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2011年08月

浅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文/李舒筱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政府所运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大主导政策工具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宏观调控政策要与政策目标相互配合,决策部门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动态决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74-01

经管空间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增长不断减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却保持着较高增长率。其中,政府所运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主导政策工具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势头迅猛,而经济发展方式也得到了有效的转变,但宏观经济的最首要运行影响因素却是复合式通胀压力。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宏观调控已开始转向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相互搭配的新结构。

一、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在过去的2010年,我国处于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却成功地的维护了经济的迅速增长,GDP增速高达10.3%,经济总量更是达到了398000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就业形势也显著改善。2010年全国实现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但由于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出口形势将会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这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各类举措刺激消费,如增发国债等;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如鼓励出口的出口退税;通过加强重点建设,如推进农业产业化等;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如扩大政府公共事业投资等。虽然以增发国债为主要手段的财政政策在扩大投资,引导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财政政策的更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民间消费和投资,从而产生乘数效应,刺激国民总需求的增长。然而我国政府投资乘数效应很小,启动民间的投资基金,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作用具有局限性。不得不提的是,我国政府投资主要是技术改造投资和基础举措措施建设投资,这二者于工业的联系关系度很小,产生效应不明显,带动链条较短;另外,基础的举措措施带动的就业少,政府投资转变为劳动者收入的份额较少后,我国经济市场体系还不完善,缺乏市场效率,这也导致了乘数的迅速变小。此外,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在发挥作用之时,也会应运而生挤出效应。在其中一方面,存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争项目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使民间投资融资的困难系数大大增加。政府投资项目除了动用财政类资金外,还较多的使用了银行信贷资金,而银行信贷部门资金所占比率在80%以上。因此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形式特点,财政政策调控的思路是:(1)保持总需求的稳定性与调整总供给曲线相适应,确保经济又稳又快增长。(2)提高利率,抑制对于消费品的过量游资,以及资本品领域的过度投资,抑制投机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现象,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归平缓。(3)坚持财政补贴,直接投资以及结构性减税等供给管理手段,对支撑攸关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予以一定支持,借此预防利率的进一步上升而对以上产业所带来的破坏与阻碍。

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2010年第四季度,欧美这一重要经济体进入复苏期,也因此支撑了世界经济,全球经济回暖。但是各个经济体的主要国际经济地位的较大差异以及国内经济走向导致了不同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不对称性,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因此,2011年又明确将货币政策基调定位于“稳健”。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促进自主投资快速增长;通过扩大贷款规模,使企业获得更多信贷资金。借此增加企业投资额。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存款利率,鼓励少储蓄多消费。另外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求中央银行应时刻关注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以及国际金融形式,综合运用改变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价格工具,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化。稳健货币政策的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通过扩大消费信贷,支持耐用消费品支出。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未来一段时间应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并重,且以价格工具为主。理论上,提高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有利于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有效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因此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形式特点,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1)适度扩大信贷投放规模。(2)完善外汇市场建设同时适度提高汇率。(3)控制货币投入速度和规模,确保其进入正常的发行范围。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综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强大调节能力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一定局限性——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仅仅依赖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这就有必要使二者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从而充分发挥效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应结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货币应以“控通胀,保增长”为基本要求,以价格工具为主,进一步优化信贷体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在于:银行与财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银行和财政对于货币供应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的银行利率的调整,财政证券的发行等方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紧密不可分割。因此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作为有机统一体才能在运作中发挥理想成效。协调货币与财政具体政策措施包括:(1)继续优化中小企业金融生态,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3)优化财政投资结构,促进扩大消费需求。(4)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培育人力资本优势。(5)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大多数商品价格开始疲软,因此输入型通胀有弱化的趋势。同时,国际经济形势也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决策部门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动态决策,切实提高政策的预见性和独立性。今后,宏观调控政策要与政策目标相互配合,避免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有效的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前提,政策目标要与政策工具相匹配。应该认识到各种政策工具配合是达到政策效果的重要保障。

作者学校:福建农林大学作者简介:李舒筱(1991— ),男,汉,福建莆田,福建农林大学经管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74 2011.0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