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

论语

论语
论语

论语》提要

一、关于《论语》和孔子

《论语》共有20篇,依次为学而、为政、八佾、公治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宰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每篇又分为若干章,共有480章。另外,“乡党”原来是一章,现在分为27节,仍算作一章。《论语》的分篇并不是按照篇意命名,而是用每篇开头的前两个字为篇名,如“学而”就是用篇首“学而时习之”前两个字。

《论语》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政治观、教育观,以仁为核心。政治上,要爱人,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孝义,君君臣臣子子,这是封建统治的血缘基础。教育上,提出了基本的教育方针于基本准则: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雍也》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执中而教,纠偏正倚,即所谓中庸,“求也退(过于谦虚谨慎),故进之,由也兼人(好逞强)故退之(在《论语》的先进性中亦有论述)。

《论语》版本共有三种,鲁论二十篇,齐论二十二篇,古文论语二十一篇,无“问王”和“知道”但是有两个子张篇,没有“尧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为根据,把鲁论和齐论融合为一,重新编“张侯论”。此本在汉朝极为流行,西汉儒生多以此为教本,后汉所刊刻的熹平石经,就是用的“张侯论”。古论语是汉景帝时候鲁恭王刘馀在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孔安国作注。东汉末年,学者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为《论语》作注。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版本就是以张侯论为底本。

《论语》受到学者的特别的重视,是历代封建教育的一张王牌,很多学者也纷纷为《论语》做注,以便于学习研究。较为著名的有:由何晏集解,邢昺疏的《论语注疏》,分武英殿本和阮元南昌刻本。宋朱熹从《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并加以做集注即《论语集注》,“代圣人立言”,其中含有很多封建迂腐和唯心主义思想。明朝至清朝的科考,多出于此。而清代刘宝楠父子的《论语正义》,征引较为广泛,思想取法得当,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把三国以前的所有引述论语或者和论语有关资料都依据论语原文疏注,并且加入自己的思想体会,价值不小。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是孔子思想集成者,所以要先了解孔子,才能更好了解《论语》。孔子,字仲尼,名丘,祖先是宋国贵族,生于鲁襄公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左传》记载:“夏四月乙丑,孔子卒”。孔子生于“鲁国诹邑,昌平乡,阙里”(《史记·孔子世家》)就是今天山东曲阜。

孔子的人生分为三个时期:青少年时期,政治活动时期和晚年做学问时期。少年时期,孔子家境贫寒,只有靠自己自食其力。孔子年轻时候就十分喜爱礼仪,小时候经常玩一些礼仪性的游戏。孔子十八岁的时候,给鲁国贵族看仓库,二十岁母亲去世后,孔子利用再加守孝时间,在家里创办了私塾,“始教学于阙里”(《孔子家语》),使得教育平民化。

壮年时期,由于在鲁国受到排挤,鲁昭公十七年,孔子带领弟子到了齐国,由于当时齐政治气候不好,当时孔子政治思想不是很成熟,所以没有受到重用。大约三十岁时候,孔子又回到了鲁国,受到当时国内政治舆论支持,受到重用。但是,孔子五十四岁时候,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孔子又被迫辞官,不得感叹:“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对鲁国彻底失望,离开鲁去周游列国,以求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些见闻与经历也为他整理文献做了丰富的准备。晚年,孔子根据自己周游的阅历和大量资料,通过鉴别分析,整理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在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树立了继往开来的丰碑。

二、《论语》思想体系:

论语虽然是语言集合,很杂碎,但却有相当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仁、义、礼、德,仁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其他三个方面不仅依附于仁而存在,而且又充实了仁。关于他们的关系,孔子说:“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并且孔子在《述而》中教育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才能成仁。

《说文》中对于“仁”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意思相亲相爱。《孟子》: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即把别人当做人。《论语》中“仁”包括两种意思:首先,爱人。这里的人不仅仅是亲人,而是扩大到所有人,“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种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是在阶级社会,只有阶级之爱,没有跨越阶级的爱,所以这种观点是乌托邦式的。其次,诚实。孔子讨厌虚浮,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在《宪问》中又认为克(好胜)、伐(自夸)、怨(怨天尤人)、欲(贪图名利),很难成仁。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虚伪轻浮,要“讷于言敏于行”(《里仁》),否则难以成仁。

义是体现仁的方式,指待人处事要合乎仁。《说文》说“义,从我从羊......从我从羊者,与善美意”。《原道》认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那么,孔子是如何解释义的呢?《里仁》认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怎样合乎义怎样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这里,利、义作为一种反义词出现,意思是相对的,所以“义”就是不自私自利,善于为他人着想。总体来说,义就是行为合于人。

《论语》中“礼”总共出现了74次,但没有统一的解释,所以这里不多解释,具体可以参看《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先秦文学及语言例论》、《中国古典名著总解说》。

德,可以认为是道德,是对仁的实践。《尚书·尧典》:在身为德,施之曰行。《阳货》:乡愿,德之贼也。乡愿就是伪君子的意思,这里“德”与“乡愿”是两个反义词,所以孔子认为德就是自愿的仁。有德者,首先,要胸怀开阔,气量大,能让人容人。“无伐善,无施劳”,才是真正的德者。《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没有意见)而称焉。泰伯在名利上表现了让人的气量,所以孔子认为他是德者。其次,要关怀别人,为社会谋福利,周急济难。弟子颜回家里十分贫穷,孔子就经常送给颜回粮食,周济他。对于自己的管家,孔子多给他粮食,管家不肯要那么多,孔子就让那人把多余的粮食分给周边贫的人。

也许有人问:孔子这些儒家政治思想那么优秀,为什么在当时没有流行,而风靡于后世两千多年呢?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后世封建国家并不是全部用儒家思想的,而是“外儒内发”。其次,社会稳定之后,政权稳定于一,那么统治者现在处于守天下时期,就需要儒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就像西汉叔孙通所说的,“夫儒者,难以进取,可以守成”。乱世时期,政治势力还没有归一,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争,而不是如何守,因此就不需要儒。孔子正处于春秋战国乱世,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思想在当时不被重用了。

三、《论语》进步性和缺点

从整体上来说,《论语》优点大于缺点的,并因为其光辉而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甚至被拿来做教育的读本,这与本书的进步性是密切相关的。《论语》在对生命、历史、人、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现只列举一些重要的。

首先,尊重生命,重视低级的奴隶的生命。在那时候,奴隶是不被当做人来看的,常常被用来祭祀。孔子对这种野蛮的行为非常排斥,他甚至咒骂那些祭祀者“其无后乎?”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里,孔子这样骂人确实毒了些。孔子是圣人,是不会轻易骂人的,孔子能这样咒骂,看来这种行为是多么被孔子厌弃。

其次,推己及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自己当做别人。郭沫若的《十批判书》中指出:“这种所谓仁道……就是人的发现”。孔子十分尊重别人,能体会别人的苦,并且能从心里为别人悲伤。“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以此来犒问那些丧者,与他们一起悲伤。他还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从而相互理解第三,

先进的历史观。《为政》有一段回答子张的话: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损,即变革,革除旧习;益,即创新进步,认为历史是在相互因袭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由愚昧而文明,由落后而先进,这是正确的发展观。

第四,平等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任何人,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是愿意来求学,孔子都会接受。这样就打破了以往贵族阶级的垄断教育,为被统治阶级的劳动人民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另外,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如教学相长,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而时习之”(《学而》)。这些在当时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缺点,笔者发现有两点:

首先,在鬼神问题上,孔子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甚至是回避。例如《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谈这个并不是因为他反对,而是他自己也不能说清楚。当别人问他关于鬼神问题时,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后自知”(《八佾》)。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还是没有摆脱那时候的鬼神观。

其次,关于天命观,《宰问》:知我者,其天乎!《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行也与,命也;道之废也与,命也。”他把人的成功失败归功于虚无的不现实的天命,而不发挥人力等主观因素去实现自己理想。

总的来说,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论语》是有一些缺点。但是,最主要的是它的成就,对历史而言,它的优点远远超过了缺点。

四、作者的话——个人对教育的思考:

教育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教育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结构,是育人内容方法,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古代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这样的教育模式,能为统治阶级培养既有才能又有忠心的人才。

不论何种教育模式,都会培养出人才,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一样的老师,也会培养出庸才、蠢才。所以教育者、教育模式只能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能决定受教育者、成就大小。例如,李白、朱熹成就于不同的教育模式,但是他们都是一样伟大的人物,很难判断谁的成就大;李白、杜甫,即使是相同的朝代,教育模式也是基本相同的,但是二人成就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受教育者才是决定因素。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呢?有两个大前提:首先,心术要正,教育本一种修养,心术正促进修养,相反,好的修养会树立好的名声,那么你的东西才会被人欣赏。秦桧是个大才子,书法相当好,但是因为名声不好,所以很少有人提及他的文学成就。后人评价曹植“以位卑而溢价”,也是从侧面反映了评价文学地位时,其他因素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心静,心静才能安心,心安才能专心,心专才能有所探索。一个心思毛躁的人,怎么会有恒心去研究,试看古代的重大史书修撰,哪个不是耗费了几年甚至几十年?

那么是不是说教育家就没有什么作用了?不是的。教育家作为总结者,总结自己和前人的学习方法、教育模式,以供后人学习。人有三六九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总结者悟出的道,别人不一定悟出;前人悟出的道后者不一定悟出。然后同时代和后代的教育,就以教育家思想体系为中心而传播。这样,学习者就通过间接渠道获得,从而减少自己探索所走的弯路。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每个朝代都要探索,而不接受前人探索的真理,那么历史如何会进步?每个教育者都是教育史的一层阶梯,正是有了这一层,才会有下一层。

并不是具备了以上两种就能培养人才,产生丰富的文化。那么,什么样的时代的教育最容易产生丰富文化,时代和文化是什么养的关系?第一,盛世。历史上两大盛世王朝-----汉和唐,二者在文化上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对国内国外都产生深厚影,甚至现在,

日本还保留着许多唐朝文化。那么,是什么创造了丰厚繁荣的文化?经济的强盛是根本原因,“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过的好了,人民生活安逸了,才有心情创造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强盛的时代容易产生繁荣文化。第二,乱世。“国家不幸诗家幸”(赵冀),文化也是一样的,乱世激起知识分子的爱国心、责任心,“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纪念刘和珍君》,《华盖集续编》,《全集三》p274),正是知识分子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和高尚的历史责任感,才在乱世中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文章。

教育的作用,一方面育人,但是另一方面也把各式各样的人变成一样子的人,把原来有风格的人变成没有性格的人,教育教给人怎样虚伪,怎样掩饰不合于社会的东西,怎样和于社会,以至于后来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胡适的日记》第32页中谈到教育的功用时候说:教育的公用在于给我们带上一副眼镜,使我们看得更高些,看得清楚些,平时看不出的毛病现在看出来了,这就是教育收工的证据。但是能达到这样的有多少?

关于教育方面,我还有两个问题:

古代的大多文人,如屈原、司马相如、司马迁、班固、李白、朱熹、欧阳修、纪晓岚他们不但是大文学家,而且还都有从政的经历,但是现在,大文学家很少,并且很少有从政的,文学工作者大多是从事于教育工作。现在教育的人才,是“专业”的,没有“兼职”的,为什么?

2、孔子之前有思想家吗?如果有,那么是谁,他的思想体系是什么样的,成为一种体系没?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之前没有?难道思想家的出现,需要特定的时代因素?孔子当时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其次就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时期。能不能这样说:封建社会产生教育家?

参考文献: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2

辛冠洁、丁健生,蒙登进主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山东:齐鲁书社,1980

③朱葵菊著、中国传统哲学、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

④王均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⑤杜任之、高树帜著、孔子学说精华体系、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⑥李冬君著、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⑦中华孔子研究所著、孔子研究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

《论语》与民族精神 作者:郭继承 论文摘要: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造性转化,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论语》为解读的范本,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不是拘泥于传统文化的典籍的具体的话语和结论,而是着眼于分析文化典籍背后所反映和体现的精神内核,及其对民族精神的贡献;在具体的结论上,本文认为《论语》一书所体现的强烈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反思的精神、兼容兼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精神、高尚的操守精神、对社会的责任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进步和发展中有着长久的价值。 关键词:论语文化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当前很多朋友们讨论的问题,尽管其中争议的问题很多,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的支撑力和原动力。民族精神更多的是从人的精神层面而言的,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中,一方面先进的优秀文民族文化滋养培育了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民族精神激励、促就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学习和传播;二者是互动的关系。结合到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民族精神的问题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分析,毋庸置疑的结论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几个文明悠久的民族,只有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历经风雨磨难而更坚强。这其中的究竟固然十分复杂,但有一点是可确证的:那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创造和培育的动力与源泉,在中华民族的维系、整合与进步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也十分有意义的从民族精神层面解读中华民族生命力和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密码,以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中华文化的体系与内容庞杂,在许多方面都有熠熠生辉的成就与贡献。在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而《论语》更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与源头,本文拟就把《论语》作为解读民族精神的一个范本,从《论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角度,解析《论语》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滋养和贡献。 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典籍,提供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或话语,不仅仅是一个带有历史痕迹的死的东西,因为具体的知识或话语受环境、时间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很大,往往会因为历史的变动而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优秀典籍更重要的价值是他所包涵体现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浇灌、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使社会的进步不仅有了面对困难的智慧,还有一种永不枯竭的厚重的精神的原动力与支撑力。这可谓写此文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鉴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的文化形态与特质是同于西方的文化的,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有适合自己特色方法和视角。比如:就古希腊的文化而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开辟了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的先河;而中国的文化一直到近代以前,还是处于多学科杂糅的状态之中。这种不同就使得我们在思考中国文化的若干问题时不好就西方一些模式和学术习惯对中国进行研究。在学术的思考与研究中,也有一个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用当前时髦的术语也就是有个语境的问题。《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方

《论语》简介——推荐阅读

论语导读 一、《论语》简介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文学理论等。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指对自己或他人语言的记录和摘录)。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二、《论语》的影响力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就是说《论语》是最精深的政治学。朱熹将《论语》编入四书,成为科举考试最基本的教材。就是说《论语》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基石。《论语》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三、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出生于鲁国陬(zou)邑。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分别为:《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

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duo)”,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孔子的学生 孔子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孔门优秀学生有: 1、颜回: 字:子渊,亦颜渊,鲁国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得意门生。——大智若愚成一家,呕心沥血理《易经》。自汉代以后,子渊被列为七十 二贤之 首,他吸取了孔子儒学之精髓,并创立“颜氏之儒”;《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有一口饭吃,一点水喝,就算是在烂屋小巷子里生活,子渊依旧自得其乐),这说明子

论语中人物分析

论语中人物分析

从孔子弟子中观子路形象 摘要:孔子弟子三千,能者七十二,在这众多的弟子中,最多出现在《论语》中的也是最多被孔子责备的就是子路,而子路恰恰是这众多弟子中颇有成就的一位。那么子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文将要论述的就是子路为何频频被孔子责备,和孔子之间又是怎样的师生关系,子路究竟是何种个性,作者又是怎样看待子路为人做事的。 关键词:子路之直子路之勇子路之忠子路之礼子路之行子路之志 《史记*孔子世家》里说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深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而见于《论语》者仅三十六人,而这三十六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也是被孔子责备最多

的就是子路了。 《仲尼弟子列传》这样介绍子路:仲由,字子路,也称季路,卞人,小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毅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弟子拜师多为慕名而来或者意图学习为人处世为政之道,而子路则是孔子以“礼”驯服而拜师的,大有点唐僧收取孙悟空的味道,而实际上子路的个性确实是和孙悟空有些相像的,在《论语》中大量而频繁的“曝光”使得我们对他产生了很深的印象,勇敢、刚强、直率、鲁莽但也不乏智慧。孔子也曾这样评价他:野哉,由也!但子路也终不负孔子厚望,为政一方并且也做出了一番成绩。孔子去蒲邑去看望子路时四下展望之后赞叹道:善哉由也!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做出一番成绩的弟子却屡屡遭到孔子的责备呢,责备的同时又对他有深切的了解和厚望?恐怕我们要从子路的性格特征来分析了。

和孔子其他弟子不同的是,子路对孔子的言行有不满或者不理解时就会直接当面的说出,毫不留情。相比较颜回的说话和做事技巧而言,子路确实是有点莽夫的味道,不过倒也莽撞的可爱和真诚。孔子要去拜见卫国的夫人南子时,子路不高兴了,因为南子的名声不好,“美而淫”。孔子很无奈,只得当着子路的面对天发誓,以表示自己的清白。所以孔子有时也难免说道:有是哉,子之迂也!而且当孔子夸赞他时他也从不遮瞒自己的喜悦,也不会装作谦虚谨慎的样子。当孔子夸赞颜回而子路有意见时,他就一定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并非是他小肚鸡肠只是因对人真诚仁义所以也就无所顾忌。但我们知道孔夫子可是个聪明人,懂得因材施教,所以对子路也很少用词委婉或者运用迂回术,责备时就直接的责备,夸赞时就直接夸赞,因为了解子路的个性所以不断的用言语来打击他,从而激励他,使其进步,还告诉他“六言六弊”之法。当然,子路也能体会到孔子的良苦用心。

《论语》中的管理

感受《论语》中的管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们思想和言行的书,其中的思想便是中国管理思想的源头。我们知道,《论语》是中国哲学的颠峰之作,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其中的管理哲学和方法才是其精髓。并且这种管理哲学是基于对人的研究和影响的,也就是说,《论语》所显示的管理哲学正是适合《论语》所塑造的人群的。一个深受《论语》思想影响的民族,必然适应《论语》所推行的管理哲学。 《论语》中的管理思想历来为众多政治家所运用,尤其是自西汉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学便始终占据着政治管理的中心地位。然而,历来《论语》中的管理学都是被用来治天下了,并没有被企业界所广泛研究和利用。但是我相信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之中,《论语》管理思想同样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也许我们做不到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肯定能够从《论语》中寻找到适合当下企业管理的思想。 大略地说,《论语》是一部政治管理哲学著作。不过,《论语》的政治管理核心理念是以德治为内涵的人治思想,并且对于在位者、从政者和立志从政者都从个人修为上提出具体的要求,所以从表面上看,《论语》更多的内容像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范。而正是这些治国的道理、从政的原则和为人的规范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极大参考价值。 《论语》末章《尧曰》,明确提出治国的方法、途径和心态。方法基本是采用带有法家思想的制度来约束人,途径则是纯粹仁儒思想的爱护人,而所谓“宽、信、敏、公”贝y是对执政者心态上的要求。三个方面无不是关乎一个“人”字;至于从政的原则,即所谓“尊五美,屏四恶”,也都是就人的好的品质和坏的行为而言;最后一章讲个人修为的目标时,很明确地说是“知命”、“知礼”和“知言”,更是直接是解决得人的事了。而最后一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更加直接地回归到“知人”的本源上来。 为何“知人”是本源问题?我们可以回到《论语》开篇的《学而》第一章来。“学而时习之”,是讲自身所学能够运用于社会的发展,是最高形式的利用;“有朋自远方来”,是自身所学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使其受到教化影响;最不理想的是“人不知”,世人不理解,那么也可退而修为自身。很明显是“利世、利人和利己”的三个层次,也确实如朱子之所言的“入道之门”,看《论语》全文,其实无外乎

论语中经典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论语》随笔

《论语》随笔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那么,根本是什么呢?在儒家思想里,就是“孝悌”。儒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那么他长大后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今天我们不主张孩子对父母盲目服从,强调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希望孩子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有些人对此理解有误,有些家庭中长幼不分,孩子任意使唤父母,当起了“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家庭氛围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成才。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取之不尽的情感宝库。一方面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她)的爱,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懂得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回报他人的爱。长幼有序、互敬互爱的家庭伦理关系像一片温暖的土壤,能滋养孩子的爱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奉献,积极与人合作,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一章言辞简洁,却道出了人生的两种至高境界。一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对自己的言行品质很有信心,自己的言行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无论别人是否理解,都能淡然处之,这才有了控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自信与洒脱。因为在孔子心目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与他人知不知晓无关,关键在于自身。 另一种境界则是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此话一出,真让人肃然起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就算是自己的言行不能够被他人了解,也要尽力去了解别人,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我们就要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是孔子治理天下的主张。怎样实现以德治天下呢?主要的是为政者自己不断学习、修炼,不断完善自己。只有你自己这颗“北极星”闪闪发亮了,群星才会来环绕,天下之人才会归顺与你,向你学习。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先秦时,国即是家,所谓家国一体。在这样的语境下,说“修己之德”就是“治我之国”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国不会很大,君之所为,民皆知之,这样私德与功德的吻合度很高。所以,儒家重仁政、主德治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学》讲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主要是修德。 这章强调治国者的德行,隐含“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意思。其实,不管是治国者,还是政治家、治校者、治班者……道理都是相同的。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

诵读《论语》,感悟成长

从四年级开始,我有幸接触到了传统文化《论语》,每天的第三节课时间是我们全校师生的经典诵读时光,想想刚开始那些日子读论语的感受,仍然记忆犹新。刚开始就是感觉有些难懂,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好多子曰、之呀、乎啊、者啊、也的,读起来很是绕嘴,读通顺都难。后来经过老师的带读和讲解,才觉得它确实有道理,也有意思多了。比如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且认真研究里面的知识,就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这种学习方法就像老师似的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知识。”还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 这个暑假,老师布置我们每天诵读《论语》,每天在班级群打卡,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每次打开《论语》,就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仿佛和一个充满睿智的人对话,所以我特别珍惜诵读的时光,每次坐在靠窗的位置,呼吸着窗外清新的空气,开始大声读诵起来,不敢走神,生怕读错字的发音,每每读完,身心安定了下来,心平气和,有时,心情不佳、有点郁闷,读上几遍,便神清气爽,好象把内心的抱怨之气读出来似的,身体轻松许多。读久了之后,渐渐就会背了,不用看书,就能背下来。现在我能够背诵前五篇了。 每日坚持诵读,对我来说,不是负担,反而变成一种快乐的期待,内心一天天也有了变化,人也精神了,口齿也开始变得清晰。而且,似

乎信心也一天天地增长,心情也越来越快乐。 《论语》真好!它能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美好。我越来越喜欢经典诵读了,它会陶冶我的品格修养,成为一个浑身散发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文明人。让我们与经典同行,让经典伴随我们一生! 读《论语》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在朗朗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 初读时,只觉晦涩拗口,那些古代的发音让我有些心烦意乱,可逐渐地,那些拗口的词句在嘴里变了味,一串串读下去,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古韵,以往在我眼前漂浮的字符,都变成了穿着黑白舞衣的小精灵,调皮地发出清脆的笑声。 读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仿佛看见一青衫男子端坐在朴素的木桌前,桌上一盏昏黄的油灯,忽明忽暗地映着他蹙眉低想的脸,月光温柔地流泻到他身上,撒落一地芳华。 读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论语大全

读《论语》心得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 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

论语中的管理学

论语中的管理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所周知的《论语》开篇文字,文字之浅显在《论语》中也不多见,尤其前两句广为传诵。然而,这段语意浅近的文字却道出了一个经理人面对不同境遇所应该持有的心态。 从字面上看,孔子首先说:“学到了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又时常得到实践,不是很愉快吗?”诚然,一个经理人,满腹才能而且能够得到企业任用,得到施展发挥的机会,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际遇;接着,孔子又说出另一种情况,就是即便没有被任用,而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和我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因为,至少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自身的潜在价值;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不知”,即“我的才能不被别人认可或了解”,那么,孔子说也要做到“不怨恨”,要继续保持自信。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一个经理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保持的良好心态,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经理人,必须始终把“学习”作为一个首要的目标。在不被人们了解的时候,不怨天尤人,而仍要学习;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学而时习之”当然是策划人的理想追求了,同时也说明了“学”的重要性:被任用的前提是“学”,“学”的目的是被任用。

——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这样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曾经有许多年轻学生问我怎么提高管理技能和经营知识,我一般都要建议他先放下好高务远的想法,去企业打工,在接触企业实际的情况下,有所感悟。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这就是我常说的“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当然,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在他40岁之后,那时候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学说缺乏实际的政治环境,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的好机会,“人不知,而不愠”也有自我开脱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愿意看到的情况啊! 《论语》开篇,没有讲述什么人生大道理,而是开门见山讲做人的心态,不知是《论语》编纂者的良苦用心,还是仅仅是巧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佚名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佚名 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六年级议论文 : 《论语》伴我成长_1000字

六年级议论文:《论语》伴我成长_1000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朗朗上口的诗文,这深奥朴素的语言,都出自于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 《论语》中。 小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给我念《论语》。不过,那是我什么 也不懂,只能牙牙学语的跟着妈妈摇头晃脑的朗读。 现在,我长大了。从这个段智慧的话语中,我也明白了很多。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它揭示了人间 的两种快乐“悦”和“乐”,这种快乐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你 就会获得。这段话告诉我:学习并时常实行复习,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你,也很值得高兴;别人不了解你而自己并 不愤恨,这样的人才是君子!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的不但仅学习,在成长方面我也懂很多。其实,一个人的成长,都不外乎三种事。就 是对于别人,自己和社会要学会实践。我们首先要先学会学习,这是 一定要做好的。不过,单纯的学习也是不够的,因为人是要在社会上 生活的,很难脱离群体。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很重要,要做到 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我们交到一个益友时,既提升了学习,又 增加了个朋友,何乐而不为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准确的理解 自己,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真正的做到提升修养,接受磨练。 成为真正的自己。 去年,我在班中成绩不错,导致太自以为是,认为我总比他们强。不过,当我洋洋得意时,一个小小的三乘三魔方吸引了我的眼球,只 见同桌只用一会儿的功夫,便毫不费吹灰之力把打乱的魔方拼成了六面。这让我看的眼花缭乱、心服口服,我顿时知道了原来我并不是什 么都在行,什么都会,还有很多比我厉害的人。这时,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脸不觉已经羞的像煮熟的虾 似了。于是,我拜了那个考试总是倒数第一的同桌为师傅来教我拼魔

论语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 国学经典《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书共20篇、492章,11705个汉字,首创"语录体" 。《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著作结构如下: 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 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 1 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我的答案:D 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我的答案:D 3 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我的答案:D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我的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已完成

1 文化的本质是()。 ?A、人化 ?B、教化 ?C、入圣 ?D、得道 我的答案:A 2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论语》《老子》《孟子》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D、《春秋》《战国策》《论语》《史记》我的答案:A 3 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我的答案: 4 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我的答案:× 5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6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 1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A、王阳明 ?B、王重阳 ?C、王夫之 ?D、王德威 我的答案:A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我的答案: 3 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我的答案:× 4 “学而时习之”,孔子之学有“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而又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说他自己:“志于学”,是说孔子有志于学,立志要学习;“三十而立”指孔子三十的时候已立业,学说已渐成体系,(用在现在的人身上大概是事业小有建树的意思);“不惑”遇事明辩不迷惑,少疑惑;“知天命”,所谓“不怨天,不尤人”,懂得了天命,正确看待自己;“耳顺”说各种话都能听能容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中义,小人看中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1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论语》与现代教育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孔门弟子所著的《论语》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为21世纪的我们,要积极从古人身上吸取宝贵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教育孔子古代现代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生活与春秋诸侯割据的时期,其时王室衰微,百家争鸣,私学兴起,而儒家成为百家之中重要的一派。孔子广收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平民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长期的从事教育工作中,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由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儒家思想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即使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抛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仍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儒家的教育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的,是一种君子教育,人文教育。这种教育思想,是德智统一,然后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孔子教育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以“文、行、忠、信”(《述而》)为“四教”。以仁爱为核心,发挥道德与智能的作用,在社会上立足。这种人才观也成为许多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参考依据。诚然,道德是人依以立足社会的基本准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准绳,使得社会安定和平。 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必须要过强的才干,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六门课程,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教育三部分。这三部分是人们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古代的儒家教育思想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一个人要成材,与他的理想是有很大关系的,孔子非常注重立志的作用,他以自己为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可见孔子对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他早年的立志,并说明了学习的最佳年龄。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因此他要求弟子要有远大的志向,甚至骂请教学稼、圃的樊迟为“小人”,这虽是他历史与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君子教育在物质贫乏的古代社会尚且有颜渊等人去实行,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候,我们更不能贪恋物质上的享乐,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为理想而奋斗的学习实践中去。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单元,有一定的交际圈子,因此要学会与人相处,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交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 《学而篇第一》 1- 1、【学而时习之】一一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2、【不亦乐乎】一一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 3、【犯上作乱】一一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 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 4、【巧言令色】一一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 3 ):巧言令色,鲜矣仁!” 1- 5、【一日三省】一一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 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 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一一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

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 8、【行有余力】一一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 6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一一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 7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 ------------------------------ 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 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 11、【慎终追远】一一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2、【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论语学而》(1 10):失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13、【小大由之】一一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1 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4、【敏于事慎于言】一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1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5、【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1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16、【精益求精】一一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1 15):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 17、【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1 15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篇第二》 2- 1、【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

《论语》学习心得

《论语》学习心得 孔子的人才成长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至打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

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一一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论语》学习心得2 《认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即所谓万事皆有定数,佛家有皆有因果也是此意。“大人”可以解释为长辈、长官、长者或也可以理解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子 先前比你阔得多了。”那是无根据的妄自尊大。比较起来,手里有权,口袋里有钱,或者有那么一技之长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思想家王夫之说得很是透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