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名词解释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肥力。

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因受环境条件以及土壤管理等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称为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肥力在当季生产上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或称土地潜力,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既反映土地质量的好坏,又表明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壤圈:地球表面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相交界并进行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圈层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原生矿物: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同晶替代:矿物结晶时,有些原子(离子)可被性质相似大小相近的其他原子(离子)替换并保持原来的结构。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土壤腐殖质:不是一种纯化合物,而是代表一类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可知,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土壤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

土壤矿质化过程: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矿质养分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是单位重量有机物质形成的腐殖质数量值。

土壤腐殖化过程:是在土壤微生物所分泌的酶作用下,将有机质分解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物合成为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周转

矿化率: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腐殖化作用

激发效应

土壤密度

土壤比重:土壤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或单位体积土粒重量与4℃同体积水重量之比。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重,常用g/cm3表示。

土壤孔隙度: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也叫土壤总孔隙度。

土壤孔隙比: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的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

土壤粒级:按土粒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当量孔径: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也叫有效孔径。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质地分类

土壤质地剖面

土壤结构性:是指由土壤单粒或复粒的不同大小、形状和性质以及相互团聚在一起的状态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状况土壤结构体

团粒结构

土壤孔性

毛管孔隙

非活性孔隙

通气孔隙

吸湿水

膜状水

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

最大吸湿量

最大分子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

凋萎含水量

毛管水上升高度

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

土壤水分有效性

重量含水量

容积含水量

土壤水贮量

相对含水量

土水势:即土壤水在各种力作用下势(或自由能)的变化主要是降低,就称为土水势。

基质势

压力势

溶质势

重力势

土壤水吸力:土壤在一定的水吸力作用下所处的能态。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将土壤水的能量指标与土壤含水量做成相关曲线来反映土壤水的基本特性,这种曲线称为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单位水吸力变化下所导致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变化,即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斜率的负数。

土壤饱和流

土壤非饱和流

土壤导水率

土面蒸发

土壤水汽凝结

土壤入渗

土壤水的再分布:当土壤入渗过程结束以后,其土壤水的运动并未停止,土壤水分在重力或吸力梯度及温度梯度的作用下,会继续向较干下层土壤移动,这个过程在土壤剖面深厚,没有地下水出现的情况下,称为土壤水分的再分布过程。

SPAC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溶质运移

对流

溶质的分子扩散

溶质的机械弥散:因土壤中孔隙大小不同等原因造成局部流速差异引起的溶质移动。

水动力弥散

土壤空气状况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从大气中吸收氧气,同时排放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

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放出的CO2与土壤吸收的O2的容积比。

土壤氧扩散率

土壤热容量

土壤导热率:指单位厚度(1cm)的土层,温度相差1℃,每秒经过单位面积土壤断面(1cm2)通过的热量卡数。

土壤热扩散率:又称导温度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流入单位土壤截面热量使单位容积土壤发生的温度变化。

土壤温度年变化

土壤温度日变化

可变电荷:数量和性质随土壤pH值的变化而变化的电荷。

永久电荷

土壤电荷数量

土壤电荷密度

离子吸附

阳离子静电吸附

阳离子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是指每百克土中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盐基饱和度

互补离子效应:胶体表面并存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阴离子的静电吸附

阴离子的负吸附

阴离子的专性吸附

活性酸:自由扩散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

潜性酸:由于胶粒上吸附着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水解性酸:用弱酸强碱盐浸提土壤,与土壤胶体发生代换作用,代换下来的H+、Al3+进入土壤溶液中所表现的酸度为水解性酸度。交换性酸

石灰位

碱化度

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容量

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它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及其它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的性质。

粘结性:在土壤中土粒通过各种引力而粘结起来,就是粘结性。

粘着性:指土粒粘附在外物上的性质,实际上是土粒,水,外物相互吸引的性能。

可塑性

粘着点

脱粘点

土壤塑性值

土壤塑性指数

土壤抗压性

土壤抗楔入性

土壤硬度

土壤耕性

土壤压板

土壤宜耕性

土壤宜耕期

土壤粘闭

土壤退化:

土地退化

土壤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土地沙漠化

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全球土壤变化。

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植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植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

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直接被植物根系所吸收。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水分过少时,植物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害的还原物质。

(3)土壤空气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植物窒息死亡。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答:粘粒矿物的种类及一般特征:

土壤中粘粒矿物很多,归纳为五个类组

(一)高岭(土)组:又叫1:1型矿物,这一组包括高岭石,珍珠陶土,迪恺石及埃洛石(或称永叙石)

(二)蒙脱石组:也叫2:1型膨胀型矿物2:1 这一组粘粒矿物包括蒙脱石,绿脱石,拜来石等,另外,蛭石有的纳入本组,也有纳入水云母组,因其膨胀性不大。

(三)水化云母组:又叫2:1型非膨胀性矿物或伊利组矿物

(四)间层型矿物以绿泥石为代表,应是2:1:1型矿物,由滑石(属2:1型,与蒙脱结构相似,水铝片中Al3+为Mg2+代替)和水镁石或水铝石重叠而成,阳离子代换量20~40me/100g。我国较少,主要存在于荒境和半荒境黄土母质发育土壤中。

(五)氧化物组

①如,褐铁矿赤铁矿针铁矿薄小铝石三水铝石②水铝美石

4.简述钙积与脱钙过程所需要的条件

过程特点和产生土壤的基本属性

答:所需条件:

钙积过程:干旱、半干旱条件

脱钙过程: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生物气候条件

过程特点:

钙积过程:季节性淋溶条件下,易溶性盐类被淋洗,钙镁部分淋失,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土壤胶体表面和土壤溶液多为钙、镁饱和,土壤表层残存的钙离子和植物残体分解时产生的碳酸结合,形成重碳酸钙,在雨季向下移动,在剖面中部或下部淀积,形成钙积层。

脱钙过程: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碳酸钙重新变为重碳酸钙,从土体中淋失。

脱钙过程:土壤中的碳酸钙重新变为重碳酸钙,从土体中淋失。

5.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6.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

①溶解度不同。HF不溶于水,溶于碱不溶于酸;FA溶于水,既溶于酸又溶于碱。②颜色不同。HF黑褐色,FA金黄色③分子量代换量羟合程度不同。HF均大于FA。④酸性不同。HF弱于FA。⑤碳氮含量和氧硫含量不同。HF的C、N含量高于FA,而FA的O、S含量高于HF。

⑥稳定性不同。HF稳定性强于FA。

相同点:

①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②形状基本相同,大部分都为球形棒状。③吸水量相同,吸收自身重量5倍的水。④结性⑤粘着性可塑性弱于粘粒,强于砂粒。

7.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复杂、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即由各种形态和状态的有机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各种简单的化合物;第二阶段为合成阶段,即由微生物为主导的生化过程。将原始材料合成腐殖质的单体分子,进而再通过聚合作用形成不同分子量的复杂环状化合物。影响腐殖质形成的因素有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温度、土壤反应及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值。腐殖质化过程使土体进行腐殖质累积,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

1用于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换算。2根据水吸力求当量孔径。 3计算比水容量。

10.土面蒸发需要哪些条件?又包括哪三个过程?

11.简述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日变化规律?

12.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特征:是可逆反应,以离子价为依据的等当量代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

影响因素:电荷越多、离子的水化半径越小,离子浓度越高,交换能力越强。

1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影响交换能力的因素:

(1)电荷影响:电荷越多,交换能力越大。(2)离子半径影响:离子半径越大,水化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大。

(3)离子浓度影响:离子浓度越高,交换能力越大。

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随土壤pH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

14.简述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15.土壤粘结力的本性及影响粘结性因素如何?

16.我国土壤退化是如何分类的?

17.土壤质量评价参数指标是如何选择的?

18.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19.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有何区别?

土壤退化是指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四论述题

1.试述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1分子形状:腐殖质分子的形状均为短棒形,整体结构并不紧密,整个分子表现出非晶质特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

分子量:腐殖质的分子量因土壤类型及腐殖质组成的不同而异,总的来说在同一土壤中富啡酸的平均分子量最小,胡敏素的平均分子量最大,胡敏酸处于二者之间。3分子结构:腐殖质分子结构非常复杂,都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中有芳核结构,芳核上有多种取代基。4颜色:整体呈黑色,富啡酸颜色较淡,呈黄色至棕红色,而胡敏酸的颜色较深,为棕黑色至黑色。5吸水性: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其本身重量的500%。6

稳定性:腐殖质都具有一定的生物稳定性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7可塑、粘结性:腐殖质都具有比较弱的可塑粘结性,一般弱于粘粒强于砂粒。8溶解度:胡敏酸不溶于水,但它与钾、钠、铵等形成的一价盐类可溶于水,富啡酸有很大的水溶性,它和一价及两价金属离子所形成的盐类也能溶于水。9化学性质:腐殖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碳、氢、氧、氮、硫,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钙、镁、铁、硅等灰分元素。就腐殖质整体来说,含碳约55-60%,胡敏酸的碳、氮含量一般高于富啡酸,而氧

硫含量则低于富啡酸。

2.试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和生态环境上作用及其条件途径?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有:

(1)土壤有机质为作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土壤有机质富含各种矿质养分,它能为植物生长提供较全面的养分。(2)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土壤保肥力,增强土壤的缓冲能力。土壤有机质胶体可吸附大量的矿质养分离子,以提高土壤的保肥力,同时有机酸及其盐类则为土壤提供了一个伏良的酸碱体系,提高了土壤的缓冲能力(3)土壤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具有较好的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在粘粒间相粘结合过程中起到胶结剂的作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具有伏良的通气、耕性等物理性状。(4)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这主要与土壤有机质的吸湿性有关。(5)土壤有机质有刺激植物生长的功能,它能提高植物及微生物的活性。首先,土壤有机质能促进植物体内糖代谢,促进植物还原糖的积累,土壤有机质还能提高植物细胞的渗透压,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其次,有机质能促进过氧还原酶的活性,可促进种子发芽及根系的呼吸作用。最后,在浓度的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6)土壤有机质能促进微生物生长,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7)土壤有机质能降低农药残留,并能减轻重金属的污染。有机质能吸附有害物质,或与有害金属离子形成螯合体附水流出土壤,从而减轻了土壤的污染。

3.试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其改良途径?

答:肥力特点:

⒈砂质土:这种土壤砂质含量在50%以上。

水分:由于颗粒粗,粒间空隙较大,故水分易透入,透水性好,这些大孔隙毛管作用微弱,渗入的水不易保存于土壤中,保水性弱,因孔隙大,水汽易迅速从土壤扩散出去,水分蒸发快。养分:砂粒主要成分是石英,养分含量缺乏,颗粒粗,保肥力弱。施化肥宜少量多次,防漏肥和后期脱肥。供肥能力强,发小苗不发老苗。气:孔隙大,透气性好,好气微生物活动,有机质不易累积。热:含水量少,热容量较小。物理机械性:砂质土一般可塑性、胀缩性、粘结力和粘着力小。总之,砂质土保水保肥性能弱,后期易脱肥,通气透水性能强,不耐旱,易耕作,土性热,发小苗不发老苗,适种花生薯类、果树等作物。

⒉粘质土:粘粒含量在25%以上。

水分:颗粒细,孔隙小,小孔隙,毛管孔,能将水托住,蓄水性好,孔小透水性差,注意排水。养分:粘粒多,养分含量高,保肥力强,供肥能力差,发老苗不发小苗。气:通气不好,嫌气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耕性:干时硬结,湿时泥泞,干收缩龟裂,应多施有机肥。总之,粘土保水保肥力强,养分丰富,但透水性差,土温低,耕作难,发老苗不发小苗。

⒊壤质土

这是介于粘质土和砂质土之间的一种土壤质地类别,就颗粒组成而言,这种土壤同时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大致“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属于壤质土,是农业上较理想的土壤,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土壤。质地对肥力影响大,但质地并不是决定肥力的唯一因素,一种土壤质地上的缺点可通过改良质地的结构而得到改善。

改良途径:

⑴客土法:砂土加泥,粘土加沙,改良泥沙比例。(粘掺砂,砂掺粘)⑵引洪漫淤:人为的将洪流引入农田,使细泥沉于砂质土壤中,因细泥原是农田表土,含丰富养料,可增厚土壤,改良土壤,称引洪漫淤。⑶改良土壤结构:施有机肥,增加有机质改良结构。4.试述团粒结构形成的机制?

答:(1)团粒结构形成学说:

(2)粘结团聚过程包括粘结过程和团聚过程

凝聚作用:是指胶体相互凝聚在一起的作用,土壤胶体由于带有负电荷而互相排斥,但向土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2+

Mg2+或降低溶液PH值后,土壤胶体表面电位势降低,而使土粒间分子引力大于静电斥力,使土壤胶粒凝聚在一起,但是凝聚作用只能形成微凝聚体。水膜的黏结作用:包括土粒—水膜的直接作用和毛管粘结力的作用无机物质粘结作用:CaCO3

CaSO4及无定形硅酸,氧化铁,氧化铝及粘粒本身都有很好的粘结作用,使粘粒和微凝聚体粘结在一起,土壤失水干燥后,形成土块,这种土块水稳性差,在水中易分散。有机物质粘结作用:有些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真菌、丝状菌菌丝等都有胶结作用,当这些物质分解时产生的脂肪、蜡等物质也都有较好的胶结作用,使有机胶体粘结在一起。

①有机—矿质复合作用:有些有机物质如腐殖质的胶结作用使有机物—矿质体复合在一起。

②蚯蚓等一些小动物活动:蚯蚓

③蚂蚁等一些动物活动有利于团粒结构形成,特别是蚯蚓粪便是更好的有机质。

(2)切割过程

根系切割:根系生长过程中,通过生长对团粒产生压力,使团粒紧实。干湿交替:土壤缩水过程,体积变小,使土体产生裂隙而破碎,

产生许多小团块。

5.试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作用及其改良途径?

答:团粒结构是一种良好耕层的土壤结构,其具体作用:

1能协调水分和空气之间的矛盾

团粒结构具有较适宜的孔性,具有多级孔径的孔隙,在团粒内有小的孔隙,可供蓄水,而团粒之间又有足够的通气孔隙可透水和通气,水和空气在土壤中同时并存,从而协调了水分和空气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土壤透水,蓄水和通气的能力。

2能协调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2分)

由于团粒结构(人工结构改良剂形成的除外)是有机和无机胶体经过多次相互团聚而成,腐殖质和养分含量较高,阳离子代换量也较大,起着小肥料库的作用,团粒之间的大孔隙有空气存在,有充足的氧供应,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分解快,养料转化迅速,因而供肥能力较强;而在团粒内部缺乏空气,进行嫌气分解,有机物质分解缓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因此保肥性能较好。团粒外部嫌气分解越强烈,耗氧较多,升入到团粒内的氧则越小;团粒内部嫌气分解越强烈,养分释放的速率也更慢。所以一方面养分能源源不断的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又能保证养分具有一定的积累,避免养分的损失,从而协调了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3能稳定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热状况)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团粒内部小孔隙保持较多的水分,温度变化较小,可以起到调节土层温度的作用,并且水气并存,改善了土壤热状况,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微生物活动,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提高。

4改良耕性,使作物根系穿插伸展顺利。

只有团粒结构土壤其颗粒近似球形,比表面积减低,团粒之间的粘性、可塑性

粘结性减弱,能显著的改良土壤的耕性,延长土壤的适耕期,并且只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使作物根系穿插顺利。

土壤结构性的改良途径:

1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2注意灌水方式,不能大水漫灌,而提倡滴灌、渗灌;3增植绿肥牧草,实行合理轮作。4施用石灰、石膏。5使用各种土壤结构改良剂。

6.试述华北农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状况?

7.试述酸性土成因?

8.试述碱性土成因?

答:成因:

(一)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其大气降水量远远低于蒸发量,岩石矿物风化释放出来的钾钠钙、镁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上午简单盐类,不能彻底迁移出土体,而大量积聚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由于受生物释放CO2偏压控制,往往形成它们的石灰酸盐和重碳酸盐,这些盐类通过水解产生OH-离子,使土壤向碱性方向演化,这是碱性土壤形成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2CaCO3 + 2H2O ? Ca(HCO3)2 + Ca(OH)2Ca(HCO3)2 +H2O ? H2CO3 + Ca(OH)2Ca(OH)2? Ca2+ + 2OH-

干旱的气候和丰富的钙质是碱性土的主要成因,而岩石矿物风化存于地壳中丰富的K、Ca、Na、Mg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石灰酸盐类,

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植被的选择性吸收,在土壤内富集了K、Ca、Na、Mg等盐基离子,对碱性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影响。这种特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干旱和耐盐碱的植被)是碱性土壤形成的宏观原因。

(三)土壤母质影响

引起土壤碱性主要有三个:

⒈基性盐和超基性盐分别含有丰富的Ca、Mg、K、Na等盐基物质,其风化体中也常含有较多的盐基成分。

⒉沿海滩涂淤泥,含CaCO3及易溶性盐丰富,且地下水和灌溉水质矿化度高,造成土壤呈碱性反应;其次,内陆闭流区域或集水洼地,由于径流水汇来的K、Na、Ca、Mg重碳酸盐丰富,也会使土壤变碱。

⒊含中性硫酸盐母质,在嫌气条件下,由于有机物和嫌气细菌作用,可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然后与硫酸钙作用,转化为碳酸盐,经水解产生OH-,使土壤呈碱性反应。嫌气细菌

Na2SO4 + 4R—CHO — Na2S + 4R—COOH、Na2S + CaCO3? Na2CO3 +CaS↓ Na2CO3 + 2H2O ? NaOH + H2CO3(四)地形的影响

高中洼:在大地形上集水洼地含有丰富的钙、镁、钾、钠等重碳酸盐,变碱。洼中高:在小地形上较高处由于水分蒸发,盐基成分聚积变碱。盐分迁移的16字方针: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去气散,气散盐存

(五)人为活动

过量的施用石灰和生理碱性肥料或引灌碱质污水可使土壤呈现碱性,海水浸渍也是某些碱性土壤形成的原因之一。

调节途径:1施有机肥料利用有机肥分解时释放的大量CO2,以增加土壤中CaCO3的溶解度,消弱其碱度,从而降低其土壤PH值。2施用硫硫化铁及废硫酸或绿矾(FeSO4)等 3施用如(NH4)2SO4,KCl生理酸性肥料4施石膏硅酸钙以钙交换钠,改钠质土变为钙质土

9.试述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关系?

10.试述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11.华北褐土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基本成土过程如何?基本属性如何?

答:1形成条件:

形成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为10~14℃,年降水量500~800mm ,植被为干旱森林、灌木草原,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质和石灰性成土母质。

2成土过程:

①腐殖质积累过程:由于残落物为干燥疏松的降落于地表,水热条件不充足,只能以机械摩擦破碎为主和嫌气条件下分解,所以腐殖质积累不充足。② CaCO3淋溶与淀积过程:由于CO2和H2O存在CaCO3生成易溶性盐随下渗水移动,在水分被固定和CO2分压减小的情况下,可溶性盐生成CaCO3沉淀于土体下部,由于华北降水不够充足,可溶性碳酸盐得不到足够淋冼,所以CaCO3沉淀部位在土体上层。③残积粘化过程:原生矿物在土体内进行原地土内风化而成,由于华北气候条件易使一定深度土层保持稳定土温和湿度,而有利于原生矿物进行土内风化。由于矿物中的铁在华北气候条件下进行土体内铁元素风化和水解,产生部分游离氧化铁,所以华北褐土土壤剖面形态中常有红色铁胶膜。

3基本属性:

机械组成比较均一,质地较细,多壤土;粘土矿物以水化云母、蛭石为主;土壤结构好,疏松,适合耕种,属“蒙金

答:形成条件:①气候:在温带半湿润地区,季节分异明显,冬季漫长,夏季短暂,降雨量500~6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的暖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少雪,土壤冻结期长。②地形:黑土是在新构造运动间歇上升期,地形为漫川漫岗。

③母质:母质单纯,主要是第三纪

第四纪的砂砾。④植被:草原化草甸植被。

成土过程:①有机质积累过程:由于水、热、养分条件较好,有机物料丰富,夏季后迅速进入冬季,微生物运动少,有机物质分解少;返浆期土壤中含有大量水,不通气,土壤处于厌气状态,微生物活动不旺,分解有机物少;返浆期后,雨季来临,土壤粘而不通气,又处于厌气状态,微生物活动不旺,分解有机物少,因此许多有机质积累在土壤中。

②淋溶和淀积过程:形成了土壤新生体:锈斑、锈纹、SiO2粉末。

基本属性:有一个较厚的A层,土质粘重,有锈斑、锈纹、SiO2粉末。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春旱

低温早霜、夏秋涝土壤肥力因子之间不协调。

改良途径:

1抓好水土保持工作;2抗旱3防涝4保肥5培肥相结合,维持地力6合理耕作;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 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 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土壤学重点试题库

名词解释 土壤: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改良和管理的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肥力,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下产生的肥力。 潜在肥力:土壤肥力因受环境条件以及土壤管理等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称为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一部分肥力在当季生产上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部分肥力称为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或称土地潜力,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既反映土地质量的好坏,又表明土地的生产能力。土壤圈:地球表面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相交界并进行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圈层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原生矿物: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原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同晶替代:矿物结晶时,有些原子(离子)可被性质相似大小相近的其他原子(离子)替换并保持原来的结构。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土壤腐殖质:不是一种纯化合物,而是代表一类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此可知,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物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土壤有机质存在的主要形态。 土壤矿质化过程:是指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矿质养分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是单位重量有机物质形成的腐殖质数量值。 土壤腐殖化过程:是在土壤微生物所分泌的酶作用下,将有机质分解所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物合成为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周转 矿化率: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腐殖化作用 激发效应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容重 3.土壤退化 4.土壤养分 5.BS 6.同晶替代 7.富铝化作用 8.土壤圈 9.粘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11.CEC 12.土壤质量 13.土壤结构性 14.可变电荷 15.土壤呼吸强度 16.有机质腐质化 17.田间持水量 18.土壤热容量 19.土壤污染 20.有机质矿质化 (二)填空题 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 孔径的筛子?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 4.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 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 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 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 (四)问答题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 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 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 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 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 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 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 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 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

土壤学试题库

一、名字解释 土壤: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学: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物学形状、利用和改良的一门科学。 土壤肥力: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植物生长的能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 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垂直挖掘后露出的一个切面。 土壤发生层:土壤形成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土壤堆积层: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堆积层(幼年土) 地质学: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科学。 矿物:(狭义)岩石圈中化学元素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包括地壳矿物、宇宙矿物、人造矿物等。 岩石: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岩浆岩: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各种地质作用的沉积物,在地表和地下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下,经过压紧、硬结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由原来存在的岩浆岩、沉积岩和部分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内力作用下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放行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指由于温度变化、风力、水流等物理因素引起的岩石疏松等机械破坏过程。 化学风化:岩石和矿物在大气、水及生物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土壤动物: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 土壤微生物:生活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根际: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 根际效应(R/S):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的现象。 根际微生物:植物根系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 菌根:某些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根瘤:原核固氮微生物侵入某些裸子植物根部,刺激根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它包括土壤中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积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腐殖质: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一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 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复杂的土壤有机质在一定作用下,转变为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量。 土壤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土壤质地:将颗粒组成相近而土壤性质相似的土壤划分为一类并给予一定名称,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学试题全集

绪论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4、森林土壤; 5、土壤圈 二、土壤与土地有什么区别? 三、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土壤的肥力? 四、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森林土壤:是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供给森林植物生活物质的基质。相对草原植被、荒漠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而言的,它的三个特有的成土因素:森林凋落物,林木根系,依赖现有森林生存的特有生物。使得森林土壤有农业土壤、草原土壤有区别。 为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国际上提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土壤形成因素学说,认为土壤是母质(岩)、生物、气候、地形和成土年龄(时间)等5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章 1、风化作用; 2、物理、化学风化; 3、风化壳; 4、残积母质; 5、运积母质 二、化学风化包括哪几种作用? 三、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有几种? 四、岩石风化物的母质类型有哪些? 钙化类型:在干旱和半湿润条件下,岩石矿物经过化学风化,生成易溶性K、Na、Ca、Mg 的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受流水作用逐渐淋溶流失,风化产物中只残留大量溶解度低的CaCO3。 硅铝化类型:在湿带、暖温带雨量适中条件下,岩石矿物受长期风化,可溶性盐强烈淋失,甚至溶解度较小的CaCO3。也被淋溶,而铝、铁、硅尚有残留,风化物变为微酸性,并产生伊利石、蒙脱石等次生粘土矿物。 富铁铝化类型:在热带亚热带,由于长期强烈化学分解,可溶盐强烈淋失,硅酸也产生淋失,风化物中只残存一些难风化的石英、铁、铝的氧化物及次生粘土矿物高岭石。 第二章 1、矿质化过程; 2、腐殖化过程; 3、土壤腐殖质; 4、物理性砂粒; 5、物理性粘粒 二、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三、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及其性质如何? 四、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五、如何理解炼山和在地里燃烧秸秆?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土壤有机质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尤其是N、P、S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线性关系。 2)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和能量来源。 3)土壤有机质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进而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以及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4)可调节土壤的化学性质和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 5)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6)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加速土壤矿物的风化。

《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在线课程试题库 绪论 1、水、肥、气、热是土壤的(肥力)要素 2 3 4 5、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那些方面: (四个选项都选。)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生物支撑作用 接纳、储存和供应水分 储存和供应养分 物质,所以答案大家选有机质这个选项。 7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8、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9、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10、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 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第一章地质学基础 认识矿物 1、具有玻璃光泽的矿物是方解石解理面 2、硬度为4的矿物是萤石 3、具有两组解理的矿物是正长石

4、没有解理的矿物是石英 5、具有油脂光泽的是石英断口 6、云母的解理为不完全解理。× 7、方解石属于原生矿物。× 8、晶体石英有六个光滑的晶体表面,所以它有六组解理。× 9、黑云母比白云母更容易风化。√ 10、矿物的颜色有自色、他色和假色之分。√ 认识岩石 1、下列SiO2最多的岩石是花岗岩 2、下列岩石中,具有斑状结构的是流纹岩 3、以下变质岩中,片理最不发达的是板岩 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大理岩 5、下列岩石中,具有变晶结构的是石英岩 6、花岗岩是变质岩× 7、板岩属于沉积岩× 8、沉积岩在地球陆地表面出露面积最多。√ 9、只有深成的岩浆岩才具有块状构造。× 10、沉积岩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构来分类的,因此同一类沉积岩可能其 组成的矿物不一定相同。√ 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判断题: 1岩石的风化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大类,事实上这三者是联合进行与相互助长的。√ 2. 母质的物理性质对形成土壤的土层影响主要表现为:抗物理风化 弱则土层薄,抗物理风化强则土层厚。×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单位为:克/厘米3。 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

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18、当量孔径:是指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1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2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 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 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 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 ESP : 即碱化度 = Na +交换量 /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 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 2,NO 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 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 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 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 土壤能吸 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 系___、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 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 _2∶1____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 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 是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 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 水率下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 况下是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 解有机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 壤___、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 质量作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土壤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矿化率、腐殖化作用、激发效应、土壤基质、土壤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粒级、当量孔径、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土壤质地剖面、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土壤孔性、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通气孔隙、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水上升高度、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 土壤水分有效性、重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水贮量、相对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土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土壤饱和流、土壤非饱和流、土壤导水率、土面蒸发、土壤水汽凝结、土壤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SPAC、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溶质运移、对流、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 水动力弥散、土壤空气状况、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土壤电荷数量、土壤电荷密度、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活性酸、潜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酸、石灰位、碱化度、土壤缓冲性能、土壤缓冲容量、土壤物理机械性、 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点、脱粘点、土壤塑性值、土壤塑性指数、土壤抗压性、土壤抗楔入性、土壤硬度、 土壤坚实度、土壤耕性、土壤压板、土壤宜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粘闭、土壤退化、土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沙漠化、土壤质量、全球土壤变化。 三、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简述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4、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5、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6、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7、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如何?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比较砂粒、粉粒和粘粒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0、肥沃土壤要求的良好土壤孔性指标如何? 11、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 12、土面蒸发需要哪些条件?又包括哪三个过程? 13、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上的差异? 14、简述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日变化规律? 15、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16、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17、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18、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有那几个方面? 19、简述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20、土壤粘结力的本性及影响粘结性因素如何? 21、我国土壤退化是如何分类的? 22、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如何? 23、土壤质量评价参数指标是如何选择的? 24、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25、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 1、试述土壤腐殖质的性质? 2、试述土壤有机质在肥力和生态环境上作用及其条件途径? 3、试述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其改良途径? 4、试述团粒结构形成的机制? 5、试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作用及其改良途径? 6、试述华北农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状况? 7、试述酸性土成因? 8、试述碱性土成因? 9、试述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关系? 10、试述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土壤学论述题

土壤学论述题 江西农大 1、试题内容简述土壤圈的地位及其与其它圈层的关系。 土壤圈处于其它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土壤圈被视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关系:①土壤圈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与大气间在近地球表面表层进行着频繁的水、热、气的交换和平衡。②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土壤,不仅是高等动植物乃至人类生存的基底,也是地下部分微生物的栖息场所。③土壤与水圈的关系,由于土壤的高度非均质性,影响降雨在地球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及水圈的化学成分。④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和成土作用的产物,从地球的圈层位置看,土壤位于岩圈和生物圈之间,属于风化壳的一部分。2、试题内容成土母质的形成大致可以经过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成土母质的形成大致经过4个阶段:(1)碎屑阶段这是岩石风化的最初阶段,物理风化占优势,化学风化不明显,只有氯和硫元素发生移动,母质中主要是碎屑物质,其成分基本上与母岩一致。(2)钙积阶段这一阶段大部分氯和硫已淋失,Ca、Mg、K、Na 等元素大部分保留下来,有些钙游离出来,形成碳酸钙,往往沉积在碎屑孔隙内,母质呈中至碱性反应。黑钙土、栗钙土等土类的发育就

停留在这一阶段。(3)酸性铝硅阶段(硅铝化类型)这一阶段的母质中Ca、Mg、K、Na都受到淋失,同时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中的硅酸也部分淋失,母质呈酸性反应,颜色以棕或红棕色为主,黄棕壤及部分棕色成土母质的发育至此阶段。(4)铝阶段(富铝化类型)这一阶段母质中的盐基和硅酸全部淋失,残留的只是硅和铝的氧化物,形成鲜明的红色,母质呈酸性至强酸性。我国华南的红壤、砖红壤的成土母质发育至此阶段。 3 试题内容论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调节措施。 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的各种含碳化合物。土壤肥力:是在太阳辐射能的影响下,能及时调节和适应各种外界条件而不断地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能的能力。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是植物和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2)腐殖酸对植物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3)能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4)能提高土壤缓冲能力(5)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6)能加深土壤颜色,提高土壤温度(7)能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调节措施:一、广辟肥源(1)种植绿肥(2)增施有机肥料(3)秸杆还田二是调节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条件(1)合理轮作(2)调节C/N比(3)水气条件(4)酸碱度(5)免耕和少耕 4 比较HA和FA的异同点。 二者共同点:(1)组成元素:都是由C、H、O、N、S等主要元素及少量的灰分元素如Ca、Mg、Fe、Si等组成。(2)结构: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4年土壤学考试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土壤肥力: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持续、适时、适量的提供,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空气、养分、热量及无有害物质存在的能力。 同晶置换:在黏土矿物形成过程中,土壤矿物晶体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半径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不改变晶格构造的现象,同晶置换的结果往往是土壤胶体带负电荷。 土壤缓冲容量:使土壤pH值升高或降低1个时,所需要的碱或酸的量。ESP:即碱化度= Na+交换量/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百分数的范围。 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NO3-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2,NO等的过程 土壤质量:在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界面内,土壤具有保持水和空气质量,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以及支持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的能力。 土壤热导率:在单位土层厚度,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阳离子代换量:土壤交换和吸附阳离子的量,一般转化为1kg土壤能吸附和交换的一价阳离子厘摩尔数 土壤背景值:土壤在自然成土过程中没有人为因素干扰,所形成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组成。 一、填空题(20分) 1.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2.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氢体系、__有机碳体系___、 __铁体系__、_锰体系___、__硫体系__等。 3.高岭石矿物是1∶1型矿_物,晶层间以__氢___键相连;蒙脱石是_2∶1____ 型矿物,晶层间以分子间引力相连;伊利石是2∶1_型矿物,晶层间以离子_键相连。 4.一般土壤的有机含量___小___于5%,有机C折算成有机质的经验系数是 _1.724__。 5.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包括机械稳定性、水稳性和__生物稳定性__方面。 6.团粒结构大小为 0.25-10 mm,而 0.25 mm以下的简称为微团粒。 7.土面蒸发过程可分为不随土壤含水率改变的稳定蒸发阶段、随含水率下 降而蒸发减弱阶段和气体扩散三个阶段。 8.土壤空气和大气进行交换的机制有质流和__扩散___,在一般情况下是 以_气体扩散__为主要交换方式。 9.蚯蚓在土壤肥力的作用有:__改善土壤结构_、___消灭病菌__、_分解有机 质__。 10.常见的土壤质地种类有_砂土_、__砂壤_、__轻壤_、__中壤__、__重壤___、 _粘土__。 11.阳离子交换反应的特点有:__可逆反应__、_遵循等价原则__、_遵循质量作 用定律_、_反应迅速__。 12.土壤氮素的无效化的过程有:_氮素淋失_、_反硝化作用__、_氨挥发 _和__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 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0.2-2μm 3.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 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粘结性影响因素有: (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3)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 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 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 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 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 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 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 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 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 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单位m2/g 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 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 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 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土壤学(环境土壤学)试题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 1、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这里是指土壤资源(A)。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加之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及退化日趋严重的特点表明了土壤资源的(B)。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3、土壤肥力可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但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C)。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4、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的特点是指土壤资源(D)。 A相对不可再生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质量的可变性 D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5、通常把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作为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其中(D)是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A大气圈 B生物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 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 答案要点: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地学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矿物: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土壤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发生层)和母质层。 18.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 19.激发效应:又称为起爆效应,是指外加有机物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来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 20.腐殖化系数:土壤中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所形成的腐殖物质的数量,即单位重量有机物所形成的土壤腐殖质数量的百分数,称为该物质的腐殖。该值的大小与有机物质中木质素含量呈正相关。 21.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22.土壤退化: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2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4. 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