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电影的爱与死

西方电影的爱与死

西方电影的爱与死
西方电影的爱与死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

李道新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8年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1992年获西北大学中国现当

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电影系获

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和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职,2001年调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开设过的

课程有:“中国电影史”(1999),“中国电影批评”(2000),“中国电

影史研究专题”(2001)。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形态发展史》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

艺出版社,1998),《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等。发表学术论文

30余篇,制作了《台港电影欣赏》、《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史》

三个系列的课件共22集。

感谢大家在这样的一个星期六之夜来听我的讲座,本来以为这样一个相对沉重而又抽象的话题并不能引起听众太多的兴趣。我们今天主要通过一个大致的扫描,来探讨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

首先,要分析经典爱情悲剧及其动人情愫。在电影发展的早期,也就是现代主义电影还没有真正诞生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世界电影的“经典时期”,爱与死是以一种“经典爱情片”的方式来展示的。当然,因为涉及到“死的问题”,这种“经典爱情片”更多的是一种“经典爱情悲剧”。然后,将要重点论述以本能、异化和悲怆为特点的现代电影中的爱与死。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的深入,以及存在主义等

等一系列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兴起,还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涌现,现代电影作为一种“反传统”的“叛逆”的电影浪潮,开始将爱与死作为一个非常独立的母题展示出来。接着,要对所谓后现代电影中充满反讽、拼贴和滑稽模仿的爱与死进行探察。在当下的时代境遇之中,爱与死作为电影的题材资源是如何被使用的。最后,我们还要得出一个简短的结论。

应该说,在人类历史上、在叙事话语中,“爱与死”始终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诞生到毁灭,“爱与死”都是人类不可忽略、震撼灵魂的言说方式之一,它是人类精神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文学作品里,《圣经》已有很多关于爱与死的话题。需要强调一点:在我的讲述中,爱与死是一个固定词组,或者说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不是“爱情”与“死亡”两个词汇的简单相加。中国的《红楼梦》也是表达爱与死的一个成功范例。我们在黛玉悲秋、葬花焚稿的场景当中,能够感受到爱与死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在戏剧作品里,古希腊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也是非常典型的有关爱与死的寓言;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更是如此。在哲学话语中,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和萨特等等,都对爱与死有非常精彩而又本质的论述。例如,弗洛伊德有下面一段话:“在爱的问题上,性过誉(Sexual Overvaluation)现象始终令我们深感吃惊。这种现象表现为这样的事实:那个被爱上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免遭挑剔,它身上的所有特点都比那些未被爱的对象的特点,或确切地说比它自己在被爱上之前的特点得到了更高的评价。……这种性过誉和这种爱的现象如果愈强烈,那么对这幅图景的解释就会变得愈准确无误。这时,那种倾向于直接满足的冲动可能完全变成次要的了,如一个年青人的炽烈情感经常会发生的那种状况。自我变得愈来愈谦卑,对象则变得愈来愈高贵,直至最后对象完全掌握了自我的自爱,这样一来出现的一个十分自然的后果是自我作出了牺牲,可以说这个对象吃掉了这个自我。”1弗洛伊德的论述,直抵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深层,观点明晰却又令人心悸。可以说,爱与死酿成的

1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20—121页。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3

悲剧及其对这种悲剧的理解和阐释,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并将继续建构我们的叙事话语和电影历史。

对爱与死的讨论,从哲学、文学和戏剧的命题转换成电影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电影存在的深度模式进行严肃的探索。因为,在我们惯常的知识结构当中,电影总是不被重视的;当然,这与电影诞生很晚,电影的历史跟哲学和文学相比还显得过于浅近有关系。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我们的学科体制或人类知识的等级制度不无关联。到现在为止,在很多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心目当中,电影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很“俗”的、很不上档次的、很没有深度的东西,充其量只是一种娱乐和游戏。当然,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娱乐和游戏本身也是有自己的深度的——当然这是后话。

然而,我们发现,从电影诞生到现在,电影艺术家对爱与死这一宏大、深刻命题的探索,跟文学、戏剧、哲学等各种叙事话语相比,实际上是毫不逊色的。无论经典爱情片,还是现代主义电影和后现代主义电影,不仅通过独特的方式探讨了爱与死,而且通过对爱与死的探讨抵达了20世纪以来人类精神和文化所能抵达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我们来看经典爱情悲剧。

在世界电影史上,可以说,爱情悲剧总是成就最大、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类型片。不用说,在美国,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曾经感动得我们热泪盈眶的、令我们回肠荡气的许许多多的优秀电影作品,像《魂断蓝桥》、《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泰坦尼克号》等等一大批爱情悲剧,一方面涉及到“爱与死”,同时在美国以至世界电影史上创造了票房奇迹。在东方,我们也看到,很多感动过我们的电影作品大多也是爱情悲剧。比如日本的《生死恋》、《伊豆的舞女》等等,这些影片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风靡一时。日本电影展示的那种爱情悲剧,尤其是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搭档演出的一系列爱情悲剧电影,熏陶了中国一代人的情感,使之从枯竭走向湿润。总之,作为类型片的爱情悲剧,始终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爱与死同时成为电影艺术家乐于表达和电影观众乐于接受的话题。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情况还有所不同。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特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的严重制约。在数不尽的“贫穷”、“苦难”和“战争”当中,中国的电影无法表达也无暇表达纯粹的爱情。我们很少看到由中国电影人拍摄的相对纯粹的爱情电影。如果说真有所谓的爱情悲剧,比如《马路天使》、《早春二月》这样的电影,我们也认为它并不纯粹,这种悲剧更像是一种政治悲剧或者说是社会悲剧。也就是说,在20世纪的中国电影界,我们拒绝对爱与死进行深刻的探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值得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上进一步考量。

回过来,我们说这种不无古典、或者说不无经典意义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有非常深刻的文化蕴含的。我们在《魂断蓝桥》、《爱情故事》和《生死恋》这样的影片中获得了观影的快感,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批判社会、审思文化的潜在动机。悲剧本身就具有某种颠覆性。这种批判社会、审思文化,或者说反社会、反文化的潜在动机,是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动力。当然,爱情悲剧能够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接纳,同时又能够创造高额的市场票房,如果仅仅依靠“叛逆”和“批判”为旗帜,恐怕也是不行的。我们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任何政治话语都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市场前景。总的来说,批判文化和反文化,批判社会和反社会,是电影的一个功能,但是,如果一种电影要以反社会和反文化来标榜自己的话,它最终还是要被社会文化本身所吞噬。因此,爱情悲剧电影除了能够让观众感到一种反抗的动力以外,更多的是在宣泄观众的压抑情感过程中,成为了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共谋,来维护社会的稳定。这是爱情悲剧的一种“文化和反文化、社会和反社会”的双重特性。实际上任何类型电影都具有这样的双重性。

中国理论界对于类型电影的研究非常薄弱,并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主要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开始影响中国之后,中国电影是耻于谈“商业”和“类型”的。“类型”在我们看来是一种非常畸形的电影现象。但实际上,“类型”的深刻程度、丰富程度,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当我们面对着好莱坞和香港电影中大量的类型影片时,我们缺乏阐释话语,我们无以言说,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5

怎么样,我们只知道用社会的尺度、政治的尺度来评判一部电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包括爱情悲剧在内的所有中国类型电影,都是需要我们来重新评判和发掘的。我正在做的一个课题,就是“中国早期电影的类型研究”,这种研究对于社会来说,好像并不是很重要,但是我个人以为,对于中国电影,我们要强调类型和类型研究。

刚才我们说到了经典爱情片,尤其是以爱与死为母题的经典爱情悲剧,是游走在“文化与反文化,社会与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反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话语。正因为如此,它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保护,也正因为如此,它能够品尝到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快感。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泰坦尼克号》的结尾部分。这样的一种“爱与死”,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重新的评判。如我们所知,1998年该片在中国大陆横扫一切的时候,中国人表现出一种很奇妙的心态。大量的评判者和观众都是“必须去看”,但是“一出来就骂”。实际上,我们还是被这部影片感动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要骂呢?这就是因为我们观念当中存在着问题。我们认为它没有深度和丰富感,认为它是大制作,是用钱堆出来的,凡是用钱堆出来的东西就不好。这样的观念有问题。我认为,评论界和观众的心态都是值得反思的。现在让我们重温这部电影结尾的经典场景。

(观摩《泰坦尼克号》片断)

诚然,这是在“大制作”和“金钱”背景下完成的一个爱情悲剧。但是,我觉得我们对这样的一种爱情悲剧不能有太多的轻视或者说是轻蔑。实际上,它是这个世纪末,人们对真挚爱情的一种渴望,一种怀旧意识的展示。在这种真挚爱情和怀旧意识当中,我们重新获得爱情的意蕴,重新获得对于死亡价值的一种感悟。也就是这样的电影,我们即便已经走过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我们的灵魂还是会被感动的,我们的内心需要这种感动。

下面,我们把重点放在“现代电影”上面。

电影中的爱与死,还是在现代电影当中,才能够得到最为充分的展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整个西方文化界从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型,西方人,尤其是西方青年,他们更多的以“反

文化”、“反主流”为时尚,强调各种“解放”。比如说妇女解放、女权主义、性解放等等。这也有它非常根本的背景,那就是整个20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并没有走向一个更高明的境界。相反,人类的精神变得更加空虚和迷茫。因为,在20世纪初年,或19世纪末期,人们曾经对新的世纪有一个十分美好的渴望,认为随着新的世纪的到来,我们开始有了汽车、电灯以及其他一些更加美好的科技发明,人类一定会走向一个“大同世界”。但是,恰恰相反,两次世界大战正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其中有很多的死亡和鲜血。人类的自我屠杀也同时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最高峰。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青年、先知先觉者,他们更多的开始对时代、对人性进行反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浪潮,就开始真正地影响到思想界和哲学界。而这种哲学思想,对欧洲电影、美国电影甚至日本电影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电影导演,一方面要表达自己叛逆的心态,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空虚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更多地反抗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体制,包括美国年轻的电影人,也要反好莱坞。所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好莱坞也第一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抵抗。当然,在中国,抵抗更早地发生。那就是1949年,毛泽东一声令下,几乎所有的美国电影都不许进口——除了卓别林。当然,这样的一种抵制与现代主义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的欧洲电影人,他们为了抵抗好莱坞,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以摄影机为笔”——就像写诗一样,大家知道现在写诗的已经不多了——来展示人性的孤独、苦闷和异化,开始了爱与死的探求。

实际上,为了表现“苦闷”和“异化”,“爱情”不可缺少,甚至是最为有效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至今令人崇敬、高山仰止的电影大师。我用“高山仰止”这个词,也许有些夸张,实际上是对电影中最著名的大师也没有一个世界级二流作家受人关注的现象的一个有意反抗。这些令人高山仰止的电影大师有费里尼、安东尼奥尼、英格马·伯格曼、贝尔特鲁齐等。这些电影人都曾通过爱与死的探求,来表达孤独、苦闷和异化这种现代主义的宏大命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7

题。比如费里尼,在他从“新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第一部划时代作品《道路》(又名《大路》)当中,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他已经把“爱与死”当作自己最主要的题材资源。他拍的是三个流浪艺人。这三个流浪艺人不像我们在一般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或者坚忍不拔的求生意志,实际上,他们没有更多的思想。女主角甚至有一点迟钝和痴呆,男主角只有一身肌肉,是一个没有任何想法的人,所以他们不懂爱。然而,在这个女主角的灵魂当中,有一种爱在慢慢地泛起。她喜欢另一个流浪艺人,他会拉小提琴,有一种音乐,让她神往。但她的这种爱根本得不到实现。最后,就在这种爱的被冷落、被遗忘的过程中,女主角悲伤地死去。多年以后,当男主角以同样的身份,同样麻木不仁地回到他们一起呆过的地方,听到同样的一首乐曲,他感到一切已经不可挽回。在这样一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得到,爱与死已经成为影片最终的主题。当然,影片呈现出多义主题,就是说,你无法去辨明它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中国人看电影总有一个心理定势,老希望知道“这部电影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对谁有什么影响”。而在这部电影中,没有明确的主题,有的只是一种“本能”的展示,或是说是导演对爱与死的一种曲折幽微的体会。

在《广岛之恋》这样的影片当中,爱与死得到了更杰出的体现。1959年出现的这部现代主义的杰出作品,从第一个画面开始就在探讨爱与死。

(观摩《广岛之恋》开头)

这是一个法国女人与一个日本男人之间纠缠不清的故事,同时又发生在广岛。在这样一个被战争摧毁的废墟当中,死亡的意象呼之欲出。在经典电影当中,“死”的展示是要用非常严肃的方式的。但在现代电影《广岛之恋》里,谈论死亡是与谈论爱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主人公是在床上做爱的时候谈论死的。这种对爱与死的展现,就成为影片提供给观众的一个非常沉重而有意义的话题。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电影中,这样的表现非常之多。将“爱”与“死”连在一起,我们没法明确地回答,这些电影艺术家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真正的意味是什么。因为,现代主义电影给人的总体

感受是多义性、暧昧性、模糊性,我们只好通过我们自身的体悟来感受导演在画面之中给我们的东西。至少,在长镜头、恋人之间无止无休的絮语、无调式的不规则的音乐当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人类的规律已经失去,内心的尺度已经失落的虚无、空落的现代主义情结。

在美国,在以商业电影为主流的电影体制当中,对爱与死也有独特的展示方式。不知道大家看过阿瑟·佩恩1967年拍的警匪片《邦尼和克莱德》没有,非常好看。我觉得现在很多的电影——例如奥利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都在模仿它。我们知道,在好莱坞的商业体制下,任何艺术探索往往都要有一个类型的包装,这也是美国电影非常成功的地方。目前,张艺谋、陈凯歌也在拍类型片。张艺谋的《英雄》是武侠片;陈凯歌的《温柔的杀我》是“惊栗艳情片”,《和你在一起》是伦理片。

《邦》片中,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很有意味:首先,他们都没有什么思想,男主角百无聊赖,干脆去抢银行;既然要去抢银行,有个人跟着总是好的,所以出现了邦尼(女主角)。这个过程中,男主角一方面喜欢女主角,另一方面表现出性无能。他有手枪,但是身体上类似于手枪的东西不行。所以,他最终将要走向死亡。当然,警匪片的模式要求他必须死,但同时,也可以说是他的“爱”造成了“死”的必然结果。影片最后,警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追到他们,把他们双双打死,全身都是窟窿,鲜血直流。这时候,观众开始同情他们。这就非常有意思。当导演将爱与死这种现代主义的主题凝聚在主角身上的时候,警匪片遭到了颠覆。在一般警匪片中,观众的同情大多会在警察这一边,通过匪徒的死亡使观众达到宣泄和痛快的心理享受;但从这部影片开始,电影人通过爱与死这种非常抽象和哲理的话题,将这种心理转了一个方向。人们的同情心第一次偏向“匪”这一边,他们成了真英雄,就像我们在现在大量的好莱坞和香港电影中看到的一样。传统的主题似乎已经过时。在《邦》片中,我们能够发现好莱坞是如何将现代主义的命题灌输到他们的商业电影当中,并最终改变商业电影的。

(观摩《邦》片结尾)

西方电影中的爱与死/9

确实,新好莱坞的电影艺术家们,他们在将爱与死灌输在不无商业色彩同时也不无类型元素的电影创作当中的时候,不仅改变了商业电影,而且使传统的好莱坞也彻底改变了面貌。可以说,这样的“爱与死”更多的是与人的一种“本能”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的“自我”、“本我”、“超我”、“性本能”、“潜意识”等概念,用到《广岛之恋》和《邦尼和克莱德》这样的影片当中是非常合适的。我们知道,欧洲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影导演贝尔特鲁齐,他曾经与中国有过一定的接触,就是在中国拍过著名的影片《末代皇帝》。在他1972年拍摄的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里,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男主角与其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社会人,不如说是一个依照本能行事的自然人。他力图摆脱世俗的一切,包括道德、宗教、思想规范以及其他各种束缚,想得到一个完全的“自我”。但这注定是一个悲剧。最终,他回到原来的起点,在阳台上被与自己萍水相逢、有过一段自由性爱的女子开枪打死。颇有意味的是:男主角死去的时候,采取了胎儿盘曲在母体里的姿势。在这里,爱与死都是无缘无故,人类生存的虚无感和荒诞感呼之欲出。

下面再看一部在世界电影史上引起广泛争议的影片《感官王国》。这是由日本著名导演大岛渚创作的一部色情电影。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色情。影片在展示男女主角之间赤裸裸的性交过程之中,呈现出现代主义式的爱与死的主题。这是一种令人激动、同时也令人迷惑的主题呈现。

(观摩《感》片片段)

在这部影片里,男女主角之间的“爱”采取了虐待与被虐待的特异方式;“爱”的极至,是在男主角的默许下,女主角近乎迷狂地用刀割下了男主角的生殖器。惊世骇俗的“爱”,不可理喻的“死”。我相信,这是电影史上对爱与死最为直接、也最为惊心动魄的展示。这种展示,只有在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理解。

最后,大致描述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西方电影,及其对爱与死的不同表现。我们发现,当爱与死的母题进入后现代电影之后,反讽、拼贴与滑稽模仿等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同样影响着电影对

爱与死的呈现。在奥利弗·斯通的《天生杀人狂》里,在伍迪·艾伦的《爱与死》里,在拉斯·冯·提尔的《破浪》和汤姆·蒂克威的《疾走罗拉》里,甚至在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都能看到当下的电影人通过电影对爱与死的反讽、对爱与死的滑稽模仿。经典爱情悲剧及现代主义电影所昭示的爱与死的崇高感和深度已经不复存在,爱与死被拆解,进而呈现出一些特别有意思的内涵。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再深谈。

作一个简短的结论:电影中的爱与死是一个伴随电影始终、可以永远生发的话题。从世界电影发展的角度看,爱与死的电影是能够创造商业利润的电影,尤其是作为类型的爱情悲剧,已经并正在继续创造着世界电影的票房奇迹;同时,爱与死的电影是拥有自身深度的电影,尤其作为现代电影的重要母题,对爱与死的多元阐释,标志着迄今为止电影所能抵达的精神深度;最后,爱与死的电影还是一种文化前卫的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的题材资源,爱与死的电影在商业利润和精神深度的弥合中,体现了当下观众对存在本身的独特想像。

谢谢大家!

西方电影赏析

西方电影赏析 一、简述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点及代表作 新德国电影"运动原叫做"青年德国电影"运动。此运动发起于1962年春的奥勃毫森电影节,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勃毫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他们提出了一个原则"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他们还宣告:"我们现在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新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创造一种以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这番宣言揭开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序幕。 50年代的西德电影一直处于经济繁荣艺术停滞的境况,由于影片艺术质量的低劣,1961年竟然无法从当年摄制的影片中评选出一部值得授于"最佳影片"的影片。面对这种严峻局面,1962年西德的一批青年电影工作者在上述电影节中发表《豪勃豪森宣言》,向旧电影开战,力求西德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尽快突破创新,振兴民族电影。 在政府的资助下,1965年至1968年,新德国电影运动掀起了第一个创作高潮。代表作有克鲁格的《和昨天告别》,夏摩尼的《禁猎狐狸》,以及施隆多夫的《特莱斯》。70年代初,联邦德国议会修改了"电影资助法",由于资金短缺,新德国电影陷入危机。但是有一些导演在危机中苦斗,掀起新的高潮,其中尤以法斯宾德、赫尔措格和文德斯及施隆多夫四位导演最受西方电影界的注意,成为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1975年至1979年,赫尔措格拍摄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法斯宾德拍摄了《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以及施隆多夫拍摄的《铁皮鼓》分别在戛纳和美国奥斯卡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新德国电影运动在1975年和1979年西次出现高潮,而从1979年开始的高潮一直延续至今,历久不衰,成为西方电影界最受注意的艺术运动。 二、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1939~1942年期间,德·西卡、L.维斯康蒂、德·桑蒂斯及电影理论家G.阿里斯泰戈等人在电影杂志《白与黑》和《电影》上经常发表有关电影理论和美学方面的文章,他们的论述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问世,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工作者把视线集中到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他们的优秀作品有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擦鞋童》(1946)、《温别尔托D.》(1952)和《屋顶》(1956);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1952)、《艰辛的米》(1949);捷尔米的《希望之路》(1950)、《在法律的名义下》 (1949)、《堕落的青年》(1947);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1948)等。 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鼎盛时期,它们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如影

《西方电影赏析》作业

吉林财经大学《西方电影赏析》结业论文 电影就是电影 翱翔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姓名:曲芮萱 学院:统计学院 学号:0401104303 日期:2011.10.26

题目:翱翔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摘要:历经10年放映之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迎来终篇之作,漫长的魔法世界之旅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回顾这十年,有的人可能会说“剧情什么的都是浮云!!!看的不是电影,是我们的青春,哈一到哈七,从初中到大学,是时候说再见了,哈利、罗恩、赫敏!”。但是经典毕竟是经典,那么就让我们翱翔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吧! 关键词:青春成长魔法世界友情爱情正义战斗坚持胜利 正文:在电影史上很少见到像《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那样,演员随着电影中的人物成长而成长的。该片耗时十年,拍出了七部八集电影,其中的人物从少年一直进入到青年时代。因此这无疑称得上是一部成长史诗。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改编自英国女作家J.K.罗琳(J.K.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该系列小说已被翻译成46种文字,被评为最畅销的4部儿童小说之一。 《哈利?波特》是一部生猛的魔法历险电影。它善于营造气氛,恶心的和壮观的东西兼而有之,而且还算忠实于原著。J.K.罗琳的原著小说写得强健生猛,拍成电影却很容易变得太可爱、太娇气。幸亏没有这样。 《魔法石》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开端。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超自然历险记的喧嚣的故事。其中色彩缤纷、精灵古怪的角色轮番出现,还伴随着吓人的玩意,比如三个头的狗、被称为“魔鬼陷阱”的乱草坑和一个专吸独角兽血的两面神,的确很吓人。《魔法石》是一部经典作品,它使《哈》系列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它没有用流于简单化的伎俩来震撼观众,它只是着意于讲一个故事,并认真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一) 自从全球化趋势加剧以后,传媒产业就在日益发达当中,电影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成为西方想象东方的载体。很多学者都把学术兴趣转移到电影或者是电影的相关领域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反思 随着高科技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影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VD播放器的各种检索功能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电影是依赖于胶片来制作幻觉,但是画格本身却是精致的,这种错觉的呈现是传统电影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电影能够做到挽留演员的生命表象,胶片可以使得静止的瞬间复活。白话现代主义是从经济、技术上大众文化的对应产物,白话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的表达形式,在公共场所能够被他人认同,它与方言不同,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流通。白话现代主义可以分析在语言上有很多差异的电影,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现代经验可以补充现代主义白话理论,使白话主义更加系统化、精细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涉及了很多现代性的问题,如失业、贫困、犯罪、危机以及性别等。这些经验在当时的文化当中都有呈现。 二、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现象 好莱坞电影当中借鉴中国元素的创造很早就已经存在了。在20世纪初,好莱坞电影就开始刻画华人的形象了,不过很多都是作为陪衬的。中

国形象的典型特征就是唐人街上的长辫子男人、长指甲女人等。好莱坞拍摄了第一步完全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大地》,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有40年之久,主要展现了一对中国农村夫妻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对中国国土的眷恋之情。这部电影的音乐都是采用的中国音乐,它修正了早期电影当中中国人的形象。在70年代,李小龙带着自己的武术进军好莱坞,引起美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是中美电影文化进行交流的一次小成就。 在70年代以后,由于互联网对电影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在美国国内市场逐渐萎缩,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电影可以赢利。在1952年,美国电影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2%,在70年代这一比例升到55%,自从9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在欧盟电影市场当中有70%的份额。 由于全球化,好莱坞电影在主体以及拍摄方法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于1988年导演的电影《末代皇帝》是一部偏西方视角但是制作很精良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的九个奖项。华裔导演王颖于1993年拍摄了电影《喜福会》,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这是当时好莱坞主流的电影之一。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电影都有争议,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方面都很成功,很有开发的潜力。这吸引了很多导演都以中国为题材来拍摄电影,更多地加入中国元素来吸引大众的眼球。随后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如《花木兰》《非常人贩》《面纱》《上海正午》《骇客帝国》《上海骑士》《生死格斗》等。在2008年,好莱

西方电影欣赏影评

序号:22 学号:20101629 姓名:刘昊 《美丽人生》影评 背景搜索: 出品:意大利米拉马克斯公司1998年摄制 编剧:文森特赛米拉、罗贝尔托贝尼尼 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 主演:罗贝尔托贝尼尼、尼科莱塔布拉斯基、吉奥尔吉奥坎塔里尼、塞尔吉奥巴斯特里克等 罗贝尔托贝尼尼是意大利享有盛誉的电影导演和喜剧明星,是继卓别林之后的少见的电影各行当兼通的奇才。本片获得1998年第51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24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第71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音乐三项奖。 (正文) 这是一部由罗贝尔托贝尼尼自编自导的喜剧片,正如片子所得奖项一样,这片再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意义。 (一)审美角度从评价 1.剧情结构的黄金分割律 看完这部片子,在情节线索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片子分为两段不同的突出情节。即开始男主人公吉多对小城里遇到的女主人公多拉的追求和最后在集中营中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儿子和妻子的情节。其中前一段对多拉的追求完全以喜剧贯穿,而后一段则以喜中带悲来衬托悲剧。这两段情节互相融合、有机链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而这两段情节在片中则是按一定时间比例分布,前后两段时间比例符合一定的黄金分割规律,中间再以蒙太奇手法连接,从而造成一种极为有机的感觉,对主题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使这部以喜剧性表现二战中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残害的思想更具感染力,更具勾魂摄魄和荡气回肠的震撼力。

2.角度的选择 在战争片中要反映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这应该是具有十分沉重的色彩,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也能体现出,然而本片不拘泥于传统,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表现大屠杀,以奥斯威辛为背景的喜剧影片拍成,这种方式独特鲜明,对比那些悲剧性的、现实主义的刻画更具有影响力。 另外,一部反映大屠杀的片子要想没有大屠杀的血腥场面是很难表现主题的,然而贝尼尼的高超之处是,他不仅没有把这残酷的现实表现的很血腥,相反,还增加了许多滑稽性。他在集中营中是以犹太人的生活为背景和多以吉多一家为焦距来描绘一场残酷的屠杀,这种间接的方式使片子更具鲜明生动。 3.片子元素的权重性 一部影片的组成是多维度和多元化的,需要对不同元素加以权重、平衡,才能显得完满。 这部片子在很多方面的权重性都比较完美。比如,比较明显的是喜剧与悲剧成分的分配。作为一部喜剧片,自然是以喜剧成分加权值较高,所以纵观整部片子,喜剧成分始终贯穿着,但要表现二战情形,悲剧成分也不能忽略,所以描述集中营残酷生活和最后吉多死在敌人枪口之下成为悲剧色彩。 另外在音乐方面也体现喜和忧。在开始的情节,吉多追求多拉的时候,其音乐大多为轻快活泼的,而后来在集中营中,音乐却变得缓慢深沉,给人以忧伤悲痛的感觉。 血腥场面的权重也显得得当。可以看出,片中只有几幅关于残害和尸体的画面,对于喜剧片来说,几幅的数量恰好得当,所以血腥场面加权值少些更能表达情感,既不失屠杀的悲剧,也不与片中喜剧互相矛盾。 (二)从艺术手法评价 在这片中最为叫人拍手称快的地方是其中出现许多的巧合。如一个父亲买菜回来习惯叫女儿把钥匙从楼上扔下,这一举动恰为后面吉多在多拉面前求钥匙巧合。另外一处是吉多偷换别人的帽子而碰巧那次那人路过换

由电影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电影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区以及各国文化迅速交融,日益深化。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已经作为商业或者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电影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在电影中充分的显示出来。中西方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以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通过电影这个文化载体讨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电影、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文化载体,反映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就像一个容器,把人生的酸甜苦辣咸融入其中,作为人对未来的展望,现在的理解和过去的总结。 1.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对比《集结号》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米勒上尉在参军前是一个教师,刚刚经历过诺曼底登陆的弥勒上尉接到了上级命令去拯救二等兵瑞恩,他是整个小队的核心和领导者,他没有考虑过任务的价值,在他心里军令如山。在拯救瑞恩的过程中队员一个一个的战死,最后找到了瑞恩,可是留给了观众一个问题:“这值不值得?仅仅是为了拯救一个二等兵,虽然这个二等兵是家族里的最后一个人。” [1]《集结号》是2007年12月18日上映的一部以国共第一次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中国电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张涵予饰演的九连连长谷子地在1948年淮海战役中接到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座废弃的旧窑场里,47名战士奋勇厮杀,终究火力悬殊寡不敌众,谷子地亲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死去却无能为力。排长焦大鹏是谷子地的左右手,他在临死之前说自己听到了集结号响,让谷子地带着仅剩的几个弟兄撤退,战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对,大家对此产生了分歧。谷子地此时发现友邻部队早已撤退,他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性命。强烈的震惊和内疚之下,他携带炸药包奔出窑场只身前往敌军战壕。其余战士最终全部阵亡。谷子地受伤后被解放军当做敌军士兵俘虏,在后方医院才得知,自己原来部队的番号被取消,他不仅难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自己的47名战死的兄弟也被视为失踪者。于是谷子地设法加入解放军,南征北战,内战胜利后就返回旧窑厂寻找兄弟的尸骸,但没人相信这破旧的窑厂下面埋了47名光荣的军人。最后汶河修水利才发现47具遗骸,并确认为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的全体战士。最后,谷子地和他的47个战友一同被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谷子地是一个固执的人,也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心中军令如山。而他又是一个义气的男人,为了寻找死去的兄弟,在旧窑厂一直挖掘着。 两部片子都是战争,《拯救大兵瑞恩》更多的是战争的场面以及对军人定义的体现,而《集结号》更多的是体现人性以及战友之间的情谊。 2.爱情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对比《泰坦尼克号》

电影欣赏观后感

公共选修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电影欣赏任课教师:许旸论文题目:电影欣赏观后感 学生姓名:学号: 所属院部: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

浅谈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其实再看一遍这部电影,真的有很多说不出来的感觉,最早的时候它对我而言只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片,一部看完后会感慨星爷演技真棒的喜剧片,可是当自己逐渐成长时,再回头又看了这部电影却真的会有所感触,甚至是泪流满面。 爱情需要理由吗?我觉得是不需要的,如果非要找出理由,那么随心是一种理由,感觉是一种理由,命中注定更是理由,只是有时候你也许没发现那个理由而已,等你发现的时候,那段感情也许就已经烟消云散,因为爱,何必要找出那个理由。 紫霞直到死的那一刻她都爱着至尊宝,而变成孙悟空之后的至尊宝,心里明明很难受却要说出伤害紫霞的话,其实在外界条件不能允许的情况下,这种爱也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无奈吧,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喜欢一个人,当然不希望他受到折磨,于是,只好不再接近他,宁愿大家一起忍受那小小的痛苦、小小的寂寞、小小的思念……现在虽然不能一起,甚至将来也不会一起,然而,那微小的痛苦,却能滋养生命,让你知道,永远有一个人,远远的、轻轻的爱着你。 而对我而言,对于爱情,我知道真正属于你的感情只有一份。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挚爱。千万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失去了自己。感情不是梦想,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爱情,爱就要相互包容,我们用心守候属于自己的并不惊天动地的爱情,所以我们都要学会去等。 这部电影对我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星爷,它是1995年放映的,那个时候的我还很小,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大话西游》作为长盛不衰的经典喜剧,就这样走过了从衰到兴再到被奉为庙堂之上的旅程,20年,无论是这部电影本身,还是电影所讲的故事以及电影中的演员,都经历着和电影一样的悲欢,尤其是星爷。 就在《大话西游》10月24日重映前,香港影业大亨向华强的太太炮轰周星驰,开出5大罪状,惹得网络上一片喧嚣,但无论向太和粉丝再吵得热闹,周星驰也从来没有回应。他总是很低调,他总是不多说什么,话少则在这个圈子里显得神秘,也更容易被误读,最容易被误读的一点就是耍大牌,而我们知道他的热情只在片场,他所有的语言只在电影里。 有人说,看《大话西游》是要分层次的,最低的一层,看了只是笑;再往上一层,则是看了笑中带泪;第三个层次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而最高的一层,则是看过后默默地坐在那里,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其实,看到第几层不在乎你的电影鉴赏水平有多高,而关乎你的人生经历。 故事里的人猜不到故事里的结局,故事外的人,也猜不到自己的人生。谁都不可能猜到自己的结局,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也是人生的魅力。《大话西游》20年后重新上映,周星驰52岁,罗家英68岁,吴孟达61岁,蓝洁瑛51岁,朱茵43岁。20年,滚滚红尘中人转瞬已是满头白发,一部电影的残忍也在于它留住了青春的光影,却留不住时间匆匆,于是,再看,总是太多感叹。 只是,从来没有月光宝盒,只是,岁月静好,匆匆不回头。我去看只是对大话西游的一种尊重对星爷的尊重,毕竟我爱这部电影这对我不是青春永远不是 过去式也许老了之后看这部电影又是另一个感触。

经典英语影视赏析

《经典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经典英语影视赏析 课程名称(英文):Appreciation of English Classic Films and Television Plays 课程类型:历史与文化类适用范围:贵州大学各专业本科生 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无 周学时:2 学分数: 2 考核方式:考查 制订单位:外国语学院制订日期:2014-07-10 执笔者:张涛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各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选修课程。 【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经典英语影视为对象,通过“视”、“听”、“说”、“写”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论文写作的形式,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把握语言这门艺术。 【教学任务】 此课程教学旨在使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对西方的电影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 1.阐述当代原版电影的一般知识,即通俗地介绍电影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同时比较完整地介绍英美电影的历史和特点。 2.精心挑选了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影片作为读解素材,其中大部分影片曾获得过奥斯卡奖。在理解剧情的基础上,领略电影作品从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性格所展现出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 3.介绍部分当代英美电影的著名导演和演员,了解各种电影手法和创作技巧。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 英语影视课的教学既要注意结合各门课程所学内容,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要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处理好欣赏和批判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接受西方文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利用音像环境所提供生动的英语语境训练听力和口语,分析英语经典影片,长、短片结合。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视”、“听”、“说”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 以语音、语法、词汇、听力、口语等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Andrew Lynn Appreciating Cinema 《英语电影赏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参考书: 徐志英邓杉赵蓉英语电影视听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

论迪斯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论迪斯尼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摘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各国荧屏上频繁出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子。近年 来,动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随着中国动漫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走红,作为美国动漫产业巨头的迪斯尼,也把目光投到了中国。从几年选用中国民间盛传的花木兰的故事成功的制作了一部浓郁中国元素的动画《花木兰》到去年红遍中国,热达全球的《功夫熊猫》,迪斯尼的几次以中国文化被背景的动漫尝试,几乎都获得了成功。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中国元素 中国题材,中国故事被外国引用其实并不是迪斯尼的专利,如红极日本一时的《铁臂阿童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迪斯尼绝不会忽略历史永久,颇具深度的中国文化。于是几年前,他们第一次涉足了中国题材的动画片,把盛传于中国民间的木兰辞改编成一部兼具中西韵味的动画片《花木兰》,获得了全球3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而迪士尼的《长发公主》则被称为一个外国童话中国元素多多的动画。去年,迪斯尼巧妙构思出一部由几个典型中国动物形象演绎的动漫《功夫熊猫》,更是一举夺下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提名。可以说,中国元素的成功运用,是这几部迪斯尼动画的点睛之笔。 1.从《花木兰》看中国元素 迪斯尼动画中最具中国风的影片之一便是《花木兰》,但完全由现代美国式精神理念构成影片核心,讲述主人公花木兰勇于突破传统意识框架束缚,追求个性释放,努力挑战自身,抗击社会及外来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该片巧妙的将现实的内在立意,与富于神秘色彩的东方经典传说相结合,获得不同文化、不同年龄观众群体的普遍接受,在全球范围获得巨大成功。 1.1 整体风格 与迪斯尼常见动画风格不同,该片整体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片中同时还将这种虚实画法与镜头散焦原理结合,从而避开了水墨动画不易和三维写实动画相融的矛盾,达到了写意与写实的协调平衡。 1.2剧情结构 依照悉德‐菲尔德的剧情结构法,从开始到木兰离家为第一幕建置部分,该部分包括:介绍主要人物:以木兰见媒婆体现角色性格和状态。提出戏剧性前提:征兵。戏剧性情景:社会对女人的要求与木兰自我观念的冲突。 1.3角色设计 按美式动画惯例为主角配备了多话、滑稽、多动的配角——龙,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代表元素。 片中正面角色的马,借鉴了中国汉唐时期的马匹艺术造型风格,写意神骏,是该片一亮点。 1.4总结 单眼皮、瓜子脸的一个女孩儿坐在溪边,看着自己的水中倒影。这是个处在青春期

欧美电影欣赏论文

欧美电影欣赏论文 辛德勒名单影评 英语(国际法) 09.1 朱璐

战争·生命·人性——《辛德勒名单》 在床上足足躺着三个小时看完了这个电影……实在是太酷了,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看这个片子必需得调整好自己的体力,不然很有可能累死(看完我这个影评也得准备好体力……),实在是有点长,195分钟,平常的我要是看这个估计一半就得累瘫,所以我在学校的时候曾经鼓足勇气看这个片子,终究因为体力不足而放弃。先留一下整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遍感觉。主题必然有反战,有和平的主张,还有对生命的重视。 辛德勒名单拍摄于1993年。全片采用黑白模式,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位本想借着战争发财的一个纳粹党员商人在看到一次屠杀后改过自新开始营救犹太人的故事。 不知道这样讲确切不确切。辛德勒便是那位纳粹党员。他开了家锅碗瓢盆工厂,雇佣集中营中的犹太俘虏,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军方的支持发财。他只需为军方支付廉价的犹太劳动力的钱即可。犹太人在集中营中可以被肆意杀害而无需任何理由,唯一的理由可以理解为纳粹军官想杀人。一个夜晚,军方出动,开始了屠杀犹太人的行动,辛德勒看到了这一幕,他被深深震撼,迷茫的不知所措,若有所思。辛德勒有位犹太会计,他是辛德勒的得力助手,在他的一番话下,辛德勒最终决定尽力拯救这些犹太人。他尽自己的努力从集中营中带走更多的犹太人进自己的工厂,而犹太人也知道,进了辛德勒的工厂便是安全的。阿曼是集中营中一位为首的纳粹军官,他凶狠残暴,在犹太人心中,看到他既是看到死神。在与辛德勒的一次交谈中,趁着喝醉酒,辛德勒告诉阿曼说君王都会宽恕别人。阿曼若有所思。第二天清晨阿曼没有像往日一样杀人,而是出奇的赦免了将自己马鞍掉在地上的犹太男孩,可当他照镜子时才发现,原来秉性难改,他迅速跑到阳台,对已经下楼的男孩开了第一枪,也许是出乎他的意料,男孩并没有逃跑,他又开了第二枪,男孩还是没有逃跑,也许这时男孩想着自己已经难逃一死而没有任何必要跑掉了,也许阿曼受到男孩的刺激而像男孩开了第三枪致命的一枪...男孩死了,阿曼还是阿曼没有任何改变。全部为黑白的镜头中出现了一个红色的身影,他是一个无辜可爱的小女孩。第二次出现便是在焚尸场上。关于片名叫辛德勒的名单是这样的:辛德勒要回家乡,他想借机以开军工厂为名带走1000名犹太人以免他们在这里被杀害。而辛德勒只能用像阿曼付费的方式带走他们。辛德勒为此支付了几乎全部财产。不料,满载犹太妇女的一辆火车中途停错了站,进入了纳粹又一个集中营。。妇女被勒令脱掉衣服进入一个铁门的黑房间,本以为是传说中的毒气房,当浴头喷出水时妇女们笑了,原来他们还可以活下去。当辛德勒知道这件事情后,他又用金钱收买这里的军官,带走了这些犹太人。来到辛德勒家乡的军工厂,七个月这些犹太人没有生产出任何一件军工产品,辛德勒面临破产。而后,二战终于结束,这些犹太人终可以存活。这些犹太人即是名单上的1100多人。战争结束,当辛德勒得知还有几个犹太人没有进入这份名单时,他痛苦不已,他为自己没有多拯救这几位犹太人而懊恼伤心。。。有句台词留给我深刻印象,是一位犹太妈妈见到他的女儿说的:片刻的生命,终究是生命。说的太对了,无论何时,哪怕苟延残喘,片刻的生命终究是生命啊。 看《辛德勒名单》是需要耐心的,要忍受数个小时的压抑,要忍受单调的黑白,要忍受缓慢的叙事看。黑代表深夜,白代表阳光;黑代表绝望,白代表希

澳门科技大学 西方电影赏析 复习

西方电影赏析 1.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film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ir main contribution of film): [1] Lumiere brothers; (French) used the “cinematograph” to both record and show films; Held the first public motion picture screening in Paris, 1895. [2] Edison; 1887: 1st patent for motion picture camera; 1891: invented kinetograph (early film camera) &kinetoscope (single viewer projection). Vitascope; Sandow-1894; Bike-1899; Kiss-1900; Eggs-1902; School-1904. [3] George Melies; A French surrealist - magician and filmmaker; The inventor of special effects, esp. in sci-fi films; Opened first theater in France, (1896); A popular film about space travel:Trip to the Moon, (1902). [4] Edwin S. Porter; Shot America’s first narrative films, The Great Train Robbery(1903),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 Shot scenes out of order -- later edit in sequence; Shot first close-up (特寫鏡頭). [5] Sergei Eisentein; a revolutionary Russian film director and theorist; known for his silent films including Strike, October and his most notable being Battleship Potemkin.; the use of montage. [6] D. W. Griffith; American;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directors to play around with the raw elements of moviemaking, such as lighting, continuity, editing and acting; His most notable production was “Birth of a Nation” made in 1915. [7] Robert Flaherty; an American filmmaker; directed and produced the fir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feature length documentary film, 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2. Three basic economic divisions of the movie industry. PRODUCTION: camera and projector technology, scripting, filming; DISTRIBUTION: marketing and delivering films into theaters; EXHIBITION: the theater industry that delivers movies to the public. 3.The first sound film. The Jazz Singer 4. The three most influential comedians of Silent Era in Hollywood. Harold Lloyd , Charlie Chaplin and Buster Keaton 5. The “ big five ” and the “ little three ” (their names and some famous films related). The “Big Five” or the Majors:---Warner Brothers(became prominent by 1927 due to its introduction of talkies (The Jazz Singer 1927), and early 30s gangster films; it was known as the "Depression studio"; in the 40s, it specialized in Bugs Bunny animations and other cartoons.) --Paramount; --20th Century Fox; --Loew's (MGM) (Gone With the Wind); --RKO (owned by RCA)(musicals in the 30s, King Kong (1933), and Citizen Kane (1941))The “Little Three” or the Minors: --United Artists; --Columbia(established prominence with 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Rita Hayworth films, Lost Horizon (1937) The Jolson Story (1946), and Batman serials.); --Universal.(its first successes were W.C. Fields and Abbott and Costello comedies, the Flash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 较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电影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 中国现代电影,表面之下隐藏着表达中国传统特色的 象征指代,这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而中国传统的文化 元素也是国外不可模仿的。中国电影的明天也会因为电影 本身增加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更加辉煌。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舶来品,又是文化融合的产物。现代 电影作为各国文化的传播载体,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文 化的传播本身也镶嵌着现代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的融合,所以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什 么所谓“电影文化民族化的问题”,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个性可以在反映整体。 我个人认为,这也许在其他某些个案中是成立的,就现代电影艺术而言,这个理论是 不成立的。尤其是中国电影的发展,我们的电影如果要在世界电影之林中站稳脚跟, 它就需要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在里面,更需要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在里面, 而这种符号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 电影的运用上,中国的导演表现出色,中国的现代电影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好的具有极 强“中国特色”的现代电影,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甲方乙方》、《花样年华》、《三峡好人》、《无极》、《黄土地》等,这些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或直接或间接,或从色彩,或从场景,或从传 统理念,或从声音,或从民俗仪式,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光与色中的流露 1.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色彩中的感情流露色彩作为现代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 艺术表现方式,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对人物场景空间的色彩布局和构成、与观众的 交流、色彩的不断转变给观众的感受有时甚至超出某种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色彩在 电影作品中或隐或现地透露出来,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中国传统中的红色, 它是中国喜庆和灵魂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的依恋是五千年文化中的经典。红 色在中国现代电影中的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化的元素,在现 代中国电影中导演们又赋予红新的意义:《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红灯笼代表着封建社会中女人的不幸,《秋菊打官司》中成串的红辣椒代表着中国农村妇女的泼辣,《甲 方乙方》中的红棉袍表现出中国传统意识的禁锢思想,《黄河绝恋》中的红五星代表 着八路军顽强的精神.

欧美电影影评

欧美电影影评 篇一:外国电影英文影评 Jamie 扣贰丝丝零起吴散气久 Gift From Room 7 This is a warm and heart-touching film produced in South Korea, which is roughly about a story between a retarded father Longjiu and his lovely and smart daughter Yisheng. Yisheng had been growing up as the only child with his father. Once a time, when dad Longjiu followed up a girl along with Yisheng’s favourite sailor moon bag, unfortunately, he was accidently involved in a young child kidnap and the victim’s dad was exactly the police chief. As we probabably can expect, Longjiu failed to convince the police of being innocent from this case. And he was jailed at Room 7 as a result it by mistake. During that time, the father and the daughter both missed each other very much, while the good news was that with the help of cellmates, Yisheng was sent to the Room 7 confidentially. The arrival of the pretty girl brought considerable inconvenience though,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lit up the boring prisoning life. What I gained from watching this movie is not only the affections between father and daughter , but that way more about human nature (1). Retarded people did not enjoy the equivalent respect they

英语电影欣赏教案

英语电影欣赏教案

英语电影欣赏教案 【篇一:英文电影欣赏校本课程】 英文电影欣赏校本课程教案 执教人:何菲 课时说明: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观看电影中的其精彩部分(highlight),在“质感”的英语中感受体悟原汁原味的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真实感悟,从真实的交流中体会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查找材料和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大多数学生喜欢思考,能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但他们也需要老师适当引导。 2. 教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采取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引导、查阅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模拟对白,情景剧表演 (2)谈话教学法 设置情境——引导思考——交流互动 3.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在课前,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上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并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4课时。欣赏4部影片:《里约大冒险1》、《冰河世纪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驯龙高手2》 课程内容: 第一时《里约大冒险1》电影欣赏 2. plot outline(故事梗概) 《里约大冒险》的故事讲述一只生活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小镇上的 蓝色金刚鹦鹉,一直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公金刚鹦鹉。直到有一天,一个鸟类研究博士图里奥来到了这里,告知鹦鹉的主人琳达要是再不给它们进行人工繁殖那么蓝色金刚鹦鹉可能就会灭绝,而他们研究所就有一只母蓝色金刚鹦鹉。于是,为了拯救蓝色金刚鹦鹉,他们从美国出发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一段充满异域风情的冒险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3. movie time带问题看电影

世界经典电影赏析之《末代皇帝》

世界经典电影赏析之《末代皇帝》 姓名:XX 学号:XX 学院:XX 班级:XX 该片获第60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九项大奖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所写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参考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关著作,创造出一部偏西方视角、但制作认真的传记电影。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摄制。中国背景、中国故事、中国人物,混杂了西方人的观念与技法。影片以一个特殊人物一生的传奇经历,反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影片的摄影和服装等尤为气派,溥仪的人物塑造回避了脸谱化的窠臼。 《末代皇帝》所诠释的溥仪,不单纯是一个皇帝的历史,而是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向来严肃谨慎的中国人认为“讲故事和历史完全是两回事,细节的处理应当尊重历史的真实。”贝托鲁奇版《末代皇帝》可能和“史实”和“传说”都无关,他眼中的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份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 本片的编导从人性角度出发,表现了溥仪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为“神”,又从“神”变为人的故事。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作为溥仪的生活环境得到表现。影片的艺术技巧娴熟,人物的内心的矛盾和孤独、对人情的渴求、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接受改造时的痛苦思想斗争,都得到深入的展示。本片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结构上,影片采用的是现实与回忆交叉的手法,保持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与人物心理相合的色调和布景,优美的画面构图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影片的成功,是各国创作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果。本片获得1988年第60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服装奖、最佳作曲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工奖。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