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1799年,他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

“金价论战”发生在18世纪末。英国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处于财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发行银行券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引起金价上涨,银行券贬值。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黄金价格》引起了所谓“金价论战”的论战。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两方,李嘉图是金属派的首领,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

英国议会1815年通过了修订的限制外国粮食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谷物法维持和提高国内粮价,使地租增加,给土地所有者带来利益。粮价提高使货币工资上升,又限制了利润的增长。因此,谷物法的存废成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的一个突出问题。李嘉图对谷物法提出尖锐的批评,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进行了激烈论战。这场辩论持续多年,直到1846年英国政府才废除了谷物法。

参加社会经济问题的辩论促进了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写作。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他不仅揭露旧法规的弊病,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如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

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他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生产的活劳动,还有投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李嘉图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他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它在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工资由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当作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因此,他从不注意研究经济

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只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造成理论上不可克服的矛盾。

李嘉图一生著述较多,其经济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学说的科学成分,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

(1)产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工业资产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实行自由贸易资本积累、自由贸易。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实行自由贸易。(2)英国谷物法的制约

保护封建贵族的利益1815年实施:当国内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1815年实施:当国内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年实施80先令时以维持国内谷物价格。以维持国内谷物价格。国内:工人工资和地租都要提高,①国内:工人工资和地租都要提高,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国际:商品成本上升,②国际:商品成本上升,英国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也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他也是成功的商人,金融和投机专家,并且积累了大量财产。 李嘉图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在十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14岁时,他跟随父亲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学习金融运作,为将来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793年李嘉图21岁时,拒绝了家庭的正统犹太教信仰,与贵格会信徒 Priscilla Ann Wilkinson (1768年-1849年10月17日[1]) 私奔,并于1793年12月20日结婚[2],导致他与近亲疏远。他的母亲很可能从此再没有与他交谈过。差不多同时,他成为了一神论派信徒。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由此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论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李嘉图在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使他非常富有,1814年42岁时便退休了。 1819年,李嘉图在英国议会下院购买了一个代表爱尔兰的席位。他占据这个席位直到51岁那一年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去世。作为议员,李嘉图支持自由贸易和废除旨在保护英国国内农业的《谷物法》。 李嘉图的密友詹姆斯·穆勒对其政治雄心和经济学论文写作多加鼓励。其他知名友人包括马尔萨斯,他们常在协会里辩论诸如地主的社会角色之类的问题。他也

是伦敦知识分子圈子里的成员,后来成为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和国王俱乐部会员。 业余经济学家 经济学刚刚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业余经济学家,不管是英国的亚当·斯密,还是法国的萨伊、巴斯夏。那个时候,大学里面也没有经济系,政府也没有开办经济研究和顾问机构,要搞经济学研究,就得自己先给自己找到饭碗。自己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能谈得上研究经济学。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正是这么一个典范,而且,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富裕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最具盛名。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辟出专章,集中讨论了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商业天才 由于所有的人在中学就学习过政治经济学课程,所以,大卫·李嘉图的名字在中国可能比任何国家都更广为人知。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他是犹太人,有学者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著作中喜欢抽象的演绎推理,就跟他的犹太血统有关。 李嘉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所以,尽管李嘉图并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什么学,但他的父亲却有钱给他请任何他喜欢的家庭老师来给自己讲课。他12岁的时候,就曾被父亲派到荷兰留学,那时候的荷兰,可是全球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两年后,李嘉图回到英国,开始下海,跟父亲经商。 如果是这样一路下去,英国不过又多了个天才的证券经纪人而已。然而,李嘉图却爱上了一个跟自己家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姑娘。父亲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年轻气盛的李嘉图跟老父亲闹翻,21岁那年,父亲将李嘉图革出家门。 李嘉图只好独立经营。他已经在证券交易界摸爬滚打了七年,所以,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在这些朋友们的帮忙下,他的事业很快就上了正轨。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已经发财致富。据说,在他去世时,他的资产大约价值70万镑(如果折合成现在的货币,可能价值数千万美元),每年

对亚当斯密 李斯特 大卫李嘉图的看法

1.亚当斯密的早期思想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 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亚当私密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 2.李斯特的思想是认为贸易政策应服从国家利益,服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服人 发展工农业的需要。不要把“唯利是图”的自由贸易原则作为普遍规律。每个国家各有其发展的途径与特点,适用于一切国家的经济理性并不存在。并且把保护贸易作为工业落后国家建成工业先进国家的手段。 3.亚当斯密的后期思想主要是在他的国富论中体现出来。包括1.分工理论2.价 值论3. 货币理论4.分配理论5.资本积累理论6. 赋税理论。他认为人类有自私利己的天性,因此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倘若放任个人自由竞争,人人在此竞争的环境中,不但会凭着自己理性判断,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4.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 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5.我认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价值论和分配理论是最优的,书的重点 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 这符合西方自由经济和人类文化生存发展的要求。李嘉图思想是继承了亚当斯密的理论基础,在其基础上做了相对的改进,但是其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讲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第一,来自于国际政治的困难。第二,李嘉图的理论没有考虑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的潜在优势。李斯特的思想相对而言经济性更加弱一点,主要强调个人经济通国家经济的整体性,所以在其思想中我感觉政治性更加的强烈。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研究

摘要:大卫·李嘉图,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派。劳动价值论、分配学说以及比较优势学说是其代表理论,其中,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关键词: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学说分配理论 一、简介 (一)生平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经济理论方面,大卫·李嘉图算是以为大器晚成的奇才。1799年,他27岁的时候,才第一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并开始受它影响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研究。他热心参与英国当时突出的经济问题:“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辩论。 (二)主要代表作及理论 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同时,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差别与联系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差别与联系 区别1:理论基础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是新古典主义经济的代表核心人物,二人共同提出了H-O资源禀赋理论。 区别2:理论要素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表明当生产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即只考虑了单一的生产优劣势。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区别3: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产生机理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生产不同优势产品的能力不同产生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区别4:两种理论的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a.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b.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c.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d.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e.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f.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g.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h.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i.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j.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k.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论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论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学号:3132011006 姓名:袁玉强 专业:卫生经济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正文: (2) 一、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2)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2) 三、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与矛盾 (3) 四、李嘉图价值理论的贡献 (3) 结论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上建立起来的。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评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斯密价值理论中的混乱和错误。本文将会对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及李嘉图李嘉图价值理论的缺陷与矛盾进行阐述,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李嘉图价值理论的贡献。 关键词: 价值劳动商品

引言: 斯密和李嘉图著作的出版时间相隔41年,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在《谷物法》上突出表现出来,李嘉图被看作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李嘉图那里达到顶峰。因此,想要深入了解经济学说史,就必须要了解李嘉图的理论,而劳动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了解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对我们学习经济学说史是非常重要的。 正文: 一、李嘉图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批评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私密价值理论中的混乱和错误。 1、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看到了二者的区别,但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这个不足。李嘉图认为,有些使用价值的很大的东西,如空气、水等,可以没有交换价值。在这里,李嘉图已经认识到交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前提条件,实际上指出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资承担者。 2、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的决定。李嘉图指出,斯密在论述价值决定决定时既用耗费劳动又用购买劳动,实际上是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价值标准尺度。李嘉图坚持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 3、李嘉图批评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进行,因而是第二性的因素。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他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在这种种不同的情况下,为这一或那一行业提供相等价值的资本的人可能在所得产品中获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而把其余的部分作为工资付给那些提供劳动的人。但这种分割不能影响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①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李嘉图是自始至终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如罕见的的雕像、图画、古书和古钱等,这些商品不能由人类劳动增加他们的数量,所以它们的价值不能由供给增加而减低。另一类是价值决定劳动时间的商品。马克思说,李嘉图实际上指出了,“价值规律的充分发展,要以大工业生产和自由竞争的社会,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为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1799年,他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 “金价论战”发生在18世纪末。英国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处于财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发行银行券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引起金价上涨,银行券贬值。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黄金价格》引起了所谓“金价论战”的论战。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两方,李嘉图是金属派的首领,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 英国议会1815年通过了修订的限制外国粮食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谷物法维持和提高国内粮价,使地租增加,给土地所有者带来利益。粮价提高使货币工资上升,又限制了利润的增长。因此,谷物法的存废成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的一个突出问题。李嘉图对谷物法提出尖锐的批评,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进行了激烈论战。这场辩论持续多年,直到1846年英国政府才废除了谷物法。 参加社会经济问题的辩论促进了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写作。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他不仅揭露旧法规的弊病,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如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 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他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生产的活劳动,还有投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李嘉图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他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它在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工资由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自然的制度,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当作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因此,他从不注意研究经济

大卫·李嘉图的货币数量理论

内容提要:首先,本文考察了金块论争的历史背景——十九世纪初英国的经济状况,并简要 介绍了李嘉图分析方法的特点,其次,详细阐述了李嘉图对当时货币制度的一些政策建议及 其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其中我们将看到很多当代货币理论问题的影子,充分体现了货币理论 研究的连续性。 关键词:李嘉图货币数量论英格兰银行 abstract: at first,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gold bullion controversy ---the economic status of eng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in additional, it has presented the points of ricardian analysis method; at last,it has set forth david ricardo’ s policy suggestions to coinage and his viewpoints of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we will see the shadow of some model money theory problems. key words: ricardo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bank of england 一、引言 李嘉图作为一个活跃的经济学家的生涯仅仅持续了14年(1809-1823),最初便是以一个货币 理论家的身份出现的。从1809年到1813年,他的经济学著作——出版物和通信——主要处 理的是那个时代的货币论争,李嘉图的货币思想在这一段时间内基本形成。 由于拿破仑的战车不停地在欧洲大陆上驰骋,英国被迫于1793年向法国开战,为维持大陆上 的盟国和自己部队的军事支出,政府大规模的向英格兰银行[1]透支,使该行的金银储备不断 流出,成为私人财产。于是英格兰银行在1795-1796年间一再紧缩纸币发行,结果造成流通 手段不足,迫使政府不得不发行国库券以减轻压力。由于波那巴势力的扩张,英国军费支出 不断增加,终于在1797年二月间引起了对英格兰银行的挤兑,为防止整个银行系统陷入危机,英国于是年5月颁布“枢密院命令”暂时中止了英格兰银行用黄金赎回它所发行的银行券的 义务,原打算6月即告终止,结果一直拖到1821年。英格兰银行在这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大量 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权力,流通中的纸币大大的超过了实际的货币需要量,导致纸币贬值, 即英镑汇率下降和用纸币计算的金价上升。在限制兑换的最初两年黄金的价格还维持在法定 平价,到1799年开始上涨,1804年又差不多回到了正常水平,一直持续稳定到1808年。但 在1809年金价又开始急剧上升。第一次金价的上涨曾经引起了很多争论文章,其中包括桑顿 的《纸币的信用》,同样地,从1809年开始的这次黄金涨价也引起了金价问题的论战。这就 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块主义”和“反金块主义”的论争,李嘉图是金块主义的代表人物,1809 年8月29日他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黄金的价格》,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人 的注意,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纸币贬值和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银 行券)过多,金块的升水即证明了这一点,他竭力主张恢复原先的金本位,“我竭力希望我们 能及时回头,恢复我国通货原来久已存在的健康状态,因为离开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现有的危 害和未来的破坏。”[2]接下去他又写了一本书《金块价格的高昂使银行券贬值的证明》,1810 年1月初出版,立时洛阳纸贵,引起了轰动,到1811年四月已发行了4版。以后,他的关于 货币问题的论著主要有:1811年他根据对《晨报》的三次投稿,1811年《答伯赞科特先生对 金价委员会报告的观感》,1816年《一个既经济又安全的通货建议》以及《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第27章“论通货与银行”。但后来(自1813年后)他认为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有可 能被夸大,在他看来,产品总是由产品和服务来购买,货币仅是实现交换的媒介,所以他后 期的经济学研究将注意力从货币和银行问题转到了价值理论,偶尔涉猎货币理论也主要是对 当时具体问题的论述,但是其货币思想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二、货币数量论的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