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_董晓华_名词解释

《园林规划设计》题库----名词解释答题要求:对下列专业名词进行准确解释。

第一章综述

1.园林:

2.园林设计:

3.园林绿地面积: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城市绿地率:

6.城市绿线:

7.生产绿地:

8.防护绿地:

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

1.混合式园林:

2.园林布局:

3.平视风景:

4.仰视风景:

5.俯视风景:

6.开朗风景:

7.闭锁风景:

8.借景:

9.对景:

10.漏景:

11.园林意境:

第三章园林绿地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

1.花坛:

2.花境:

3.绿篱:

4.对植:

5.丛植:

6.园林种植设计:

7.林缘线:

8.园路:

第四章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1.城市广场:

2.纪念广场:

3.休息及娱乐广场:

4.交通广场:

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1.街道小游园:

2.分车绿带:

3.道路红线:

4.交通岛:

5.立体交叉绿岛:

6.视距三角形:

7.步行街:

第六章居住区的绿化设计

1.居住区:

2.居住区绿地率:

3.居住区绿地覆盖率:

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

1.单位附属绿地:

第一章综述参考答案

1.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

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休息、居住的环境。

2.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3.园林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和。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平方米)

5.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等五类)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6.城市绿线: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7.生产绿地: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花卉和草皮,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

8.防护绿地:指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污染环境、卫生条件、通风或防风、防沙,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第二章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参考答案

1.混合式园林:按不同地段和不同功能的需要在一座园林中规则式与自然式园林交错混合使用。

2.园林布局:在园林设计中,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把园林景物有机地组织起来,能够创造一个和谐完善整体的过程。

3.平视风景:指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就可以观赏的风景。这种风景的垂直视角在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范围内,观赏这种风景没有紧张感,给人一种广阔宁静的感觉。

4.仰视风景:一般认为当游人在观赏景物,其仰角大于45°时,由于视线的消失,景物对游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高度感染力,在效果上可以给人一种雄伟、高大和威严感。

5.俯视风景:当游人居高临下,俯视周围景观时,其视角在人的视平线以下,这种风景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6.开朗风景:指在视域范围内的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

延伸到无穷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7.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的风景。

8.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9.对景:凡位于园林绿地轴线及风景透视线端点的景叫对景。

10.漏景:景色若隐若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含蓄雅致,是空间渗透的一种主要方法。漏景不仅限于漏窗看景,还有漏花墙,漏屏风等。

11.园林意境:是通过设计者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

第三章园林绿地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参考答案

1.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

2.花境:指栽植草本花卉的种植床,其形状一般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梅花形、组合形等。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3.绿篱:指用乔木或灌木以密植的形式形成篱垣状的一种植物配植形式。

4.对植:指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的一种配植形式,其形式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

5.丛植:指由多株植物作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形式。

6.园林种植设计:根据园林布局要求,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地配植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它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

7.林缘线:树林或树丛边缘上树冠投影的连线。是植物空间划分的重要手段,空间大小、景深层次的变化、透景线的开辟、气氛的形成等,大多依靠林缘线处理。

8.园路:是园林绿地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游览、分散人流的功能,同时也可供游人散步和休息之用。

第四章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参考答案

1.城市广场:是城市中由建筑物等围合或限定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政治、

文化活动的中心,被称为“城市的客厅”。

2.纪念广场:以纪念人物或事件为主要目地的广场。

3.休息及娱乐广场:是供人们休息、娱乐、交流、演出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的广场。

4.交通广场:城市交通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交通的连接枢纽,起交通、集散、联系、过渡及停车作用,并有合理的交通组织。

第五章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参考答案

1.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道路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游玩、锻炼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道休息绿地、街道花园。

2.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3.道路红线: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的规划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红线。

4.交通岛:控制车流行驶路线和保护行人安全而布设在交叉口范围内车辆行驶轨道通过的路面上的岛屿状构造物。起到引导行车方向渠化交通的作用。

5.立体交叉绿岛:立体交叉绿岛指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6.视距三角形:驾驶员发觉交会车辆立刻刹车而刚够停车的距离称为最小视距。

7.步行街:是指城市道路系统中确定为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或限制车辆通行的街道。

第六章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参考答案

1.居住区:指由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2.居住区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居住区绿地覆盖率:指居住区用地上栽植的全部乔、灌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花卉、草坪等地被植物的覆盖面积,与居住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居住区绿化的环境保护效果。覆盖面积只计算一层,不重复计算。

第七章单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参考答案

1.单位附属绿地:是指在某一部门或单位内,由该部门或单位投资、建设、管理及使用的绿地。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1.混合式: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形式表现,且两种形势所占面积比例又相近。 2.景: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象。 3.境:是景观美感的统一表现,包括听觉,视觉,嗅觉等所有生理感知和心理感受。包括物镜和意境。 4.物镜:指自然的山川,田野,建筑物,河流使人感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物镜又分为生境和花镜。 5.意境:指物镜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情感和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 6.视点:指观赏者的位置。 7.视距:指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8.视觉:是观赏者视线与景物在水平面上夹角和竖向的垂直夹角。 9.正常人视距为25m。看清轮廓视距为250m-270m,若大于500m或视域范围超过60度,看到的景物模糊不清。一般以30度以内的景物为主。最佳:垂直视域的夹角控制在6度,视距相当于景物的10倍。 10.平视观赏:是人的实现与地平线平行而视,头部不必上仰或下附。 11.俯视观赏:景物处于视点下方,须低头观看,俯视观看有较强的消失感。 12.仰视观赏:景物位于视点上方,要中视线上移或者仰头。 13.静态观赏:即固定视点位置观赏景物. 14.动态观赏:有步行,乘船等。中小型园林以步行为主。 15.开敞空间:指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时所处的空间。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视平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 16.开朗空间:指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属平视观赏,可使人心胸开朗,舒畅。 17.闭合空间:指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闭合空间给人的感觉与人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8.闭锁空间:指闭合空间所呈现的景物,其近感越强,四周景物越清晰可见。 19.在闭合空间中,仰角小于6度是,景观空间有空旷感。13度左右时,有亲近感,大于18度时有闭塞和压抑的感觉。 20.实分:运用山体建筑的实墙密林等完全遮住视线,两个被分开的空间完全隔开,互不联系,只有通过门口彼此相同。 21.虚分:运用道路花墙河流等,划分空间的所属关系,被分隔的两个空间,视线不受阻活部分受阻。 22.分景:是将园林分为若干视景空间,避免“一览无余”的景象,使之景中有景,有虚有实,变化莫测的空间组合体。 23.夹景:是为了加强狭长空间的纵深景观。规则式园林中用道路两侧的建筑,树木遮挡两侧视线,自然式园林中,用道路两侧设置山岗变幻出明暗的变化序列。24.对景:是视景空间的中景点建筑的相互联系,视线不受遮挡,可在同一开敞空间的边缘处互相观望。对景的安排有正对和互对两种。 25.借景:是将园外的佳景引入园内供游人欣赏。 26.框景:是利用建筑的门,窗的框等将外部景物有限的收在框内,如同一副画。 27.景观的动态序列:院内风景在院内道路网的诱导下串联成为动态的连接构图。分起景,高潮,结束。高潮为主景。 28.节奏和韵律:是音乐艺术体现变化统一规律的主要形式。 29.比例:一方面指景物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指景物与所在空间的形态与体量的关系。 30.尺度:指景物建筑与人们习惯的一些特定的标准尺度作为度量大小的标准。大尺寸,雄壮。正常尺寸,亲切。小尺寸,小巧玲珑。 31.耐阴的草种:红狐茅,羊胡子草野牛草。 32.观赏草种:天鹅绒草,羊胡子草,灰叶羊狐茅。 33.花坛的装饰性:是以其平面的图案或花卉开始时艳丽的色彩为构图中心,个体植物的线条美,提醒美,花和叶的形态都不是花坛所要表现的主题。 34.花丛式花坛:以花朵盛开时群体的色彩为表现主题分花丛花坛,带状花丛花坛,花缘。 35.模纹式花坛:用各种不同的花色植物组成华丽而复杂的图案纹样为表现主题,分带状模纹花坛,毛毯花坛。 36.标题式花坛:以文字,肖像等图案,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主题,分文字花坛,肖像花坛,图徽花坛,象征图案花坛。 37.装饰物花坛:具有一定的使用目的,分日署花坛,时钟花坛,日历花坛,毛毯花坛。 38.独立花坛:是主题花坛,不能太大,布置与建筑广场中央。 39.花坛群:由多个花坛排列组合而成的构图整体。 40.带状花坛:在道路中央可布置带状花坛作为主题。 41.连续花坛群:由多个独立花坛和带状花坛排成一行。 42.花镜:是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种植形式。 43.花池:是现代园林和建筑广场中常用的一种花卉种植形式,常与建筑物结合。 44.花丛:是自然式园林中花卉的种植形式。 45.花台:在古典园林中,用花丛布置的高1m的石台上,中间用土栽培。 46.对植:使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做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目的是强调园林,广场等入口处。 47.行列式栽植:指乔灌木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的种植。 48.丛植:是由两株至十几株的乔木或灌木组合种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主要用于自然式园林,分为单纯树种和混合树种。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 (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3)生态设计的发展 (4)低碳概念的体现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3)一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 (4)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1)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附属绿地 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国民经济水平 (2)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4)城市自然条件 (5)城市现状 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我国城市绿地的现状水平

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化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攀郭理* 郑鸿英 摘要: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综合传统的ITS系统优势,同时又结合Web的特点,系统具有智能性,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模型,探讨了智能教学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及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最后给出系统实现的具体思路和解决方案。 1 引言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重要研究应用领域,是21世纪人类社会数字化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其研究涉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由计算机系统负担起人类教育的主要责任,即使计算机系统具有智能,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最佳教学。由于ITS涉及到多门学科,所用到的相关学科的技术即使在本学科也不够成熟以及人类对其自身的学习过程还认识不够,所以对ITS 的研究仍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存在知识的表示、对学生的评估、对学生错误的诊断、教学规划、人机自然语言对话处理等技术难题。 2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 2.1 传统的ITS模型 传统上,智能教学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专家知识库(有关领域的知识描述)、学生模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模型(知识的传授方法)和人机交互界面。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人机交互界面部分是在智能教学系统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通信交流方式,有时也被看成是教学方法的补充而作为教师模型的一部分。 传统的智能教学系统多数是单机或单独运行的(stand.alone),系统费用昂贵,维护代价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Web 上构建智能教学系统,这种方式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教学,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的并发访问,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 图1传统的ITS模型 2.2 基于Web的ITS系统模型 基于Web的ITS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知识点库存放课程知识点,知识点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和难度级别、重点度级别等;教学课件库存放各种形式的课件;教学方法库存放各种教学模板。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依据,模型突出了其重要性。模型综合了传统ITS系统的优势,同时又结合了Web 的特点,客户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人机交互界面简洁明了。系统具有智能性,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交流工具进行有效的交互和即时的通信反馈,能够智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和良好的导航结构,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过滤等等,实践证明,基于Web的ITS是ITS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的几点思路 龙敦海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的几点思路龙敦海 发表时间:2019-04-02T09:49:10.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龙敦海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越来越高,当前,虽然我国在园林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发展。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 2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越来越高,当前,虽然我国在园林建设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发展。因此,想要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对风景园林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创新,合理应用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风景园林。本文简单阐述了几点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思路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要求,这也给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增添了新的挑战。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思维,对于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风景园林概述 风景园林属于艺术类范畴,这是人们通过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表现个人追求与情感,也是美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的基础是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认识与感知,是对美的理解与呈现,因此风景园林所展现出的风格表现了设计人员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它包括从古典园林、小尺度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等。这些内容都属于风景园林的范畴,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现代化城市中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如何融合众家之长,使用创新思维,进行独有艺术特色的园林设计,且保证设计的实用功能,是当下研究的重要意义。将风景园林设计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符合社会需求的风景园林将是下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风景园林规划缺乏创新 纵观国内绝大数城市,几乎都是高楼林立,商业街上车水马龙,风景园林的设计严重缺乏新意。为了体现城市化的发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主要是追求现代化,一般来说,都会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雕像,并且大多数的装修风格都是模仿欧美风格,而这就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的模式。故而绝大多数风景园林的设计千篇一律,严重缺乏设计的新意。 2.2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目前来说,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是源源不断的,但是工业化设计的标准和国际化的设计风格显然脱离了当地的区域文化。大自然的运行遵循一定的规律,也正是由于不同的自然规律,才会使得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而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很多只是单纯地追求视觉效果,往往会忽视对当地区域文化的尊重,这就使得风景园林的设计缺乏创新意识。 2.3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优秀风景园林艺术设计的诞生,最基础的莫过于设计人员的选择。高素质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在风景园林的建设初期,为风景园林打造出有灵魂的设计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在行业内确实存在设计师自身素质不过关的现象。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将实际情况加入设计之中,设计的作品不具有实际意义,且没有创新精神。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的主要途径 3.1善于结合时代和地域元素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 园林设计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在设计前期了解与地域相关的信息,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的流行元素。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在借鉴设计理念时要有批判精神,发挥“取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在遵循大众对传统元素需求的同时,将现代化的实际理念恰当的融入其中。与此同时,对地域元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在植物种植选择方面,不能随波逐流,没有原则,跟风。以科学的角度,坚持科技种植,根据当地的季节、气候、生活习俗进行设计,因地制宜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园林设计。 3.2结合民族与地方特色文化 我们国家民族众多,这就造成有众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世界各地的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创新源泉。例如,张家口是一个具有众多文物古迹的城市,其历史文化悠久,具有独特的历史味道和印记。可以在张家口的园林设计中结合这些历史文化,可以将泥河湾遗址群、代王城、土木堡、黄帝城等的相关内容体现其中。设计出一个专门的区域,再现历史。 3.3提高园林设计人员的审美内涵 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作为最基本的元素,想要突破自身打造属于自己的设计创新理念,最佳的方法是需要设计人员多方面的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拥有发现艺术美的眼光,谨慎对待设计工作,自身要勤于在知识、技巧、技术方面不断提高。可以说,设计人员的作品,是体现设计师整体素质最直观的表现,因此,这需要设计人员不但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科技手段,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当然,企业或单位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本单位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 3.4生命材料的运用 生命材料,简言之就是有生命的材料。生命材料包含众多,除却在园林中常常使用的花草树木,还包括山、水、鱼、虫、鸟等。四季植物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周期,花鸟虫鱼代表天真与生命,水代表了生命之源、永恒的迷与园林的灵魂,山石代表着大自然的机理,是无声的歌,是园林中唯一一个与建筑相协调的元素,是花园的笔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就是花草树木、山石、水源的运用,鱼、鸟的运用较少,可以在园林中设计类似鸟巢的作品,根据园林主体与特色选择造型,为风景园林增添活力。 3.5将传统园林的艺术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现在已经被人们与社会广泛认可。目前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主要趋向于现代化风景园林,这是基于时代背景产生的。现今我们的生活与传统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上,我们应该延续传统自然的理念。在创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单独只考虑到现代设计方法或者是传统设计方法都比较片面。我们在设计的过程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3.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4.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5.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城市绿化:栽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8.绿色城市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设计思想。 9.借景有远、邻、仰、俯借四种方式。 10.造景的手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二)填空题 1.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六大原则包括(可达性、功能性、亲和性、系统性、全面性、艺术性)。 2.城市绿地布局的基本形式有哪些(块状均匀布局、散点状均匀布局、块状和散点状相结合、 网状布局、环状布局、放射状布局。)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园林建筑,道路场地,铺地,园桥,山石和水体.) 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4种)(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 间组织。 ) 5.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基本流派有哪些。(英式园林,法式园林,意式园林,日式园林,中式园林,美式园林,德式园林等) (三)判断题 1、园林的范围比绿地更广泛。(错误) 2、中国古典园林以规则式为主。(错误) 3、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1、1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单选(2分)以下哪一句对风景园林三大基本方面的概念有误? A.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 B、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 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 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 A 2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的尺度不属于绝对空间尺寸? A.人体气泡 B、单个台阶 C、高大远山 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 C 3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不就是风景园林规划的特征? A.规划的依据性 B、规划的多样性 C、规划的空间性 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 B

4多选(3分)以下哪些项就是风景园林的哲学追求? 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与谐的大背景 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 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 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 A、B、D 5填空(3分)以风景园林三元论为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三大基本方面就是(形态活动背景 ) 6填空(3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概念就是(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 )7填空(3分)谈谈对风景园林的哲学认识(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 1单选(2分)以下哪一种比例尺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要求 A、1:500 B、1:5000 C、1:10000 D、1:3000 正确答案: A 2单选(2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活动类类规划设计 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 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 A 3多选(3分)以下哪些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流程 A.规划设计B、方案设计 C、施工图设计 D、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 B、C、D 4.多选(3分)以下哪些不属于风景园林/景观规划流程 A.施工图绘制B、空间规划――总体规划图 C、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图 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 A、D 5判断(2分)风景园林/景观先规划再设计的流程不可逆。√正确 6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得分/总分(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7填空(3分)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包含哪些层面。 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 1、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 1单选(2分)以下哪一项就是风景园林专业语言的来源? A、文化历史 B、自然山水 C、民族风情 D、以上都就是正确答案: D

风景园林概括

风景园林概括 【篇一:风景园林概括】 设计说明书: 设计概述设计分析: 建筑规划布局分析、景观设计条件 分析等设计前分析,周边竞品项目案例分析,设计概念演绎等。 总平面图: 包含主题定位、彩色总平面、功能、空间、道路交通、景点布置、视线分析等竖向设计: 设 计地形标高、建筑道路及水面的标高关系,主要景观轴线剖面图各分区景观平面图: 需表达清楚项目的 总体景观及各节点效果景点效果图: 主要景点的设计效果图及景点意向图片(配文字说明)绿化景观分析: 软景概念,表达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群落关系、标志树种位置、栽植效果意向等 【篇二:风景园林概括】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中 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 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篇三:风景园林概括】 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aden、jardin等,它们都源于古希伯来文的 gen和eden二字的结合,gen意为界墙、藩篱,eden即为乐园, 也就是上述的伊甸园。而在《圣经??新约》中,虽然丝毫没有提到 过“伊甸园”一词,但取而代之的则是和该词相当的“乐园” paradise 这个词,“乐园”一词的词源普遍认为是古波斯语的pairidaeza,pairidaeza是由pairi 围栏和diz 造形构成的词,原来意指“圈地” 或“庭园”。另外,有关“乐园”的描写在许多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和 主要宗教的经典中都有记载,这也是先民们对理想环境的向往,虽 说伊甸园可能仅为一种并不存在的空想而已,但却代表了一种对园 林的理解。在西方还有一个和园林有关的词就是“园艺”。“园艺”的 英文是horticulture,和“花园” 园林 garden同源。词根horti-源于 古拉丁语的honus-,这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在城郊分给公民的小块地 产的名称。罗马公民们可以各自将这些地围起来,种些蔬菜、果树、花草。词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本意是对土地进行耕作,后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英文的agriculture 农业一词,其拉丁词根agri-意

(完整版)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与答案

园林规划设计试题集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2、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7、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18、纯度:指颜色本身的明净程度。 19、借景:把园外的风景组织到园内,成为园内风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 20、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线端点的景物叫对景。 21、框景:就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洞、框架、或有乔木的冠环抱而成的空隙,把远景范围起来,形成类似于“画”的风景图画,这种造景方法称为框景。 22、夹景:当远景的水平方向视界很宽时,将两侧并非动人的景物用树木、土山或建筑物屏障起来,让人从配景的夹道中观赏风景,称为夹景。 23、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 24、点景:利用其它形式如对联、石刻等增加诗情画意,点出景的主体,给人以联想,还具有宣传和装饰等作用,这种方法称点景。 25、平地:园林中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统称平地。 26、花坛: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与观景的园林植物,从而构成一幅富有鲜艳色彩或华丽纹样的装饰图案以供观赏,就称之为花坛。 27、花境:也叫境界花坛,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称为花境。

教学系统设计案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育技术绪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李芒、金林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 执教:牡丹江师范学院09级教育技术于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板书: 教育技术绪论 一、教育技术定义 AECT1994 AECT2005 二、教育技术学科性质 三、教育技术培养方向 四、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说课材料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进行的是教育技术绪论的说课部分。在教育技术绪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中,我首先对教学对象进行了分析,教学对象分析: 我设定教学对象为刚刚步入大学的教育技术学的新生。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情况缺乏了解,心终会对本专业存在很多的疑惑。那么,《教育技术绪论》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就是要为新生们的解除这些疑惑。这节课上完后,效果要能达到学生心中清晰“教育技术学是什么”“教育技术学是做什么的”“作为教育技术学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等问题。 教学内容地位: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学导论》一书中的第一篇。他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在这门课的教学内容上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而且为整个专业课的学习指明了一条道路。 在分析过以上两个必要因素后,我将我的教学设计方案分成六大模块,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模块,我将目标分为知识与情感两方面。在知识方面,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 A.学生能陈述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推出的AECT1994和2005教育技术定义并理解其内涵 B.学生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科性质及专业培养方向 C.熟知自己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在情感方面,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 A.在学生了解专业特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B.学生能主动明确自己大学期间要完成的任务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难点: 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而难点则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教学媒体: 教师主要采用黑板和多媒体两种媒体。 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提问互动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在课前,除了需要熟悉教学内容还需搜集与本节课课程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并能将它们很好地融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过程 一、引入环节:设置氛围,自然引出教学内容 通过播放视频:将大学新生的基本状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查找重点:任务驱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讲解定义过后,要求学生找出定义中的重点词汇,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脑力激荡:学生分组讨论,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讨论1994和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对两个定义记忆更为深刻,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归纳总结: 教师分条讲解教育技术学的特点后,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教育技术学科性质,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产业组织核心理论的发展进程概述 1.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竞争理论。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所谓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自由竞争是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自斯密之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多集中于竞争理论和所谓理想竞争状态的确定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夫妇合著的《产业经济学》首次出版,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马歇尔被看做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即“马歇尔冲突”。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所谓的垄断竞争理论,他们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的一种极端对立的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这些早期的研究虽然开启了产业组织研究的大门也卓有成效,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2.哈佛学派研究范式 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标志着哈佛学派形成。哈佛学派主要以经验性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跨部门的产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了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它强调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S →C→P,因此通过公共政策调节市场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行为,最终保证良好的市场绩效成为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事务。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并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学者和决策者。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虽然统治了产业组织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分析范式,存在许多缺陷。 3.芝加哥学派研究范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理论界对哈佛学派最猛烈的批判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他们推翻了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他们看来,市场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效率的基本因素,即P→S →C关系。而且通过可竞争市场理论指出产业的进入壁垒并不像SCP范式里面指出的那么高。芝加哥学派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放松管理,对当时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随着芝加哥学派的崛起以及随后众多学者的追随,哈佛学派的SCP研究范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

1.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 1、景观生态学原理、现代空间理论、行为心理学以及设计艺术思潮等领域得探索与研究奠定了现代景观设计研究得基石。 2、通过将空间、行为、生态及人文精神得有机结合,综合提升土地得使用价值与效率,以可持续得方式、方法促进人居环境得发展。 3、促进现代景观设计变革得主要因素: ①20世纪急剧变化得世界格局导致景观设计领域国际化加剧; ②哲学与美学及艺术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景观设计得理念; ③相关科学技术得发展改变景观设计得架构; ④随着学科高速发展,景观专业知识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得趋势; 4、以生态学、“3S”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改变学科发展态势,改变专业价值观念。 5、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古典主义得唯美论、工业时代得人本论后,在后工业时代迎来了景观设计得多元论。 6、美国景观设计师丘奇代表作唐纳花园得设计特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得花园设计之一”。受立体主义思想得影响,丘奇认为花园每处景观应可以同时从若干个角度来观赏,并且一个花园应该没有起点与终点得限制,景观空间就是复始得。线条之间得对抗、形式之间得对立,使整个形体具有强烈得约束感,不仅具有自身独立得特点,同时也符合场地得得需求。 7、丹·凯利得米勒花园:占地1、86ha得长条形米勒花园平面沿着长轴方向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花园、草地与林地,她用树篱、林荫道与墙垣围合形成矩形空间,在庭院区与草坪之间就是一条两边种植着美洲皂荚得林荫道,道路得尽头摆放着亨利摩尔得雕塑。(2013已考) 8、美国劳伦斯·哈普林得罗斯福纪念公园。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植物等营造了四个空间,分别代表了罗斯福得四个时期及她所宣扬得“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四个时期得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得变化来烘托各时期得社会气氟,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开放得,引人参与得纪念园得空间特色、景观

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以文本类型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领域知识可拓信息网模型和CELTS-3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信息元的教学资源组织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信息特征元数据描述框架、特征词获取、信息元距离度量、信息元匹配规则以及匹配算法等。该系统通过有限的信息元描述无限的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组织,支持学习过程中资源自动重组。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元;特征词;元数据描述框架;匹配规则;匹配算法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rganiz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Units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tension information net of a field of knowledge and CELTS-3, this paper targets at text-type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laborates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rganizing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units, including a frame describing basic data of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btainment of characteristic words, distance between information units, as well as matching rules and algorithm of information unit, etc. The system organizes infinite teaching resources by finite information units, implements efficient orga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us supports the resources automatic regroup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Key words】Teach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Unit; Characteristic Word; Frame Describing Basic Data; Matching Rule; Matching Algorithm 随着网络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教育资源的质量对现代网络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1],教师的意图、观点和思路只有通过教育资源的形式才能得以体现。当前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4]:资源库之间的互操作缺乏相应规范;资源独占系统导致了资源开发的低水平重复和可共享范围小;资源可重用性差,不能根据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自动重组等。普遍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1-4]:(1)教学资源不规范。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描述标准,有着各自的开发目的,使用不同的开发系统。(2)教学资源不独立。长期以来教学软件的

园林规划设计概述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园林、园林绿地系统的范畴和 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园林规划设计 基本原理进行园林设计和创造 素质目标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原 则

目录CONTENTS 2.1 绿地的含义和范畴01020304 2.2 绿地的功能 2.3 绿地类型和特征 2.4 绿地指标 05 2.5 绿地规划与布局

2.1 绿地的含义及范畴 21 标题内容 “绿地”,《辞海》释义“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宜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植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城市绿地 ◆风景绿地 ◆其他绿地

6吸附粉尘,减低对人体的危害。7杀菌作用。植物本身的杀菌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例如悬铃木、紫薇、圆柏等。8降低噪音。噪音会影响人体健康、情绪、听力,使人容易疲劳。林带可降低噪音8-15分贝,尤其叶茂植物。9净化水体。树木吸收雨水,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吸收污水池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化学元素等、水葫芦、水葱、荷花等标题容1调节温度。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2调节湿度。调节绿地区域的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3调节气流。带状绿地可以将夏季季风方向一致时可将城市气流引入城区,冬季可以减低寒风气流,改善气候 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10净化土壤。吸收泥土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5吸收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等,净化 空气

1调节温度。影响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太阳辐射等

第二章__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教学重点 贝恩SCP的分析框架。 教学难点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讨论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研究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反映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 一、产业与市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产业与市场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杨治: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严格地说,就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 马建堂: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是指一组生产具有较高替代率的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可见,从这两位学者分别对产业与市场的定义看,产业与市场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弗格森(Ferguson): 市场是由生产具有紧密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组成的。产品的替代性是从购买者的观点(或产品需求方)来分析的。在某一市场中,产品之间的交叉需求弹性(cross-elasticity of demand)很大,而对其它市场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小。相比较而言,产业是由具有紧密替代性的产品组成的,这种紧密替代性是从供应者的观点(或产品供应方)来分析的。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市场和产业的区别:P 伯吉斯(Burgess): 产业与市场的区别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第一,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基本活动进行定义。产业以生产为特征,而市场以交换为特征。第二,产业与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义。 由上可见,产业与市场是有区别的,而区别两者的标准是因经济分析的需要而定的,因此,这种标准带有相当的主观性和较大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什么是市场? 二、产业组织 一些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企业市场关系的总和,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 有的学者认为: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这种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 有的学者则认为: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这些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就是所谓产业组织。

园林规划设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花境: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2.带状公园:(游憩林阴带)城市中具有相当宽度的(8cm以上)有一定服务设施的带状公共绿地,特别是设在临海、沿江、湖滨或有河流蜿蜒穿越市区的河流沿岸地带。 3.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4.安全视距:行道树设计时还要考虑交叉道口的行车安全,在道路转弯处空出一定距离,使驾驶员在拐弯或通过路口之前所能看到侧面道路上的通行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距离和停车时间,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 5.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群落) 6.孤植: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的,以表现自然生长的个体数木的形态美,或兼有色彩美,在功能上以观赏为主,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 7.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8.自然式设计:以自然起伏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群落为主要内容的园林风环境。 9.城市广场:城市中由建筑、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区生活的中心。 10.均透林带(也称半透风林带):介于稀疏林带和密集林带之间,每100平方米有10-20株乔木,林带配植上下均匀,有害烟尘在通过时多数被阻滞吸收,少量透过林带。 11.乡土化设计:运用乡土植物群落来展现地方景观特色,并创造稳定、持久、和谐的园林风景环境。以美国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詹森、哈普林为代表。 12.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13.密集林带(也称不透风林带):由枝叶稠密的乔木和灌木混栽而成,一般100m2有乔木20-40株。有害气体、烟尘基本不能透过林带,但可以翻越林带。 14.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5.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