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牛

蒙牛

蒙牛
蒙牛

提示:字数严重超标,止不住啦。很多是copy的,但观点都是我自己的,你自己再浓缩一下吧,不知和你胃口不?

蒙牛——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从行业1116位到行业第一,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这可以说不是奇迹,但是“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我认为蒙牛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家的素质

领导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牛根生――蒙牛成功的核心灵魂,没有牛根生就一定没有如此成功的蒙牛。

1、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曾经是竞争对手伊利的产品经理,为他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曾荣膺“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和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泰斗同时成为25位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牛根生道德素质高尚,品德正直、仁厚、坚韧,深得人心。在他离开伊利创业后,他的老部下有一百多人来到蒙牛。有良好的价值观,他提倡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曾经一次牛根生把公司发给他的住房补贴拿来给员工买交通车,让人深受感动。他奉行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二企业管理

1、生产管理:蒙牛认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惟一能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所以在创业初期运用资本实行“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虚拟经营,借鸡下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占领了市场,在逐渐建立工厂。再生产上,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让坏奶流入市场。坚持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的原则。蒙牛实行速度制胜策略,用高速发展来壮大自己。

2:人才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蒙牛奉行三合人才观,即合适的地点,合适人选,合适岗位。一是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二是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长。任人唯贤,奉行一个标准“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十分重视员工的道德,并建立蒙牛商学院,培育新老员工,提高员工素质。非常重视员工的自我价值与自我超越,有良好的人才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

3:技术管理建立国内首家国际水准样板工厂,国际示范牧场等,实行标准化生产。

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种致力于物质生产的精神气质,一种企业经营哲学和自我超越的生活态度。文化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蒙牛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第一流的乳品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蒙牛的98%法则之一是品牌的98%是文化,蒙牛努力打造其企业文化,为蒙牛发展助力。蒙牛以“百年蒙牛、强乳兴农”为经营理念,蒙牛的使命:百年蒙牛,强乳兴农;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为提升消费者的健康品质服务;为员工搭建人生价值的实现平台。蒙牛企业文化综合表述:以诚信构筑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强乳兴农为蒙牛的使命;用学习沟通和自我超越的企业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和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在崇高的经营理念和使命下,坚持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坚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原则。

四企业营销策划——四两拨千斤,令人惊叹!

蒙牛绝对是营销的顶尖高手,在中国的消费品业界可能无出其右!“运筹帷幄,决策千里,98%的成功在于家中的营销决策!”“公关第一”“事件营销第一”,蒙牛和牛根生本人都做到了,最近数年,关于蒙牛的媒体报道多达数万篇,单单9月5日一天,网络上关于蒙牛的新闻就多达30多条!在“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的宣传中,支持神五上天,赞助超级女声,等等一些列活动的营销造势,大大提高了了品牌知名度。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集团并购蒙牛集团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与并购背景 1.1 企业背景 1.1.1 中粮集团企业背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拥有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产业链及所占比重 1.1.2蒙牛集团的企业背景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初,总部设在和林格尔县,拥有总资产超过80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成产能力达500万吨。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据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蒙牛乳业集团位居第11位,名列全区和全国同行业之首;在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蒙牛乳业集团位居亚洲乳制品企业第3位(前两名为日本企业)。令据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大企业集团500强,蒙牛乳业集团跻身第237位,比上年度提高了50个位次。 1.2并购背景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行业地震和特仑苏造骨蛋白风波的阵痛之后,中国乳业

正式稿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叶长燮 2010-12-9 一、 宏观背景、乳业的状况 图1城镇居民基本情况 ■从图1可知,城镇居民的收入和食品支出在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不断由低档商品向中高档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2008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了3000美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2牛奶人均消费量对比 图3奶类人均年消费量 ■从图2可知,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7.2公斤,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20%。然而,滞后中蕴藏着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乳制品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之中。从图3可知,世界人均年消费奶类93公斤,而我国只有7.2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180个国家的排名中排在100位之后。从图2、图3对比可知,就固态、液态奶而言,液态牛奶更具有市场潜力。(事实是,蒙牛起来后,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第一,20.8%,而固态奶类制品由伊利长期占据第一。) 20 40 60 80 100 世界人均亚洲人均中 国人均

图4奶牛的生产和消费 图5蒙牛成立初的乳业企业状况 ■从图4可知,乳品生产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图5也可以看出,乳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图5中看出,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有接近1/3的乳业企业亏损)。 二、蒙牛简介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他东拼西筹了900万,成立蒙牛,蒙牛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友情和信任。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但是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牛根生团队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 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 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仍以28%的年增长率在不断成长。 三、蒙牛融资背景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十分渴求,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在

蒙牛集团概况

1.蒙牛集团概况 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全称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牛根生,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注册资本100万元,总资产超过80亿元,2002年,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公司、鼎晖投资同时投资蒙牛,2003年,再次注资。 蒙牛拥有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公司于200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2319,是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多个品项,蒙牛乳业集团在全国各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共计3000多个,联系奶农达300万户,累计收购鲜奶超过1300万吨。蒙牛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329%,年平均增长率达229%。 产品介绍:UHT奶,是蒙牛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纯牛奶系列、特仑苏系列、早餐奶系列、儿童牛奶等。乳饮料产品主要包括:真果粒系列、酸酸乳系列、妙妙奶等。酸奶产品主要包括:冠益乳、LABS 系列、粒多濃系列、大果粒系列等。冰淇淋产品包括:随便、绿色心情、趣仔及冰+等。其他乳产品主要为奶粉及奶酪产品,奶酪产品主要包括:早餐奶酪、熏制奶酪及儿童奶酪等。 董事会及其管理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杨文俊先生、吴景水先生、白瑛先生、丁圣先生非执行董事宁高宁先生、焦树阁(亦称焦震)先生、Julian Juul Wolhardt 先生、于旭波先生、马建平先生、方风雷先生、马王军先生、牛根生先生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福春先生、张晓亚先生、谢韬先生 生产基地:蒙牛已在全国15个省市建立20多个生产基地,銷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地 2.宏观经济分析 (一)经济环境: 1、经济全球化分析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强强联合的例子

强强联合的例子 【篇一:强强联合的例子】 在经历了一天的“停牌之谜”后,中国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02319.hk,以下简称蒙牛乳业)于2009年7月6日晚在香港联 交所发布公告称,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国粮油食品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集团)与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厚朴投资)共同投资61亿港元成立新公司(中粮与厚朴分别持股70%和30%)入股蒙牛乳业。相关交易完成后,新公 司将持有蒙牛乳业20%的股份,成为蒙牛乳业的第一大股东,而中 粮集团将成为蒙牛乳业的实际控制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 中最大的一宗股权交易。 一、强强联合对蒙牛乳业的战略意义 成立于1999年的蒙牛乳业以持续的科技创新投入和出色的营销手段 实现了快速增长。2002年其营业收入突破21亿元,在全国乳制品 企业中的排名由成立时的第1 116位跃升至第4位;2006年其营业 收入飙升至162.46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上升为第2位;2007年9月发布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00.21亿元,首次跃居 国内同行业首位。在短短10年时间里,蒙牛乳业从注册资本为900 万元的一个乳业末流企业,发展为总资产达60多亿元,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 蒙古、东南亚、美国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其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和 骄人的业绩为世人惊叹。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蒙牛乳 业此次牵手中粮集团对其自身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缓解资金紧张,充实公司资本。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蒙 牛乳业自食其果,经营上遭遇到了滑铁卢,公司订单大跌,加上撤 销下架产品以及在处理原奶和恢复产品销售宣传活动时产生的成本,蒙牛乳业2008年亏损4.617亿元。“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各乳制品 企业充分意识到了奶源的重要性,开始在奶源上“大下功夫”。然而,奶源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周期较长、风险较大,加上2009年 年初特仑苏“omp”事件的影响,蒙牛乳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资 金比较紧张。据估计,为了维持市场地位、恢复市场、支付原奶成 本等,蒙牛资金缺口高达20亿~30亿元人民币。此时中粮集团的入股,无疑将极大地缓解蒙牛乳业的资金压力,充实公司的资本。

中粮并购蒙牛

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1.2 主并方二:厚朴基金 厚朴基金(HOPUUSD Master Fund I,L.P)酝酿于2003年,2007年水到渠成,由高盛集团中国合伙人方风雷创立。这家在海外设立、专注于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为25亿美元,完全以国际标准的合伙制模式打造,其投资者全部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大型机构投资者。2009年1月,厚朴基金曾以6.5亿美元的总价接手苏格兰皇家银行配售的中行H股股份。2009年5月,厚朴基金牵头的财团以每股4.2港元全数接手了美国银行出售的135亿股建行H股。 1.3 目标公司:蒙牛乳业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最初为完全由自然人发起的民营企业,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公司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公司液态奶市场占有率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中粮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一、中粮集团简介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中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 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一直是国家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6家内地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有效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粮集团致力于为13亿中国人民提供营养、健康的优质食品,在葡萄酒、精炼食用油、面粉、大米、啤酒麦芽、番茄制品等行业居中国领先地位,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黄中皇”绍兴酒、“中茶”茶叶等品牌和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中粮集团还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系列饮料。但因其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粮食用于生产而遭受民众的质疑。 中粮集团投资开发的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开发区被外国游客誉为中国的夏威夷。中粮投资建设的商用写字楼、民用住宅,也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中粮集团旗下的凯莱国际酒店集团是世界酒店300强之一。 中粮集团在香港拥有“中粮控股”“中国食品” “中粮包装” “蒙牛乳业”四家上市公司;在国内还拥有“中粮地产”、“中粮屯河”、“丰原生化”三家上市公司。 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安监总局、中国新闻社

蒙牛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

蒙牛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对蒙牛管理模式的分析 据去年审计蒙牛所了解到的情况及从石广了解到的情况,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蒙牛的管理模式作出如下描述和分析: 1、环境 任何管理模式均起源于一定的经营环境。 牛根生长期担任伊利的销售负责人,对于行业各方面的情况均极为了解,人脉关系全面通透。在创业之前,他通过在伊利的经历,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全国最大的销售网络;对于各加工厂商也自然沟通密切而且享有威信;对于如何运做市场及运做成败的可能性早有把握;随时可以组成一支经验丰富、相互熟悉的创业队伍。那时正值中国乳业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发展空间极大,而又逢利乐居然愿意无偿提供利乐枕生产线。当时百利包尚未兴起,在优质奶源高价的利乐砖和相对低质奶源廉价的巴氏奶之间,出现了一个优质适中价格产品的巨大需求空间,蒙牛鬼使神差地把握了这个垄断性的机会(现在百利包的保质期已经延长到常温90天,利乐枕的市场估计将逐渐被侵蚀)。这是一种只要有一定资金启动并确保资金流转顺畅,连不成功都难的形势(这种形势应该是非常非常明朗的,否则仅凭牛根生的个人魅力,恐怕不会有足够的人参加集资入股)。 蒙牛在经历了短暂的困难时期之后,其产品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蒙牛产品的供不应求是来源于当时的形势,而不是来源于当时的管理,1999年蒙牛的管理可以说混乱到了极点。但是产品的供不应求为管理的改善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蒙牛管理的改善又反过来促进了开拓和满足市场的能力,二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2002年我所看到的蒙牛在绿乐尔的管理,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中产生的,以提高效率实现产销平衡为目标的模式。蒙牛的管理模式之所以在套用于绿乐尔之后能够大获成功,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蒙牛把供不应求(超过设计产能的加工量)也带到了绿乐尔! 2、特点 ①对各级管理层人员均给予虚拟股票期权,使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公司的合作者。蒙牛派驻绿乐尔的人员中部级干部都享有此项利益,如奶源部长郭晓斌。 ②对各个经营单位实行承包式的目标管理,任务指标能够体现全面业绩。如当时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杨文俊受领的任务指标包括: ·销量 ·销售收入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 ·利润 ·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 液态奶事业部再将相应指标承包给下属相对独立的经营机构,如陈广军的任务指标为: ·产量 ·质量 ·出成率 ·生产成本(指蒙牛的投入) ·费用(指蒙牛的投入) ·安全 由于绿乐尔是外协加工厂,生产利润对于蒙牛无关重要,所以没有规定利润一项,变相地鼓励陈广军

中粮的未来将会如何

看似繁荣的中粮全产业链”景象背后,其实暗藏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危机。 又是蒙牛! 不得不承认蒙牛又为消费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化学课,去年年底蒙牛牛奶中含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M1的事件,再次让生疏拗口的专业词汇一夜之间成为最流行的时髦”词语;也不得不佩服蒙牛所展现的化工实力,一次次让我们看到了化工在食品行业大放异彩的希望!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蒙牛更加肆无忌惮和变本加厉。与消费者的激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拥有多次对付消费者经验的蒙牛却显得波澜不惊,一如既往的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显示出一个成熟的大企业在应对危机时的镇静和淡定,展示了一个拥有多次实战经验大企业特有的大将风范”这也为其他即将步蒙牛后尘的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癌变”的蒙牛引起了公愤,很多人再次将指责的矛头指向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而事实上,牛根生这次真的是背上了黑锅。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在2009年7月已经被中粮收编,摇身一变成为了中粮宣称的产业链,好产品”中重要一环。 遥想当年中粮并购蒙牛时,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对牛根生表示,其他我可以不管,但食品安全一定要管”余音未了,蒙牛却像个扶不起的阿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点也不给新东家中粮留有回旋余地。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大小食品安全事故近10起,成为了中国乳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最多的企业! 如果说作为食品企业,偶尔发生一次食品安全事故在所难免的话,但如果连续不断地考验公众的容忍度,那只能说明其背后的食品安全体系存在重大问题。 祸不单行,2012年2月9日,中粮进口花生被质检总局查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如果再联想起中粮蜂蜜、大米等产品曾相继被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

中粮集团分析

1 目录 一、集团概况............................................................................................. 1 1.1企业情况 ........................................................................................ 1 1.2中粮下属单位 ................................................................................ 1 二、集团战略........................................................................................... 2 2.1战略定位 ........................................................................................ 2 2.2 经营战略 ....................................................................................... 3 三、企业团队........................................................................................... 4 3.1中粮管理团队 ................................................................................ 4 3.1.1董事会成员 ........................................................................... 4 3.1.2党组成员 ............................................................................... 5 3.1.3经营班子 ............................................................................... 5 3.2团队策略 ........................................................................................ 6 四、技术 ..................................................................................................... 7 五、产品市场............................................................................................. 7 六、企业品牌............................................................................................. 9 七、企业理念............................................................................................. 9一、集团概况 中粮集团(COFCO)是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中粮的定位是不断致力于利用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人类社会的繁荣。 1.1企业情况 中粮集团(COFCO)成立于1949年,拥有50余年的国际贸易经验,是中国粮油食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是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出口的主渠道。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发扬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在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中粮集团在未来将实现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共创美好未来。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 0506)、中粮控股(HK 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 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3家内地上市公司。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1.2中粮下属单位 中粮粮油有限公司(小麦部、玉米部、粮贸部、油脂油料部、饲料部、综合贸易部、粮食物流部、中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2

中粮集团研究报告

中粮集团研究报告 一、背景 中粮集团旗下众多品牌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蒙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大悦城、亚龙湾度假区、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根据中粮集团的官方网站披露,目前公司的资产超过570亿美元,资产和机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 2015年12月26日消息:中粮董事长宁高宁将调往中化集团。另有传闻称,接替宁高宁的,是现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

二、中粮集团的产业链分布 大悦城地产 (00207HK

结点一:农业服务及粮食流通 1、种植与养殖 中粮集团目前经营小麦、稻米、葡萄、糖作物、番茄、茶叶种植和肉食、乳业养殖业务。 2、农产品收储物流 中粮是国内最大的市场化流通企业。 3、粮油食品贸易 中粮在粮食进出口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全球遍布海外客户。在食糖进口、番茄酱出口上,处于行业首位,大豆、棕榈油进口居第二位,中国95%小麦进口,70%大米、玉米出口通过中粮完成。 结点二:农产品加工及屠宰 1、屠宰及肉类加工 到2012年,中粮在湖北、天津、江苏各形成150万头的生猪屠宰能力,并形成1.1亿只肉鸡屠宰能力。 2、饲料加工 中粮运营和在建饲料加工厂近20家,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800万吨。 3、农产品加工 覆盖二十多个省份的140多家加工企业使中粮形成了领先的规模优势,小麦、稻谷、玉米、油料、番茄、甜菜、葡萄、茶叶等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吨/年。 结点三:品牌消费品及终端销售 1、产品包装 中粮拥有食品罐、气雾罐、金属盖、印铁和塑胶等七大类主要包装产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等消费品包装,在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均排名第一位。 2、电子商务(我买网) 我买网是中粮的B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休闲食品、粮油、生鲜食品、果汁饮料、酒类、茶叶、调味品等百种品类。 3、品牌食品 中粮在米、食用油、肉食、食糖、杂粮、调味品、巧克力、糖果、酒类、乳制品、饮料等各类居民消费食品上拥有众多品牌,在销售终端拥有大量客户,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

康师傅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1、公司基本概况介绍(包括公司介绍、企业名称、性质、规模、法人代表、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企业机构设置) 公司名称: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公司)。 地理位置: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市。 公司规模: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天津市,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公司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本公司的大股东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分别持有本公司36.5886%和33.1889%的股份。集团方便食品事业部分,目前已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区域化的生产、销售格局,年产方便面近50亿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集团亦涉足糕饼、饮品、粮油、快餐连锁、大型量贩店等多个事业领域,产品种类已发展到百余种,并已有“康师傅”纯净水、利乐包饮料、八宝粥、“3 2”夹心饼干等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康师傅”品牌已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方便美食的代名词。 经营范围:主要在中国从事生产和销售方便面、饮品、糕饼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经营。公司一九九二年于天津研发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之後市场迅速成长。 公司性质: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应州,男,1954年出生,台湾彰化县客家人,祖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 1992年投资800万美元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康师傅”就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总裁。魏应州出生在一个台湾小商人的家庭,80年代接过父辈的生意。据传说魏应州在一次大陆的旅行中,发现火车上竟然没有碗装的泡面,另外据说泡面本身就是台湾人发明的。于是到天津投资建厂,创立康师傅品牌。魏应州也从默默无闻的小商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2010年12月1日年度“华人经济领袖盛典”在北京举行,魏应州荣获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称号。 2011年5月2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顶新集团魏应州资产57亿美元名列《福布斯》台湾富豪榜第四。魏应州兄弟祖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民国初年,其曾祖魏健正因做烟草生意,从客家祖地的小山村渡台后,留居彰化县创业,生下一子魏尚莹。尚莹有八子,除次子舜仁迁回原籍继承祖业外,其余都留台经商。康师傅的魏氏四兄弟属魏尚莹幼子所生,自是道道地地的传统客家子弟。身为客家子弟,回馈乡亲不遗余力,1996年魏氏家族捐一百万人民币给古竹乡的古竹中学、古竹中心小学和黄竹烟小学建筑校舍,副董事长魏应交还在1997年10月16日回到永定故乡参加校舍的落成典礼,受到祖地父老热烈的欢迎与赞扬。2002年亦捐款九十万元新台币协助台北市永定同乡会购置新会馆,居住在台湾的永定同乡终于有一间崭新而舒适的会议与交谊中心,让乡亲们感念不已 康师傅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领导企业,目前本集团的三大品项产品,皆已在中国食品市场占有显著的市场地位。据ACNielsen2009年12月的零售市场研究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期间本集团在方便面、即饮茶及包装水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4.6%、48.4%和19.6%,同时稳居市场领导地位;稀释果汁及夹心饼干分别以14.2%及25.5%居同类产品第二位。本集团大部分产品均使用“康师傅”品牌销售,并相信“康师傅”是中国最为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之一。公司透过自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分销旗下产品,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底共拥有437个营业所及80个仓库以服务5,490家经销商及73,392家直营零售商。四通八达、快

关于蒙牛乳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关于蒙牛乳业的外部环境分析报告 小组成员:张莉苹张敏杰 一.蒙牛集团发展背景 1.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产品行业蓬勃发展。三聚氰胺事件前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乳品行业在过去十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均饮奶量十年间增长了几倍,牛奶产量一举超过众多乳业发达国家跃居全球第三。但伴随着乳品消费蛋糕越做越大,一些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跑马圈地、扩张版图,中国乳业也陷入了恶性竞争、奶价甚至比水价还要低的怪圈。 2.蒙牛集团发展现状 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二.外部环境---机会 1.政治影响 毒奶粉事件后,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最大股东,这成为了蒙牛由民营企业转型为国企子公司的重要转折点。蒙牛集团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实现了股票的结构多元化,而股权结构多元化将会对蒙牛未来发展起到“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中粮的加入正循序渐进地发挥良好协同效应,包括改善蒙牛的原奶质量。 另一方面,欧资证券行分析员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央高度重视牛奶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蒙牛作为内地乳业三巨头中仅剩的民企,由中粮入股搭救或许正是中央的意图,所以政府的支持给蒙牛的重生带来了一片曙光。 2.经济影响 蒙牛乳业集团的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 80 亿元,职工近 3 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 500 万吨。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 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 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 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是乳制品的消费空白区,随着农业生产结果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乳品消费仿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技术影响 纵观蒙牛集团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是催促他们前进的又一法宝。 1999年12月1日蒙牛签约奶站收取第一车奶,标志着蒙牛“公司+奶站+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全面开始。解决了奶制品质量无法控制,奶牛饲养分散的问题。2000年2月21日,蒙牛液态奶生产线正式投产,开发生产出中国第一袋利乐枕牛奶,蒙牛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日。2003年,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层层选拔,并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多次检验,蒙牛牛奶从众多品牌牛奶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开始在国家航天局服役,陪伴“神舟”五号航天员成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创举使蒙牛集团在消费者心中有了更强大的形象。2004年12月2日,蒙牛澳亚国际牧场峻工,中国第一个挤奶机器人落户蒙牛,不仅使牛奶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而且加速了牛奶的生产。2005年,中国第一款高端牛奶——特仑苏在蒙牛问世,2006年10月22日,在第27届IDF (国际乳品联合会)世界乳业大会上,蒙牛特仑苏获IDF世界乳业创新大奖。特仑苏以突破性思维引领着一个行业的进化,它不仅赢得了世界舞台的掌声,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4.社会和文化影响 蒙牛的广告策略给他带来了一大批的潜在的消费者。2008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蒙牛抓住央视战争报道形成的收视高峰,率先进行事件营销,获得了极大成功。此后,他们与央视协商建立了一个应对突

中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

中粮集团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文化转型 原因:全产业链要求,大量的兼并收购(并购中粮屯河、蒙牛集团,接收中谷集团等等) 现象:并购企业与中粮集团原有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中粮集团在文化整合的道路上充满荆棘。 解决办法:推进统一的品牌文化建设,成立了品牌管理部门,设计统一的VI系统(VI(Visual Identity)系统:即视觉识别系统,它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V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自然之源、重塑你我”的理念,在所有的粮油中都打上“中粮”的标志。 分析:同一品牌“中粮”容易带来的问题:品牌认知混乱;品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产业协同 原因:全产业链要求“纵向一体化”,但产业链庞大。中粮的业务共涉及食品、电商、地产、金融等六大门类,近20种子行业,相当之“全”。 现象:各个业务都是分立的实体公司,都有有不同的利益追求,战线长,协同的难度高。 解决办法: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并设立自己的金融事业部。 分析:对于中粮而言,多产业链的整合和运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全产业链”模式需要各大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不能此强彼弱、分化明显,需要在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过程中各个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实行有效的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战线过长,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成本、资源、品牌)】 (三)财务之难 原因:全产业链要求,一系列的并购决策。 现象:中粮的资产负债率在逐步增加,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time interest earned 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在逐步降低,集团资金流动性不足。 解决办法:发行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主要补充大宗粮食贸易和集团下属各单位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运营资金的需求,优化负债结构。 分析:这一系列的并购活动对财务资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发行短期的融资券从实际运行效果看,并没有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反而存在巨大的短期经营风险。 【有关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截图】

论蒙牛乳业成功之路

论蒙牛乳业成功之路 摘要:蒙牛乳业,在短短九年间从排名一千以外到今天的行业第一,其成功的因素很多,而最重要的是其相对合适有效的市场营销能力。她能够较好地审时度势因应市场变化,采取相对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合理细分市场,做出较为准确的品牌定位,推出比较有效的营销组合,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蒙牛的经营背景。第二部分国内乳品行业市场概况。主要介绍国内乳品行业的一般性情况及蒙牛乳业外部的竞争性环境因素。第三部分蒙牛乳业的发展现状及各种影响因素。从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 分析,形成蒙牛乳业的主要市场营销战略。第四部分蒙牛乳业的成功要素宏观分析。第五部分我通过对蒙牛乳业的分析总结的建议。 关键词:蒙牛乳业swot 影响成功要素建议 一、蒙牛集团发展背景 1、集团简介蒙牛乳业由于1999年7月成立,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主营乳制品和冰淇淋,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和奶粉,而液态奶是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在其销售收入中的比例接近 90%。短短 7 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 1116 位上升至第2 位。其中,UHT 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7 年多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 80 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农牧民。2004 年,销售收入达到 72 亿多元,年收奶量 150 万吨,发放奶款约 30 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2007 年,蒙牛乳业总资产约 100 亿元、净资产 53 亿元,。销售收入为 213.181 亿元,成长为国内乳业行业第一名。目前,公司已在全国 15 个省级行政区建起 20 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并出口港澳、东南亚、蒙古、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乳业牛奶出口最大的企业。 2、乳品行业概况一、乳品企业的一般特点目前,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乳品企业,大多以满足某一个城市的消费为主,一般是集体国营企业;另一个是近十年来在乳业大发展时期进入的民营企业。总的说来,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全国超过 1600 多家,除了蒙牛乳业、伊利集团、光明乳业等少数企业,绝大多数企业产值在一亿元以下,规模偏小,效益低下;产品较为单一,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人员素质较低,质量保证体系不能有效运行,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营销手段单一,主

中粮并购蒙牛

暨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学院:管理学院 学系:会计系 专业: MPAcc 课程名称:资本运营 学生姓名:冯征宇 1236151002 李奕 1236151004 牛怡然1236151011 张燕玲1236151014 张萍 1236151016 叶敏仪 1236151017 耿彪 1236151041 刘铮阳 1236154057 杨晨 123615???? 指导教师:宋献中 2013年 6月 24日

目录 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3)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3) 1.2 主并方二:厚朴基金 (3) 1.3 目标公司:蒙牛乳业 (4) 1.4 并购经过 (4) 2.中粮并购蒙牛的动因分析 (6) 2.1中粮的战略规划 (6) 2.1.1业务多元化发展 (6) 2.1.2乳业上市公司机会多 (6) 2.1.3全产业链野心 (7) 2.2厚朴的美羮 (7) 2.3蒙牛的忧虑 (8) 2.3.1股权分散,恶意收购者虎视眈眈 (8) 2.3.2选靠山,重理念 (9) 2.3.3求发展,缺现金 (10) 2.4政府的考虑 (10) 3 中粮并购蒙牛交易方式 (11) 3.1 杠杆收购 (11) 3.2 现金支付 (12) 4 中粮并购蒙牛财务分析 (12) 4.1 杜邦分析 (12) 4.2 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分析 (14) 4.3并购后续情况分析 (15) 4.4蒙牛乳业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17) 4.5基于财务视角的综合分析 (19) 5.并购后的效果 (20) 5.1并购对中粮集团的影响 (20) 5.1.1并购蒙牛有助于中粮集团“全产业链”宏伟计划的实现 (20) 5.1.2蒙牛质量问题给中粮带来困境 (20) 5.2并购对蒙牛的影响 (21) 5.2.1蒙牛已彻底告别“牛根生时代” (21) 5.2.2蒙牛的经营状况逐渐走出低谷 (21) 5.2.3借助中粮,蒙牛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22) 5.3并购对中国乳业发展的影响 (23) 5.3.1 有利于行业恢复及市场环境的改善 (23) 5.3.2有利于提高我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5.3.3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23) 5.4“国进民退”的弊端分析 (24) 5.4.1国企效率低下的弊端 (24) 5.4.2对中国乳业竞争性的阻碍 (25) 参考文献: (25)

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事件

蒙牛牛奶与雅士利在奶粉业强强联合“打头阵” 据国内乳品界业内人士透露,国内上百家奶粉企业于18日参加了由工信部组织的会议,以贯彻早前发布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提到了奶粉业“强强联合”,而“打头阵”的就是上周双双停牌的蒙牛牛奶和雅士利。 6月18日,蒙牛牛奶和雅士利联合发布公告称,蒙牛牛奶动用资金超过110亿港元,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大约75.3%的股权。在香港联交所已停牌5天时间的蒙牛牛奶和雅士利双双复牌交易。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复牌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雅士利国际昨日复牌高开3%,报3.45港元。蒙牛牛奶高开8%,报29.1港元。虽然两家公司的股票在收盘价时均低于开盘价格,但是,与13日停牌前的股价相比,蒙牛牛奶和雅士利国际的股票都出现较大涨幅。蒙牛牛奶报收于28.7港元,涨幅达6.89%,而雅士利国际股价报收于3.43元,涨幅为3%。 蒙牛牛奶与雅士利联手重树国产奶粉品牌形象 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将掀起一轮兼并重组潮。蒙牛牛奶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蒙牛牛奶将全面收购雅士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公告显示,蒙牛牛奶已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雅士利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雅士利第二大股东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根据收购方案,蒙牛牛奶为完成收购最多将耗费124.57亿港元现金。 据悉,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是为了弥补自身奶粉方面的短板。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整体规模排名第二的蒙牛牛奶奶粉产量仅有4758吨,全国排名第十,而雅士利奶粉产量达2.58万吨在国内排名第五。收购了雅士利后,蒙牛牛奶的奶粉产量将超过3万吨,排名提高至全国第四位,整体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蒙牛牛奶、雅士利两大国内乳业巨头联手后,有利于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加快国产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重树国产奶粉品牌形象,重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 蒙牛牛奶“联姻”雅士利将开启乳业重组浪潮 蒙牛牛奶公告称,蒙牛牛奶将全面收购在香港上市的雅士利国际。蒙牛牛奶表示,与雅士利的“联姻”旨在补齐蒙牛牛奶在婴幼儿奶粉方面的“短板”。据悉,在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催化”下,未来乳企整合资源将提速,蒙牛牛奶收购雅士利或仅仅是乳业兼并重组浪潮的“冰山一角”。

蒙牛乳业战略环境分析

蒙牛乳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蒙牛集团发展背景 1. 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产品行业蓬勃发展。三聚氰胺事件前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乳品行业在过去十年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人均饮奶量十年间增长了几倍,牛奶产量一举超过众多乳业发达国家跃居全球第三。但伴随着乳品消费蛋糕越做越大,一些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跑马圈地、扩张版图,中国乳业也陷入了恶性竞争、奶价甚至比水价还要低的怪圈。 2.蒙牛集团发展现状 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 年成立,至2009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二.外部环境 1.政治影响 毒奶粉事件后,中粮集团入股蒙牛,成为最大股东,这成为了蒙牛由民营企业转型为国企子公司的重要转折点。蒙牛集团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实现了股票的结构多元化,而股权结构多元化将会对蒙牛未来发展起到“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中粮的加入正循序渐进地发挥良好协同效应,包括改善蒙牛的原奶质量。 另一方面,欧资证券行分析员指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央高度重视牛奶行业的质量安全 问题,蒙牛作为内地乳业三巨头中仅剩的民企,由中粮入股搭救或许正是中央的意图,所以政 府的支持给蒙牛的重生带来了一片曙光。2.经济影响 蒙牛乳业集团的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拥有总资产超过80 亿元,职工近3 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500 万吨。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在全国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消费者对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至今还是乳制品的消费空白区,随着农业生产结果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乳品消费仿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技术影响 纵观蒙牛集团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是催促他们前进的又一法宝。1999 年12 月1 日,蒙牛签约奶站收取第一车奶,标志着蒙牛“公司+奶站+农户”产业化 运作模式全面开始。解决了奶制品质量无法控制,奶牛饲养分散的问题。2000 年2 月21 日,蒙牛液态奶生产线正式投产,开发生产出中国第一袋利乐枕牛奶,蒙牛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日。2003 年,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层层选拔,并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多次检验,蒙牛牛奶从众多品牌牛奶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开始在国家航天局服役,陪伴“神舟”五号航天员成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