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动组卷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算法1111

自动组卷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算法1111

自动组卷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算法1111
自动组卷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算法1111

自动组卷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算法

摘要:智能自动组卷系统的建设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关于自动生成试卷和一些关于自动生成试卷的算法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去解决如何利用智能自动生成试卷,并使用蒙特卡罗(MC)的方法来分析和选择试题的知识点的得分和难度系数。最后就可以实现一个基于mc方法确定控制参数的智能组卷系统examinationpaper的设计到实际中应用的案例。试验结果表明,智能组卷系统可以高智能地选择测试问题的知识与正式的输入点,并确保能生成完整性的试卷。

关键词自动生成的试卷, Monte Carlo(MC)、知识点,难度系数

1介绍

测试是一个来评估教学结果或者判断一个人做一件事的能力的重要方法。试卷的质量是关键因素,他的好坏直接影响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考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人工生成的试卷有着当事人特有的主观性和差异性。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组卷系统有着逐步取代人工生成试卷的趋势,这种智能系统就是自动组卷系统。然而,目前所有的系统还远远没有一个能在较短时间内自动生成真正的合格的试卷。例如,在较短时间内自动生成一份试卷,在特殊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现有的系统中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计算机测试建设是一个多目标约束的优化问题,属于NP问题[1]。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智能自动生成试卷系统,它可以自动和实时的创造出高品质的文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热点。

为了解决约束优化问题基于现代测试理论和计算机测试的研究,[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遗传算法生成的试卷,采用一个新的十进制的分段代码。该算法提供了一套方案,使文件的不同程度的困难能在正态分布中显示出来。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然而,本文的算法是基于概率理论,所以最终的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时变系统。[3]介绍了一个基于web的通用的架构来适应数字校园的考试系统。在实现这个系统的过程中,J2EE技术及其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凯尔特人标准被选定为元数据标准,及相关标准被用来设计问题集,建立标准化和可移植性问题池结构作为考试问题结构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教学的各个主题中,并大大有助于教育的改革和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本文更多注重于如何实现于j2ee组合的细节,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实现自动组卷系统的组合算法。

摘要本文利用蒙特卡罗(MC)[4,5]方法自动选择问题,并运用案例和基于规则的机制来确定控制参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智能的,可以自动生成的试卷(名为汽车gep)系统,主要结合ASP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该系统的运作利用ado策略来生成试验问题,计算知识点的分数区间,然后推断出该问题在教学实际需求中的类型分布和难度系数。然后进行了分析,并选择部分试题的得分,问题类型分布的知识点和难度系数。最后,评估试卷的完整性和导入试题的合理性,同时编辑成一个Word文档,并生成一份完整的试卷。

2系统体系结构

AUTO-GEP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图1中所示. 有三种主要功能模块:用户管理器、考题数据库维护、检查文件/印刷模块组成。用户管理模块最重要的是系统安全,它把用户分为三种类型:系统管理员,问题进口商和试卷管理员,考试的题目数据库维护模块包括问题浏览,问题参数修改、添加/删除的问题,课程配置; 试卷编辑/印刷模块是汽车gep系统的关键模块,改进的蒙特卡罗算法可以自动生成试卷并且对试卷进行自动封装。

图1。AUTO-GEP系统的体系结构。

3算法

蒙特卡罗方法提供了近似解各种数学问题通过运用电脑执行统计抽样实验来解决问题 [6],该方法适用于

没有概率内容以及那些固有的概率结构的问题。在所有的数值方法,依靠n点评估在m维空间产生一个近似解,蒙特卡罗方法的绝对误差降低为N标-1 / 2的估计,而在所有其他可利用的特殊结构的情况下有错误,减少为N-1/ M最好。

试卷组合算法是在汽车gep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一种改进的蒙特卡罗算法来实现的,其主要思想是描述如下。步骤1。自行检查试题库系统的有效性。因为试题的内容是由不同的用户提供的,因此在自动组卷之前应该

先检查试题库中的内容。

步骤2。输入相关的测试参数,难度差异,难度系数,问题的类型,每个问题的得分和给定的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建立约束随机vectorζ= {xi| i = 1,...,N(n为测试约束参数数量)},它是用来在蒙特卡洛

的推导公式。

第3步。利用蒙特卡罗随机向量ζto导数的问题{Q(I,J)},I是给定的问题的类型,和J是一些有关问题

的试卷组合。如图2所示,有很多属性,如题号,题型,难度和得分等,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自动GEP系

统主要使用的问题类型,难度,分数和知识点四个因素创建约束随机vectorζ。

{E(t), F(d),G(s), H(kp)} (1)

其中T,D,S和KP问题类型,难度,分数和知识的目标试卷分别由变量。 E(t)和H(KP)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其中为每种类型的问题的不同的测试目的考虑重量因素。 F(d)和G(s)是通常的非线性函数,高斯分布的难度和得分。

图2。Auto-GEP 系统在试卷生成中的映射

步骤4。质量保证。在此过程中,自动GEP系统将综合素质评价的Q(I,J),其中包括难度分布,根据问题的类型和知识点的得分分布。如果标准错误 波纹管是给定的允许阈值

,,然后试卷可以创建Q(I,J),否则返回第2步。

其中,m是总人数的问题类型,n是相关类型的问题,和w是一个常数变量的当前用户,这就决定了关注困难分派或得分分布。 E(T),H(KP),F(d)和G(S)问题类型,知识点,难度和得分分别。

步骤5。输出试卷。在组合过程已成功完成后,用户可以预览和打印试卷,或Microsoft Word格式保存试卷。如果已经安装了Acrobat软件中所使用的电脑,试卷可以很方便地转换成完全格式化和专业品质的PDF文件格式..

4系统的实现

本节概述了auto-gep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这个Auto-GEP 系统结合C/S结构实现了一个在线考试和评分的系统。试题库管理器和文件管理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分别工作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A 试题库管理器

问题评估和问题定义是数据库管理器模块的主要功能,它正在转移到课程配置问题上来。由图3所示,网络应用技术课程包括三个属性:内容,需求和困难。内容选项是指哪些问题的部分,或说知识点,被安排的内容。选择的能力的需求是根据每个单独程度问题。难度选项的设置是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难度,这是基于试卷的难度和生成的试卷的质量的关键因素。

图3。配置课程

B文件管理器

文件管理器模块主要包括试卷的配置和试卷的组成,试卷的配置主要包括问题点分布偏好,难度分布的偏好,存储空间,答案等,图4所示。输出文件可以是PDF格式或WORD格式,只要安装有Microsoft Office套件和Adobe Acrobat套件就行。

图4。试卷的组成和打印。

五,结论

我们描述了一个强大的算法来评估和确定智能自动组卷试题。现在有一个测试平台,名为AUTO-GEP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它封装了改进的Monte Carlo算法。Auto-GEP系统已被用于在VB和网络的试卷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高智能选择试题知识点的形式输入,并确保最终试卷的完整性。

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科技广场2010.9 0引言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各种应用领域所拥有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这些数据对人们的工作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这些数据进行高级处理的工具比较少,使它们的重要性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当前多数的数据库系统只是可以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存取、查询和统计等简单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人们可以获得数据的一些简单信息。但这些信息是从数据表面直观表现出来,对于隐藏于数据背后的如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整体特征的描述以及寻找未来数据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信息并不能通过这些手段得到,而这些往往是人们更加需要的并且在决策支持的过程中更有价值。 数据挖掘是信息技术自然演化的结果,正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挖掘有用知识的过程。 1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 数据挖掘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挖掘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陈述问题和阐明假设:多数基于数据的模型研究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里完成的。因此在设计数据挖掘算法之前,需要事先确定一个有意义的问题陈述。模型建立者通常会为未知的相关性指定一些变量,如果可能还会指定相关性的一个大体形式作为初始假设。对当前问题可能会有几个阐明的假设,这要求将应用领域的专门技术和数据挖掘模型相结合。实际上,这往往意味数据挖掘人员与应用专家之间密切地协作,在开始数据处理过程之前明确实际工作对数据挖掘结果的要求,根据此要求,确定数据收集过程的具体方法和数据挖掘采用的具体算法。 (2)数据准备和预处理:数据准备和预处理又可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选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变换。 数据选取的目的是确定数据挖掘的处理对象,即目标数据,它是根据由问题陈述中得到的用户需求,从原始数据库中抽取一定的数据用于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与研究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Data Mining Algorithms 喻云峰 Yu Yunfeng (江西省商务学校,江西南昌330100) (Jiangxi Commercial School,Jiangxi Nanchang330100) 摘要:本文对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步骤,归纳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的通用策略。 关键词:数据挖掘;通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10)9-0054-03 Abstract:In this thesis,the basic theory of data mining is researched.Based on this,the basic steps of data min-ing is summarized and the basic method of data mining is generalized.At last,a general tactic of data mining is given. Keywords:Data Mining;General Tactic 54

题库型考试自动组卷系统数据库设计

辽东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库型考试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Generating Examination Paper about the Item Bank Type Examination 学生姓名:艾萍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B0601 学号:0911060101 指导教师:陈志勇 审阅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5月25日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辽东学院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 __

摘要 组卷考试在计算机网络下完成,可以大大提高考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项目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依据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开发出了基于C/S模式的题库型考试自动组卷系统。 本文从题库型考试自动组卷系统在考试中发挥的作用出发,详细阐述了一个功能较完善的组卷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开发过程。首先进行了项目概述,简单介绍了项目开发的背景及项目开发的意义;接下来是系统规划阶段,首先对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实际考试的功能需求分析,得到了系统用例;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开发模式的选择、功能模块的划分、动态图的绘制、类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系统实现阶段介绍系统主要功能的关键代码。 本系统的设计实施为题库型考试自动组卷系统的运行做基础,同时为组卷考试系统的开发提供一个参考模式,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题库;自动化;试卷;在线考试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毕业设计论文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钟野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或学位): 2011年5 月

目录 1 引言 (2) 2 方案设计 (2) 2.1 总体系统的设计思路 (2) 2.2 部分外围系统的设计思路 (3) 3 硬件电路设计 (3)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3) 3.2 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4) 3.3 显示功能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5) 3.4 温度报警提示功能电路的设计与论证 (5) 3.5 外围电路控制设计 (6) 3.6 扩展部分方案设计 (7) 4 软件设计 (7) 4.1 控制主程序设计 (7) 4.2 温度设置程序设计 (8) 4.3 上下限报警程序设计 (8) 5 结论 (9)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钟野 (XXXX电子信息工程学系指导教师:CXJ) 摘要:本文设计主要是采用A 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温度采集元件, 外加温度设置电路、温度采集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加热电路来实现对水温的显示同时自动检测及线性化处理,其误差小于±0.5℃。本文重点介绍硬件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以及各部分功能控制的软件的设计。本次设计的目标在于:由单片机来实现水温的自动检测及自动控制,实现设备的智能化。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signed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control core and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for (temperature gathering element, plus the temperature setting circuit, temperature gathering electriccircuit, display circuit, alarm circuit and heating circuit to achieve water temperature display while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linearization, its error is less than 0.5 + ℃.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design argumentation and choice, and some functional control software design. This design goal is: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alize the intellectualized equipment.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s; Automatic control

《题库智能组卷系统》组卷功能说明分析

《题库智能组卷系统》组卷功能说明教师用户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智能出卷、标准化出卷、搜索出卷、知识点题数出卷、知识点题分出卷共五种方式进行出卷。为了使生成的试卷更适合用户的要求,系统还提供了手工调整试卷功能。试卷生成后如果没有达到教师期望的目的,还可以在“试卷修改”页面中,进行手工试卷调整,包括试题添加、删除、更换,试题顺序调整,题型顺序调整和试题题分修改等多种手工修改试卷方式。 1.智能出卷 智能出卷的基本思路是在用户提出的较为模糊和较少要求的情况下,高度智能化地生成满意的试卷。 智能出卷分四个步骤,下面将具体介绍其操作。 第1步设置试卷参数 鼠标点击“智能出卷”按钮,进入到智能出卷,如图1-1所示。 【说明】:“试卷名称”是试卷的标题,默认为“未命名智能试卷”,可以重新命名,也可以在试卷生成后再修改名称,但是试卷名称不得为空。 “试卷总分”默认为100分,可以修改,总分可以限制在10~300分。 “出卷份数”表示系统支持同时生成多份试卷。 “难易比例”,试题库中每道题都有难度系数指标,难度系数即试题的失分率,分为易(0-25)、中(30-55)、难(60-100)三个等级。试卷默认的易中难比例为5:3:2,此比例可根据老师的教学要求自行调整。 图1-1 第2步选择试题范围

如图1-2所示:首先选择教材,然后在“选择考试范围”栏中选择考试的范围,“全部内容”中显示了本教材中所有试题范围,用鼠标点击“+”图标,可以打开下面的章节的具体内容,在用鼠标点击“+”图标可以继续点开下面的内容。然后用鼠标点击要选择内容前的图标,被选择的内容前的选择框变为。选择范围确定后,点击下一步,进入下一步的设置。 图1-2 第3步确定题型题分 如图1-3,页面中显示了每个题型中拥有的试题数量。在“出卷总分设置”框中添加各题型分数,使“目前输入的试题总分”与“试卷要求总分”相同后,点击下方的“完成”按钮,开始出卷。 【注】:不同学科看到的题型列表和题型对应的总题数会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内,选择不同的选题范围和试卷参数,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题型和总试题数。当试题总数量等于零时,将不显示相应题型。

考试系统中的组卷算法

5 考试系统中的组卷算法 5.1遗传算法概述 5.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27】。所以,遗传算法吸取了自然界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理论,为解决许多传统的优化方法难以解决的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遗传算法的整体搜索策略和优化搜索方法在计 算中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或其他辅助知识,而只需要影响搜索方向的目标函数和相应的适应度函数,所以遗传算法提供了一种求解复杂系统问题的通用框架,它不依赖于问题的具体领域,对问题的种类有很强的鲁棒性。如今,遗传算法不论是在算法设计上还是在基础理论上,均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和应用数学等诸多学科所共同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281。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概率搜索算法,借鉴了生物学中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高度并行、随机、自适应的性质,它利用某种编码技术作用于被称作染色体的二进制数据串,其基本思想是模拟由这些染色体组成的群体进化过程。由于遗传算法是由进化论和遗传学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直接搜索优化算法【291,因此,在遗传算法中也借鉴了许多生物学中的术语。 (1)个体(Individual):也称基因型个体,个体是遗传过程中带有遗传特征的实体,也是遗传算法中的所处理基本对象和结构。 (2)基因(Gene):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用于表示个体的特征。 (3)位串(String):与遗传学中的染色体的概念相对应,是个体的表现形式。(3)种群(Population):一定数量的个体的集合叫做种群。 (5)群体规模(Population Size):在群体中个体的数量称为群体大小。 (6)适应度(Fitness):适应度表示某一个体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对于生存环境适应程度较高的个体将获得更多的繁殖机会,而对生存环境适应程度较低的物种,其繁殖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甚至逐渐灭绝。 (7)遗传操作(Genetic Operation):遗传算法是一种群体型操作,该操作以群体中的所有个体为对象。遗传操作由选择(Selection)、交叉(Crossover)和变异(Mutation)三个基本操作算子组成。 ①选择:根据遗传学的理论,对生存环境适应程度较高的物种遗传到下一代的机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题库智能组卷系统批量上传模板使用说明

批量上传模板使用说明 一、什么是标签? 1.标签是提供程序自动识别、提取试题的指定字符串,中间不能加空格等其他字符,且各个标签之间的内容要换行隔开,请参看文档后面的示例。 2.必有标签有:【题文】【答案】【详解】【结束】4个,并且顺序固定。 3.【答案】标签后面的内容,用来做客观题的标准答案,程序只提取“纯文本”无格式内容(最多200字符),非纯文本格式或多于200字符的答案请放入【详解】标签。 4.Word模版提供插入标签的快捷工具栏和快捷键,对应关系是: 【题文】F5【答案】F6【详解】F7【结束】F8格式检查F9 二、关于试题的题号: 试题的题号是不需要的,若有也请放在【题文】标签之外(之前),那样程序就不会提取它;程序会在处理完毕后,按照试题在word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重新安排题号。 三、试题录入的细节注意事项: 1.必须先安装题库智能组卷系统中的试卷排版插件,在word中使用其中的标签项(手动 输入的标签符号题库系统不识别),试卷排版插件可以在题库首页下载。 2.试题的文字格式以“宋体五号字黑色”为标准。 3.段落缩进以及行距最好使用Word的默认值。 4.插入图片、绘图等对象时要注意元素的位置要及试题位置对应,环绕方式请使用“嵌入型”。 5插入公式请使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 6.不要使用任何域代码的内容(包括各种自动编号、项目符号)。 7.不要使用网页不支持的显示格式(比如加点字、带圈字、加框字、下波浪线、双下划线等)。 8.试题标签加完以后请使用“格式检查”进行检测,格式检查可以检测出的题目才可以导入题库中。 9.导入的试题文档需为.doc格式,word2007保存的.docx格式文档不能被识别。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策略的研究综述Word版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策略的研究》综述 姓名刘春晓 学号 2015216104 专业计算机技术 班级 3班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6年 6 月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策略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手工组卷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组卷智能化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组卷策略进行了梳理,对比和总结,主要介绍了遗传算法的优点,从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和遗传算子方面进行了归纳。接着分析了目前智能组卷策略研究的不足和挑战,最后总结了未来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智能组卷;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 1引言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飞速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已经慢慢的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也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传统的手工组卷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考试的效率低下,组卷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项研究。 近几年,智能优化算法倍受人们关注,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组卷问题是一个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参数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的组卷算法具有组卷速度慢、成功率较低、试卷质量不高等缺点。 智能组卷算法在计算机辅导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了组卷中,能够智能的设计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包括试卷的难易度,知识点,题型和题量等,使生成的试卷质量比较高。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自然遗传学说,是通过模拟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活进化的随机搜索和全局优化算法(张建国 2009:1)。由于该算法有智能的搜索技术和收敛性质,可以较好的满足智能组卷的要求。所以本系统选用遗传算法作为组卷算法,以试题章节、试题数量、试题知识点、试题题型、试题难度分布、试题曝光度、覆盖度、试题分数分配等约束为组卷条件,使试卷有更好的区分度。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系统实现了组卷智能化,优化了其他组卷算法的不足,使教学更加自动化和公平化,提高了组卷效率。 2研究现状分析 在系统开发之前,应该首先选择适合本系统的组卷算法,组卷算法的选取对试卷的质量影响颇大。只有相对好的算法才能提高组卷的效率和成功率。组卷实质上就是在复杂的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求最优解的问题,保证试卷能够满足教学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的飞速发展,各种组卷策略层出不穷,选择适合的算法对系统运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各种组卷算法的优缺点,找到最优的组卷算法是该系统开发的任务之一。这里我们就现阶段组卷算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现阶段比较成熟的组卷算法有随机选取法、回溯试探法和遗传算法。随机选取法生成的试题重复率较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回溯试探法是一种有条件的深度优化法,对于状态类型和题量较小的题库系统而言,组卷成功率高,但占用内

自动组卷及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 研究生姓名: 入学时间:2010年5月 研究方向:智能计算 论文题目:自动组卷及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校内指导教师姓名: 企业指导教师姓名: 填表时间:2011年9月28日 研究生学院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程序 1、开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在完成文献阅读、科研调查的基础上和导师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及实际条件共同准备。 2、各学院主管院长组织本单位所属领域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委员会,并且组织学生及导师进行开题报告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各学院分学术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企业导师组成,答辩会议由各学院分学术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应坚持公开、公正、严肃、认真的原则。 3、各领域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在学生答辩后应采取表决方式,依据同意人数超过总人数三分之二的原则来决定该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合格,并由各学院主管院长在开题报告的院意见栏内签署意见。 4、各学院主管院长应在论文开题报告答辩会议前一周将答辩会议日程安排报研究生学院。 5、各学院论文开题报告答辩结束后,二天内应汇总全部开题报告送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学院在一周内将审批结果通知各单位,各单位应立即将审批结果告知导师及学生。开题报告留研究生学院及各学院存档。 6、各领域工程硕士开题报告的答辩审核工作应在研究生学院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因学生或导师的原因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开题报告,或开题报告选题不符合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开题报告答辩未予通过等情况,研究生学院可提出延长该生在校学习时间,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批。 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研究生学院作为论文检查的依据;一份由研究生本人保存,按照计划进行论文工作。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智能组卷及在线考试评测系统

在线考试评测解决方案

1. 系统概述 智能出卷评测系统是针对中小学题高升学率、增加学生知识面的需求,结合INTERNET 和多媒体技术定制的一套系统。它经过五千多所学校使用,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它题供的海量的静、动态学科试题资源库和智能的出卷系统轻松的作出针对不同教学目的的各类试题,以满足教学要求。智能出卷评测系统分为"智能出卷系统"和"在线考试评测系统" 。 智能出卷的基本思路是要在老师题出的较为模糊的和较少要求的情况下高度智能化地生成满意的试卷。 网络考试评测系统是通过网上进行考试和作业的结果,智能检测出学生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并通过计算机智能的手段对其加以辅导。 智能出卷的基本思路是要在用户题出的较为模糊的和较少要求的情况下高度智能化地生成满意的试卷。智能出卷的习题来源--题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版的"龙教智囊智能出卷系统" 附带的题库中,一些不符合新教材的题目被换掉,增加了许多新的更灵活的以及近期各大考中用到的好题,这都是龙教智囊公司的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相信一定会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帮助。 智能出卷题供了符合教师习惯的抽取整卷、智能出卷、专业出卷、知识点题分出卷,知识点题数出卷,输入题号出卷和搜索组卷多种方式,特别是操作起来很容易,实现了出卷智能化、自动化。新版智能出卷系统还新增了试题浏览功能、增强了查看、检索试题分布功能、试卷模板功能(如有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及选拔考试等)、套卷功能(就是已经组好的卷子,如历年高考试题集及一些其它比较好的套卷)、混合组卷功能、英语听力题的语音功能、试卷处理、权限管理、留有题目升级的接口(以后通过更新的数据包即可扩充题量)、题库加密、WORD排版功能、对组卷的算法进行再一次的优化。对新增加的题库的结构进行转化,使其能够被目前智能出卷所使用。 2.系统架构

数据挖掘关于Kmeans算法的研究(含数据集)

浙江大学算法研究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 题目:K-means

目录 一、实验内容 (5) 二、实验目的 (7) 三、实验方法 (7) 3.1软、硬件环境说明 (7) 3.2实验数据说明 (7) 图3-1 (7) 3.3实验参数说明/软件正确性测试 (7) 四、算法描述 (9) 图4-1 (10) 五、算法实现 (11) 5.1主要数据结构描述 (11) 图5-1 (11) 5.2核心代码与关键技术说明 (11) 5.3算法流程图 (14) 六、实验结果 (15) 6.1实验结果说明 (15) 6.2实验结果比较 (21) 七、总结 (23)

一、 实验内容 实现K-means 算法,其中该算法介绍如下: k-means 算法是根据聚类中的均值进行聚类划分的聚类算法。 输入:聚类个数k ,以及包含n 个数据对象的数据。 输出:满足方差最小标准的k 个聚类。 处理流程: Step 1. 从n 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Step 2. 根据每个聚类对象的均值(中心对象),计算每个对象与这些中心对象的距离,并根据最小距离重新对相应对象进行划分; Step 3. 重新计算每个(有变化)聚类的均值(中心对象) Step 4. 循环Step 2到Step 3直到每个聚类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首先从n 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的其它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一般都采用均方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具体定义如下: 21∑∑=∈-=k i i i E C p m p (1) 其中E 为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的均方差之和,p 为代表对象的空间中的一个点,m i 为聚类C i 的均值(p 和m i 均是多维的)。公式(1)所示的聚类标准,旨在使所获得的k 个聚类具有以下特点: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重点要求:用于聚类的测试级不能仅为单独的一类属性,至少有两种属性值参与聚类。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李锦超 学号2012101149 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班级2012级宽带通信2班 指导教师石彬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六年五月

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李锦超指导教师:石彬 内容摘要:试卷自动生成系统,即用户通过自定义选择设置试题的类型、难度、分数、时间等多个因素自动生成考试试题并给予对错验证。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的不断普及与提升,传统的出题考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一概而论不“因材施教”的出题方式不利于考核不同类型的学生,也不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现在已经逐渐开始流行自定义、有难度、时间、类型选择控制的出题方式来迎合当前社会考试所需。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诞生油然而生。 该设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出题者以及试题训练者能够根据不同人群自定义设置难度、类型生成考试试题的系统。系统为用户提供用户登录、开始试卷定制、选择题型、选择所占分数比例、最高分数设定、考试时间限制设定、考试难度选择、生成试卷以及答案查看等功能,将用户的需要“因材施教”、“分门别类”地提供,由用户自定义选取,从而达到针对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训练和考验。同时,也方便了出题者逐个进行试卷试题的选取,省去了出题者挨个设定的过程,既提升了出题的速度,也提高了出题的整体质量。 本次设计主要是以服务出题者、试题训练人等人群方便快速地完成试题的构造并提升自身所需检测为目的的试卷自动生成系统。整体设计使用的是JAVA语言开发的B/S (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系统。用户登录该系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生成题目的难度,根据自己的弱项针对题目类型进行生成试题,亦可根据自己的熟练度选择答题时间。 本系统的代码框架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SSH(Spring+Struts+Hibernate)进行设计,在功能模型的实现和页面处理方面严格遵从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思想体系。配合Javascript以及Xml对页面提取处理。数据库方面采用了中小型的Mysql 数据库进行处理,数据库工具使用了当下主流的navicat进行操作,以减轻代码量的负担和方便代码编写和功能实现。 关键词:试卷自动生成 B/S Java MySQL数据库

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第1章任务要求和方案设计…………………………………… 1.1 任务要求……………………………………………………… 2.1 总体方案确定及元件选择…………………………………….. 2.1.1 总体设计框图……………………………………………… 2.1.2 控制方案确定………………………………...…………… 2.1.3 系统组成……………………………………………… 2.1.4 单片机系统……………………………………….. 2.1.15 D/A转换........................................................................... 2.1.5 晶闸管控制………………………………………... 2.1.6 传感器……………………………………………… 2.1.7 信号放大电路………………………………………. 2.1.8 A/D转换……………………………………………. 2.1.9 设定温度及显示…………………………………….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2.1 系统硬件框图……………………………………………2.2 系统组成部分之间接线分析……………………………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3.1程序流程图..…………………………………..…………… 第4章参数计算……………………………..………………... 4.1 系统各模块设计及参数计算 4.1.1、温度采集部分及转换部分

4.1.2、传感器输出信号放大电路部分:........................... 4.1.3、模数转换电路部分:............................ 4.1.4、ADC0804芯片外围电路的设计:....................... 4.1.5、数值处理部分及显示部分:............................. 4.1.6、PID算法的介绍....................................: 4.1.7、A/D转换模块.......................................... 4.1.7、A/D转换模块................................... 4.1.8 单片机基本系统调试............................... 4 .1. 9 注意事项:................................................................ 第5章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5.1 系统测试仪器及设备 5.2 测试方法 5.3 测试结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 真课程设计 学号:1030620227 姓名:李斌 指导老师:胡开明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1)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 三、题目及要求 (1)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 (二)控制方法训练 (19) (三)控制系统的设计 (23) 四、心得体会 (27) 五、参考文献 (28)

自动控制原理及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1、 完成给定题目中,要求完成题目的仿真调试,给出仿真程序和图形。 2、 自觉按规定时间进入实验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事要请假。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期间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围坐在一起谈与课程设计无关的空话,若违规,则酌情扣分。 3、 课程设计是考查动手能力的基本平台,要求独立设计操作,指导老师只检查运行结果,原则上不对中途故障进行排查。 4、 加大考查力度,每个时间段均进行考勤,计入考勤分数,按照运行的要求给出操作分数。每个人均要全程参与设计,若有1/3时间不到或没有任何运行结果,视为不合格。 二:设计报告的要求: 1.理论分析与设计 2.题目的仿真调试,包括源程序和仿真图形。 3.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及建议。 三:题目及要求 一)自动控制仿真训练 1.已知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s s x G s x G +=+= 22132)(,131)(

①在MATLAB中分别用传递函数、零极点、和状态空间法表示; MATLAB代码: num=[1] den=[3 1]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num=[2] den=[3 1 0] G=tf(num,den) [E F]=zero(G) [A B C D]=tf2ss(num,den) 仿真结果: num =2 den =3 1 0 Transfer function: 2 --------- 3 s^2 + s

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综述终板

数据挖掘分类算法研究综述 程建华 (九江学院信息科学学院软件教研室九江332005 ) 摘要: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深化,数据库的规模急剧膨胀,数据挖掘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其中的分类问题,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现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数据挖掘中的核心技术分类算法的内容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分类算法大体可分为传统分类算法和基于软计算的分类法两类。通过论述以上算法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研究者对已有算法的改进有所了解,以便在应用中选择相应的分类算法。 关键词:数据挖掘;分类;软计算;算法 1引言 1989年8月,在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专题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KDD,Knowledge DiscoveryDatabase)技术[1]。该技术涉及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智能数据库、知识获取、专家系统、数据可视化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技术难度较大,一时难以应付信息爆炸的实际需求。到了1995年,在美国计算机年会(ACM)上,提出了数据挖掘[2](DM,Data Mining)的概念,由于数据挖掘是KDD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在实践应用中对数据挖掘和KDD这2个术语往往不加以区分。 基于人工智能和信息系统,抽象层次上的分类是推理、学习、决策的关键,是一种基础知识。因而数据分类技术可视为数据挖掘中的基础和核心技术。其实,该技术在很多数据挖掘中被广泛使用,比如关联规则挖掘和时间序列挖掘等。因此,在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中,分类技术的研究应当处在首要和优先的地位。目前,数据分类技术主要分为基于传统技术和基于软计算技术两种。 2传统的数据挖掘分类方法 分类技术针对数据集构造分类器,从而对未知类别样本赋予类别标签。在其学习过程中和无监督的聚类相比,一般而言,分类技术假定存在具备环境知识和输入输出样本集知识的老师,但环境及其特性、模型参数等却是未知的。 2.1判定树的归纳分类 判定树是一个类似流程图的树结构,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支代表一个测试输出,而每个树叶节点代表类或类分布。树的最顶层节点是根节点。由判定树可以很容易得到“IFTHEN”形式的分类规则。方法是沿着由根节点到树叶节点的路径,路径上的每个属性-值对形成“IF”部分的一个合取项,树叶节点包含类预测,形成“THEN”部分。一条路径创建一个规则。 判定树归纳的基本算法是贪心算法,它是自顶向下递归的各个击破方式构造判定树。其中一种著名的判定树归纳算法是建立在推理系统和概念学习系统基础上的ID3算法。 2.2贝叶斯分类 贝叶斯分类是统计学的分类方法,基于贝叶斯公式即后验概率公式。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分类过程是首先令每个数据样本用一个N维特征向量X={X1,X2,?X n}表示,其中X k是属性A k的值。所有的样本分为m类:C1,C2,?,C n。对于一个类别的标记未知的数据记录而言,若P(C i/X)>P(C j/X),1≤ j≤m,j≠i,也就是说,如果条件X下,数据记录属于C i类的概率大于属于其他类的概率的话,贝叶斯分类将把这条记录归类为C i类。 建立贝叶斯信念网络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拓扑学习,即有向非循环图的——————————————————— 作者简介:程建华(1982-),女,汉族,江西九江,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信息安全。

自动组卷系统开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自动组卷系统开发 Development Of Test paper Auto-production System

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组卷系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然后以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为背景,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实际通用的自动组卷系统,对其中的数据库结构设计以及各个主要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系统可以从试题库中自动的查找和组织出一些不同题型、不同难度、不同章节范围内的试题来组成一份合理的试卷。它采用的是利用试卷的一组特征值,记录用户提供的试卷题目类型、章节分布、难易程度等条件,采用随机算法,借助于系统中的一系列数据文件,使具体课程的相关数据动态地抽象成逻辑数据,用以解决通用问题,线性的规划出一份约束满足的、合理的试卷。 本系统的开发工具是powerbuilder 9.0,使用的数据库为Access 2003。系统分为题库编辑、自动组卷、试卷存储、试卷打印等功能。 关键词:自动组卷题库管理数据库 powerbuilder9.0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ctual demand of auto-production for test paper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concrete teaching activity at first. Then taking teaching of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as the background,it designs and realizes a Test paper auto-production system. First, it Explains the design for the database structure, then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on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ach main module among them. It can automatically find and organize a certain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in various typ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difficulty in certain scope in the database to form a reasonable test paper. What it adopt is to make use of to try a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winding, recording the customer to provide of try a topic type, chapter to distribute, difficult easy degree etc. condition, adoption random calculate way, ask for help from a series of data document within system, make the related data dynamic state ground of the concrete course abstract the logic data, resolve the in general use problem in order to, line program a stipulation of to satisfy of, try book reasonablely. The development tool of this system is powerbuilder 9.0, the database of is Access 2003.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database edit, test paper auto-production, test paper saving, test paper printing etc. function. Keywords: Test Paper Auto-production ; Database Management of Test Questions ; Database ; Powerbuilder 9.0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 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错位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目录 一、错位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原理................................................................... - 4 - 1、可逆调速系统的原理.................................................................................... - 4 - 2、环流的介绍.................................................................................................... - 4 - 1、环流的定义............................................................................................. - 4 - 2、环流的分类........................................................................................... - 5 - 3、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 ................................................................................. - 5 - 1、静态环流的错位消除原理.................................................................. - 5 - 2、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的结构............................................................. - 5 - 3、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的优缺点 ........................................................ - 6 - 二、系统的设计 ................................................................................................................... - 6 - 1、主电路的设计及参数选择 ........................................................................ - 6 - 1、变压器的选择...................................................................................... - 6 - 2、晶闸管的选择...................................................................................... - 7 - 3、电抗的选择........................................................................................... - 7 - 2、同步变压器及触发器的设计.................................................................... - 7 - 1、触发电路的设计.................................................................................... - 7 - 2、同步变压器的设计............................................................................. - 8 - 3、保护电路的设计........................................................................................... - 9 - 1、过电流保护........................................................................................... - 9 - 2、过电压保护........................................................................................... - 9 - 3、缓冲电路............................................................................................... - 9 - 4、检测环节 ...................................................................................................... - 10 - 1、转速检测............................................................................................. - 10 - 2、电流检测 ............................................................................................... - 10 - 3、电压检测............................................................................................. - 10 - 5、控制电路的设计......................................................................................... - 11 - 1、AVR电压内环的设计 ..................................................................... - 11 - 2、ACR电流环的设计.......................................................................... - 12 - 3、ASR转速环的设计........................................................................... - 13 - 4、AVR、ACR和ASR的限幅设计 .................................................. - 14 - 5、AR反相器的设计............................................................................. - 14 - 三、设计小结...................................................................................................................... - 15 - 四、参考文献...................................................................................................................... - 15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