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_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_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_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管崇武

1,3

,刘 晃

1,2,3

,张宇雷

2,3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水体净化技术及系统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

2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92;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摘要:为了探索健康、高效的对虾养殖模式,利用移动床生物滤器水处理技术和藻类净化技术,构建凡纳滨对虾(L itop enaeus vannamei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并进行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养殖期间DO 为(5.85?1.09)mg /L;p H 为8.11?0.40,TAN 为(0.39?0.12)m g /L,水质指标符合养殖要求;对虾生长情况良好,经过92d 的养殖,收成时养殖密度4.96kg /m 2,成活率80.9%,饲料系数1.34,取得了健康、经济、高产、高效的养殖结果。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移动床生物滤器;低能耗纯氧增氧

中图分类号:S96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80(2010)04-21-06

收稿日期:2010-07-06;修回日期:2010-08-09

基金项目:国家/8630高技术研发项目(2006AA100305);国家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 x -46)作者简介:管崇武(1980)),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水体净化技术研究。E-m ai:l guanchongwu@f m ir.i ac .c n

对虾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1]

,是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欧美等西方

国家在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和研究,包括:环道式养虾系统[2-3]

,佛罗

里达三阶段养虾系统[4]

,以及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

[5-6]

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目前我国工厂化养殖系统发展水平尚处初级发展

阶段[7]

,但近些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取得不少成果

[8-11]

。本研究结合我国养殖技术

与养殖习惯,将移动床生物滤器与藻类净化技术

有机结合,设计了循环水三阶段有藻养虾系统,并进行凡纳滨对虾(L itop enaeus vannam ei)循环水生产性养殖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系统描述

系统设立在天津立达水产有限公司试验基

地,系统养殖车间面积为360m 2

(长36m ,宽10m ),顶高约4.9m 。车间外另设一个源水处理车间(3m @4m ),并配备源水处理用的砂滤罐和紫外杀菌设备。循环水养殖系统是由养殖池和水处理系统构成。养殖对象为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

白对虾),试验虾苗体质健壮,由天津立达水产有限公司提供。

养殖池为环道式水泥池,四周切角呈八边形,

池子中部设置隔板,以形成环道形式,隔板端部各设一个排污(水)口。每组养殖池串联3种规格虾池(D 1、D 2和D 3),其面积分别为7.9m 2

、30.3m 2

和60.0m 2

,深度分别为0.30m 、0.45m 和0.75m,有效养殖水体分别为1.2m 3

、9.1m 3

和36.0m 3

,分别用于对虾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养殖。

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循环系统外补充水源经砂滤、紫外杀菌后进入系统,循环系统内水处理系统由颗粒旋分过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和低能耗纯氧增氧装置构成。养殖污水通过管路汇总经颗粒旋分过滤器去除排泄物、残饵等粗颗粒杂质后,流入移动床生物滤器,经过可移动载体以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方式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出水由循环泵输送至低能耗纯氧增氧装置,增氧后回到养殖池,实现养殖水体循环利用。1.2 养殖试验与管理

试验从2009年6月中旬开始,分别于6月13日、7月13日和8月13日3次投放虾苗,进行?期、ò期、ó期三阶段连续生产试验,每次放苗量

为3万尾。每个试验周期为1个月,每个周期期末移池,将试验池中虾全部移至下阶段试验池, D

1

池重新投放虾苗。在试验早期主要投喂卤虫及虾片,中后期投喂对虾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8%~41%,粗脂肪含量4%),每天投喂6次,配合饲料的日投饵量从中前期的6%降至后期的3%左右。在试验开始时,使用鼓风气提推流增氧,到试验中后期池中有机负荷加大,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夜间纯氧增氧。早期日换水量在5%左右,中后期加大颗粒旋分过滤器的反冲强度和换水量,日换水量达到10%~20%

图1循环系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F i g.1T echno l ogy flo w chart of the rec irulati ng aquacu lture sy stem

1.3采样及测定方法

每天早上9:00采样测定各虾池的氨氮

(TAN),每天8:00、12:00、16:00、20:00和23:00

测定各虾池的溶解氧(DO)、水温、盐度、p H值,并

观察对虾摄食、游动等情况。每10d测定虾的体

长、体重,每池每次采样不少于50尾。水温、盐

度、pH值和DO采用YSI556型水质分析仪测定;

TAN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

1.4数据统计与分析

将测得的水环境因子变化用带平滑曲线散点

图表示。根据统计值计算饲料系数和成活率。

饲料系数(FCR)=Q T/(W T-W0)。式中:

Q T)饲料总消耗量,kg;W T)收获时对虾总重量,

kg;W0)放苗时对虾总重量,kg。

成活率=(M T/M0)@100%。式中:M T)收

获时对虾数量;M0)放苗时对虾数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水质情况

表1是试验期间所测定的主要水质因子变化

情况,其波动范围均在对虾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表1主要水质因子变化情况

T ab.1Changes of t he w ater pa ra m e ter

试验组水温(e)盐度p H值DO(m g/L)TAN(m g/L)

D1?期24.72~33.03

29.02?1.68

12.70~17.69

15.12?1.08

7.81~8.88

8.42?0.23

2.96~12.49

5.50?1.93

0.01~0.75

0.36?0.30

ò期25.82~33.83

29.61?1.64

14.84~20.88

17.88?1.22

7.39~9.23

8.10?0.37

2.02~9.92

5.14?1.87

0.28~0.82

0.43?0.17

ó期23.92~32.92

27.58?2.15

14.97~17.82

16.41?0.86

7.66~9.21

8.39?0.50

4.53~14.63

7.82?2.76

0.25~0.52

0.39?0.08

D2ò期

26.01~33.59

29.79?1.50

14.77~20.92

17.80?1.19

7.44~8.91

8.02?0.30

2.16~9.03

4.94?1.58

0.15~0.75

0.40?0.15

ó期

23.62~31.03

27.42?1.96

14.95~17.64

16.36?0.83

7.52~8.51

7.94?0.27

4.46~8.23

6.38?1.02

0.31~0.49

0.39?0.06

D3ó期

23.72~30.67

27.33?1.89

14.92~17.65

16.35?0.84

7.43~8.51

7.77?0.28

3.85~7.39

5.32?0.96

0.33~0.48

0.40?0.04

平均值?标准差28.46?1.1416.65?1.048.11?0.40 5.85?1.090.39?0.12

2.1.1 氨氮变化情况 图2是3个虾池的TAN 浓度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D 1、D 2和D 3的TAN 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试验?期是属系统运转初期,系统负载仅为D 1虾池中放养的第1批虾苗,由于系统运转尚未稳定,加上投喂虾片对水质影响较大,TAN 浓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到了后期,随着系统趋于稳定,TAN 浓度也有下降趋势。7月13日进入试验ò期,系统

负载为2个批次的虾苗,因为移池需要,D 1池进行清池换水,TAN 降至0.29m g /L;中后期由于夜间缺氧较严重,导致TAN 浓度急剧升高,在开启纯氧增氧装置后,TAN 浓度迅速回落。8月13日放入第3批虾苗,进入试验ó期,此阶段系统达到其正常负载量,D 1、D 2和D 3各虾池的TAN 浓度都控制在0.5m g /L 以下,

其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图2 TAN 浓度变化曲线

F ig .2 V ariation o f TAN

2.1.2 溶解氧变化情况 在试验前期主要依靠鼓风增氧和藻类增氧,白天虾池的溶解氧基本能满足对虾生长需要,随着养殖负荷加大,溶解氧变

化波动很大,夜间下降迅速(图3)。在没有开启纯氧增氧装置前,虾池中溶解氧随着养殖负荷的增加不断降低,D 1和D 2虾池最低时曾达到2.02

m g /L 和2.16m g /L ,在辅以夜间纯氧增氧(8月7日后),系统溶解氧迅速上升,维持在较高水平(3.85~6.53m g /L)。从图3可以看出,在试验

ó期中,系统正常负载运行下各虾池夜间的溶解

氧均能满足对虾养殖需要。

图3 夜间溶氧(DO)的变化曲线

F i g .3 V ar i a ti on o f oxyg en concentrati on at n i ght

2.1.3 p H 值变化情况 试验期间,养殖水体p H 值为8.11?0.40,变化范围在7.39~9.23,适宜

对虾生长。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下,CO 2是影响p H 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对虾、微生物呼吸及有机物氧

化分解输出CO 2,藻类光合作用消耗CO 2。各虾池早晚p H 值有较大差异,随着养殖负荷的增大,p H 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试验?期,D 1池白天p H 值为8.45?0.26,夜间为8.40?0.21;试验ò期,D 1、D 2池白天p H 值分别为8.34?0.31和

8.22?0.27,夜间为7.86?0.24和7.83?0.21;试验ó期,D 1、D 2和D 3池白天pH 值分别为8.83

?0.28、8.10?0.27和7.86?0.35,夜间为7.95?0.14、7.78?0.17和7.69?0.18。D 1池的p H 值变化波动较大,

这与其水体较小有关。

图4 p H 值的变化情况

F ig .4 V ariati on of p H

2.2 养殖效果

试验从6月至9月,先后投放了3次虾苗,系统运行和虾生长情况都在正常范围内;试验期间

无重大病害发生,出池虾规格为81尾/kg ,成活率为80.9%(仅统计D 3虾池)。对虾具体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对虾生长情况

Tab .2 G r ow th situation o f the shri m p

项 目放苗量

(尾)放苗规格(g /尾)养殖时间(d)

收获时养殖池收获规格(g /尾)平均日增长量(mm )平均日增重量(g)收获时密度(kg /m 2)饲料

系数成活率第1次300000.0192D 312.260.970.134.961.3480.9%第2次300000.0362D 2 4.820.990.08)))第3次

30000

0.01

31

D 1

1.48

1.04

0.05

)

)

)

3 讨论

3.1 纯氧增氧装置可解决夜间溶解氧不足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环境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之一。对虾对低溶解氧的适应性很差,低溶氧是导致南美白对虾产生疾病和生长不良的主要因素

[12-13]

。本系统采用虾池鼓风增氧(推流状态)、

水处理系统纯氧增氧和藻类增/消耗氧相结合的

增氧方式。白天,藻类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氧气,鼓风增氧就能满足溶氧需要;而在早晚两个时间段内,由于藻类增氧作用减弱,以及呼吸作用耗氧增大等因素,溶氧下降明显,无法维持虾类正常生长,需要借助纯氧增氧装置。本系统选用低压纯

氧增氧装置(L HO ),其结构简单、能耗低,是目前综合性能较好的纯氧增氧模式之一[14]

。实际运

行效果证明,在启用该装置后,池内水体溶解氧达(5.05?0.63)m g /L ,高于虾类对溶解氧的需求值(>2mg /L)[15]

,表明该系统的增氧工艺能够满足高密度对虾养殖的溶解氧需求。

3.2 移动床生物滤器与藻类净化技术联合去除氨氮

氨氮含量过高会造成养殖对虾大量死亡[16]

。在本系统中采用具有水力旋分和颗粒截留双重物理过滤功能的新型颗粒旋分过滤器,能够有效截留较大的固体颗粒(\100L m ),而含藻水体又能顺利通过且不破坏藻相。将移动床生物滤器和藻类净化技术有机结合能有效吸收、去除水中氨氮。

移动床生物滤器是一种新型生物滤器,对虾池污水中的有机物等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和同化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利用藻类对氮、磷的去除作用已有很多研究报道[17-20]。本系统中,将移动床生物滤器与藻类净化技术相结合,在光合作用强时,以藻类净化吸收氨氮为主,在夜间或藻类生物量较低时,则以移动床生物滤器降解氨氮为主。

在试验期间系统水体的TAN浓度为(0.39?

0.12)m g/L,由于养殖密度很高,试验中后期日氨氮产生量在2.93m g/L以上,而在试验前期,微藻的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移动床生物滤器的生物膜挂膜尚未成熟,系统尚不稳定导致TAN的累积,所以造成试验期间系统中TAN浓度整体水平偏高。有的学者认为凡纳滨对虾养成期内TAN 浓度应控制在0.2m g/L以下[21],环境TAN变化幅度不应超过0.5m g/L[22]。也有认为TAN对体长5c m左右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浓度为2.667m g/ L,非离子TAN安全浓度为0.02lm g/L[23]。本研究在试验期间发现对虾在TAN浓度0.4~0.5 m g/L时生长正常,并无不适反应。

3.3系统pH值调控

南美白对虾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一般在7.5~8.5[24]。试验期间,系统水体的p H为8.11 ?0.40,变化范围在7.39~9.23,基本处于南美白对虾的适宜范围内。pH值日变化较大,表现为白天高夜晚低,这是白天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 O2使水体向碱性改变的结果,晚上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对虾、藻类、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物氧化分解等因素又使p H值下降。随着养殖负荷的增大,系统水体的p 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本套系统内还没有考虑pH值调节环节,所以到养殖后期采取加大换水量和泼洒石灰水等措施提高p H值,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与陈剑峰等[25]报道相符。试验中发现,夜间辅以纯氧增氧后,能够有效缓解pH值的下降速度,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开启低压纯氧增氧装置后,水中溶解氧浓度上升。据报道[26],南美白对虾的呼吸不属于顺应型,其瞬时耗氧速率随溶解氧的升高而减小,由于呼吸减弱,C O2减少,导致pH值下降速度变缓。

3.4养殖效益分析

在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池塘精养密度为30万~40万尾/hm2的情况下,70~80d可达食用规格[24],本试验养殖周期为92d,对虾出池规格为81尾/kg,生长速度略慢于池塘精养模式,主要由于高密度养殖造成的[27],在正常情况下,养殖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但是对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南美白对虾合理养殖密度,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11,27-28],这与环境因素、增氧设施、水处理工艺、管理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本次试验中,对虾成活率达到80.9%,养殖密度处于比较适宜的范围。

采用三阶段分级养殖,合理调控对虾养殖密度,提高了养殖中饲料利用效率,减少了饲料浪费污染,在本次试验中饲料系数为1.34,低于有关报道的1.78[11]。而且三阶段养殖模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一年多茬收获。另外,在本试验中产出每公斤虾耗水量仅为840L,与粗放型对虾养殖模式每生产1kg虾约需要20000L水[1]相比,节约了96%的水消耗,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4结论与建议

该对虾养殖系统将移动床生物滤器与藻类净化技术有机结合,采用三阶段养殖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虾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在养殖期间DO为(5.85?1.09)m g/L;p H为7.67?0.43, TAN为(0.39?0.12)m g/L,水质指标符合养殖要求,对虾生长情况良好,经过92d的养殖,收成时养殖密度4.96kg/m2,成活率80.9%,取得高产、高效的养殖生产结果。

本次试验仅进行了一茬的养殖试验,未能进行连续多茬生产试验,而且本套系统尚未考虑加温环节,秋冬季节会有水温偏低的现象。在我国北方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可以利用地热资源实现全年连续生产,1年可收获6茬,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t

参考文献

[1]刘晃,倪琦,顾川川.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J].

渔业现代化,2008,35(1):15-19.

[2]ALLE N DAV I S D,ARNOLD C R.T he desi gn m ana g e m e nt and producti on

o f a rec i rculati ng rac e w a y sy st e m f o r the produc ti on of m ari ne shri m p[J].

A qua c ult ura l Eng i nee ri ng,1998,17:193-211.

[3]REI D B,ARNOLD C R.T he i nt ensi ve cult ure o f t he Penae i d shri m p

P enaeus vannam ei Boo ne i n a rec i rcul a ti ng race w a y syst e m[J].Journa l of the W orl d Aquacult ure Soc i et y,1992,239(2):146-153.

[4]WYK P V,DAV IS-HODGK I N S M,LARAMORE R,et a.l F ar m i n g Ma-

ri ne Shri m p i n Rec i rculati ng F reshwater Syst e m s[M].H a r bor Branch O ce-anog ra phi c Inst i t ut i o n,1999:1-9.

[5]WANG Ja w-K a.i Co ncept ual desi gn o f a m i c r o al ga e-based rec i rc ulati ng

oyster and shri m p syste m[J].A quacul tural Eng i neeri ng,2003,28:37-46.

[6]YUAN H a,i Wang Ja w-K a.i KB MR m ieroal g ae shri m p brood st ock and

c l a m seeds i nt egra t e

d rec i rculati ng pro ducti on sy st

e m[C]//AES Sessi on:

M i croa l gae-ba sed Rec i rculati on Syste m sR ec i rcul a ti ng A quacul ture P roduc-t i o n Syste m s.W orl d Aquacult ure2005,Bal,i Indonesi a.

[7]陈军,徐皓,倪琦,等.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J].渔业

现代化,2009,36(4):1-7.

[8]常抗美、吴剑峰.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J].浙江海洋

学院学报,2006,25(2):228-230.

[9]廖思明,王志成,李祥兴,等.跑道式对虾养殖生态系主要生态因子研

究[J].水产科学,2006,25(4):166-170.

[10]臧维玲,戴习林,徐嘉波,等.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调

控技术和模式[J].水产学报,2008,32(5):749-757.

[11]刘鹰,杨红生,刘石林,等.封闭循环系统对虾合理养殖密度的试验研

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6):122-125.

[12]聂鲡蓉,陈建伟.南美白对虾养殖塘中溶解氧的消耗及对策[J].齐

鲁渔业,2009,26(11):35-36.

[13]刘海英,曲克明,张前前,等.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

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5,26(5):52-56.

[14]张宇雷,倪琦,徐皓,等.低压纯氧混合装置增氧性能的研究[J].渔

业现代化,2008,35(3):1-5.

[15]宋盛宪.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43-82.[16]李玉全.工厂化养殖系统分析及主要养殖因子对对虾生长、免疫及氮

磷收支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6.

[17]MATUSI AK K,P RZYTOCKA-J USI AK M,LESZCZY S SKA-GERUL A

K,et a.l St udi es on t he puri fic a ti on o f wast e wa t e r f ro m the nit rogen f e r-tilli zer i ndustr y by i nt ensi ve al ga l cult ures.II.Re m ova l of nitroge n fro m t he wa ste water[J].A cta M icro b i o l Po,l1976,25(4):361-434. [18]L EF EB VRE S,HUSSENOT J,BROSS ARD N.W ater t rea t m ent of la nd-

base d fi sh f a r m e ff l uent s by out door cul ture o fm a ri ne d i at o m s[J].Jour-nal o f App l ie d phyco l ogy,1996,8:193-200.

[19]DUMA A,L AL IBERTE G.B i otre m ent o f fi sh f ar m e ffl uents usi ng t he

c yanobac t eri u m Phor m i di um bohneri[J].A qua Eng,i1998,17:57-68.

[20]陈海敏,陈声明.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菌藻联合处理模式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2(4):64-67.

[21]叶松权,陈贤龙.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要求和调节措施[J].

中国水产,2007(7):48-49.

[22]姜令绪,潘鲁青,肖国强.氨氮对凡纳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

水产科学,2007,11(6):537-541.

[23]孙国铭,汤建华,仲霞铭.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

[J].水产养殖,2002(1):22-24.

[24]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3:4-14.

[25]陈剑锋,赖廷和,童万平.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 H值的变化

特征[J].水产科学,2006,25(9):456-458.

[26]崔莹,臧维玲,马海娟.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和海水

盐度的相关关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1):76-79. [27]张国新.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J].河北渔业,2008

(8):12-15.

[28]候文杰,臧维玲,刘永士,等.室内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对水质与生长

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37(2):284-289.

Experim ental st udy on bree di ng L itopenaeus vannamei

in recirculati ng aquac ult ure syste m

GUAN C hong-w u1,3,LIU H uang1,2,3,ZHANG Yu-l e i2,3

(1K ey Laboratory of F ishery W ater T rea t m ent,Chinese Acade m y o f F isher y S ciences, Shanghai200092,China;2K ey Laboratory of F is hery E quip m ent and Engineering,M i n istry

of Agricu lture,Shanghai200092,China;3F ishery M achiner y and Instrum ent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 my of F ishery Sciences,Shangha i200092,China)

Abst ract:I n order to deve l o p a hea lthy and effecti v e shri m p cu lture m ode,by usi n g m ov ing bed bio l o g ical fi-l ter w ater treat m en t techno logy and m icroalgae purificati o n technology,a recircu lating aquacult u re syste m for L itopenaeus vannam ei w as constructed.Experi m ent sho w ed that during t h e breed i n g peri o d,DO w as5.85?1. 09m g/L,p H w as8.11?0.40,TAN w as0.39?0.12m g/L,w ater quality cond itions can to ta lly m eet the needs for the shri m p.A fter92d,the breed i n g density had reached4.96kg/m2,survival rate80.9%,feed coeffic ient1.34,wh ich i n dicates t h at its'a healthy,econo m y,and h i g h pr oducti o n m ode for raisi n g shri m p. K ey w ords:L itopenaeus vannam ei;recirculating aquac u lture syste m;m ov i n g bed bio l o g ica l filter;Lo w H ead Oxygenator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 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2、工厂化养鱼的类型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 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 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在落后的产业模式之中。 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工厂化养鱼的优势: 1,技术上有创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特定生产对象的技术。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水源特点,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专门用于特定养殖对象的工厂化模式。相对于一般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国外工厂化模式,本模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论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0-07-10 11:3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66次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 摘要:随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调控系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研究进展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 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 2726 万t,比1978 年增长 16 倍,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的产量占了20%,而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0%[1]。同时,由于水产养殖的不断发展,原来粗放型的养殖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因残留饵料、养殖生物的粪便及残体等的腐败,造成养殖水体恶化。这些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水未加处理就随便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诱发有害的水华或赤潮,损害养殖生产,甚至使整个生态环境遭到恶化。 1.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是水产养殖业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养殖方式,实现高密度、高产量和高效率的渔业生产[2]。因其集约化和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的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采用工厂化养殖系统来养殖生物现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和设备[3]。丹麦的工业化循环流水式养鱼系统和地下室循环过滤养鱼系统都是高水平的,设备已出口挪威,以色列等国。日本采用循环流水工业化养鱼系统也较早,主要养鲤鱼、鳗鲡等,前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瑞典也都先后设计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用于养殖海、淡水名优鱼类,我国工业化养鱼起步于二十世纪70 年代,是受世界工业化养鱼潮流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自行设计生产的工业化养鱼系统以80 年代末建立的中原油田养鱼工厂较为著名[4]。刘伟[5]等利用流化床生物滤器循环水养鱼系统进行了培育鲤仔鱼至乌仔的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鱼苗在10—15万尾/m2的放养密度下,鲤仔鱼在15d内达到了乌仔规格,成活率达到87%。 2.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原体及其他杂质。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溶解有机物、氨氮的形式存在,为了使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处理单元,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溶氧、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3. 目前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主要水处理单元与设备 根据养殖系统的特点和养殖生物对水质的要求,一般情况需要设的处理环节有:(1)去除悬浮颗粒物(粒径>100um);(2)去除微颗粒(粒径<30um)[6];(3)增氧;(4)杀菌消毒;(5)生物法除氨氮;(6)水质调控。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将这些环节组合,来净化养殖用水,现将各个处理环节所涉及到的有关设备及工艺分述如下: 3.1 固液分离去除悬浮颗粒物 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及其所食饵料的20-60%最终以固体废弃物的形式排入水中,其中,悬浮性固体颗粒物占50% 左右[7],是养殖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按照悬浮颗粒物的特性(密度、颗粒的大小) , 又可分为机械过滤和重力分离两种技术[8]。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本规程吸取了全国各地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的先进经验,减少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其特点为水质净化能力高,病害发生率低,成活率高,工程建设经济实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养殖鱼类生长快,达到了稳定高效的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术语、定义、选址、装备、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 第一章引用文件及术语定义 理论正确与否,决定了该生产方式的生命力,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才能健康发展。 1.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7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DB33/T711-2008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参照DB33/T711-2008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工厂化养殖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自动控制、工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2.2循环水养殖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后,其水质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水质标准,对净化后的水反复再利用进行养殖生产。 第二章循环水养殖理念 养鱼先养水,从工艺设计上确保日常管理做到循环系统是生态清洁的生产方式,水质为先,水质为上,使水质成为健康养殖的保障。1.养鱼先养水 水不仅是鱼类的生存环境,还是鱼类的保护屏障,又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水质好鱼类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高;反之,水质不好,则病原体数量多,病害多,成活率低。因而养鱼必须先养水,符合GB/T1840.7的规定。主要理念有以下几点: 1.1蓄存沉淀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ICS 65.150 B 51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Guidelines for fish culture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recirculation system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

前言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君卓、胡则辉、柴学军、吴祖杰。 Ⅰ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其它海水鱼类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T 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 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厂化养殖industrial culture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3.2 循环水recycling water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水质要求,再用于养殖的水。 4 场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 4.1 选址 宜选择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地点,并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取水水源和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海水符合NY 5052要求。使用海水深井要特别注意海水中的二价铁离子和泥沙含量。 1

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

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 一、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国家趋势 中国水产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淡水养殖主要有池塘、湖泊、水库等大、中型水域中粗养。海水养殖主要是深海网箱养殖。不管是哪一种养殖方式,均受水体、天气、温度等自然条件限值,养殖风险大、产量低。西安天浩环保科技研发生产的一体化循环水处理设备解决了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等问题;又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工厂化循环水水产养殖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养殖风险小、收益大,是国内这几年新兴的养殖模式。养鱼先养水,水质好了,鱼的品质自然也就好了,工厂化养殖的核心就是循环水处理系统。 河北黄骅市金汇水产公司业务以水产育苗为主,2000亩水产养殖基地已经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虽说离海近,海水已不能直接养殖,因为近海海水已被工业和生活污水严重污染,这种水即使能将鱼养活,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又有谁能够保障。其次国家不允许养殖废水大量排放污染环境。循环水养殖既解决了水源和水质问题,将水循环利用,又解决了排放问题,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和支持。 二、水产养殖污染物来源 水产养殖主要靠投喂大量人工饲料和施入有机肥料来提高鱼类产量。残饵和粪便等在水中进行分解转化,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导致鱼虾贝类生长受抑,饵料系数升高。 有机物氨化作用产生的氨氮以及进一步分解产物亚硝酸盐,均是诱发水产动物疾病的环境因子,恶劣的水环境使水产动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却为病原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三、循环水处理系统 西安天浩研发生产的一体化循环水处理设备解决了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等问题;又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1、系统处理工艺:

2、系统配置包括:循环水泵、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鼓风机、紫外消毒器。 (注:水产养殖不能使用臭氧和氯系消毒剂,臭氧属于强氧化剂,会和饵料、抗生素等发生反应,将其氧化成不可预估的有毒物质,威胁鱼类健康) 3、系统处理目标: 1)降低亚硝酸盐浓度; 2)降低氨氮浓度; 3)水体增氧; 4)消毒; 四、循环水养殖系统处理效果 1)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到有效去除; 2)溶氧量饱和,水体中的溶解氧增加,可达到8mg/L,可替代曝气增氧机; 3)杀菌效果好。紫外线杀菌消毒,杀灭水中99%的细菌、病毒、致病微生 物等,杜绝养殖产品间的疾病传染。 4)养殖密度大。如1吨水可养殖34斤舌蹋或20斤南美白对虾。 五、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优势 1)运行费用低。独特的小阻力布水系统和全自动反洗功能,运行费用仅为 传统水处理设备的1/10-1/15; 例如黄骅金汇水产,设备处理能力30吨/小时;能耗包括1台0.75KW 循环泵、1台0.25KW鼓风机。 2)操作维护简单。无阀门、无操作、无维修、无需专人管理; 3)设备占地面积小。将生物处理、物理过滤集中一体,系统占地缩小70%; 4)设备使用寿命长。设备全部采用UPVC材质,不腐蚀,使用寿命长达40 年。 5)独特的多层超精细过滤介质,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99.5%以上; 6)设备型号多。单机处理水量10-800m3/h/台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时间: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唐海县兴海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内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拉动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该项目实施可充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 态养殖技术

一、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市场需求量增加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主要还是以较为粗放的换水养殖模式为主,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浪费、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不稳定、排放水有机污染严重等问题。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依托现代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综合运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强、水质调控、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全年的对虾高效、生态化养殖,具备水体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稳定、养殖过程人工调控、尾水达标排放等明显特点,是符合我国新时代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理念的对虾养殖新模式。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我国山东省青岛、潍坊、烟台等地的对虾养殖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养殖产量达4.3kg/m2,节约养殖用水90%以上,养殖尾水符合《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二级标准,尤其在北方地区低温季节应用该养殖技术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升温环节的能源消耗,而且养殖水环境较换水养殖更加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该技术是促进我国对虾养殖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高效利用和保护珍贵的水土资源也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要点 1.设施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 1.1 设施设备

主要包含蓄水池、养殖池、水循环处理设备和室外尾水处理池等四部分,养殖池、蓄水池和水循环处理设备可设置在封闭、保温性能好的养殖车间内,养殖池和蓄水池上方屋顶透光,而水循环处理设备安置区尤其是生物滤池上方需避光。 (1)蓄水池:蓄水池水容量应不低于养成总水体的三分之一且能完全排干,主要用于盐度调配和消毒处理等,可应用紫外线、臭氧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2)养殖池:长方形圆角或圆形对虾池,材质多以水泥或玻璃钢为主,面积25~100平方米,水深0.8~1.2米。池底平整光滑,中央设集污区和排水口,以3~5%坡度顺向排水口,并在池底靠近与池壁交接处设置条形纳米微孔增氧管,在保证养殖池充足供氧的同时,有利于水体集污和快速排污。排水口处设置独立的循环回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分别接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和室外尾水处理池,平时较清的养殖水经回水管道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排污操作时则打开排污管道排入尾水处理池。 (3)水循环处理设备: 悬浮颗粒的过滤:常用设备有微滤机和弧形筛等,以微滤机为宜,出水水质较好(可通过调节筛网网目、转速及反冲压力等改善水质);弧形筛无需动力和清洗用水,造价相对较低,但出水水质一般。 细微和溶解颗粒的去除:蛋白质分离器可将水体中70%的有机物在未分解成氨/铵盐等有害物质前去除,主要由气体扩散装置、反应容器(通常为圆柱形)和泡沫收集装置等组成,并可根据水质和水循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随着工农业的 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排污和人们生活排污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河流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南美白对虾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着病害频发、单位面积产量低、对恶劣气候条件的抵抗力弱、对水环境污染大等缺点。因此,优质、高产高效、对环境友 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采用在 养殖池之间设生物净化器的方式,将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循环重复利用,理论 上可以实现了养殖的零排放,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持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的讲,就是在 具有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 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氧,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溶解氧,不仅 供养殖对象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内水质条件;通过适量换水,去除水中有害 物质,供应和补充有益物质,保持优良的水质条件;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 建立一个优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以优质的饲 料保证对虾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从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

和生长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之目的。工厂化养 虾的优点是产量高、多茬养殖和拓宽上市时间,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所有的对虾类中南美白对虾是一个最适合高密度 工厂化养殖的虾种。在无意外情况下,一般每平方米单批可产白对虾4-7kg, 一年可养殖4-6批。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基本设施 工厂化养虾厂的基本设施有供水和水处理设施、养殖池及保温升温设施、 供气增氧设施,废水净化及循环设施。 1、水源和水处理设施 有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应尽量采用地下水,其最大的优点是病原体少,在对虾白斑 病毒病仍很严重的今天,使用地下水具有明显地防病作用,而且设施简单成本较低。 只需打井和建一个贮水池,其容量可是养殖总水体的1-2倍,其作用是暴气氧化水中还原物质并起升温之作用。 2、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核心系统,一般含有集污池、生物池、微虑机、蛋白分离器、水体消毒器等系统组成,使养殖水体循环再利用,实现零排放标准。 3、养虾池及暖棚 工厂化养虾池多种多样,但较好使用的有两种,即圆形或近圆形池及环道式养虾池。其共同特点是池水可做环形流动,不仅可使池内水质条件均一,而且可将虾的粪 便等废物及时排至池外,保持池内清洁。养虾面积可大可小,池深1.2-1.5m。池壁 一般为砖石结构,水泥砂浆抹面,池角弧形,避免磨伤虾的额角。池底水泥砂浆抹面需平整光滑以微小坡度(0.5%)顺向排水口。圆形池中央排水口周围约2m半径范内围 建成锅底形以利于聚集污物。精养池塘多在1 0亩以下的小池塘中进行,其形状和结构与上述方形水泥池相同,亦有不设中央排污管,利用水泵或虹吸管吸出污物。 为了提高水温延长养殖期,还可建塑料大棚或具有透明屋顶的温室。

新型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

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设备 西安言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产养殖循环水处理设备能有效除去水体中有机物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化合物;消毒主要采用紫外消毒或光催化消毒工艺,消毒效率高,无药物残留。该工艺适用于精养模式水产养殖、工厂化养殖、水产育苗和大规模塘鱼暂养等领域。 水环境污染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所面临的最为严重挑战,水质恶化使养殖和育苗成本增高,成功率降低、风险增高、效益下降,产生的药残、食品安全问题,影响水产品品质和国际贸易;水产养殖污水排放加剧了我国水环境污染,是我国水环境污染、特别是近岸海域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原水水质对水产养殖和育苗十分重要,养殖原水中农药、除草剂等难降解小分子有毒有机化合物(简称环境激素),虽然浓度低(多在μg/L水平),对育苗毒害很大。环境激素通过排污、倾废、渗漏、径流等多种方式进入渔业水域,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其潜在威胁日趋严重,特别是针对育苗产业,由于种苗对环境毒素特别敏感,环境激素危害已成为该行业发展的最重要技术瓶颈,目前沿海对虾育苗成活率还不到10%,其主要原因就是环境激素。养鱼先养水,最好的水产养殖方式是实现循环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模式能减少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依赖,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提高成活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绿色养殖,对水产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发展设施渔业水处理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大多数只停留在简单沉淀-过滤-气浮-消毒阶段,没有高效生化处理措施,不能实现循环水养殖,更加缺乏对养殖原水中农药、除草剂等小分子有毒化合物解毒处理措施,这是限制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司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工艺: 设备特点 1、系统成熟稳定,即可单独用于景观水体的净化,又可结合生态净化措施,处理工艺即高效,快捷、确保水质清澈,生态环保,节能降耗,。 2、精滤系统独创的内置自动曝气溶氧装置,渗井精滤装置、生化处理(生物膜)、消毒装置等一系列技术集成于一体,相辅相成,不仅对藻类、SS、TP、TN、悬浮物、固体颗粒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对有机物(CODcr、BODs)和NH3-N 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全面改善水质。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某水产品养殖法人代表: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某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多少钱

运用工厂化养殖设备对于整个养殖行业来说意义重大,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提供很多养殖便利,并且降低成本。需要多少钱才能购买到一套合适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相信这是很多人关系的问题。 跟传统土塘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优势不言而喻,虽然前期投入成本很大,运行成本也高,觉得无法接受,也觉得不划算。现在我们就好好来算下这笔帐,看哪一种比较划算。以我了解到的信息,租一口塘(按亩计算),一年的租金每个地方不同,加上现在水质普遍不好,越来越难养,存活率跟密度都大幅下滑,而且租金每年都要交。 其实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只是前期投入会大,但这是一次性投入,一套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平均下来给租一口塘还要便宜,而且还不受天气影响,存活率高了,养殖密度也大了。再减掉一点人工,算起来还是可以盈利不少的。主要的是产量稳定、收入稳定,而且产量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还会增加。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一种新将传统渔业工业化的养殖模式。它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经过科学的论证、精心的设计、具有可行性强的运作,实现水产养殖行业低污染、风险低、效益高的效果。 工厂化水养殖模式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因此不会受这样的恶劣天气的影响。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可大量节约用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水产养殖业在防治病害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大量用药的结果不仅导致致病病毒基因突变更难应付,更会造成周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绿色环保、高密度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是现实形势所逼的必然趋势。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bstra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 第一章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2利用PLC设计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工厂化养殖的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2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3工厂化养殖的水质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4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1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2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3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4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5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可编程控制系统与继电控制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1继电器控制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1.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PLC设备选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1 PLC选型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2.2 PLC机型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3变频器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4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及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4.1 水位传感器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4.2 水位PID算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5 消毒方法的比较及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6 溶解氧传感器的选择及PID控制参数的设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7 固体废物去除设备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8 输入/输出点数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8.1输入/输出点数的估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8.2 输入/输出分配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9本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1 STEP 7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1.2 PLC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编写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