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溶(喀斯特)地貌

岩溶(喀斯特)地貌

岩溶(喀斯特)地貌
岩溶(喀斯特)地貌

第三节岩溶(喀斯特)地貌

岩溶又称喀斯特。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叫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等)。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岩溶地貌或喀斯特地貌。

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为最普遍。西南地区的岩溶区面积就有55×104km2。

一、岩溶作用

(一)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

岩溶作用主要是水与可溶性岩石之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这种过程又为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等创造了条件。就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而言,当水中含有CO2时,溶解能力就大为提高。CO2与水化合成碳酸,碳酸电解析出H+

离子,与石灰岩中的离子起化学作用:

这种离子状态的溶解物质()随水流排泄而流失。

上述化学反应过程是可逆的,如果空气中CO2减少,或者水中游离CO2减少时,化合的CO2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使水中碳酸含量减少,这时CaCO3就要发生沉淀作用。水中CO2的含量随空气中CO2的分压加大而增加,随水温增加而减小。但温度的升高可加速化学反应。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提高一倍。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大量CO2,所以土壤中CO2的含量大大高于大气中的含量。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竹林中,土壤中CO2含量更高,可比大气中的含量多数十倍。(二)岩性与构造条件

可溶性岩石可分为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和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卤化物盐类的溶解度最大,硫酸盐类次之,碳酸盐类最小。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泥灰岩中除方解石外还含有大量不溶解粘土。白云岩以白云石为主。一般说来,石灰岩比白云岩易受溶蚀,白云岩又比泥灰岩易受溶蚀。

地质构造对溶岩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从大地构造来看,地台区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广,岩性变化小,单层厚度大,有利于岩溶的发育。而地槽区的岩性很不稳定,多紧密褶皱,岩溶发育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石灰岩地层中节理发育的地段以及区域性的大断裂带(特别是张性断裂),岩溶比较发育。厚层或巨厚层的灰岩地层(质纯,多为中、粗粒晶体),岩溶化程度也较高。

(三)水动力条件

岩溶作用主要取决于水的溶蚀能力和岩石的化学性质及透水性。因此,水流的活动与岩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流动的水饱和度低,溶蚀能力强。在湿热气候区,雨量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流量大,流动快,故岩溶作用强烈。

相反,在干旱和寒冷地区,水流的活动性差,岩溶作用减弱。在受大河深切的岩溶地区,地下水的运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带(图6-28)。

(1)垂直流动带(充气带):这带位于地下水面以上,平时地下水较缺乏,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岩溶以向下发育为特征。在深切河谷区,这带的厚度较大,形成的落水洞等也较深。

(2)水平流动带(浅饱水带):位于地下水面以下,地下水常年存在,主要以水平方向向河床排泄,愈近主河谷,水平运动愈明显。该带常发育水平溶洞、通道和暗河。

(3)过渡带(季节变动带):由于地下水面随季节而升降,因此在垂直流动带和水平流动带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带。地下水位上升时,这里表现为水平流功;地下水位降低时,则为垂直流动。过渡带的厚度变化不一,在年降水量分配很不均匀的地区,变动带较厚。

(4)深部流动带(深饱水带):这带位于水平流动带之下,地下水在水文网的直接影响范围以外运动,其流向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以承压水流向远方排泄区。这带地下水的补给范围要比其上的各带大得多,不同来源的地下水,其中化合的CO2平衡值各不相同,混合后可引起碳酸的不饱和,因此具有一定溶蚀能力,而形成深部岩溶。

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可以因地貌和构造不同而异。在长期稳定的、有河流深切的高原地区,垂直分带比较明显;在新构造强烈上升地区,石灰岩岩层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垂直分带就不显著,

并且原先的水平流动带或深部流动带可以转化为垂直流动带。

二、岩溶地貌

岩溶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岩溶地貌。

(一)地表岩溶地貌

1.石芽与溶沟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裂隙进行不断的溶蚀和侵蚀,使岩石表面形成沟槽状溶沟和沟间突起部分的石芽。深度数厘米至3 米。在热带厚层的纯石灰岩地区可发育成形体高大的石芽,称为石林,这是石芽的一种特殊类型。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最高可达50 米,犹如许多巨型的石柱。石林是一种热带岩溶地貌。

2.岩溶漏斗岩溶漏斗是一种碟形(图6-29)或倒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十余米,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与地下河相通。漏斗由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

3.落水洞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其宽度比深度小得多,很少超过十米,是流水沿裂隙溶蚀、侵蚀而成。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形成深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落水洞多分布在较陡的谷坡、山坡两侧和谷地、洼地底部。

4.溶蚀洼地溶蚀洼地主要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图6-30)。面积约数平方公里,一般认为它是岩溶漏斗溶蚀扩大或相邻的漏斗合并而成。

5.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岩溶盆地是大型的岩溶洼地,又名坡立谷。其面积约十余至上百平方公里,边缘较陡并有峰林分布,底部平坦,地表覆盖溶蚀残留的红土,有少数孤峰残丘,并有泉水和暗河出没。岩溶盆地多分布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如向斜、断陷及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岩层接触地带,经流水长期溶蚀、侵蚀而成。我国云南的砚山、罗平,贵州的安顺等都是较大的岩溶盆地。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断扩大而成,地表覆盖一层红土和散立的孤峰残丘,以广西的黎塘、贵县等地最为典型。

6.峰丛、峰林与孤峰峰丛是成簇相连或同一基座而峰顶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图 6-30)。峰丛内部的洼地、漏斗和落水洞很发育,在地貌上成为峰丛-洼地组合类型。这类地貌以广西红水河上游最典型。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图6-30)(图6-31),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峰林受构造的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发育的峰林,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倾角较大的岩层发育的峰林,常成单斜式。我国的峰林主要形成于第三纪,是一种古热带峰林。峰林形态因受各地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在现代地貌过程下,高原面上的峰林已逐渐受到破坏,而变得较浑圆矮小,高仅几十米。在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降落的斜坡上,气候较为炎热,且处于地下水的强烈垂直循环带,古峰林在现代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高大的峰林,高达三、

四百米。藏南的古峰林,在高寒气候条件下,受寒冻风化作用,正在受到比云贵高原更为强烈的破坏,峰林低矮,仅30—50 米,峰林的基部堆积大量剥落的石灰岩岩块。溶沟底部往往被泥土或碎石层所充填,它的宽度一般十余厘米至2 米,孤峰是孤立分散的石灰岩山峰,是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在岩溶山区,通常峰丛位于山地的中心部分,峰林位于山地或盆地的边缘,而孤峰、残丘则分散在岩溶盆地底部或岩溶平原上。

(二)地下岩溶地貌

1.溶洞与地下河溶洞又称洞穴。地下水沿岩层裂隙、落水洞向下流动,同时进行岩溶作用,扩大空间,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管道和洞穴。起初它们多数是孤立的。随着岩溶作用的不断进行,它们逐渐沟通,小溶洞合并为大溶洞,形成一个统一的地下水面。以后如果地壳上升,则河流下切,地下水位下降,使洞穴脱离地下水面而成为干溶洞。洞内堆积有化学沉积和其他堆积物。例如,地下水从干溶洞顶的裂隙渗出,遇到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水分蒸发时,使水中CaCO3 沉淀而形成自洞顶向下增长的钟乳石。水滴从钟乳石上滴到洞底,CaCO3沉淀而形成自下而上增长的石笋。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则形成石柱,等等(图6-32)。此外,还有地下河和地下湖的沉积、生物堆积、崩塌堆积等。由于这些堆积物的填充或洞顶的崩塌,溶洞的面貌和性质也会发生改变。

岩溶发育的地区,在岩溶水水平流动带内,多发育与侵蚀基面(大河河面)相适应的水平溶洞。这类溶洞可与阶地或现在的河面相对比。在垂直流动带和深部流动带内,发育着大致呈垂直的溶洞或管道,洞穴的水平方向延长不远,深度则可达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

2.暗湖即岩溶作用形成的地下湖。它与地下河相通,起着储存和调节地下水的作用。

三、岩溶地貌地带性与岩溶地区地貌发育过程

(一)岩溶地貌地带性

岩溶地貌的发育受自然地理因素,特别是生物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岩溶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1.热带岩溶气候湿热的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微生物作用强烈,植物茂盛,水中含有大量的CO2和有机酸,因此,地表和地下的岩溶作用都很强烈,而且河水经常泛滥,所以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和锥状、塔状峰林等地貌都比较普遍。如广西一带的岩溶。亚热带因气温仍较高,雨量较多,岩溶作用也较强烈,以岩溶丘陵和溶蚀洼地为主要特征,地下岩溶也较发育。如我国华中一带的岩溶。

2.温带岩溶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低,有一定量的降水但较集中,因而不利于地表岩溶发育。地表水渗入地下,有利于地下岩溶发育,故又称为隐伏岩溶。

温带干旱区降水量小,地面植物稀少,所以地表岩溶不发育,但地下岩__溶作用则较强烈,因为干旱地区地下水富含SO 等,有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

3.寒带岩溶气候寒冷,冻土发育,地表水下渗不深,水中CO2含量较多,地表发育小型溶沟和浅洼地,在永冻层以下常有地下水流和通道,溶洞仍有发育。

(二)岩溶地区地貌发育过程

就整个岩溶地区来说,地貌的发育与地下水面有密切关系,而地下水面又随当地河流或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岩溶地区地貌发育的基面是河流或海平面,但就岩溶地区地下岩溶来说,其发展深度是以可溶性岩石底板为下限。因此,可溶性岩石的底板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基面。假定有一个上升的宽平高地,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且由产状平缓、岩性致密和厚层的石灰岩所构成,则岩溶地貌的发育大致如下。开始发育成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此时裂隙扩大不多,地面河流仍居优势。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在较大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臵较低;较小的洞穴系统内,地下水面的位臵较高,一般无统一的地下水面(图6-33a)。

随着地下洞穴充分发育,独立的洞穴逐渐归并,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上的溶洞干涸,地下水面附近的洞穴内有地下河。此时,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十分明显,地面河流已大部转入地下,成为非常缺水的蜂窝状地面(图6-33b)。后来,由于长期的溶蚀和侵蚀,地面逐渐被蚀低,离地面较浅的溶洞,因洞顶崩塌而出露地表,地下河的某些河段,也因地下河不断扩大和顶板的崩塌,出露地表,成明流与暗流交替出现。最后,地下河就逐渐转变为地面河。在地下河转化为地面河的过程中,地下河的顶板崩塌愈多,破坏及搬运作用也愈强烈,地面破碎,形成大型的溶蚀洼地和峰林等地貌(图6-33c)。

由于地下河道及溶洞的大量崩塌形成了地表水系,岩溶盆地不断蚀低扩大,这时地面降低了,在岩溶盆地底部或平原上堆积石灰岩残余堆积物——红土,溶蚀平原上残留有石灰岩残丘及孤峰,地面起伏已很小,接近于准平原(图6-33d)。这就是岩溶地区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在贵州高原上可以看到岩溶发育初期的地貌。广西贵县、黎塘一带则为后期的岩溶地貌。云南东部弥勒一带保存着上升的岩溶准平原。一个地区在漫长的岩溶发育过程中,常常由于地壳运动而使岩溶发育受到干扰。如果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下水面也随之下降,岩溶向深处发展,岩溶发育顺序受到影响,甚至回复到岩溶发育的初期阶段,岩溶地貌特征也随之变化。全球性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平气候带的移动,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非常广泛,因此,许多中纬地区还保留有多种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岩溶形态。地壳的上升也可引起气候的变化,如云南高原在第三纪时为热带气候,后期高原抬升,转变为亚热带气候,老第三纪形成的古峰林受到破坏,逐渐向亚热带岩溶丘陵方向发展,成为残留峰林。

在岩溶地区进行各种生产建设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例如,修建水库等建筑物时,要防止地下溶洞、岩溶裂缝的渗漏;修建铁路、工厂时,要注意路基、地基的崩塌;岩溶区地表水缺乏,需寻找地下水;开挖矿山坑道、隧道时遇到的涌水现象,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了解岩溶地区地下水的水文动态,岩溶发育的规律,以及岩溶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发育程度等。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在可溶性岩类(主要指石灰岩)分布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各种地貌形态总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了各种奇特的石灰岩溶蚀地貌。我国对喀斯特地貌研究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伏流”的记载。在距今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区考察了100多个岩洞,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成因进行分类描述。他的不朽著作《徐霞客游记》,被人们称为喀斯特方面的经典著作。 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基本类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溶沟、石芽、石林、落水洞、漏斗、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干谷、盲谷、峰丛、峰林和孤峰等不同形态。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水沿着石灰岩地面流动,顺着节理、裂隙进行溶蚀,形成宽浅不一的溶蚀沟槽,称为溶沟。溶沟一般宽可从十几厘米到几米,深可达1米以上,长度不等,溶沟之间突起的脊、柱称为石芽。石芽的高度不等,可从数十厘米到数米。石芽除露出地面的,还有埋在地下的,是由地下水在下渗过程中溶蚀而成。发育在厚层石灰岩中的高大石芽,其间有平行的垂直溶沟、沟深坡陡,形似森林,故名石林,如我国云南的路南石林。

地表水沿着岩层裂隙垂直向下溶蚀,并有塌陷发生,成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垂直通道,称之为落水洞。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裂隙状落水洞、竖井状落水洞和漏斗状落水洞等。图1溶沟与石芽一般落水洞的洞口直径为7—10米左右,深度为10—30米左右,最深可达百米以上。在被溶蚀的石灰岩地表常可见到一种平面轮廓为圆形、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数米至十几米的漏斗状凹地,称为漏斗。漏斗下部常有管道通往地下,地表水沿此管道下流,如通道被粘土碎石堵塞,常积水成池。按其成因可分为溶蚀漏斗、沉陷漏斗和塌陷漏斗。漏斗是喀斯特发育初期的产物,它是喀斯特地下水垂直循环作用的结果,所以漏斗多分布在喀斯特地貌高原面上。例如宜昌的山地平面上,漏斗很发育,落水洞和溶蚀洼等负地形也很多,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0多个。漏斗再进一步溶蚀扩大就成为溶蚀洼地。溶蚀洼地底部如果被红土和其它风化物覆盖,其底部的漏斗、落水洞等流水通道被堵,积水成为喀斯特湖。溶蚀洼地底部平坦,其直径超过百米,甚至可达1—2公里。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展形成宽坦的盆地,宽度可达数百米至数公里,长度达几十公里,称为喀斯特盆地。南斯拉夫学者J.司威治最早称这种地形为坡立谷,原意为可耕种的平地,现已成国际通用术语。盆地的边坡陡峭,底部平坦,常被残留的棕黄色粘土、红色粘土及河流冲积物所覆盖。一些溶蚀残丘、孤峰、峰林常常耸立在盆地边缘或排列在河谷两侧,著名的桂林山水就是这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在石灰岩地区,河流常

桂林喀斯特地貌分析结果汇报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系别xxx 年级专业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xxx 2011 年4 月24 日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此次实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生实习进度安排表 1、实习时间: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2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年4月11日xxx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年4月12日xxx 乘车,安排食宿。 3、2011年4月13日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年4月14日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年4月15日至16日桂林——阳朔考察桂林——杨堤——兴坪——阳朔一带的漓江沿岸岩溶地貌,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年4月17日七星岩、芦笛岩考察七星岩、芦笛岩等典型溶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

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年4月18日月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年4月19日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年4月20日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地质作用及主要产物。 10、2011年4月21日桂林市火车站乘车返校 11、2011年4月22日至24日xxx 根据实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 四、实习报告 (一)桂林区域简介 桂林市(简称“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有321 、322 、323 三条国道穿过。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是广西的名城和交通、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桂林的工业主要以微电子、橡胶、医药、食品类和工艺美术为支柱,并建立了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 语言:普通话、桂林话、桂柳话 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气候条件

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特点分析

重庆师范大学 遗产旅游学生课间作业论文 项目名称《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特点分析》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 ****** 级 学生姓名 ****** 2012年4月

摘要: 喀斯特地形也称为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庆-贵州的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联合国自然遗产。 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形。喀斯特是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河谷以南,并延伸到意大利东北角大城邻近狭长地带的一片高地。因为该地区绝大部份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所以简述为位于斯洛文尼亚是可以接受的。 1.喀斯特起源 “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2. 化学原理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个倒锥形的钟乳石,而地面上会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笋。 3. 喀斯特地形分类 3.1按其发育演化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报告 krast cave 宋柳依 2016级地理信息科学 学号:2016013332 2016年秋季 [摘要]:1.关于岩溶作用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和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2.喀斯特地貌发育和演化实在自然界一定时间和空间领域内进行的,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同时又居于空间有序的分带性;3.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两大类;4.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景观价值。 [关键词]:喀斯特;岩溶作用;形成条件;发育理论;形态分析;旅游形象。 前言: 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我国是热带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多的国家,亦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对喀斯特地貌现象纪录和研究最早的国家。喀斯特地区有许多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因此,研究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与成因及演化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新方法的提出,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也一直在逐渐深入。 1,喀斯特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定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化学作用过程:碳酸盐在纯水中溶蚀速度很微弱,只有当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时,碳酸盐的溶蚀速度才会显著增大。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碳酸,碳酸再电离成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氢离子也越多,当含多量氢离子的水对石灰岩作用时,氢离子就会从碳酸钙中离解出的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碳酸氢根离子,分离出钙离子。而上述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所以喀斯特作用不断发展。 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 碳酸钙在水中的溶度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关,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又受温度、气压以及土壤中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等因素控制;另一方面,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还受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影响。因此,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和地质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和气压等方面。温度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溶蚀作用减弱。降水量多的地区,地表径流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交替条件好,水的溶蚀力强。降水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当温度相同时,二氧化碳的分压越大,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生物因素:动植物的生长与活动对喀斯特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动植物可供给土壤大量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的氧化和分解可产生许多二氧化碳。在高温地区,通过有机质氧化作用,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对促进碳酸钙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的生长能分泌许多溶蚀性酸,对可溶性岩石也有一定的溶蚀作用。 地质因素: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地质因素包括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和地质构造等三方面。岩石成分是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实验表明,结晶质岩石的晶粒愈小,相对溶解度愈大。岩层的产状核破裂可控制岩溶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在断层发育的地方,特别是张性断裂发育的部位,结构松散,空隙大,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增强。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存在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水化和水解作用下不断溶蚀,并进一步扩大,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奇特的地貌。 2.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理论: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讨论。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 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复习:喀斯特地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简介: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 ②硫酸盐类岩石( 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 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

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石林的介绍与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石林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2013级 学号:20130461023 姓名:刘丛谊 摘要 石林是大自然运动的杰作,是世界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精华。约3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石林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一簇簇、一片片,这一簇酷似马来西亚的石林;那一片又像美洲的石林;而另一片又和非洲的石林相同。这林林总总的景致让见多识广的世界喀斯特专家似曾相识,赞叹不已,称其为世界地貌的博物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石林,或因路途艰险,仅能在飞机上拍摄观赏;有的隐匿在茫茫林海中无法到达而令人望景兴叹。中国石林却以最好的通达条件让游人走近他,欣赏他。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石芽、峰丛、溶丘、溶洞、溶石湖、瀑布、地下河,洋洋洒洒,美不胜收。无论俯视、平视、仰视都有不同的景致尽收眼底,构成了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被誉为"大自然雕塑博物馆"。 关键字 喀斯特地貌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保护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 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石林世界自然遗产景观 大石林:这里的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其中的"莲花峰"、"剑锋池"、"犀牛望月"等为典型景点。而"望峰亭"为欣赏暮途穷"林海"的最佳处。在石林中属大石林开发得最早,整个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犹如一片石林盆地。人行峰林中,不几步便被石峰挡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另一种天地。 小石林:与密集诡秘的大石林相比,近邻的小石林便显得疏朗、清雅。宽厚敦实的石壁像屏风,将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中最有名气的景点当数"阿诗玛"。如今小石林景区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贵州喀斯特地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贵州受到喀斯特地貌控制,喀斯特地貌研究的程度关系到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喀斯特地貌成因、演化、分区,及喀斯特相关研究进行了描述,得出:地表喀斯特的研究已有规模,但地下喀斯特探测需大量研究,是今后研究重点;对于贵州受构造影响,喀斯特分区应考虑小地貌、小环境的影响;喀斯特相关研究如石漠化、小流域治理、旅游研究等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演化分区 引言 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心,是我国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延伸斜坡地带,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造就了独特、多样而又秀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1]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其范围北起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和鄂西南高原,南至南盘江河谷和桂西北山地,纵跨近5个纬度(24°30’N-9°13’N),长约510km;西起滇东黔西高原,东至湘西丘陵山地,横跨6个纬度(103°31’E-109°30’E),宽约570km,总面积1.76*105km2。[2]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造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直接关系到贵州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1.研究现状 1.1成因研究 袁道先先生认为应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将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因素:构造、岩性、气候、水文、土壤等,以及这些综合这些影响因素而产生的直接作用方式和强度综合起来考虑。[3]从宏观上看,自晚震旦纪到三叠纪晚期,贵州地区沉积了上万米厚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四套碳酸盐沉积建造,自上而下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统上部至下奥陶统中部,中泥盆统顶部至下二叠统,下、中三叠统。[4] 俞遵典对原生喀斯特地貌的成员机制作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岩石地层因素、地质构造环境、水化学及水动力条件、生物化学制导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形成喀斯特。[5] 2006年以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的自动化监测仪器,对岩溶水文(水位、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HCO等)和土壤空气CO2进行连续监测,不但证明了岩溶作用的迅速变化过程,而且揭示了水——岩——气耦合作用规律。[6,7]

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简介 摘要:喀斯特地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分布广泛,其类型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发育形成理论也有多种说法。本文从克斯特地貌的分类、发育形成理论、在中国的分布、旅游价值等方面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简单介绍。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对喀斯特地貌有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类;发育;分布;旅游价值 1定义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1]。 2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分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 2.1按其发育演化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2其他角度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2] 3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成理论 有关喀斯特地貌发育理论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继提出了“循环演化论”;“渐进演化论”;“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同时态系统演化论”;“时空演化论”等[3];下面就这些理论进行简单介绍: 3.1 喀斯特地貌的循环演化论 国外一些学者把喀斯特演化归纳为“幼、青、壮、老”四个发育时期,也就是四个发展演化阶段,并形成喀斯特地貌循环演化论。这一论点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螺旋式演化规律,其演化动力主要是地壳升降运动。 3.2 喀斯特地貌的渐进演化论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何宇彬[4]、张世从[5]等学者强调了新构造运动和水文网的控制作用。认为由于不同地貌的水动力条件各异,导致了喀斯特组合形态的有序分布。 3.3 喀斯特地貌的地壳上升速度与剥蚀速度对比论 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新构造运动的上升或下降性质为主导思想,用上升速度和剥蚀速度的均衡对比关系来解释现阶段的各种峰林喀斯特的成因,分析其演化方向和发展趋势,认为上升

喀斯特、丹霞、雅丹地貌区别与分析

读书笔记 ---关于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比较与总结暑假在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时,在该杂志期刊简要的介绍了这三种地貌,在这本书的介绍上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体现,没有能够系统的对这三种地貌进行比较,以及对这三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阐述。加之自己在对这三种地貌的了解甚少,同时看到这本杂志上的唯美图片,于是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三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形成的时间等方面的知识。虽然这三种地貌在大一的《自然地理学》上就有过介绍,但是自己觉得还是不够深入,在自然地理学上主要是对喀斯特地貌作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对另外两种地貌就没有详细的阐述,在这我想通过自己的仅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自己的其的理解进行区分。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三地貌的特点。 一.喀斯特地貌 1.1喀斯特地貌的定义: 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1.2喀斯特地貌的起源: “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 1.3化学原理 :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 1.4喀斯特地形分类 : (1) 按其发育演化 1.4.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 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1.4.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1.4.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1.4.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 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1.4.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1.4.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 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按出露条件 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3)按气候带 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4)按岩性

主要地貌类型简介

喀斯特地貌 简介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类型和分布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下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 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丹霞地貌 简介 现今定义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及其在我国的情况 摘要:“喀斯特地貌”为可溶性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又叫岩溶地貌。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地表径流相对稳定,流水下渗作用连续,并且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补充,因此分布着大量的喀斯特地貌。比较著名的桂林山水、武隆等风景区都是喀斯特地貌。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典型中国利弊 1.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等。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主要是溶蚀作用,还包括了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这里包括了水动力作用下对碎屑物搬运,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了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这种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喀斯特地貌。因此,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地区,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缺乏,而地下水系比较发育。 (图1 喀斯特地貌)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当水中含有CO2时,或者PH值显酸性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氢钙溶于水之后,形成空洞,并逐步扩大。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 2.几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1)石林 高温多雨 的热带气候条 件下,厚层质 纯的碳酸盐岩 地层中发育的 形体高大的沟 间耸岩。多数 学者认为它是 热带石芽的一 种特殊形态。 石林之间有很 深的溶沟,沟 坡垂直,坡壁上(图2 路南石林) 有平行垂直凹槽,以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相对高一般20米左右,大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总结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地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世遗专家组在对其进行全面实地评估后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完整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演化进程。 一、云南石林喀斯特 (一)组成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所属有八大景区:石林同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仙女湖风景区。其中已经开发为游览区的景区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二)特点 云南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昆明市70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喀斯特景观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总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

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全国35片石林中本省有: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足见本省石林分布面积之广;溶洞景观有: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等。 二、贵州荔波喀斯特 (一)组成 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由贵州荔波水上森林喀斯特森林区、甲良镇洞庭五针松保证点及小七孔喀斯特森林科学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二)特点 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代表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所;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其中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荔波茂兰,是至今保存着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 渡的斜坡地带上,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复杂多样,森林生态空

喀斯特地貌有各种类型

喀斯特地貌有各种类型,有地上的有地下的,有正地形有负地形。比如地上的有峰林、峰丛、石林;有峡谷、坡 立谷、盲谷;地下的有溶洞、天坑、漏斗、地下河、伏流、竖井等;溶洞中又有各种沉积物:钟乳、石笋、边石 坝等。 这些地貌景观中,峰林、峰丛最值得关注。这是因为这两种地貌是形成大地景色的主导因素,在尺度和规模 上又是大数量级的,其他景观大部分发育在这两种地貌组成的景观之中。它们就像一个城市中的建筑物,其他喀 斯特地貌就像是街道、地下管道、家具等。在卫星遥感图中你可以看到和识别出这两种地貌,可以这样说,峰林、峰丛是喀斯特地貌的一张脸,一张名片。 什么叫峰丛和峰林呢?我打个比方。 如果你把手掌朝上,然后把五个手指掬起来,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峰丛了。如果再多一个手指就好了,因为假 如一切都很理想的话,比如石灰岩质纯,孔隙均匀,裂隙和节理分布也很均衡,降水对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平面 投影应该是一个六边形,有六个石峰,围着一个洼地,洼地中间应该有一个漏斗或落水洞,把水排走。这道理就 和城市地理学中说的中心地理论一样,商业网点最后的分布会出现多层次的六边形结构。因为就像蜂巢的结构一样,六边形最节省材料和力。如果说你的五个手指是峰丛的尖峰,那么朝上掬起来的手就是一个峰丛洼地了。 如果你再戴上一个无指手套,让手指露出来,然后手指间的距离尽量拉开,离得远一些,再把无指手套理解 为覆盖在石灰岩上的一些土、砾石、沙等松散沉积物的话,那么你的五个手指就组成一个峰林了。你的手指与手 掌还有无指手套合在一起,就是一小块峰林平原了。 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我们还是看一下学者们给出的定义吧。 “峰丛”是指有共同基座的一些石峰构成的地貌。石峰之间常有封闭洼地,其组合地形称为峰丛洼地。 “峰林”是指被平坦的常有较薄的松散沉积物覆盖在基岩面上的地面隔开的一些石峰构成的地貌,峰体之间常 为平原,其组合地形称峰林平原。 同样是可溶岩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发育成峰丛洼地,有的地方就发育成峰林平原了呢? 主要是水的作用方式不同,峰丛地区是“入渗型喀斯特”,降水就地直接入渗。为什么会直接入渗呢?因为这 里的地壳处于抬升阶段,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低,所以地面的水会垂直下渗。这种就地入渗的天上降水对岩 石进行垂直方向的溶蚀,最后就形成了峰丛洼地。峰丛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低,降水下渗,无法汇聚成地面河流,即使有河流也大多是“过境河”。发育成熟的峰丛地区最后会在地下深处形成地下河水系。 无数个峰丛组合起来,指尖点点、万峰汇聚,很有气势。在广西的西部、贵州的南部分布有大片大片的峰丛 地貌。峰丛地貌,石峰密集,规模宏大、气势有余,但由于无河缺水,因此景观壅塞干涩,疏朗含蓄的情调不足。 峰林地貌则是“流水型喀斯特”。除了天上降水对其进行垂直方向的溶蚀外,从非喀斯特地区流来的河流,也 就是所谓的“外源水”,还对满布裂隙和节理的石峰进行侧向即水平方向的溶蚀,这种“挖墙角”的行为,使石峰的 外缘边坡不断平行后退,最后一个个石峰越离越远。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又填塞在石峰间,最后一个个石峰好像伫 立在平原上的巨石。外来的河流之所以能在石峰间蜿蜒流淌,是因为峰林地区地壳稳定,或相对周边地区抬升缓慢,形成一个汇水盆地,并且远离深切的河谷。因此地下水位接近地面,一场暴雨或者雨季,地下水就会涌出地 面低洼处,因此峰林地区的地面多湖泊、池塘等。 峰林地区平畴展布、山峰突起、河流缠绕、湖泊点缀,你完全可以把峰林平原想象成江南水乡,但是你要在 水乡的平原上摆上一些错落有致的翠绿挺拔的山峰。因此这种景观的风格在温润婉约中添加了一些硬朗和刚劲。 峰林与峰丛这两种景观无论哪一种,单独存在都是不完美的。它们二者像太极图中的阴与阳,水墨画中的黑 与白,计算机中的0与1,又像交响乐中的双主题。 峰林的疏,峰丛的密;峰林的塔,峰丛的锥;峰林的润,峰丛的燥这二者合则美,离则伤。 桂林山水为什么美?因为她是——峰林和峰丛的对手戏和双人舞。 据朱学稳教授调查,桂林漓江流域中的峰林和峰丛分布区几乎是平分秋色,各占流域面积的一半左右。 然而它们不是泾渭分明地一半对一半地分布,而是疏密有致,均衡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镶嵌式地展开。 峰丛也不是单一的样式,而是有几丛团聚形成岛状,或排列有序成条带状。峰林中的石峰也非仅为塔状,亦有锥状;有的如刀似刃,有的像柱若桶;有时峰林平原中的石峰并非独立的孤峰,而是一个个岛状、条状的峰丛总之,

喀斯特

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分析管理学院0911地理科学2009113131 刘丽华 目录:1、定义 2、成因原理 3、发展阶段与历史研究意义 4、地貌分类与地形分类 5、我国分布与地貌景观 6、世界分布 7、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分布特性与开发利用 8、中国岩溶地区的环境问题 一、喀斯特地貌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喀斯特地貌英文名称:karstlandform;karst physiognomy 定义1: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

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二、世界分布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形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岩石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

(完整版)喀斯特地貌公开课教案

课题:喀斯特作用与喀斯特地貌 20 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喀斯特的研究历史及地区分布; 理解喀斯特作用概念、基本条件、影响因素; 掌握石芽与溶沟、溶斗与落水洞,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与育谷、峰丛、峰林和弧峰的成因及特点; 掌握溶洞和地下河的成因与特点。 教学重点:喀斯特地形。 教学难点:喀斯特地形的演化过程。 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 一、“喀斯特”简介 喀斯特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一)喀斯特研究的起源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岩溶研究学者。他考察了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形,探寻了许多地下溶洞,《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各种石灰岩地形的景观。 ★19世纪末,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研究了南斯拉夫西北部沿海一带伊斯特里亚碳酸盐岩(石灰岩)高原溶蚀而成的奇特地貌,并把这种地貌叫做喀斯特。从此“喀斯特”一词逐渐变成了世界各国所通用的专有名词术语。 ★1966年,我国第2次岩溶学术会议上,决定将喀斯特改称岩溶;1985年恢复“喀斯特”;1996年又改称岩溶。 所以在我国称喀斯特地貌为岩溶地貌,但由于传统上的原因,喀斯特一词流传甚广,与岩溶并存。目前,我国两种称谓并存。 (二)可溶性岩石的分布 全球喀斯特地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面积5100万km2。其中碳酸盐岩面积4100万km2,硫酸盐岩面积为1100万km2,合计5200万km2。分布在英格兰、地中海、中东经东南亚到中美洲的环球地带。 中国碳酸盐类岩的分布可分为裸露、覆盖和埋藏等三种类型,面积共346.3万km2,其中裸露型面积为 125万km2。主要分布在桂、贵、滇,其它还有鄂西、湘西、川东、鲁、晋等地。 二、喀斯特作用的概念(岩溶作用) 概念: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以物理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由概念可以得知: 1.简单地说,岩溶即是指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作用。 2.作用的水流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 3.破坏作用以化学过程为主,以机械过程为辅。这里说的化学作用即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和沉积作用;物理过程即指水流对可溶性岩石的机械侵蚀和堆积过程,有重力崩塌和堆积等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粗略地说,岩溶作用即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和沉淀作用。 三、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一)岩石的可溶性——最基本的条件 可溶性岩石是岩溶作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不会发生岩溶作用,更不会形成岩溶地貌。自然界里的岩石有些是可溶的,有些是难溶的。就可溶性岩石来说,主要包括三大类:①卤素盐类岩石(钠盐和钾盐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芒硝NaSO4·10H2O等);③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就三类岩石的溶解度而言,卤素盐类岩石>硫酸盐岩>碳酸盐岩,即①>② >③。碳酸盐岩中,石灰岩>白云岩;纯净、晶粒细的>含杂质、晶粒粗的。 ★但是卤素盐类岩石和硫酸盐类岩石分布不广,岩体较小;而碳酸盐,虽说它的溶解度较小,但它分布很广,岩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考点汇总 概念: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形成条件: (1)具有流动的水 (最好是湿热气候可以加速反应) (2)岩石具有可溶性 (大多数是碳酸类盐和硫酸类盐,例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3)水的溶蚀作用 典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从热带到寒带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齐全。中国几乎所有的省区都有喀斯特的分布,但多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1 ①云贵的喀斯特是好辨认的,由于云贵高原的地质条件比广西复杂得多,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层与非可溶性的砂页岩、火山岩交互成层,再加上褶皱紧密,断裂错综,因而形成许多独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点的可溶岩体。 例如:云南省的路南石林

由于云南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很大一部分流入地下,所以哪怕云南大多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但是某些地区依旧是干!旱!的!----谨记、谨记。 2 ②广西的喀斯特地貌是别具特色的,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则分布着连绵成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尖锥状、宝剑状、柱状、塔状等形态各异、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站在较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群峰密集,气势雄伟,犹如苍蓝色的石头森林。 大家看,是不是感觉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要比云南的水要丰富一些。所以地貌相同,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 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