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_胡颜江

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_胡颜江

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_胡颜江
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_胡颜江

空肠营养管护理要点

空肠营养管护理 一、营养液的选择 自行配制营养液每次仅配制当日量,4 ℃保存。输注时饮食的温度应接近体温,配好的饮食在容器中悬挂的时间不应超过8 h,新鲜饮食不应与已用过饮食混合。配制时间过久食物可能变质凝固,也可导致堵管并注意防止霉变、腐败的食物引起细菌或真菌性肠炎。 二、输注方式 1.插管后应立即注入生理盐水50 mL,以冲洗插管时分泌的胃液及 胆汁等黏液。 2.第1次泵注营养液前,应缓慢泵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 以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并使肠道有个适应过程。先以60 mL/h速度输入,如果耐受良好,可以逐渐增加速度,直至120 mL/h为止。 3.开始输注时速度较慢,更易发生堵管,应加强观察,在情况允许 时,尽量使用输液泵输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输注完毕后应使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5.一旦发生灌注不畅,考虑堵管的可能,可使用20 mL注射器反复 冲洗、抽吸,或将胰酶溶于温水后注入。 6.连续输注营养液应每4—6小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水冲洗导管一 次。 7.应用细的喂养管,禁止经该导管输注颗粒或粉末性药物,以防止 堵管。 三、妥善固定

1.使用黏度高、透气性好的胃管贴,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 定好,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 2.4 h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做好记录,做 到班班交接。 3.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四、做好健康教育与沟通 1.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插好鼻空肠管后,不要牵拉折 叠管道。 2.下床活动时要告知护理人员,将管道完全固定好后再下床,晚上 睡觉时,避免压迫牵拉管道。 3.病人自己不能随便向管道内灌注其他物质。 五、肠内营养并发症 (一)腹胀、腹泻、恶心、呕吐 1.灌注速度过快:灌注速度由慢到快。 2.使用冷的营养液:营养液经过加温后使用。 3.营养液污染: (1)24小时更换泵管。 (2)营养液即开即用,不得超过24h。 (3)喂养前后冲洗导管。 (二)便秘: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三)导管堵塞 (1)喂养管没有定期冲洗:使用前后冲洗,更换病人体位冲洗。

鼻空肠管

鼻空管置入术 一、徒手操作法鼻空肠管置入术 【适应证】 为胃肠十二指肠动力正常患者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建立通路。 【禁忌证】 同经鼻胃管置入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用品准备。双腔带气囊鼻肠管、螺旋形鼻肠管或单腔带金属头鼻肠管,液状石蜡或温开水、棉签、纱布、胶布、夹子、止血钳或镊子、50ml注射器、听诊器、治疗巾、弯盘、胃肠减压器。 2.根据应用目的选用双腔带气囊鼻肠管、螺旋型鼻肠管或单腔带金属头鼻肠管,作 胃肠减压用,可选择双腔带气囊鼻肠管;作肠内营养用可以选择螺旋形鼻肠管或单腔带金属头鼻肠管。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3.置管操作程序和方法。同经鼻胃管置入术。 4.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后接上负压吸引(压力为—8~-10mΠλHg)。 5.如为双腔管,待管吞至75cm处,用注射器抽取少量液体做酸碱度试验”如 为碱性,则表明管的头端已通过幽门。也可用X线透视确定位置,或可向管腔内注入少量空气并在腹部听诊予以确定,气过水声最响的部位即为导管头端所在位置。确定导管通过幽门后,气囊内注人空气20~30ml9并关(夹)闭气囊管田。依丨靠肠蠕动推动气囊将导管带至梗阻近端肠曲。 【注意事项】 1.置人双腔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气囊完整性。可通过定量注气的方法予以 判断,先吸尽气囊内气体,再注入一定量空气,若抽出的空气量过多或过少,均提示

气囊已破损。 2.经常检查负压吸引,保持负压稳定,防止负压过高或过低。 3.经常检查管道插人深度,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打折或扭结、有无接错。 4.胃肠减压期间应加强口咽部护理和清沽鼻腔9为减轻咽喉部刺激9应给予 气雾吸入。 5.胃肠减压期间,应密切观察引流物性质并记引流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 6.胃肠减压期间,应停止饮食及口服药9必须口服的药物需研碎溶于水后经 胃肠减压管注人,注药后需夹闭导管1~2h 7.腹胀消除后可将双腔管气囊内空气抽尽,但双腔管仍应保留于肠内,以各 反复需要胃肠减压。腹胀无复发可能时,方可将双腔管拔除。拔管时,应停止负压 吸引后在拔出,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鼻空肠管护理

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一、目的 尽早对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可阻断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避免因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鼻空肠营养管在胃肠减压的同时进行空肠内营养输注,有效的解决了胃肠减压与肠内营养的矛盾,且简便、安全。 二、适应证 1.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患者。 2.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三、禁忌证 1.胃肠道功能衰竭。 2.肠梗阻。 3.急腹症。 4.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四、鼻空肠管放置 1.准备 (1)病人准备术前介绍治疗目的、方法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合作。 (2)准备医疗器械。 2.方法

(1)放置鼻空肠管者,让患者向右翻身,借助胃的蠕动将管的头端 推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借助透视和内镜的帮助,将鼻饲管直接放入十二指肠或空肠。 (2)目前有一种螺旋型鼻肠管,导管远端成螺旋状。在胃动力正常情况下,只须按鼻胃管置管的方式将导管放置入胃内,取出导引钢丝后,在8~12h内鼻肠管可自行通过幽门。 五、护理常规 1.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数日内往往出现胃排空障碍,建议手术 患者可在术前1d预先放置。在没有胃动力的情况下,可在X线透视或在内镜帮下通过幽门。妥善固定,做好标识。 2.确定置管深度,防止管路移位:空肠管置入后应先通过X线或内 镜检查,保证空肠管在空肠远端使用。过浅,靠近胃幽门部,则容易发生返流,使空肠喂养的优势不能发挥;喂养管置入过深,则减少肠道的有效吸收面积。导致吸收不良,严重者发生腹泻。 因此,置管期间应每班观察置管长度,明确交班并妥善固定,观察置管深度的变化,防止空肠营养管随肠蠕动继续下移,或在外力的作用下自行脱出。每次更换肠内营养液,或对管道是否处于正常位置有疑问时,可通过内容物pH测定法检查鼻空肠管的位置。 3.保持管路通畅,防止阻塞:由于空肠喂养管腔较普通胃管细,很 容易发生堵塞。另外较慢的输注速度,高浓度的营养液及未碾碎的口服药等都增加了管路阻塞的发生率。因此,连续输注是应用

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空肠营养管堵管的预防及处理 1.堵管原因: 1.1 输注营养液、药物的原因: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过于黏稠,灌入不合适的药物及食物,使营养液、药物或食物囤积于管壁内侧,或由于药物食物的混合液凝固,造成营养液滴速过慢造成鼻空肠营养管堵管。 1.2 输注鼻空肠营养管期间未及时冲管,输入速度过慢(小于50 m I/ h),营养液温度偏低,鼻空肠营养管固定不牢固,护士未及时巡视病房,发现滴速偏慢等未及时冲管原因造成堵管。 1.3 由于机械原因鼻空肠营养管外露部分折叠、内置部分反折导致营养管堵管。 1.4 鼻空肠营养管原因由于营养管内径偏小,长期输注营养液易造成堵塞。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时间过长,未及时更换鼻空肠营养管造成堵管。 1.5 护士冲管的时间和频率随意,科室没有鼻肠管维护的标准流程,护士操作没有标准和依据。 2.堵管的预防: 2.1 及时更换鼻肠管。复尔凯鼻肠管使用时间一般为6周,置入后应给予管道标识,记录鼻肠管置入的时间及长度,适时更换。 2.2 妥善固定鼻肠管。采用分叉交织固定法固定鼻肠管,体外管道可再用一根胶布加固于患者耳垂部,避免鼻肠管牵拉、扭曲、折叠、受压。巡视及交接班时经常检查鼻肠管的位置,难以判断时可通过床边 X 线透视检查。若发现鼻肠管打折,可用导丝试行将导管伸直,在透视或胃镜下将导管拉直或将打结部分解开,如不成功应立即拔出。 2.3 合适体位:在输注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半卧位姿势(30-45度)。 2.4 适当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输注泵连续输注,或者重力连续滴注,尽可能的减少输注中断次数,保持输注连贯性。 2.5 及时正确冲管。插管后应立即注人生理盐水5O m L,以冲洗插管时分泌的胃液及胆汁等黏液。在鼻饲前后,采用 38-42 ℃温开水30 -50 ml 脉冲式冲管;在营养液输注期间,每隔4h -8h脉冲式冲管 1 次;经鼻肠管给药前后,也应使用 40 ~42 ℃温开水30 -50 ml 脉冲式冲管。在输注过程中,有任何原因停止输注营养液时,都需要用温开水脉冲式冲管后再输注。如发现病人的营养滴速偏慢等原因,也应立即予脉冲式冲管。这种脉冲式冲管方法可使管腔内的冲洗液形成小旋涡,从而将管腔内的附壁成分冲洗干净。 2.6 维持输注速度大于50 ml/ h(如不耐受可从25ml/h起)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输注速度(每4h增加25ml,根据患者腹胀情况及耐受性等逐渐增加速度至 200 -250 ml/ h)。有研究证明,输注速度大于50ml/ h 时,可对营养管内施加恒定的压力,使营养液在管内保持流动状态,不易造成堵管。 2.7 充分磨碎药物,分开注入。将颗粒状药物充分碾碎充分溶解后注入,并在注药前后以及不同药物之间用适量温开水冲洗管腔,以预防药物之间以及药物和营养液不相溶,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堵塞。 2.8 预防过于黏稠的营养液堵管。营养液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摇匀;制作营养液时要充分搅碎过滤;可加入溶解的多酶片,使营养液中的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成为更小的颗粒,易于滴注,降低堵管的几率 ;在输注过程中,保持营养液温度在 37 ℃左右,防止蛋白质凝固堵管。 2.9 合理封管。考虑到肠内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糊精、酪蛋白、植物脂肪、矿物质、

鼻空肠管的护理

鼻空肠管的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但长期支持引起的肠源性感染率增加和导管败血症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故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有研究表明,食物分解产物可刺激胃肠黏膜,使促胰液素的分泌量增加,但食物距幽门越远,刺激作用越小。经空肠给予饮食,可使胰腺保持静止状态,符合胰腺炎治疗的要求。 一方法均采用非手术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抗生素、腹腔灌洗等治疗。全部病人在入科后24~48实施全肠外营养支持。待血、尿淀粉酶正常,生命体征稳定,胃肠功能恢复即实施鼻空肠置管,过渡至空肠内营养支持。置管时间分别在入科后第5~14天。均使用聚氨酯材料的螺旋形鼻肠管。置管后加强日常护理,平均每4~8小时用20~50℃温开水冲洗管道,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6~4℃,经常巡视观察,调节合适的滴速,用甲硝唑或4%碳酸氢钠漱口液漱口,同时作好病人的营养评估。 二管饲的主要装置包括鼻肠管、能全力、输液泵及泵管。选用聚氨酯材料的螺旋型鼻肠管:其优点是管道柔软易弯曲,不易刺激鼻腔、咽喉部,长时间放置病人耐受性良好,导管内有一引导钢丝便于置管,管壁是不透射线的材料,可在透视下检查导管在体内的位置。导管头部圆滑,防止损伤胃肠道黏膜,并有多个侧孔,避免发生管腔堵塞,导管前端带有记忆性能,待引导钢丝撤除后,可恢复螺旋状,有利于通过幽门,并能停留在理想的位置。能全力是一种纤维素型肠内营养配方,为液体即用型,无需配制。选用微电脑控制输液泵,保证能全力匀速输注。泵管与输液泵相配套,不作特殊要求。 三置管的注意事项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鼻肠管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时限等常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置管时,协助病人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当置管进入咽喉部时,可让病人喝点水,以便导管顺利进入所需位置。为了避免管道在胃内打圈,可在置管前和拨除引导钢丝前,在管腔内注入冷开水20ml。置管后,在鼻外固定留有15~20cm导管,肌内注射多潘立酮,嘱病人右侧卧位,让鼻肠管随胃蠕动顺利通过幽门而进入十二指肠。空肠待导管头端超过韧带30~40cm则开始提供营养。 四置管前后的评估和护理 1 评估在实施前,应先评估病人的肠道功能,病人是否曾接受过胃肠道手术、是否有肠道疾病史、麻痹性肠梗阻的严重程度、有无应激性溃疡等消化道出血、有无心功能不全等加重肠黏膜水肿的疾病,还应判断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根据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体温、心率、血清清蛋白水平等判断病人营养状况及所需营养的量。 2 护理 (1)置管前的护理主要为心理护理,病人对肠内营养置管有恐惧心理,尤其因经鼻置管引起的不适,易导致病人产生抵触情绪。有的病人对的效果持怀疑态度,即使病人勉强接受了治疗,一旦施行过程中稍有不顺利或出现轻度的并发症,也将导致病人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应用。因此,向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置管的过程,让病人有一定的心理适应及心理准备,协助医师置管。 (2 )置管中的护理让病人处于坐位或半卧位,头部轻微向后靠稳。将浸过无菌等渗盐水或灭菌水的鼻肠管从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置入。当病人感到咽喉部有异物时,应嘱其做吞咽动作,顺势将鼻肠管置入达胃内。当所做的鼻至胃长度的记号到达鼻部水平时,即停止前推导管。为了使导管进一步深入,将留在鼻腔外的导管保持松弛状态,并将留置体外的导管距鼻孔20cm处妥善固定于面颊,以便导管随胃动力自行进入十二指肠和空肠,故要特别注意防止导管移位和脱出。通过引导钢丝的手柄向导管内注入25~50ml无菌等渗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后,抽出引导丝。在置管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如有特殊不适,及时对症处理。观察导管进入人体的长度,以及鼻肠管头端在体内位置,是肠内营养实

空肠营养管护理(精选.)

空肠营养管护理 一、营养液的选择鼻空肠内不同于经胃的营养,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渗透压及污染情况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空肠内无胃酸的杀菌作用,因而对营养液的细菌污染要特别注意,要求按静脉输注标准操作尽量避免污染。如自行配制营养液每次仅配制当日量,4 ℃保存。输注时饮食的温度应接近体温,配好的饮食在容器中悬挂的时间不应超过8 h,新鲜饮食不应与已用过饮食混合。配制时间过久食物可能变质凝固,也可导致堵管并注意防止霉变、腐败的食物引起细菌或真菌性肠炎。 二、输注方式临床实践表明,连续输注营养液吸收效果较间歇性输注好,病人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营养支持效果好。插管后应立即注入生理盐水50 mL,以冲洗插管时分泌的胃液及胆汁等黏液。第1次泵注营养液前,应缓慢泵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以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并使肠道有个适应过程。先以60 mL/h速度输入,如果耐受良好,可以逐渐增加速度,直至120 mL为止。开始输注时速度较慢,更易发生堵管,应加强观察,在情况允许时,尽量使用输液泵输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输注完毕后应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一旦发生灌注不畅,考虑堵管的可能,可使用20 mL注射器反复冲洗、抽吸,或将胰酶溶于温水后注入。 三、妥善固定使用黏度高、透气性好、3M公司生产的胃管贴,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定好,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4 h 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做好记录,做到班班交接。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四、做好健康教育与沟通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插好鼻空肠管后,不要牵拉折叠管道,下床活动时要告知护理人员,将管道完全固定好后再下床,晚上睡觉时,避免压迫牵拉管道。病人自己不能随便向管道内灌注其他物质。医护人员做好沟通,护士主动向医生了解病人的治疗方案,并参与置管过程,了解病人的动向,以便病人回到病房后,及时固定管道。

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

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16T09:55:19.04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作者:许丽华 [导读]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葫芦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鼻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3]。 许丽华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葫芦岛 125001) 【摘要】目的:对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因手术住院的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行以鼻空肠营养管护理两周,并在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护理,调查在两周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1天及术后两周对患者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两周其体重、白蛋白、总蛋白比手术1天前的指标有明显的增加。结论:对于胃癌术后患者行以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供给,并对患者行以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胃肠功能有效的进行恢复,并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住院天数的缩短,对手术后患者行以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术后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400-01 对于胃肠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来说,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症、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使患者体内的营养明显地下降。因为在完成患者手术的时候,要禁止患者饮食以较少肠胃的压力,这样做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受到相应的影响,使患者表现出电解质失衡的症状,从而容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往往会出现吻合口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患者在手术后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对肠内的营养进行供给,明显加快患者的恢复效果,在行鼻空肠营养管同时加以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得胃肠功能恢复显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因手术住院的胃癌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实验组20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3例;患者的年龄在34-72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8± 2.3岁。在实验组患者中,其中胃窦癌患者9例,胃小弯癌患者3例,胃体癌的患者3例,贲门癌患者5例。在参照组20例患者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年龄范围在36-7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8.5±1.3岁。其中胃窦癌患者12例,胃小弯癌患者5例,胃体癌患者2例,贲门癌患者1例。实验组与参照组胃癌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因手术住院的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行以鼻空肠营养管两周并在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护理,调查在两周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1天及术后两周对患者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肠内营养完成的具体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指标;并记录患者恶心、呕吐、腹痛等并发症所发生概率。在手术术前1天及术后两周对患者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进行相应的检测,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进行评估并对术后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患者分别完成其护理后,在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可以看出,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n %) 组别患者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程度 实验组 20 14(70.00) 5(25.00) 1(5.00) 95.00 参照组 20 6(30.00) 6(30.00) 8(40.00) 60.00 注:与参照组进行比较P<0.05. 手术患者行肠内营养后,患者的体重、白蛋白、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详情见表2 表2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1天及术后两周的营养指标变化( ±s n=40) 时间体重(kg)白蛋白(g/L)总蛋白(g/L) 手术前1天 56.9±9.3 41.1±6.5 67.8±12.3 术后两周 48.7±8.7 33.5±5.4 58.2±7.7 注:与手术前一天比P<0.05.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空肠营养护理前,要对患者的空肠营养管进行有效固定,在进行营养管的固定前,护理人员须让患者了解行以空肠营养护理的意义,以及对患者恢复健康所具有的意义。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要保证营养管的畅通性,防止营养管滑落,或是发生堵塞现象。在临床中常出现营养液黏附管壁从而导致管道堵塞的现象,是由于营养管本身就较细,且粘度又非常的高。为有效防止营养管堵塞,在使用前后应用温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并反折营养管末端,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确保患者不受到细菌的污染。每隔两天护理人员就要为患者换一次辅料。 为什么在患者术后涉及到肠内营养呢?是因为它是能够将人体所需的必需营养元素在进行化学消化时,就能够被人类的肠道进行吸收,

经内镜鼻空肠置管术

经内镜鼻胃管、鼻空肠管置管术 适应症应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吻合口瘘、急性重症胰腺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出襻近端梗阻、胃功能障碍,胃底贲门癌等胃内广泛侵犯等病症须行肠内营养者。 禁忌症同胃镜检查禁忌症外,食管静脉曲张也列为置管禁忌。 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疗单位内镜设备情况,可选择内镜旁抓持置管法、导丝置管法及经内镜通道置管法三种。不管采用那种置管方法,均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常规进行术前准备。 1.经内镜通道置管法 需用2倍于内镜通道长度的空肠营养管或采用鼻胆管作为替用品。 先内镜检查上消化道情况。于内镜下将能通过内镜通道的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送至预定位置,然后边退镜边将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内送。当内镜退出口腔后助手抓持镜端之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将其完全拉出内镜通道,并固定于患者口角,以防移位。通过患者一侧鼻腔插入一内腔能通过营养管或鼻胆管的硅胶引导管,当管端达到咽部时术者用手指感觉并将其带出患者口腔外,或在照明下用外科持物钳将引导管钳住后拉出患者口腔外,然后将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插入引导管数10cm左右后将两者一同拉出鼻腔,直至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在咽部呈直线状态。确认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的通畅性后将其固定于同侧鼻腔面颊部并夹闭管端备用。 术时注意内镜的退出要与送管同步,以防营养管在胃内打襻或退离预定的位置。从口腔拉出引导管时应从鼻腔外同时向鼻腔内推送引导管以减少患者的不适。营养管插入引导管的深度要足够,并注意将引导管从鼻腔外拉的同时向口咽部推送营养管,以防营养管滑脱。将营养管插入引导管前应确认营养管没有打结现象,于营养管将近完全缩进口腔时,术者用左手中示指夹住营养管的靠近食管部位,在保持营养管没有扭结的情况下,于右手将营养管从患者鼻腔外拉的同时,左手辅助营养管回缩至咽喉部。这样做,一方面能保证营养管回缩至咽喉部时能成直线状态而不会出现打结现象,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营养管向外移位。 应用此法置入的鼻胃管/鼻空肠管,由于其需能通过内镜通道,因而管腔内径受到限制,为其缺点。但操作过程相对简便,成功率高,为其优点。 2.内镜旁抓持置管法 先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了解上消化道情况,排除可能的插管禁忌。 按鼻胃管插入的方法,将鼻胃管/鼻空肠管由一侧鼻腔插入咽喉部或进入消化道后,于内镜明视下从内镜通道插入抓持钳或圈套器,抓持或套住管端,然后于内镜向消化道推进的同时,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同步向内推送,直至胃内或空肠内预定位置,然后在保证鼻胃管/鼻空肠管不随内镜滑出的情况下,将内镜退出而完成置管过程,再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外固定。 为保证鼻空肠管能送达较深的位置,当内镜将管端送至十二指肠降段后,可将内镜退至胃窦后,用抓持钳将空肠管再一段段地向十二指肠推送。为防止退镜的同时将营养管带出,可用抓持钳抓住营养管后,将抓持钳推入的同时后退内镜。从鼻腔送入营养管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营养在胃内打襻而容易从空肠内滑脱至胃腔内。 通过此法可以置入较粗的鼻胃管或鼻空肠管,但退镜时容易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同时带

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及疗效观察

70岁的患者易发生跌倒,这与虽然他们随着年龄增加,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跌倒有关系外,另外还与患者认为自己年轻,过于自信,不服输,不承认自己进入老年不能自理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此年龄段比70岁以上年龄的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更高。 3.3疾病与跌倒发生率在本组跌倒患者,100%是脑卒中患者,因为此类患者多为血管性痴呆、脑梗死恢复期或脑卒中后遗症等,此类患者往往存在认识功能下降,再加上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更易发生跌倒。 3.4不麻烦别人的心理与跌倒发生率大部分老年患者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对自己的行为过于自信,过高估计自己行动能力,不承认自己的疾病会带来运动障碍等,是发生跌倒的潜在原因。 3.5陪护重视因素与跌倒的关系发生跌倒的时间大部分均在4?00 7?00和17?00 21?00,因为这个时间段处于下班后、上班前,患者下床活动,或清晨患者醒得早,陪护人员困乏而患者又不忍心叫醒陪护、家属陪护者疏忽、不在床旁,再加上夜间护理人员较少、监管不到位等均为跌倒的重要因素,最终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现。 3.6药物因素服用降血压、利尿、镇静剂、精神类药均会有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如产生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加等问题,患者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体位发生转变时出现跌倒状况。但患者因头晕跌倒只有1例。 3.7环境因素与跌倒的关系地面有水迹或病房物品摆放不规范;病床过高,夜间灯光昏暗或刺眼等均容易使患者跌倒;穿的裤子裤腿过长,鞋子不合适、不防滑或拖鞋也容易引起跌倒。本组患者中没有因上述因素跌倒病例。 3.8护理措施有效性与跌倒的关系患者住院24h内进行评估,对存在高危因素风险的患者,给予床旁标识并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签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而跌倒患者陪护率100%。除家属不重视外,护士督导落实不到位是跌倒重要原因。 中国医院协会历年发布的患者安全目标中,都明确规定要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要求认真实施有效的防范跌倒措施,建立健全跌倒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各家医院也都有相应制度与流程,可是,跌倒事件时有发生,有资料显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34%[3]。这除了高龄体弱、中风后遗症等原因外,长期使用镇静、降血糖、降血压药物也是主要原因[4]。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很难预料,对每1例跌倒案例,我们可以找出薄弱环节,从中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综合我科跌倒病例原因分析,主要是患者病程长,家属不重视,护士虽然评估、告知及时,但缺少监管力度,通过总结分析后培训护士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健康宣教力度,从患者入院起,护士除为做全面评估外,对跌倒的高危人群,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告知和强调防跌倒措施,尤其是患者起床、行走时,陪护不在身旁要及时干预。要求护士具备超前意识,针对不同个体因人施教,晚间及凌晨多加巡视,收到明显效果。 参考资料 [1]陶筱琴,端木欣荣,陈恬茵,等.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42-45. [2]王艳.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发生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5,4(5):12-13. [3]朱湘豫.神经内科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4):195. [4]吴迪,于普林.老年人跌倒和神经系统疾病[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等杂志,2006,13(4):243-244. (收稿日期:2014-10-24) 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及疗效观察 管银芳,方萍 (南京市江宁医院消化内科,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留置鼻空肠营养管10例患者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辅以周密齐全的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探讨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后的护理及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疗效显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认为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建立肠内营养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鼻空肠营养管;护理;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是通过肠道供给机体所需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1],空肠营养管具有符合生理需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给药方便、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等优点。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放置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维持消化道功能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对10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4年3月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10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9 82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急性胰腺炎1例、消化道肿瘤8例,胆结石术后肠漏和吻合口漏1例。 1.2材料采用荷兰纽迪希亚出口有限公司生产(复尔凯)的鼻胃管。输入营养液的导管采用一次性静脉输血器代替。 211包头医学院学报Vol.31No.12015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我科收治的4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EN分成EN组(24例)和常规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血清白蛋白的差异。结果EN组患者于起病后平均7.5 d开始实施EN,皆能良好耐受,无死亡患者:常规组24例中1例死于MODS。治疗前后APACHEII 评分变化、CT评分变化、血清清蛋白升高程度EN组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EN组较常规治疗组能缩短CRP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另外,EN组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N支持治疗为SAP重要治疗手段,合理应用于患者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少见,约占10%-15%,但由于其并发症多见,病死率可高达20%-30%。轻型胰腺炎一般无须行肠内营养支持,然而有些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系统内科治疗后,症状缓解,淀粉酶等恢复正常,但开始进食后,症状有不同程度反复,淀粉酶可再次升高;或症状缓解,但淀粉

酶持续不降。2008年1月至2011年l0月问,我科先后收治了48例此类患者,采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5~64岁,平均42.6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2例,暴饮暴食胰腺炎10例,其他l6例。所有患者按HANSON标准,RANSON>3分,符合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程度、临床用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措施常规治疗纽按《指南》制订的要求进行,主要包括抑制胰腺外分泌、应用胰酶抑制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中医中药及肠外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EN 组除常规治疗以外,在患者起病后4~12 d,平均7.5 d,采用常规置入法留置螺旋式鼻空肠喂养管,并经x线摄片证实喂养管末端位于Treitz韧带以下者,即开始行EN治疗。EN 制剂选用肠内营养混悬液(SP)。用泵缓慢匀速输注。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开始以30~50 ml/h的速度逐渐增至100~150 ml/h,总量由开始的500 ml/d于2~3 d 内逐步增加到1500~2000 ml/d。 1??3 观察指标于入院时及入院3周后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II(ac. 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早期应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6094552.html, 早期应用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粒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 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治疗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每组25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EN组患者血清学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018-02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占急性胰腺炎的20%~30%,病死率在20%左右[1]。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初期,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所以此时给予患者禁食处理,可以使消化系统得到暂时休息,各种消化激素分泌减少,腺体得到休息,这也是SPA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SPA机体本身会出现明显的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增加,糖原异生,脂肪动员也增加,整个机体处于高代谢水平[2]。倘若不及时补充营养,可以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治 疗效果,所以营养支持在SPA综合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对于SPA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主张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本试验通过回顾性研究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SPA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均已行胰腺CT增强检查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治疗,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 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每组25例。肠内营养组(EN组)25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0~79岁,平均49.6岁;常规治疗组(常规组)25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8~78岁,平均47.5岁。50例患者均是以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入院,全部都有程度不一的腹膜刺激征,入院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均有程度不一的上升,其中EN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入院时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腹腔穿刺抽得血性腹水8例,常规组患者中16例患者入院时伴随皮肤黏膜黄染,腹腔穿刺抽得血性腹水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淀粉酶、急性生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