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 力

4 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检测题 一、判断题。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时,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在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要改变的的条件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4. 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方向恰好相反。() 5. 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6、鞋底上有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7. 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与火箭喷气产生的力是一样的,都叫做反冲力。() 8. 小车装的重物越多越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小。() 9、用橡皮筋带动的小车,在地面行驶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10、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N。() 二、填空题。 1、手按在桌子上面,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2、摩擦力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 4、橡筋被()能产生的力,像这样的力叫弹力。 5、长在树上的苹果成熟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水果受到()的缘故。 6、擦黑板时,为了将黑板擦干净,往往用力压黑板擦,这是为了();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为了()。 7、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摩擦。8、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是借助蹦床形变而产生的(),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9、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约是()牛;0.1牛顿大约是()千克的物体受到的力。 10、重力是由于()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的。重力的方向是()。 1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 12、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动小车向前运动。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叫()。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作业及答案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一、 判断题: 1.下图是由平面汇交力系作出的力四边形,这四个力构成力多边形封闭,该力系一定平衡。( ) 图 1 2.图示三个不为零的力交于一点,则力系一定平衡。( ) 图 2 3.如图3所示圆轮在力F和矩为m的力偶作用下保持平衡,说明力可与一个力偶平衡。( ) 4.图4所示力偶在x轴上的投影ΣX=0,如将x轴任转一角度 轴,那么Σ =0。( ) 图 3 图 4

5.如图5所示力偶对a的力矩Ma(F,F')=F·d,如将a任意移到b,则力矩Mb(F,F')将发生变化。( ) 图 5 图 6 6.图6所示物体的A、B、C、D四点各有一力作用,四个力作出的力多边形闭合,则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7.如果两个力偶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则此两个力偶等效。( ) 8.图示构件A点受一点力作用,若将此力平移到B点,试判断其作用效果是否相同( ) 图 7 图 8 9.图8所示梁,若求支反力 时,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不能全部求出。 ( ) 10.图9所示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系数是f,要使物体向右滑动。试判断哪种施力方法省力。( ) 图 9 图 10 1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该力在该轴上分力是相同的。( )

12.如果将图10所示力F由A点等效地平移到B点,其附加力矩M =Fa ( )。 13.平面任意力系,其独立的二力矩式平衡方程为 ∑Fx=0, ∑M A =0, ∑M B=0,但要求矩心A、B的连线不能与x轴垂直。( ) 二、选择题 1.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同向坐标轴上的投影( )。 A.大小相等,符号不同 B.大小不等,符号不同 C.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D.大小不等,符号相同 2.图11所示圆轮由O点支承,在重力P和力偶矩m作用下处于平衡。这说明( )。 图 11 A. 支反力R0与P平衡 B. m与P平衡 C. m简化为力与P平衡 D. R0与P组成力偶,其m(R0,P)=-P·r与m平衡 3. 图12所示三铰刚架,在D角处受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 如将该力力偶移到E角出,支座A、B的支反力 ( )。 图12 A.A、B处都变化 B.A、B处都不变 C.A处变,B处不变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定则 3.会利用作图和三角函数知识求解合力或分力 4.知道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能区分标量和矢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如图所示,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 个力的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引 导得出问题能否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 或多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也就 迎刃而解啦。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在讲解合力和分力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共点力, 同时通过曹冲称象故事让学生先对等效替代有个认 识。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通过上图引导学生得出有时一个力单独作用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相同。进而得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和分力之间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 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三.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该内容在初中接触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同向相加 方向相减(方向与较大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2.问题: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是求和吗 演示实验: 1.让两个有夹角的弹簧测力计一起提起一个物体,读数。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提起同一个物体,读数 结论:当两个力方向互成角度时,合力大小不再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 即 F ≠ F1+F2 等效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器材: 两个弹簧秤、橡皮条、细绳、白板、白板笔、刻度尺等 步骤1:用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在橡皮条上,使橡皮条从E点伸长到O点。记下0点位置及F1、F2的大小和方向 步骤2:只用一个弹簧称将同一个橡皮条从E伸至O点。记下F的大小和方向。 步骤3:用同一标度,将三个力在同一点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来,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法: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某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32N的力方向水平向右,还受到另一个大小为44N的力,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法求出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多个力的合成:逐次合成法 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 ①F1和F2大小不变时,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F合随F1和F2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②F合可能大于、等于、小于F1、F2 θ=0°时,即F1、F2共线同方向:F合=F1+F2 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④θ=180°时,即F1、F2共线反方向:F合=|F1-F2|合力方向与分力F1、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⑤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合≤F1+F2

第四单元力运动和力及答案

第四单元力运动和力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 1、力——a、力的初步知识b、重力、摩擦力c、二力平衡 2、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物体的惯性 4、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力的初步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图示法; 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 3、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 4、知道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 5、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合力的概念. 6、了解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7、知道物体的惯性,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的生活和自然规律 【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 重点难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摩擦力的概念知道两力平衡的条件(有关力的概念的理解需不断反复加深,才会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物体的惯性 4、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推、拉、提、压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这种作用必须有物体存在,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注意三个方面(1)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发生力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前者叫这个力的受力物体,后者叫这个力的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3)当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才会产生力,例如,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碰撞、摩擦,物体间没有发生作用就没有力的产生.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力的图示:(1)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与选的标度成正比,线段上要加上刻度(3)线段的末端加箭头以示力的方向.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又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为平衡力。在具体问题上要着重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免混淆.区分的根本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的. 5、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 (1)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二者不可混淆。 (3)惯性不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有三要素,而惯性与外界条件无关,惯性只有大小,物体惯性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6、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平衡的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究竟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原来的起始状态决定。 力不是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题选讲】 例1什么是力? 答: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生产劳动中开始的,例如,用手提重物时感到肌肉紧张,我们就说,手对重物施了力;在弹簧下挂一重物,看到弹簧被伸长我们说,重物对弹簧施了力;手拍皮球,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手对皮球施加了力等等,以上例子表明,力能使肌肉紧张,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反过来说,肌肉感到紧张,物体发生了形变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就知道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 第3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4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业分层测评 粤教版

力的合成与分解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 1、F 2与其合力F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大小随F 1、F 2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 .F 大小随F 1、F 2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C .F 大小一定小于F 1、F 2中最大者 D .F 大小不能小于F 1、F 2中最小者 【解析】 合力随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大小的范围为|F 1-F 2|≤F ≤F 1+F 2,例如,当F 1=5 N 、F 2=6 N 时,1 N≤F ≤11 N,F 可比F 1、F 2中的最小者小,也可以比F 1、F 2中的最大者大,故只有选项B 正确. 【答案】 B 2.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时( ) A .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 .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 .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D .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 【解析】 设把一个力F 分解为F 1、F 2两个分力,当F 1、F 2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则有F =|F 1-F 2|,当F 1变大时,F 2也变大,A 、B 错.F 1、F 2可以同时大于F 的2倍,D 错.当将F 沿一条直线分解为两个方向相同的力F 1、F 2时,则有F =F 1+F 2,可知F 1、 F 2不可能同时小于12 F ,C 对. 【答案】 C 3.(2016·西城区高一检测)如图3-4-15所示,三个共点力F 1、F 2与F 3作用在同一个质点上,其中F 1与F 2共线且反向,F 2与F 3垂直,F 1=6 N ,F 2=2 N ,F 3=3 N .则质点所受的合力为( )

《力的合成》教案完美版

3.4 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 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 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用具: 多媒体、总重力为200N的一桶水、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 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 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点评: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领会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二)进行新课 1、力的合成 教师活动:教师出具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

力的合成和分解完美版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3.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全练全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单元全练全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8题;共15分) 1. (2分)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 2. (2分)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________。 3. (1分)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________。 4. (3分)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5. (1分)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 6. (1分)蹦床运动员在比赛时,往往借助于蹦床形变而产生的________使运动员跳得更高,便于舒展身体做出优美的动作。 7. (2分)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 8. (3分)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________”作力的单位,简称“________”,用

“________”表示。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9. (2分)橡皮筋被拉长以后,会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拉力。 10. (2分)把F1赛车的轮胎设计得窄一些,可以减小摩擦让赛车更省力。() 11. (2分)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12. (2分)垫圈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13. (2分)滚珠轴承的作用是为了更能承受压力。() 14. (2分)拉动小车的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15. (2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牛,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牛。 16. (2分)撑杆跳选手落在垫子上后会被弹起,是因为他受到了垫子的反冲力。() 17. (2分)气球喷气产生的力与火箭喷气产生的力是一样的,都叫做反冲力。 18. (2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滚动时比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三、选择题。 (共9题;共42分) 19. (2分)下面关于橡皮筋安装方法与小车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路程也越长 B . 橡皮筋的长度越长,小车行驶的路程就越长 C .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车轮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20. (2分)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A . 皮带传动中,把皮带绷紧些

3.4力的合成教案

新人教版§3.4 力的合成 新世纪高中高一物理组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教材分析:本节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物理Ⅰ”中第二个二级主题“相 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中所涉及的内容。此节是在掌握前边三种力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求几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只有学好了力的合成及下一节力的分解才能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乃至对学习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都是有很大的决定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对前边的三大力已经初步掌握,对力是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也初步掌握, 但是学生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代数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一贯错误。实验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最符合认知规律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团结合作、归纳总结等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层次不齐,对宏志班的学生采取学生自己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普通班的学生则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探究,甚至要有针对性的提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方法,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和特点,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法则是不同的。 3.学会用作图法求合力。注意矢量的运算结果要明确矢量的方向。 4.知道分力的夹角对合力大小的影响。学会进行动态研究,并在变化中寻找规律。 5.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电路等都要用到等效替换的方法。 2.能够将力的合成拓展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逐步感悟物理学不仅仅包含可供广泛应用的物理原理,还包含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在实验中学生的严谨程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片段)刚才这首歌大家可能都听过,叫做《众人划桨开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教科版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都要落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2、垫圈越来越多,重力越大,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相反小车会运动的越慢。是垫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看本71页) 3、弹簧、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 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4、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的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 5、利用弹力可以:衣裤的松紧带、票价、弓箭、拉力器和弹簧 6、把气球口向下,放开手,则它将向上飞去。气球喷气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运动。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我们的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步枪、冲天炮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要想小车向前运动,必须使气球喷气的方向向后。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 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药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施加更大的力, 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相反的力。 9、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科学上用“牛顿”来做力的单位,简称 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12、汽车行驶时轮子滚动,急刹车时轮子在地上滑动。 13、.滚动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大。 14.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15在生活中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4 力的合成

4 力的合成 课型:新授课课时:2 主备:黄少燕日期:2012年12月2日班级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同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3.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运算 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一)、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一个力产生的_____如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在效果上是_________的关系。 2.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______的过程。 3.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就代表合力的_____和______。 (二)、共点力 1.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______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_____。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_______。 【判一判】 (1)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2)合力和分力都作用在物体上,受力分析时都要分析。( ) (3)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力才是共点力。(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二.课堂导学,小组合作探究 (一)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一辆小车可以一个人拉着向前运动,也可以由两个人反向拉或同向推,同样使小车前进。如何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有什么规律?

第4节 力的合成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4节力的合成(预习学案) 编写:马清秀审核: 【预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 2. 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内容。 【课前预习】 一. 自主学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夯实基础) 1.合力与分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的几个力叫做。 思考:⑴合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吗? ⑵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在研究问题时二者可否相互代换? 2.力的合成:求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在力的合成中,是实际存在的力,都有对应的施力物体;而是设想却有实际意义的力,没有与之对应的施力物体。 3.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如果这些力作用在或它们的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分析课本63页的彩图,体会共点力) 4. 探究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法则? ⑴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8页 第1页) ( 本试卷共8页 第2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试卷2017-2018学年度(上) 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 2、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 )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物体在 )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物体恢 )。 3、像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是( )的。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我们的气球小车是被( )推动的 5( )( )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升空的火箭,箭 )向空中运动。 6、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 )。 7、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 )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简称“牛”,用符号 )来表示。 9、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拿起( ),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位 );测量的力( )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 )运动时,两个物体的( )会发生( ), )的力,这个力叫( )。 11、汽车在雪地上行驶时要在车轮上捆上铁链条,这是为了( )摩擦力。 12、给自行车的齿轮、链条抹机油,是为了( )摩擦力。 13、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 )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 间有( )。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 15、在车辆的( )与轴之间都安装了( ),这样设计是为了( )摩擦力。 16、古时候,人们搬运( )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 )。后来发明了安装( )的车,用车来( )物体就更方便了。 17、同一个物体在桌面上的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 )一些。 18、滚珠轴承里使用钢珠是为了( )摩擦力。 1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 )伴随着。 20、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既有( )又有( )。 21、在鞋底、轮胎表面上做(纹路)、在冰雪路上行使的车辆上装上( )是为了( )摩擦力,在旱冰鞋下安装( )是为了( )摩擦力。 22、我知道的新型车辆有:( )( )( )。 23、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设计师设计赛车时要考虑( )( )( )( )。 二、选择题:(20分) 1、三个实验小组,设计小车载重的实验顺序,你认为其中( )个小组排的顺序好。 A 、第一实验小组:先拉空车,再拉轻的,最后拉最重的。 B 、第二实验小组:先拉最重的,再拉轻的,最后拉空车。 C 、第三实验小组:不管什么顺序都一样。 2、树上的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受到自身( )的作用。 A 、弹力 B 、反冲力 C 、重力 D 、摩擦力 3、给小车装上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大。 B 、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弹力越小。 C 、橡筋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越慢。

九、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第九讲内容 一、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前面我们通过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导出了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除了这种形式外,还可将平衡方程表示为二力矩形式及三力矩形式。 1.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取两点A 、B 及X 轴,如图4-13所示,可以证明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可改写成两个力矩方程和一个投影方程的形式,即 ?? ? ?? =∑=∑=∑000B A M M X (4-6) 式中X 轴不与A 、B 两点的连线垂直。 证明:首先将平面一般力系向A 点简化,一般可得到过A 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若0A =M 成立,则力系只能简化为通过A 点的合力R 或成平衡状态。如果0B =∑M 又成立,说明R 必通过B 。可见合力R 的作用线必为AB 连线。又因0=∑X 成立,则0X =∑=X R ,即合力R 在X 轴上的投影为零,因AB 连线不垂直X 轴,合力R 亦不垂直于X 轴,由0X =R 可推得 0=R 。可见满足方程(4-6)的平面一般力系,若将其向A 点简化,其主 矩和主矢都等于零,从而力系必为平衡力系。 2.三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在力系作用面内任意取三个不在一直线上的点A 、B 、C ,如图4-14所示,则力系的平衡方程可写为三个力矩方程形式,即

?? ? ?? =∑=∑=∑000C B A M M M (4-7) 式中,A 、B 、C 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同上面讨论一样,若0A =∑M 和0B =∑M 成立,则力系合成结果只能是通过A 、B 两点的一个力(图4-14)或者平衡。如果0C =∑M 也成立,则合力必然通过C 点,而一个力不可能同时通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三点,除非合力为零,0C =∑M 才能成立。因此,力系必然是平衡力系。 综上所述,平面一般力系共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即式(4-5)、 式(4-6)、式(4-7),在解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某一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只能写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求解三个未知数。任何第四个方程都不是独立的,但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例4-7】 某屋架如图4-15(a )所示,设左屋架及盖瓦共重 kN 31=P ,右屋架受到风力及荷载作用,其合力kN 72=P ,2P 与BC 夹角 为?80,试求A 、B 支座的反力。 【解】 取整个屋架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并选取坐标轴X 轴和Y 轴,如图4-15(b )所示,列出三个平衡方程 kN 39.2342.0770cos 0 70cos 02A 2A =?=?==?-=∑P X P X X 30tan 470cos 1270sin 416 0221B A =????+??-?-?=∑P P P Y M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 提纲 一、基础知识 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征制成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

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和物体运动方式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一个物体在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 装.............订.......... 线 ..................... .

分配记 20 ∑Fy=0 ∑MO(F)=0 不难看出,平面平行力系的二矩式平衡方程为 ∑MA(F) =0 ∑MB(F) =0 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各力平行。 平面平行力系只有两个独立的方程,因而最多能解出两个未知量。 三.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解题步骤如下: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并画受力图。 (3) 选取坐标轴。坐标轴应与较多的未知反力平行或垂直。 (4) 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列力矩方程时,通常选未知力较多的交点为矩心。 (5) 校核结果。 应当注意:若由平衡方程解出的未知量为负,说明受力图上原假定的该未知量的方向与其实际方向相反。而不要去改动受力图中原假设的方向。 例4-2 已知F=15kN,M=3kN.m,求A、B处支座反力。 解(1) 画受力图,并建坐标系 (2) 列方程求解 图4-8

分配记 20例4-3 如图3-9所示外伸梁上作用有集中力FC=20kN,力偶矩M=10kN.m ,载荷集度为q=10kN/m的均布载荷。求支座A、B处的反力。 图4-9 解取水平梁AB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如图4-9(b)所示。 列平衡方程并求解

分配记 结果均为正,说明图示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例3-4 塔式起重机如图4-10所示。设机架自重为G,重心在C点,与右轨 距离为e,载重W,吊臂最远端距右轨为l,平衡锤重Q,离左轨的距离为a, 轨距为b。试求塔式起重机在满载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的平衡锤重量的范围。 图4-10 解取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作用在起重机上的力有重物W、机架重G、 平衡锤的重力Q及钢轨的约束反力NA和NB,这些力构成了平面平行力系,起 重机在该平面平行力系作用下平衡。 (1)满载时W=Wmax,Q=Qmin,机架可能绕B点右翻,在临界平衡状 态,A处悬空,NA=0,受力图如图3-10b所示。则

4 力的合成

4力的合成 第1课时力的合成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对合力、分力关系的理解 1.(2020陕西黄陵中学高一上测试)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与分力是物体同时受到的力 B.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C.合力是各分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的等效替代 D.合力不能等于分力 2.(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一上期末)(多选)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增大F2,合力F必然增大 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3.一物体重为G,被绳OA和OB吊在空中,OA绳和OB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如图所示,则() A.F1、F2的合力是G B.F1、F2的合力是F C.物体对绳OA的拉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相等

D.物体受到重力G、OA绳拉力F1、OB绳拉力F2和F共四个力 4.(2019天津宝坻高一上期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 D.若两个分力F1>F2,则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F1>F>F2 5.(2019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已知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能反映三者关系的矢量图是() 题组二合力大小的求解 6.(2019天津七校高一上期中)力F1、F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其中F1=5 N,F2=12N,则F1、F2的合力大小为() A.2N B.7N C.13N D.17N 7.(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一上期中)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4N和6N,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2N B.6N C.10N D.14N 8.(2019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中)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五年级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注意:拉开的弓才有弹力,没有拉开的弓就没有弹力。 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鞭炮、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弾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弾簧秤,它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弾簧五部分组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摩擦力的大小是可测量的。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对于相同的物体,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 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轴承或加润滑油)。 15、赛车的设计特点: (1)(动力要大)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2)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3)(不会翻车)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空气阻力要小)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16、实验名称:围绕“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 要求:提出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实验。例子: 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实验材料:弹簧秤、长方体木块、布和毛巾各一块 不改变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 不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运动方式。 实验的过程: 1.把毛巾和布平放在桌面上。 2. 实验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毛巾)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 3. 对照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布)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 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