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 全册课时作业学案

目录

常用逻辑用语 1.1.1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1.1.2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1.1.3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1.2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1.3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 1.4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章末总结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

常用逻辑用语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1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2.2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1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3.2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4.1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 2.4.2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章末总结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检测(a卷)含答案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 1.1命题及其关系

1.1.1命题

【课时目标】 1.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__的___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在数学中,“若p,则q”是命题的常见形式,其中p叫做命题的________,q叫做命题的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B.sin 45°=1

C.x2+2x-1>0

D.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

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①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②2>3;③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④x>2;⑤这座山真险啊!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x∈R|x2+1=0}不是空集

B.若x2=1,则x=1

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D.x2-5x=0的根是自然数

4.已知命题“非空集合M的元素都是集合P的元素”是假命题,那么下列命题:

①M的元素都不是P的元素;

②M中有不属于P的元素;

③M中有P的元素;

④M中元素不都是P的元素.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命题“6的倍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的结论是()

A.这个数能被2整除

B.这个数能被3整除

C.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D.这个数是6的倍数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 .

二、填空题

7.下列命题: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③平行四边形是梯形;④若ac 2>bc 2,则a >b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8.命题“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条件p 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q 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________. ①求证3是无理数; ②x 2+4x +4≥0;

③你是高一的学生吗?

④一个正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⑤若x ∈R ,则x 2+4x +7>0. 三、解答题

10.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 ,b ,c ,d ∈R ,若a ≠c ,b ≠d ,则a +b ≠c +d ; (2)对任意的x ∈N ,都有x 3>x 2成立;

(3)若m >1,则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 (4)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

1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偶数能被2整除.

(2)当m >1

4

时,mx 2-x +1=0无实根.

12.设有两个命题:p :x 2-2x +2≥m 的解集为R ;q :函数f (x )=-(7-3m )x 是减函数,若这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能力提升】

13.设非空集合S ={x |m ≤x ≤l }满足:当x ∈S 时,有x 2∈S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

①若m =1,则S ={1};②若m =-12,则1

4

≤l ≤1;

③若l =12,则-2

2

≤m ≤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4.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γ,β⊥γ,则α∥β;

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 ③若α∥β,l ?α,则l ∥β;

④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的关键是能否判断真假,只有能判断真假的语句才是命题. 2.真命题是可以经过推理证明正确的命题,假命题只需举一反例说明即可.

3.在判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时,可以先将命题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改法不一定唯一.

课时作业答案解析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1.1 命题

知识梳理

1.真假 陈述句 真 假 2.条件 结论 作业设计

1.B [A 、D 是疑问句,不是命题,C 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

2.A [④中语句不能判断真假,⑤中语句为感叹句,不能作为命题.]

3.D [A 中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故是假命题;B 中若x 2=1,则x =±1,故B 是假命题;因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故C 是假命题;所以选D.] 4.B [命题②④为真命题.]

5.C [命题可改写为:如果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能被2整除,也能被3整除.] 6.D 7.①④

解析 ①④是真命题,②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也可以是菱形,③平行四边形不是梯形. 8.若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9.②④⑤

解析 ①③不是命题,①是祈使句,③是疑问句.而②④⑤是命题,其中④是假命题,

如正数1

2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②⑤是真命题,x 2+4x +4=(x +2)2≥0恒成立,x 2+

4x +7=(x +2)2+3>0恒成立.

10.解 (1)假命题.反例:1≠4,5≠2,而1+5=4+2. (2)假命题.反例:当x =0时,x 3>x 2不成立.

(3)真命题.∵m >1?Δ=4-4m <0,∴方程x 2-2x +m =0无实数根. (4)假命题.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解 (1)若一个数是偶数,则这个数能被2整除,真命题.

(2)若m >1

4

,则mx 2-x +1=0无实数根,真命题.

12.解 若命题p 为真命题,则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m ≤1; 若命题q 为真命题,则7-3m >1,即m <2.

所以命题p 和q 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时,有p 真q 假或p 假q 真, 即?

???? m ≤1,m ≥2或?????

m >1,m <2.

故m 的取值范围是1

13.D [①m =1时,l ≥m =1且x 2≥1, ∴l =1,故①正确.

②m =-12时,m 2=14,故l ≥1

4.又l ≤1,∴②正确.

③l =12时,m 2≤12且m ≤0,则-2

2

≤m ≤0,∴③正确.]

14.B[①由面面垂直知,不正确;

②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知,缺少m、n相交于一点这一条件,故不正确;

③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知,正确;

④由线面相交、及线面、线线平行分析知,正确.

综上所述知,③,④正确.]

1.1.2四种命题

【课时目标】 1.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2.认识四种命题的结构,会对命题进行转换.

1.四种命题的概念:

(1)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那么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的命题结构:

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綈p,綈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四种形式就是:

原命题:若p成立,则q成立.即“若p,则q”.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若q,则p”.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若綈p,则綈q”.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即“若綈q,则綈p”.

一、选择题

1.命题“若a>-3,则a>-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2.命题“若A∩B=A,则A?B”的逆否命题是()

A.若A∪B≠A,则A?B

B.若A∩B≠A,则A?B

C.若A?B,则A∩B≠A

D.若A?B,则A∩B≠A

3.对于命题“若数列{a n}是等比数列,则a n≠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它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C.它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D.它的否命题是假命题

4.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其中的真命题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5.命题“当AB=AC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

真命题的个数是()

A.4 B.3 C.2 D.0

6.命题“若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a2<0”的逆否命题是()

A.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B.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C.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D.若log a2<0,

二、填空题

7.命题“若x>y,则x3>y3-1”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命题“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正整数,可以被3整除”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逆命题是_______;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②若a2+b2=0,则a,b全为0;

③命题“若m≤1,则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命题“若A∩B=B,则A?B”的逆命题.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

10.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1.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正数的平方根不等于0;

(2)当x=2时,x2+x-6=0;

(3)对顶角相等.

1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1)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

(2)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弦的垂直平分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能力提升】

13.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

A.若f(x)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C.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

14.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则a2-4b≥0,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对条件、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可以先将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后再进行转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进行互换和否定,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1.1.2四种命题

知识梳理

1.(1)结论和条件(2)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3)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

2.若q成立,则p成立若綈p成立,则綈q成立若綈q成立,则綈p成立

作业设计

1.B[由a>-3?a>-6,但由a>-6 a>-3,

故真命题为原命题及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故选B.]

2.C[先明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对命题进行转换.]

3.D 4.C

5.C[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6.A[由互为逆否命题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log a2≥0,则函数f(x)=log a x(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7.若x≤y,则x3≤y3-1

8.不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其各位数字之和不是3的倍数

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各位数字之和不是3的倍数的正整数,不能被3整除

9.②③

10.解逆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c=d.假命题

否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或c≠d,则a+c≠b+d.假命题

逆否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或c≠d.真命题.11.解(1)原命题:“若a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不等于0”.

逆命题:“若a的平方根不等于0,则a是正数”.

否命题:“若a不是正数,则a的平方根等于0”.

逆否命题:“若a的平方根等于0,则a不是正数”.

(2)原命题:“若x=2,则x2+x-6=0”.

逆命题:“若x2+x-6=0,则x=2”.

否命题:“若x≠2,则x2+x-6≠0”.

逆否命题:“若x2+x-6≠0,则x≠2”.

(3)原命题:“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它们相等”.

逆命题:“若两个角相等,则它们是对顶角”.

否命题:“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它们不相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角不相等,则它们不是对顶角”.

12.解(1)逆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这个数是实数.

否命题:若一个数不是实数,则它的平方不是非负数.

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非负数,则这个数不是实数.

(2)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等高.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等高,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等高.

(3)逆命题:若一条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则这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

逆否命题:若一条直线不平分弦所对的弧,则这条直线不是弦的垂直平分线.

13.B[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为“若綈p,则綈q”,而“是”的否定是“不是”,故选B.]

14.解逆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2-4b≥0,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有非空解集.

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没有非空解集,则a2-4b<0. 逆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2-4b<0,则关于x的不等式x2+ax+b≤0没有非空解集.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课时目标】 1.认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真假性之间的关系.2.会利用命题的等价性解决问题.

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1)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真真真真

真假假真

假真真假

假假假假

(2)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命题“若p不正确,则q不正确”的逆命题的等价命题是()

A.若q不正确,则p不正确

B.若q不正确,则p正确

C.若p正确,则q不正确

D.若p正确,则q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B.“a>b”与“a+c>b+c”不等价

C.“若a2+b2=0,则a,b全为0”的逆否命题是“若a,b全不为0,则a2+b2≠0”D.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3.与命题“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2整除”等价的命题是()

A.能被2整除的整数,一定能被6整除

B.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2整除

C.不能被6整除的整数,不一定能被2整除

D.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一定不能被6整除

4.命题:“若a2+b2=0 (a,b∈R),则a=b=0”的逆否命题是()

A .若a ≠b ≠0 (a ,b ∈R ),则a 2+b 2≠0

B .若a =b ≠0 (a ,b ∈R ),则a 2+b 2≠0

C .若a ≠0,且b ≠0 (a ,b ∈R ),则a 2+b 2≠0

D .若a ≠0,或b ≠0 (a ,b ∈R ),则a 2+b 2≠0

5.在命题“若抛物线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则{x |ax 2+bx +c <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结论成立的是( ) A .都真 B .都假

C .否命题真

D .逆否命题真

6.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有如下的两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那么( ) A .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 .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 .①②都是真命题 D .

二、填空题

7.“已知a ∈U (U 为全集),若a ??U A ,则a ∈A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命题.(填“真”“假”) 8.“若x ≠1,则x 2-1≠0”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命题.(填“真”、“假”)

9.下列命题:①“若k >0,则方程x 2+2x +k =0有实根”的否命题;②“若1a >1

b

,则

a <

b ”的逆命题;③“梯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逆否命题.其中是假命题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已知命题:若m >2,则方程x 2+2x +3m =0无实根,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1.已知奇函数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增函数,a ,b ∈R ,若f (a )+f (b )≥0,求证:a +b ≥0.

12.若a 2+b 2=c 2,求证: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

【能力提升】

1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a ≥b >-1,则a 1+a ≥b

1+b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m ≤n ,则m (n -m )≤n

2

③设P (x 1,y 1)是圆O 1:x 2+y 2

=9上的任意一点,圆O 2以Q (a ,b )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a -x 1)2+(b -y 1)2=1时,圆O 1与圆O 2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14.a 、b 、c 为三个人,命题A :“如果b 的年龄不是最大的,那么a 的年龄最小”和命题B :“如果c 的年龄不是最小的,那么a 的年龄最大”都是真命题,则a 、b 、c 的年龄的大小顺序是否能确定?请说明理由.

1.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假,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四种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即0个、2个或4个.

2.当一个命题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且不易判断其真假时,可以通过判断与之等价的逆否命题的真假来达到判断该命题真假的目的.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知识梳理

1.若q,则p若綈p,则綈q若綈q,则綈p

2.(2)①相同②没有关系

作业设计

1.D[原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只需写出原命题的否命题即可.] 2.D 3.D

4.D[a=b=0的否定为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5.D[原命题是真命题,所以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6.D

7.已知a∈U(U为全集),若a∈A,则a??U A真

解析“已知a∈U(U为全集)”是大前提,条件是“a??U A”,结论是“a∈A”,所以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已知a∈U(U为全集),若a∈A,则a??U A”.它为真命题.8.假9.①②

10.解逆命题:若方程x2+2x+3m=0无实根,则m>2,假命题.否命题:若m≤2,则方程x2+2x+3m=0有实根,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3m=0有实根,则m≤2,真命题.

11.证明假设a+b<0,即a<-b,∵f(x)在R上是增函数,∴f(a)

又f(x)为奇函数,∴f(-b)=-f(b),

∴f(a)<-f(b),即f(a)+f(b)<0.

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原命题为真.

∴a+b≥0.

12.证明若a,b,c都是奇数,则a2,b2,c2都是奇数.

得a2+b2为偶数,而c2为奇数,即a2+b2≠c2,

即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故原命题也为真命题.

所以a,b,c不可能都是奇数.

13.B [①用“分部分式”判断,具体: a 1+a ≥b 1+b ?1-11+a ≥1-11+b ?11+a ≤11+b ,又a ≥b >-1?a +1≥b +1>0知本命题为真命题.

②用基本不等式:2xy ≤x 2+y 2 (x >0,y >0),取x =m ,y =n -m ,知本命题为真. ③圆O 1上存在两个点A 、B 满足弦AB =1,所以P 、O 2可能都在圆O 1上,当O 2在圆O 1上时,圆O 1与圆O 2相交.故本命题为假命题.] 14.解 能确定.理由如下:

显然命题A 和B 的原命题的结论是矛盾的,因此应该从它的逆否命题来考虑.

①由命题A 为真可知,当b 不是最大时,则a 是最小的,即若c 最大,则a 最小,所以c >b >a ;而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即“a 不是最小,则b 是最大”为真,所以b >a >c .总之由命题A 为真可知:c >b >a 或b >a >c . ②同理由命题B 为真可知a >c >b 或b >a >c . 从而可知,b >a >c .

所以三个人年龄的大小顺序为b 最大,a 次之,c 最小.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时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2.会判断(证明)某些命题的条件关系.

1.如果已知“若p,则q”为真,即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__________,q是p 的__________.

2.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________.这时p是q的____________条件,简称________条件,实际上p与q互为________条件.如果p?q且q?p,则p是q 的________________条件.

一、选择题

1.“x>0”是“x≠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p:x<-1或x>1;q:x<-2或x>1,则綈p是綈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集合M={x|0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k=1”是“直线x-y+k=0与圆x2+y2=1相交”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α内,“l⊥α”是“l⊥m且l⊥n”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a<0”是“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数根”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7.用符号“?”或“?”填空.

(1)a>b________ac2>bc2;

(2)ab≠0________a≠0.

8.不等式(a+x)(1+x)<0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2

9.函数y=ax2+bx+c (a>0)在[1,+∞)上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0.下列命题中,判断条件p是条件q的什么条件:

(1)p:|x|=|y|,q:x=y.

(2)p:△ABC是直角三角形,q:△ABC是等腰三角形;

(3)p: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四边形是矩形.

11.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12.已知P={x|a-4

【能力提升】

13.记实数x 1,x 2,…,x n 中的最大数为max{x 1,x 2,…,x n },最小数为min {}x 1,x 2,…,x n .已知△ABC 的三边边长为a ,b ,c (a ≤b ≤c ),定义它的倾斜度为l =

max ??????a b ,b c ,c a ·min ????

??a b ,b c ,c a ,

则“l =1”是“△ABC 为等边三角形”的( ) A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n +1)2+c ,探究{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1.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常用的方法是验证由p 能否推出q ,由q 能否推出p ,对于否定性命题,注意利用等价命题来判断.

2.证明充要条件时,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即证明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成立,但要分清必要性、充分性是证明怎样的一个式子成立.“A 的充要条件为B ”的命题的证明:A ?B 证明了必要性;B ?A 证明了充分性.“A 是B 的充要条件”的命题的证明:A ?B 证明了充分性;B ?A 证明了必要性.

功到自然成课时作业本高中数学必修第章集合

第1章集合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 创新练习(1~10题每小题7分,11~12题每小题15分,共100分) 1.方程:x2-2x+l=0的解集为. 2.若a是小于9的自然数,且a是集合A={x|x=2n,n是整数}中的一个元素,则a的值可以是, 3.若集合A={x|ax2-2x+l=0,x,a∈R}仅有一个元素,则a= . 4.若x,y是非零实数,则的取值集合为. 5.将集合{(x,y)|x2-y2=5,x,y是整数}用列举法表示为. 6.对于集合:①{(1,2)};②{(2,1)};③{1,2};④{2,1}.其中表示同一集合的两个集合是(用序号表示). 7.对于集合:①{x|x=l};②{y|(y-1)2=0};③x =l};④{1}.其中不同于另外三个集合的是(用序号表示). 8.给出下列集合: ,其中是有限集的是. 9.给出下列语句:①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2,3,1};③方程(x-1)2(x-2)=0的所有解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l,1,2};④集合{x|y=x2}与集合{(x,y)|y =x2}是同一集合.其中正确的有(用序号表示). *10.若集合A由三个元素2,x,x2-x构成,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集合A={1,2},B={a+2,2a},其中a∈R,我们把集合{x|x=x1·x2,x1是A中元素,x2是B中元素}记为集合A×B.若集合A×B中的最大元素是2a+4,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12.已知集合A={x|(x-1)(x-a)(x-a2+2)=0,a∈R}. (1)若2∈A,求实数a的值; (2)若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和为0,求实数a的值. 第2课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创新练习(1~10题每小题7分,11~12题每小题15分,共100分) 1.已知集合A={1,2,a2},B={1,a+2},若4∈A且4?B,则a= . 2.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 个数为 . 3.给出下列叙述:①集合N中最小的数是1;②若a∈N, b∈N*,则a+b的最小值是2;③方程x2-2x+1=0的解得是{1,1};④{x|x2-x-2=0, x∈N*}={-1,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4.已知P和Q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P-Q={x|x∈P且x?Q}. 若P={1,2,3,4,5},Q={2,4,5},则P-Q= .

(完整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 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 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 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 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 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 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 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 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 面区域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基本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 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 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 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基本不等式

课时作业38 基本不等式 一、选择题 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C ) A .lg ? ?? ?? x 2+14>lg x (x >0) B .sin x +1 sin x ≥2(x ≠k π,k ∈Z ) C .x 2+1≥2|x |(x ∈R ) D.1 x 2+1 >1(x ∈R ) 解析:对选项A,当x >0时,x 2 +1 4-x =? ????x -122≥0,所以lg ? ?? ??x 2+14≥lg x ;对选项 B,当sin x <0时显然不成立;对选项C,x 2+1=|x |2+1≥2|x |,一定成立;对选项D,因为x 2+1≥1,所以0<1 x 2+1 ≤1.故选C. 2.若2x +2y =1,则x +y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0,2] B .[-2,0] C .[-2,+∞) D .(-∞,-2] 解析:∵1=2x +2y ≥22x ·2y =22x +y ? ????当且仅当2x =2y =12,即x =y =-1时等号成立, ∴2x +y ≤12,∴2x +y ≤1 4,得x +y ≤-2. 3.已知a +b =t (a >0,b >0),t 为常数,且ab 的最大值为2,则t =( C ) A .2 B .4 C .2 2 D .2 5 解析:∵a >0,b >0,∴ab ≤(a +b )24=t 24,当且仅当a =b =t 2时取等号.∵ab 的最大值为2,∴t 2 4=2,t 2=8.又t =a +b >0,∴t =8=2 2.

4.已知f (x )=x 2-2x +1x ,则f (x )在? ??? ?? 12,3上的最小值为( D ) A.1 2 B.4 3 C .-1 D .0 解析:f (x )=x 2-2x +1x =x +1x -2≥2-2=0,当且仅当x =1 x ,即x =1时取等 号.又1∈??????12,3,所以f (x )在???? ?? 12,3上的最小值是0. 5.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x +y +1x +1 y =5,则x +y 的最大值是( C ) A .3 B.72 C .4 D.92 解析:∵x +y +1x +1y =5,∴(x +y )[5-(x +y )]=(x +y )·? ?? ??1x +1y =2+y x +x y ≥2+2=4,∴(x +y )2-5(x +y )+4≤0,∴1≤x +y ≤4, ∴x +y 的最大值是4,当且仅当x =y =2时取得. 6.(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质检)已知x >0,y >0,且3x +2y =xy ,若2x +3y >t 2+5t +1恒成立,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8)∪(3,+∞) B .(-8,3) C .(-∞,-8) D .(3,+∞) 解析:∵x >0,y >0,且3x +2y =xy ,可得3y +2x =1,∴2x +3y =(2x +3y )3y +2 x =13+6x y +6y x ≥13+2 6x y ·6y x =25,当且仅当x =y =5时取等号.∵2x +3y >t 2+5t +1恒成立,∴t 2+5t +1<(2x +3y )min ,∴t 2+5t +1<25,解得-80,不等式x x 2+3x +1≤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 A .a ≥1 5 B .a >15 C .a <15 D .a ≤1 5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中数学选修2_2全套知识点与练习答案解析

选修2-2 知识点及习题答案解析 导数及其应用 一.导数概念的引入 1. 导数的物理意义: 瞬时速率。一般的,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000 ()()lim x f x x f x x ?→+?-?, 我们称它为函数 () y f x =在 x x =处的导数,记作 0() f x '或 |x x y =',即 0()f x '=000 ()()lim x f x x f x x ?→+?-? 2. 导数的几何意义: 曲线的切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点n P 趋近于P 时,直线PT 与曲线相切。容易知道,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n n n f x f x k x x -=-,当点n P 趋近于P 时,函数 ()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 k ,即00 ()()lim ()n x n f x f x k f x x x ?→-'==- 3. 导函数:当x 变化时, ()f x '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 ()y f x =的导函数有 时也记作 y ',即 ()()()lim x f x x f x f x x ?→+?-'=? 二.导数的计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若()f x c =(c 为常数),则()0f x '=; 2 若()f x x α=,则1 ()f x x αα-'=; 3 若()sin f x x =,则()cos f x x '= 4 若()cos f x x =,则()sin f x x '=-; 5 若()x f x a =,则()ln x f x a a '= 6 若()x f x e =,则()x f x e '= 7 若 ()log x a f x =,则1()ln f x x a '= 8 若 ()ln f x x =,则1()f x x '=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f x g x f x g x '''±=±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 2 ()()()()()[]()[()] 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 复合函数求导 ()y f u =和()u g x =,称则y 可以表示成为x 的函数,即(())y f g x =为一个复合函数 (())()y f g x g x '''=? 三.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一般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 在某个区间(,)a b 内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20解析及答案

课后作业(二十) 一、选择题 1.对任意的实数k ,直线y =kx +1与圆x 2+y 2=2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 .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2.已知直线l :y =k (x -1)-3与圆x 2+y 2=1相切,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 A.π6 B.π2 C.2π3 D.56 π 3.若直线x -y +1=0与圆(x -a )2+y 2=2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4.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x 2+y 2+2x -4y -20=0交于A 、B 两点,如果|AB |=8,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5x +12y +20=0 B .5x +12y +20=0或x +4=0 C .5x -12y +20=0 D .5x -12y +20=0或x +4=0 5.设O 为坐标原点,C 为圆(x -2)2+y 2=3的圆心,且圆上有一点M (x ,y )满足OM →·CM →=0,则y x =( ) A.33 B.33或-33 C. 3 D.3或- 3 6.若圆C :x 2+y 2+2x -4y +3=0关于直线2ax +by +6=0对称,则由点M (a ,b )向圆所作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 .4 D .6 二、填空题 7.已知圆C 1:x 2+y 2-6x -7=0与圆C 2:x 2+y 2-6y -27=0相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中垂线方程为________.

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2知识点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汇总 目录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2) 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 (2) 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 (3)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3) 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3)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的步骤 (4) 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 (4) 定积分的性质 (4) 定积分的取值情况 (4)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5)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7) 常见的运算规律 (8)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0|'x x y =,即 )(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 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

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 若()f x ,()g x 均可导(可积),则有: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①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②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③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 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 =0的根(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 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 ()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 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创新设计高中数学必修4课时作业【全套142页】附有详细解析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目标 1.了解半角公式及推导过程.2.能利用两角和与差的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了解三角变换在解数学问题时所起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变换的规律. 1.半角公式 (1)S α2:sin α 2=____________________; (2)C α2:cos 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 α2:tan α 2=______________(无理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理 形式). 2.辅助角公式 使a sin x +b cos x =a 2+b 2 sin(x +φ)成立时,cos φ=__________________,sin φ=______,其中φ称为辅助角,它的终边所在象限由__________决定. 一、选择题 1.已知180°<α<360°,则cos α 2的值等于( ) A .-1-cos α 2 B. 1-cos α 2 C .- 1+cos α2 D. 1+cos α 2 2.函数y =sin ? ????x +π3+sin ? ????x -π3的最大值是( ) A .2 B .1 C.1 2 D. 3 3.函数f (x )=sin x -cos x ,x ∈? ?????0,π2的最小值为( ) A .-2 B .- 3 C .- 2 D .-1 4.使函数f (x )=sin(2x +θ)+3cos(2x +θ)为奇函数的θ的一个值是( ) A.π6 B.π3 C.π2 D.2π3 5.函数f (x )=sin x -3cos x (x ∈[-π,0])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π,-5π6 B.??????-5π 6 ,-π6 C.??????-π3,0 D.???? ??-π6,0 6.若cos α=-4 5,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α21-tan α 2 等于( ) A .-12 B.1 2 C .2 D .-2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全套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日期: 1.1.1命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新编人教A高中数学选修2-1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 全册导学案

目录 1.1.1命题及其关系 1.1.2四种命题的关系 1.2.1充分条件 1.2.2充要条件 1.3.1逻辑联结词1 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1.1曲线与方程(1)学案 2.1.2曲线与方程(2)学案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学案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学案 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 2.2.2椭圆及其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学案 2.3.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学案 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 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2) 2.5曲线与与方程学案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学案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3.1.3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3.1.4 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1.5 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利用向量方法求距离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利用向量方法求角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向量证法

§1.1.1 命题及四种命题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2—6页完成下列问题 1、命题:; 2、真命题:假命题:。 3、命题的数学形式:。 4、四种命题:。 (1)互逆命题:。(2)互否命题:。 (3)互为逆否命题:。 注意:数学上有些命题表面上虽然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将它的表述作适当的改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从而得到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二、自主探究: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x<;(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5)215 > (7)明天下雨;(8)312 〖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4)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例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负数的平方是正数;(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课堂小结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 全册同步课时作业 目录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1-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1.1.3-1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1.1.3-2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1.1习题课 1.2.1函数及其表示 1.2.2-1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1.2.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1.2.2-3函数的表示法(第3课时)1.2习题课 1.3.1-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1.3.1-2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 1.3.1-3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3课时) 1.3.1-4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4课时) 1.3.2-1函数的奇偶性(第1课时)1.3.2-2函数的奇偶性(第2课时)函数的值域专题研究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B 2.1.1-1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2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 2.1.2-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1.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2.1.2-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2.2.1-2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2.2.1-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2-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2.2-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课时) 2.2.2-3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3 幂函数 图像变换专题研究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B 3.1.1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B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A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B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联合国所有常任理事国组成一个集合 B.衡水中学年龄较小的学生组成一个集合 C.{1,2,3}与{2,1,3}是不同的集合 D.由1,0,5,1,2,5组成的集合有六个元素 答案 A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判断.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 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 0|'x x y =,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 g x均可导(可积),则有: f x,()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①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②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3)求方程'() f x=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 f 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检查/()

【高考调研】2020高中数学 课时作业2 新人教A版选修2-2

课时作业(二)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为11,则 lim Δx→0f x0-Δx-f x0 Δx =( ) A.11 B.-11 C.1 11 D.- 1 11 答案 B 2.函数f(x)在x=0可导,则lim h→a f h-f a h-a =( ) A.f(a) B.f′(a) C.f′(h) D.f(h) 答案 B 3.已知函数y=x2+1的图像上一点(1,2)及邻近点(1+Δx,2+Δy),则lim Δx→0Δy Δx = ( ) A.2 B.2x C.2+Δx D.2+Δx2答案 A 4.设f(x)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 x→0f1-f1-2x 2x =-1,则f′(1)的值为( ) A.2 B.-1 C.1 D.-2 答案 B 二、填空题 5.一个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1-t+t2,其中S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那么物体在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 答案5米/秒 6.函数y=(3x-1)2在x=x0处的导数为0,则x0=________. 答案1 3

解析Δy=f(x0+Δx)-f(x0)=(3x0+3Δx-1)2-(3x0-1)2=18x0Δx+9(Δx)2-6Δx, ∴Δy Δx =18x0+ 9Δx-6. ∴li m Δx→0 Δy Δx =18x0-6=0,∴x0= 1 3 . 7.设f(x)=ax+4,若f′(1)=2,则a=________. 答案 2 解析Δy=f(1+Δx)-f(1) =a(1+Δx)+4-a-4=aΔx. ∴f′(1)=li m Δx→0 Δy Δx =li m Δx→0 a=a. 又f′(1)=2,∴a=2. 8.质点M按规律s=2t2+3做直线运动(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则质点M的瞬时速度等于8 m/s时的时刻t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设时刻t的值为t0,则 Δs=s(t0+Δt)-s(t0)=2(t0+Δt)2+3-2t20-3 =4t0·Δt+2·(Δt)2, Δs Δt =4t0+2Δt,lim Δt→0 Δs Δt =4t0=8,∴t0=2(s). 9.已知f(x)= 1 x ,则lim Δx→0 f2+Δx-f2 Δx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1 4 10. 如图,函数f(x)的图像是折线段ABC,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高中数学课时作业:指数与指数函数

课时作业8 指数与指数函数 一、选择题 1.化简 4a 23 ·b - 13 ÷? ?? ???-23 a - 13 b 23 的结果为( C ) A .-2a 3b B .-8a b C .-6a b D .-6ab 2.设函数f (x )=??? ? ?? ??12x -7,x <0, x ,x ≥0,若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C ) A .(-∞,-3) B .(1,+∞) C .(-3,1) D .(-∞,-3)∪(1,+∞) 解析:当a <0时,不等式f (a )<1为? ?? ?? 12a -7<1, 即? ????12a <8,即? ????12a -3, 此时-3

C .y =? ?? ?? 12x D .y =log 2x 解析:y =2x -2-x 是定义域为R 的单调递增函数,且是奇函数.而y =sin x 不是 单调递增函数,不符合题意;y =? ?? ??12x 是非奇非偶函数,不符合题意;y =log 2x 的定义 域是(0,+∞),不符合题意;y =x 3是定义域为R 的单调递增函数,且是奇函数符合题意.故选B. 4.二次函数y =-x 2 -4x (x >-2)与指数函数y =? ?? ??12x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C ) A .3 B .2 C .1 D .0 解析:因为函数y =-x 2-4x =-(x +2)2+4(x >-2),且当x =-2时,y =-x 2- 4x =4,y =? ????12x =4,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x 2-4x (x >-2)与y =? ?? ??12x 的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是1,故选C. 5.(福建厦门一模)已知a =? ?? ??120.3 ,b =log 12 0.3,c =a b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B ) A .a log 12 1 2=1>a =? ?? ??120.3,c =a b 0时,1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 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 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 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 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 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 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 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 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 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 面区域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基本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 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 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完整word版)福建省厦门市高中数学教材人教A版目录(详细版)

考试范围: 文科: 必考内容:必修①②③④⑤+选修1-1,1-2 选考内容:无选考内容 理科: 必考内容:必修①②③④⑤+选修2-1,2-2,2-3 选考内容(三选二):选修4-2,4-4,4-5 文、理科必考内容: 数学①必修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数学②必修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2.3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1.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1.1 倾斜角与斜率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3.2 直线的方程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 两点间的距离 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 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1.1 圆的标准方程 4.1.2 圆的一般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