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第4期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

蔡立辉

〔摘要〕 政治学是政治现实最直接的反映。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给政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必然引起政治学范式及其研究的重大变化。从以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政治学向以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政治学转换,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当代政治现实最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政治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2)04-0001-06

政治学(P olitical Science)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恢复以来,尽管政治学对因国内环境变迁而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并逐步与其它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然而,站在体制变革与国家新世纪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年来政治学研究及其发展变化,我们发现政治学研究与发展明显地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独立性、科学性体现不够,学术阵地和学科研究领域都还很狭小;存在着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词句,简单移植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倾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层次严密的政治学范畴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这种状况,在民主化(Dem ocratization)和全球化(G lobalization)、一体化(Inte2 gration)的发展趋势下,不能不引起我国政治学者们的普遍忧虑和思考。面对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给政治学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当代中国政治学如何开展研究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推动政治学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改革、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一、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

任何“观察和经验可以而且必须严格限制在科学信念(Belief)所容许的范围内,否则就没有科学”〔1〕。库恩(T.S.K uhn)的这句话表明科学研究都是以一定的信念为基础的。因为只有有了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没有这种信念,任何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无法得到科学的解释。而这个信念就是构成每一个研究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背景因素,随着这种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科学研究的信念又会发生变化。这是我们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树立政治学研究新信念和进行政治学学术定位的基础。

〔作者简介〕蔡立辉,中山大学政治学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广东广州 510275。

政治学是以各种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问世以来的政治学说史、所产生与形成的各种政治学流派及其理论,都表明了政治学理论是人们以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对以国家政权(Regime of S tate)为核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系统说明。这种以研究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学对国家及国家制度,包括对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因素等在内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由此形成了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制度等政治学基本理论。

国家政权是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无论是试图取得政治统治,还是试图维持政治统治,它始终是问题的核心。〔2〕但是,以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科学并不只是一门革命的学说,也是一门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任何一个统治集团在它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政治学理论常常表现为论证现实政权的不合理性和必须推翻取而代之的迫切性;与其相对立的执掌政权的统治集团则论证现实政权的合理性和加以破坏的不允许性。当统治集团夺取政权之后,政治学理论一方面论证现实政权的合理性、优越性和不允许破坏性,承担着维护统治的功能;另一方面则论证与研究如何运用政权解决关系国家命运的全局性问题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承担着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功能。而且,如何建设与管理的问题成为了统治集团所面临的、维护其统治利益最根本性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轨迹中得到说明。

严格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过程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革命学说发展为国家建设与管理学说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学说,主要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其学说的根本目的,是用以指导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学说中虽然也有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论述,但由于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所决定,这方面的论述远不如革命的学说那样系统和完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到列宁主义时代,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变化。列宁根据内战已结束,阶级力量对比确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阶级矛盾已经大大缓和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和平时期国家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强调经济建设已成为主要的政治,并提出了“经济政治”的新概念。他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从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转变到强调经济方面的政治,并且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的政治,这表明了列宁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突破性发展。但遗憾的是,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和很快卷入了世界大战的政治现实,不得不使如何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任务摆在了首位。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仍以革命学说为内核。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中关于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的轨迹表明,随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接下来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学理论研究也应该由研究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学说为主转变为研究以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为主方面来。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

政治学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最紧密地与现实相联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大现实就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与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前一个规律主要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后一个规律则主要是政治学研究的任务。政治学还必须在更深入的层次上研究政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政治学所要研究与解决的核心是如何运用政权进行国家建设与管理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一个国家政治学研究和发展的程度,成为了这个国家建设与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诸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进行的政府改革运动(有学者也称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如公共政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放松规制

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企业家政府理论等都为这场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处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都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讨本国政府的行为与职能的变化,国家权力如何发挥作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做到有效地发挥本国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都面临着必须首先对政府行政权力有正确的定位,等等,都非常雄辩地说明了政治学理论研究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的关系。从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高国家建设与管理水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来关注政治学研究与发展,这才称得上是完整地、准确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发展的全过程,也才谈得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是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给政治带来了巨大变化,各种资源、甚至人力资源都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国与国之间的公共政策相互影响。这为政治学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也为政治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大趋势下,政治所隐含的国家、政府的基本运行方式,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基本定位都将在我国产生重要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减少其职能,实现其从社会的部分撤退,将原先由政府包揽或垄断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民营化,将其投入市场,由市场主体竞争来提供;另一方面,对于必须由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也必须以社会公众的需要为导向,强调顾客至上,以效率、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为公共行政绩效的评价指标,以较低的成本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中国加入WT O后,这都构成了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学研究心理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背景。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政府如何管理的问题是现实中国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如果对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是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说这一学术定位没有清醒的认识与研究,那么,中国将不可能融入到国际发展的潮流之中;中国政治学也不可能融入到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潮流之中。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定位与政治学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是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术定位既是政治学学科内部前后持续的演进结果,具体表现为政治学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证实或证伪程序不断否定一种以前公认的理论或接受另一种理论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因此,学科发展不可能违背其内部的发展规律,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决定了政治学发展的方向。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学术定位来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学。

第一,应明确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的政治学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核心的部分,必须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必须以其最有效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作为凝聚力。因此,为现实政治服务,为维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统一的思想服务,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包括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学在内,一切政治学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中阶级性最强烈、最鲜明的部分,都是阶级特性和时代特性的生动体现。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开始,一切政治学的共同特征都已表明:任何社会的政治学说,都是受时代条件制约的,“只要不想推翻其本国的政治统治,不管是表现为对一定时期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维护现存的社会统治与管理,还是表现为指责现实统治的缺点和错误,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统治者更好地进行统治,都是为现实服务的。”〔5〕西方国家的政治学说,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它在理论上的成就也必然体现在其统治与国家管理的实际效果中。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研究,无论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所提出的新观点,还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其根本目的都应当是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完善国家管理体制。

政治学发展的这种指导思想既不能理解为是向社会及人民证明现状的无比优越性和失误的不可避免性,也不能是随便标新立异,而应该具有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政治学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而这种服务是通过我们研究的成果表现出来的。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正是通过我们对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进行科学研究,寻找这些现象和关系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减少和防止政治实践中各种违背人民意愿、阻碍社会进步的情况出现。政治学本身的科学性和政治学研究的目的

性,决定了对于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进行学术研究。但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所提出的学术观点,必须持有正确的立场,必须弄清楚是服务于谁。如果政治学研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则会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危及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政治学发展的这种指导思想要求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过分渲染一种急待除去的东西的丑恶或过分渲染一种急待实现的东西的美好,或许在宣传上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样会妨碍科学上的认识。在转轨时期,面对我国还存在着的许多体制上不健全、不合理的情况,政治学研究应当把这些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来考虑,但在态度上需要保持理智和抑制住感情上的冲动;在研究观点上,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应符合中国国情。研究这些问题如何取得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最后,它们将如何丧失其存在,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6〕

政治学发展的这种指导思想还要求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树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这样,才会获得新的政治实践的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当前政治学理论研究中最大的障碍便是教条主义。其表现形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分时间、地点、条件,把外国的政治学理论教条式地拿来应用;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成答案,或者是教条主义地拿着个别结论任意地规定和评判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政治实践。这两种教条主义形式,都影响和窒息着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第二,应正确处理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在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关系上,国家政策应由强调政治学研究的纯政治性导向变化为政治学研究以学术性为主、学术性与政治性兼顾的国家政策性导向(P olicy-oriented)。①这种导向是当代中国政治学是国家建设与管理学说学术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学研究能否拓展其研究领域的表现。否则,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敏感性会使政治学的学术研究带有一定的政治风险性,这是阻碍政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治学研究的学术性意味着政治学首先是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国家和与国家有关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研究范畴和方法体系。因此,政治学研究就应有学术研究的固有规律。政治学研究正是按照学术活动固有规律开展其研究活动,从而揭示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政治学研究的政治性指的是政治学服务于谁的问题,政治学理论观点的立场和方向问题。以研究政治为对象的政治学说,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它所涉及的政治生活比其它社会生活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也“更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7〕。

政治学和其它学科相比,更直接、更集中地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为政治统治服务,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服务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为由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而决定,国家和与国家有关的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首先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是服务的对象;这种服务并不意味着由政治学理论研究来直接解决社会具体政治问题,而是通过对政治实践作理论思考所形成的各种政治学说,即通过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所表现的,是提供分析和解决具体社会政治问题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是否是以科学的、系统的、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去研究政治,直接影响着研究成果的好坏,也必然影响着研究成果的服务质量。

第三,应抓好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首先,要明确政治学研究的信念。只有在这种共同遵守的信念指导下,政治学研究才有基础。这种信念选择与评价政治学学科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问题。中国以往的政治学研究在信念上,过分强调了政治统治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性和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性;过分强调了“特殊集团”对社会的治理,而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过分强调了国家制定的规则,而忽视了社会公众需求对国家行为的导向;随之而来便是忽视了社会公众权利对国家与政府权力的制约性、国家权力活动领域的有限性及其行为的依法性。整个国家公共权力日益凌驾于社会和社会公众之上。这种信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极不相适应,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极不适应。其次,要明确政治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这实际上是在信念指导下的更为

①在这一点上,我国学者林尚立认为政治学研究的问题既是学术问题,又是政治问题,主张在政治学研究中

学术性和政治性不可偏废。学者谭君久、童之伟则主张要提倡政治学的学术化。可以说,本文中的观点,介乎这两种主张之间。

具体的学科建设内容。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由组成该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所决定的。因此,进行学科建设就必须确定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与理论。同时,还应明确政治学的实践功能和理论研究功能。核心概念、基本范畴与理论、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确定在具体内容与研究视野上表明了政治学与其它具体科学的区别。在政治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完善方面,可以说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是当前政治学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要明确政治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学科差别的标志。有人也把研究方法叫做研究模型。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必须是开放的,要不断地更新。因为一定时期人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受社会发展水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人们所认识和解决问题本身等多方面的限制。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又必须是具体的。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为政治实践提供行动的理论与规范,研究方法的具体性、可操作性也必将使其研究成果更为具体和可操作。同时,还必须借助现代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为政治实践活动提供具体的操作规程,例如建立绩效评估体系(System of Per formance mea2 surement),建立电子政府,提高国家和政府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8〕最后,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学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及其评估体系。目前我国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公务员在职培训的政治学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但与此相关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概论性、原理性的课程多;专业性、实际操作性的课程少,专业性不突出。政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政治学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政治学理念和专业意识的前提下,使他们熟悉与掌握从事国家、政府管理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操作规程。这不只是靠建立教育体系所能完成的,还应靠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与评估体系来完成。

三、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学发展

政治学发展涉及其发展的方向和具体研究内容的发展两个方面。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与政治学发展是从具体研究的内容上阐述政治学发展的。

我国政治学是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得以恢复的,它重视和强调的是政治理论对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这些年来政治学研究的主流一直围绕着我国政治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展开。注重对现实政治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的研究,成为了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根本生长点和立足点。因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方面,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政治状态结束后,国家需要重建新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党和国家面临着强大的发展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于对现代建设的延误而导致的国力下降和人民生活水平过低,也来自于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及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迅猛发展。所谓重建政治秩序,也就是要摆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起民主的、法制化的、富有效率的政治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以阶级与阶级斗争、国家、政党、民族、革命、政府、行政管理、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家、政治信息、政治心理、政治道德、政治文化、政治统治体系、政治决策、公共政策、政治关系、国际政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这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

政治学是政治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问题。这种发展总的表现为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在经济上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在政治上由传统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由“人治”向法治(rule of law)、由权力至上向法律至上,由非程序政治向程序政治发展;在文化上由传统文化意识向现代文化意识,由传统的“国家本位”和人身依附关系向现代的“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和打破一切人身依附与等级从属关系,而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由封闭向开放发展。二是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challenge)。这种挑战使主权国家对自己国内事务所拥有的最高权受到威胁,跨国的世界性组织如世贸与欧盟等组织对其成员国的事务有重要影响;投资与企业可以透过资源的跨国性调配来追求自身的最大效益,甚至直接影响主权国家的政策。政府的行政架构、组织和运作模式也不断引起变化,创造市场动力、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政府日趋企业化。〔9〕而对于中国来说,

一方面社会发展趋势迫使中国必须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经济中来,否则就不会有发展,甚至被淘汰;另一方面当前全球化的市场和一体化的经济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和经济。因此,中国如何才能既获得发展的机遇,顺应政府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融到世界经济一体中去,又保持中国政府管理的特点,维护本国的利益。这是社会发展为政治学理论进行应用研究提出的前沿性问题,也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新课题。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一步一步向外扩展、向下深入的现实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必将引起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向社会科学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对现存问题的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联系起来,要想得更深远一点,使研究更具有前瞻性。为此,应通过更新政治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来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这些研究内容包括:(1)政治发展研究。通过对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及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政治发展的研究,总结出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性;(2)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3)文化与价值对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的影响与作用研究;(4)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5)当代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对各国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6)权力、利益和秩序的关联性研究;(7)国家能力研究;(8)WT O与中国政府管理对策研究;(9)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改革与发展研究;(10)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联性研究;(1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推动研究;(12)中国体制的过程分析: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结构调整与制约机制配置及其体制创新;(13)文化与价值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研究;(14)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心理变迁的研究;(1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与内涵研究;(1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研究;(17)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机构、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研究;(19)依法行政与政府法制建设研究;(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21)市民社会、国家与社团研究;(22)社区政治研究;(23)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研究;(24)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研究;(25)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研究;(26)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与公共行政发展研究;

(27)市场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研究;(28)政治人才研究;(29)民族问题研究;(30)跨国政治组织研究;(31)“一国两制”下的港澳地区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32)台湾政治现状与两岸关系发展研究;(33)国际政治发展战略研究;(34)区域发展与地缘政治研究;(35)社会科学家对政治决议和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包括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现实的政治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它们形成了以政治主体、政治意识、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利益、政治制度、政治发展等为内容的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能够反映出国际政治学以及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总体态势;能够反映出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实践功能和价值取向,从而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Thomas Samuel K uhn,The Structure o f Scientific Revolutions(Second Edition,Enlarged).Chicag o:Uni2 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1970.P. 3.

〔2〕吴惕安,俞可平.当代西方国家理论评析〔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

〔3〕列宁.马克思主义论国家〔M〕.人民出版社, 1964.37.

〔4〕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586.〔5〕王惠岩.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政治学研究的正确方向〔A〕.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6〕蔡立辉.政府部门自我扩张行为分析〔A〕.公共

行政,2000,(2).

〔7〕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43.〔8〕〔美〕D onald F.K ettle,Putting Per formance Measure2 ment to Work in the Federal Govemment.Paper of the200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 olitical Science.

〔9〕〔美〕Vice President Al G ore,Report of the National Per2 formance Review:From Red Tape to Results: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Costs Less,O ffice of the Vice President Washington,DC,1993.P.44.

(责任编辑:石本惠)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XXX大学2012-2013-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论文题目: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院系:管理学院 班级:XXXXX 学号:20110704XXX 姓名:XXX 电话:182920XXXX 电邮:XXXXX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2190073.html, 得分: 2012年12月1日

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启示 摘要: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展道路和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出与国内背景的分析,阐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内背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启示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报告深刻阐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思考更深刻,认识更彻底,指导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连日来,党的十八大代表纷纷表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1】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2】 ①发展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 ②必须坚持发展的协调性。 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 ③必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在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发面作出个大的努力。使人口增长与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WORD版

中考思品基础知识135问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基本国情的特点、基本表现)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什么是初级阶段? 答: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哪两层含义? 答: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社会性质而言)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就发展程度而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的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1956—21世纪中叶) 6、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8、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答:“三个有利于”,即: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0、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12、什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 答:四项基本原则。 14、什么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答:改革开放。 15、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8、在我国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扮演主角的是什么? 答:公有制经济。 1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答:公有制。 21.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什么? 答:公有制经济。 1 / 6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1重点

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如何才能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很多文章是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阐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武俊斌则选择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传承,相信会给广大读者以启迪。 《人应在竞争中开发自我》把“竞争”这一概念进行哲学化解读,带我们跳出对“竞争”的狭义理解,而从更宏观的层面把竞争看作是开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途径和方式,文思隽永,发人深省。 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传统文化造福今日社会,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有意识思考的问题。庞原同志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指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构有着非常深刻的文化学内涵,同中国人的心性一脉相承。 对民生问题既需要做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也同样需要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进行专题化研究,寻找到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路径。《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前瞻》提出社保体系建设应从重视“量”变为重视“质”,把有限的资源着重用在需要重点保护的人群上,不失为对建设社保体系颇有新意的探讨。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科技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谁在人才上占有优势,谁就能在科技上占领制高点。培养人才关键靠教育,而教师素质则是影响教育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下多大的力气都不为过。万殿生的文章主要就21世纪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展开论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 光思考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新成果,是正确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批判继承前人的思想、深刻反思发展的历史规律、科学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它准确把握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怎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客观真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结合的积累发展观,以及夏皮尔介于历史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科学进步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总起来看,最有代表性的主要科学进步观有三个: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的进步观点,二是历史主义的观点,三是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试图分析、比较和评论这三种模式,并简略地讨论科学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进步观 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是建立在证实主义基础上的积累发展观,在数十年内这种思想占了主导地位。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区别,把科学发展看作是在知识大厦中不断添加不依赖于理论而存在的新事实,旧理论不断地被更普遍、更广包的新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进步观描述的图景正是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不断地发展、修改、扩展、纠正和重新解释旧理论的持续过程。因此,这是一种渐进的、非革命的、改良的积累发展观。 这种积累发展观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两种倾向。归纳主义者相信科学经过经验归纳从经验命题或原子命题而得出带普遍性的科学命题。而演绎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从普遍命题和事实命题或初始条件相结合而对科学理论提供的因果说明。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复杂的波普尔在1959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过一种简单的演绎说明模型:“对一个事件作出因果说明意味着运用作为演绎前提的一个或多个普遍定律,并与某些单称陈述即初始条件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描述该事件的命题。”([1],p.59) 这就是说,演绎主义者认为,一个经验命题可以从多个普遍定律和关于特定系统的事实而演绎出一个理论,以此对经验定律提供说明。运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后起的科学理论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所描述和预测的事实、所提供的说明更为精确,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先前的理论被包含在后起理论之中。此类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牛顿力学与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的关系。牛顿在其力学着作中从自己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并指出,用他的理论可使开普勒定律适用于简化的太阳系模型。但牛顿的理论表明,当采取非简化方式考虑行星间的引力时,开普勒定律就仅仅是一种近似。 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物理学的这一典型例子证明了科学积累发展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至少表明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唯一模式。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只要加上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将一切科学进步均以统一的积累主义的方式加以分析。这是库恩提出科学革命模式后经验主义者所作出的一种回答。 波普尔在后来提出自己的证伪主义科学观时,改变了上述早期演绎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此时他所提出的是以否定的方式出现的演绎主义。在他看来,科学发展遵循的不是归纳法,而是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的特定的演绎法,即从一个普遍陈述(理论)推导出可观察的单称陈述,然后以经验证伪这个单称陈述,从而否定作为前提的普遍陈述。因此,科学发展是以试错法不断地提出问题、尝试性解决、消除错误、最后证伪理论的过程。波普尔承认科学必定发展和进步,连续性增长是科学知识的理性特征和经验特征的表现,但这种连续性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地****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即证伪理论。([2],pp.308-309)可见此时的波普尔放弃了前期演绎主义的观点。在讨论开普勒定律与牛顿理论的关系时,他不再以传统的演绎主义方式作出说明,而是认为牛顿理论可以解释开普勒定律,但却不能从开普勒定律演绎出来。在考虑这一问题时,波普尔也改变了自己关于一般通过经验证伪既成理论而得出新理论的看法。因为开普勒定律并没有被经验证伪;牛顿是在试图解释天体和地面力学定律时得出自己的科学理论的。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科学发展观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环境等多个方面却出现了很大问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让中国人民继续再安心的生活下去。而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合中国的制度,它告诉我们要科学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作为发展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我们再也挥霍不起!我们也要考虑后代人的生活,要有长远的目标,不能自私的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中国将来的发展。要想使中国经济能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大家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生活中一点点的改进,改进生产,生活模式。将粗放型发展模式转换为节约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正文: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人民看在眼里的。然而中国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更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国家政策指明了我们的发展方向。由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都指出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演进的逻辑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新阶段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标志。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推动理论和实践走向新的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时代特点的结合走向新的阶段,达到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随时代而进,在与各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更新内容,改变形式。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突出了发展这一主题。发展与发展观,已成为普世性的课题,并且以十分紧迫的要求提到了中国人面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要突出解决的主要任务,已经从社会制度的革命、社会体制的改革,转变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为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与更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发展观念上的深刻的革命。这是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带有决定命运性质的革命。以解决发展观问题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题、主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规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和国情、世情的共同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点。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科学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姓名:成慧萍 班级:2009级法律 学号:00969007

【摘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在对过去经济建设中遇到问题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改变,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物质文化追求到精神文化追求的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另外,在国际的竞争和面临的国际压力,要求我国重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个长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导思想,指导我们逐步推进现代化,促进我国向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十七大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以人为本”内在地规定着为谁发展的问题即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人是发展的目的。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都在说明“如何发展的问题”,即说明发展的方法、手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浅谈科学发展观

浅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理论提出后,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评价,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的思想和工作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实践要求上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有些人把发展的真理性要求和发展的价值性取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事实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从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来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实践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是一种真理性认识,同时这一基本路线又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是一种价值性需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宝贵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之所以成为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之所以成为根本要求、政治基石、活力源泉,说到底,其原因就在于,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达到了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的高度统一后所确立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正确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实践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是按照真理性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并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构建社会主义和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一)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

科学发展辩论赛

科学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利大于弊: 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3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必要性。它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 质。 2.实用性。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得到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可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哦!另外,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这将会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去学习英语,这难道不好吗?

3.现实性。每所中小学建立电脑教室,普及网络知识,推动小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是为了培养小学 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我们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已成为势在必行了。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会获得回报。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 了新的生存方式?是科技的发展才推动了 人类的进程,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 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发展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第一动力,没有科学,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2019-09-04 哲学理论论文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科学发展观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既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作者:王建柱 一、发展本质的新升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通过对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等内涵的阐述,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从哲学的层面上升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既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调必须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些论述凝聚着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的深刻认识。它表明,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和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