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视解说

电视解说

电视解说
电视解说

.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电视解说是一种处理和安排?

发挥电视拥有的优势,一定要避免不同部门的创作者,不同手段的使用者各行其是。不能只照顾和考虑自身手段作用的发挥,而与其他手段格格不入。所以,电视创作过程中的协调、适应、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决不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一味固守己见。我们之所以强调电视解说词创作不完全是一种传统的写作,而是一种处理和安排,正是这个道理。

2、电视语言外部环境同文字语言有哪些不同?

外部语言环境构成的立体交叉式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成分的出现,任何一种语言符号的使用,都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周围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其他符号成分,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环境关系,对任何单一的语言符号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功能、意义、色彩和情感。也只有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语言符号的准确意义和作用才能真正显示出来。这是语言符号所面临的具体外部环境。

3、怎样确定所使用语言成分的准确性?

任何一种表现手段,在电视节目中怎样用?用多少?用在什么地方?都不是任由各个操作人员随意挥洒的。必须受到电视节目的统一构思和电视语言立体结构的制约。它在整个节目中所占的分量比重,所起作用的大小,都需要在整体的结构中合理安排。首先,它要受节目总体风格和形态的制约,不能离开作品的基本风格样式,从事任何一种手段的创作,自鸣得意、自说自话是行不通的。对解说词写作来说,自己认为妙笔生花的锦绣文字,如果背离了节目的总体风格,必须根据总体要求重新修改协调。比如,作品整体风格要求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一种气势磅礴的豪迈风格,解说词就不能写成小桥流水,娓娓诉说的婉约风格。特别严肃庄重的题材,解说就不宜写得过于轻灵、调侃。同时,在使用任何一种手段进行创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同周围其他手段的协调关系。因为在电视语言中,各种手段往往在同一时间内"共时态"

的同时呈现,并发挥作用。比如,画面、解说、音乐、字幕、现场同期声可能同时出现。而其他手段的位置、作用、节奏、风格、长度,都对你准备使用的手段产生影响。所以,电视手段的使用,是一个相互适应、调整、照顾、妥协的过程。既彼此策应,又相互制约。

思考题:

1.电视画面有哪些主要的局限?怎么处理?

画面的一些主要局限: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3.难以直接揭示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2.什么是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由于电视解说在电视作品中的地位,决定了它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解说从手法上说,只是一种"镶嵌"的艺术,而不是自我堆砌;它不承担所有"画龙"的任务,只承担其中"点睛"的任务。往哪里镶嵌,向何处点睛,是否镶嵌得天衣无缝,能否点睛在关键之处。需要认真设计和安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处妙笔,则点石成金。

电视是一种集体创作,是多部门、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因此,解说词的创作必须充分考虑它前后左右各种因素的配合关系,必须考虑同时出现的其他因素形成的环境影响,精心设计它在一部作品中的位置、分量和布局。

3.撰写电视解说词需要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思考题

1.电视解说有哪些主要的功能?

2.电视解说如何利用和放大画面细节?

3.解说怎样给观众更大的联想空间?

思考题:

1、为电视节目拟定标题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2、使用字幕时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3、解说词这样同采访同期声配合?

4、解说词怎样同画面准确对位?

思考题:

1.电视解说为什么强调听觉效果?举例说明,良好的听觉效果是怎样实现的?

2.电视解说有哪些特殊的修辞方式?可以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

3.怎样提高电视解说的艺术感染力?你认为,其中哪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为什么?

《解说词写作研究》

授课老师:周敏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在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中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而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与构思,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和要求。

本课程系统阐述了电视解说词的基本规律,通过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对电视解说词的语言特点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大量的创作经验和创作实践,详细介绍了电视解说词在形式上和艺术上的特殊要求,并详细讲述了具体的创作步骤和过程,以及创作各种类别的电视节目解说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故侧重方法论的介绍,不过多地拘泥于死板的概念和定义界定。辩证的分析和讲述,希望学员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大量观摩电视节目,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第一章电视语言的合理运用

学习重点:

1、电视语言的结构特点

电视语言的结构同文字语言不同。文字语言是一种线性的水平结构,是只有文字一

种因素构成的简单结构,而电视语言则是一种多维多向的立体结构,是由多种艺术形式和多种技术手段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比如摄影、解说、音乐、音响、文学、戏剧、采访、主持、同期声、字幕,以及特技、录音等技术手段。细分起来,还有灯光照明、服装化妆、播音技巧、切换剪辑、编辑合成等。虽然,这些因素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范畴,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配置不尽相同,但都是电视语言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解说词与一般文章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文章的语言是连贯的,前后句之间是关联的,有意义的;而解说词则是片断的,零碎的,有时甚至单看解说词,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必须结合画面来看。

2、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

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在于其视听结合产生的综合效应。它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是

全方位的,甚至是最大程度的模拟和复制。

3、语言环境的影响与营造

电视语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期人们的表达方式会不一样。就目前来看,现在

随着人们思想的多元化、价值的多元化,电视语言越来越平民化。比如现在的民生新闻,乃至方言播音。

第二章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学习重点:

1、了解电视画面的局限

解说词的一切写作、处理、安排的思路,首先从画面出发。它依赖画面、来自画面、

补充画面。电视解说使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

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电视画面,主要是指狭义的画面图像,不是

那种广义的,包括声音、字幕、同期声等等。

2、理解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尤其是具体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学们注意了,这一节应该作为重点来复习。

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

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解说报道事件、塑造形象的手段,不是依靠语言自身体系就能够独立完成的。它要参与对事件的全方位形象报道,必须与画面紧密配合。当然,解说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的特长和优势,去弥补画面报道的不足,交代画面难以表达、尚未表达或表达不充分的内容。所以,解说作用的发挥就不是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而是见缝插针式的介入和参与。这样,它在文字形式上就呈现出片断零碎的特点。给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这同单纯的文字报道方式截然不同。

总之,电视解说词是为看而写。脱离画面,解说词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有时

候我们也说解说词不是堆砌的艺术,而是镶嵌的艺术,它不画龙,只点睛,不独立存在。

由于电视解说非独立性的特点,创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用画面讲故事。

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要善于使

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只有在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叙述事件尽可能不要依赖解说,也不要依赖采访。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量越少越好,解说的分量少了,说明画面的表现力提高了。所以,想方设法提高画面的叙事能力,是电视解说创作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2)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千万注意,不要见山说山,见水说水,“看图说话”式地撰写解说,对于观众一目了然的画面形象就无须用解说词了。同时,解说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含义,它应该是画面因素的扩充、延伸、概括与升华。解说应当给观众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无形的信息,和画面有一定内在联系,但观众又直接看不出来的信息。

电视解说不去简单解释说明画面,更侧重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电视解说词的功能和作用

学习重点:

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电视节目理解电视解说词的功能和作用,并在节目中反复体会,融

会贯通。

第四章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

学习重点:

一、画面长度与解说字数的关系

1、段落划分尽量要细,要短小,不宜长篇大论。

2、尽量使用短句,一般七八个字,顶多十几个字,一定要见标点符号。

3、严格计算时间和字数,同画面配合对位。

二、数字的形象化处理

在介绍数字时特别是大数目,尽量用一个参照系和可比量,作形象化处理,进一步说

明这个数字。比如说,某个地区的“希望工程”新建了多少万平方米的校舍,应该进一步补充,说可以解决多少贫困孩子的入学问题。再比如说熊猫很能喝牛奶,究竟能喝多少?如果说它一天能喝七大袋牛奶,这样就比较具体了。

如果是介绍年代序号,可进一步用这个年代著名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参照。比如,提到公元755年,可以补充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生活的年代,或者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年代。

三、谨慎使用简称,不能随心所欲自己发明简称。简称在电视中使用,必须看它的社会接受程度。同时简称有明显的进代特征和代际界限,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简称使用要注意对象、场合。

四、避免同音不同义的字词产生误解。多使用双音节词汇,解说语言一定要规范。

本章是与实际创作结合非常密切的一章,希望学员在掌握创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观

摩具体节目,反复加以理解,并适当地进行创作实践。

第五章电视解说的艺术追求

学习重点:

1、电视解说的艺术特点

2、电视解说的艺术处理

3、电视解说的未来发展趋热

考试为开卷,以写论文为主。对以上内容无须死记硬背,要学会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重在理解与运用。

旁白和解说词的区别,这里做一个讨论.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画外音是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它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画外音的主要形式之一。旁白是影视剧、戏剧中使用的一种独特语言描写,是画外运用的一种台词形式。它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剧中人的主观性自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忆过去或展开情节,能给人以亲切之感。一种是作者对故事的客观性叙述,概括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原委,或对人物、事件表明态度,直接进行议论和抒情。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主要是指电视的有声语言中的解说部分(不包括现场同期声)。从以上对画外音,旁白与电视解说词定义的简短梳理中,我们可知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类别,画外音和旁白一般用于影视作品以及戏剧中,而电视解说词是一个电视术语。画外音和旁白与电视解说词是不同艺术类别的艺术术语,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是体现为不同的艺术类别的差别。其次是它们本身内容的不同。我们这门课研究的是电视的有声语言中的解说部分。希望大家不要混淆这几个不同的概念。

观摩纪录片《藏北人家》(或是一部你最喜欢的纪录片),然后就该片的解说词谈谈你的感受(至少指出三处解说应运较精当的地方,也可谈不足),字数和文体不限。希望大家能认真完成!

电视片是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谈到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不论是什么题材体裁的电视片,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解说词必须与画面有机配合。

曾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金熊猫"奖的作品《藏北人家》在画面与解说的配合方法与技巧等方面配合的就很出色,这部电视片1991年获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1992年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1993年获全国电视海外节目荣誉奖。

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一座账蓬就是一个家庭。本片向观众详细介绍了牧人措纳一家人在藏北草原上一天的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

辽阔的藏北草原地处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

解说词从具体写到抽象,从事实写到理念

电视画面往往是具体的,解说词为了与画面相配合,一般应从具体的事物逐步写到抽象的概念,从看得见的事实逐步写到看不见的道理、思想和观念。

画面连续展现了若干个羊群的镜头,解说词就从羊说起。这段画面始终没有出现牛和马的镜头,解说词便只轻轻一点,一笔带过。谈及羊、牛、马时,解说词写得切实、具体,接下来告诉人们,"这些财产属他们个人所有"一句话点出了藏北牧区的现行体制。在那遥远的藏北草原,在那片不为人们熟悉的土地上,这些财产也归到了个人名下,不属于集体和国家的,也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到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沿海地区的大政方针步调一致。接下去一句"措纳家的财产在藏北属中等水平",把措纳的牛、马、羊这些个人财产拿到藏北这个大环境中去比较。使我们从画面上的羊群,了解到藏北牧区的体制和藏北牧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解说词应引导观众观看和思考画面上的重要内容

在这段影片中,每一位观众在解说词的引导下都不约而同地用眼睛在画面上寻找树,但在草原上几乎找不到树的踪影。观众之所以会用眼睛搜寻树,是因为解说词在引导人们思考。如果没有解说词的引导,人们的眼睛看着光秃秃的草原,听着北风呼啸,很难想到关于树的话题。接着观众又注意到了帐篷的颜色,藏北牧民的帐篷一般是黑色的,用结实的牦牛毛和羊毛编织而成,藏北牧民的帐篷与蒙古牧民的蒙古包不同,蒙古包常常带有一些颜色。这里,解说词又在引导观众欣赏帐篷的颜色,联想到与蒙古包的区别。如果没有解说词的引导,观众此时看到的可能只是帐篷的外形或是帐篷周围的环境。所以,解说词担负着引导观众观看重点内容和深入思考的作用。用解说词表述过去或未来时,应寻找一个与画面相宜的契合点

电视画面最擅长表现的是"现在进行时",对过去和未来的阐述往往借助于解说,但这类解说应立足于"现在",也就是说,最好从现在的细节说到"过去"或"未来"。为了与画面紧密配合,有时还要从"过去"或"未来"拉回"现在"。电视画面最擅长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了解了电视画面的这一特性,在电视片的谋篇布局时就要巧用心思,尽量拓展"现在时"的表现领域。不放过一个现在可能拍到的有用的细节和过程,适当压缩"过去时"和"未来时"的表现范围。设法多用今天的事件,少用过去的事件,多用今天取得的新成就,少用空洞的长篇展望。全片结构布局上的合理性势必为电视片的实地拍摄创造有利的条件,也为影片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有些"过去"时态的事情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不是"现在的"事情所能替代的,非常值得提及和表现,那么,怎样表现过去的事件呢?尽量从今天的某个相关的细节追溯往事,使今天与往事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画面所拍摄的"今天"的场景与解说词所讲述的"过去"的事件形成有机的联系。比如,画面是挪隹拉着风箱,为全家人准备早餐。解说则说道:"挪隹怀有八个月的身孕。据说,牧区的妇女既使生了孩子也不休息,当天就要干活。这里的气候和环境使她们具备了坚韧的意志和强壮

的体格。"挪隹怀着八个月的身孕是"今天"的事实,以这个事实为基础,解说词追溯了以往牧区妇女的情况。使现在与过去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今天"的话茬儿自然而然地追忆起过去。

电视片往往是由若干段解说词构成的,就每一段解说词而言,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段落与段落之间不需要必然联系,电视片主要是以画面的组接自然地承上启下。电视片的每段解说词之间主要借助于停顿实现转折,而不单纯是转折词。

这三段解说词是连续排列在一起的:

第一段解说词写的是藏北牧民的宗教信仰。他们每天都要恭恭敬敬地祭奠神和自然,虔诚地、认真地举行祭神仪式,这是一天中非常庄严的时刻。这一段解说词写得清新、端庄、一丝不苟。

接着,第二段解说词笔峰一转,写起了白玛在帐篷外晾晒牛粪的过程,并描述了牛粪的特点、作用以及牧民们对牛粪的看法。

第三段解说词则出人意料地写起了姑娘对美的追求,从爱美的天性谈到装点修饰自己的方法。

这三段解说词各段自成体系,段落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跳跃感强,跨度大。如果脱离开画面,只是单纯阅读解说词的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东一锒头西一棒子的感觉,似乎前后段落思绪混乱,谋篇布局有失章法。但把解说词与画面结合起来边看边听时,不仅觉得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段落之间的转承启合流畅和谐.而且,解说词讲得贴切、到位,颇有几处点睛之笔。所以说,衡量电视片的解说词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考察其与画面的配合关系,不能脱离画面只谈文字,盲目地判定其好坏。有时,一段语句通顺,颇有几分文采的文字与画面配合之后,竟显得废话连篇,荒唐可笑。

在这段影片中一共铺了三段解说词。显然,第一段与第三段讲的同是"天亮了"这回事,似乎应该合并起来,中间不应该穿插一段描述白玛的内容,但结合着画面审视这三段词就会觉得这三段词写得贴近生活,自然流畅。首先,白玛走出帐篷,踏着草原的晨露去打水.所感受到的是草原处处洋溢着的勃勃生机。所以,用一句"草原的清晨,万物苏醒",恰到好处地描写了草原清晨的情境,也道出了白玛置身其中的真实感觉。随着白玛灌水、背水、迈着沉甸甸的步子向前走,解说词进而讲到18岁的白玛是个能干勤快的姑娘,她和藏北所有妇女一样,身材结实,每天要干很多重体力活。"随着白玛把满满的一桶水背进帐篷,观众的视线也跟着白玛从帐篷外走进帐篷,所看到的是"阳光洒满帐篷,孩子们醒来了"的情景。这段电视片在编辑时遵循了同一场景的镜头相对集中的原则,把帐篷外的一组镜头进行了连续组合。包括晨光中的草原和清澈的溪水,马儿悠闲的吃草,白玛灌水、背水等,随着白玛背着水走进帐篷,场景也自然地从室外转到室内。这组镜头的组接是合乎生活逻辑的,解说词的先后次序则顺应了画面场景的变化,使画面与解说配合得严谨而完美。

用解说词描述细节,深化和升华细节,讲述与细节有关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细节被有些人视为芝麻、绿豆,认为无关紧要。其实,艺术作品的魅力正在于抓住具有典型意义和象征力量的芝麻、绿豆,使全体昭然若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一粒沙里看见了一个世界。细节的意义就在于此。

细节,是一部电视片成功的基石。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有着一连串精彩的细节。细节就是区别,细节就是特点,优秀的、经过精心选择和提炼的细节,往往成为电视片中的传神之笔。

这段影片选择了"酥油"这一细节。画面中展现的是挪隹将从奶中分离出来的酥油捏成团儿,并细心地储存到一只小木箱中。解说词则告诉我们,酥油是藏北牧民家庭财富的标志,每年要向政府交售少量的酥油,其余归自己支配。没有到过藏北牧区的人,不会想到酥油这种东西居然是财富的标志。人们往往认为,一般意义上的财富指钱财、帐篷、牛羊以及各种贵重物品。可解说词明明白白道出了酥油在藏北牧区的重要性。此外,在中国其它地区,农牧民向政府上缴的往往是粮、棉、皮毛等农副初级产品,谁会想到在藏北,牧民向政府缴纳的竟是这种可以直接吃、直

接用的酥油。解说词抓住酥油这个细节,有力地向外拓展,开阔了观众的视野,使观众了解到了与酥油有关的方方面面的事情。

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时,应选择合适的画面

无论是风光片、人物片都需要向观众介绍有关的背景资料。运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资料时,应选择一段包含着相关信息的画面。如果视觉形象资料不足,就要选择一段有点关联的优秀画面,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讲述相关的背景资料。

用解说词表达理念时,应选择合适的事实和细节画面上

表达理念,是一部电视片不可或缺的。理念常常是富于哲理的抽象概念,用画面表现难度较大。用解说词表达时,不能停留在空泛的说教上,应把理念的阐述与具体的、合适的细节画面有机结合。这段影片在阐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时选择了措纳在草原上独自一人放牧、纺线时的生活场景,这种安静的放牧环境是一个思考的好环境,用它来表现藏北牧民的人生观比较合适。

从表面看起来,解说中并没有直接提到价值观,而是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说"藏北牧民之间的相互帮忙是不计报酬的,"而这种"相互帮忙"和"不计报酬"恰恰是藏北牧区的特点。解说词利用这个有意义的细节画面,使观众很自然地领悟了影片的深层意义,透过事实了解了藏北牧民的价值观。

这段影片又巧妙地选择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讲述了藏北牧民的婚姻观。婚姻是涉及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情,利用挪隹帮助措纳洗头这个细节,正好表现了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与配合。用这段画面来讲述婚姻观,特别是讲述稳固的婚姻关系,是比较合适的。

纵观上面三段影片,讲述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理念。从人生观、价值观讲到婚姻观,阐述每一种观念时皆精心选择了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借助于这个细节把观念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时甚至只字不提观念本身,只是饶有兴味地描述事实,但观众透过事实所领会到的则是观念.

电视解说

本章重点难点:

1.电视语言主要构成因素有哪些?一种手段的使用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比如,手段自身表现力的制约;电视节目整体构思的制约;其他手段表现情况的制约;编导创作个性的制约;客观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制约等。

2.实现声画结合的最佳效果,需要充分发现和挖掘每一种手段独特的表现力;善于寻找并且组织各手段之间自然的或创造性的合作关系。

3.电视语言的语言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外部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2)一种语言成分与其他语言成分构成的外部语言环境:

(3)被选择使用的符号同其库存部分构成的内部比较关系。特别注意电视语言环境是一种立体交叉的关系。

第二章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3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要准确把握电视解说的合理位置,必须了解电视画面的局限。画面擅长表现直接信息,而不擅长表现节信息;擅长表现形象具体的东西,对事物内在联系、内在矛盾难以表现,在传达信息的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手段加以补充,给于引导。而电视解说在这些方面恰好弥补了画面的不足。

2.了解电视画面的主要局限,如画面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复杂的人物内心,对抽象的信息反映起来有许多困难。画面"多释性"的特点和信息传达的不完整,需要解说词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3.对电视解说非独立性的认识,是解说词创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树立电视观念,培养电视思维的关键。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完成报道和塑造形象,不能孤立存在或独立成章。真正把握解说词创作以文学写作的区别。

4.电视解说要"为看而写",注意和画面的配合关系。要注意字里行间蕴含的潜台词,把观众的注意力向画面引导。在文字形式上,强调指代性语言的大量使用。

5.解说词创作需要注意的五个主要问题:

(1)尽量用画面讲故事和叙事,不要依赖解说和采访,一般情况下,解说越少越好;

(2)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对画面充分展现的内容,没有必要做重复的解释,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撰写解说。解说应该交代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在画面编成之后。文字脚本面临一个"电视化"的过程,不能直接作为解说使用;

(4)不要追求解说自身文字形式的完美。解说在文字上的缺陷,正是它形式的特点;

(5)不要描绘景色,描写形象。在有画面呈现的情况下,用不着解说费力进行描写。

第三章电视解说的功能和作用3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电视解说主要的功能和作用:

(1)补充画面不足,完善电视的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尤其注意如何强调放大画面细节,为"多释性"的画面确定导向。

(3)充分挖掘画面内涵,使观众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感受画面。

(4)通过解说,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引导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5)帮助画面,顺利进行过渡和转场。

2.解说作用的发挥,解说的处理和安排,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一定要注意同其他手段配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解说的优势。

第四章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3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电视节目拟定标题的重要性。哪些标题属于比较好的标题?

(1)接近观众的浅层吸引力;

(2)准确到位,一定程度揭示主题;

(3)字数要少,信息涵盖量要大;

(4)音节和谐,好听易记。拟定标题的一些思路:多用动词;利用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既成句式,进行改造;突出独创性,避免相互模仿克隆。

2.字幕的一些关键用法:

(1)片头题记;

(2)引文;

(3)数据排列;

(4)需要强调的内容;

(5)独特效果。

3.使用采访同期声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种主要用法

(1)舆情调查;

(2)现场感;

(3)突出个性特征;

(4)叙事因素;

(5)权威论证。解说词与同期声采访的配合方式。

4.电视解说词在形式上的一些要求。严格计算时间和字数,同画面配合对位;数字的形象化处理;谨慎使用简称;避免同音字词造成误解;多使用双音节词汇;解说语言一定要规范。

5.在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的选择上,注意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表述效果。同时注意避免人称转换时造成的角度混乱。

第五章电视解说的艺术追求4课时

本章重点难点:

1.注意电视解说词的听觉效果。作为听觉传达的语言,电视解说要讲究语言的节奏、韵律、色彩、平仄处理,形成整齐回环、抑扬顿挫、优美顺畅的视听美感。作为电视解说词的撰稿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语感"。

2.电视解说中一些特殊的修辞方式,如使用重复、同义反复、对偶排比、拈连借代、谐音双关等侧重听觉效果的修辞手段,提高解说的艺术表现力。

3.在解说语言的艺术处理上,要特别注意对艺术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注意语言表述的分寸感和火候;注意感情表达的内在力量;尽量做到语言表述简洁精炼。

4.提高电视解说的艺术感染力,注意语言运用的生活化和口语化程度,避免书面化和公式化倾向;解说语言要跟上语言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作品的时代特征;机智幽默的语言技巧是接近观众、提高观众兴趣的重要因素;强调对解说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处理。

电视解说作用:

单纯从电视艺术的角度说,电视解说有以下作用: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3挖掘画面

内涵,丰富提升画面表现力;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5、联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解说词不仅是对电视画面的补充

和完善,更是提高电视自然性、真实性和艺术表现力的的重要因素。

心得体会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又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如果在解说词中讲到乌云突变、大风骤起时,这边电视画面就不可能出现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场景;而如果画面中是人潮涌动的铁路春运的场面,可解说词却用上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词句,这就使人很费解了。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但解说词的作用仍不可忽略。在某些情况下,解说词还占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画面与解说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必然影响节目的整体表现效果,即使再优美的画面也弥补不了“文不对画”的缺憾。当然,有些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即使没有多少解说词,也没有影响观众对节目内容主题的理解,那是因为仅有的一点儿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产生的是指点迷津的效果,而再多用上些解说词倒显得画蛇添足了。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多么好

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作用如此,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使其真正担当起“绿叶”的作用呢?我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和努力。 一、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比电视记者没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在,有些电视记者采访,拎起摄像机就走,扛上摄像机就拍,只注意画面质量,不去深入采访,解说词是在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上圈圈点点了事。更有甚者,干过的文字拿来,“造就”了一篇解说词。这样的解说词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没有任何深度和广度,这样的电视节目又怎能赢得观众呢? 前期的深入采访对后期的解说词的写作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写出让观众信服、感人的解说词。这就像作家、画家为创作必须去体验生活一样。没有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某种生活的经历,而只坐在家里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上) (2006-05-29 17:10:25) 转载 分类:纪录专论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 李杰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是指其整体布局和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要根据题材和主题表现的需要而确定,然后再根据结构形式要求去组织安排材料。好的选题和立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构形式,同样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即使是同一题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纪录片的结构安排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首先它要脉络清楚,有明确的主线,它或以事物发展顺序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为线索安排结构,或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以及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等来组织材料。总之,一部电视片的各个部分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使观众按照编导的思路去进行思考、认识和想象。结果结构混乱,往往会使观众不知所云。其次,要注意结构完整,一般一部电视片都有开头、主体、细节、高潮和结尾,而主体部分又根据内容的逻辑关系分成若干层次,如果结构不完整,就会使人生残缺不全的印象。此外纪录片的结构还要努力到新颖、自然、统一。 一、层次的安排

层次指的是纪录片表现内容的先后次序,每个层次表达一定的意思,不同层次根据一定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 (一)时序式 时序式是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客观存安排层次的,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等常采用这种形式。特别是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常常是按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顺序加以纪录和反映。这样可以使观众很清楚地抓住事性发展变化的脉络。为了避免成为平淡无奇的流水帐,在不同时间段都要突相应的重点,如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制作的《二十个夜与昼》,反映是的1987年5月7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时,沈阳军区管兵扑火救火实的事迹。这部纪录片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战斗在漠河、塔河》,二是《战斗在大兴安岭林区》,按照时间顺序来反映火灾的发生、蔓延、管兵们与烈火搏斗直至大火最终被扑灭的全边程。在每个时间价段,又精心选择了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如某团二营战士从火海中抢救群众,“大胡子”师长吴长富指挥全师扑火五战五捷,以及一些普通战士舍生忘死的事迹。 有些反映人物的纪录片也常常截取主人公生活中的一段,从侧面反映他的生活。如《春蚕曲—作家巴金的一天》,就是通过对巴金一天的日常生活的纪录,来向观众展示巴金晚年的创作生活。首先表现的是巴金早晨慢跑散步,上午在书房伏案写作,以及上午的其他一些活动,与此同时也介绍了巴金的创作生涯和作品,接下来是巴金午睡后边散步边看报,他与客人交谈。在这之后马金一家人吃饭、在草坪上散步、看电视等。最后,家里人先后睡了,唯独巴金老人继续写作。

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建设交通的辉煌乐章 ——武功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纪实 当一幢幢别具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 当浓浓的绿意掩映整个小区, 当环卫的车轮画出城市永恒的美丽, 当清澈的自来水和着甜蜜一起开启, 当条条宽畅的道路成为希望的起点…… 你会被这座城市洋溢的青春和激情所感动。南汇,这座有着60xxxx年历史的海滨城市,如棵棵千年银杏,虽然饱尽历史的沧桑巨变,但仍傲雪风霜,顽强的生命力孕育了南汇灿烂的历史文化,浦东琵琶、锣鼓书等丰富的民间艺术成了人们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涌现了张闻天、傅雷和钦赐状元顾天成等蜚声海外的历史文化名人。 跨入新世纪,南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空港、海港”开发的大好机遇,迈向海洋、迈向世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昔日一个荒芜的小渔村变成了美丽的海滨城市。 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进入新世纪,南汇建设了条总长度达到公里的各类公路;建成了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的绿化;建造了总规模达到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物,完

成项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 这数字和工程记载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同样也记录着建设和交通人奋发有为的身影。在其背后,又凝聚了建设和交通人多少的智慧和汗水。他们用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雕塑着南汇这个美丽的家园。 是城市发展的根,交通是城市繁荣的魂。顺应着南汇大开发、大建设的呼唤,2005年调整成立的×××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担负着南汇城市建设、管理和综合交通的重要职能,现有职能科室1xxxx,直属企事业单位2xxxx,员工人。招商注册企业28xxxx。近年来,由于平稳有效的改革使体制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顺畅、服务更加到位。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南汇首家具有一级资质的两港市政公司,正在南汇的大建设中大显身手。 “两港一城”的开发建设,牵动着世人的目光,作为建设南汇的职能部门,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一班人审时度势,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立足全局的工作理念,高屋建瓴的前瞻眼光,全力推进以覆盖全区的道路交通为主的“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一系列市政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唱响了豪迈、高亢的建设交通之歌! 在道路交通设施方面,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从南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镇体系等方面着眼,用蜘蛛织网的精神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配合上×××轨道交通大格局形

bbc所出的经典电视剧全集包括(mini剧、专题剧、经典名着)

bbc所出的经典电视剧全集包括(mini剧、专题剧、经典名著)Wives and Daughters (mini) / 锦绣佳人 Pride and Prejudice / 傲慢与偏见 A Tale of Two Cities / 双城记 A Handful of Dust / 窗外有情天/ 孽恋红杏 V anity fair / 名利场 Great Expectations (BBC) / 远大前程 Victoria & Albert /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 The Woman in White / 白衣女人 Our Mutual Friend (BBC) / 我们共同的朋友 丹尼尔的半生缘(Daniel Deronda) / 清秀佳人/ 丹尼尔的半生缘Bleak House / 荒凉山庄/ 凄凉的房子 The Lost World / 迷失世界 Persuasion / 劝导 Doctor Zhivago / 齐瓦哥医生/ Doctor Zhivago(TV) 南茜的情史(Tipping the V elvet) / 南茜的情史 I Capture the Castle / 我的秘密城堡 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 /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亨利八世oliver twist (BBC) / 雾都孤儿 Madame Bovary / 包法利夫人 The Way We Live Now / 现在生活 Martin Chuzzlewit (TV mini) / 马丁·翟述伟 Trauma / 外伤 Sharpe's Challenge (TV) The Lost Prince (TV) / 失落的王子 The Scarlet Tunic / 红战衣/ 红色紧身衣 St. Ives / 情在深秋/ 恋恋佳人 Lady Audley's Secret (TV mini) (2000) / 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The Heart of Me / 我的心 Gormenghast / 歌门鬼城/ 仇云盖堡 Mary Bryant / The Incredible Journey Of Mary Bryant Fingersmith / 指匠情挑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 德伯维尔家的苔丝 Jane Eyre / 简爱 David Copperfield / 大卫·科波菲尔 Hard Times (1994) (TV) / 艰难时世 A Tale of Two Cities / 双城记 Nicholas Nickleby / 尼古拉斯·尼克贝 Cambridge Spies (2003)(TV) / 剑桥风云/ 剑桥间谍 Sweeney Todd / 理发师陶德 Wide Sargasso Sea 2006 (TV) / 藻海无边 Rebecca / 丽贝卡/ 新蝴蝶梦 Y es, Minister / 是,大臣 Aristocrats BBC mini series / 富贵浮云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11012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这是一片文明的土地,“经始灵台”,《诗经》记录了它灿烂的文化,留芳后世。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文王伐密,《史记》记载了它光辉的历史,炳照史册。 这里山清水秀,古迹名胜,不胜枚举;这里人杰地灵,贤能之士,数不胜数。 这就是地处陕、甘接壤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灵台。 沿泾灵公路驱车南下,映入眼帘的是离山如缎,溪河似练。灵台一中背靠离山之绵延,面临溪河之浩荡。高耸入云的楼房、宽阔平坦的大道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既蕴藉着古朴典雅的学府风范,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名校气息。 (一)风风雨雨六十年 尚德启智,造福桑梓,白云苍狗。一九四零年,中华大地烽烟四起。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兴学育人,时势所迫。从北平华北大学毕业的灵台人张国栋先生怀着造福子孙之雄心,振兴民族之壮志,与诸多仁人志士创办了甘肃省立灵台初级中学(灵台一中前身)。张国栋校长克服困难,历尽艰辛,为灵台教育事业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几经磨难,曲折前行。灵台一中继续发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1963年、1964年、1965年灵台一中连续三年高考

成绩突出,有57人被高校录取,成绩的背后饱含了全体师生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为灵台教育事业又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步履匆匆,岁月如歌。灵台一中不断进步。二十一世纪的灵台一中,已是一所拥有二百多名教师,50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的市级示范性高中、市级重点中学。锐意进取,豪情满怀,灵台一中将继续为全县教育事业书写浓墨重彩的华章。 有过白手起家的艰难,有过美名远扬的辉煌,有过栉风沐雨的历炼,有着光辉灿烂的今天。六十七年,灵台一中从步履蹒跚到步伐稳健,再到昂首阔步,现在已经以一个全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谋求发展搞搬迁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共识,科教兴国战略已明确提出。新时代,新要求,灵台一中必须做出选择。2003年,校园仅有二十几亩,设备仅有三栋楼房,这既不符合县级重点中学办学的要求,也不适应全市大办教育的形势。灵台一中不能作茧自缚,不能固步自封。群策群力订宏图,同心同德求发展。县上主要领导深入调研,英明决策,决定扩建灵台一中。从03年到05年的三年时间,灵台一中抢抓机遇,扩大办学规模,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电视纪录片策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 小组成员:唐睿、谢志云、王艳、尹云果、周荃 节目名称:我们的实践课 节目性质:纪实作品 题材来源:大学校园 节目时长:15分钟 小组分工:编导:谢志云 摄像:唐睿、尹云果 制作:周荃、王艳 指导老师:罗梦 二、拍摄目的: 我们常常说大学的学习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亦或是学生都希望能够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一方面用以检验课堂学习的成果,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尽早了感受实践操作,更加贴近专业。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各种各样的实践是不是真的达到了当初设定的教学目标?同学们在实践课上是不是真的有所收获?在自由度响度较大的实践课上,同学们是不是真的做到自觉、自主的去学习?而老师方面,给予的辅导是不是能像在室内课堂上一样的更加具体,更加实际?增加的那么多的实践课,对于学生毕业以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作用,让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处?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决定拍摄这部展现大学生实践课过程的纪录片,以此来为前面的提问做一个解答,我们选择的拍摄目标是广电2010级的《电视策划》实践课。 选择这个班级的原因有如下三点: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实践课相对较多的专业。

2、各媒体机构对于新闻专业的从业人员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包括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以及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 希望大家能从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一定的反思以及启示。 三、拍摄简介: 1、拍摄时间:2012年9月26日、10月10日星期三早晨,两个半天。 2、拍摄地点:不固定(随其他组的拍摄地点而定) 3、人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0级1班全体成员、指导老师罗梦 4、选题特点:这个选题看似只是在单纯的展现一个真实的实践课场景,实则我们是想要引出后面的一个思考——大学里不断在增加、越来越重视的实践课程到底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什么?这才是我们拍摄这个主题的最终目的。 5、拍摄中可行性:除了拍摄一些同学积极参与实践课的场景以外,也会有一些其他的画面,例如指导老师的指导画面、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以及一些细节,当然,在拍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一些同学的拒绝拍摄,因此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力通过抓拍、抢拍、偷拍、跟拍等一系列手段努力做到拍摄真实的情景。 6、结构介绍:我们的这部纪录片将采取板块式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的实践课场景,第二部分是已经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场景。 四、拍摄要求: 1、按照拍摄日程安排,进行有步骤的拍摄。提高时间观念。 2、小组同学之间要讲团结,讲风格,互谅互让,避免斤斤计较,产生分歧 的时候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力争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顺利的完成这 次拍摄。

潜伏电视剧全集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剧情介绍

【潜伏电视剧】全集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剧情介绍 加速播放 不能播放点我潜伏30集全 9.8分 加入收藏主演: 孙红雷姚晨范雨林冯恩鹤沈傲君 导演: 姜伟 类型: 剧情 战争 悬疑 言情 年代: 2008 地区: 内地 简介: 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接到重要任务,和上级吕宗方赴南京潜入汪伪国民政府,暗杀叛逃的李海丰。吕宗方初到南京便遭枪杀。余则成单枪匹马暗杀了李海丰,得到军统嘉奖。这时,共产党特使突然告诉他吕宗方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

展开全部相关游戏:琅琊榜乐视 1集 2集 3集 4集 5集 6集 7集 8集 9集 10集 11集 12集 13集 14集 15集 16集 17集 18集 19集 20集

21集 22集 23集 24集 25集 26集 27集 28集 29集 30集一键加速观看视频《潜伏》分集剧情 124人参与评论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立即播放 潜伏第1集抗日战争结束前夕,国、共、日三方对立,关系错综复杂。正在这时,曾被称为军统特务“密码宝典”的李海丰由重庆转投南京日伪政权,军统内部高层震怒,誓要除掉此人。在执行抓捕亲共人员任务的时候,军统外勤余则成竟发现自己深爱的未婚妻左蓝与林怀复等激进人士关系甚密。左蓝的突然出现,让负责监听后发信号的余则成一时犹豫,以至于放走了目标人物“孟先生”,

使任务落空。虽然事后他能够自圆其说,但这一切却被他的顶头上司吕... 详细剧情立即播放 潜伏第2集枪杀吕宗方的人——马奎,很快被政保的人抓住,在审问中马奎交代,除掉吕宗方是军统的密令,因为吕是中共的人。余则成震惊至极。吕宗方死后,刺杀李海丰的行动暴露了。余则成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自己的身份、方向都陷入了迷雾。他在留与走之间矛盾着,但真心抗日的他最终还是单枪匹马锄掉了汉奸李海丰。本以为可以功成身退的余则成,被转移到了军统南京站,授予嘉奖。为了了却吕宗方生前遗愿,余则成只身来到陕西会馆,... 详细剧情立即播放 潜伏第3集可组织并没有把余则成派往延安,而是作为卧底反插回重庆,代号“峨眉峰”。当余则成以功臣的身份回到重庆,他获得了嘉奖和晋升,并被局长戴笠委以重任----把他派往军统局天津站协助站长吴敬中(余则成在青浦特务训练班时的老师)工作。谁曾想此刻的余则成已经从惩戒军统叛徒的功臣,变成了中共安插在军统中的先棋。由于当年参加青浦特训班时填写的资料是已婚,刚到天津的余则成就被站长吴敬中勒令把妻子一起接来,他面对了一个... 详细剧情立即播放 潜伏第4集组织上派给余则成的冒牌夫人终于有了眉目,而习惯了单枪匹马的余则成却只希望这个假夫人证实了自己的已婚身份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纪录片作为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单纯运用镜头画面往往难以达到记录世界的目的,相对于纸质记录方式而言,镜头往往只是从现象上去记叙而无法去使人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听觉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的文本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它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画面而存在,更是为了使受众更好的理解纪录片所想要表达的内涵,把需要让人理解的方面使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理解,同时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成为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一种手段。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其实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情景再现”,它突破了“画面缺失”的历史语境,充分发挥影像表达的魅力,以另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方式去阐释内容。但是在当下娱乐化的风潮之下,电视纪录片要赢得受众的关注,仅凭镜头和画面是不够的。其解说词的内容表达开始显得愈发重要。以内容为王道的电视纪录片无论的想要走传统记叙客观世界的路线还是更多地走娱乐性的特质,文本的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包括解说词的写作,都对于纪录片有很大意义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说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分量明显下降,纪录片更加偏向于事件的影像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的解说词变得不重要了,相反,解说词变得更加重要,更为精炼,更加恰当,更加有力。它回到了解说词该有的位置上,成为纪录片声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等等基本背景和事实有很多是难以用画面去进行的。为了避免这种画面上解释的偏差,叙事便成为了解说词的基本功能。而在当今纪录片创作走向中,记录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走向。它可以把一个个镜头串联起来,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渲染生命底色 ——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片头) 镜头:巍巍大桥、浩浩汉水、摩天大楼、繁华街道 解说词:汉水之滨,景美物丰;体操之乡,人杰地灵。现代科技月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当我们徜徉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富流的时候,我们也会痛心地发现,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东西——传统美德在渐渐销蚀,导致世风渐下,道德危机,荣辱不分,是非不明。 镜头:一组德育文件,国家领导人讲话,网站相关报道,“两行”教育会议。 解说词: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一向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仙桃市委、市政府也在全市开展“两行”教育。市教育局运筹帏幄,周密布署。自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我市拉开了帷幕。 (主片) 字幕:渲染生命底色——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镜头:校园全景、升旗仪式、广播手语操 解说词:仙桃市大新路小学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仙桃市城区中心。学校占地面积3. 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360人,教职工115人。其中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学科带头人8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 镜头:喷泉校雕、锦旗牌匾、媒体报道 解说词:大新路小学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学习型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殊荣。在新的形势下。大新路小学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开展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教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成为仙桃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排头兵。 字幕:守护心灵净土润育生命底色 镜头:课外活动、出游场景 解说词: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加强对孩子们的传统美德教育,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镜头:李庆成特写、少先队员献花、李庆成同期声 解说词:2005年11月下旬,大新路小学校长李庆成参加了第一届儒学伦理与东南亚地区公民道德教育论坛培训会,返校后,他立即召开校长办公会,传达会议精神,分析教育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传为佳话。我们要兴仁爱之风,铸仁爱之魂,全面开展仁爱教育,并把它与绿色教育、创造教育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品牌。”] 镜头:课题研讨会、人生宝典书籍、课题方案、李启艳、朱爱平、王志勇等同期声 解说词:科学决策,合理调控是有效活动的前提。大新路小学将仁爱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和科研课题研究之中。他们拟定了行动方案,制定了实施细则,在理论上定性,在实践中定位,在评价中定标。关于仁爱教育,李启艳校长作了如下诠释:[“我们开展的仁爱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传统的真善美为基础,培养学生知礼、行孝、懂爱的品质,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它虽然与电视画面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或事物都产生不了交流关系,但它却都与电视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 在传媒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如何把握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怎样才能把解说词写好,我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深入采访,精心提炼。 写好一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深入一线采访,闭门造车,或仅仅通过间接了解,或通过观看拍摄的电视画面来写作,是难以想象的。只有亲临新闻现场,直观的了解报道对象和报道内容,才能全面把握好题材。电视片与小说创作一样,注重故事性,但电视专题片更忠于原始素材,它基本上不对素材进行内容上的加工,只是在对素材进行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期达到震撼观众心灵、引发观众思考的目的,从而达到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对于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而言,忠于原始素材永远是第一位的,能否对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提炼到什么程度,这要看作者对题材的驾驭能力。因此只有深入采访全过程,尽可能多的掌握素材和信息并加以提炼,才能起到震撼观众心灵、引发观众思考的效果,才能达到弘扬真、善、美的目的。 二、注重真情实感,表达文化深蕴。 电视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都具有新闻性,要用事实说话,用采访拍摄手段选择生活中典型的事物进行报道,它不同于新闻那么概括、简要,而是更深刻、更详细。它要交代事物的来龙去脉、矛盾的发展与解决,它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对事物进行细微的刻画和渲染,它更注重艺术技巧的运用,更注重原型的刻画,更注重情感和意境。它要调动一切艺术因素去感染观众,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总是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和统一。比如,记者在对一个单位进行专题采访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片子定论为说明片或介绍片,许多单位希望通过一部

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锦里印象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组员:张晗阎红颖钟艾伶李凌 一、.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播出的时段,节目时长 1、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 省级卫视 2、播出的时段: 每周四晚8点 3、节目时长: 10分钟 二、作品标题名称,副标题以及供选择标题 1、作品标题名称: 漫步锦里 2、副标题: 锦里印象 3、供选择标题 锦官之里 三、拍摄对象和内容的情况简要介绍 1、拍摄目的和预期目标: 拍摄目的:向游客宣传锦里文化从而产生对四川的向往。 情况介绍:从游人的角度走进锦里,展现出锦里平易近人的氛围与闲适安逸的市井气息,反映成都这个“天府之都”的生活风貌。主要以游人视角来介绍锦里,通过画面加解说的方式来展示一个平常人眼中的锦里,质朴的解说与第一视角的画面介绍相搭配,使整个片子的讲述方式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深入人心。 2、拍摄场点、路线、设备、人员、经费以及拍摄制作周: 拍摄场地:锦里 路线:参照景点路线图 设备:单反相机 人员:导演、后期、摄像、文编 3、作品内容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方法: 基本结构:顺序式结构 表现方法:画面加解说。本本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锦里的风俗民情和锦里的商业发展。以线索人物的视角带入,使得观众的思路跟随着线索人物和行程走,在通过画面游历锦里中感受到四川独特的商业文化和文化氛围,解说词包含线索人物的游历的路线和对所见 4、作品创新点和相关背景介绍: 本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走进锦里,不再是利用华美空洞的解说加优美画面撑起整个片子,而是以一种观众能感知触摸的方式,“零距离”认识走进锦里,第一人视角贯穿全片,代入感增强,通过感官共享更易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相关背景: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七喜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如今锦里已经成为了体验撒宁国文化和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之一,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展现四川独特的文化魅力 5、作品收视对象和收视率预测: 收视对象:16-45岁人群 收视率预测:2%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电视解说词写作

1、电视解说词的定义: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 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 2、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电视创作中涉及使用语言文字的地方,凡是创作 者需要以文字语言形态准备的,无论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是有声源还是无声源的,是出现在节目中的还是未曾出现的,都应该进入它的考虑范围。如果把外延限定得过于狭窄,我们就会作茧自缚,陷入概念之争的沼泽中去,无法自圆其说。 3、电视解说词的应用重点:a、电视记录片、专题节目的解说词部分的使用与安排;b、大 型系类节目,如政论片、文献记录片的前期文稿和后期解说词部分的加工调整;c、除电视新闻消息之外的电视新闻节目,如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通讯特写、评论综述、深度报道等稿件的案头准备工作;d、电视综艺节目的串场过渡词、电视栏目的串联词前期文字稿准备;e、电视节目各种策划方案、选题报告、拍摄采访提纲、文字脚本的写作;f、节目或栏目标题、宣传标语、频道呼号、片头题记的写作;g、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词的特殊要求。(或简答) 4、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 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5、电视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一是服从大局,一切从更好的表现主题出发,照顾总体结构 和基本风格。二是发挥各种手段优势,寻找最佳的配合方式,尽量做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6、电视解说使用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 (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 7、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大致归纳为十种:a、补充-----充实,填补,拾遗补缺,弥补画面 不足;b、引导-----定向,启发,提示,帮助理解,引导注意;c、强调-----突出,强化,捕捉细节,挖掘内涵;d、渲染-----营造气氛,烘托气氛,激发情感,提高兴趣; e、延伸-----想象,联想,扩展,散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f、过渡-----承接,转 场,递进,弥合接缝,跨越流畅;g、压缩-----紧缩时间进程,迅速转移空间,省略多余的部分;h、概括-----提炼,抽象,升华,总结,点题;i、对比-----与同时出现的其他手段在内容、形式、风格、节奏上形成反差;j、整合-----通过调整、转移、伸缩、帮助、借力,综合协调各手段的关系。 8、解说与画面配合的基本状态是若即若离,有时{紧贴画面},有时又{游离画面},二者既 {对立},又{统一}。 9、禁止使用{假话}、{大话}、{空话}。 10、伴随画面的电视解说,尽量要把某种概念、某种意韵的表达诉诸于充实具体的形象,把解说提供的形象与画面形象叠印交融,把理念表述得生动活泼、亲切具体。 【简答题、】 1、解说词在电视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 (1)无法脱离电视特定的语言环境。 (2)分门别类单独进行研究和学习。 (3)解说词写作必然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电视解说词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解说-----不仅是指对画面的解释(2)解说的学习不是孤立的 (3)解说应具有灵活、准确的正对性(4)解说的应用类型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我的前半生各人物角色结局分别是什么?由马伊琍、勒东、袁泉主演的励志情感大剧《我的前半生》于7月4日登录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自开播后备受大家喜爱。下面是Vanky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前半生各人物角色结局,供大家参考! 我的前半生电视剧全集剧情介绍_我的前半生各人物角色结局介绍我的前半生贺涵结局《我的前半生》贺涵扮演者是靳东。靳东,男,中国内地演员,1976年12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20xx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年在电视剧《东方商人》中饰演少年高显扬,就此踏足演艺界。199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20xx年出演电影《秋雨》,凭借其中"何鸣"一角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奖提名,《秋雨》获得雅尔塔国际电影节金奖。20xx年主演《我的前半生》该剧于7月4日开播,剧中贺涵喜欢谁?贺涵结局如何?靳东饰演的贺涵最后和谁在一起? 《我的前半生》讲述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家庭主妇罗子君的逆袭,贺涵是罗子君闺蜜的男友,最后罗子君撬了闺蜜男友。在最开始,贺涵喜欢的事唐晶,不然怎么会成为唐晶的男朋友!但是在罗子君出现之后,贺涵明显被她自立自强的精神折服,进而喜欢上罗子君!其实原本贺涵是唐晶的男友,原本唐晶就此打算与他结婚,但是原本独立的两个人就此注定要分开。但是此时男主贺涵,已经爱上了原本有些排斥的子君,于是最后与唐晶分手,和子君在一起了。 我的前半生罗子君结局《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罗子君扮演者是马伊琍。马伊琍,中国内地女演员,祖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1976年6月29日出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1996年参演电视剧《真空爱情记录》中的夏文心一角而正式出道,20xx年凭借青春励志剧《奋斗》中的夏琳而备受关注。20xx年主演《我的前半生》在剧中饰罗子君一角。那么,罗子君为什么离婚?罗子君结局和谁在一起了?罗子君最后和贺涵在一起了吗? 《我的前半生》马伊琍饰演一个结婚十五年,有丈夫有女儿的家庭风女罗子君,丈夫陈俊生是一个事业成功的精英,厌倦了全职太太罗子君,身边又出现了红颜知己,让他决心离婚。随后剧中女主罗子君重振旗鼓,重回社会工作打拼,这段艰难时光是自己的闺蜜唐晶(袁泉)陪着自己度过的,而男主贺涵是唐晶的男朋友。这里大家已经猜到了,随后将面临三角恋和闺蜜为男人反目。最终贺涵和子君确定了彼此的心意,最后在一起了。 我的前半生唐晶结局《我的前半生》唐晶扮演者是袁泉。袁泉,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1977年10月16日出生于湖北荆州,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96级表演系。丈夫夏雨。1999年,凭借个人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获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20xx 年,凭借电影《蓝色爱情》中的刘云一角获得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xx 年主演《我的前半生》在剧中饰演唐晶,剧中唐晶和贺涵为什么分手?唐晶结局和谁在一起? 剧中,唐晶风风火火,独立自信,清晰明了的掌握自己的人生。唐晶是个名副其实的职场女超人,她对闺蜜罗子君的感情生活很在意,但她自己却和贺涵分手了。那么,唐晶结局?唐晶在小说中则是与莫家谦分手远嫁,从此天涯,而从前相依为命的日子只能留在回忆中,成为永远的牵挂了。所以最后,这说起来永远不结婚的女人唐晶,最后也是嫁为人妻。 我的前半生卓渐清结局《我的前半生》卓渐清扮演者是陈道明。陈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20xx 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20xx年主演《我的前半生》在剧中饰卓渐清,那么,卓渐清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的前半

区旧城改造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区旧城改造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区旧城改造工作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是市市中区区居民难忘的一年,因为盛世搬迁的民生画卷从这里开篇。老城做新的脱胎换骨旧城区改造恢弘乐章在这里奏响。 告别曾经不堪回首的岁月,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是居民几代人的梦想,是百姓们多年的夙愿,是完善我区城市功能、提升我区城市形象客观要求、是聚力民生建设、增进百姓福祉的历史选择。 出题目:民生福祉 --市中区区改造纪实 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宽,矛盾集中,既是一个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9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城市和国有工矿改造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进一步推进改造工作的意见和措施。会议要求,从起,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集中连片和零星区的改造任务,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市委、市政府将区改造列为头号民生工程,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三年投入534亿元,打一场以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翻身仗,把

我市的区改造工程,打造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的示范工程。全省三年计划改造1000万平方米,市占545万平方米,占全省棚改任务的一半多。 市中区作为一个老矿区,是全市城市转型的核心区和示范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改造欠帐多,任务繁重。全区共有364万平方米(不包括枣矿区),占全市面积的67%,涉及群众1.3万户、5.2万人,其中,全区计划实施21个改造项目,完成拆迁11023户、266万平方米。可以说,山东棚改看枣庄,枣庄棚改看市中。 1月29日下午,在区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市中区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拉开了全区区改造的序幕。全区上下把改造作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谋划、积极推进。在棚改工作中,我区坚持政府主导运作,依法依规,严格政策时限、严格补偿标准、严格组织纪律,自上而下成立领导小组,一个区改造项目设立一个指挥部、一个工作专班,由一名区级领导亲自挂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让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并统一拆迁政策、统一拆迁补偿标准,统一拆迁优惠政策,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贯穿始终,让拆迁居民吃了定心丸。 我区创新棚改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方接触开发企业,吸引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我区多次组织人员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开展棚改项目专题招商,同时,我区借助新成立的东城

西湖十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十集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西湖,人们还陌生吗?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从海水浸蚀的瀉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