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论文-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从中国婚礼习俗变化看中国的发展变革

于阳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英语12-1 摘要 :婚姻之礼是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所以从婚礼习俗的变迁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时代、经济的变化发展。中国的婚礼习俗从传统的“三书六礼”发展到现在的中西合璧、开放交融之势,也可以体现出个人在婚姻生活中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不断增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本文将从中国婚礼的习俗,观点等的变化分析中国的经济,制度,思想的变革发展。

关键字:中国婚俗婚姻制度变革发展

一、引言

人的一生就像竹子,其过程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许多“节”,表示着其阶段性的特征。人生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人就是在具备某些条件时,通过一个个“人生之节”,发育成长,走向终点的。它是个体生命不断“文化化”、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必须接受与其地位、职责相关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确定人们的身份、角色及与之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婚礼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体现。在古代,特别是在周代宗法社会中,婚姻关系是宗族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没有婚姻关系就没有所谓宗族的延续和宗族关系的延伸与扩展。婚姻制度及婚礼习俗的发展变化也可以体现出国家经济制度的文明发展。

传统的旧式婚俗(清末民初)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包括议婚、订婚、结婚、离婚和再婚在内的婚姻礼仪与婚俗传统。清末民初的婚礼仪式是对清代的延续,旧式婚礼仍然很普遍,尤其在农村,结婚程序还十分繁琐、冗长。

虽然各地的婚礼仪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进行,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从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传统的六礼:

第一礼:纳彩,指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提亲。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送礼求婚。

第二礼:问名,即男方请媒人以书信的形式询问女方的姓名、年庚及“八字”,然后进行占卜、算命,从而判断男女双方会不会相冲相克,以及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 问名” 也称为“ 过小帖”或“请庚贴”。

第三礼: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书有曰:“未卜时,恐有不吉,昏姻不定,故纳吉乃定也。” 所以,只有“ 纳吉”

仪式完成了,才表明男女双方正式进入订婚阶段。“ 纳吉” 是男女双方决定缔结婚姻的标志。

第四礼:纳征,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向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

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女家接受聘礼后,婚约便告成立。

第五礼:请期,即男家选择好成婚的良辰吉日,并派人通知女家。《仪礼?士昏礼》的《注》中曰:“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 从字面上看,“ 请期”是男方请女方长辈确定成婚佳期,但实际上仍由男方确定。所以,“ 请期” 只是一种礼节上的谦让。

第六礼:亲迎,即新郎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六礼”的最后一礼,也是古代婚俗中最为重要、最为繁缛琐细的仪式。亲迎的方式,因民族、地域、文化、经济状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普遍使用的是花轿、喜车,或者马、船等代步工具。

在古代,婚姻不仅是男女个人爱欲的满足,而且具有“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使命,即俗话所说的“继香火”。因此,男婚女嫁就不但是个人行为,而且也是家庭或者家族的大事,因此倍受重视。

所以说以六礼为核心的传统婚礼习俗使婚礼更具合理性与合法性,使传统婚礼习俗中包含着稳定婚姻关系、追求生活幸福及家庭和睦等积极内容,从而具有维系家庭稳定、巩固家族团结的功能。而这恰恰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但旧式婚礼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由父母包办,当事男女被剥夺了独立选择的权利。二是父母的择婚标准多以家族利益为先,重门第财产,忽视了作为婚姻基础的男女双方感情,使婚姻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三是在整个婚姻仪式中男方起绝对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思想。四是旧式婚礼程序复杂冗长,浪费资财。

当然,一定时期的文化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从当时的这种僵化的婚礼习俗中,也恰恰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有在僵化的社会体制下才可以衍生出僵化的婚礼习俗。

以“六礼” 作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婚姻礼俗,尽管程序僵化、繁琐,并且耗费大量钱货,但其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人短期内难以完全抛弃。因此,在民国时期旧式婚俗依然在广大地区普遍流行,农村、山区、边远城镇等思想保守地方,人们的婚嫁仪式更是严格遵循传统的婚姻礼俗进行。

近代的新式婚礼

鸦片战争后,即当时称为“文明结婚”的西式婚礼出现了。

“文明结婚”,是清朝末年对从西方传入的西式婚礼的叫法,是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婚礼而说的。“文明”一词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西式婚礼的崇尚和肯定,同时也反映出对铺张、繁缛、冗长的中国传统婚礼的不满。

文明结婚抛弃了传统婚姻中繁琐冗长的婚礼程序,取之以温馨浪漫,简洁明了,省时省钱的西式婚礼。以婚纱取代了传统的凤冠霞帔,以西装取代了传统的唐装,其形式与内容都得到了人们的追捧。

但是民国初期,文明结婚的仪式仅具雏形,当时传统的旧式婚礼仍在风行。所以,文明结婚的婚礼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不免新旧混杂,不甚规范。据四川安县方志记载:“自民国反正以来,新学家有行新式礼者,亦必请媒妁以为介绍,洗去从前一切合婚陋习,但礼仪形式诸多未备,而一般普通人周之者少。”这种情况表明,文明结婚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进一步改进,作统一的规范。

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长蔡元培、内政部长薛笃弼,针对当时社会上“文明婚礼”新旧杂博、不中不西、漫无标准的情况,拟定了《婚礼草案》,呈国民政府审定后颁行。该草案的要旨在于矫正奢侈,废除繁文缛节,破除迷信,提倡简约质朴,并酌取可以保存之旧

制,为文明结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这个法令颁行后,民国初年各地参差不齐、不伦不类的婚姻形式慢慢消失,文明婚礼的程序和礼仪趋于标准化,从而对于婚姻制度的规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明结婚的盛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虽然被强制打开,但是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经济的冲击,使很多传统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近代民主开放,平等博爱的社会文化的输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人们可以自由、普遍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公共活动中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日益加强,这就为传统

婚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一些青年在接触到新观念、新思想后,开始冲破旧思想的束缚,争取婚姻自主。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民国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

19世纪末,早期维新派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对扼杀个性自由的传统婚姻制度进行批判。梁启超以《新民丛报》为阵地,撰写了《禁早婚议》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婚姻制度。谭嗣同在批判封建婚姻制度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婚姻生活践行了一夫一妻制的原则。

谭嗣同坚决反对纳妾,极力主张一夫一妻制,而且严以律己。他与夫人李闰仅有的一个儿子早年夭折,但他并没有因为妻子再无生育而有所嫌弃,更没有纳妾。反之,夫妻之间仍然相敬如宾,伉俪情深

而金天翮也在《女界钟》里,从个性解放的基本观念出发,宣传爱情至上、婚姻自由,认为“婚姻者,世界最神圣最洁净的爱力之烧点也”,主张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自由婚姻制度。

除此之外,对旧式婚俗的揭露和批判,是民国时期婚姻制度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

进步人士对旧式婚俗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揭露包办、买卖和强迫婚姻制度,指出旧式婚姻有“六大通病”,即男女不想见、父母专婚、早聘早婚、繁文缛节等;二是批判早聘早婚恶俗,把早婚的害处归纳为损精神、伤身体、荒学问、败道德、害国计、弱种族;三是抨击所谓贞烈、出妻与一夫多妻制。

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开化,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变革旧的婚姻制度,并建立起新的婚姻制度。他们提出了婚姻自主的强烈要求,并深信“婚姻自由和德谟克拉西是一条线上的,在德谟克拉西下面的婚制一定是完全自由的”。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受到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挑战……自由恋爱之风,已为新时代的新人物所接受”。

此外,文明婚礼的盛行也少不了名人们的推动。 1913年6月15日,章太炎与汤国梨的西式婚礼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

据上海《民立报》等各大报纸报道,此次婚礼盛况空前,男女来宾有两千余人。章汤婚礼采用的是新式的文明结婚,在当时西式婚礼尚不是十分流行的情况下,他们的婚礼通过报刊舆论的报道为时人所了解、传谈,从而扩大了西式婚礼的影响,对西式婚礼在中国的进一步流行有着推动作用。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新式婚礼。婚礼上,蒋着西式礼服,宋穿白色长裙婚纱,白色乔其纱用一小枝橙黄色的花别着,斜披在身上,头戴一个花蕾珠宝编成的小花冠,手捧粉红和雪白相间的玫瑰花,风姿绰约,光彩照人。

蒋宋婚礼从新人着装到礼仪形式都按照西方婚礼的标准进行,在我国20世纪婚礼发展史上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典型的婚纱花冠礼服和典型的西方仪式。蒋宋婚礼后,白色婚纱风靡起来,西式婚礼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时人举行婚礼都纷纷效仿,新式的结婚礼俗更广泛的流行起来。

不仅如此,梁思成与林徽因,吴文藻与冰心等进步人士也纷纷举行了文明婚礼,使其进一步推广。

虽然新式婚礼比传统的旧式婚礼简约、进步,但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仍然存在费时、费钱、

费力的缺憾。为了改进这些方面不足,在一些进步人士的倡导下,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北平等地一种更新更简单的婚礼方式——“集团结婚”兴起了。集团结婚以其更加进步、文明的特点,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成为了当时婚姻制度变革发展的又一新现象。

1935年2月7日,上海市社会局公布了以简单、经济、庄严为宗旨的集团结婚办法。规定凡本市市民举行婚礼,课申请参加集团婚礼;集团婚礼每月第一个星期

三在市府大礼堂举行,由市长、社会局长任证婚人;参加者向社会局申请核准,并交纳20元;市府颁发结婚证书等。

这种婚礼的变革充分适应了人民的需求,符合当时经济状况。集团结婚的仪式简单而不失隆重,庄严而不失热烈,整个过程朴素温馨,并且省时、省钱、省力,还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由于集团结婚花费少,对于经济并不十分充裕的中下层民众来说比较合适,所以,集团结婚在不仅为开明的社会上层所推崇,也受到很多中下层人民的欢迎,从而很大地冲击了繁琐、费时、耗钱的传统婚俗。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婚礼的身影也渐渐消失了

婚礼变迁与中国的发展变革

中国的婚礼习俗从传统的三书六礼演变到现在的文明婚礼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过程。首先,三书六礼盛行于清朝末年之前,清朝末期中国社会仍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盛行,中央集权制度空前绝后。而在当时,由于嫡长子继承制的沿袭,庶出的子女是没有什么地位。所以,他们取得较好地位的方式之一就是婚姻。例如当时的驸马之类,他们凭借姻亲的地位取得自己想要的名利;另一方面,一些名门世家为了保持其所谓的高贵血统,与其他氏族联姻。所以,当时的婚姻是没有什么爱情基础的,而是与利益挂钩,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在清朝末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列强强行打开。虽然中国由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国门的打开,使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文化得以传入,尤其是西方自由开放的思潮的传入,犹如向死水之中注入了一泓清泉,是中国文化泛起了点点涟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锁被打破,取而代之相对自由的自由恋爱。繁琐复杂的中式婚礼也被相对简单的文明婚礼所取代,而后由于战争的原因使中国国力减弱,这个时候,结合中国国情的集体婚礼应运而生。集

团结婚的仪式简单而不失隆重,庄严而不失热烈,整个过程朴素温馨,并且省时、省钱、省力,还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

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的婚礼场面又日趋铺张浪费了。尤其是人们的攀比心理日益严重,一场婚礼动辄成千上万,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可以承受的。

总的来说,婚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对研究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外文学院英语12-1班于阳

2013年6月15日

明朝婚礼仪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明朝婚礼仪式 篇一: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大红 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的中式婚礼又卷土重来了,"追寻文化根源、重视传统民俗"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想过过大红轿子的瘾吗?想体验掀开红盖头那一刻的震撼吗?那就选 择中式婚礼吧??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

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

中国传统结婚仪式流程范文

中国传统结婚仪式流程 1.婚礼筹备计划 1.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确定婚礼预算 1.3.草拟客人名单 1.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确定伴郎、伴娘 1.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召开kick-off项目启动会 1.7. 2.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明确筹备组分工 2.婚礼前准备 2.1.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发喜贴给亲友 2.1. 3.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结婚物品采购 2.2.1.新家布置用品 2.2.1.1.家电、家具 2.2.1.2.床上用品 2.2.1. 3.彩色气球 2.2.1.4.彩灯(冷光) 2.2.1.5.纱 2.2.1.6.蜡烛 2.2.1.7.胶布 2.2.1.8.插线板 2.2.1.9.其他物品 2.2.2.婚礼用品订购 2.2.2.1.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结婚戒指 2.2.2. 3.新娘化妆品 2.2.2.4.喜贴、红包、喜字 2.2.2.5.彩带、拉花、喷物 2.2.2.6.烟、酒、饮料 2.2.2.7.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录像带、胶卷 2.2.2.9.预定鲜花 2.2.2.10.预定蛋糕 2.2.2.11.水果

2.2.2.12.蜡烛 2.3.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新郎剪头发 2.4.拍婚纱照 2.4.1.挑选婚纱影楼 2.4.2.预约拍摄日期 2.4. 3.拍照 2.4.4.选片 2.4.5.冲印或喷绘 2.5.布置新房 2.5.1.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布置新房 2.6.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婚宴预约 2.7.1.估计来宾人数 2.7.2.估计酒席数量 2.7. 3.选择婚宴地点 2.7.4.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预定酒席 2.8.婚礼化妆预约 2.8.1.选择化妆地点 2.8.2.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 3.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婚庆车辆预约 2.9.1.确定婚车数量 2.9.2.选定婚车司机 2.9. 3.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2.9.5.预约婚车 2.10.婚庆摄像预约 2.10.1.确定摄影社摄像数量 2.10.2.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 3.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预约摄影摄像 2.11.其他 2.11.1.调换崭新钞票 2.11.2.确定滚床儿童 2.11. 3.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中国婚礼的起源及礼俗

婚礼的起源及礼俗 婚礼的起源及礼俗 婚姻的语源:《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由於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 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因」,有三种意义: 一是指嫁娶之仪式:汉代郑玄说:『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代孔颖达疏谓『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在过去婚礼以昏为期,男方必须於黄昏时前往女方家迎娶,女方嫁入男方家,透过嫁娶而形成家庭,历代重视形式婚,除去仪式则非婚姻,因此所谓的婚姻所指的就是嫁娶之仪式。 一是指夫妻双方之称谓:『婿曰昏,妻曰姻』《礼记.经解注》,孔颖达疏谓『…尔雅据男女父母,此据男女之身,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男女双方於昏时进行嫁娶,所以称婿为昏,妻为姻,所指为婚姻用语,是基於婚礼一义而产生的。 一是指姻亲之关系:由姻亲关系又可分亲家及两家亲属『婿之父为

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几千年来,男方於昏时迎娶女方,妇因男而来,并随而订定夫妻与戚属的关系,因此婚姻也可用来表明夫妻一方与他方亲属的关系。 结婚仪式的起源: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流传於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由於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唐代杜佑说:「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定婚时,六礼之仪始备。」在伏羲氏时代,人们以渔猎为主,以兽皮为贵,所以在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中国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的表现 摘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婚礼服的历史和现代详尽阐述了中国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并从寓意、形制、色彩、图案、材料和配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表示,对中国传统婚礼服以后的进展以及设计方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要害词:传统、婚礼服、民族特性 日前国内的中式婚礼服呈现出明显的购买趋向。中式婚礼服凭 着其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有利的本土亲和力,在婚礼服市场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新人倾向于中式婚礼服。随着中国在各方面的进展,传统婚礼服也将迎来流行高峰,并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然而从我国婚礼服现状上来看,传统婚礼服有着极大的欠缺,有设计和质量方面,也有款式和颜色更新方面,尤其是一些传统婚礼服缺乏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需让传统婚礼服能表达显示出文化内涵,再与流行元素紧密结合。 中国传统婚礼服是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而出现、进展和变化的。传统婚礼服的核心就在于其民族特性的表示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这样,传统婚礼服才将更具生命力。离开民族特性,而一味的追求传统元素堆积和服饰内容表象化,只会落于俗套或本末颠倒。所以研究或设计中国传统婚礼服要对其本身民族特性进行深入地解析。 1.婚礼服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婚礼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服属于礼服的一种,特指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穿着的服装,包罗服装、服饰品及配饰。有着统一的色彩、样式与寓意,是装点婚礼,点缀气氛,扮靓新人,表达寓意的主要手段。中国各朝各代以及世界各国各地的新郎新娘都要穿着婚礼服。不断演变的婚礼服,是表示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成为礼服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2.传统婚礼服进展中的民族特性表示 传统婚礼服的民族特性在其自身的进展变化中表示尤为明显。婚礼服因婚礼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婚俗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无论婚礼服怎样有其自身的变化,都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服饰的进展与演变的制约,与其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各个朝代婚礼服的进展和演变,又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 2.1进展概况 据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婚礼服,多样丰富,特殊是汉族的婚礼服。随着时代的进展,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婚礼服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近些年,国内服装界忽视了对民族婚礼服装的研究与革新。 婚礼服在婚礼上有重要的意义,时期、地域、民族、风俗不同,婚礼服也各自独具风采。婚礼服作为服装习俗,也必定带着浓厚的民俗色彩。它既受宏观方面如民俗文化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婚礼服也表示品质的差异。在形式上服从于惯制,具有必定规范性,色彩鲜亮华丽,款式高雅,内涵又寓意吉祥喜庆,标记性与誓言性也很强。 2.2进展简史 传统婚礼服在各个朝代、时期都有所差异。经过中国服饰几千年的变化,婚礼服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自周代礼服的出现,婚礼服也应运而生。经历秦汉进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现阶段呈现多元化进展趋势。纵观华夏婚礼,古代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中国冠服制度在周朝逐步完善,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各种礼仪出现,不同场合穿戴的服饰也不尽相同,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周代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

最新中式婚礼流程及策划方案

1. 花轿起程 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 2. 新娘入轿 新娘应该被兄弟(或表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 3. 颤花轿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4. 新娘下花轿 媒人(或伴娘)掀开轿帘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出花轿。 5. 由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6. 请高堂 请出双方父母上台入座。(由DJ放音乐) 7. 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由DJ放音乐) 8. 迎新娘传席 由DJ放中式喜庆音乐。中式酒店婚礼宴厅门口悬挂门帘,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入场所谓传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寓意着传宗接代。(如无花轿接送,门口悬挂的门帘也可代替轿

帘) 9. 跨火盆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10. 射红箭 新郎接过伴郎递上的弓箭,拉弓射出3支红箭, 第一箭射向天,天赐良缘合家欢第二箭射向地,天长地久人如意第三箭向远方,生活美满爱久长 11. 跨马鞍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 12. 牵红球 新娘在媒人(或伴娘)的搀扶下走上台 伴郎送上红球,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站于台中 13. 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14. 拜堂 一对新人各拉红球一端正式拜堂。(“一拜天地向来宾鞠躬,二拜高堂向父母鞠躬,夫妻对拜……”) 15. 挑喜帕 伴郎送上如意秤杆,然后由新郎用条红布装饰的如意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从此称心如意) 16. 敬茶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惊呆!中国人竟然被外国人这样羡慕着! 一直都听到的是身边谁谁出国之后就不回来了,又或者是出国旅游一趟之后,对国外的整洁街道,车让人的行为那是满满的羡慕……可是,你们看,又到了转折的时候,其实外国人是很羡慕中国人的,绝对是真的! 比如一个美国大叔,还有瑞典的朋友会觉得中国治安很好,没有枪支泛滥,而且晚上可以出去玩,根本没有危险啊!枪支泛滥开来,那真的容易形成巨大的恐慌,人人自危,还奢谈什么幸福度? 俺们在英国念的书,周末无聊撒,各种店早早关门,食品爆难吃。英国小混混还是出了名的多,赶上踢输足球那一阵子,各种酒瓶就往人堆里丢啊,警察纷纷出动,小狗狗都上阵了。

还有澳洲的朋友,他们感叹:哇塞,中国商店会营业那么晚,节假日也营业啊!在澳洲出差过,真的,那些大的SHOPPING MALL下午六点就关门的光柱公众号hongmeng_live有惊喜。只有每周四会延迟到晚上9点。国内真的方便一些。 还有英国的朋友,哈哈哈哈哈,中国的食物真的很好吃。以前有个外教,英国人,本来打算在中国就呆一年,结果现在4、5年了都没回去,他跟我们说中国好,人民友善物价低,会拿便宜货跟我们讲款式好看。

对于毒品这块,外国朋友也是很赞成的,有个来自毒品泛滥的国家的歪果仁就和我说过,他觉得中国这么严厉的打击毒品,非常好,他们那有个传闻,只要带毒品进入中国,一旦被抓,立马枪毙,不管你是高官还是富商。不知道这个传闻是不是真的,但是说明国内打击毒品交易很严厉,对犯罪分子很有威慑力。

很多老外过来下载盗版,我教会他们国内几款软件以后,就疯狂地下载啊,还让我一起听,可惜葡萄牙语听不懂,而且那个软件在他们电脑上就是一团乱码文字,我都没法看,他们还是下的很开心……电影也是,我上次给了他们一个bt下载的地址,告诉他们有中英文字幕,还有在线可以看,还免费啊,不用登陆啊,他们泪流满面啊…… 日本人羡慕中国国土广阔,有个日本外教,一次问一个家在新疆的坐火车回新疆要多久,得知要两天后不信,最后相信了感叹了一句“中国真大啊”。 坐高铁,运气好的时候,会有一辆车在此站不停,直接开过去,那速度坐在车里的人是体会不到的,风驰电掣般的感觉。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古代结婚礼仪

古代结婚礼仪 古代结婚礼仪 一、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My name is Jason, from New York City, America. I have just come here for 3 years.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go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from TV, newspaper, the Internet, and so on. I think they were the real China. But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plane, I found that China is outstanding than I have ever thought.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Although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good, but it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hina. Languag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As an American, Chinese is arduous for me. I had to put my soul in it to deal with it. Chinese food is really good, and it has multitudinous dissimilar kind. I love hot food, so Sichuan food was always my first choice. By the way, I love chopsticks. Festival! Yeah.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ar more than thousand years. Its festival has many engrossing points. And some of it should be learned by us, at least I think so. Chinese people loves their parents, loves their family.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always go home and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These days will be fill with happiness all the time. I cherish these days, too. Especially When the Mid-autumn come, I can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I Like it. Lately I read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 a glorious story. My favorite role is Chang’e. And I wish one day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I love China! I love Chinese culture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 契合现场环境的主持词能给集会带来双倍的效果。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世界,活动集会越来越多,主持词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新中式婚礼流程主持词1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乃礼仪之邦。婚礼是人生四大礼仪之首。今日,迎来良辰吉日、莺歌燕舞、共度花好月圆。X府上下张灯结彩、宴设宾客、高朋满座、华堂生辉。吉时已到,请执事者各执其事、执礼者各执其礼、观礼者助兴围观、笙箫鼓乐齐奏祥瑞之声。请众亲友掌声恭贺双喜!伴随全场家人热情的掌声,请允许我宣布XXXX公子。XXXXXXX小姐传统婚礼仪式正式开始!华堂生异彩,鼓乐奏吉祥。亲友送祝福,龙凤喜成双。尊敬的各位挚爱亲朋,大家中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好的一次机会和您相聚府上,共同恭贺新喜。首先我想说,中国人以礼相见,主持人在此给各位鞠躬、问好!(行鞠躬礼)朋友们,红烛高照、吉祥送到。红烛点亮、家业兴旺。在这个喜庆迎门的时刻,我们XX董亮大公子,他已经迎娶娇妻,回到府上。吉时己到,我隆重宣布宣布x氏xx公子与x府xx小姐的新婚庆典现在开始。新人到堂前,宾主站两边,才子配佳人,鼓乐响连天。大红花轿已到前方:有请新姑爷在轿门上三箭定乾坤一箭射天,天赐良缘合家欢!二箭射地,天长地久人如意。三箭定乾坤,先射天,后射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朋友们,就让我们响起掌声有请一对新人共入喜堂!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在所有来宾的祝福中,一对新人将踏上红毯,引来新生活,将燃成火一盆。此刻新人火上过,未来日子红红火火! 新人迈火盆。一块檀香木,雕成御马鞍;新人跨过去,岁岁保平安。五谷又丰登,盛满一斗升。新人斗上过,生活步步高升喽!那么此刻我们看到夫妻携手走上台,这家庭美德传世代,他们不经意间的一次转身,完成了他们幸福生活的一次华丽蜕变,那么此刻让我们再一次掌声送给他们!让我们祝福一对新人,祝福他们情定今生、爱宛苍穹。当然我们常说,秤杆金,秤杆亮,秤杆一抬,挑吉祥。今天我们新郎官XX将用这这秤杆上那十六颗如意星,挑出这花堂之上的璀璨之星---美娇娘。有请! XX公子,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中国古代婚礼流程以及婚礼习俗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情侣们采取的结婚方式已经不仅仅是西式婚礼的方式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传统的中式婚礼了,今天,中国婚庆礼仪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古代婚礼的一些流程和习俗。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流程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以下两篇关于中式婚礼策划方案吧! 传统的中式婚礼以古朴,礼节周全,喜庆,热烈的张扬气氛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许多外国的新人,格外钟情于此种形式,也是中国北方婚礼习俗的集中体现和汇粹。 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 此刻的花轿已经不多了,所以如果要举行此种形式的婚礼,必须要提前预定。在一些婚庆公司能够带给这类服务。要选在公园里或是避开交通要道的场所,给自己的花轿留有充分空间,因为颠花轿的场面会引来大批观光者,造成交通堵塞。 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后,新人改乘花轿。 中式婚礼之必备习俗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就应被兄弟背出来送

上轿子。但是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个性近,要不从上海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但是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但是此刻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是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之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也透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齐保存,此刻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婚礼前一个月: 与主持人沟通婚礼形式和资料。确认花轿,服装,婚宴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华盛顿8月1日电: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可以看到,标有“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更是到处都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则络绎不绝。家庭主妇莎拉就对“中国制造”食品作了如此评价:“我经常买中国的食品,质量应该说很不错,一些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便宜。” 日本 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新华网东京8月5日电:家住在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50多岁男士对记者说,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在日本的大商场、连锁店和百元店里到处可见。而且,中国产品的价格比日本本国产品价格低很多,从电器、玩具到衣服、食品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一般老百姓都愿意买,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 俄罗斯 中国货在俄罗斯的命运变迁 新华网莫斯科8月4日电:作为法国大型连锁店“欧尚”在莫斯科梁赞大街分店的收银员,伊斯坎德罗娃和同事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小到钓鱼竿,大到液晶电视,种类非常多。“只要是质优价廉的东西,总会有人买的,”伊斯坎德罗娃对新华社记者说。 俄罗斯人离不开中国货 国际先驱导报:从事日贸商品批发零售的俄罗斯人米罗诺夫和中国商人打交道已经有几年了。他最常去的是莫斯科集装箱大市场(俗称“露天市场”),那里销售的日贸商品基本都是来自中国。预定4月份“全面禁止不具俄国籍的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主要针对露天市场)工作”的规定发布后,米罗诺夫的生意习惯可能也会因此而被打破。 英国 伦敦哈姆利玩具店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伦敦8月1日电:英国连锁玩具店哈姆利对小朋友们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位于伦敦著名商业街摄政街上的哈姆利总店总是一派热闹景象。在这家店里,带“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比比皆是。店员和顾客也都称赞说,来自中国的玩具造型可爱,是孩子们的好伙伴。

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形式

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形式 各个朝代婚礼习俗: 随着朝代的变更,掌握历史的民族特性等各方面原因,婚礼习俗在各个朝代也会有不同的特性,今天我们所说的古代婚礼大都是明清时期的,所谓“凤冠霞帔,大红喜服”,成为了婚礼最具象征意义的表征。 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奠定者是周朝,当时的婚姻制度属于“礼”制的一部分,他们制定的三大婚姻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周代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结婚遵循“六礼”程序、离婚遵守“三不去”和“七去”的原则。就结婚制度的“六礼”来说,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其中,亲迎更为复杂,根据《礼记》的记载,要求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饮交杯酒等仪式,才算完成结婚之礼。另外还有“结发为夫妻”的说法,也都是从周朝开始的。这些制度和习俗的形成,历经多少朝代后,还一直流传至今。 二、汉代人看婚礼把婚礼看成是一件很庄严肃穆的事情,如同看待国家之间歃血为盟,兄弟之间结拜为盟,婚约就是一场盟誓。破坏这种应当永恒的约定,要受到起码是道义的惩罚,因此盟誓有咒语的性质。汉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万物,乃是天阳、地阴所化生。男女则是社会的阴阳两极,是人类的渊源,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完整的婚礼习俗包括了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

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婚后礼,也叫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来看,汉代人婚礼是用青布幔搭成帐篷,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另外,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黄色的婚礼服。同时也有了闹洞房的习俗,但是起初的意思是为了驱邪。 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盛的一个时代,无论从服装还是人的观念上来看都更为开放,婚礼习俗方面比前朝有简略的趋势,但是仍然遵从沿袭下来的制度,大体上婚礼包括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六礼”。唐纳征纳之物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等,各有不同的寓意。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唐代称之为“戏妇”,然后新婚夫妻进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进新房的)共饮合欢酒,后世称“交杯酒”。 新娘在亲迎过程中都会使用遮盖物,或帷帽,或皂罗,或扇子,统称为“盖头”。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钗钿礼衣”这个词算是唐朝婚服的最好阐释,华丽精致是主调,色调方面呈现男服绯红,女服青绿。 四、宋朝的婚礼在唐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表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 一:司仪致开场白(中式贺词) 渲染喜庆气氛感谢来宾(中式贺词) 二:请新郎! 新郎上台站定台中。(放音乐) 例主持词:东风拂面喜洋洋,艳阳(华灯)高照福满堂,*府*府更添喜,俊郎迎娶美娇。吉时到,迎新郎。(四只礼宾花) 三:弓箭礼 新郎射三箭:射箭:逢凶化吉举箭弯弓,第一箭:一射天,感谢天赐良缘,祈求上天保佑新人一生幸福平安;第二箭:二射地,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幸福,地久天长;第三箭:三射轿,祝福新人永远肝胆相照,长相死守,永结同心。四:接新娘 媒人或伴娘掀开门帘,新娘手拿红球在媒人(伴娘)的搀扶上台,新郎新娘各牵红球一端。 例主持词:一条红丝绸,两人牵绣球。月老定三生,牵手到白头,喜地上来福地住,云淡风和于归初。如意檀郎前引道,一枝花影倩人扶。 五:跨米袋 例主持词:夫妻携手走米袋,家庭美德传世代。步步高升代代连起来,一生相伴百年都恩爱。 六:跨火盆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火盆,征兆新人婚后红红火火。 例主持词:新人迈火盆,米满仓囤火满盆,从此兴旺*家门,祝你们的小日子红红火火。 七:跨马鞍 新娘在新郎的搀扶下跨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平平安安。 例主持词:有请新人跨马鞍,一块檀香木,雕刻玉马鞍,金龙携玉凤,花开并蒂莲愿你们一生平平安安! 八:有请新人入喜堂 十二步走向喜堂。 例主持词:新人举步往前行,步步季节花儿名。一步立春雨水来,探春迎春花儿开。二步惊蛰与春分,红杏花开满树林。三步清明和谷雨,桃花盛开人欢喜。四步立夏小满天,风吹葵花开满园。五步芒种夏至到,石榴花开红似火。六步小暑大暑临,映日荷花别样新。七步立秋暑已去,芙蓉花开真如意。八步白露和秋分,桂子兰花好盈门。九步寒露霜降天,各色菊花开满园。十步立冬小雪降,红梅结子花齐放。十一大雪冬至回,岁寒三友松竹梅十二小寒与大寒,洞房花烛好姻缘。 九:致证婚词 司仪致辞并介绍证婚人,证婚人致证婚词 十:请父母高堂入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