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针织物染整复习资料

针织物染整复习资料

针织物染整复习资料
针织物染整复习资料

一、针织物染整加工的目的和内容

针织物染整是针织物编织、染整、缝纫三大生产工序之一,它对提高和改善针织物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提供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并赋予新的功能等有重要的作用。

针织物染整是从针织物坯布(或纱线)开始,经过精炼(煮练)、漂白、碱缩、丝光、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过程,使之成为具有色泽鲜艳、形式多样的花形,并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或特殊性能的产品,为下一阶段缝纫加工提供原料。工序中有物理机械加工和化学染整加工。

三、主要针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一)棉针织物

1、全棉漂白针织物坯布→(碱缩)→煮练→水洗→氯漂(亚漂)→水洗→氧漂→水洗→增白→上蜡(柔软处理)→脱水→烘干→预缩→轧光→检验

2、全棉染色针织物坯布→(碱缩)→煮练→水洗→(氯漂→水洗)→染色(印花)→柔软处理→脱水→烘干→检验→翻布→预缩→轧光→检验

3、高档针织品坯布→(烧毛)→丝光→练漂→浴→染色(或增白)→水洗→脱水→开幅→烘干→浸轧树脂→焙烘→轧光→检验

(二)合成纤维

1、特白产品坯布→松弛精炼→水洗→氯漂(亚漂)→水洗→加白上蓝→(柔软、抗静电整理)→脱水→烘干→热定型→检验

2、染色产品坯布→平幅松弛精炼(吸油)→水洗→(预定形)→染色→水洗→(柔软整理)→脱水→烘干→热定形→检验

3、印花产品坯布→松弛煮练→(加白上蓝)→烘干→预定形→印花→蒸化→柔软→烘干→热定形→检验

第二章针织物及其常用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二、天然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

棉纤维素由初生胞壁、次生胞壁和胞腔组成

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剩基数叫做纤维素分子的聚合度。聚合度的大小影响其强度。

四、蛋白质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蚕丝的结构性能

桑蚕丝每根茧丝由两根单丝(丝素)外包丝胶组成,显微镜下,其纵向平滑无特殊结构,横截面为两个底边平行的三角形。蚕丝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其比例为4:1,占丝总重的90%以上。此外有少量脂蜡、色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物。

第三章针织物染整用水和表面活性剂

第一节染整用水

一、水源和水质

1、硬水和硬度含有可溶性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暂时硬度以钙和镁的酸式碳酸盐(如碳酸氢盐)构成的硬度叫做暂时硬度或称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经过加热煮沸可以除去。

永久硬度水中的钙和镁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构成的硬度叫非碳酸盐硬度,即永久硬度,不能以煮沸方式去除。

2、硬度的表示方法

(1)ppm(mg/L):定义为一百万份水中的钙镁盐,换算成碳酸钙的份数。或1L水中所含的钙镁盐换算成碳酸钙的毫克数。(2)德度:每升水中含有10mg的氧化钙,叫做1德度硬度。

(3)毫克当量(mmol):每升水含有1mmol的钙或镁,叫做1mmol硬度

换算如下

1ppm=0.056德度=0.02mmol/L; 1德度=17.9ppm=0.357mmol/L

水质硬度划分(mg/L):0~15很软水,15~50软水,50~100略硬水,100~200硬水,大于200极硬水。

悬浮物的去除包括凝聚沉淀、澄清、过滤

降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含量的过程成为水的软化,软化方法分为化学软化法和离子交换软化法

1、化学软化法又称软水剂法,是在水中石灰、纯碱、磷酸三钠或六偏磷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等软水剂,与水中的钙镁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或络合物从水中去除,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1)沉淀法

①石灰软化法适用于碳酸盐硬度较高,非碳酸盐硬度较低、且软化要求不高的水,也可用于离子交换前的处理。

Ca(HCO3)+Ca(OH)2→2Ca(CO3)↓+H2O

②纯碱软化法加纯碱煮沸与硫酸盐氯化物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可去除非碳酸盐硬度

③石灰—纯碱软化法:适于处理总硬度大、碱度低的水。①②中生成的MgCO3在水中还有一定溶解度MgCO3+Ca(OH)2→Mg(OH)2↓+CaCO3↓

④磷酸钠软化法:磷酸三钠与钙镁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磷酸镁沉淀,具有较好的软化效果,可降水软化到100mg/L以下

3Ca2++2NaPO4→Ca3(PO)4↓+6Na+3Mg2++Na3PO4→Mg3(PO)4↓+6Na+

⑤石灰—苏打—磷酸钠软化法,可较上述方法除去更多的硬度。

(2)络合法多聚磷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

2、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法

离子交换树脂是在合成树脂中引入酸性或碱性基团制成的,引入酸性基团的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水中各种阳离子;引入碱性基团的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水中各种阴离子。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就可去除水中的各种离子,称为无离子水或要求很高的高压锅炉用水。使用久后可用NaOH和HCl溶液分别使有对应酸碱基团的交换树脂再生。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低浓度下,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或界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征由性质不同的亲水基(疏油基)和疏水基(亲油基)两部分组成

CH3·CH2·CH2……

O-

亲油基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溶液中不能电离的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电离的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其离解后生成离子的类型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离解后,亲水基团带正电荷;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离解后亲水基团带负电荷;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离解后,亲水基团既带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在碱溶液中呈阴离子性,在酸性溶液中呈阳离子性,在中性溶液中呈两性。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能离解,亲水基团不带电荷,主要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构成,靠整个分子中的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显示表面活性。与离子型相比的优点为在溶液中不易受强电解质和pH值的影响,稳定性高,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

特殊类表面活性剂含氯表面活性剂、含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

(一)润湿和渗透作用

1、润湿与渗透水滴能很快地在物体表面铺开是,称物体能被水润湿,若水保持球状不能在物体表面铺开,说明水不能润湿物体。

针织物纤维内部以及纤维、纱线之间都有无数大小不同的空隙,称为毛细管。未煮练的棉布含有疏水性的杂质,如蜡状物质,因此水滴不能润湿。把少量拉开粉类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滴在不上,织物很快就被润湿,这是表面活性剂起的作用称为润湿或渗透作用。

2、表面张力与润湿的关系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由于润湿程

度的不同,可以呈现不同状态。

如右图,θ=0°时,液滴在物体表面铺展,完全润湿;0°<

θ<180°时,液滴在固体表面部分润湿;=180°时,液体呈

球状,为完全不润湿。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润

湿很渗透作用,是由于显著地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

γS为固体表面张力,γL为液体表面张力,γSL为固液界面张

力,液体在固体表面达到平衡时作用于O点的力应保持以下

关系。

=γSL+γL·COSθ

γ

或COSθ=(γS-γSL)/γL

接触角θ可以衡量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θ越小,润湿越好。对

于特定的γS固体一定,γL和γSL越小,cosθ值越大,θ越小,有

利于润湿

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γL和γSL降低,润湿性增强。针

织物练漂中加入润湿剂可以提高练漂效果,利用就是这一作用。

(二)、乳化分散作用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放在一起,使一种液体以极微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这种体系称为乳液或乳状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将不溶性的固体以极其微笑的粒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液或悬浮液,这种作用称为分散作用

(三)、发泡与消泡作用气体作为内相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泡沫。工业消泡剂都是表面张力较低、易于在溶液表面铺展的液体。消泡机理一般是消泡剂在液膜表面铺展是会带走临近表面的一层溶液,使液膜局部变薄,表面张力分布不均,产生薄弱环节,从而使液膜破裂,泡沫消失。

(四)增溶作用一些非极性的碳氢化合物,如苯、矿物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是可以溶解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中,形成类似透明的真溶液,表面活性剂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作用。

(五)洗涤作用洗涤是针织物染整重要的工序,有效的洗涤剂都是表面活性剂,但表面活性剂并不都是好的洗涤剂。因为洗涤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各种基本性能的综合,因此洗涤性能又称表面活性剂的“衍生性能”。好的洗涤剂要同时具备润湿、乳化分散、和增溶性能等。

洗涤过程:织物·污垢+洗涤剂?织物·洗涤剂+污垢·洗涤剂→漂洗

洗涤剂与污垢反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润湿、渗透、乳化、增溶、分散和起泡作用等,以及机械作用,是污垢从织物表面脱离下来,分散悬浮与水溶液中,漂洗除去。优秀的洗涤剂应当能降低污垢与织物表面的结合力,防止在玷污。

CMC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表面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单分子膜,溶液的表面张力降到

最低,接近于油的表面张力。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张力不再下降,在溶液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增加,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胶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刚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用CMC表示。实际使用表面活性剂时,其浓度应稍大于CMC,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HLB 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基聚氧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亲水性越强,通常采用亲水亲油平衡值(即HLB值),

衡量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能。

石蜡没有亲水基,HLB值为0;聚乙二醇完全为亲水基,HLB为20 。所以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20之间。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

第四章针织物的前处理

针织物的前处理,主要目的是除去坯布上的杂质和色素,也称为练漂。练漂后的针织物可以获得洁白、柔软和良好的调整、渗透性能,以便于染整加工顺利进行,并提高服用性能。

第一节棉针织物的前处理

烧毛:针织物以平幅(圆筒)状迅速通过高温火焰,利用绒毛与布身升温速度不同的原理,把表面绒毛烧去,而织物本身并未受到损伤的加工。

精炼(又称煮练)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纤维素的共生物等天然杂质和织造时沾上的油污等,改善织物的润湿性、手感等性能,以利于后续加工。

漂白是在纤维不明显受到损伤的前提下,去除色素,提高织物白度的过程。而在漂白过程中,棉纤维上残留的杂质等,可进一步去除

(一)精炼用剂的使用与杂质的去除

1、烧碱(煮练剂)果胶、含氮物质:果胶质在烧碱的作用下,生成可溶性的果胶酸钠盐被除去,烧碱在高温下能使果胶中酯键水解成可溶性的羧酸钠除去;含氮物质在热的烧碱溶液作用下,分子中的酰胺键水解,生成简单的可溶性氨基酸钠盐被除去。

2、表面活性剂(精炼剂)蜡状物质: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类,用碱处理能皂化除去,不能皂化的蜡状物质,在精炼剂的润湿、乳化、洗净作用,与烧碱产生协同效应,使蜡状物质被乳化、分散在碱液中,防止再粘附,经排液和水洗去除。精炼剂一般是阴离子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拼混物。

3、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棉籽壳: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防止棉纤维在高温带碱情况下被空气氧化脆损。有助于棉籽壳的去除,因其能使木质素变可溶性的木质磺酸钠,是蛋白质及果胶物质分解变成氨基酸等有机酸钠盐溶于碱液中。

4、硅酸钠:吸附精炼液中的铁质,防止织物产生锈渍和锈斑,还能吸附杂质分解后的产物,防止其沉淀到织物上,提高织物润湿性和白度。

5、磷酸三钠:软化水,去除煮练液中的钙镁离子,防止钙斑的形成,提高煮练效果。其溶于水增加了碱度,可减少烧碱消耗。灰分等无机盐类物质大部分直接溶解于水中去除,少数不溶性部分在煮练后的酸洗中可去除。

色素在漂白过程中被破坏去除,部分色素也溶于沸水。

(二)精炼设备及工艺

1、间歇精炼工艺设备

煮布锅一中间歇式精炼设备,织物以绳状形式加工,煮布锅精炼去杂效果较好,精炼匀、透,特别对一些紧密织物,效果更显著,但生产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高压煮布锅有铁柱圆筒形锅身、加热器、循环泵组成。

2、连续汽蒸精炼设备由轧碱、汽蒸及水洗等装置组成,汽蒸连续属连续化加工,生成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三、棉针织物的漂白

(一)次氯酸钠漂白

1、漂白原理次氯酸钠漂白,其漂白主要作用的是HClO和Cl2。碱性条件下HClO是漂白主要成分。pH值低于4时主要是HClO和Cl2起漂白作用。HClO和Cl2可以发生多种形式的分解,与色素中的共轭双键发生加成反应,破坏色素的发色体系,达到消色漂白的目的。分解产物与色素还可能发生取代、氧化、氯化等其他反应。

2、次氯酸钠漂白工艺及影响因素分析

(1)漂白的pH值:漂白速率随pH值的升高而减慢;pH值在7时,纤维损伤较严重,2~4和9~11时,损伤较小;酸性环境下,漂液有大量氯气逸出、酸性对纤维有潜在损伤、速率太快难以控制。一般选择pH值在9~11漂白,纤维损伤低,虽速率较慢,但易于操作。

(2)漂液的浓度提高漂液浓度,织物白度相应提高,但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白度的提高不明显、纤维损伤加剧、药品浪费、加重脱氯负担。漂液浓度根据织物的含杂情况及对白度的要求和漂白方法决定,一般有效氯为0.8~2.5g/L,淋漂时浓度低于轧漂。

(3)漂白的温度和时间提高漂白温度,能提高漂白速率,缩短漂白时间,但同时纤维氧化的速率也大大提高、导致聚合度下降。一般漂白温度控制在35℃以下,时间30~60min

3、次氯酸钠的漂白方法和设备

次氯酸钠漂白有淋漂和轧漂等方法,由于许多金属或重金属化合物对次氯酸钠有催化、分解的作用,是纤维受损因此氯漂常用陶瓷、塑料或石料等容器。

(1)淋漂将织物导入淋漂槽内进行。淋漂时,用泵把漂液抽到上面的淋液管中,淋洒如淋漂槽,漂液再经假底流入漂液池。反复循环漂白。

(2)轧漂利用绳状或平幅水洗机,使织物多次经过浸压,再堆置于空气中氧化,然后进行水洗、酸洗、脱氯。轧漂可将工

艺过程连续化,缺点是机械张力较大,易使针织物拉长变形。由于织物吸收漂白液较少,故浓度比淋漂高。

(二)过氧化氢漂白

1、漂白原理

过氧化氢是强氧化剂,受热、光、催化剂作用容易分解:2H202→2H2O + O2

水溶液中电离:H2O2→H+ +HO2-;HO2-→H+ +O22-

其他形式:HOOH→2OH·;HOOH→H·+ HO2·

①有效分解:HO2-是漂白的有效成分,它可能与色素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是天然色素的共轭发色体系遭到破坏而消色,达到漂白的目的。

②无效分解:分解产物对纤维有损伤的HO2·、HO·、和O2等,虽然对色素也有破坏作用,但对纤维的损伤显著。

实际漂白时,两种分解同时存在,应控制好工艺条件,尽量减少无效分解。

2、过氧化氢漂白的工艺条件

(1)漂液的pH值pH<3白度良好纤维强力很低;3~7时,白度较低;7~11之间,织物白度随pH增大和增加;小于3或大于11时,强力较强。pH继续增高,白度和强力两者都很差,可能引起H2O2无效分解,生产O2和过氧氢游离基,使纤维受损。综合白度、强力、纤维聚合度和H2O2的分解率等多种因素,一般控制PH值为10~11。

(2)漂白温度提高漂白温度,可以缩短漂白时间。选用汽蒸或煮漂,温度为95~100℃。

(3)漂白时间一般在90~180min。

(4)漂液温度白度随H2O2浓度增加而提高,当浓度提高到6g/L以上时,白度不再明显提高纤维聚合度有所下降。一般浓度为2~6g/L。

(5)稳定剂作用消弱重金属离子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常用稳定剂:硅酸钠、非硅氧漂稳定剂。

四、丝光和碱缩

丝光是棉纱线或棉织物在张力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耐久的光泽,并提高对染料吸附的加工过程。

碱缩是棉针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的过程。主要目的在于增加针织物的组织密度和弹性。

丝光效果的评价,一般是测定丝光纤维对氢氧化钡的吸附能力,即钡值。钡值是指丝光纤维对未丝光纤维吸附氢氧化钡的百分数。

(一)丝光碱缩原理

棉纤维与浓烧碱横向发生剧烈溶胀,长度缩短,纵向由扁平状变为圆滑的柱形,同时纤维的胞腔和天然捻回也消失。若施加张力控制其收缩,纤维表面的皱纹消失变得光滑,对光线产生规则反射,提高了光泽。因为在碱溶液中发生的溶胀不可逆,故所获得的光泽是持久的。

(二)棉针织物的丝光

1、丝光的影响

丝光后,结晶度由70%降为50%,由于结构松弛变化,引起物理化学性能变化。吸附能力增加,水解氧化比未丝光的强。

赋予棉针织物优良特性:尺寸稳定,消除皱痕,降低缩水变形,纺织单面织物卷边现象,光泽提高;改进织物手感,增加织物弹性,布面平滑,提高织物强力,提高化学吸附和上染性能。

2、丝光影响因素分析

(1)碱液浓度棉纱的收缩率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烧碱浓度上升到245g/L时,棉纱的收缩率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碱液浓度,收缩率反而下降。若在245g/L时及时施加张力,便能得到良好的光泽。棉纱对染料的吸附能力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碱液浓度上升到430g/L时吸附能力最高,但和156~212g/L相比增加的并不多。若以改善光泽为主要目的,最适宜的碱液浓度为245g/L,若以提高吸附能力为主要目的,适合的碱液浓度为156~212g/L。

(2)碱液温度烧碱与纤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随着丝光的进行,碱液的温度升高。温度高,会造纤维素水解或氧化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高有利于碱液想纤维内部渗透。温度低对纤维本身效果好,但由于碱液粘度增加,不易渗入纤维,降低丝光速度。为提高丝光速度,又使丝光均匀、效果好,一般提高碱液浓度,室温丝光。采用带夹层的碱液槽,夹层中通冷水降温。

(3)时间对于已精炼的棉制品,渗透性良好,易于湿润,所以30s内对碱液的吸附和纤维的收缩可达最大值的90%,50s 内丝光作用基本完成。未精炼的棉制品丝光时,由于润湿性差,碱液不易渗入,所需时间一般不少于2min。

(4)张力随着张力的增加,产品光泽和强度提高,但断裂延伸度度则随着张力的增大而降低。继续增加张力,光泽增加不多,断裂延伸度下降。碱液松弛处理不能改善光泽,但是处理后织物的弹性提高,使断裂延伸度有较大提高。张力下丝光的钡值低于无张力时的钡值,因此,要获得最好的光泽,就不能同时获得最高的吸附能力。

(5)丝光后的去碱第一阶段是在张力下去碱,以防止职务上还含有过多碱时的收缩,必须把织物上含碱量洗涤至5%以下,才能在无张力下去除残余的间,否则织物将产生收缩,影响光泽和丝光效果。第二阶段是在无张力下去碱,主要是洗除残余的碱,,使织物呈中性,水洗前后槽内工作液的pH值应保持一致。

碱缩温度:温度过低,由于碱液粘稠渗透性差,影响碱缩效果,在干布碱缩时表现更为突出;温度过高,由于碱液和纤维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25℃以上,碱缩效果显著下降,理想的碱液浓度为15~20℃。

碱缩工艺流程:浸轧碱液→堆置收缩→洗涤去碱(热水洗、冷水洗)

五、棉针织物的增白

(一)增白原理

1、上蓝采用微量的蓝色、紫色染料或涂料使织物着色,施加的蓝色染料选择性地吸收黄色光,抵消织物上的黄色,提高百度。缺点:织物吸收的光增加,反射光的总量减少,使织物的亮度降低,不是亮白而是苍白或灰暗。上染用的染料为直接或活性染料。

2、荧光增白采用荧光增白剂发射出的蓝色荧光,与织物上反射出来的黄光混合称为较强的白光,抵消织物的淡黄色,达到增白的过程。效果好。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反射蓝色或紫色可见光的无色荧光涂料。荧光增白是根据蓝色光与黄色光互为补色光,这两种光混合成白色光这一原理进行的,与上蓝不同的是,不仅白度增加,而且反射光的总强度提高,亮度增加。

荧光怎拜祭是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与纤维亲和力高,耐光牢度较好,耐氯牢度较差,遇酸泛黄。避免与酸、还原剂及强碱接触,增白浴中性或微碱性。因其属于阴离子型,不能和阳离子型物质接触,否则产生沉淀。

第三节天然丝针织物的前处理

一、蚕丝针织物的精炼

蚕丝的组成中,丝素(又称丝质或丝朊)是主要组分,此外,还有共生物,其主要成分是丝胶,还有少量的矿物质、油蜡、色素。

精炼的目的主要是去除丝胶,同时附着在丝胶上的其他杂质也随着丝胶的去除脱离织物,故天然丝的精炼又称为脱胶。

脱胶原理丝素和丝胶虽然都是蛋白质,但构成丝素和丝胶分子的氨基酸不同,因此性质也不同,这就为脱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丝胶和丝素在结构上的差异,丝胶对化学药品和酶的作用都比较敏感,在水中,特别是近沸点的水中能发生剧烈溶胀、甚至溶解。而丝素对酸、碱等化学试剂及生物酶等显示出较高的稳定性,在水中不能溶解,较为稳定,利用这一特点,便可能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丝胶脱去而不损伤丝素。

为了保证蚕丝针织物在精炼后的加工中不受或少受损伤,精炼时,可不比将坯绸上的丝胶全部出去

脱胶程度通常用练碱率(失重率)表示:

练碱率一般控制在23%左右。

脱胶可以在pH值为1.75~2.5的酸性溶液中或9~10.5的碱性溶液中进行,由于酸脱胶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产品手感差,所以生脱胶一般在pH值为9~10.5时进行。碱性脱胶时应避免使用硬水。

第四节合成纤维及其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

合成纤维不含天然杂质,一般不用练漂,但由于在织造过程中,可能沾上油污,纺丝时加入一些油剂、抗静电剂等,因此合成纤维针织物仍需进行适当的前处理。

合成纤维的精炼一般采用肥皂或其他洗涤剂,必要时可加入纯碱,精炼都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并采取松弛方式,以消除纤维或织物的内应力。除特白产品外,一般不用漂白,对特白产品可用双氧水,或进行荧光增白剂增白。

第五章染色基本知识

第一节染料基础知识

一、染料的概念

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得一定颜色的有色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大多溶于水,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溶于水的有

色物质,染料对纤维要有亲和力,使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牢度及鲜艳度。

有些有色物质不溶于水,对纤维也没有亲和力,但能靠粘合剂的作用机械地黏着与织物的表面或内部,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或涂料。涂料也可以用于染色,但更多用于印花。

染色和印花就是按纤维的性质和加工的要求,使用不同的染料,使它们在水溶液(或其他介质)中,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固着在纤维上。

二、染料的分类和命名

(一)染料的分类

染料的分类方法,可以按照它们的性能或化学结构分类。一种结构类型的染料,可以通过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产生不同的染色性能,甚至成为不同应用类别的染料;反之,同一应用类别的染料,可以有不同的化学结构性能。

1、应用分类根据染料的应用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应用分类”。目前应用于针织物染色的染料,按其应用性能分,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酸性酶染染料、酸性含酶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硫化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等。

用于棉等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

用于蛋白质纤维(羊毛、蚕丝)和聚酰胺纤维染色的有酸性染料、酸性含酶染料等;

用于腈纶染色的为阳离子染料;

用于涤纶等聚酯纤维染色的为分散染料;

一类染料除了主要用于某种纤维的染色外,有时也可用于其他纤维的染色,如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可用于蚕丝和锦纶的染色,分散染料又可以用于腈纶、锦纶等合成纤维针织物的染色。

2、化学分类根据染料化学结构或特征集团进行的分类方法较化学分类。根据化学分类,常用的染料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等。化学分类法适用于染料工作者对染料结构与性能、染料合成纤维针织物的染色。

(二)染料的命名

商品染料的命名一般包括:冠称、色称和尾注三个部分。

1、染料的类别(冠称)染料的冠称,通常是染料的应用类别,或染料生产厂家自定的染料专用名词。

2、染料的颜色(色称)染料的色称以染色后所得到的颜色命名,如红、黄、蓝等。有时为了区别色彩上的差异,在颜色名称前加上一些修饰词,如酒红、金黄、天蓝等。

3、符号或尾注符号或尾注是进一步表示染料的色光、牢度、性能、状态、浓度、纯度、用途等,通常用英文字母表示。如B表示偏蓝光;C表示适于染棉;D表示用于染色;E表示适于浸染;E e表示高浓;L表示耐光或耐晒,或匀染性好。

为了表示颜色偏红、偏绿、偏蓝的程度,在R、G、B等字母前可以加上数字如1、2、3、4……或写RR、GG等。

如“分散红3B”,“分散”表示染料的类别,“红”表示染料所染得的颜色,“3B”表示该染料所染得的颜色偏蓝光,“3”表示偏蓝的程度。

三、颜色与测配色

(一)光和色

光是一种电磁波…………略……~\(≧▽≦)/~

可见光范围内,当某种波长的光与另一特定波长的光,一适当的比例混合而消色,即得到白色光,我们把混合后得到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称为互补色光。

不同物体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对入射光会产生反射、吸收和透射。若可见光全部透射过物体,该物体就表现为无色透明;全部被吸收,该物体就为黑色;全部反射,呈白色。各波段可见光被物体均匀地吸收一部分时,物体呈灰色;当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可将选择性吸收时,物体呈现所吸收的光的补色。

(二)测色系统

光源会影响对光的观察效果,在测定样品颜色时,应选定一个标准光源,才能有一个统一的颜色感觉。

1、孟赛尔系统目前最常见的描述颜色及色差的方式为孟赛尔系统,其将颜色分为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为颜色的三种基本属性。

(1)色相又称色调,表示物体的颜色,体现彩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如红、橙、黄等色调。光谱色的色相由可见光的波长或光谱分布决定。单色光的色调取决于它的波长,混色光的色调取决于反射光各种波长光的相对量。

(2)明度是表示物体表面色明亮程度的一种属性。物体吸收的光越少,表面的光反射率越高,明度越高。白>黑,黄>蓝。(3)饱和度又称纯度或彩度,表示色彩本身的强弱或彩色的鲜艳度。单色光完全不含白光的成分,是最饱和的彩色,饱和度为1。单色光中掺入白光的成分越多,饱和度越低。在某色相颜色中,非彩色(白光)的成分越少,则该颜色的饱和度越高。

物体色的饱和度决定于该物体表面反射光谱的选择性程度。

(三)拼色

1、颜色的混合

(1)加法混色:是各种不同颜色光的加和。混合色总亮度等于混合色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三原色光为红绿蓝,三原色光相加混合得到白色光。

(2)减法混色:使入射光减弱的混色过程称减法混色。混合后样品亮度降低。减法混色的三个原色是加法混色三原色的补色即红黄青,习惯称红黄蓝。减法混色的三原色拼混,由于光的衰减产生黑色。染料或涂料的染色和印花配色都属于减法混色。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概述) 染色方法的实施是在染色设备上完成的 按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机、卷染机、轧染机 按被染物形态:散纤维染色机、纱线染色机、织物染色机、成衣染色机 按染色温度及压力:常温常压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 按设备运转方式:间歇式染色机及连续式染色机 一匀染和移染 广义的匀染是指染料在染色织物表面以及在纤维内各部分分布的均匀度 染料在纤维内均匀分布,透染 分为4种情况 (1)在纤维束及纤维内分布均匀,理想状态 (2)在纤维束内分布均匀,但只分布在单纤维表面,纤维环染,近似匀染,染色结果较第一种情况浓 (3)纤维束环染(白芯) (4)纤维束外围纤维环染或不均匀染色,内部纤维不染色 影响匀染因素 (一)纤维及及其结构均匀性 不同成熟度的棉 不同产地、不同生长部位的毛 化学纤维 前处理 (2)上染条件 初染速率太高或上染速率太快 浸染控制匀染手段 缓染——控制上染速度和加入缓染剂 移染——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

轧染控制匀染手段 浸轧均匀性 防泳移 散纤维染色:多用于混纺织物、交织物和厚密织物 纱线染色:纱线制品、色织物或针织物 成衣染色:小批量、交货短、适应变化 原液着色:有色纤维,如丙纶 根据把染料施加于染色物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的方式不同,染色方法可分为浸染(或称竭染)和轧染两种 (一)浸染 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在染色过程中,染料逐渐上染纤维,染液中染料浓度相应地逐渐下降 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纺织品染色,尤其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 浸染时,染液及被染物可以同时循环运转,也可以只有一种循环 一般为间歇式生产,设备比较简单,操作比较容易,生产效率较低 主要有:散纤维染色机、绞纱或筒子纱染色机、经轴染色机、卷染机、绳状染色机、喷射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等 浴比:浸染时,染液质量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染色浓度:染料用量一般用对纤维质量的百分数(o.m.f.)表示 影响染色因素: (1)保证染液各处的染料、助剂的浓度均匀一致 (2)控制上染速率,通过调节温度及加入匀染助剂来达到 调节温度使染浴各处温度均匀一致,升温速率必须与染液流速相适应 加入匀染剂可控制上染速率,或增加染料的移染性能 (3)浴比大小 (4)消除织物内应力 (二)轧染 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异同点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异同点 印染的目的和要求 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实质上是以染料从外部介质(外相)向纤维(内相)的转移扩散过程为基础的,是染料在俩相中的分配过程。包括染料从外相向纤维表面扩散、在纤维外表面的吸附、在纤维中的扩散及在纤维内表面的吸附与固着所组成。外相可能是固态、液态、气态、或液态和气态的结合态(超临界态)。染色过程中的液态介质。乃是染料在水中、有机溶剂中或其混合物中的溶液或分散液。印花过程中的浆膜为固态外部介质。分散染料热熔染色高温焙烘升华后出现了气态外部介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则是结合了液体与气体俩种介质性质的一种新型染色介质。染色和印花的最终目的是使染料在纤维内表面(含外表面)的吸附和固着。 所谓染色是指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使纤维、纺织品获得颜色的加工过程。它包括江染料制成某种介质(一般是水)的溶液或分散液,利用染料和纤维之间产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作用多纤维染色,或者利用化学方法使染料中间体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从而使纺织品具有一定的颜色。纺织品通过染色所得颜色应符合颜色的色泽、均匀度和牢度等要求,同时也应该符合一定标准的生态环保要求。 针织物和机织物染整的相同点 针织物和机织物的常用纤维相同,包括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几大类。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纤维素纤维。其中棉的用量是最大的。 染整用水要求大致相同,主要要求为:染整用水,应为无色、无味、无臭、透明(不含混浊物),另外少含盐类,如各种正负离子,钙、镁、铁盐以及氯等;硬度一般不高于100mg/L。 针织物和机织物的钱处理流程大致相同,都经过烧毛、煮练、漂白、丝光(碱缩)。 煮练:针织物和机织物的主要煮练剂都是烧碱。精练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亚硫酸钠(或轧硫酸氢钠)、硅酸钠还有磷酸三钠等。煮练设备都用煮布锅、汽蒸箱等。

针织复习整理

第二章 第一节平针组织 1 平针组织的结构 2 提高针织物尺寸稳定性的方法: 松式加工方式(在针织生产全过程) 松式处理(实验室条件下):干松弛、湿松弛、条件平衡、全松弛 后整理(工业化生产) 干松弛处理:下机坯布在无搅动无张力状态下平放24h,干松弛处理的织物尺寸的回复是有限的。 湿松弛处理:在无搅动无张力状态下,将织物在30℃温水中浸湿,并在无张力状态下吸去过量的水,再在40 ℃~60 ℃温度下烘30min。湿松弛处理的效果好干松弛处理。 条件平衡处理:织物经过5次洗涤并在自由状态下干燥,这时织物的尺寸已经基本不再发生变化。 全松弛处理:织物经过滚筒式洗衣机洗涤和脱水后,再在滚筒式烘干机中在60 ℃~70 ℃温度下烘30min。经全松弛处理的织物接近平衡状态。 3 线圈歪斜 原因:形成线圈的纱线力图退捻。 解决方法: 1.采用低捻和捻度稳定的纱线; 2.采用两根捻向相反的纱线。 4平针组织的结构特性 卷边性:纵向向工艺反面卷,横向向工艺正面卷 脱散性:顺编织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延伸度: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度。 5 沉降片 片鼻、片喉:握持旧线圈

片颚:弯纱时搁持纱线 片喉:牵拉 片踵:受沉降片三角控制 6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单面四针道圆纬机1)舌针(2)沉降片(3)织针三角、沉降片三角、三角座(开和封闭式)。(4)导纱器 1-----舌针,2---针筒3——沉降片4——沉降片圆环5——织针三角座6——沉降片三角座7——导纱器 对比一下 7 成圈过程

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 退圈: H=L+X+a-b-f L-针钩头端至针舌末端的距离; X-弯纱深度 a -退圈结束时针舌末端至沉降片片颚的距离 b -针钩部分截面的直径 f -纱线直径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可靠的退圈a≥h max h max——最大空程 h max=0.5l max l max-机上可能加工的最长线圈长度 2.垫纱 关键:垫纱的可靠性垫纱过程中,纱线的位置及位置参数: 握持点O:针钩内点处于握持平面时的那一点。 垫纱纵角β:纱线在针平面上的投影与握持线之间的夹角。 垫纱横角α:纱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片颚线(旧线圈配置线)之间的夹角。 若导纱器径向太靠外(b偏大),则垫纱横角α过大,纱线难以垫到针钩下面,从而造成旧线圈脱落即漏针。如导纱器径向太靠内(b偏小),则α角过小,可能发生针钩与导纱器碰撞,引起针和导纱器损坏。 若导纱器位置偏高(h偏大),则垫纱纵角β过大,易使针从纱线旁边滑过,未钩住纱线,造成漏针。若导纱器位置偏低(h偏小),则β角过小,在闭口阶段针舌可能将垫入的纱线夹持住,使纱线被轧毛甚至断裂。 在确定导纱器的左右位置时,除了要保证正确垫纱外,还要兼顾两点: 要能挡住已开启的针舌,防止其反拨; 在针舌打开(退圈过程中)或关闭(闭口)阶段,导纱器不能阻挡其开闭。 3.闭口 闭口起始于旧线圈与针舌相遇的一刻;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针舌尖向上翘, 有利于闭口; 闭口结束时,针舌对针钩产生一个冲击; 解决办法:压针三角设计时,角度减小,减小织针垂直下降速度。 4.套圈 套圈时,随着针的下降,旧线圈扩张,脱圈时刻线圈长度最大,线圈中的纱线可能要发生转移; 5.弯纱、脱圈与成圈 弯纱深度——针钩内点低于沉降片片颚线的垂直距离。 弯纱形式: 单式弯纱——针一次弯成所需的线圈长度.

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

FZT 70006-2004《针织物拉伸弹性回 复率试验 方法》 1xx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伸长和定力法测定针织物的拉伸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针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弹性变形 材料在除去外力后,可回复的变形,关于针织物用拉伸弹性回复率表示。 3.2塑性变形 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变形后除去外力,不能复原的变形。用塑性变形率表示。 3.3定伸长力

材料被拉伸至规定伸长率时相对应的力。 3.4定力伸长率 材料受规定拉伸力作用时产生的伸长率。 4原理 使用专用仪器设备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释负后按照其变形大小,运算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5仪器和工具 5.1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纳CRE型拉伸试验仪): 5.1.1夹距长度:100mm±1mm。 5.1.2夹持器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mm/min,回程速度为50mm/min,精确度为±2%。 5.1.3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伸长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 5.1.4仪器应能够设置预加xx。 5.1.5夹持试样的夹持器应防止试样拉伸时在钳口滑移。 5.1.6仪器具备定力保持功能。 5.2剪刀、钢尺(精确到1mm)各一把。 7样品和试样 7.1样品须距布端1.5m以上处裁取。 7.2试样应具有代表性,距布边10cm以上裁剪,要求表面平坦,不得有阻碍试验结果的疵点。 7.3按照需要确定试验项目,每项试验裁剪直向和横向试样各3块,试样有效尺寸为100mm×50mm。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涤棉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既保持了涤纶的特点,又改善了穿着不透气等缺点,是针织面料中又一较典型的产品。 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前处理原理与目的 T/C织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目的的去除棉纱线上的天然杂质,这些天然杂质主要包括棉籽壳、蜡状物质等天然纤维的共生物。纤维在纺纱,纱线织造过程中沾染的油污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施加的油剂,色素等。通过练漂,一方面充分发挥纤维的优良品质,更主要的是满足染色,印花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对织物白度和吸湿,渗透性的要求。同时,前处理还能改善针织物的光泽,手感等服用性能。 传统的碱煮练法,以氢氧化钠为煮练剂,精练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部分除去棉针织物煮练后,杂质明显减少,吸水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纤维上还存在天然色素,外观不结合,除深色外还要进行漂白,否则回影响染色均匀性和色泽的鲜艳度,漂白其目的是破坏色素,提高白度,并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棉籽壳,果胶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练漂方式: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工艺流程及条件: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防止涤纶针织物染色色点色斑问题

涤纶针织物包括涤盖棉或涤棉混纺针织物,其手感柔软丰厚,仍是消费者喜欢的产品。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碰到分散染料经高温高压染色后布面色点、色斑等问题,轻微的经剥色后重新染色,严重的无法返修,只能在后道拣疵裁剪,造成很大损失。为此成立了公关小组,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预防措施。 一.涤纶针织物 涤纶针织物的原料为疏水性合成纤维,涤纶分子结构中缺少象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那样的能和染料发生结合的活性基团,涤纶分子排列得比较紧密,纤维中只存在较小的空隙,当温度较低时,分子热运动改变其位置的幅度较小,在潮湿条件下,涤纶纤维又不象棉纤维那样能通过剧烈溶胀而使空隙增大,染料分子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因此,涤纶针织物分散染料染色需经过高温高压染色。 二.分散染料染色 在高温高压染色时,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的上染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散染料由于浓度差而从染液中向纤维表面迁移;分散染料吸附到纤维表面;染料向纤维内部渗透;染料在纤维内部迁移,从而达到良好的匀染效果。而在这4个阶段的过程中,分散染料在染液及纤维上的形态也经历了以下几种变化,首先分散染料是以颗粒的状态(多个单晶体染料分子)通过分散剂在水溶液中,形成一个分散体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染料分子热运动加剧逐渐分化成单晶体状态;单晶体状态的分散染料渗透到纤维内部,在纤维内部转移并达到平衡,染液中的染料分子不断进入纤维内部,同时也有一定比例在纤维内部的分散染料从纤维内部转移到染液中,染色达到平衡。在分散染料的上染过程各个阶段都会有单晶体状态的分散染料在获得足够的能量时摆脱分散剂的束缚而同其他的单晶体分散染料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晶体(也叫做再结晶),一旦这种再结晶的晶体足够大,就会形成染料点或色污。 提高对纤维的增塑程度,将有助于染色过程的完成。另外,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染液中的染料需要通过大量的分散剂呈悬浮体分散于染浴中。在对涤纶染色时,为了要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通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染色助剂。这些染色助剂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a)适当的增加分散染料的溶解度; b)促进分散染料对纤维表面的吸附; c)对纤维进行增塑或提高溶胀程度,加快分散染料在纤维中的扩散速度; d)提高染料的分散稳定性。 一般地,涤纶纤维高温高压染色中应用的助剂含有对纤维增塑的载体、对分散染料增溶或使染料悬浮体稳定的表面活性剂等。染色助剂对涤纶纤维染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造成色点色斑的原因分析 高温高压染色机染涤纶织物时产生的色点色斑有两种:第一种是由于染料的凝聚产生的色点

面料整理工艺

(一)基本整理工艺 1.拉幅(stentering) 拉幅整理是利用纤维素、蚕丝、羊毛等纤维在潮湿条件下所具有的可塑性,将织物幅宽逐渐拉阔至规定尺寸并进行烘干,使织物形态得以稳定的工艺过程,故也称定整理。织物在整理前的一些加工如练漂、印染等过程中,经常受到经向张力,迫使织物的经向伸长,纬向收缩,并产生其他一些缺点,如幅宽不匀、布边不齐、手感粗糙、平带有极光等。为了使织物具有整齐划一的稳定门幅,同时又能改善上述缺点并减少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的变形,一般织物在染整加工基本完成后,都需经拉幅整理。 2.预缩(pre—Shrinking) 预缩是用物理方法减少织物浸水后的收缩以降低缩水率的工艺过程。织物在织造、染整过程中,经向受到张力,经向的屈曲波高减小,因而会出现伸长现象。而亲水性纤维织物浸水湿透时,纤维发生溶胀,经纬纱线的直径增加,从而使经纱屈曲波高增大,织物长度缩短,形成缩水。当织物干燥后,溶胀消失,但纱线之间的摩擦牵制仍使织物保持收缩状态。机械预缩是将织物先经喷蒸汽或喷雾给湿,再施以经向机械挤压,使屈曲波高增大,然后经松式干燥。预缩后的棉布缩水率可降低到1%以下,并由于纤维、纱线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搓动,织物手感的柔软性也会得到改善。毛织物可采用松弛预缩处理,织物经温水浸轧或喷蒸汽后,在松弛状态下缓缓烘干,使织物经、纬向都发生收缩。织物缩水还与其组织有关。织物的缩水程度常用缩水率来考核。 3.防皱(CreaSe—reSiSting) 改变纤维原有的成分和结构,提高其回弹性,使织物在服用中不易折皱的工艺过程称为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也可用于蚕丝织物。 防皱整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脲醛初缩体的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粘胶纤维织物,使其尺寸稳定,缩水率降低。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生产免烫棉织物,该织物在干、湿状态下都有良好的防皱性。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不少新的整理剂。3)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耐久压烫整理。整理的产品多为涤纶与棉的混纺织物,经成衣压烫以后,对合成纤维起热定形作用,因此在服用中能保持平挺和褶裥。 织物防皱整理后,回复性能增加,一些强度性能和服用性能等得以改善。如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有明显的提高,易洗快干性能也可获得改善,虽然强度和耐磨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正常的工艺条件控制下,不会影响其穿着性能。粘胶织物除抗皱性能有明显提高之外,其断裂强度也稍有提高,湿断裂强度增加尤为明显。但防皱整理对其他相关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如织物断裂伸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耐洗涤性随整理剂而不同,染色产品的水洗牢度有所提高,但有些整理剂会降低某些染料的日晒牢度。

FZT700062021《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FZT700062021《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 1 范畴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伸长和定力法测定针织物的拉伸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针织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弹性变形 材料在除去外力后,可回复的变形,关于针织物用拉伸弹性回复率表示。 3.2 塑性变形 材料在规定的条件下,变形后除去外力,不能复原的变形。用塑性变形率表示。 3.3 定伸长力 材料被拉伸至规定伸长率时相对应的力。 3.4 定力伸长率 材料受规定拉伸力作用时产生的伸长率。 4 原理 使用专用仪器设备拉伸试样,使其长度发生变形,释负后依照其变形大小,运算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5 仪器和工具 5.1 测试仪器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纳CRE型拉伸试验仪): 5.1.1 夹距长度:100mm±1mm。 5.1.2 夹持器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mm/min,回程速度为50mm/min,精确度为±2%。 5.1.3 强力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伸长示值最大误差不超过1%。

5.1.4 仪器应能够设置预加张力。 5.1.5 夹持试样的夹持器应防止试样拉伸时在钳口滑移。 5.1.6 仪器具备定力保持功能。 5.2 剪刀、钢尺(精确到1mm)各一把。 6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6.1 调湿和试验采纳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大气。 6.2 预调湿后,样品应放置在调湿用大气条件下吸湿平稳,通常棉及混纺织物调湿24h,纯化纤织物调湿4h。 7 样品和试样 7.1 样品须距布端1.5m以上处裁取。 7.2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距布边10cm以上裁剪,要求表面平坦,不得有阻碍试验结果的疵点。 7.3 依照需要确定试验项目,每项试验裁剪直向和横向试样各3块,试样有效尺寸为100mm×50mm。 7.4 试样排列按照附录A给出的方法,一样情形采纳乙法(平行法)裁剪,仲裁时可采纳甲法(阶梯形)裁剪,并使基长度方向一边与样品的纵行线圈(或横列线圈)相平行。 8 程序 8.1 仪器的校正和预备 调整好夹持器隔距,检查钳口准确的对正和平行,以保证施加的力不产生角度偏移。 8.2 拉伸力和伸长率的测定 8.2.1 定伸长力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坦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然后拉伸到预定伸长值(见附录B)时止。停置1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力值,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8.2.2 定力伸长率的测定 将试样长度的两端平坦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开动仪器,施加1N的预加张力,当达到预定力值时,停置1min,仪器自动记录拉伸长度,测试结果以3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表示,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定力伸长率按式(1)运算。 定力伸长率=(L1/L0)×100% (1) 式中: L0——试样加预加张力后的长度(原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1——拉伸长度,单位为毫米(mm) 8.3 拉伸弹性伸长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8.3.1 定伸长(率)拉伸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化纤针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09染一张国元 一、针织物的分类及其服用性能 (一)纬编针织物 1.原料:棉纱、低弹涤纶丝或异形涤纶丝、毛纱等。 2.组织:平针、变化平针、罗纹、双罗纹、提花、毛圈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质地柔软,坚牢耐皱,毛型感较强,以合纤为原 料的易洗快干。 ◆缺点:织物不够挺括,单面织物易于脱散、卷边,化纤面料易起毛、起球、勾丝。 4.织物种类 (1)纬平针织物:布面光洁、纹路清晰、质地细密、手感滑爽,纵向具有较好的延伸性,横向比纵向延伸性大,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好,但有脱散性、卷边现象,有时会纬斜。汗布就是纬平针织物。一般可制作内衣、外衣、手套、袜子等。 (2)毛圈针织物:手感松软。质地厚实、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暖性。毛圈剪开可制成针织天鹅绒。制作服装、家庭用品及其他工业材料。 (3)双反面针织物:纵向和横向的弹性、延伸性接近,织物较厚实、无卷边现象,有顺逆编织方向脱散性的危险。适宜作婴儿服、童装、袜子、手套及各种运动衫、羊毛衫等。(4)罗纹针织物:布面匀整,纹路清晰,横向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裁剪不会出现卷边现象,但有逆编织方向脱散的危险性。分为罗纹布和罗纹弹力布两类。罗纹布可用于产品的领口、袖口、裤口、下摆罗纹口。罗纹弹力布的原料有纯棉、纯化纤和混纺纱,纱线密度14~28tex,主要用于缝制夏季内衣。 (二)经编针织物 1.原料:涤纶、锦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也有用棉、毛、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为原料。 2.组织:编链、经平、经缎、经斜组织等。 3.织物特点 ◆优点:纵向尺寸稳定性好,织物挺括,脱散性小,不会卷边,透气性好。 ◆缺点:横向延伸性、弹性和柔软性不如纬编针织物。 4.织物种类 (1)涤纶经编织物:薄型可用作衬衫、裙子面料;中厚型可作大衣、风衣、上装、套装、长裤面料。 (2)经编网眼织物:质地轻薄,弹性和透气性好,手感滑爽柔挺,主要用作夏季男女外衣、内衣、运动衣、蚊帐布、窗帘、汽车坐垫套等。 (3)经编起绒织物:外观似呢绒,绒面丰满,布身紧密厚实,手感柔软挺括,悬垂性好,织物易洗、快干、免烫,但易吸附灰尘。主要作为男女大衣、风衣、上衣、西裤等面料。(4)经编丝绒织物:表面绒毛浓密耸立、手感厚实丰满、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好。主要作为冬季服装、童装面料。 (5)经编毛圈织物:手感丰满厚实,布身坚牢厚实,弹性、吸湿性、保暖性良好,毛圈结构稳定,服用性能良好。毛圈剪开,可制成经编天鹅绒。主要用作床单、装饰用品、睡衣裤、运动服、海滩服、毛巾等。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染色三种常见方法 棉织物是染整加工常见的面料。常采用:直接染料、活性染料以及硫化染料的染色加工方法。 一、棉织物直接染料染色 特性: 1、直接染料是一类能在中性染浴中,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的水溶性染料。 2、直接染料色谱齐全,应用方便、价格低廉、耐洗牢度不好,日晒牢度欠佳。常需要采用固色剂处理。

性能和方法: 1、染色性能: 1.1 直接染料都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1.2 直接染料染色中经常使用的促染剂为食盐和元明粉。选用元明粉作促染剂能得到较鲜艳的色泽。 1.3 直接染料不耐硬水,必须采用软水染色。 2、染色方法 2.1 一般在普通绳状染色机上进行,染色浴比为1:15-30浅色的浴比要比深色的大些。 2.2 染色温度一般采用近沸点染色,以获得良好的移染性,(所谓移染是指染料从纤维上浓度高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以及良好的色光和牢度。染色一般由常温开始(深色的可由60℃-80℃开始)。

3、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利用阳离子固色剂,以固色剂Y 和固色剂M处理,来提高其牢度。棉针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二、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 特性: 1、活性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

2、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湿处理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好,匀染性好,色谱较齐,应用方便,耐晒牢度较好。 影响活性染料染色的主要因素: 1、亲和力的影响 1.1 在使用亲和力很大的染料进行染色时,具有比较高的上染百分率,有利于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但必须加强洗涤,否则会影响染色物的水洗和摩擦牢度. 2、浴比的影响 2.1 活性染料染色时,在不影响匀染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浴比,这一方面提高了固色率,同时也减少活性染料在染浴中的水解。 3、温度的影响 3.1 K型活性染料,就有必要在较高温度下染色。 X型活性染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促进染料的水解,则不能在高温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 纯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1. 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 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煮练:

弹性针织物的测试方法

three cycles.During the test,extension-recovery curves may be plotted by an automatic recorder for all or only the third cycle. The tension at speci?ed percent elongation(s)is calculated from the graph of the third cycle or obtained from the instrument. 4.2Elongation at Speci?ed Loop Tension—A conditioned loop specimen is mounted in a CRE-type tensile testing machine.The specimen is then loaded at a speci?ed rate to a speci?ed loop tension,and unloaded at a speci?ed rate to zero loop tension.The cycle is repeated two more times to give a total of three cycles.During the test,tension-recovery curves may be plotted by an automatic recorder for all or only the third cycle.The elongation at a speci?ed loop tension is calculated from the graph of the third cycle or obtained from the instrument. 5.Signi?cance and Use 5.1This test method for testing loop tension and elongation of elastic fabrics is considered satisfactory 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 of elastic fabrics because the test method is used in the trade for acceptance testing. 5.1.1In case of a dispute arising from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test results when using this test method 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the parties should conduct comparative tests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statistical bias between thei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5764084.html,petent statistical assistanc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bias.As a minimum,the two parties should take a group of test specimens that are as homogeneous as possible and that are from a lot of material of the type in question.The test specimens should then be randomly assigned in equal numbers to each laboratory for testing.The average results from the two laboratories should be compared using student’s t-test for unpaired data and an acceptable probability level chosen by the two parties before the testing is begun.If bias is found,either its cause must be found and corrected or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must agree to interpret future test results with consideration to the known bias. 5.2This test method speci?es the use of the CRE-type tensile testi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015764084.html,ers of this test method are cautioned that loop tension test data obtained using this method are not comparable to tension test data obtained using Test Method D1775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esting machines.Test Method D1775uses a CRL-type tensile testing machine. 5.3The loop tension and extension relationship of an elastic fabric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fabric for various end uses,such as:foundation garments, brassieres,and swimsuits. 5.4Data from loop tension-recovery curves can be com-pared only if the tension testing machine,rate-of-extension, maximum loading(or extension),and specimen speci?cations are comparable.Since different machine set-ups will cause different results on the same fabric,machine set-ups must always be speci?ed before making a test and be report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5.5The test for measuring loop tension at speci?ed elonga-tion(s)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ension of an elastic fabric when subjected to a speci?ed elongation which is less than the elongation required to rupture the fabric.The test prescribes points of measurement on the extending(outgoing)cycle only. 5.6The test for measuring elongation at speci?ed tension(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longation of an elastic fabric when subjected to a speci?ed loop tension which is less than the tension required to rupture the fabric.The test prescribes points of measurement on the loading(outgoing)cycle only. 6.Apparatus 6.1Tensile Testing Machine,CRE-Type,3conforming to Speci?cation D76,equipped with an automatic recording device and cycling controls. 6.2Band Clamps,to hold loop specimen during testing.The diameter of the anvils will be13.060.25mm(0.560.01in.) or6.560.25mm(0.2560.01in.).The length of the anvil will not be less than76mm(3.0in.). 6.3Sewing Machine Single-Needle. 7.Sampling 7.1Lot Sample—As a lot sample for acceptance testing, take at random the number of rolls of fabric as directed in an applicable material speci?cation or oth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Consider rolls of fabric to be the primary sampling units. N OTE2—An adequate speci?cation or oth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requir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iability between rolls of fabric,and the variability between specimens from a swatch from a roll of fabric,to provide a sampling plan with a meaningful producer’s risk,consumer’s risk,acceptable quality level,and limiting quality level. 7.2Laboratory Sample—As a laboratory sample for accep-tance testing,take a full width swatch,2m(2yd)long,from the end of each roll of fabric in the lot sample,after?rst discarding a minimum of1m(1yd)of fabric from the very outside of the roll. 7.3Test Specimens—Take test specimens as follows: 7.3.1Wide Elastic Fabrics—If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agree to test the fabric in only one direction,cut?ve specimens from each swatch in the laboratory sample with the long dimension of the specimen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est.If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agree to test the fabric in both directions,from each full-width swatch in the laboratory sample,cut?ve specimens parallel to the long dimension and ?ve specimen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 dimension.Speci-mens should be spaced along a diagonal to allow for represen-tation in each specimen of different warp and?lling areas,or wale and course areas.Take no specimens nearer than one tenth of the fabric width from the selvage. 7.3.2Narrow Elastic Fabric—Cut?ve specimens from each swatch in the laboratory sample.For narrow knitted or woven elastic fabrics that are more than75mm(3in.)wide, 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may agree to(1)use specimens of the widths speci?ed in8.1.1for wide elastic fabrics of 3Machines available from the following suppliers,or the equivalent,have been found satisfactory for this purpose:E.H.Benz Company,283Whitford Ave., Providence,RI02904,Instron Corporation,100Royall St.,Canton,MA02021, Monsanto Instruments,2689Wingate Ave.,Akron,OH44314,Thwing-Albert Instrument Company,10960Dutton Rd.,Philadelphia,PA19154,and Zwick of America,P.O.Box997,East Windsor,CT 06088.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染色常见问题 涤纶针织物常见的问题有:缸差、色点色花、油斑色渍 一、缸差 1、PH值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工厂用冰醋酸来调节染色的PH值,而一般的工厂前处理后织物都带碱,染色时造成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产生缸差;其次,一般工厂都重视染料的称取,助剂大多是舀取,误差都比较大,由于冰醋酸没有缓冲性,造成PH值波动大,从而使染出的颜色误差大;第三,由于温度升高冰醋酸会挥发,使染液PH值升高,使染料发生水解,产生缸差。解决方法:用杭州多恩的PH缓冲剂45可解决此问题。 由于PH45有优良的缓冲性,即是前处理织物有残碱,中和一部分PH45,它仍能使染液PH值稳定在染色最佳PH值4—5之间;同时,PH45不挥发,不会产生温度升高PH值升高的问题。PH45的用量为0.7—1.Og/l。 2、还原物质的影响 木质素磺酸盐会还原一些高水洗染料(如蓝色、藏青色等),使这些染料产生色变,从而产生缸差。如德司达的W系列染料、亨斯迈的XF系列。而木质素磺酸盐广泛存在于分散剂和染料填充物中。 解决方案:开始染色时加入杭州多恩的染料保护剂P–AR。由于P–AR具有弱氧化性,不会对染料产生影响,可以阻止染料被还

原,从而避免织物产生逃色,减少缸差。 3、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的影响 由于保险粉容易分解,如果保管不当或低温加入,它的还原能力就大大削弱,造成还原力度不够,发生色光变化,产生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酸性还原清洗剂RC–A。染色完成后,降温到80℃~90℃,调节PH值3~4,加入RC–A保温20分钟。相比烧碱、保险粉还原清洗,色光稳定,节能降耗。也可以使用杭州多恩的还原清洗剂RC–200,配合烧碱使用,还原效果好,色光稳定。 4、染色温度的影响 分散染料理想的染色温暖是130℃,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蒸汽压力、设备老化、温度计失灵等情况,经常发生染色温度波动的情况,造成染色缸差。 解决方案:使用杭州多恩的分散扩散促进剂MC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差异﹙3~5℃﹚引起的缸差,同时具有极强的移染性与匀染性。也可使用杭州多恩的扩散促进剂MLD,可以减少染缸温度5~10℃引起的缸差,同时也是一款优良的修色剂。 5、金属离子的影响 部分分散染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比较敏感,色相造成偏差,尤其是铁离子水质。由于大部分印染厂都使用河水,前后相差半小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量就可能误差很大,从而引起色光的变化。解决方案:使用我司的裂解剂HSA。它能有效的螯合水中的铁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