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形成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1、抽象概括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们在教学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纸星星,从中拿来20颗星星,分成四组,比如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问孩子“这是平均分吗?然后,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组都分得5颗。然后问学生:这是平均分吗?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组(或每人)分得的东西同样多。”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纸星星来实现的。

2、直观形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

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5、小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变换

小学生往往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常以旧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比如,在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由于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只有这样∟的角才是直角,而出现这样的时,在学生生思维中与以前学过的直角不一样,所以,误以为这个角不是直角。正是由于学生思维的这种定势,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按照认识规律,探究教学方法。(1)适度使用教具,促进思维发展。小学生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要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学具对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起一定作用。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动手操作的程序,在老师引导下转化为小学生的智力活动。如让学生用四个小木块进行数字“4”的分解与组成时,启发学生有序地分解后帮助学生理解“4”的组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脱离学具后进行有序地思考,而且对其它数字,如:“5、6、7、8”等的分解和组成,也能摆脱学具,从而抽象思考出它们的分解和组成。可见,恰当使用学具能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但只能是有效使用,否则是难以提高的。(2)构建习题框架,综合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多启发学生按逻辑顺序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了强化思维训练,在课堂上构建习题框架,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将内容上有联系的易混淆的题放在一起练习,让学生区别辨认,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训练思维语言,理清思维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为人们是借助语言表达思想。所以语言能力启蒙培养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思考再回答,而且要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并且要注重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这样的启蒙培养,持之以恒是有效的。

(二)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衡量逻辑思

维能力的重要指标。思维品质的实质是指人的思维能力的差异。它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立性、敏捷性。在教学中注重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发展求异思维,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重判断题的训练,可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三)尊重学生差异,促进人人发展。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身体心理的成熟不同,不同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思维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用正确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都得到最好发展。如让思维灵活的学生多解答一些严密的判断题。总之,低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长期有效地培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有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学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兴趣十分广泛,几乎任何游戏活动都喜欢。注意不够稳就需要在课余进行一些补充。像一些好的学习网站,譬如”乐在学途”就能通过小游戏的形式为孩子查遗补缺,巩固知识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从进入小学起,儿童就开始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 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学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指出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第323页。,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我国许多有关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朱智贤等人关于小学生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中,采用“选择定义”、“确定属、种概念的关系”、“给概念下定义”三组试验,结果如图7-1—图7-3所示。 由此可见,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着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 如何分析这个变化过程或思维的“过渡性”的实质呢? 入学以后,教学以及各种日益复杂的新的实践活动向儿童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要求,这就促使儿童逐渐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小学儿童思维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它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与改造而实现的。这种显着的质变,是在思维发展的外部条件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因而,小学儿童的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意味着他们入学以后,具体形象思维立刻全部“消亡”,不再发挥作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很长过程。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的。当然,说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并不等于说,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性,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事实上,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着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高低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变化。正因为如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一、智力与思维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智力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学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智力定义。 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是理解和推理的一般能力;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具有正相关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 一种是把智力看成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各种特殊能力的总和。 智力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而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如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涉及的方面)、多侧面、多层次(智力的二维结构模式、智力的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模式)的复杂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始终坚持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使人与环境取得平衡,这种适应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的结构。 思维分成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过程。思维在动作中展开,动作停止思维随之停止。例如,电脑维修人员修理电脑时,动作思维是种重要的思维形式。3岁前儿童基本是直观动作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头脑中的各种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朱智贤) 1、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 “即使是只要求儿童进行对抽象的数进行运算的项目,儿童往往会借助只管的图象来求解答;当解题遇到困难时,这种现象更为常见。”(心理学家刘范) 2、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是思维发展过中的“飞跃”、“质变”。 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在四年级(约10——11岁),如教育条件适当,这个关键年龄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林崇德运用横断法和纵向法,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概括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发现:在一般教育条件下,四年级儿童在数概括能力发展中,有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关键年龄”。 3、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 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 4、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既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差异,也表现为思维对象的差异。例如,在算术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达到较高层次的抽象水平,在历史教材的学习中有停留在比较具体的表象水平,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铅笔字(借用)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铅笔字(借用) 铅笔是小学生写字最方便的书写工具,所以低年级学生以练习铅笔字为主。学生练铅笔字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写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注意落实写字的各项基本要求,为以后钢笔字和毛笔字打下基础。因此老师教学生写字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选好写字用的笔。 别忽视这个小细节,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告诉学生,铅笔应选用HB型的木质铅笔。这种笔软硬、浓淡适中,写出来的字有粗细变化,比较美观。而一般的活动细芯笔,易断,线条细小无变化绝不适合学生初学写字时使用。2H,3 H,则铅芯太硬,易划破纸,写出来的字字迹太淡,会损害学生、老师视力。而3B、2B型铅笔,质太软,色又浓、芯易断,易造成簿本不洁。这些铅笔都禁用。 二、练字先练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坐姿。“拇指食指一起捏,指离笔尖约一寸,中指在下托起来,笔杆斜靠虎口上”是握笔要求。要告诉学生,铅笔拿不好,身子坐不正,不仅字写不好,而且长久下去会造成眼睛近视、脊椎弯曲、肩膀歪斜等不良后果。可采取了几种方法来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①在削好的铅笔握笔处套上专用笔套或者捏根皮筋作提醒,好让孩子掌握好“一寸”的距离。②课堂上教师不断提醒,时时督促。③同学间互查互纠。三.指导学生练好笔画 每个汉字都是横竖撇捺点等这些最基本笔画组成的。要写好字,必须把字练好。对于笔画的要求就是有顿笔。每个笔画都要注意“起,行,收”起笔,收笔都有顿笔。有的家长很质疑:为什么要有顿笔写这么明显?如果不这么要求,估计都会写成小木棍子。 四指导学生写好笔顺 笔顺是一个字的书写顺序,它是人们长期的写字实践总结出来的。按笔顺书写,方便书写,容易把字写好,并能加快写字速度。教师要结合例字说明笔顺规则并要求学生写字时认真运用,要让学生注意到写一个字往往是几种笔画的综合运用。学生写字时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按照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顺规则,这样可以把字写得又对又快。五.注重汉字的间架结构 什么是间架结构?就是汉字每个笔画间的布局.间架结构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有个’法宝’—田字格定位法. 田字格中间的横中线,竖中线就是用来给汉字的笔画定位的.把田字格可以趣说成是字的家,字太大,家里给人的感觉太挤;字太小,家里显得空荡荡的.要想如何布置好家,就应该把汉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上下,左右所留空隙差不多,把字写规范整齐. 六.抓实写字四环节 (一)看,看教师的范写,看清老师写字的笔顺,字在田字格中摆布。 (二)描仿,国标本苏教版教材有一个最大的突出优点就是课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生字都要求学生按笔顺先描后仿,而且一到六年级一仿到底。编者的用心显而易见,那就是希望通过此训练,让我们的学生不写倒笔顺的字,写出漂亮的入体字来。所以,在课本上“描仿”这个过程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边描仿边轻声念出笔画的名称。 (三)临,这一步是学生前两步学习过程的自然提高,临写不光要求笔顺的正确,笔画的到位,而且更要注意结体的美观。 (四)比较,把临写的字和范字进行比较,看还有哪些地方没写相似。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临写,特别要在第一次没写相似的地方多用功。到觉得写得比较相似了,再反复巩固几遍。七.及时评价鼓励。 要想方设法多让学生体验到练字的乐趣,增强写好字的信心。具体做法有: 1. 写字过程中的当场表扬(坐姿、握笔、字体)。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如我国心理学家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期:①出生第一个月②1岁左右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⑤11、12岁(女)或13、14岁(男)⑥17、18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 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地、持久地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持久性明显发展中学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 (3)精确性提高在观察活动中,中学生能全面深人地了解细节。 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 (4)概括性更强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优势,言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 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要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教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浓厚兴趣;多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共同参与;加强观察、思维和语言的协调发展。 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l)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记忆。 中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选择相应的识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大量的间接的知识经验,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掌握概念,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这些大大促进了儿童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儿童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品质也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切使得儿童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心理诸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影响着他们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和思维创造性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想象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再造想象占很大比例,随着经验的逐步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想象的创造成分也随之增加,想象的内容也更细致、丰富,并且能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初步具有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人在研究小学生作文中想象能力的发展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必须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谈不上什么创造;三、四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以真实为主,适当地加工修饰,有创造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创造力。 (二)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初步的完善和发展。随着小学生思维的整体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有人根据对创造性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有如下特点。(1)思维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85%的小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帮助,但每篇小论文都凝聚着他们独立思维的智慧。(2)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还十分肤浅,但思维深刻性在创造活动中也时有体现。(3)思维的流畅性与滞涩性的矛盾。小学生联想自然、想象活泼,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但在创造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思维方法的单一、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常有思路中断或进展缓慢的滞涩现象。 (4)思维的发散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发散思维与单一思维在小学儿童的活动中往往此起彼伏,有时思路较广,有时钻人死胡同,很难自拔。(5)思维的能动性与不随意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都能使思维始终指向于明确的创造对象和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创造活动,不随意思维、被动思维的惰性仍占有较大的成分。 (三)创造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小学生的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前进。其进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的状态;小学四年级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出现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的态势。

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咋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同步作文,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红领巾报、故事会、童话系列、优秀作文、连环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专门准备一个收集好词佳句的笔记本,每周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为写话打好基础。 二、重视说话训练 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朝会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朝会时间除了教师必须讲的事情外,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对胆小的同学,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从不敢说---能说---乐说---会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得到了锻炼,从而为写话打下基础。 三、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小学生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的训练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创新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发散思维能力。下面我为你整理关于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的训练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创新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发散思维能力。下面我为你整理关于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像思维为主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以逻辑抽象成分为主,在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不平衡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

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利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4、思维缺乏批判性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明显。他们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去做,以教师的言语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行要慎重,时刻考虑到如何做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克服这种盲目性,而多一些批判性和理性思考。培养这一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5、思维还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他们不善于考虑条件的变化,而以旧经验解答新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特点表现最明显。一般说来儿童对熟悉的或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他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改变方法,往往照着原来的形式套做题目。随着年纪、年龄的增长,只是经验的积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纪,学生思维的惰性将逐渐减少。

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逐步进行朗读、背诵与阅读的训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的作文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写话训练。低年级写话主要内容是以看图写话、看图编故事为主,其中也穿插一些命题的训练,例如描写一种小动物,叙述爱吃的水果等。要提高低年级学生写话指导的效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采用生动而富有激励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在最初开始写话训练时,可以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寻找训练点安排练习,这样会显得自然、贴切,避免使学生有增加作业的负重感。找准时机和切入点,还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日常的写话训练坚持做到及时点评;多朗读学生作品中较好的文章或句子;及时表扬和鼓励写话有进步的孩子;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栏中进行展出。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告诉孩子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我们留意的细节,只要用心就有可写的内容。还要写真人、真事,可以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也可以是听别人讲的。 3、分层指导。学生写句子的训练形式可以是:给词造句、仿写句子、回答问题、补充句子。要注意基本标点的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顿号)。看图写话的指导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看图写话指导课,要使学生明确到底看图写话应该写哪些内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把要求告诉孩子:内容要完整,有时间、地点和人物,还要有做的什么事。要抓住图意,不跑题。在进行多幅图的练习时引导孩子连贯地看图,图与图的过渡要自然。看图编故事讲究生动有趣,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大胆想象,这样学生才会打开思路。同样,对于故事的细节也需要老师细心地指导。为防止学生的写话雷同,老师可以就学生不同的思路进行引导,指导孩子写写语言、表情、动作。 另外还可让全班学生一起批改一篇写话,先让孩子们“你言我语”地评评这篇写话的优缺点,再听老师批改后的讲解,哪部分写得好,好在哪里,好的内容与部分就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总之,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生学会思考。教材只是一个文本资料,最关键的是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提高写话指导的效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为了深入探讨小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况,必须对构成智力的各种认知成分认真加以分析。 对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各国心理学家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理论。近10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作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足以反映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概况。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1.小学时期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形式交错发展的时期,主要

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升高以及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而发展变化。这种特点是由他们的年龄阶段性和学习活动的实际要求所决定的。 小学生思维形式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这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相对“退化”、改造而实现的,是在思维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因而小学生的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意味着具体形象思维的全部“消亡”。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形象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常常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前面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但并不等于说他们的思维没有抽象概括的成分、没有抽象概括性。事实上,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在发展着,只是抽象逻辑思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说写反差大,说时往往头头是道,写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不知如何起笔,而低年级的写作水平又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写作能力,教学中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低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写作之门,对写话还不知从哪里入手。为了消除学生今后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提高写作水平,我采取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为了让学生感到写话不难,并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上课时,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或者从优秀作文选刊上给学生读一些很有意思、很贴近他们生活的小文章。一方面调节课堂气氛,一方面激发学生说写兴趣。如学完了《王二小》一课后,我就又给他们讲了几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有《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等。讲完后,学生们个个沉浸在小英雄的故事中,借机我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小英雄,你最喜欢他们什么?”学生就有说不完的答案,又说他们机智,又说他们勇敢,又说他们聪明等等。此时我就激励学生说:“听完这个故事后,你们谁会用一两句话夸夸小英雄。也可以试着写一写,看谁说的写的也向小英雄一样令人羡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如此一“激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说写兴趣。 2、抓好朗读,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加以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在自己写话时,怎样去运用好的词语和句子。低年级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寓知识、思想教育于一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这时,就可抓住机会利用有些课后习题进行想象写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3、设计多种练习,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我在教学中结合口语交际外,还设计了一些写话训练,学生很感兴趣。在练习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1)、利用书上插图,进行想象写话训练。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2)、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写话训练。快要放寒假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亲人朋友,再把做贺卡的经过写下来。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自己动手做贺年卡,同学们有了兴趣,就会写出精彩的语言,有了活动的经验,他们就不愁没话可写,而是有好多内容可写。 4、多种形式激励,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对写得好的大力表扬。多朗读学生作品中较好的文章或句子,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栏中进行展出,或整理成集,相互传阅,学习借鉴。还可鼓励学生向刊物投稿,当他们看见自己的作

-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在画图时,他们渐渐能够注意到图中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比如,他们把“三角形”和“小旗子”、“长方形”和“桌面”相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的特性,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如前天、昨天、大后天等等,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如几分,几秒、几世纪等则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边听课边记笔记,同时注意演算速度和准确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浆等等。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成人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例如,他们把沙子堆成桥梁、地道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就拿“大与小”的概念来说,他们通常是通过对大、小物体的直接感知获得的。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小学生特征分析

小学生特征分析 一、概述 小学生是指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又称为学龄儿童,所谓童年即指人生的这一时期。其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迅速,每年可增加体重2~2。5千克,身高可增加4。0~7。5厘米,这一阶段的后期,身高增加尤为明显,同时,独立生活能力逐渐增强,但器官组织远不如成人成熟。 智力发育在小学阶段,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分析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使其行为变得更有目的、更有意识,模仿力极强,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智力发育较学龄前有明显的进步。但大脑细胞与成人相比,还较脆弱,故过多过久的脑力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学习缺乏持久性,自我控制能力弱。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特性的感知,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据布鲁纳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小学生的认识发展处于以图像把握为主并逐渐向以符号把握为主过渡的时期。 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大阶段,即感知一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小学时期相当于具体运算阶段,此时,“表象性智慧首先开始于儿童有组织地把自己的动作为中心,同时把与这动作有关的现实中所知觉到的形象为中心。此后,进入以动作的一般协调为基础的脱离中心化,从而形成交换、常数或守恒的各种运算系统,使现实的表象从它易于被人迷惑的形象外貌中解放出来。”这里的“脱离中心作用”(即脱离自我中心作用)将成为下一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一个决定性特征。 埃里克森对其所分的人生八个阶段中相当于小学时期的第四阶 段“勤奋对自卑”的描述有:“儿童必须忘掉过去的希望和愿望,而他丰富的想象得到了控制并被利用到非个人的事物——甚至‘读、写、算’之类的规则上。……于是变得对致力于既定的技能和任务有所准备。这些技

能和任务,远远超过了仅仅玩弄他自己的器官或对他的四肢活动感到快乐。他产生了一种勤奋感——即调节自己以适应这工具世界(the tool world)的人为规则。”。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维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实质是在协调自己与外界事物以“脱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其形象思维的逻辑性并最终过渡到铀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的逻辑性的增强与抽象思维的逐渐增多是同一进程事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在对信息进行接受和反应时图像编码能力的逻辑性增强和符号编码能力的逐步发展。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逻辑性的逐步增强,也可以说是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一、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的问题及成因 低年级是写话的起始阶段,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正确认识,忽视写话教学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识字与阅读,忽视写话。殊不知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有三:其一,写话是综合性活动,受制于感知、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言语能力等几乎所有智力因素,对于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这些都还处于很低前或较低的水平。其二、学生入学前已经掌握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生活中常用的口头语言,日常口头交际允许语言疏散、跳脱、重复,在具体情境和态势语的帮助下,其日常交际并不会受到影响,书面语交际则要求语言规范、准确、严密,否则就会使交际受阻,甚至无法进行。其三,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学习才刚刚起步,识字量、词汇量少,书面语言图式有限。 所以要实现随意是口头表达到规整的书面表达,是一个不小的坎。 2.写话目标模糊,难以拿捏尺度 教师对低年级写话目标不够明确,有的教师超越教学目标拔高要求,要求学生写话具体生动、重点突出,甚至教他们谋篇布局,俨然变成习作的缩小版,使孩子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生怕一下笔,就出现尴尬的局面;新课程倡导学生自由表达,有的老师看到“自由”、“兴趣”被吓住了,就得一指导学生就会没有写话兴趣,那就放手让学生自由写。结果学生表达不清楚。

3.写话指导无序,教学比较随意 教师写话指导无序:一是缺乏写话统筹安排。教师的写话教学处在一个自由的状态,写话没有专门的课时,教学也比较随性,在阅读教学任务轻时才布置写话,某次写话考砸了才练习写话。二是缺乏系统性、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写话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一年级刚起步,就要求学生写完整的“四素句”,即把记叙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写在一个句子中,到了一年级下学期仍然是这个要求。 4.写话内容局限,难以激发兴趣 写话内容局限于教材,教材中要求写的内容,就让学生试着写。 例如,学习了春天,让学生写春天;学习了口语交际《学会劝阻》,就让学生以此为题目写话等。写话内容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生成,学生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教学中有写话意识,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写话练习。 5.评价方式单一,没能关注个体 教师在写话评价时,常常追求完美,对学生评价的尺度是一样的,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出不停的评价 二、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的价值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写话有以下几种作用: 1.利于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借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起感觉和知觉等,思维发生较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刚入学的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解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

一个事实:当儿童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困难时,只要教师用直观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语言来提示,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得到正确答案。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保持具体形象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学儿童的思维如何从以具体形象为主向以抽象概括为主过渡呢?我们仅以一个实 验为例具体说明。在一个关于“儿童对物体运动速度”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小学儿童在理解v=s/t这一抽象关系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6~7岁)儿童比较两车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据单一的空间因素,如哪个车停在前面哪个车就快;或只依据单一的时间因素,如哪个车先停哪个车就快。以后,儿童逐渐能看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从外部形象判断,不能整合其中的关系。最后,儿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主动采取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对速度的认知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他给儿童看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杯中装着一样多的水,让儿童确认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之一倒在另一个扁平的杯子中。他们让儿童判断此时两个杯子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

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中指导低年级学生写作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写字为主,逐步进行朗读与阅读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满足学生书面表达的要求和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阅读写话训练。低年级孩子小,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会读而读不懂;能说却说写能力反差大,说时头头是道,写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不管不顾,没有了格式,不知如何起笔。尽管这样,但是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并不妨碍他们的读写能力的提高。 但是低年级的写作水平又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写作能力,教学中不可忽视,那么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在阅读中,我结合读书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中结合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有说明白了,才可能写得好。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弱,说话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在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先进行举例,把重点句式重点讲解。说明白才能写得好。切记不能一开始说:“你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学生一下子没有任何依据,就很难下笔。望文生畏,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不尽如人意了。想让学生写话具体、生动、有条理,教师就必须先在说话的基础上,把重点内容写出来。如句子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板书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把重点句式写出来,先进行填空练习。把优美的词语和

句子记录下来,供学生参考,等等。 低年级学生最怕写话了。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这与他们的经历和认知水平有关。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初步的写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孩子最为感兴趣的莫过于自己身边的事情,游戏、动画片、伙伴间的悄悄话……都是写话时的不错选择。在最初开始写话训练时,可以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或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找寻训练点、安排练习,会显得自然、贴切,顺理成章,避免唐突生硬、令学生有增加作业的负重感。找准时机和切入点,还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仿写就是好方法。如在学习关于秋天的一组课文时,根据仿照课文内容进行填空,如“金秋时节,我来到,看到,我觉得。”结合身边的生活经验进行填空写话,把关于秋天的句子让学生先说出来,板书在黑板上,有了可写的内容,再写句子就能得心应手了。学生在写出来后会有成就感,知道写话并不难,增强学生的信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习惯,产生不了兴趣。一定要让学生长期坚持写话,才会激发兴趣。学生有了写话的兴趣,写话的起步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身边,找准学生写话的时机和切入点。写话不能生拉硬套,什么都没有,就让写话,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行的。一定要在最初写话时,从我们的课堂教学出发,配合语文课文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