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02 03 27;修订日期:2002 07 30

基金项目:国务院三峡办和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资助[SX(97) 17/H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70099)资助作者简介:宋昭彬(1972 ),男,四川省蓬溪县人;博士;从事鱼类生态学研究。现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宋昭彬 常剑波 曹文宣 夏立启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摘要:分别检测了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的耳石微结构特征。根据耳石透明性的差异,可将微耳石划分出中央暗区和外部亮区两部分。饲养种群的耳石暗区大小和生长轮数目均大于野生种群,暗区和亮区的特征比较稳定,生长轮清晰,对比度好,宽度比较均匀;野生种群的耳石暗区和亮区表现形式多变,暗区的生长轮清晰或不清晰,亮区的生长轮清晰,但宽度波动较大。依据耳石微结构特征,可以对饲养和野生草鱼种群进行识别。关键词: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

中图分类号:S965 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3207(2003)01 0007 006

通过耳石微结构特征分析,能对鱼类在过去某段时间内的摄食或生存环境条件的状况作出推测,还可能鉴别不同的种群[1]。人工饲养的和长江中生长的草鱼(Cteno pharyngodon idellus )生存的环境条件截然不同,长江中的食物条件很不稳定,而人工饲养条件下,投饵量通常比较稳定且充足。这种差别势必影响两者的耳石微结构的式型。对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的耳石微结构进行检测与分析,旨在找出二者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对饲养种群和野生种群加以识别。同时,利用耳石微结构特征,还可能揭示幼鱼的生长状况以及生存的环境条件的动态变化。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来源 野生幼鱼分别为1999年7月6 7日从长江石码头江段,7月14日、8月5日从长江新滩口江段和五湖(与长江相通的季节性湖泊)采集,捕捞网具为网簖。其中,石码头样本的体长为29.0 79.0mm,体重为0.4 10.8g;新滩口样本的体长为23.3 183.0m m,体重为0.4 131.4g;五湖样本的体长为54.0 190.0m m,体重为2.6 122.7g 。人工饲养幼鱼为1999年10月28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育苗场采集,体长为49.5 216.0mm,体重为2.5 196.0g 。

1 2 耳石摘取和制备 用眼科剪刀从腹面剪开幼鱼的脑颅骨,取出微耳石,将其在无水酒精中清洗干

净并晾干后置于2.0m L 的离心管中保存。用热熔胶将耳石粘在载玻片上,依次用1200 1500#水磨砂纸沿耳石的矢切面打磨,打磨过程中不断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检查,直到打磨到耳石的生长中心。然后将耳石翻面,用相同的方法打磨另一面。耳石

打磨好后,加上二甲苯,待热熔胶软化后,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清除耳石上的杂质和残余的热熔胶。最后,用中性树胶将打磨好的耳石封在载玻片上保存,以备观察耳石微结构之用。

1 3 检测和拍照 在01ympus BH2光学显微镜下检测耳石上生长轮的特征及耳石透明度的变化情况。用与计算机相连接的Leica DC100数码相机分别在Leica 解剖镜和01ympus B H2光学显微镜下对耳石微结构进行照相。用自编的图像分析系统[2]测量耳石大小和生长轮宽度,并分析耳石生长轮的对比度及耳石透明度的变化特征。

2 结果

2 1 人工饲养幼鱼的耳石微结构特征

根据微耳石的矢切面上透明度或光密度的差异,可以将耳石大致划分为暗区(Optically dense zone,ODZ)和亮区(Low optically dense zone,LODZ)两个部分。暗区位于耳石中央,持续约45.4 6.83个生长轮,半径为0.25 0.04mm(沿耳石的前后轴测量耳石中心到暗区前端外缘的长度,以下同)(表

第27卷 第1期水生生物学报

Vol.27,No .12003年1月

AC 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Jan .,2003

1)。在透射光下观察时,该区域的颜色较深;在反射光下观察时,该区域不透明(图版 :1,2)。通常情况下,该区又包括两部分:暗区 ,指里面的生长轮较窄的暗区部分,该部分耳石上的生长轮比较复杂,清晰度和对比度稍差,数目变化大,变动范围为8 25个生长轮;暗区 ,指暗区的外面部分,通常为29.2 1.72个生长轮(范围:27-32,n=6),该部分耳石的透明性比暗区 稍好,生长轮相当清晰,对比度好,且宽度比较均匀,通常大于暗区 的生长轮宽度(图版 :3)。亮区位于暗区外面,在透射光下观察时,该区域的颜色很浅,在反射光下观察时,该区域比较透明(图版 :1,2)。该区的生长轮相当清晰,对比度好,轮纹宽度均匀(图版 :3)。微耳石上生长轮宽度的变动范围为2.54-9.84 m(图1),其中,暗区 的生长轮宽度为4.98 1.23 m,亮区的生长轮宽度为4.18 0.62 m(n=7)。

表1 野生和人工饲养的草鱼幼鱼微耳石上暗区的大小和生长轮数目

Tab.1 Si ze and i ncre men t nu mb er of op ticall y d ense z on e in lap illi of ju veni le grass carp from th e Yangtze Ri ver and hatchery 采集地大小Size(mm)生长轮数Incre ment number Sa mpling sites Mean SD N Mean SD N 新滩口Xintankou0.17a0.0427

五 湖Wuhu Lake0.17a0.042628.1d 5.8928石码头Shi matou0.14b0.022326.5d 4.0373育苗场Hatchery0.25c0.04745.4e 6.837 注:右上标具有相同字母的平均值间无显著差异,以下同。

2 2 野生幼鱼的耳石微结构特征

与人工饲养个体类似,野生幼鱼的耳石内外部分的透明度也存在差异,同样可划分出暗区和亮区。但其微结构特征比较复杂,形式变化多样,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耳石由明显的中央暗区和外部亮区组成,大多数个体的耳石具有这种特征。暗区的生长轮清晰或不清晰,亮区的生长轮一般很清晰,对比度高,但宽度往往有很大的波动,通常表现为:亮区开始部分为几个到10多个很宽的生长轮,之后,生长轮的宽度急剧变窄,持续约几个到10多个轮,再后,生长轮的宽度有所增加,并且呈现出宽生长轮 窄生长轮 宽生长轮的波动变化(图版 :4,5)。一些个体的耳石上,亮区内由刚开始的宽生长轮向窄生长轮转变的位置还出现了一条深黑色的标记轮(图版 :4)。(2)耳石由中央亮区、中间暗区和外部亮区三部分组成(图版 :6),在石码头江段采集的样本中,相当一部分幼鱼的耳石上具有这种特征。中央亮区一般很小,不同个体间的大小差异较大,其上的生长轮稍清晰,约4 10个左右。中间暗区和外部亮区的生长轮特征和第一种类型相似。(3)耳石的暗区和亮区间存在过渡带,通常由10多个极细密、且对比度极差的生长轮构成。暗区和亮区的生长轮特征和第一种类型相似。(4)耳石上有明显的暗区和亮区,但暗区内通常还具有一稍亮的环带,而在亮区内也存在稍暗的环带。暗区和亮区的生长轮特征和第一种类型相似。(5)耳石上无特别明显的明暗区的分别,但有明显的暗带和明带的交替变化,从耳石中心到边缘,生长轮的宽度存在由宽到窄,再由窄到宽的波动变化。野生个体中,以第一种类型的耳石微结构特征为主。

采自石码头江段和五湖的样本的耳石暗区生长轮数目分别为26.5 4.03个和28.1 5.89个,采自新滩口江段、五湖和石码头江段的样本的耳石暗区大小分别为0.17 0.04mm,0.17 0.04mm和0.14 0.02mm(表1)。

采自新滩口江段、五湖和石码头江段的样本的耳石生长轮宽度变动范围分别为1.90-14.58 m, 1.85-12.57 m和1.42-14.68 m(图1)。新滩口样本的耳石暗区生长轮宽度为7.33 6.48 m,亮区生长轮宽度为4.68 2.74 m(n=11);五湖样本的暗区生长轮宽度为6.24 2.14 m,亮区生长轮宽度为4.77 2.31 m(n=23);石码头样本的暗区生长轮宽度为5.73 3.45 m,亮区生长轮宽度为5.09 3.82 m (n=39)。

8 水 生 生 物 学 报27卷

图1 草鱼幼鱼微耳石生长轮宽度的频率分布

Fi g.1 Freq uency di stri bu ti on of incremen t width of lapilli i n ju ven ile grass carp a 育苗场样本Sample from hatchery;b 新滩口样本Sa mple from Xin tank ou ;c 五湖样本Sample from W uh u Lake;d 石码头样本Sample from Shi matou

2 3 人工饲养和野生幼鱼耳石微结构特征的比较

野生和人工饲养幼鱼的耳石上均具有明显的暗区和亮区,两区交界处,耳石的光密度值发生急剧的改变(图2)。但是,两者间耳石微结构特征还存在

较大的差异。

图2 草鱼幼鱼微耳石光密度的变化Fi g.2 Changes of optical densi ty of lapi lli i n juvenile

gras s carp

饲养种群的耳石微结构特征比较稳定,基本上表现为单一的类型,暗区和亮区的交界处通常比较明显而容易分辨。野生种群的表现形式则多变,暗区和亮区的界限有时比较模糊。一些耳石上出现的中央亮区,在人工饲养样本中未发现。饲养种群的耳石上除个别样本暗区 的生长轮不太清晰外,其余部分的耳石生长轮均相当清晰,宽度比较均匀,变异系数较小;野生种群中,有的样本暗区的生长轮清晰,有的则不清晰,亮区的生长轮一般比较清晰,对比度好,暗区和亮区的生长轮宽度都不整齐,变异系

数较大(表2)。野生种群的耳石生长轮宽度的波动幅度一般要大于饲养种群,其生长轮宽度的标准差一般在1.0 m 以上,而饲养种群在1.0 m 以下(图3)

图3 草鱼幼鱼耳石生长轮平均宽度与标准差的关系

Fi g 3 Standard deviati on vers us mean increment w i dth of indi vidual lapillus in j uvenile grass carp sampled from different sites 育苗场样本Sample from hatchery; 新滩口样本Sample from Xintankou; 五湖样本Sample from Wuhu Lake; 石码头

样本Sample from Shimatou

Kolmogorov Smirnov 检验表明,野生个体的耳石暗区大小和生长轮数目均显著小于饲养个体的耳石暗区大小和生长轮数目(表1),饲养种群的耳石生长轮宽度显著小于野生种群(表2)。3 讨论

3 1 耳石暗区和亮区的成因

鱼类耳石的不透明性主要受平均水温和摄食水

1期宋昭彬等: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9

平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种类在低水温下饲养后,耳石的透明性比高水温饲养后差;饥饿时沉积的耳石也可能比饱足摄食时更加透明。Volk等报道,饲养温度能改变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耳石的透明性,突然降低水温,可以使胚胎的耳石上形成暗带;饥饿则使大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tschawytscha)稚鱼耳石上形成透明性相对较高的环带[3]。一些热带珊瑚礁鱼类在定居后沉积的耳石部分比之前的沉积部分更加透明[4]。作者的研究认为,人工饲养和野生的草鱼幼鱼微耳石上出现透明性差异,即暗区和亮区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平均水温的差异引起的。由耳石日轮推算的三个野生种群的孵化期在5月初,而耳石上暗区的生长轮数约为30轮,说明形成耳石暗区的时间大致在5月份,从6月份开始沉积耳石的亮区部分,这刚好和长江中5、6月份的水温变化相一致[2]。同时,孵化后约1个月的草鱼主动游泳能力增强,一旦进入浅水区或通江湖泊中定居,经历的平均水温和昼夜水温波动幅度会有所提高,耳石的透明性及生长轮的清晰度随之受到影响。饲养种群为5月初人工催产繁殖的个体,由于受不同月份的平均水温的影响,幼鱼的耳石上同样表现出显著的透明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饲养幼鱼的池塘的深度一般为1 2m,水体温度受早晚气温的影响较长江中大,这势必使其维持较低的平均水温的时间比长江水体要长些,进而使幼鱼耳石上沉积的暗区要宽于天然种群。此外,部分天然幼鱼的耳石上存在中央亮区,这可能是由于早期的营养缺乏引起的。

表2 不同样本的微耳石生长轮宽度及其变异系数

Tab 2 Lap illus incremen t wid th an d i ts coef ficien t of variation of d ifferen t samples

采集地Sa mpling sites

平均值

M ean( m)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m)

变异系数Coeffici ent

of variation(%)

样本数

Number

育苗场Hatchery 4.50a 1.0022.337新滩口Xintankou 5.18bc 2.1140.7911五 湖Wuhu Lake 4.83b 1.6033.2223石码头Shi matou 5.29cd 1.9536.8229

3 2 耳石生长轮清晰度差异和宽度波动的原因

一些研究表明,耳石生长轮的清晰度受水温昼夜变化幅度的影响[5]。由于池塘的水体较小且浅,昼夜温差一般较大,故饲养幼鱼耳石暗区和亮区的生长轮均相当清晰。相反,野生幼鱼在进入浅水区或湖泊定居以前的漂流生活阶段(大致为耳石暗区对应的生活史阶段),长江中水温的昼夜变化很小,这可能是导致幼鱼暗区生长轮清晰度和对比度差的原因。一旦幼鱼在浅水草滩或通江湖泊中定居下来,其生活环境的水温昼夜变化幅度增加,耳石上生长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也随之提高。

耳石上生长轮的宽度往往受摄食条件、水温和光照周期的影响[6]。饥饿组遮目鱼(Chanos chanos)仔鱼耳石上形成的生长轮宽度显著窄于摄食组的生长轮[7],维氏双边鱼(Ambassis vachelli)的耳石生长轮宽度随饥饿逐渐下降[8]。Zhang等则认为,孵化场饲养的大鳞大麻哈鱼的生长轮比野生个体的生长轮宽可能是饲养水温较高和食物条件较充足的结果。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在生长期间,平均水温和光照周期的变化一般较小,食物条件通常成为影响耳石生长轮宽度的主要因素。饲养种群的生存条件相对比较稳定,尤其是食物条件比较稳定,因此,耳石上沉积的生长轮比较均匀,宽度波动幅度较小。天然条件下,幼鱼的食物条件比较复杂,可能会遭遇不定期的摄食不足或饥饿,这必然使其耳石生长发生变化,沉积的生长轮的宽度通常出现较大的波动,不具备人工饲养条件下轮纹宽度的整齐性。幼鱼刚好定居在某一索饵场所生活时,由于食物比较充足,故形成了很宽的轮纹。一旦食物被大量消耗,耳石生长轮宽度也会随之急剧下降,这一点刚好能从幼鱼耳石上生长轮宽度的波动变化上反映出来,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天然条件下,鱼体生长和饵料丰度间的消长关系。

3 3 饲养种群和野生种群的识别

Zhang等研究发现,由于孵化场饲养的大鳞大麻哈鱼的摄食条件很好,且饲养环境条件稳定,而野生个体要忍受食物量的变化,以及生存环境条件的波动,两者间在耳石微结构上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差异,据此能对人工饲养和野生种群加以鉴别。利用饲养和野生草鱼种群的耳石微结构特征的差异,同样可以进行种群鉴别。依据耳石微结构鉴别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时,可参考以下特征:(1)暗区生长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2)生长轮宽度的整齐性及波动幅

10 水 生 生 物 学 报27卷

度;(3)暗区的大小及生长轮数目;(4)有无中央亮区的存在。在检测和分析这些特征,并将其用于种群识别时,最好采用多个特征进行综合判定。参考文献:

[1] Zhang Z,Beamis h R J,Riddell B E.Di fferences in otoli th micros truc

ture bet ween hatchery reared and wild chinook s al mon (O ncorhync hus tschawytscha )[J].Can.J.Fish.Aquat.Sci.,1995,52:344 352

[2] Song Z B.Studies on characteri stics of otolish microstructure i n larval

and juvenile grass carp,silver carp,blac k carp and bighead from the Yangtze Ri ver [D].wuhan: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宋昭彬.四大家鱼仔幼鱼耳石微结构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0]

[3] Volk E C,Schroder S L.Fres h k L.Inducement of uni que otolith

banding patterns as a prac tical means to mass mark juvenile Pacific sal mon[J].Am.Fish.Soc.Symp.,1990,7:203 215

[4] Wilson D T,McCormick M I.Micros truc ture of settlement marks in

the otoli ths of tropical reef fishes [J].Mar.Biol.,1999,134:29 41

[5] Campana S E.M icros tructural growth patterns in the otoli ths of larval

and juvenile starry flounder,Platichthys stellatus [J].Can.J.Zool .,1984,62:1507 1512

[6] Neil son J D,Geen G H.O toliths of chinook salmon (Onc orhynchus

tsc hawytsc ha ):daily gro wth increments and factors influenci ng their producti on[J].Can.J.Fish.Aquat.Sci.,1982,39:1340 1347

[7] Tz eng W N,Yu S Y.Effects of starva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daily

growth incre ments in the otoliths of milkfi sh,Chanos chanos (Forsk l),larvae[J].J.Fish Biol .,1992,40:39 48

[8] Molony B W,Choat J H.Otoli th inc rement widths and somatic growth

rate:the presence of a time lag[J].J.Fish Biol.,1990,37:541 551

OTOLITH MICROSTRUCTURE OF HATCHER Y R EARED AND WILD

JUVEN ILES OF GRASS CARP,CTENOPHARY NGO DO N IDELLU S

SONG Zhao bin,CHANG Jian bo,CAO Wen xuan and XIA Li qi

(Institu te o f Hydrobiolog y ,The Ch in ese Ac ad emy o f Sc ience s,Wu ha n 430072)

Abstract:The otolith microstruc ture of juvenile grass carp(Cteno pharyngodon idellus )sa mpled from hatchery and wild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The lapilli of juvenil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inner optically dense and outer low optically dense zone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of transparence.The size and increment numbers of optically dense zone in hatchery reared individuals were bigger than that in wild individuals.Increments in optically dense and relatively low optically dense zones were both clear and regular in reared individuals.Incre ments were clear or unclear in optically dense zone,while clear,but with irregular width in low optically dense zone in wild individuals.The otolith opacity and transparence were probably controlled by average water temperature the juveniles experienced.The irregular width of increments in wild individuals was potentially induced by the fluctuations of food supply in nature.The difference of otolith microstructure could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reared and wild populations in the fish.Key words:Grass carp;Juvenile;Otolith;Microstructure

1期宋昭彬等:人工饲养和野生草鱼幼鱼耳石微结构的比较研究11

图版

1 3:饲养幼鱼微耳石矢面,4 6:野生幼鱼微耳石矢面(1透射光观察,2反射光观察,1 2解剖镜观察,3 6显微镜观察)ODZ:暗区,LODZ:亮区, :标记轮

1 3:Sagi ttal s ection of lapilli of reared juveniles,4 6:Sagittal section of lapilli of wild j uveniles (1Viewed under trans mi tted li ght,2Vie wed under reflected light 1 2Viewed under dissecting microsc ope,3 6Vi ewed under compound mic roscope)ODZ:Optically dense zone,LODZ:Low optically dense zone, :Check

12 水 生 生 物 学 报27卷

鱼类资料

拉丁文名:Pampus sinensis 俗称:鮀鱼,昌侯龟,昌鼠,狗瞌睡鱼,鲳鳊,镜鱼,平鱼,白昌,叉片鱼 1、简介: 鲳鱼属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 2、营养价值: (1)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3、适用人群: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4、功能主治: 益气养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贫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鲳鱼含DHA,对小孩大脑发育有帮助。

拉丁文名:Anguilliformes 俗称: 1、简介: 鳗鲡目、海鳗科的通称。约有8属14种。体长一般约0.5~1.5米,大的可达2米。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发达。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2、营养价值: (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2)鳗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河西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3、适用人群: 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适用于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 4、功能主治: 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强精壮肾、补充钙质。

鱼类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Pisces) §1 鱼纲的主要特征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是脊椎动物中最适于水环境中生活的一个大类群。鱼类对水环境的适应,构成了鱼类得以区别其它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1. 体多呈纺锤形,并常覆有保护性的鳞片。 2. 终生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 3. 以鳍运动,不仅有像圆口类那样的奇鳍,还具有圆口类所缺少的偶鳍(指成对的胸鳍和腹鳍)。 二、鱼类的结构: 1. 外形: 1.1 鱼类的体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1.1 纺锤形:淡水中最常见的鲤鱼、青鱼以及海洋中的鲨鱼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1.1.2平扁形:例如鳐等。 1.1.3 侧扁形:例如鳊鱼、胭脂鱼、鲳鱼、蝴蝶鱼等。它们的游泳能力,比不上纺锤形的鱼类。 1.1.4 棍棒形:例如黄鳝和鳗鲡。这种类型的鱼适应于穴居,常穿入泥土或水底的砂石中,游泳能力较弱。有的种类,其左右轴比背腹轴还要短,使全身呈带形,例如带鱼。 1.2分界线 头 鳃盖后缘的鳃孔(或最后一对鳃裂) 躯干 肛门或泄殖孔 尾 1.3鳍 奇鳍:背鳍(D)、臀鳍(A)、尾鳍(C) 背鳍、臀鳍如船的龙骨,能保持鱼体在水中的平衡,防止游泳或静止时左右倾斜和摇摆,也能帮助游泳。 偶鳍:胸鳍(P)、腹鳍(V) 棘、软鳍条——分类学上的鉴别特征。 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 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Ⅲ,5-6;C.20-22。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 P.:协助平衡鱼体和控制运动的方向。 V.: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 腹位 腹鳍胸位 喉位 A.:维持鱼体垂直时的平衡。 C.:起着舵和推进作用。 1.4上、下颌 从鱼开始出现的结构。 1.5鳃盖

鱼类学

1.鳍(fin):鱼类和某些其他水生动物的类似翅或桨的附肢,起着推进、平衡及导向的作 用。许多不同的生物皆演化出鳍,尤其是大多数的鱼类。在哺乳类中则有鲸鱼与海狮等动物拥有鳍。鱼类的鳍可以分为奇鳍和偶鳍,前者均不成对,位于体的正中,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后者均成对,位于体的两侧,包括胸鳍和腹鳍,在进化上来看现有奇鳍后有偶鳍,在胚胎上看也是这样。 2.侧线:是皮肤感觉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构造,呈沟状或管状。侧线是鱼类和水生两栖类 所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在头部分成若干分支:眶上管、眶下管、鳃盖舌颌管、横枕管。 鱼体两侧一般各有一条,少数鱼类每侧有2到3条或更多。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它的感觉器神经丘即浸润在粘液中。原理:当水流冲击身体,水的压力通过侧线管上的小孔进入管内,传递于粘液,引起粘液流动,并使感觉顶产生摇动,从而把感觉细胞获得的外来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3.鰾:大多数鱼所具有的一个充有气体的囊,可以胀缩,使鱼能在水中上浮或下沉。有的鱼 类的鳔有辅助听觉或呼吸等作用.主要指某些鱼类体内可以涨缩的气囊,鱼借以沉浮。 有的鱼类的鳔有辅助听觉或呼吸等作用,俗称“鱼泡”或''鱼铃铛''。鳔胶,有称花胶,还有药用价值。鳔位于鱼体腔内的背部,鳔壁坚韧不透气,包含鸟嘌呤晶体,只含很少的血管组织。鳔的发达程度与鱼的习性有关:生活于极浅水和底栖的鱼类因为不需要浮沉,鳔一般较为退化;另外,金枪鱼等因为需要快速游泳,鳔也不发达。包括鲨鱼的很多软骨鱼类只靠游泳来调节浮力。 4.小鳍和脂鳍:位于背鳍和臀鳍后方,仅由一枚鳍条组成的鳍为小鳍;位于背鳍后方的脂 肪质的突起,没有鳍条的鳍为脂鳍,其功能不详。 5.鳞:鳞片根据外形、构造和发生上的特点,可以把鱼类鳞片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盾鳞、 硬鳞和古鳞,盾鳞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为板鳃鱼类特有;硬鳞为硬骨鱼类所特有,是一种深埋在真皮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特有,根据露出体外部分的无棘刺分为圆鳞和栉鳞。 6.韦伯氏器:硬骨鱼类鲤形总目第1─3椎体的两侧有四对小骨,由前向后带依次称为带 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脚骨,这四块骨骼称为韦伯氏器。鲤形目和鲇形目的最前面1-3枚脊椎骨的某些成分变异形成一组具有特定功能骨片韦伯氏器。 7.罗伦瓮:呈管状或囊状,内有粘液,一端扩大为壶腹,另一端开口于皮外.板鳃鱼类各类别 的罗伦氏器的形态和分布各不相同,罗伦氏器的机能基本上同侧线,仅反应稍慢些。鳐类的罗伦翁比较发达。 8.洄游: 鱼类洄游(fish migration)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 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研究并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探测渔业资源量及其群体组成的变化状况,预报汛期、渔场,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提高渔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效果及放流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9.地模标本:地模是指从某一个种或亚种模式标本的原始产地所采得的这个种或亚种的标 本。 10 咽上器官和鳃上器官:鳃上器官是着生于鳃弓上方,由部分鳃弓和舌弓骨骼转化形成的 副呼吸器官或由鳃耙组成的滤食器官。咽上器官是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蜗管状 11螺旋瓣和幽门盲囊: 螺旋瓣是由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向管腔突出而成,它的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它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画卷型”。它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见于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幽门盲囊是从幽门胃伸出的5条幽门管(pyloricduct)进而又各分成2条中心管(median canal),接续于其侧面和腹面,此为多皱襞侧盲囊。整个呈葡萄束状样腔向腕腔中伸展。幽门盲囊分

鱼类学

1.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软骨鱼类特有,后者是硬骨鱼类特有,它 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分枝鳍条、不分枝鳍条、假棘、真棘 2.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前者起源于外胚层,后者起源于中胚层 3.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盾鳞、硬鳞和骨鳞,骨鳞由真皮产 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园鳞、栉鳞 4.鱼类肌肉可分为三大类平滑肌、横纹肌、心脏肌。与背鳍运动有关的肌肉有背鳍 引、背鳍倾肌、背鳍间缩肌、背鳍缩肌 5.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心脏的不同在于 i.。 6.黄鲫和斑鰶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7.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i.。 8.鲤和鲫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9.青鱼和草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0.鲈鱼和鳜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1.竹甲鱼和蓝圆鲹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2.大黄鱼和小黄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13.七鳃鳗的心脏位于_________腔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鲨鱼眼后,鳃裂前有一对___________孔,该孔与胚胎期___________同源。 14.鱼类的体腔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部分。 15.鲨的动脉系统自动脉圆锥出发向前为一条________动脉,由它分出5对_________动脉, 进行气体交换后汇成4对__________动脉,至背部合成一条_________动脉,由它向前至______动脉,由它向后行,相继分出成对的_________动脉入胸鳍,_____动脉入腹鳍,_____动脉进入体壁。 16.鲨鱼成熟卵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喇叭口和___________之间,受精卵外的蛋白和卵壳的分 泌场所是_____________。 17.软骨鱼的受精作用一般发生在雌鱼输卵管上段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 18. ________形目鱼前三块躯椎一部分变成韦氏小骨,它们由前向后分别为___________ 骨,___________骨和___________骨,韦氏小骨前与内耳的____________腔接触,后与_________接触 19.硬骨鱼纲(或系)包括__________亚纲,__________亚纲和_________亚纲。后者又包 括多鳍总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目和_________总目 20.鲨鱼的鳍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肌和_________________肌,它们在胚胎发育时是由 _____________肌分生肌芽至________________发展形成的。 21.肺鱼中具有双鳔(肺)的是_____________肺鱼和____________肺鱼。 22.全骨总目包括______________目和_______________目 23.弹涂鱼分类上属_________目,有吸盘,是由__________愈合而成,弹涂鱼______上岸 爬行,爬行器官是_______________。 24.“左鲆右鲽”在分类学上的含义是指两眼均着生在______侧者为______科鱼,两眼均着 生在_____侧者为______科鱼。与此相类似的有舌鳎科鱼,其两眼着生在______侧,而鳎科鱼两眼则着生在______侧。 25 鲢鱼(或白鲢)的腹棱自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鳙鱼(或花鲢或胖头鱼)的腹棱是自__________至___________。胸鳍基部肛门腹鳍肛门

《鱼类的感觉器官》

《鱼类的感觉器官》 第一节皮肤感觉器官 ?一、皮肤感觉器的基本构造 –一般由几个感觉细胞和一些支持细胞组成: ?感觉细胞呈梨形,在感觉器的中央,具有感觉毛。感觉细胞具有 感觉和分泌的双重机能,它的分泌物在感觉器外表凝结成长的胶 质顶,感觉毛被包藏在顶的内部,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在感觉细胞 之间,与感觉细胞相联系。 ?支持细胞柱状,包围着感觉细胞的基部。 –当水流冲击鱼体时,引起感觉器胶质顶的倾斜,感觉细胞所接受的刺激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二、皮肤感觉器官的种类 ?(一)感觉芽 –感觉芽是构造最简单的皮肤感觉器,分散在表皮细胞之间,在真骨鱼类常不规则地分布在身上、鳍上、唇上、须上及口中。 –具有触觉及感觉水流的作用。 ?(二)丘状感觉器 –又称陷器,这类感觉器的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因而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 –丘状感觉器无论在板鳃类和硬骨鱼类的头部和躯干部都能见到,头部往往多些。 –陷器的作用是感觉水流和水压。栖息于水底的鱼类陷器发达(三)侧线器官 ?1、构造及作用 –是最高度分化的、鱼类及水生两栖类所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呈沟状或管状。 –埋在皮下的侧线管,分出许多小管与外界相通,管内充满粘液。管壁上分布有感觉器,其感觉细胞上的神经末稍通过侧线神经而联于延脑发出的迷走神经。 –水流和水压由侧线支管的开口处作用于管中的粘液,再由粘液传递到感觉器,引起感觉顶发生偏斜,感觉细胞获得刺激,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经侧线神经传递到延脑。

–侧线器官的主要作用是:(1)感觉水流;(2)确定方位;(3)辅助趋流性定向;(4)感受低频率声波。 2、侧线的分布形式 –一般侧线的分布形式基本相同: –主支分布在头以后身体的两侧,由侧线神经所支配。体侧的侧线一般为身体两侧各有侧线一条,有些具二条或三条甚至更多,但鲱科鱼类无侧线, –头部侧线在头部分成若干分支,分布较复杂,受面神经的分支或舌咽神经所支配。一般有: ?(1)眶上管:位于眼眶上方。 ?(2)眶下管:位于眼眶下方。 ?(3)鳃盖舌颌管:由鳃盖中部向下延伸到下颌的前端。 ?(4)眶后管:位于眶下管与鳃盖舌颌管之间。 ?(5)颞管:位于眶后管之后。 ?(6)横枕骨:横过头后部背方,连接着头部两侧的侧线管。四、罗伦瓮 –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又称罗伦氏壶腹或罗伦氏器。 –罗伦氏器具三部分: ?1、罗伦瓮——基部膨大的囊; ?2、罗伦管——能出体表的管道; ?3、管孔——开口于体表的通孔。 –罗伦瓮和罗伦管内充满粘液。 –板鳃类的罗伦瓮有四种基本式型:单囊型、单列多囊型、多列多囊型、六鳃鲨型。 –罗伦瓮的作用为感觉水流、水压、水温。 第二节听觉器官 –鱼类的听觉器官只有内耳,没有中耳及外耳。 ?一、内耳的构造 –内耳埋藏在头骨的听囊内,位于上耳骨、翼耳骨、蝶耳骨、基枕骨、前耳骨及外枕骨里面。 –内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部——椭圆囊和半规管。在椭圆囊的前、后及侧壁分别连接前 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侧半规管,管的两端开口于椭圆囊,每一半 规管的一端有一个由管壁膨大而成的球形壶腹。 ?下部——球状囊和瓶状囊。球状囊与椭圆囊内部是相通的。

鱼类学简答题

1、鱼类有哪几种体型?与生活习性有何关系? 纺锤形。此种体型适于减少水的阻力,大部分游动迅速的鱼类属于这种类型,以耗费最少的能量获得较大的游速,如金枪鱼等。她们的体表润滑,富含粘液,鳞片致密细小,细小而强有力的尾柄和上下极端张开的新月型尾鳍,足以保证最快的游速。 侧扁型。此类鱼大多数栖息于中下层水流较缓和的水域里,一般运动比较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如鲳鱼。 平扁形。此类鱼大多栖息于水底,行动较迟缓。泥鳅。 棍棒形或圆筒形。此种鱼类大多潜伏于水底泥沙之中,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岩缝间,行动不甚敏捷。 2、比较低等硬骨鱼类和高等鱼类在头骨构造的差异。 低等硬骨鱼类:头骨数目数目多;膜骨在头骨表面,头顶平;犁骨2块;有眶蝶骨;上枕骨接顶骨,不与额骨相接;整个脑颅较长;鳃盖骨边缘光滑;自真骨鱼类起具有尾舌骨、下舌骨。 高等硬骨鱼类:头骨数逐渐减少;膜骨下沉,头顶高低不平;犁骨1块;无眶蝶骨;上枕骨将左右顶骨分开,并与额骨相接;整个脑颅缩短;鳃盖骨边缘常具棘状突起。 3、详述真骨鱼类消化器官的构造及其与食性的关系。 口咽腔的形状和大小与食性有很大关系,凶猛鱼类的口咽腔较大,便于吞食大的食物。有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口咽腔也较大。 齿与食性有密切关系,很多凶猛鱼类的牙齿多尖利而强壮,其齿不仅能咬住食物,而且能撕碎食物。杂食性的鱼类,齿有切割形、钝磨形、刷形及缺刻形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齿很细弱。以固着生物为食的鱼类齿呈门牙状。 具有致密鳃耙的鱼类一般以浮游生物为食,凶猛肉食性鱼类的鳃耙一般短而疏。 凶猛鱼类的胃壁较厚,容量相对较大。有些以泥中有机碎屑及硅藻为食的鱼类,胃的幽门部特别膨大,似鸟类的砂囊。 肠的长度和盘曲程度与食性有关,一般肉食性鱼类肠管较短,仅为体长的1/3~1/4,多呈直管状或有一个弯曲;植物食性鱼类的肠较长,一般为体长的2~5倍,有的甚至达15倍,在腹腔中盘曲较多;杂食性鱼类的肠则短于草食者而长于肉食者。4、简述鳃的一般构造。板鳃类与真骨类鳃的构造有何区别? 一般鱼类在咽喉两侧有5对鳃弓,其中第一至第四对鳃弓的外缘各着生2列鳃片,内缘着生鳃耙。第五对鳃弓都不长鳃片,在鲤科鱼类形成下咽骨,上生咽齿,在鲈的第五鳃弓内缘长有下咽齿。一个鳃弓上一般长有前后2个鳃片,每个鳃片称一片半鳃,2个半鳃合起来称为一个全鳃。 板鳃类多数具有5对鳃裂,少数具7-8对,内鳃裂宽大,外鳃裂狭长成裂缝状,前后鳃裂之间以鳃间隔隔开。鳃间隔很长。一般板鳃类的舍弓后方有一个半鳃,第一至第四对鳃弓上具一个全鳃,第五对鳃弓无鳃,所以一般板鳃类共具9个半鳃。板鳃类的鳃丝上的鳃小片作镶嵌排列。 硬骨鱼类中的辐鳍鱼类一般都具有5对鳃裂,5对鳃弓,鳃间隔逐渐缩短,鳃片显著长于鳃间隔,真骨鱼类中有些几乎完全消失。具发达的骨质鳃盖,鳃盖内为大的鳃腔,鳃盖后下方的开孔为鳃孔,鳃盖后缘为鳃盖膜。 5、简述鱼类呼吸运动的过程。 当鱼口张开时,口腔瓣倒向内侧,口腔向外扩张,水流入扣,此时鳃盖也向外扩张,鳃盖膜在外部的水压力下,靠近鳃孔,将鳃孔紧紧关闭,扩张的鳃腔内压比口腔压力低,即形成鳃腔吸引唧筒,水渐渐由口腔流过鳃区,在此进行气体交换。然后一度张开的口随即关闭,口腔瓣直立,口腔内压增高,此时口腔起着加压唧筒作用,让水流急速通过鳃区,与此同时,鳃盖向内移动,鳃盖膜被水流冲开,水即可从外鳃孔流出体外。 6、真骨鱼类与板鳃类的循环区别。 板鳃类的出鳃动脉环绕鳃裂,形成若干完整的出鳃动脉环,环与环之间在底部和中间相连,因而板鳃类的每个鳃弓具一条鳃脉和2条出鳃动脉,而真骨鱼类的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都只有一条。板鳃类的尾静脉向前进入腹腔后随即分为2支肾门静脉,肾脏两侧的体节静脉也分别汇入肾门静脉,然后全部进入肾脏,在肾内分成许多微血管,微血管由细而粗,汇集到左右成对的后主静脉中,构成肾门静脉系统。而真骨鱼类中尾静脉除分支参与肾门静脉系统外,另分支与后肠静脉相联系,因此尾部的血液直接流入肝门静脉系统,如鲤;还有一些种类尾静脉的2支分支,一支称肾门静脉,进入肾脏,而另一支越过肾脏,直接与后主静脉相连,如鳕。 7、详述淡水硬骨鱼类、海水硬骨鱼类和海水软骨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 淡水鱼类体液的盐度高于外界水环境,体外水分通过鳃和口腔粘膜不断渗入体内,但是淡水鱼肾小体特别发达,用泌尿方式把过多水分排出体外,并不喝水,此外在鳃上和肾小管上还具有吸盐细胞,借以调节体液。 海水鱼类体液的盐度低于外界水环境,体内水分通过鳃和体表不断渗出体外,因此海水鱼类的肾小体不如淡水鱼类发达,尽量减少排尿,除了从食物中取水外,还大量吞食海水,以弥补在渗透过程中的大量失水。此外鳃上有泌盐细胞,把多余盐分排出体外。软骨鱼类的血液中含有多量的尿素,因而渗透压比海水高,体外水分通过鳃和口腔粘膜不断渗入体内,冲淡血液浓度,排尿量增加,尿素流失也多,当血液中尿素降低到一定浓度时,进入体内的水减少,排尿量相应减少,尿素量又逐渐升高。如此循环来调节渗透压。 9、试述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以及选择指数的确定。 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一般采用选择指数来确定选择指数是一种数量指标,是鱼类消化道中某一种食物的百分数与饵料基础中同一食物百分数的比值,用公式表示:E=ri/Pi。E为选择指数;ri为消化道食物中某一成分的百分数;Pi为饵料基础中同一成分的百分数。当E=1时,某种食物在鱼消化道食物中的比例与在饵料基础中的比例一致,表示鱼对这种食物没有选择性;当E>1时,表示鱼类喜好这种食物,或是易得这种食物;当E<1时,表示鱼对这种食物不喜好或不易得,甚至避食。 10、分析鱼类的生长特性。 鱼类在其适合生存的情况下,可以不断地生长直到衰老死亡,只是长到一定长度后减慢生长速度。 同种鱼不同生长阶段,生长速度不同。性成熟前,生长最快,以尽早摆脱敌害捕食,如长江流域,草鱼4龄前、翘嘴红鮊3龄前、黄尾密鲴2龄前生长最快。性成熟后,营养转化性腺发育,生长速度减慢,体重增加。到衰老期生长缓慢。 同种鱼生活在不同纬度的水域生长速度不同。如青、草、鲢、鳙,长江种群>珠江种群>黑龙江种群,因南方水温高,饵料生物丰富,生长期长,长江、珠江种群生长优于黑龙江,但珠江水温高,性成熟早,生长速度提前减慢,故长江种群>珠江种群。 同种鱼在不同季节,生长速度不同。这是与水温、饵料生物、鱼类自身生理状况、代谢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有关,春夏季节生

鱼类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总18分,每题3分) 1. 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 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系列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 2?繁殖策略:就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征。繁殖策略是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它保证种及后代对所生存的环境有最大的适应性。 3?不可逆点:指饥饿仔鱼抵达该时间点时,尽管还能生存较长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又称不可逆转饥饿或生态死亡点。 4、模式标本:在原始描述发表时,由命名者于若干标本中所选定的一个标本,或记载时所根据的单一标本。(3分) 5、物种: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在宗谱线上代表一定的分支。物种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种群组成、生殖隔离、生态地位 和宗谱分支。(3分) 6、单系群:分支系统学中将一个祖先物种及其所有的后裔构成的一个类群称作单系群。(3分) 4. 限制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因子中,对该生物的繁殖或分布等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5. 洄游: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6. 繁殖力:准确的繁殖力应指雌鱼产出的、受精过的、活的卵的数目。但由于雌鱼的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不易得知,因此一般用产卵前雌鱼卵巢内成熟卵的数目来表示。 9?丰满度:衡量鱼体的肥胖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就是由丰满度来表示的。 W=aLb中b值在3附近的种类,丰满度用K=100(W/L3)表示 W —体重(去内脏后,单位克)(),L —体长,单位cm。 W=aLb中b远离3,用相对丰满度(Kn)用Kn=100W/w表示更为合适: W —实测体重(不去内脏),w —按长重相关式推算的体重。 10.补偿生长:由于自然界大多数野生生物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将会遭受一段时期的饥饿或营养缺乏,当胁迫条件改善 或消失,动物表现出一个快速的迸发式的生长,被称为补偿生长或称获得性生长。补偿生长主要表现为超越补偿、完 全补偿、部分补偿或不能补偿等。 补偿生长现象的应用 (1)在不影响食物转化率的同时,控制饥饿与恢复摄食节律,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 (2)在不影响个体生长条件下,采用不同日粮水平交替饲喂的方式,提高转化率 (3)采用变化的环境因子,控制鱼类的性成熟速度。 11?饵料选择性指标:衡量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情况E= (ri-pi)/(ri+pi) 式中:E-选择性指标,ri-鱼类消化道食物组成中某一种饵料成分(i)百分比 pi-同一种饵料成分在该鱼类生活环境饵料中(食谱)的百分比 E (0, 1)表示有选择性,E=0 ,表示无选择性,为随机摄取, E (-1 , 0):表示对该饵料生物不喜好。 六、填空(10分,每空0.5分): 1?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常用有鳞片、耳石、鳍条、鳍棘和支鳍骨、鳃盖骨等。 2. 牛长率可分为绝对牛长率、相对牛长率、瞬时牛长率三种类型。 3. 常见的鱼类气呼吸类型有:皮肤呼吸、口咽腔呼吸、消化管呼吸、鳃上器官呼吸、鳔呼吸、气囊呼吸。_________ 4. 按照鱼类成鱼阶段所摄食的主要食物组成,大体上可将现成鱼类归纳为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几种食性类型。 5. 鱼类人工受精的方法有湿法」—和半干法.

矢耳石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石首科鱼类群体判别中应用

矢耳石形态分析方法及其在石首科鱼类群体判别中应用 耳石是硬骨鱼类的听平衡器官,存在于内耳中,为碳酸钙质结晶。由于耳石的沉积受到遗传背景与鱼体生活环境的共同影响,所以其形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同时同种鱼类的不同群体间也会形成耳石形态的分化。 因此,鱼类耳石形态研究被广泛应用于鱼种及群体判别,并且在多鱼种应用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判别效果。然而任何研究手段都存在其适用范围与应用局限性,耳石形态分析也不例外,本文利用已知群体结构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样本为范例,对耳石形态分析过程中的一系列潜在影响群体判别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细致探讨,总结了一套严谨有效的分析流程,并应用此流程对中国近海5种常见石首科鱼类:棘头梅童Collichthys lucidus、黑鳃梅童Collichthys niveatus、鮸鱼Miichthys miiuy、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进行了鱼种与群体判别的实证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1)耳石形态会随着鱼体的生长发生变异,因此为了降低个体大小对形态参数的影响,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一些常规的体长校正方法对原始形态参数进行校正。本文利用中国近海渤海与长江口小黄鱼群体样本对基于线性生长和基于异速生长模型的两种体长校正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此两种常规体长校正手段都不能有效地消除体长对形态参数造成的影响,小黄鱼样品组间20mm的平均体长差异对耳石形态参数造成的影响即可混淆甚至掩盖群体间真实存在的形态变异从而导致基于耳石形态分析得到的群体判别结论无法客观反映鱼类真实群体结构。因此应用鱼类耳石形态分析技术进行群体判别时,要格外注重对样品组间体长分布差异的控制,以此来减小个体大小对形态变异的影响,从而提高判别的准确性。

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形成特征

第17卷 第6期 中国水产科学 Vol.17 No.6 2010年11月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November 2010 收稿日期: 2009?12?17; 修订日期: 2010?02?2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0555); 国家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ZX07211-009). 作者简介: 赵天(1986-),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生态学. E-mail: owfaowfa@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16095541.html, 通讯作者: 林小涛, 教授. E-mail: tlinxt@https://www.wendangku.net/doc/9a16095541.html, 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形成特征 赵天, 陈国柱, 林小涛 (暨南大学 水生生物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 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 )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状, 随仔鱼发育转变为近椭圆形, 孵出后19 d 转变为中部圆凸两端较尖的菱形; 矢耳石在仔鱼刚孵出时为圆盘状, 随仔鱼发育转变为椭圆形, 孵出后19 d 转变为一端略尖的桃形; 星耳石在仔鱼孵出后第19天才出现, 呈中部略凹的椭圆形。叉尾斗鱼仔鱼耳石长径(包括微耳石和矢耳石)与鱼体全长(TL, mm)呈线性相关。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2天形成, 其后每日形成1个新轮纹, 生长轮数目与仔鱼日龄(D )呈线性相关, 且线性方程斜率接近于1。结论认为, 叉尾斗鱼仔鱼星耳石出现时间晚, 矢耳石形态在后期出现较大变化, 而微耳石在胚胎时即形成, 形态稳定; 日轮可读性较好, 故更适合做日轮研究的材料。本研究旨在为叉尾斗鱼自然种群年龄结构调查及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6): 1364?1370] 关键词: 叉尾斗鱼; 仔鱼; 耳石; 形态发育; 日轮 中图分类号: Q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0)06?1364?07 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 )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斗鱼属,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的内陆淡水小型鱼类[1?3]。根据谢增兰等[3]的调查结果, 现阶段该物种资源量有下降的趋势, 甚至在某些地方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以往对于叉尾斗鱼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形态分类, 生态习性, 胚胎发育, 繁殖和某些病理学方面[4?8], 对其耳石发育和日龄鉴定方面的研究很少。而确定叉尾斗鱼仔鱼的准确日龄是研究其早期生活史和种群结构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探讨造成其种群数量下降原因的基础。鉴于此, 作者对实验室人工繁殖叉尾斗鱼仔鱼的耳石进行连续观察研究, 寻找其形态发育特征和生长轮生长规律, 以期为叉尾斗鱼自然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和叉尾斗鱼的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叉尾斗鱼亲鱼采自广东省从化市岐田村野外溪流和沼泽, 并在实验室驯养半年以上。取性成熟的雌、雄鱼各1尾放入同一鱼缸中自然产卵受精, 在水温(26±0.5)℃的条件下约38 h 后孵化出膜。随后将仔鱼转入4个1 000 mL 的烧杯中饲养, 每个烧杯放入仔鱼100尾。3 d 后以64 μm 网目的浮游生物网从暨南大学明湖中捞取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 1周后以112 μm 网目的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动物喂养至实验结束时的23日龄, 并在15日龄后投喂少量剪碎的摇蚊幼虫以保证其营养。仔鱼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26±0.5)℃, 室内自然光照, 每日 21︰00定时换水。 至实验结束时死亡率小于5%。仔鱼孵出后第1周每日8︰00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