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2.2 第2课时 去括号》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第2课时去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重点)

2.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还记得用火柴棒像如图那样搭x个正方形时,怎样计算火柴的根数吗?

方法1:第一个正方形用四根,以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火柴棒就增加三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________根.

方法2: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四根火柴棒搭成的,然后再减多余的根数,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________根.

方法3: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一根火柴棒加3根火柴棒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搭x个正方形共需____________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去括号

下列去括号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改正.

(1)+(-a-b)=a-b;

(2)5x-(2x-1)-xy=5x-2x+1+xy;

(3)3xy-2(xy-y)=3xy-2xy-2y;

(4)(a+b)-3(2a-3b)=a+b-6a+3b.

解析:先判断括号外面的符号,再根据去括号法则选用适当的方法去括号.解:(1)错误,括号外面是“+”号,括号内不变号,应该是:+(-a-b)=-a-b;

(2)错误,-xy没在括号内,不应变号,应该是:5x-(2x-1)-xy=5x-2x+1-xy;

(3)错误,括号外是“-”号,括号内应该变号,应该是:3xy-2(xy-y)=3xy-2xy+2y;

(4)错误,有乘法的分配律使用错误,应该是:(a+b)-3(2a-3b)=a+b -6a+9b.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时,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先把括号前的数字与括号里各项相乘,再运用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探究点二:去括号化简

【类型一】去括号后进行整式的化简

先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

(1)x+[-x-2(x-2y)];

(2)1

2

a-(a+

2

3

b2)+3(-

1

2

a+

1

3

b2);

(3)2a-(5a-3b)+3(2a-b);

(4)-3{-3[-3(2x+x2)-3(x-x2)-3]}.

解析:去括号时注意去括号后符号的变化,然后找出同类项,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1)x+[-x-2(x-2y)]=x-x-2x+4y=-2x+4y;

(2)原式=1

2

a-a-

2

3

b2-

3

2

a+b2=-2a+

b2

3

(3)2a-(5a-3b)+3(2a-b)=2a-5a+3b+6a-3b=3a;

(4)-3{-3[-3(2x+x2)-3(x-x2)-3]}=-3{9(2x+x2)+9(x-x2)+9}=-27(2x+x2)-27(x-x2)-27=-54x-27x2-27x+27x2-27=-81x-27.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是要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并且不要漏乘.有多个括号时要注意去各个括号时的顺序.

【类型二】与绝对值、数轴相结合,代数式去括号的化简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c|+|a+b+c|-|a-b|+|b+c|.

解析:根据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即可确定a,b,c的符号,进而确定式子中绝对值内的式子的符号,根据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负数

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即可去掉绝对值符号,对式子进行化简.解:由图可知:a>0,b<0,c<0,|a|<|b|<|c|,∴a+c<0,a+b+c <0,a-b>0,b+c<0,∴原式=-(a+c)-(a+b+c)-(a-b)-(b+c)=-3a-b-3c.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关系,对于含有绝对值的式子的化简,要根据绝对值内的式子的符号,去掉绝对值符号.

探究点三:含括号的整式的化简求值

【类型一】化简求值

先化简,再求值:已知x=-4,y=1

2

,求5xy2-[3xy2-(4xy2-2x2y)]

+2x2y-xy2.

解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原式=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当x=-4,y=1

2时,

原式=5×(-4)×(1

2

)2=-5.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是要注意去括号,去括号要注意顺序,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负数代入求值时,要加上括号.

【类型二】整体思想在整式求值中应用

已知式子x2-4x+1的值是3,求式子3x2-12x-1的值.解析:若从已知条件出发先求出x的值,再代入计算,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可把x2-4x看作一个整体,采用整体代入法,则问题可迎刃而解.解:因为x2-4x+1=3,所以x2-4x=2,所以3x2-12x-1=3(x2-4x)-1=3×2-1=5.

方法总结: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运用整体思想对某些问题进行整体处理,常常能化繁为简,解决一些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探究点四:含括号整式的化简应用

某商店有一种商品每件成本a元,原来按成本增加b元定出售价,售出40件后,由于库存积压,调整为按售价的80%出售,又销售了60件.

(1)销售100件这种商品的总售价为多少元?

(2)销售100件这种商品共盈利多少元?

解析:(1)求出40件的售价与60件的售价即可确定出总售价;

(2)由利润=售价-成本列出关系式即可得到结果.

解:(1)根据题意得40(a+b)+60(a+b)×80%=88a+88b(元),则销售100件这种商品的总售价为(88a+88b)元;

(2)根据题意得88a+88b-100a=-12a+88b(元),则销售100件这种商品共盈利(-12a+88b)元.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板书设计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①去括号法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推出的;

②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并没有改变式子的值.

【教学反思】

去括号法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在这节课的准备上,选择了规律探究的“火柴棒”问题教学的引入,探索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探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运用法则去括号时,开始学生确实容易混淆,因为刚探索出来的东西毕竟是陌生事物,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马上接受,所以必须经过练习,经过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则.

《第2课时去括号》同步练习

能力提升

1.三角形的第一条边长是(a+b),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2),第三条边比

第二条边短3,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5a+3b

B.5a+3b+1

C.5a-3b+1

D.5a+3b-1

2.如果a-3b=-3,那么5-a+3b的值是( )

A.0

B.2

C.5

D.8

3.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多项式的加减,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题:(x2+3xy)-(2x2+4xy)=-x2【】.此空格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则空格中的一项是( )

A.-7xy

B.7xy

C.-xy

D.xy

4.化简(3x2+4x-1)+(-3x2+9x)的结果为.

5.若一个多项式加上(-2x-x2)得到(x2-1),则这个多项式是.

6.把3+[3a-2(a-1)]化简得.

★7.某轮船顺水航行了5 h,逆水航行了3 h,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a km/h,水流速度为b km/h,则轮船顺水航行的路程比逆水航行的路程多.

8.先化简,再求值.

(1)(x2-y2)-4(2x2-3y2),其中x=-3,y=2;

(2)a-2[3a+b-2(a+b)],其中a=-16,b=1 000.

9.已知A=2x2+3xy-2x-1,B=-x2+kxy-1,且A+B的值与y无关,求k的值.

★10.由于看错了符号,某学生把一个多项式减去x2+6x-6误当成了加法计算,结果得到2x2-2x+3,则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创新应用

★11.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

|a-b|-|c-a|+|b-c|-|a|.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B 三角形的周长为

a+b+(a+b+a+2)+(a+b+a+2-3)=a+b+a+b+a+2+a+b+a+2-3=5a+3b+1.

2.D 由a-3b=-3,知-(a-3b)=3,

即-a+3b=3.所以5-a+3b=5+3=8.

3.C

4.13x-1 (3x2+4x-1)+(-3x2+9x)=3x2+4x-1-3x2+9x=13x-1.

5.2x2+2x-1 (x2-1)-(-2x-x2)=x2-1+2x+x2=2x2+2x-1.

6.5+a 按照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的顺序,得

3+[3a-2(a-1)]=3+(3a-2a+2)=3+3a-2a+2=5+a.

7.(2a+8b)km 轮船在顺水中航行了5(a+b)km,在逆水中航行了3(a-b)km,所以轮船顺水航行的路程比逆水航行的路程多

5(a+b)-3(a-b)=5a+5b-3a+3b=(2a+8b)km.

8.解:(1)原式=-x2+y2.

当x=-3,y=2时,原式=-.

(2)原式=2b-a.

当a=-16,b=1000时,原式=2016.

9.

解:A+B=(2x2+3xy-2x-1)+(-x2+kxy-1)=2x2+3xy-2x-1-x2+kxy-1=x2+(3+k)xy-2x-2.因为A+B的值与y无关,所以3+k=0,解得k=-3.

10.解:2x2-2x+3-2(x2+6x-6)=-14x+15.

创新应用

11.解:由题意知a-b<0,c-a>0,b-c<0,a<0,所以原式

=-(a-b)-(c-a)-(b-c)-(-a)=-a+b-c+a-b+c+a=a.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2 整式的加减

《第2课时 去括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

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合并同类项:

(1)a a 37-;(2)22135ab ab -;(3)2232234929x x y x x y -++.

2.乘法的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预习

1.填一填

2.通过上表你发现a +(-b +c ) 与a -b +c ,a -(-b +c )与a +b -c 有何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

3.运用分配律去括号:

(1) +(3-x )= , +2

3(3-x )= ;

(2)-(3-x )= , -3

2(3-x )= . 想一想:观察上述等式,从左边到右边发生了那些变化?

【自主归纳】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_______.

2.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_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自测

化简下列各式:

(1)ab +2b 2 -(5ab -b 2); (2)(5a -3b )-3(a -2b )

四、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去括号化简

问题:比较①、②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120(t-0.5)=+120t-60 ①

-120(t-0.5)=-120t+60 ②

要点归纳: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3)(2x2+x)-[4x2-(3x2-x)].

【归纳总结】

1.当括号前面有数字因数时,可应用乘法分配律将这个数字因数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

2.当含有多重括号时,可以由内向外逐层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逐层去括号.每去掉一层括号,若有同类项可随时合并,这样可使下一步运算简化,减少差错.

探究点2:去括号化简的应用

例2 两船从同一港口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问: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例3:先化简,再求值:已知x=-4,y=1

2

,求5xy2-[3xy2-(4xy2-2x2y)]

+2x2y-xy2.

【归纳总结】在化简时要注意去括号时是否变号;在代入时若所给的值是负数、分数、有乘方运算的,代入时要添上括号.

针对训练

1.化简:

(1)3(a 2-4a +3)-5(5a 2-a +2);

(2)3(x 2-5xy )-4(x 2+2xy -y 2)-5(y 2-3xy );

(3)[2(3)4]abc ab abc ab abc ---+.

2.先化简,再求值:(3a 2-ab +7)-(5ab -4a 2

+7),其中a =2,b =13 .

二、课堂小结

1.去括号时要将括号前的符号和括号一起去掉;

2.去括号时首先弄清括号前是“+”还是“-”;

3.去括号时当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应用乘法分配律,切勿漏乘.

【当堂检测】

1.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

A .22(21)21a a a a --=--

B .22(23)23a a a a +--=-+

C .3[5(21)]3521a b c a b c ---=-+-

D.()()a b c d a b c d -++-=---+

2.不改变代数式(3)a b c --的值,把代数式括号前的“-”号变成“+”号,?结果应是( )

A .(3)a b c +-

B .(3)a b c +--

C .(3)a b c ++ D.(3)a b c +-+

3.已知a -b =-3,c +d =2,则(b +c )-(a -d )的值为( )

A.1

B.5

C.-5

D.-1

4.化简下列各式:

(1)8m+2n+(5m-n);

(2)(5p-3q)-3( p2-2q ).

5.先化简,再求值:2(a+8a2+1-3a3)-3(-a+7a2-2a3),其中a=-2 .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九课.西风胡杨教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S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李唯一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 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可我们了解到胡杨是一种最古老、最美的树。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新疆的塔里木,走进胡杨,感受它不死的生命、永存的精神!(板书课题) (二):设立目标,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 胡杨在你眼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树? 2 胡杨的那个特点给你的印象最深?

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边读边体味 (三)交流学习 (学生交流解决自学1) (1、生命力强 2、谦虚不求名利 3、胡杨很坚强,死了也不倒……)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棒,那么用课本上的话来说胡杨的那个特点给你的印象最深?(解决自学2) 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胡杨这一个特点的? (全班交流) (1)“它能在()的炙热中耸立,能在()的严寒中挺拔,不怕()的(),不怕()的()。 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从所填词语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交流) 孩子们让我们饱含着敬佩与赞美之情朗读这个句子。 指导朗读 (2)“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自己。”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与“导学案”: “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 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 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 1、案头内容: “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叙述方式应为“通过……(过程、方法)学习……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每一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 3、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导学和课堂教学研讨两部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五册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三册第9课收藏夹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9课收藏夹的应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浏览器中收藏夹使用;学会浏览器中收藏夹整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收藏夹的使用和整理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了收藏夹的功能后,能利用收藏夹工具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信息 管理的习惯。 2学情分析 1、对常用软件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还没从理论层次上把握。 2、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渴望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4、学生动手能力强弱不一,加强操作能力训练。 3重点难点 重点:在浏览器里能正确使用收藏夹功能. 难点:在浏览器里能整理收藏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起兴趣 教: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会将你常常使用或喜欢的物品放在什么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我们会把常常使用的东西放在一个箱子、口袋等能盛放物品的东西。 引出今天的教学课题,我们会把喜欢的网站放在什么地方呢? 浏览器中已有一个这样的箱子或口袋那就是:收藏夹。 学: 学生根据上次课安排的道具带入到教室中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教: 1、演示收藏夹的位置,讲解收藏夹的功能和作用。 打开浏览器找到自己喜欢的网站点击收藏栏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完善并保存。 2、学生操作完成网站的收藏。教师 这这一环节中巡视指导,对操着困难学生进行进行单独指导并帮助其完成网站的收藏。

3、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网络上只会喜欢一个网站吗? 师问:我们有这么多喜欢的网站,能不能把我们喜欢的这些网站都放到一起呢? 点明收藏夹的整理可以实现我们的这个想法,它能够将我们的喜欢的网站放到一起。 操作演示: A、收藏整理收藏夹创建新文件夹自己的名字确定保存 B、将刚才收藏的网站找到单击变成蓝色单击对话框中的移动选中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回车键确定。 学: 学生在电脑显示屏认真观看老师的操作,并详细记下各个步骤。 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步骤,在学生机上完成喜欢的网站操 作 根据老师提问回答这一问题。 同学们思考并试着说一说。 学生认真观看屏幕,详细记下这个步骤! 学生操作,又不懂得即时提问。 在全班中恰当演示操作。 生回答:在浏览器中收藏喜欢的网站,还学会了整理收藏夹。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教: 1、学生练习在浏览器上收藏喜欢网站两个。 2、将收藏的网站进行整理。 3、师巡视指导。并选择1-2位同学操作演示。 学: 学生操作,又不懂得即时提问。 在全班中恰当演示操作。 活动4【讲授】总结 教: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 生回答:在浏览器中收藏喜欢的网站,还学会了整理收藏夹。

第九课教案——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九课教案——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第九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1、教学目标识记: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理解:1、举出世界各地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社会变革的具体方式各不相同的实例。2、说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4、对艰苦创业精神的认识。5、说明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重点难点:1、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建设祖国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6、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7、青年成才的条件。8、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二、教时安排:六教时第一教时一、教学内容: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二、教学目标识记: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2、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过程。理解:1、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重点难点:人类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教学过程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阅读节1及小字部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阅读节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什么?㈡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各具特点阅读节1及小字部分:①所有国家、地区和民族是不是都按照一般过程发展?②有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由于特殊原因,可以怎样发展?③这是什么过程。阅读节2:特殊过程与一般过程之间有什么关系?㈢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1、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阅读节1、2:①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什么历史?②为什么?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阅读节3: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哪两个方面?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反作用。)阅读节4前半部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中可以得出一个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能举例说明吗?(如奴隶社会)3、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阅读节4后半部分:①衡量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是什么?②这个标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③今天,我们应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这个标准在我国具体化为“三个有利于”。见小字部分。④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它是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因此,在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细想一想等活动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导学 用小棒量一量一支新铅笔有几根小棒那么长,再用硬币量一量。想一想,为什么量出的数据不一样呢?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5)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呢?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3)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 (4)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怎样才会避免这种情况呢? 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都用方木块测量数学书的长、宽,还有铅笔的长度,看看结果如何

教案与导案之区别

1、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多于教师的传授,而少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导学案不同,它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知其然,而且最好能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比较,就清楚地明确了学案和教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课文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一步一步独立地进行学习课文。教案当然也是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任务的,而教案的编写,我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而学习方法的习得,相对以际学案就少得多。在运用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注重的也是老师教的方法,而很少去关注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学习教材。因而,我认为导学案的编写是要老师注重学习方法过程的再现,要有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或有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3、导学案不同于教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反应,通过课前的检测,我们能很好地,并能十分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我们课堂教学中能把握学情,能更突出教学重点,有的放矢地攻克薄弱点。而教案中,对学生学情的真正分析,我们只能做个预设,没有导学案那样了解得清楚明白。 4、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从老师编写的导学案提纲中,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课文。而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的。导学案不仅是我们“教路”的渗透,更是“学路”的引领。 另外,我们教案中设计的提问,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面总不是很广的,尽管老师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可同学往往依赖于同伴的回答较多,自已思考的要少。而导学案就不同了,在学案中我们设计的提问可变成群体行为了,给每个学生都有了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儿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儿童诗两首》教 案 教学目标: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 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 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 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再编一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 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今天,我想送给 同学们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播放《种太阳》) 2、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很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了,让我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首歌,你能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 么愿望吗?(学生自由发言)

3、“种太阳”一个多么美妙而大胆的想法呀,我想在我们小小 的童心中,也会有这许许多多的梦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梦想 的天堂,共同走近“我想”。(板书课题) 点评:“种太阳”是一首学生十分喜欢的歌曲,以此引入新课,一是因为这首歌贴近本单元的主题:幻想和想像,二是能够很好的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气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我的愿望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 2、读后反馈,教师板书: 手儿桃树枝 脚丫柳树根 眼睛风筝 自己小草、小花、柳絮、蒲公英 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 (一)请你从中选出自己自喜欢的一小节,反复地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二)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那就让我们把这份认真延续到下面的学习中,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组内的小伙伴听,并相互交流 各自的感受。(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点评: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他会乐于去表现,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会从多方面吸取经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三)汇报交流。 (过渡)孩子们,你们交流得很热烈,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份情感上的快乐与大家共享,用我们的情打动在座的每一位,谁最先来汇报。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的几点意见

如何使用好导学案的几点意见 导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扎实的导学案使教师能有效的组织教学,实现优势互补,让教师的课堂变成和谐的课堂,紧张的课堂,优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导学案作为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它会极大地促进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对广大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导学案导学”不应当定位在一种“教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最大的价值或者说它的精髓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在课堂中需要寻找一个抓手,那便是“导学案”。因此导学案的设计成为了“导学案导学”研究和实施的关键。希望今天关于导学案使用的共同学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概念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

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导学案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教案是教师独有,不给学生使用的。 二、利用导学案导学的主要过程 1、课前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文本或多媒体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解释疑问时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仞、岳、蓟”等6个生字。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6个字,关键是“仞”和“遗”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3.语言运用 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从军行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解读题目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古诗三首)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谁知道“从军”是什么意思?(参加军队) 2.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板书:从军行) 3.解读题目。 教师引导:读懂诗的题目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轻声读一读题目,谁读懂了? 预设:(1)书上注释说,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2)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4.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内容。(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5.铺垫渲染。 (1)教师引导:我们读过一些边塞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你们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2)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请大家把《从军行》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来。 (1)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再指名学生读。 (2)教师小结提问: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看插图、想象画面) (3)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默读这首古诗。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想这句的意思。读完一首,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2.析字词,明诗意。

“导学案”实施细则

“导学案”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六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美教案(统编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4篇 课文。文章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物崇高的品质。《古诗三首》描绘了栩栩如生的边塞风光图、春日送别图和遗民思国图;《军神》叙写了刘伯承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而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的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叙写了毛泽东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清贫》叙写了方志敏一生甘于清贫,被俘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教学要点古诗三首 3 1.会认2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正确读写2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 门迎凉有感》。 3.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以 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4.抓住对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抓住对国方兵士和方志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 军神 2 青山处处埋忠骨 2 清贫 1

的心理活动。 习作 2 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当时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仞、岳、蓟”等6个生字。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6个字,关键是“仞”和“遗”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 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课题:二十四节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德育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十四节气教案 教学课题:二十四节气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情感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农业意义。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自主学习法、交流展示法、评价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创设情境,教师导入课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无以数计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剧,书法,水墨画等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但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学生自主研习 1.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时间约365天,将地球公转一周均分为24份,每一份间隔15度定一位置,并给一节气名称,全年共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15度,时间约为15天。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分别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三、合作探究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三首诗歌。 2. 读懂诗歌内容,了解三首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会默写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三首诗歌。 2.会默写三首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一、板题、示标。 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 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于是将所见所感 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两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读生字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五千仞岳蓟北上摩天涕泪衣裳襄阳 教师过渡语:学习完本课生字,并读通顺课文后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强调:重点生字,词语着重学习。 拓展:找出文中的重点,优美词句。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翻译古诗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要求:大声朗读古诗,根据注释翻译诗句。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注释: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玉门关:古关名。 2.楼兰:西域古国名。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将晓:快要天亮。 2.三万里河:指黄河。 3.五千仞岳:指华山。 4.摩天:碰到天。 5.遗民:指金兵统治下的宋朝百姓。 6.胡尘:指暴政。 7.王师:指南宋朝廷。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闻:听说。 2.涕:眼泪。 3.却看:回头看。 4.妻子:妻子和儿子。 5.青春:指春天。 6.漫卷:胡乱的卷起。 7.须:应当。 学生翻译: 从军行 【诗意】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诗意】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教案、导学案、说课区别

学案 学案 ?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首先有教案。老师首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然后, 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而编制的更加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案。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的方案。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学案特点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 ?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 ?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 编写学案的指导思想 ?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 ?在形式、内容和问题的设计中集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的编写原则及要求 ?课时化原则 ?问题化原则 ?参与化原则 ?方法化原则 ?层次化原则 学案的操作步骤 ?确定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合作讨论、互相交流 ?反馈提炼、启发点拨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适当拓展、延伸提高 ?课后反思 学案的形式 学案是综合性的,可以有多种形式来体现,目的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设空式学案 ?图表式学案 ?设问式学案 ?达标练习式学案 ?知识归纳式学案 ?综合检测式学案

说课 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后讲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讲授内容所处的知识地位、思想地位,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分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学习方法、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分析(导入、新知识的学习、检测训练、总结巩固) ?板书设计(体现出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教学效果预测 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处理好说课和备课的区别(说课指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在教学 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采用这些步骤的理论依据。) ?处理好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上课有具体的教学对象,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说 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侧重于理论阐述,回答多个“为什么” 。) ?说课详略得当(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及理论依据等一定要详讲。)

贵州教育出版社第五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五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认识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意义和作用。 2、能遵守上网规则,合理科学地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目标: 讲述: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在不断地发布和接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提问学生:什么是网络呢? 讲解:你们通常所说的网络就是指因特网(Internet),它把千家万户的通信线路连起来,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通信网,让我们方便地和网上的任何人进行交流。 提问学生:上网以是怎么一回事呢? 简单地说,上网就是在网络线路畅通的情况下,打开浏览哭,登录到因特网上的网站打开网页或使用网络服务。 一、因特网的出色本领 因特网的名称是根据它的英语名称Internet翻译过来的,也叫做国际互联网

二、因特网提供的几大服务 主要有下面几种: 浏览网站、搜索资料、收发邮件、下载数据、文件传输、网上聊天、视频会议、网络游戏、远程教育、宽带电影等等 三、上网需遵守的规则 怎样合理地使用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需要同学们遵守以下规则:(学生读、教师讲解)(1)、不随便和网的陌生人谈话。同他人约会,要经过父母同意。 (2)、不要将自己家庭的详细地址、电话在网上发布出去。 (3)、上网玩健康、益智性网络游戏。 (4)、发现某个网站有良的图片、文章,就不要接着看下去。 (5)、尊重知识产权,不要下载没有经过授权的程序或音乐。 (6)、上网时最好有家长或教师的陪同、指导。 (7)、不去参加一些自己不清楚的网络活动。 (8)、使用语音聊天时,同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流,不讲不文明话,更不能骂人。 四、想一想 1、怎样避免上网时被感染计算机病毒。 2、你要上网聊天和过程中,能不能将自已的所有真实情况告诉

导学案怎么写

如何写导学案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叫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实现一个转变,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思想: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 编写导学案一般应遵循如下要求: 编写导学案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明确课标要求,知道考试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把握好学习的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导学案的预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导学案以集体编写为主,个人加以修改完善 周六教研时,教师拿出自己编写的下周一,二的导学案草稿,和同头教师进行研讨,经过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形成通案,交教研组长审核签字把关再付印,教师拿到集体敲定的导学案后,再结合本班教学实际进行补充、完善进行二次备课。在周一或周二选择适当的时间同头再进行教研,按照上述程序编形成周三、四、五的导学案。 导学案预习部分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完成,学案部分让学生合作完成导学案除学习目标、重难点之外,预案部分要设计成形式多样、切合学习内容与要求、且数量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教材不懂的地方做标记,并提出一至两个问题或能写出点滴体会。学案部分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 导学案的作用: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有效途径;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笔记本;5,自我反思的文本材料;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导学案和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更多限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和原则: 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知识链接或梳理、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包括设置问题、课堂小结、课堂达标检测、课后巩固练习、学习反思,共八个环节。 一、学习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