试和维修,亦即小元件周围不能放置大元件、需

调试的元、器件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

6.2.8需用波峰焊工艺生产的单板,其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都应为非金属化

孔。当安装孔需要接地时, 应采用分布接地小孔的方式与地平面连接。

6.2.9焊接面的贴装元件采用波峰焊接生产工艺时,阻、容件轴向要与波峰焊

传送方向垂直,排阻及SOP(PIN间距大于等于1.27mm)元器件轴向

与传送方向平行;PIN间距小于1.27mm(50mil)的IC、SOJ、PLCC、

QFP等有源元件避免用波峰焊焊接。

6.2.10 BGA与相邻元件的距离>5mm。其它贴片元件相互间的距离>0.7mm;

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有压接件

的PCB,压接的接插件周围5mm内不能有插装元、器件,在焊接面其

周围5mm内也不能有贴装元、器件。

6.2.11 IC去偶电容的布局要尽量靠近IC的电源管脚,并使之与电源和地之间

形成的回路最短。

6.2.12元件布局时,应适当考虑使用同一种电源的器件尽量放在一起, 以便于

将来的电源分隔。

6.2.13用于阻抗匹配目的阻容器件的布局,要根据其属性合理布置。

串联匹配电阻的布局要靠近该信号的驱动端,距离一般不超过500mil。

匹配电阻、电容的布局一定要分清信号的源端与终端,对于多负载的终

端匹配一定要在信号的最远端匹配。

6.2.14布局完成后,打印出装配图供原理图设计者检查器件封装的正确性,

并且确认单板、背板和接插件的信号对应关系,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

布线。

6.3设置布线约束条件

6.3.1布局基本确定后,应用PCB设计工具的统计功能,报告网络数量,网

络密度,平均管脚密度等基本参数,以便确定所需要的信号布线层数。

信号层数的确定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

Pin密度信号层数板层数

1.0以上 2 2

0.6-1.0 2 4

0.4-0.6 4 6

0.3-0.4 6 8

0.2-0.3 8 12

<0.2 10 >14

注:PIN密度的定义为:板面积(平方英寸)/(板上管脚总数/14)

布线层数的具体确定还要考虑单板的可靠性要求,信号的工作速度,制造成本和交货期等因素。

6.3.2 布线层设置

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电源与地层应尽量靠在一起,中间不安排布线。

所有布线层都尽量靠近一平面层,优选地平面为走线隔离层。

为了减少层间信号电磁干扰,相邻布线层的信号线走向应取垂直方向。

可以根据需要设计1--2个阻抗控制层,如果需要更多的阻抗控制层需要与PCB产家协商。阻抗控制层要按要求标注清楚。将单板上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网络布线分布在阻抗控制层上。

6.3.3 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

线宽和线间距的设置要考虑的因素:

a)单板的密度。板的密度越高,倾向于使用更细的线宽和更窄的间隙。

b)信号的电流强度。当信号的平均电流较大时,应考虑布线宽度所能

承载的电流,线宽可参考表1数据。

c)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高时,倾向于使用较宽布线和较大的间距。

d)PCB加工技术限制

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推荐使用最小线宽/间距6mil/6mil 4mil/4mil

极限最小线宽/间距 4mil/6mil 2mil/2mil

e)电路工作电压:线间距的设置应考虑其介电强度。参考表2、表3

数据。

表1不同厚度,不同宽度的铜箔的载流量见下表: (铜皮△t=10℃) 铜箔厚度

35μm

铜箔厚度 50μm 铜箔厚度 70μm 宽度mm 电流A 宽度mm 电流A 宽度mm 电流A

0.15 0.2 0.15 0.50 0.15 0.70 0.20 0.55 0.20 0.70 0.20 0.90 0.30 0.80 0.30 1.10 0.30 1.30 0.40 1.10 0.40 1.35 0.40 1.70 0.50 1.35 0.50 1.70 0.50 2.00 0.60 1.60 0.60 1.90 0.60 2.30 0.80 2.00 0.80 2.40 0.80 2.80 1.00 2.30 1.00 2.60 1.00 3.20

1.20

2.70 1.20

3.00 1.20 3.60

1.50 3.20 1.50 3.50 1.50 4.20

2.00 4.00 2.00 4.30 2.00 5.10

2.50 4.50 2.50 5.10 2.50 6.00 注:

用铜皮作导线通过大电流时,铜箔宽度载流量应参考表中的数值降额50%去选择考虑。

表2输入150V-300V 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一次侧

二次侧 线与保

护地间距

mm 工作电压 V 空气 间隙 mm 爬电 距离 mm 线与保 护地间距mm 工作电压V 空气 间隙 mm 爬电 距离 mm

4.0 50 1.0 1.2 2.0 71 0.7 1.2 150 1.4 1.6 125 0.7 1.5 200 2.0 150 0.7 1.6 250 2.5 200 0.7 2.0 300 1.7 3.2 250 0.7 2.5 400 4.0 600 3.0 6.3

表3输入300V-6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一次侧二次侧

线与保护地间距

mm 工作电压

V

空气

间隙

mm

爬电

距离

mm

线与保

护地间距

mm

工作电压

V

空气

间隙

mm

爬电

距离

mm

6.3 50 1.2 2.5 71 1.2

150 1.6 125 1.5 200

2.0

2.0 150

1.7

1.6

250

2.0

2.5 200

1.7

2.0

300

2.5

3.2 250

1.7

2.5

400

3.5

4.0

600

5.8

6.3

6.3.4 孔的设置

6.3.4.1 过线孔

制成板的最小孔径定义取决于板厚度,板厚孔径比应小于 5--8。

孔径优选系列如下:

孔径:24mil 20mil 16mil 12mil 8mil

焊盘直径:40mil 35mil 28mil 25mil 20mil

内层热焊盘尺寸: 50mil 45mil 40mil 35mil 30mil

板厚度与最小孔径的关系:

板厚: 3.0mm 2.5mm 2.0mm 1.6mm 1.0mm

最小孔径:24mil 20mil 16mil 12mil 8mil

6.3.4.2 盲孔和埋孔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通整板的导通孔,埋孔是连接内层之间而

在成品板表层不可见的导通孔,这两类过孔尺寸设置可参考过线孔。

应用盲孔和埋孔设计时应对PCB加工流程有充分的认识,避免给PCB

加工带来不必要的问题,必要时要与PCB供应商协商。

6.3.4.3 测试孔

测试孔是指用于ICT测试目的的过孔,可以兼做导通孔,原则上孔径

不限,焊盘直径应不小于25mil,测试孔间中心距不小于50mil。不推荐

用元件焊接孔作为测试孔。

6.3.5 特殊布线区间的设定

特殊布线区间是指单板上某些特殊区域需要用到不同于一般设置的布

线参数,如某些高密度器件需要用到较细线宽、较小的间距和较小的过

孔等,或某些网络的布线参数的调整等,需要在布线前加以确认和设置。

6.3.6 定义和分割平面层

a)平面层一般用于电路的电源和地层(参考层),由于电路中可能用到

不同的电源和地层,需要对电源层和地层进行分隔,其分隔宽度要

考虑不同电源之间的电位差,电位差大于12V时,分隔宽度为50mil,

反之,可选20--25mil 。

b)平面分隔要考虑高速信号回流路径的完整性。

c)当由于高速信号的回流路径遭到破坏时,应当在其他布线层给予补

尝。例如可用接地的铜箔将该信号网络包围,以提供信号的地回路。

6.4布线前仿真(布局评估,待扩充)

6.5布线

6.5.1布线优先次序

关键信号线优先:电源、模拟小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和同步信号

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

密度优先原则:从单板上连接关系最复杂的器件着手布线。从单板上连

线最密集的区域开始布线。

6.5.2尽量为时钟信号、高频信号、敏感信号等关键信号提供专门的布线层,

并保证其最小的回路面积。必要时应采取手工优先布线、屏蔽和加大安

全间距等方法。保证信号质量。

6.5.3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EMC环境较差,应避免布置对干扰敏感的信号。

6.5.4有阻抗控制要求的网络应布置在阻抗控制层上。

6.5.5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

6.5.5.1地线回路规则:

环路最小规则,即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环面积要尽可能小,环面积越小,对外的辐射越少,接收外界的干扰也越小。针对这一规则,在地平面分割时,要考虑到地平面与重要信号走线的分布,防止由于地平面开槽等带来的问题;在双层板设计中,在为电源留下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应该将留下的部分用参考地填充,且增加一些必要的孔,将双面地信号有效连接起来,对一些关键信号尽量采用地线隔离,对一些频率较高的设计,需特别考虑其地平面信号回路问题,建议采用多层板为宜。

6.5.5.2窜扰控制

串扰(CrossTalk)是指PCB上不同网络之间因较长的平行布线引起的相互干扰,主要是由于平行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作用。克服串扰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平行布线的间距,遵循3W规则。

b)在平行线间插入接地的隔离线

c)减小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

6.5.5.3屏蔽保护

对应地线回路规则,实际上也是为了尽量减小信号的回路面积,多见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信号,如时钟信号,同步信号;对一些特别重要,频率特别高的信号,应该考虑采用铜轴电缆屏蔽结构设计,即将所布的线上下左右用地线隔离,而且还要考虑好如何有效的让屏蔽地与实际地平面有效结合。

6.5.5.4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

即相邻层的走线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线在相邻层走成同一方向,以减少不必要的层间窜扰;当由于板结构限制(如某些背板)难以避免出现该情况,特别是信号速率较高时,应考虑用地平面隔离各布线层,用地信号线隔离各信号线。

6.5.5.5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

一般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Dangling Line),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天线效应",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辐射和接受,否则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结果。

6.5.5.6阻抗匹配检查规则:

同一网络的布线宽度应保持一致,线宽的变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

不均匀,当传输的速度较高时会产生反射,在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这

种情况。在某些条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线,BGA封装的引出线类似的

结构时,可能无法避免线宽的变化,应该尽量减少中间不一致部分的

有效长度。

6.5.5.7走线终结网络规则: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当PCB布线的延迟时间大于信号上升时间(或下

降时间)的1/4时,该布线即可以看成传输线,为了保证信号的输入

和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阻抗正确匹配,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匹配方法,所选择的匹配方法与网络的连接方式和布线的拓扑结构有关。

a)对于点对点(一个输出对应一个输入)连接,可以选择始端串联

匹配或终端并联匹配。前者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延迟较大。后

者匹配效果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b)对于点对多点(一个输出对应多个输出)连接,当网络的拓扑结

构为菊花链时,应选择终端并联匹配。当网络为星型结构时,可

以参考点对点结构。

星形和菊花链为两种基本的拓扑结构, 其他结构可看成基本结构

的变形, 可采取一些灵活措施进行匹配。在实际操作中要兼顾成

本、功耗和性能等因素,一般不追求完全匹配,只要将失配引起

的反射等干扰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即可。

6.5.5.8走线闭环检查规则:

防止信号线在不同层间形成自环。在多层板设计中容易发生此类问题,自环将引起辐射干扰。

6.5.5.9走线的分枝长度控制规则:

尽量控制分枝的长度,一般的要求是Tdelay<=Trise/20。

6.5.5.10走线的谐振规则:

主要针对高频信号设计而言,即布线长度不得与其波长成整数倍关系,以免产生谐振现象。

6.5.5.11走线长度控制规则:

即短线规则,在设计时应该尽量让布线长度尽量短,以减少由于走线过长带来的干扰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信号线,如时钟线,务必将其振荡器放在离器件很近的地方。对驱动多个器件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

6.5.5.12倒角规则:

PCB设计中应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产生不必要的辐射,同时工艺性能也不好。

6.5.5.13器件去藕规则:

a)在印制版上增加必要的去藕电容,滤除电源上的干扰信号,使电源

信号稳定。在多层板中,对去藕电容的位置一般要求不太高,但对

双层板,去藕电容的布局及电源的布线方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的稳定性,有时甚至关系到设计的成败。

b)在双层板设计中,一般应该使电流先经过滤波电容滤波再供器件使

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由于器件产生的电源噪声对下游的器件的

影响,一般来说,采用总线结构设计比较好,在设计时,还要考虑

到由于传输距离过长而带来的电压跌落给器件造成的影响,必要时

增加一些电源滤波环路,避免产生电位差。

6.5.5.14器件布局分区/分层规则:

a)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同工作频率的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同时尽量

缩短高频部分的布线长度。通常将高频的部分布设在接口部分以

减少布线长度,当然,这样的布局仍然要考虑到低频信号可能受

到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低频部分地平面的分割问题,通常

采用将二者的地分割,再在接口处单点相接。

b)对混合电路,也有将模拟与数字电路分别布置在印制板的两面,

分别使用不同的层布线,中间用地层隔离的方式。

6.5.5.15孤立铜区控制规则:

孤立铜区的出现,将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将孤立铜区与别的信号相接,有助于改善信号质量。

通常是将孤立铜区接地或删除。在实际的制作中,PCB厂家将一些板的空置部分增加了一些铜箔,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印制板加工,同时对防止印制板翘曲也有一定的作用。

6.5.5.16电源与地线层的完整性规则:

对于导通孔密集的区域,要注意避免孔在电源和地层的挖空区域相互连

接,形成对平面层的分割,从而破坏平面层的完整性,并进而导致信号线在地层的回路面积增大。

6.5.5.17重叠电源与地线层规则:

不同电源层在空间上要避免重叠。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同电源之间的干扰,特别是一些电压相差很大的电源之间,电源平面的重叠问题一定要设法避免,难以避免时可考虑中间隔地层。

6.5.5.183W规则:

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的间距。

6.5.5.1920H规则:

由于电源层与地层之间的电场是变化的,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称为边沿效应。

解决的办法是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以一个H(电源和地之间的介质厚度)为单位,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

6.5.5.20五---五规则:

印制板层数选择规则,即时钟频率到5MHz或脉冲上升时间小于5ns,则PCB板须采用多层板,这是一般的规则,有的时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采用双层板结构时,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印制板的一面做为一个完整的地平面层。

6.6后仿真及设计优化(待补充)

6.7工艺设计要求

6.7.1一般工艺设计要求:

参考《印制电路CAD工艺设计规范》

6.7.2功能板的ICT可测试要求

a)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单板,一般在生产中要做ICT(In Circuit Test), 为

了满足ICT测试设备的要求,PCB设计中应做相应的处理,一般要

求每个网络都要至少有一个可供测试探针接触的测试点,称为ICT

测试点。

b)PCB上的ICT测试点的数目应符合ICT测试规范的要求,且应在PCB

板的焊接面, 检测点可以是器件的焊点,也可以是过孔。

c)检测点的焊盘尺寸最小为24mils(0.6mm),两个单独测试点的最小

间距为60mils(1.5mm)。

d)需要进行ICT测试的单板,PCB的对角上要设计两个125MILS的非

金属化的孔, 为ICT测试定位用。

6.7.3PCB标注规范

a)钻孔层中应标明印制板的精确外形尺寸,且不能形成封闭尺寸标注;

b)所有孔的尺寸和数量并注明孔是否金属化。

7.设计评审

7.1评审流程

设计完成后,根据需要可以由PCB设计者或产品硬件开发人员提出PCB 设计质量的评审,其工作流程和评审方法参见《PCB设计评审规范》。

7.2自检项目

如果不需要组织评审组进行设计评审,可自行检查以下项目:

a)检查高频、高速、时钟及其他脆弱信号线,是否回路面积最小、是否远

离干扰源、是否有多余的过孔和绕线、是否有垮地层分割区。

b)检查晶体、变压器、光藕、电源模块下面是否有信号线穿过,应尽量避

免在其下穿线,特别是晶体下面应尽量铺设接地的铜皮。

c)检查定位孔、定位件是否与结构图一致,ICT定位孔、SMT定位光标是

否加上并符合工艺要求。

d)检查器件的序号是否按从左至右的原则归宿无误的摆放规则,并且无丝

印覆盖焊盘;检查丝印的版本号是否符合版本升级规范,并标识出。

e)报告布线完成情况是否百分之百;是否有线头;是否有孤立的铜皮。

f)检查电源、地的分割正确;单点共地已作处理;

g)检查各层光绘选项正确,标注和光绘名正确;需拼板的只需钻孔层的图

纸标注。

h)输出光绘文件,用CAM350检查、确认光绘正确生成。

i)按规定填写PCB设计(归档)自检表,连同设计文件一起提交给工艺设

计人员进行工艺审查。

j)对工艺审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改进,确保单板的可加工性、可生产性和可测试性。

PCB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doc 20页)完美版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一、适用范围 该设计规范适用于常用的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对于特殊要求的,尤其射频和特殊模拟电路设计的需量行考虑。 应用设计软件为Protel99SE。也适用于DXP Design软件或其他设计软件。二、参考标准 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4—1999 华为公司内部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 三、专业术语 1.PCB(Print circuit Board): 印制电路板 2.原理图(SCH图):电路原理图,用来设计绘制,表达硬件电路之间各种 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3.网络表(NetList表):由原理图自动生成的,用来表达器件电气连接的关 系文件。 四、规范目的 1.规范规定了公司PCB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为后续PCB设计提供了设 计参考依据。 2.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减小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加电路 设计的稳定性。 3.提高了PCB设计的管理系统性,增加了设计的可读性,以及后续维护的 便捷性。 4.公司正在整体系统设计变革中,后续需要自主研发大量电路板,合理的 PCB设计流程和规范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SCH图设计 5.1 命名工作 命名工作按照下表进行统一命名,以方便后续设计文档构成和网络表的生成。有些特殊器件,没有归类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英文首字母作为统一命名。 表1 元器件命名表 按键,命名为U100,在Lib Ref中描述为KEY。这样使得整个原理图更加清晰,功能明确。 5.2 封装确定 元器件封装选择的宗旨是

1. 常用性。选择常用封装类型,不要选择同一款不常用封装类型,方便元器件购买,价格也较有优势。 2. 确定性。封装的确定应该根据原理图上所标示的封装尺寸检查确认,最好是购买实物后确认封装。 3. 需要性。封装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总体来说,贴片器件占空间小,但是价格贵,制板相同面积成本高,某些场合下不适用。直插器件可靠性高,焊接方便,但所占空间大,高性能的MCU已经逐步没有了直插封装。实际设计应该根据使用环境需求选择器件。如下几个例子说明情况: a. 电阻贴片和直插的选择 选择直插和贴片电阻主要从精度和功率方面考虑。直插电阻一般精度较高,可以选择0.1%甚至更高的精度,功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见直插电阻的功率为1/4W。一般在模拟回路采用直插封装,能够更好的保证精度。(特殊情况下也可选择贴片,但须考虑成本问题) 贴片电阻精度一般常见的为5%。功率为1/10W。基本用在数字电路。成本比直插高,但是占空间小。 b. BGA封装的问题 是否选择BGA封装的元器件,主要考虑实际的需求。BGA的特点是占空间小,管脚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受电磁干扰程度小。但是由于管脚密闭,对于管脚的调试不方便。同时由于BGA的环形管脚排布,使得BGA封装的元器件对于电路板设计有更高要求,一般至少需要4层以上。BGA越复杂,板的层数要求越高,设计成本越高。 c. 电源芯片的封装问题 一般的数字电路常用的稳压器芯片如AS1117-3.3/1.2等。选择封装的时候应该注意其三个管脚的定义是否与设计相同。确定电源芯片的封装定义。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总3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0目录 0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标准或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PCB设计任务的受理和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任务的受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范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板材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元件库制作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元件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封装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绘制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网络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PCB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布局具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丝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测试性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成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pcb印制板设计规范 篇一:pcb工艺设计规范 规范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规定pcb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使得pcb的设计满足可生产性、可测试性、安规、e(pcb 印制板设计规范)mc、emi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技术、质量、成本优势。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电了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导通孔(via):一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材料。 盲孔(blind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埋孔(buriedvia):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 过孔(through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stand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 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 机密 20xx-7-9页1页 5.2热设计要求 5.2.1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5.2.4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 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降额范围内。 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所示: 焊盘两端走线均匀 或热容量相当 焊盘与铜箔间以”米”字或”十”字形连接 5.2.6过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 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

目录 1印制线路板(PCB)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印制线路板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印制线路板基本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印制线路板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原理图入口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原理图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4结构图入口条件(游)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结构图的使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电路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从安规角度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布局设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各类电路距离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其他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7规则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规则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基本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特殊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电源、地信号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时钟信号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差分线的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等长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最大过孔数目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9拓扑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0其他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8安规、EM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PCB板接口电源的EMC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板内模拟电源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关键芯片的电源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普通电路布局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接口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时钟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7其他特殊电路的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8.8其他EMC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9DFX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空焊盘(DUMMY PAD)................................................................................................................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0402阻容器件的应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孔(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第七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为印制板,是安装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应用广泛。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工作主要分为原理图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两部分。在掌握了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后,可以进入印制电路板设计,学习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完成印制电路板设计,需要设计者了解电路工作原理,清楚所使用的元器件实物,了解PCB板的基本设计规范,才能设计出适用的电路板。 第一节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印制电路板的类型 一般来说,印制电路板材料是由基板和铜箔两部分组成的。基板可以分无机类基板和有机类基板两类。无机类基板有陶瓷板或瓷釉包覆钢基板,有机类基板采用玻璃纤维布、纤维纸等增强材料浸以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等树脂黏合而成。铜箔经高温、高压敷在基板上,铜箔纯度大于99.8%,厚度约在18~105μm。 印制电路是在印制电路板材料上采用印刷法制成的导电电路图形,包括印制线路和印刷元件(采用印刷法在基材上制成的电路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等)。 根据印制电路的不同,可以将印制电路板分成单面印制板、双面印制板、多层印制板和性印制板。 (1)单面印制板仅在一面上有印制电路,设计较为简单,便于手工制作,适合复杂度和布线密度较低的电路使用,在电子设计竞赛中使用较多。 (2)双层印制板在印制板正反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用金属化孔或者金属导线使两面的导电图形连接起来。与单面印制板相比,双面印制板的设计更加复杂,布线密度也更高。在电于设计竞赛中,也可以手工制作。 (3)多层印制板是指由三层或三层以上导电图形构成的印制电路板,导体图形之间由绝缘层隔开,相互绝缘的各导电图形之间通过金属化孔实现导电连接。多层印制电路板可实现在单位面积上更复杂的导电连接,并大大提升了电子元器件装配和布线密度,叠层导电通路缩短了信号的传输距离,减小了元器件的焊接点,有效地降低了故障率,在各导电图形之间可以加入屏蔽层,有效地减小信号的干扰,提高整机的可靠性。多层印制板的制作需要专业厂商。 (4)软性印制板也称为柔性印制板或挠性印制板,是采用软性基材制成的印制电路板。特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可以折叠、卷缩和弯曲,常用于连接不同平面间的电路或

印制电路板的种类

印制电路板的种类 实际电子产品中使用的印制扳千差万别,简单的印制板只有几个焊点或导线,一般电 子产品中焊点数为数十个到数百个,焊点数超过60D的属于复杂印制板。根据不同的标 准印制电路板有不同的分类。 1.按印制,电路的分布分类 按印制电路约分布可将印制电路板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扳3种 (1)单面板 单面板是在厚度为o.2—5mm的绝缘基板上,只有一个表面敷有铜箔,通过印制和 腐蚀的方法在基板上形成印制电路。单面板制造简单,装配方便,适用于一放电路要求, 如收音机、电视机等;不适用于要求高组装密度或复杂电路的场合。 (2)双面板 双面板是在厚度为o.2—5mm的绝缘基板两面均印制电路。它适用于一般要求的 电子产品,如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和仪表等。由于双面板印制电路的布线密度较单面板 高,所以能减小设备的体积。 (3)多层板 在绝缘基板上印制3层以上印制电路的印制板称为多层板。它是由几层较薄的单面 板或双面板教和而成,其厚度一般为1.2—2.5m顺。为了把夹在绝缘基板中间的电路引TI代理商 出,多层板上安装元件的孔需要金属化,即在小孔内表面涂效金属层,使之与夹在绝缘基 板中间的印制电路接通。图2—2是多层板结构示意固,多层板所用的元件多为贴片式元

件,其特点是: ·与集成电路配合使用,可使整机小型化,减少整机重量; ·提高了布线密度,缩小了元器件的间距,缩短了信号的传翰路径; ·减少了元器件焊接点,降低了故陈牢, .增设了屏蔽层,电路的信号失真减少; ·引入了接地散热层,可减少局部过热现象,提高整机工作的可靠性。。 2.按基材的性质分类 按基材的性质可将印制电路板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 (1)刚性印制板 刚性印制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用它装成的部件具有 于乎展状态。一般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都是刚性印制板。 (2)柔性印制板 柔性印制板是以软层状塑料或其他软质绝缘材料为基材而制成。它所制成的部件可 以弯曲和伸缩,在使用时可根据ATMEL代理商安装要求将其弯曲。柔性印制板一般用于特殊场合,如某 些数字万用表的显示屏是可以旋转的,其内部往往采用柔性印制板;手机的显示屏、按键 等。图2—3为手机柔性印制板,它的基材采用聚酰亚胺,并且对表面进行了防氧 化处理,

华为PCB设计规范

~~ Q/DKBA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KBA-Y004-1999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规范 VER 1.0 0707

1999-07-30发布 1999-08-30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等标准编制而成。 本标准于1998年07 月3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CAD研究部、硬件工程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多明韩朝伦胡庆虎龚良忠张珂梅泽良本标准批准人:周代琪 0707

Q/DKBA-Y004-1999 目录 目录 1. 1 适用范围 4 2. 2 引用标准 4 3. 3 术语 4 4. 4 目的 2 .1 4.1 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2 .2 4.2 提高PCB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2 5. 5 设计任务受理 2 .3 5.1 PCB设计申请流程 2 .4 5.2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2 6. 6 设计过程 2 .5 6.1 创建网络表 2 .6 6.2 布局 3 .7 6.3 设置布线约束条件 4 .8 6.4 布线前仿真(布局评估,待扩充)8 .9 6.5 布线8 .10 6.6 后仿真及设计优化(待补充)15 .11 6.7 工艺设计要求15 7. 7 设计评审15 .12 7.1 评审流程15 .13 7.2 自检项目15 附录1:传输线特性阻抗 附录2:PCB设计作业流程 3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9-07-30批准 1999-08-30实施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KBA-Y004-1999 印制电路板(PCB )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华为公司CAD 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简称PCB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s1] GB 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1-19 99 印制电路板CAD 工艺设计规范 1. 术语 1..1 PCB (Print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 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 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PCB 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印制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印制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印制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1、焊前准备 首先要熟悉所焊印制电路板的装配图,并按图纸配料,检查元器件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并做好装配前元器件引线成型等准备工作。 2、焊接顺序 元器件装焊顺序依次为: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大功率管,其它元器件为先小后大。 3、对元器件焊接要求 1)电阻器焊接:按图将电阻器准确装人规定位置.要求标记向上,字向一致。装完同一种规格后再装另一种规格,尽量使电阻器的高低一致。焊完后将露在印制电路板表面多余引脚齐根剪去. 2)电容器焊接:将电容器按图装人规定位置,并注意有极性电容器其“+ ”与“- ”极不能接错,电容器上的标记方向要易看可见.先装玻璃釉电容器、有机介质电容器、瓷介电容器,最后装电解电容器. 3)二极管的焊接:二极管焊接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阳极阴极的极性,不能装错;第二,型号标记要易看可见;第三,焊接立式二极管时,对最短引线焊接时间不能超过 2S 。 4)三极管焊接:注意 e、b、c 三引线位置插接正确;焊接时间尽可能短,焊接时用镊子夹住引线脚,以利散热。焊接大功率三极管时,若需加装散热片,应将接触面平整、打磨光滑后再紧固,若要求加垫绝缘薄膜时,切勿忘记加薄膜。管脚与电路板上需连接时,要用塑料导线。 5)集成电路焊接:首先按图纸要求,检查型号、引脚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焊接时先焊边沿的二只引脚,以使其定位,然后再从左到右自上而下逐个焊接。对于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露在印制电路板面上多余引脚均需齐根剪去。 长沙海特电子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电子、自动化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主要经销电子器元件、接插件、散热器、电源滤波器、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产品、电子线材加工、电路板设计生产、电子产品焊接等,价格合理、质量可靠,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 / 1

PCB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范 ——元器件封装库基本要求 2001-09-21 发布 2001-10-01实施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 Q/ZX 04.100.4 - 2001 - 2001 Q/ZX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设计标准)

Q/ZX 04.100.4 - 200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 术语 (1) 4 使用说明 (1) 5 焊盘的命名方法 (1) 6 SMD元器件封装库的命名方法 (3) 6.1 SMD分立元件的命名方法 (3) 6.2 SMD IC 的命名方法 (4) 7 插装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1 无极性轴向引脚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2 带极性电容的命名方法 (6) 7.3 无极性圆柱形元件的命名方法 (6) 7.4 二极管的命名方法 (7) 7.5 无极性偏置形引脚分立元件的命名方法 (7) 7.6 无极性径向引脚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7 TO类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8 可调电位器的命名方法 (8) 7.9 插装CLCC元件的命名方法 (8) 7.10 插装DIP的命名方法 (8) 7.11 PGA的命名方法 (9) 7.12 继电器的命名方法 (9) 7.13 单排封装元件的命名方法 (9) 7.14 变压器的命名方法 (10) 7.15 电源模块的命名方法 (10) 7.16 晶体和晶振的命名方法 (10) 7.17 光器件的命名方法 (10) 8 连接器的命名方法 (10) 8.1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命名方法 (10) 8.2 DIN欧式插座的命名方法 (10)

《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基本概念

《印制电路板设计技术》基本概念 一、Protel 99软件概述 3、Protel99 SE的文件类型 在设计数据库中包含了全部的用户文件,文件类型以扩展名加以区分。Protel 99SE常见文件类型有: bak(自动备份文件)ddb(数据库文件)sch(原理图文件)pcb(电路板图文件)prj(项目文件) lib(元件库文件) net(网络表文件) pld(pld描述文件)txt(文本文件) rep(报告文件) ERC(电气规则测试报告文件) XLS(元件列表文件) XRF(交叉参考元件列表文件)等。 二、电路原理图设计 1、印制电路板设计分为三大步骤:(1)电路原理图的设计、(2)产生网络表、(3)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1)新建电路原理图文件;(2)启动电路原理图编辑器;(3)设置图纸和工作环境;(4)加载元件库;(5)放置元件;(6)调整元器件布局;(7)进行布线及调整;(8)报表文件的生成;(9)文件的保存与输出。 3、在原理图中,设计管理器由Explorer(设计浏览器)和Browse Sch(元件管理器)组成。设计浏览器用来管理设计数据库文件,元件管理器用来装载/删除元件库、选取与查找元件、打开元件编辑器。 4、Protel 99SE中使用的尺寸是英制,它与公制之间的关系为:1 inch(英寸)=25.4mm,1 inch=1000 mil(毫英寸),1mm=40mil 。 5、Snap Grid 表示捕捉栅格,用于将元件、连线放置在栅格上,使图形整齐且易画图;Visible Grid表示可视栅格,屏幕显示的栅格,用以确定元件位置;Electrical Grid 表示电气栅格,用于连线。 6、Protel 99 SE提供的常用快捷键如下:PageUp:放大视图;PageDown:缩小视图;End:刷新视图;Space:被放置的对象旋转90度;Tab:在元件浮动状态时,编辑元件的属性;X:元件水平镜像翻转;Y:元件垂直镜像翻转;Esc:取消当前操作。 7、直线LINE与导线Wire 的区别是: LINE是画直线的工具,没有电气连接意义;Wire 是画导线的工具,有电气连接意义。在使用中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8、网络标号在电路原理图中具有实际的电气连接作用,只要网络标号相同的网络不管图上是否连接表示它们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9、主电路图的扩展名是:.prj,这个文件又称项目文件。 10、电路原理图元件库的扩展名是.lib;而电路原理图文件的扩展名是. sch。 11、制作新元件的一般步骤如下:(1)新建元件库;(2)设置工作参数;(3)绘制元件外形;(4)放置并编辑元件引脚;(5)编辑元件信息;(6)生成有关元件的报表;(7)元件保存。 12、PCB 电路板的概念 所谓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就是以一定尺寸的绝缘板为基材,以铜箔为导线,通过印制板上的印制导线、焊盘及金属化过孔等来实现电路元件各个引脚之间的电气连接。 13、单面板、双面板与多层板的区别是:单面板是一种单面敷铜,因此只能利用它敷了铜的一面设计电路导线和元件的焊接;双面板是包括 Top (顶层)和 Bottom (底层)的双面都敷有铜的电路板,双面都可以布线焊接,中间为一层绝缘层,为常用的一种电路板;如果在双面板的顶层和底层之间加上别的层,即构成了多层板。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本章主要介绍印制电路板的元件布局及布线原则;应用PROTEL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步骤及设计示例;印制电路板的手工制作与专业制作的方法,并以实验室常用的VP?108K电路板制作系统为例,介绍了PCB的制作步骤与方法。章末附有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训练。 现代印制电路板(简称PCB,以下PCB即指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大多使用电脑专业设计软件进行,PCB的制作也是通过专业制作厂家完成的。因此,大批量的PCB生产常常是用户自己设计好印制板,将文档资料交给印制板生产厂家,由其完成PCB板的制 出的印制板文档可以广泛地被各专业印制板生产厂家所接受。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使用PROTEL进行印制板设计的一般步骤,给出一个设计示例,然后简单介绍手工制作印制板的一般方法,最后介绍适合于实验室的印制电路板制作设备VP?108K。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则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艺环节,若设计不当,会直接影响整机的电路性能,也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水平。它是电子装配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和制作电子装置的基本功之一,是实践性十分强的技术工作。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是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的,所以必须研究电路中各元件的排列,确定它们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最佳位置。在确定元件

的位置时,还应考虑各元件的尺寸、质量、物理结构、放置方式、电气连接关系、散热及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等因素。可先草拟几种方案,经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并按正确比例画出设计图样。画图在早期主要靠手工完成,十分繁琐,目前大多用计算机完成,但前述的设计原则既可适用于手工画图设计,也可适用于计算机设计。 对于印制电路板来说,一般情况下,总是将元件放在一面,我们把放置元件的一面称为元件面。印制板的另一面用于布置印制导线(对于双面板,元件面也要放置导线)和进行焊接,我们把布置导线的这一面叫做印制面或焊接面。如果电路较复杂,元件面和焊接面容不下所有的导线,就要做成多面板。在元件面和焊接面的中间设置层面,用于放置导线,这样的层面我们称之为内部层或中间层。中间层如果是专门用于放置电源导线的,又称做电源层或地线层。如果是用于放置传递电路信号的导线的,叫做中间信号层。多面板的元件面、焊接面要和中间层连通,靠印制电路板上的金属化孔完成,这种金属化孔叫通孔(Via)。 1. 要将一定数量的元件按原理图中的电气连接关系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必须事先知道各元件的安装数据,以便元件布局。一般采用下述方法确定元件的安装数据。 (1)设计者提供元件正确的安装资料。 (2)若没有提供元件安装数据,应通过元件型号查手册找出元件的安装数据。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一、目的:规范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满足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硬件设计人员提供 印制电路板工艺设计准则,为工艺人员审核印制电路板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准则。 二、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硬件设计人员设计印制电路板时应该遵循的工艺设计要求,适用于公司设计的所 有印制电路板。 三、特殊定义: 印制电路板(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印制组件或印制线路或两者结合的导电图形的印制板。组件面( Component Side ): 安装有主要器件( IC 等主要器件)和大多数元器件的印制电路板一面,其特征表现为器件复杂,对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流程有较大影响。通常以顶面( Top)定义。 焊接面( Solder Side ):与印制电路板的组件面相对应的另一面,其特征表现为元器件较为简单。 通常以底面 (Bottom)定义。 金属化孔( Plated Through Hole ):孔壁沉积有金属的孔。主要用于层间导电图形的电气连接。 非金属化孔( Unsupported hole ):没有用电镀层或其它导电材料涂覆的孔。 引线孔(组件孔):印制电路板上用来将元器件引线电气连接到印制电路板导体上的金属化孔。 通孔:金属化孔贯穿连接( Hole Through Connection )的简称。盲孔( Blind via ):多层印制电路板外层与内层层间导电图形电气连接的金属化孔。 埋孔(Buried Via): 多层印制电路板内层层间导电图形电气连接的金属化孔。 测试孔: 设计用于印制电路板及印制电路板组件电气性能测试的电气连接孔。 安装孔: 为穿过元器件的机械固定脚,固定元器件于印制电路板上的孔,可以是金属化孔,也可 以是非金属化孔,形状因需要而定。 塞孔: 用阻焊油墨阻塞通孔。 阻焊膜( Solder Mask, Solder Resist ):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及焊接后提供介质和机械屏蔽的一种覆膜。 焊盘( Land, Pad ):用于电气连接和元器件固定或两者兼备的导电图形。 其它有关印制电路的名词述语和定义参见GB2036-80《印制电路名词述语和定义》。 组件引线(Compo nent Lead):从组件延伸出的作为机械连接或电气连接的单股或多股金属导线,或者已经成形的导线。 折弯引线( Clinched Lead ):焊接前将组件引线穿过印制板的安装孔然后弯折成形的引线。 轴向引线( Axial Lead ):沿组件轴线方向伸出的引线。 波峰焊( Wave Soldering ):印制板与连续循环的波峰状流动焊料接触的焊接过程。

印制电路板DFM设计技术要求

印制电路板DFM设计技术要求 本文所描述参阅背景为深圳市博敏电子PCB工艺制程、操纵能力;所描述之参数为客户PCB设计的建议值;建议PCB设计最好不要超越文件中所描述的最小值,否则无法加工或带来加工成本过高的现象。 一、前提要求 1、建议客户提供生产文件采纳GERBER File ,幸免转换资料时因客户设计不够规范或我司软件版本 的因素造成失误,从而诱发品质问题。 2、建议客户在转换Gerber File 时采纳“Gerber RS-274X”、“2:5”格式输出,以确保资料精度; 有部分客户在输出Gerber File时采纳3:5格式,此方式会造成层与层之间的重合度较差,从而阻碍PCB的层间精度; 3、假如客户有Gerber File 及PCB资料提供我司生产时,请备注以何种文件为准; 4、假如客户提供的Gerber File为转厂资料,请在邮件中给予说明,幸免我司再次对资料重新处理、 补偿,从而阻碍孔径及线宽的操纵范畴;

孔径 槽宽 (图A ) (图B ) 开口 叶片 孔到叶片 项目item 参数要求parameter requirement 图解(Illustration ) 或备注(remark ) 钻孔 机械钻孔 (图A ) 最小孔径 0.2mm 要求孔径板厚比≥1:6;孔径板厚比越小对孔化质量阻碍就越大 最大孔径 6.5mm 当孔超出6.5mm 时,能够采纳扩孔或电铣完成 最小槽宽 (图B ) 金属化槽宽 ≥ 0.50mm 非金属槽宽 ≥ 0.80mm 激光钻孔 ≤0.15mm 除HDI 设计方式,一样我司不建议客户孔径<0.2mm 孔位间距 (图C ) a 、过孔孔位间距≥0.30mm b 、孔铜要求越厚,间距应越大 c 、孔间距过小容易产生破孔阻碍质量 d 、不同网络插件孔依据客户安全间距 孔到板边 (图D ) a 、孔边到板边≥0.3mm b 、小于该范畴易显现破孔现象 c 、除半孔板外 邮票孔 孔径≥0.60mm ;间距≥0.30mm 孔径公差 金属化孔 ¢0.2 ~ 0.8:±0.08mm ¢0.81 ~ ¢1.60:±0.10mm ¢1.61 ~ ¢5.00:±0.16mm 超上述范畴按成型公差 非金属化孔 ¢0.2 ~ 0.8:±0.06mm ¢0.81 ~ ¢1.60:±0.08mm ¢1.61 ~ ¢5.00:±0.10mm 超上述范畴按成型公差 沉孔 假如有需要生产沉孔,务必备注沉孔类别(圆锥、矩形)、贯穿层、沉孔深度公差等;我司依照客户要求评审能否生产、操纵; 其它注意事项 1、 当客户提供的生产资料没有钻孔文件,只有分孔图时,请确保分孔图的正确;如:孔位、孔数、孔径; 2、 建议明确孔属性,在软件中定义NPTH 及PTH 的属性,以便识别; 3、 幸免重孔的发生,专门小孔中有大孔或者同一孔径重叠之时中心位置不一致的现象; 4、 幸免槽孔或孔径标注尺寸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5、 关于槽孔需要作矩形(不接收椭圆形槽孔),请客户备注明确;在没有专门要求的前提下我司所生产之槽孔为椭圆形; 6、 关于超出上述操纵范畴或描述不清,我司会采取书面问客的,并要求客户书面回复解决方式; 内层线路 加工铜厚 1/3 oz ~ 5oz 芯板厚度 0.1mm ~ 2.0mm 隔离PAD ≥0.30mm 指负片成效的电源、地层隔离环宽,请参阅图E 隔 离 带 ≥0.254mm 散热PAD (图F ) 开口:≥0.30mm 叶片:≥0.20mm 孔到叶片:≥0.20mm PTH 环宽 (图G ) hoz :≥0.15mm 1oz :≥0.20mm 2oz :≥0.25mm 3oz :≥0.30mm 4oz :≥0.35mm 5oz :≥0.40mm VIA 环宽 (图G ) hoz :≥0.10mm 1oz :≥0.15mm 2oz :≥0.20mm 3oz :≥0.25mm 4oz :≥0.30mm 5oz :≥0.35mm 间距 间 距 (图C ) (图D ) ≥0.30mm 内层大铜皮 环宽 插件孔 或VIA 图E : 图F : 图G : 图H : 0.2m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