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高校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高教纵横·

我国高校规模经济的现状分析

李莹莹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

自1999年扩招开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化教育阶段了,而是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在前人的研究中有这样的结论,从1999年规模不经济转变到2001年规模经济,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生均培养成本明显降低[1]。又经过这十年的时间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在校生人数从1998 年的 340. 9 万人增加到 2009 年的 2000万人,我国高教的在校人数已经占据世界第一。1999 年扩招政策的直接背景是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教育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2],因此高校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在于以最适度的经营规模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3]。并非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如果盲目地扩大教育规模超过了一定限度 ,质量和效益就会同时受损[4]。目前我国高校规模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不得不考虑我国高校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无限制的扩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解决的建议,使我国高校规模在扩大的同时保证质量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

教育规模经济就是在投入要素比例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高校规模因招生人数扩张而引起的生均本下降或毕业生人数增加[5]。许多文献是以生均成本和资源使用效率作为规模经济的变量来分析。即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的时候,随着在校人数的增加,平均成本会随着降低,此时学校的规模是较经济。但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当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边际成本就会等于平均成本,学校规模收益保持不变;继续增加规模,则会导致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人数的增加反而会增加成本的投入。即平均成本与规模的大小成“L”型。

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可以从管理、技术和劳动的角度来分析:首先,从管理角度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幅度的提高,将使生均管理费用降低,并且高级的管理技能可能会被用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从技术角度看,当规模小时,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实验室负荷不足,生均固定成本高。规模的扩大,就会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第三,从劳动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规模扩大则会提高教学的专业化程度,教师分工更加明确,教学效率提高,同时增加培养的学生数量。

[作者简介]:李莹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信息、管理上的浪费,管理越来越复杂,传递速度减慢,失真度增加,导致效率下降;二是职工积极性降低,导致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三是设备部分闲置[6]。

总之,高校的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实现。最终实现在相同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影响规模经济的因素

要使高校的生均成本降到最低,资源的使用效率最高,那么就应该找出一个适合本校的适度规模。规模经济的适度规模因学校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在前人的实证分析结果中表明,院校类型、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所在地等变量对高校规模效益有不同的影响方式[7],因此在探讨高等院校适度规模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类型高等院校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制定不同的规模。

除了考虑学校类型的因素外,还不能忽略了系平均规模和专业平均规模产生的规模效益对提高内部效率的作用。当一个学校的平均系规模、专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资源会得到合理的配置,就会提高整个学校资源使用率和降低生均成本。一个学校的总体规模在适度范围内时,如果该校系平均规模过小,专业点过小,仍然导致办学效益差。专业规模、系规模的变化幅度对生均成本变化幅度产生的影响比学校规模变化幅度对其的影响更敏感、更显著。

当不考虑教育质量的情况下,人数增加,生均成本会降低,资源使用率会提高,规模当然是经济的。但教育质量是不可忽视的,当把教育质量考虑在内的时候,人数一旦超过高校的适度规模,教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而下降,此时高校规模就应该受到限制。 因此,要提高整个学校的资源使用率,降低生均成本,实现高校的规模经济,那么就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从学校规模、系规模和专业规模同时出发。

三、我国高校规模的变化

3.1 增长方式和在校人数的变化

1999 - 2009 年高校在校生(万人)、高校数(所)、校均规模(人)、年度增长率( %)

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在校生408.6 556.1 719.1 903.4 1108.6 1333.5 1561.8 1738.8 1884.9 2021 2 144.7 年度增长率19.86 36.1 29.31 25.63 22.71 20.29 17.12 11.33 8.4 7.22 6.12 高校数1071 1041 1225 1396 1552 1731 1792 1867 1908 2263 2305 年度增长率 4.79 -2.8 17.68 13.96 11.17 11.53 3.52 4.19 2.2 18.61 1.86 校均规模859 5342 5870 6471 7143 7704 8715 9313 9879 8931 9305 年度增长率15.68 38.43 9.88 10.24 10.38 7.85 13.12 6.86 6.08 -9.60 4.19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度 《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计算整理获得

从表中可以发现在校生、高校数和校均规模都是在逐年的增加,在2009年的校均

规模高达9305人。1999-2000年在校生的年度增长率逐渐在升涨,而高校数的增长率是个位数,在2000年还减少了几个学校,则表明这期间我国高校规模是以内涵式扩张为主的。2001-2004年在校生的增长率下降而高校数的增长率在突飞猛增,增加到了百分之十几,再此期间高校规模以外延式的扩张为主。2005-2007年在校生数、高校数和校均规模三者的增长率都在逐年的下降,但校均规模的增长率大于高校数的增长率,则说明高校规模的扩张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8]。2008-2009年在校生增长率持续下降,2008年高校数突然增加三百多所,校均规模增长为负数。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看 ,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看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是必然的[9]。按照规模经济的原理,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要保持在一个适度规模内。从2008年和2009年高校规模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高校规模增加幅度减缓,有逐渐稳定的趋势。

从单校园规模与美国相比来看,自1987年以来,美国学校平均规模一直保持为3800左右人,而我国的高校规模持续增长,在这两年才逐渐趋于稳定。在丁小浩关于高等院校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中指出:当规模小于4000在校生时,随着规模的增大,生均成本和师生比下降的幅度比较明显,但规模超过4000左右时,两项指标变得不明显了;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以后,生均成本似有轻微的上升迹象。因此,规模的无限制的增加将不会出现规模经济反而是不经济的现象,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2 师生比的变化

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当然师生比也会在不断的下降。

2003—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 在校学生数机及其前两项与后一项之比

( 单位:万人)

年份 教职工数 专任教师数 在校学生数 教工与在校生比 专任教师与在学生比 2003 145.26 72.47 1108.56 1:8 1:15

2004 161.07 85.84 1333.50 1:8 1:16

2005 174.21 96.58 1561.78 1:9 1:16

2006 187.26 107.06 1738.84 1:9 1:17

2007 197.45 116.83 1884.90 1:9 1:17

2008 205.10 123.75 2021.02 1:10 1:17

2009 211.15 129.52 2144.66 1:10 1:17 资料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得来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职工、专任教师和学生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上升,2003年-2006年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稍微大于教师增长,导致师生比逐年在下降,从2006年之后,师生比保持在1:17,稳定下来。根据 《2001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师比已经达到18.22∶1(其中20∶1以上的有20所,25∶1以上的有6所,甚至还有30:1以上的)[10]美国高校师生比百余年来长期稳定在1:10--1:12[11],而中国高校师

生比目前已经达到了1:17。国际惯用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中,一般认为师生比在1: 14对效益和质量最为适宜,师生比偏高效益会提高,但教学质量则难以保证。

3.3 教育资源的变化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来分析一下扩招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的变化情况。

2000-2006年固定资产(万元)、校舍面积和占地面积(万平方米)、藏书(万册)科研设备(万元)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固定资产 131144 150369 166823 185949 249724 278695 321144 增长率 14.66 10.94 11.46 34.30 11.60 15.23 校舍面积 139 150 201 218 229 268 283

增长率 7.91 34.00 8.46 5.05 17.03 5.60 占地面积 3617979 3617979 3617980 4171542 4349903 4349903 4349904 增长率 0.00 0.00 15.30 4.28 0.00 0.00 藏书 362 390 394 404 408 466 532

增长率 7.73 1.03 2.54 0.99 14.22 14.16 科研设备 48461 58046 65844 73005 80025 83115 125682 增长率 19.78 13.43 10.88 9.62 3.86 51.21 资源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高校除了占地面积没有变化外,固定资产、藏书量和教学设备逐年都在增加,但增长率不同。2000-2004年固定资产、校舍面积、藏书量和教学设备的增长率逐年在下降,在2004年固定资产有了大幅度上涨,增长率高达34.3%。2005-2006年这四方面增长率又有了上涨。说明自高校扩招之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就有了增加。但高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幅度与在校生的增长幅度相比,远比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这就可能出现教育资源不足,过分利用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教育设施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高校人数。

四、突出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4.1 规模过大和师生比降低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我国有些高等院校存在规模过大和师生比过低的现象。这就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表面上高校扩招之后,师生比降低了 ,意味着人力资源运作效益提高了,实际上,即使师生比降低了,如果课程教学质量也降低 了,则意味着人力资源运作效益也降低了[12]。

因此无论是高校规模还是师生比都应该有一个“度”,建议高校放慢规模扩张的步伐,自查一下高校是否已经超过了这个“度”。委员会调查指出,颁授博士学位的高校,规模在 5000 人到 20000 人之间比较合适,一般性的综合类高校为 5000 人到 10000 人,而以文科为主的学院,1000 人到2500 人就已经是最佳规模了,再扩大将产生规模

不经济[13]。但院校类型不同所应有的适度规模也不同,那么就应该根据自己院系的情况而调整。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也应该增加自己的实力,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确定师生比的时候也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做灵活的标准。研究型高校的师生比可以低于国家标准,主要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的师生比可遵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一些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师生比可以适当的高一些[14]。在师生比很小的情况下,也要让任课老师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那么就不能单纯追求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率,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一切都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

4.2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高校大众化扩张日益突出的问题。办学条件、生源质量、软件设施不足和培养模式都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15]。另一方面,师生比下降。扩招后有些省市高校教师周课时高达40课时,一人承担3门以上课程的达 60.2% ,最多的达6门[16]。在研究生阶段每个老师带的学生也增多了,给老师带来了更重的负担,必然导致放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精力减少。并且现在更多的老师把精力放在了科研项目上,而让自己的学生自由发展。虽然给学生学习自由的权利是好的,但放任自流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认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应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提高质量上,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关系,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不能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同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以加强教育质量的软件建设。高校也不能给老师更大的压力去拉项目,应该让老师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面。高等学校要探索质量监控的规律, 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自控系统。

4.3 教育资源不足和闲置

目前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规模普遍偏高,使得管理结构庞大复杂,不利于管理,可称之为“末端麻痹”,导致一些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而有些资源由于学生太多而不够用,比如图书馆,这些公共资源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

必须将更多的资本主要用于配置急需的仪器设备、切实改善学生的实验、学习等其它的硬件办学条件,使教育资源通过合理组织发挥最大效益。在此时不能忽视高校内部人、财、物的最佳组合合力,否则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结果必然导致被淘汰[17]。 因此高校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合力 1+1+1>3”的功能,做到各个部分和组织团结合作,内部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4 规模扩大和就业的矛盾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大约在70%左右,每年仍有60万人至70万人在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市场所需人才相脱节。一些高等院校为了争得更多国家的资金或者是看到某些专业比较热门,高校盲目扩招、设置专业和投资,导致供需不平衡,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有些专业根本不考虑社会的真正需求,还是一味的扩大专业规模。比如11门大学科中,增长最快的学科排在前

五位的分别是教育学、文学、法学 、工学 和医学,而在毕业生就业率的排名上,教育学和文学却排在后面。这就导致高校在此方面培养的人才供过于求了。

因此文科类院校在继续扩大招生的同时,必须考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在系规模和专业规模准备扩招时,要调查清楚社会市场中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出现热门专业时,也不能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开设,而是考虑高校是否有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出来后市场是否已经饱和。

总之,我国应发展适度规模的高等教育, 既符合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潮流。争取在适度规模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经济,最终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刘灿,宋光辉.高校扩招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2]彭红玉,张应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政策文本与实施效果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6).

[3]卢祖沟,谢相清,汪志宏,韩习祥.提高研究生教育规模效益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医学与社会,1998,(5).

[4]王睿.论我国高校规模效益的思考[J].信息技术,2007,(8).

[5]柯佑祥.教育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

[6]陈洪安.论高校规模经济[J].教育与经济,1996,(3).

[7]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谭诤.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规模发展轨迹与特点[J].教育科学,2009,(6).

[9]马海泉,吕东伟,张洪志.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谈高等教育宏观调控[J].中国高等教育, 2006,(21).

[10]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1]刘献君.院校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罗艳华.高校扩招与人力资源运作 —从师生比切人[J].湖北招生考试,2005.

[13]朱云娟.对高校适度规模后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2).

[14]薛颖,冯文全,黄育云.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探析[J].理论观察,2007,(4).

[15]李道志.教育质量: 高校大众化扩张中日益凸显的问题[J].文教·历史,2009.

[16]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17]刘旭东,蒋炳武,白海泉.高等院校规模效益实证分析[J].财政通报,2007,(5).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6365800.html,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作者:郑兆鹏张祥福杨佳跃刘剑辉黄清禄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0期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许多领域运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 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该文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 要威胁以及几种目前主要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42-03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sis ZHENG zhao-peng;ZHANG Xiang-fu;YANG Jia-yue;LIU Jian-hui;HUANG Qing-lu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s, military, commerce and other fields, the security issu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talk. And als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omain for people to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ome main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me security technologies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several solutions will b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intrusion detection; VPN 1 引言 网络设计最初只考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并未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规划,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两者在“攻防”过程中交替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网络安全成为了网络中的一项棘手问题,连接到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问题[1]。 2 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高校后勤人员个人年终总结

高校后勤人员个人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最好是要根据领导的意思来展开,好的工作方法分享一下,不好的工作方法写出改进措施。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高校后勤人员个人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后勤人员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一 本学期的工作很快结束了,在区教委、生产教育办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后勤积极努力,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研究新情况,优化进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保障能力,促进学校健康良好的发展。现把这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整体规划和建设,努力探索后勤改革新路子 我校的环境和基础建设在随则着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目的是为全校师生员工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因为学校是全体师生的又一个家,美好的家园会让孩子门愉快安逸,精神本振奋。学期我们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基础建设。 今年春天我们在校园文化墙前边铺了一百多平米草坪,操场东侧及教学楼前栽满了红花麦里,同时教育师生做好平时的爱

绿、护绿工作。五月份,我们改建了领操台、升旗台,安装了新的白钢旗杆。在校园内拆掉旧式花池,修建了自动控制的喷泉及养鱼池。虽然我校新修的喷泉规模不大,但是每当下课喷泉自动喷出清凉的水雾,校园内干燥的空气立刻变得湿润。另外,我们按照美术张扬老师的设计把教学楼的正墙面彩绘以“飞翔”为组主题的壁画,墙面文化简洁大方,意义深刻。为了解决教学楼前积水和车库门前灌水问题,六月初,我们把操场南侧教学楼前加高,铺了四百多平米沥青路面,从而解决了校门前汪水和车库门灌水问题。修喷泉、加高沥青路面,这两项工程都是由五年二班朱厚达同学的家长主动赞助的,总共为学校节约五万多元。 为了使教师网上备课、交流方便,我们给每个年组的班主任配备了新电脑。根据一年教学改革特点,我们买了四台多功能投影仪,实物投影效果非常好。为了配备学校读书活动,我们给每个班级订做了统一尺寸的书柜,这样学生献的书不到处乱放,教室和办公室也更加整洁美观。这学期我们为学校独轮车队买了四十xx轮车,并配备了四十套小超人服装。我校一直重视网站建设,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可存的资源库,开发校本资源,有计划的购置一部分资源,使校园网站越办越好。 二、抓好综合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学校大局和各项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因此我们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听取每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双击自动滚屏作者:庄敏 后勤服务集团庄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是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是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而影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两个重要因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管理体制又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决不可能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虽然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过了八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性的桎梏和深层次矛盾渐凸,目前改革的步伐已减缓,难度进一步增大。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速度有快有慢,有向前走的,也有走回头路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今后,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何深化,改革和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已成为一个突破点,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变革过程和现状 1999年前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多是单纯行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中,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经营等高度集中。学校对后勤“统、管、包”,后勤对学校“等、靠、要”。后勤职工端着学校“铁饭碗”,吃着学校“大锅饭”,实行以任务和经费承包为主的目标责任管理,其主要表现方式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1999年11月,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在上海召开。2001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改革的目的,确定了改革总体目标,规划了实施改革的步骤。几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告别了旧的后勤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探索、改革和创新,高校后勤服务朝着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需求的新型管理运营模式迈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了适合本校的管理模式,正积极稳步地实现后勤社会化的预期目标。虽然与最初规划设计的模式和进展速度不完全一致,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却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食、宿条件,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二是基本建立了新的后勤管理体制,实现了学校管后勤与办后勤由不分到分的转变,管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由不分到分的转变;三是社会化手段和企业化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后勤实体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市场机制开始在后勤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从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看,大体上可归纳为小机关,大实体;甲乙方分开型;社会托管;注册资本、具有法人资格等几种类型。 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解析 我校自2001年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一直沿用甲乙方分开型管理体制,学校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成立了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总公司。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甲方权力,将学校后勤经营、服务职能以契约的方式委托给作为乙方的后勤实体承担,甲方对乙方的经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信息科学学院

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近年来,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欣喜,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级别高、交互性强和创新速度快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得到广大网民的接受和喜爱,但其安全性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确保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网络银行、安全、对策。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的进程,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形态——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E- Bank)是基于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资金流的运转,通过网络银行,资金的支付、清算能够得以更快地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其虚拟的特质也给网银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一、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建立主页,首先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根据调查,2010 年底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将

达到2.17亿。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络支付、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基本网络银行功能。然而,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 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网络银行的安全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网络银行的市场准人、电子货币的监管、银行业务发展和操作的监管等;二是用户身份确认,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证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调用等;三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这部分是网络银行安全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部分:物理安全包括网络硬件及环境的安全;逻辑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安全等。网络银行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 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完全在网络上实现,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一个可以连接到因特网的地方享受网络银行的服务。这样的银行业务是开放式的,对于客户而言极其方便,但也易诱发网络犯罪,如外部黑客人侵、资料被截取和删改、非授权访问、病毒干扰等,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网络银行的损失难以估量,它不仅仅影响到整个网络银行,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安全问题,

学校后勤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 一、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要提倡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勤俭办事的精神。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规范、坚守岗位、职工要廉洁奉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加强师生膳食、饮水管理、落实专管人员具体负责,不断改善伙食,比以往有所突破。盈亏额严格控制在上级规定标准以内,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 三、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财务制度。有计划地使用经费。按上级规定收取费用,不得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四、加强卫生管理,提高卫生意识,划分包洁区,采取定点、定人、定时管理措施,开展经常性的评比检查。 五、提高校舍、校产管理质量,遵守财产保管、购物、维修、领物制度,加强对师生爱护公物的教育,确保各部门保管责任制。定期检查、清理、登记造册。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六、加强绿化管理。对现有绿化实施划区定人管理,防治、修剪、施肥采取统一管理,做好绿化规划,坚持以绿养绿,逐年添置。 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教育事业顺利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学校财务特点,制订本制度。 一、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财务人员的具体操作下,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理、指导、监督。 二、学校实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编制的预算报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根据财政部门有关预算调整规定,办理调整预算。 三、学校依法取得的收入,必须全数纳入本单位的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使用符合规定的合法票据。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案例分析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 钢铁产业常常被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的产业代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2003年突破2亿吨,中国连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钢产量增速年均达到20%左右。 尽管中国钢铁产业的产量和出口都发展迅速,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国的钢铁产业企业规模明显偏小,2005年,中国钢铁全产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其中消耗高、污染严重、工艺装备落后的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这就代表着,由于竞争程度高、集中度低,企业之间会由于产品和市场相似而产生相当大的竞争和磨擦,交易费用偏高,资源配置损失和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规模经济难以产生。 规模经济案例: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 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早在1996——1997年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 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并购够通过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力资源、技术等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的合作与生产,减少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 另外从技术上看,吉利在发展中急需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其品牌发展战略,没有成熟的技术,一切都是空谈。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只要有了技术,吉利在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将越加明显,其在国内的竞争力也将明显增强,也便突破了技术重围。虽然“嫁入”福特之后,沃尔沃轿车的部分产品平台和动力总成与福特共用,但是,沃尔沃轿车仍是一家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公司,拥有40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队伍与体系能力,拥有可满足欧6和欧 7排放法规的车型和发动机等低碳发展能力。吉利收购沃尔沃还可以汲取更高端的工业设计人才和品牌策划人才。而这些有经验的技工或者设计人才的获得可以从学习曲线来分析他们给吉利打来的优势。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2021年企业大学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企业大学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企业大学学校后勤进行年度工作总结是为了促使员工们及时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企业大学学校后勤工作总结,欢迎借鉴! 本学期,总务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针,树立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后勤保障,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教学所需,文明高效”的服务原则下,以“后勤不后,服务为本并育人,开拓创新,勤俭节约”为宗旨,转变思想观念,锐意改革创新,加强后勤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坚决做好后勤保障,尽力谋取综合效益,扎实稳妥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进程,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来年更好的做好服务,现做出总结如下: 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学校大局和各项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因此我们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从学校整体工作出发,认真倾听每条合理化建议,主动配合其他领导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好坏,反映在学校财务工作、校产管理、食堂、卫生室、小卖部、学生公寓诸多方面。这些工作细致到位才能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财会管理方面:严把财务制度关,从学校大局出发,千方百计增收节资,避免浪费。在资金问题上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非花不可的钱尽量少花,采购物品货比三家,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在

校产管理上,做到工作细心,认真负责。为了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强度,开学初克服人员少事务多的问题,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工作,从办公室、教室的安排,到办公桌、学生课桌的排放,及办公用品的分发,学生床位的安排和安装,加班加点做好,为按时开学提供了保障。同时校园内今年植风景树200多棵,为学校的美化打下了基础。学校供暖注水和加压时,我们后勤工作人员听从指挥、统筹安排、全赴一线,及时妥善处理了各种突发事件,有的一上就是24小时,在我们后勤人员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供暖工作顺利完成。师生吃饭是大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学生开学前,充值室加班加点提前制作并测试餐卡3300余张,保证一开学都能按时就餐。之后每周为学生充值、挂失、补卡、纠错、查询XX余次,保证了师生的就餐问题。我们虽然是年龄较大,但工作上从不怕脏怕累,从自来水管的维修到厕所的疏通,各种维修、物资搬运到分发,这些活儿,全是我们后勤人员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他们工作的敬业精神和不求索取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每周一的后勤专题会议,及时安排学习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进行个人工作述职及下周工作安排;同时研讨工作中的问题,集思广益,采取最佳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问题,及时总结,落实整改。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08年、2009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规模经济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集中度 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是一致认为的最为典型的规模经济的行业,汽车业的生产规模和长期平均成本呈很强的相关性。那么,我国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成的同时,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如何呢? 一、文献综述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19世纪60年代时,马克斯和斯尔博斯在他们所著的《汽车工业》一书中,结合当时英国企业状况,提出了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来描述汽车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产生过程:汽车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变形了的u型线,开始时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成本会急剧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渐小,到达最低点(最优经济规模)后,会经历一段产量增加但成本不变的时期,再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会带来成本缓慢上升,即规模不经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对于汽车工厂最低经济规模(即mes),排气量为1-2升的单系列生产轿车制造厂为25-30万辆,中型货车制造厂为6-8万辆,轻型货车总装厂为10-12万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990年测算出轿车的mes为年产30万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生产技术,要素配置等因素的变化,这些测算的mes已经不符合现有的情况了,现在的mes 应该大于这一标准。 杨志明(200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 (x)段;邹田畑(2007)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09)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 (一)2008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如表1所示,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而后七名的都不足100万量,吉利和哈飞只有二十多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少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 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同时,中国汽车企业的产量相差比较大,上汽产量几乎是吉利的8倍,超过了后120名企业产量之和。2008年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 (二)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大部分行业仍未达到规模经济,但比2008年有很大的改观和2008年相比,产量排在前七名的企业仍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七大企业,第十

网络舆情现状浅析

网络舆情现状浅析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南开大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华中科技大学纪红、马小洁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天津社科院王来华认为,舆情在其狭义上是指民众受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产生的社会政治态度;而网络舆情,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王来华教授对舆情概念的研究是目前为止最早的成果,其实际应用情况也是最好的。王来华教授在概念的内涵上对舆情进行了狭义化界定,有效地将舆情与舆论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区分,舆情发展的当下状态也完全印证了这种区分的必要性。笔者完全认同王来华教授的观点,并在舆论与舆情

的关系辨析!一文中对其科学性作了专门的论述。王来华教授没有像给舆情下定义那样专门明确地完整地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但意图是十分清晰的,即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舆情前面加上网络这个限定词,必然是在网络这个空间里产生的舆情。鉴于此,其他学者的上述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对网络舆情空间的界定不够确切。在舆情定义中,我们已经明确了舆情空间的概念,那么在网络舆情的定义表述时不作特殊限定而简单套用,就不足以有效区分舆情和网络舆情。其次,客体指向不明确、不统一。王来华教授对舆情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将舆情狭义化理解的同时明确了舆情的客体,从而有效地将国家管理者在运行公权力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作为引发舆情的刺激源,这使得舆情更加清晰化了,与目前我们应对舆情的工作现状也是完全吻合的。当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没有统一到这方面来,这就容易造成网络舆情的定义泛化,进而又混淆了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的关系。第三,对网络舆情的属性定位不清晰、不统一。有学者将其表述为情绪、态度的总和,也有学者认定是共同意见。笔者认为,舆论学将舆论明确为集合化了的公众意见的定位是科学的,舆论学的百年发展历史也证明这一论断是正确的。那么作为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情也必然是一种集合化了的公众意见,而不是个人的意见和牢骚等。由此可见,王来华教授关于舆情是民众对国家管理者的社会政治态度的定性是准确的,否则就会出现舆情脱离舆论的尴尬状态。 2、网络舆情的概念 笔者综合舆情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舆情的发展实际认为,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互联网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1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1 高校后勤管理规定1 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制度 从总务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来看,学校的基本建设是第一位的工作,是总务工作管理其他内容的基础,是学校建设的百年大计。 一、基本建设用地的选择,长远的规划,校舍建设的方案,都要以教育方针,学校事业的长远规划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依据;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生活,有利于健康为原则。 二、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室)是校舍的主体建设,首先是教室,是广大师生教与学的场所。必须根据教与学和生理学的要求确定合理优化的教育面积,桌椅布置、采光通风、人员流通和卫生清扫等设施。实验室和图书馆也要达到这些要求。 三、食堂是广大师生的重要生活福利场所,是保证健康的基础条件,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保证条件。食堂的建设一定要做到坐着用餐,即使是简易的桌椅也可以,这对学生的健康很重要。厨房的设施应注意卫生条件,严格操作制度,尽量减少炊事员笨重的体力劳动。 四、运动场地和固定的运动设施是重要的基本建设,这不仅是体育课所必需的,而且是集体活动、锻炼身体不可少的,必须按照学生的比例和体育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校园的绿化、修饰是美育的基本建设,也是创造使人舒畅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必须根据教育得要求进

行设计、规划和建设。 爱护公物规定 一、爱护公共设施,未经领导许可,不得外借。 二、爱护花草树木,不得随便进入绿地和攀枝砍伐。 三、不准在墙上课桌上乱刻乱画。 四、教室、寝室及其附设用品管理责任到人。 五、损坏东西照价赔偿,故意损坏,加重处罚。 财产赔偿制度 一、教育师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各班要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建立好人好事登记簿二、以班级、处室为单位,专人负责管理。学校定期检查评比,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作为文明班队、教职工评优条件之一。 三、不得在桌凳上胡写乱画,课桌凳要责任到人,一旦损坏,照价赔偿。 四、一切公共财物若有损坏或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应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分。 五、财产保管人、使用人,若因失职保管不善或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失,要照价赔偿或酌情罚款。 财产管理制度 学校一切财产一律由总务处分配、管理、掌握使用。建立完整的校产档案,每年度搞一次校产状况报告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 一、对各处室、教室,以及其他公用房屋使用的财产,一律由学校根据需要逐步配齐。 二、为了明确责任,凡因工作需要配备财产的处室,必须选

行业规模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方法探讨

1 行业规模经济分析研究方法探讨 ——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行业规模经济为例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一、文献综述 1.规模经济的由来 规模经济最早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斯密以制针工场为例,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针工序细化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的原因在于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并且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而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和贝恩等。 二十世纪初,Alfred Marshall 提出了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形成有两种途径:一是来自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组织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 二是来自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 “外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 断扩大, 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 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 二十世纪中期,Samuelson 进一步认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 规模经济理论自提出后,深刻的影响了汽车、石化、钢铁等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的产业。 2. 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 (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 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规模的扩大导致年金计划本身长期平均管理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经济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由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迅速,已经遍布经济、文化、科研、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由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了新的热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安全和稳定。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从网络安全内容、网络安全的威胁、解决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因此,提高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是保证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防火墙 Abstract:At present,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all over the economic,cultural,scientific research,military,education and social life,in various fields,thus network security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for the existence of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issues.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s i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about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elaborates in details from the concent and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lutions,so as to enable the users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security.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directly relates to domain the and so on a national politics,military,economy security and the stability.Therefore,enhances to the network security important understanding,enhancement guard consciousness,the strengthened guard measure,is guarantee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es continu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and the prerequisite which stably develops. Key ords s:Computer Network;Network security;firewall Keyw w ord

网络舆情专报情况的调查报告

网络舆情专报情况的调查报告3月9日收悉贵办关于群众反映镇村存在严重乱砍滥伐现象的络舆情专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了由县环林局、县森林公安局、镇人民政府参与的专项调查工作组,根据络舆情所反映的情况深入林区进行调查核实,现就有关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核实情况 经过与县森林公安局、镇深入林区开展的排查摸底,镇村确实存在盗伐集体商品林、滥伐个人所有的自留山、责任山林的现象确实存在。20XX年至今镇、镇共受理并办结林业行政案件90件、罚款万元、没收违法所得万元、没收木材60立方米,办理刑事案件2件、治安案件1件。其中20XX 年截止目前已查处镇村林业行政案件5件、刑事案件1件、口头警告1人。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由乡镇村组负责管理的集体林,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人员形同虚设且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得罪人的思想,导致集体林、自留山、责任山管理失控。 二是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已分山到户,原八十年代栽植的商品林已到轮伐期,加之我对木材采伐利用控制较严,但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村民变相出售或滥伐自家自留山上的林木现象十分严重。

三是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成都地区木材可以自由买卖,木材价格高加之漩映地区临界都江堰市,交通便利,特别是地震后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林区也修通了水泥路,这在给农户带来快捷交通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偷运木材提供了便利。 四是在该地区,一些微型面包车主受利益驱使,偷拉盗运十分猖獗,部分面包车主甚至结成团伙作案,采取盯梢、跟踪等方式掌握森林公安、巡山护林人员行踪,逃避打击,藐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蓄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打击力度不够。近年来,县环林局与县森林公安局对该地区破坏森林违法犯罪行为,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依然突出。一是通讯手段现代化,违法犯罪分子反侦察能力强,有效打击难度大。二是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林业行政执法处罚力度小导致违法犯罪成本低,林业行政执法的威慑作用不强。 三、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是开展全面的清理工作。通过到重点林区现场查验登记造册,落实权属所有人;通过走访群众,了解盗伐滥伐情况。 二是县环林局、森林公安局行政执法队伍加强路巡路检

后勤科年终总结

后勤科年终总结 《后勤科年终总结》的范文,后勤科年终总结 后勤科年终总结 后勤保障是医院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后勤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立足本职、改变观念意识,变医院要我服务为我要为医院服务,抓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医院后勤保障的工作关键。只有以人为本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才能全面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促进后勤与医疗同步发展。 在xx年度里,在院部的领导下,我积极主动的参加院里的政治思想学习,业务学习和院、外的各项活动,并组织本科人员进行多次有计划的政治学习和相关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认真完成院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热情服务于全院各个部门,在新的形势下,立足本职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记后勤围着临床转的原则,积极主动与我科相关人员到各科室做好服务工作。 本年度为节省开支,物尽所能,依据每人的特长和技能,组织相关人员,自己动手制作了病案架子、药品存放架、财务防盗栏、药库防盗栏、病人急救推车、电视架、检查床、诊疗床、医疗仪器车等,缝制了;手术衣、洗手衣、手术包布、被、褥、

枕、单等床上用品。依据市场价,为我院节约开支今年近两万元钱,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精品将后勤各部门实行优化组合,减员增效。如:原锅炉房运行有7人,开水房1人,进行组合运行,设6人即可。洗衣房原有两人,实行下收、下送,在保证清洗质量的前提下,发现损坏不及时修补,增加服务项目,病案人文秘范文 -互联网最大文秘资源网员兼管物品帐目、票据的管理,锅炉管理人员兼物品发放、供排水系统及机械等维修工作,门卫兼管医疗垃圾销毁及院内日常卫生等工作,小车驾驶员在不影响正常出车的情况下参与后勤维修等工作,在全年的动力、采暖、供排水、电力等系统的维修、综合治理、治安保卫、消防安全、院内外环境卫生、院内的绿、美化、议诊、宣传、氧气、物品供应、设备安装维修,计量、通讯、车辆管理、门窗、玻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等各项工作中,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落实各项工作的完成。并参与院总值班和院内感染工作。 同时协助院部完成我院感染病房改造工程、ct室改造、门诊楼供、派水改造、发热病房改造及发热门诊的隔断完成,供暖主管道的换管工作,后院平整场地建设,对口扶贫阿合别斗乡也孜库勒村村民、哈拉库木小学的建设等工作,协助院部完成县上分给我院的各项劳动任务。 最全面的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加班加点、随叫随到、爱院如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还没有完善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经营模式的解读

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经营模式的解读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演变 (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完全依靠国家财力,自办后勤。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后勤保障能力和质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第一次提出。1999年11月2日,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以此为标志,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席卷中华大地。 (二)各高校在改革过程中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 十年来,各高校审时度势,结合自身实际,就推进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高校办后勤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高校后勤管理经营模式大体上经历了两次重大改变, 1.甲乙方的第一次剥离。2000年,根据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及国务院的要求,多数高校成立了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后勤集团或后勤总公司),实现了后勤服务体系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和事业编制的相对剥离,普遍实行了“模拟甲乙方的校内分开型”管理体制。即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是学校的后勤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集团作为乙方是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两个机构同时向学校负责。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将学校后勤经营服务职能以契约形式整体委托给后勤集团,并对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情况进行监督,后勤集团根据提供经营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合理取费。这次改革,不仅增强了后勤服务体系自身的实力,同时由于甲乙方分开所带来的服务实体的灵活性,为吸引和积累更多的后勤资源创造了条件,从而为高校扩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2.新一轮的后勤模式改革。经过前一次剥离,大多数高校后勤集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及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较好的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