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_王兴强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_王兴强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_王兴强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_王兴强

2004年海洋湖沼通报

Transactions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 y N o4文章编号:1003 6482(2004)04 0094 07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王兴强1,马 2,董双林2

(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市222005;2.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03)

摘要: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1988年由张伟权教

授引进我国。本文对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凡纳

滨对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养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S966.1 文献标识码:A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白腿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它具有头胸甲小、含肉率高、抗逆力强、生长快、繁殖期长、耐高密度和低盐度养殖、便于活虾运输等优点,是世界对虾养殖的三大品种之一。我国于1988年由张伟权教授引进,1994年批量育苗成功。现已在全国沿海养殖,由于其耐低盐度,许多内陆地区也试养成功,我国年产量已达12万吨。

1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

1.1 分类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甲壳纲(Crustacea)

十足目((Decapoda)

游泳亚目(Natantia)

对虾科(Penaeidae)

滨对虾属(Litop enaeus Perez Farfante,1969)

学名:Litop enaeus vannamei(Boone,1931)

1.2 形态特征

凡纳滨对虾外形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酷似,成体最长可达23cm,正常体色为青蓝色或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额角稍向下弯,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过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短,与腹部长度之比为1:3;体长而侧高,略呈梭形;额角侧沟短,止于胃上刺下方;头胸甲具肝刺和鳃角刺;第一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

第一作者简介:王兴强(1975 ),男,山东济宁人,博士,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2004 03 01

相等,约为第一触角柄长度的1/3;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1.3 分布

凡纳滨对虾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以厄瓜多尔最为集中。

1.4 生活习性

1.4.1 摄食

凡纳滨对虾属杂食性种类,偏动物性食性。自然水体中,在幼虾期,主要以水生昆虫幼体、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动物尸体、有机碎屑等为食;成虾期食物组成多样。对饲料的固化率要求较高,但对动物性饵料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只要饵料成分组成中蛋白质的比率占25%以上,即可正常生长。繁殖期间,尤其是性腺发育中、后期,摄食量明显增大。

1.4.2 对温度和盐度耐受性

凡纳滨对虾忍受的高、低温极限为41 和4 ,生存的水温为6-39 ,在18-35 水温范围内均可摄食和生长,而在24-33 摄食和生长较好,且随温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的摄食和生长增强。30-33 是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摄食的最适水温,在此温度下摄食和生长均可达到峰值[1]。

凡纳滨对虾可以适应的盐度为0.5-50,最适盐度为15-35。虾苗经淡化后尚可在微盐水池塘中养殖,但口味略有下降,所以,在收虾前1-2周,应逐渐提高盐度。

1.4.3 pH 值

凡纳滨对虾在pH7.5-8.5的弱碱性水中生活较好,低于7时生长受限制。

1.4.4 溶解氧

溶解氧在6-8mg/L 时,凡纳滨对虾生长较快;在粗养池塘中,溶解氧可在4mg/L,但勿低于2mg/L 。

1.5 生长

生长快,在水温25-33 中,经70-80天体重可达到15-20g,最快的58天体重达16.6g ,在北方池塘中饲养较好的三个月可达体重25g 。

1.6 繁殖与幼体发育

池养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卵巢不易成熟。但在自然海区中,一般在12个月以上,头胸甲长度达到40mm 左右时,便有怀卵的个体出现。凡纳滨对虾的繁殖期较长,在主要分布区周年可见怀卵亲虾。凡纳滨对虾具开放性纳精囊,繁殖顺序是:蜕皮(雌体)-成熟-交配(受精)-产卵-孵化。凡纳滨对虾多在产卵前二到十几小时的日落时分交配。卵呈豆绿色,直径0.28mm 。水温28-31 、盐度29时,12h 受精卵发育成 期无节幼体,再经6次蜕皮发育成 期状幼体。 期状幼体蜕皮3次变态为糠虾幼体,再经3次蜕皮变为仔虾(共历时约12d)[2]。

1.7 疾病

关于凡纳滨对虾的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王吉桥[3]

作了详细的论述。凡纳滨对虾的主要疾病有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肝胰脏细小病毒病(HPV )、红体病(有噬水性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细菌引起),还有由细菌引起的烂眼病、烂尾病等。在美洲尚有桃拉综合症病毒病(TSV)及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 NV),但目前在国内尚未发现。该虾对白954期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96海 洋 湖 沼 通 报 2004年

斑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带有白斑症状的虾仍可以养成到商品虾,但当与细菌等并发感染时则死亡非常严重,这是目前威胁凡纳滨对虾养成的主要疾病。

对虾的暴发型病毒病原来自水生物(主要是甲壳动物),因此,隔离病原就是隔离可能染病的水和带病载体。目前国内外成功可行的隔离病原的方法主要有:高盐水(卤水)兑淡水、井盐水兑淡水、低盐(5以下)淡水(半咸水)和工厂化封闭式循环养殖。

2 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生态学

2.1 密度

密度是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凡纳滨对虾逐渐从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化发展。但是,人们往往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片面强调高产,忽视养殖水域的生物承载能力,超密度、超负荷放养,导致水环境恶化。因此,掌握合理的对虾放养密度一直是水产养殖技术所十分强调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具体实施中普遍带有经验性。

在自然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种群密度为0.25-3.0尾/m2;当高于2.5尾/m2,其生长受到抑制[4]。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密度呈负相关的关系[5,6]。Williams 等[7]通过28.4、56.8、85.2、113.6、170.4、227.3和284.1(/m2)七个密度梯度,得出凡纳滨对虾生长与密度的线性方程为y=-0.00717x+7.39(r=0.623)。

2.2 盐度

凡纳滨对虾适应的盐度范围很广,等渗点在25盐度附近[8]。但关于其生长最适盐度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Samocha等[9]报道,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最适盐度为2-8;Ogle等[10]报道,其最适盐度为4-8;Bray等[11]报道为5-15;Laramore等[12]报道为30;而Ponce-Palafox 等[13]报道为33-40。文献报道的凡纳滨对虾生长最适盐度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盐度的适应时间、盐度范围、个体大小、发育阶段和饵料种类等的不同。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虾蟹类主要摄食配合饲料。Rosas等[14]研究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摄食的影响,发现在盐度15以下的摄食量显著高于盐度5和30。

凡纳滨对虾对低盐度环境有很强的耐受力,使开发低盐度水域的凡纳滨对虾人工养殖成为可能。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凡纳滨对虾的淡化养殖技术的开发与成熟,淡化养殖开始走向了中兴。但是,由于淡化养殖场大多数地处内陆,养殖水源为江河湖水,自净能力远不如海洋,且大部分水源由于工厂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给方兴未艾的对虾淡化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凡纳滨对虾可通过血淋巴的渗透调节和离子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盐度的变化,具有二重性:在高盐度,凡纳滨对虾需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保持体内的正常水分;在较低的盐度条件下又需要摄取足够的盐分,排掉多余的水分。在这种渗透压主动调节过程中,凡纳滨对虾要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以适应外界的盐度变化,因而代谢率升高[14]。不过,凡纳滨对虾代谢率对盐度反应的差异可因驯化时间、个体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异。Villarreal[15]研究发现,长时间的盐度驯化可消除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代谢率的差异。

2.3 温度

Ponce-Palafox等[13]报道,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 ;而杨锋等[16]报道为

28-32 。Wyban 等[17]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最适温度受发育阶段的影响,小于5g 对虾的最适温度高于30 ,而大于5g 对虾的最适温度为27 左右,这与自然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在生活史中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温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可用温度系数Q 10来表示:Q 10=(G 2/G 1)10/(T2-T1),即温度(T)每升高10 所引起的生长率(G)的变化。Wyban 等[17]研究发现,在23-27 温度范围内凡纳滨对虾Q 10的数值较大,表明凡纳滨对虾对此温度范围的细微变化比较敏感(表1)。

表1 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的温度系数Q 10

T able 1 T he temper ature coefficient Q 10for different sizes of L.vannamei

体重(g)

温度范围( )23-2727-3023-303.9

5.34 1.60 3.1910.8

11.73 1.57 4.9516.0

4.570.60 1.92

注:参考W yban 等[17]温度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1)有利于生长的代谢强度增加。在适温范围内,凡纳滨对虾的代谢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5]。(2)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凡纳滨对虾自身的调节能力:低于适温时,代谢活动降低;高于适温时,代谢强度加大,能量无法积累或已经积累的能量被消耗。

2.4 溶解氧

溶解氧是凡纳滨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凡纳滨对虾的生长。McGraw 等[18]研究发现,在15%-65%溶解氧饱和度范围内,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成活率与溶解氧饱和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陈琴等[19]对2种规格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长53.33mm ,体重1.48g 的凡纳滨对虾耗氧率是0.4493mg/g h,窒息点0.6663mg/L;平均体长70.88mm ,体重3.49g 时,耗氧率为0.3004m/g.h,窒息点1.0186mg/L 。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耗氧率在一昼夜中有两个高峰(19 00和21 00),第一高峰略高,这与其昼伏夜出的活动习性有关,此时增加投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崔莹等[20]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3.14-3.27cm )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溶氧量的降低而增大,呼吸类型不属于顺应型。昏迷点和窒息点随盐度增大而减小。

2.5 氨氮

氨氮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有毒物质,在高浓度时对虾蟹类有致死作用,即使在低于致死浓度的条件对对虾生理功能如氧消耗、氮排泄、ATPase 活性及渗透压等也有显著影响。氨氦在水中以离子铵和非离子铵两种形式存在,其中非离子铵因不具电荷,具有相对高的脂溶性,故容易透过细胸膜,是总氨氮中对生物起毒性作用的主要部分。Lin 等[21]研究发现,总氨氮和非离子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55mg/L 和0.16mg/L;而孙国铭等[22]研究发现,总氨氮和非离子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67mg/L 和0.201mg/L 。因此,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由于氨氮是974期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98海 洋 湖 沼 通 报 2004年

甲壳类动物蛋白质分解代谢后的主要产物,M artinez-Cordova等[23]研究发现,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可减少凡纳滨对虾氨氮的排泄量。

2.6 营养因子

2.6.1 饲料营养成分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虾蟹类生长所需的能量主要从饲料中获得。李广丽等[24]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在42.37%-44.12%蛋白水平其生长速度最快。凡纳滨对虾是杂食性虾类,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较高。Rosas等[25]研究了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发现饲料中添加6%-23%碳水化合物可促进生长。

凡纳滨对虾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能量代谢底物的利用能力受环境因子的调节。Omondi等[26]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体内蛋白酶活性提高、淀粉酶活性降低,蛋白质提供能量的比例增高而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减少。Racotta等[27]研究发现,随着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提高,凡纳滨对虾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减弱,利用脂肪的能力增强。最近,黄凯等[28]研究发现,饲养在2盐度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26.7%蛋白)低于28盐度饲养的凡纳滨对虾幼虾(33.0%蛋白);而Robertson等[29]研究发现,饲养在45盐度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蛋白质需要量(45%蛋白)高于饲养于12盐度的凡纳滨对虾幼虾(35%蛋白)。

营养因子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特殊动力作用(SDA)的影响。由于SDA主要是由蛋白质代谢引起的,饲料蛋白水平对SDA具有相当大的影响。Rosas等[25]研究发现,摄食高蛋白质饲料的凡纳滨对虾的代谢率大于摄食低蛋白饲料的对虾。

2.6.2 投饵频率

近年来,随着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发展,对投饵的科学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如果投饵方式不当,不但饲料不能均匀喂给每尾虾,致使虾的生长参差不齐,还会造成饲料浪费,养殖成本提高,饲料效率降低。Robertson等[29]研究发现,在1-5次/天的投饵频率范围内,提高投饵频率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高于5次/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而Velasco等[30]研究发现,在3-15次/天的投饵频率范围内,提高投饵频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无影响。文献报道的投饵频率和生长关系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投饵水平、密度范围和饵料成分等的不同。

3 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自Edwards[4]开始研究凡纳滨对虾的自然种群密度以来,各国学者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凡纳滨对虾的四种养殖模式,即粗养(密度<5尾/m2)、半精养(密度5-15尾/m2)、精养(密度>30尾/m2)和工厂化养殖(密度>200尾/m2)。

目前,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生态学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单个因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对代谢的影响仅限于温度、盐度等因子,以后应加强(1)密度、溶解氧、氨氮和营养等因子对凡纳滨对虾代谢的影响的研究,(2)密度、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间的组合效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研究和(3)凡纳滨对虾生物能量学的研究,建立凡纳滨对虾的能量收支模型。

参考文献:

[1] 陈昌生,黄标,叶兆弘,等.南美白对虾摄食、生长及存活与温度的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2001,6(4):

296 300.

[2] 王广军.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00,27(3):128 132.

[3] 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技术5.主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水产科学.2003,22(3):51 52.

[4] Edwards R R C.F ield experiments on g rowth and mortality of Penaeus vannamei in a M exicancoastal lagoon

complex.[J]Estuar.Coast.M ar.Sci.1977,5(1):107 121.

[5] Wyban J A,L ee C S,Sato V T et al.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shrimp growth rates in manure fer tilized

ponds.[J]Aquaculture,1987,61(1):23 32.

[6] M artinez Cordova L R,Po rchas Co rnejo M A ,V illar real Colmenares H et al.A lternate culture of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and y ellowleg shrimp,Farfantepenaeus californiensis,during the summer fall and fall winter seaso n in So nora,M ex ico.[J]Jour nal of Applied Aquaculture,1999,9(3):67 73.

[7] Williams A S,Davis D A ,Ar nold C R.Density denpedent gro wth and survival of Penaeus setiferus and Pe

naeus vannamei in a semi closed r ecirculating systerm.[J]Journal o f the Wor ld A aquaculture Societ y,1996,27(1):107 112.

[8] Castille F L ,L aw rence A L.T 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the osmot ic,sodium and chlo r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hemoly mph of eur yhaline shrimp of the genus Penaeus.[J]Comp.Biochem.P hysiol.A,1981,68,1:75 80.

[9] Samocha T M ,Lawr ence A L ,Pooser D.G rowth and survival of juv enile P enaeus vannamei in low salinit y

water in a semi closed recirculat ing system.[J]Isr aeli Journal of Aquaculture,1998,50(2):55 59.

[10] O gle J T ,Beaugez K,L otz J M S.Effects of salinity on surv ival and grow th of postlarv al P enaeus van

namei.[J]Gulf Resear ch Reports,1992,8(4):415 422.

[11] Bray W A ,Lawr ence A L ,Leung T r ujillo J R.T 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grow th and survival of Penaeus van

namei,wit h obser vations on the interact ion o f IHHN virus and salinity.[J]A quaculture,1994,122:133 146.

[12] L aramo re S,Laramore C R,Scarpa J.Effect of low salinity on gr owth and survival of postlarv ae and juve

nile L itopenaeus vannamei.[J]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1,32(4):385 392.

[13] P once Palafox J,M artinez Palacios C A,Ross L G.T he effects o f salinity and temperatur e on the gr owth

and survival r ates of juvenile w hite shrimp,P enaeus vannamei,Boone,1931.[J]Aquaculture,1997,157:107 115.

[14] Rosas C,Lopez N ,M ercado P et al.Effect of salinity acclimation on oxy gen consumption of juv eniles of the

w hite shr imp L itopenaeus v annamei.[J]Journal of Crustacean Biology ,2001,21(4):912 922.

[15] V illar real H.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 n t he ox ygen consumption of laboratory produced Penaeus

v annamei postlarvae.[J]Comp.Biochem.Physiol.1994,106A (2 3):331 336.

[16] 杨锋,蔡强,叶妃轩等.南美白对虾封闭式生态养殖试验示范.[J]中国水产.2001,11:56 59.

[17] W yban J,Walsh W A,Godin D M.T emper ature effects on grow th,feeding rate and food conversion of the

Pacific whit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J]A quaculture,1995,138:267 279.

[18] M cGraw W,T eicher t Coddington D R ,Rouse D B et al.Hig her minimum dissolv ed ox yg e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 Penaeid shrimp yields in earthen ponds.[J]Aquacultur e,2001,199(3 4):311 321.

[19] 陈琴,陈晓汉,罗永巨等.南美白对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测定.[J]水利渔业.2001,21(2):14 15.994期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100海 洋 湖 沼 通 报 2004年

[20] 崔莹,臧维玲,马海娟.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和海水盐度的相关关系.[J]上海水产大学

学报.2003,12(1):76 79.

[21] L in Y C,Chen J C.Acute to xicity of ammonia on L itopenaeus v annamei Boone juveniles at different salinit y

lev els.[J]J.Ex p.M ar.Bio l.Ecol.2001,259(1):109 119.

[22] 孙国铭,汤建华,仲霞铭.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J]水产养殖.2002,1:22 24.

[23] M artinez Co rdova L,Campana T or res A,Porchas Cornejo M.Dietar y protein lev el and natural food man

agement in the culture of blue(L itopenaeus stylirostris)and white shr imp(L itopenaeus vannamei)in micro cosms.[J]Aquaculture Nutrition,2003,9(3):155 160.

[24] 李广丽,朱春华,周歧存.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1,25(4):

1 4.

[25] Rosas C,Cuzon G,Gax iola G et al.M etabolism and g rowth of juv eniles of L itopenaeus vannamei:effect of

salinity and dietary carbohydr ate levels.[J]Journal of Exper imental M ar ine Bio logy and Ecolog y,2001, 259:1 22.

[26] O mondi J G.,Stark J R.Some dig estive carbohydr ases from the midg ut g land of Penaeus indicus and Pe

naeus vannamei(Decapoda:Penaeidae).[J]Aquacultur e,1995,134:121 135.

[27] Racotta I S,Hernandez Herrera R.M etabo lic respo nses of the white shr imp,Penaeus vannamei,to ambient

ammonia.[J]Comp.Biochem.Physiol.12000,25A(4):437 443.

[28] 黄凯,王武,卢洁.南美白对虾幼虾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J]中国水产科学.2003,10(4):318 324.

[29] Rober tson L,L awrence A L,Cast ile F.Inter action of salinity and feed protein lev el on g rowth of Penaeus

v annamei.[J]Journal of A pplied Aquaculture,1993,2(1):43 54.

[30] V elasco M,Lawr ence A L,Castille F L.Effect of variations in daily feeding frequency and ration size on

g rowth of shrimp,Lito penaeus vannamei(Boone),in zero w ater ex chang e culture tanks.[J]Aquacultur e,

1999,179(1 4):141 148.

STUDIES ON THE BIOLOGY AND CULTURAL ECOLO GY O F LITOPENAEUS VANNAMEI:A REVIEW

WANG Xingqiang1,MA Shen2,DONG Shuanglin2

(1.Marine Colleg e,H 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222005;

2.Mariculture Research Laboratory,Fisheries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

Abstract:The Pacific white shrim p Litop enaeus vannamei(Boone,1931),a tropical species w ith its natural distribution along the eastern Pacific coast from northern Mexico to northern Peru between the20 isotherms,w 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1988by Professor ZHANG Weiquan. T he studies on the bi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L itop enaeus vannamei are rev iewed,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sugg ested.

Key words:L itop enaeus v annamei;biology;cultural ecology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_裴男才

论文 34Skamarock W C, Klemo J B, Dudhia J, et al. A Description of the Advanced Research WRF Version 3. Technical Note, NCAR/TN-475+STR, 2008. 125 35Hong S Y, Lim J O J. The WRF single-moment 6-class microphysics scheme (WSM6). J Korean Meteorol Soc, 2006, 42: 129–151 36Kain J. The kain-Fritsch convective parameterization: An update. J Appl Meteorol, 2004, 43: 170–181 37Hong S Y, Noh Y, Dudhia J. A new vertical diffusion package with an explict treatment of entrainment processes. Mon Weather Rev, 2006, 134: 2318–2341 38Collins W D, Rasch P J, Boville B A, et al. The formulation and atmospheric simulation of the Commum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 3 (CAM3). J Clim, 2006, 19: 2144–2161 39Chen F, Dudhia J. Coupling and advanced land surface–hydrology model with the Penn State-NCAR MM5 modeling system. Part I: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sensitivity. Mon Weather Rev, 2001, 129: 569–585 40Kanamitsu M, Ebisuzaki W, Woollen J, et al. NCEP-DOE AMIP-II reanalysis (R-2). Bull Am Meteorol Soc, 2002, 83: 1631–1643 41Xu Y, Gao X, Shen Y, et al. A daily temperature dataset over Chin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alidating a RCM simulation. Adv Atmos Sci, 2009, 26: 763–772 42Yuan Y, Yang H, Zhou W, et al. Influences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in the following year. Int J Climatol, 2008, 28: 1849–1859 ·动 态· 群落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探索群落构建机制的生态和进化过程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一大中心任务. 在局部森林群落水平上, 运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群落构建规则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组葛学军研究员等人采用植物条形码通用的3个片段(rbcL, matK和psbA-trnH), 利用植物DNA条形码和Phylomatic方法构建了鼎湖山20 hm2森林大样地183种木本植物(隶属于24目52科110属)的群落系统发育关系, 并结合大样地5种生境类型分析了该群落的构建方式. 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均发现, 山谷(valley)和低坡(low slope)生境为系统发育聚集分布格局(phylogenetically clustered), 表明近缘物种共存于这些低海拔生境, 生境过滤(environmental filtering)可能起主导作用; 而且, 两者均表明, 高坡(high slope)和山脊(ridge top)生境为系统发育扩散分布(phylogenetically over-dispersed), 说明远缘物种共存于这些高海拔生境, 竞争排 斥(competitive exclusion)可能起主导作用. 然而, 对于高 谷(high gully)生境, Phylomatic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 扩散分布, 而条形码方法得到的结果为系统发育随机分布 (phylogenetically random), 表明与系统发育有关的作用可 能在这种生境类型下不起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 生境随机 化检测结果发现, 495对物种-生境组合(5种生境类型×95 个常见物种)中有52对存在显著物种-生境关联, 表明在物 种水平上非随机生境关联可能在局部群落构建时起到重要 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性期刊 PLoS ONE上(doi: 10.1371/journal.pone.0021273). 裴男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09

土塘养虾技术高手

土塘养虾技术高手 【一技术合同】 从虾苗到成品虾这个过程应该如何选好的虾苗,养出好的成品虾。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养虾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养虾的技术要点 1如何判断虾苗成活率? 正确判断存活率对于养殖前期有效管理投喂量很重要,正确估算存活率,精确确定投喂量,是既保证前期对虾有效生长乂有效预防急性肝胰腺坏死(AHPND) 的关键。通常人们习惯通过观察对虾的摄食量、活动情况或者死亡数量来大体估计存活率,例如饲料消耗总量、每天吃料量变化等方式,但这种估计很不准确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难以精确地指导生产。准确的存活率估算应通过抽样来进行计算。养殖期存活率的抽样计算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对于标粗期和高密度精养来说,存活率的估算建议用适当网目的网笼或投料台取样计数来进行,对同一个池塘的多个点随机取样,求出每次抽样的虾数平均值,然后按照养殖面积与投料台的面积的比值乘以每次抽样的虾数平均值来进行估算,这时投料台应该不放饲料,投料台的边缘要尽量高一些,最好用软边围投料台,网眼应该小于对虾的身体直径,但乂不会产生明显的兜水效果。放网后应该放置一段时间, 例如5 10分钟后再提;提网时的速度不应该太慢使对虾逃逸,也不应该快到明显惊扰对虾或者产生太明显的水流导致对虾跳走;要保证提网从水底开始穿过整个水层。最好在对虾较为安静,不集中在池塘的某一部分的时候进行。对于较大的养殖池,较低密度的养殖及养殖到5cm以上的对虾,则可以在虾池撒网抽样来估算对虾的存活率。先在陆地的一个高台上或在干虾池中向下撒儿网,计算撒出网的平均面积,然后由同一个人按同样的手法和力度在虾池的不同地点撒5-10 网,计算平均每网的虾数,如果每网虾数差异大,撒网次数应该多一些,得到平均值乘以池塘水面面积与网的平均面积的比值即可。 2投喂卤虫,那卤虫是外界海域的,卤虫也附带很多弧菌呀。 我们一般不建议对虾养殖中随便投喂卤虫(丰年虫)、蓝蛤等鲜活饲料,尤其是在健康的、没有病原检出的虾池中是不应该投喂未经检疫的鲜活饲料的,因为鲜活饲料携带病原的风险较高。但如果池塘中的对虾已经检出比较明显的WSSV 感染,其至初步出现了白斑病/红体病的发病征兆,也即WSSV已经传入养殖池了,那适当投喂

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研究综述 R EV I EW S 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A revie w of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L itopenaeus va nna mei 张灵侠,沈 琪,胡超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中图分类号:Q9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096(2008)022******* 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 annamei Boone),由于其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饵料的要求低,肉味鲜美、出肉率高,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优良养殖对虾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自1998年从美国夏威夷再次引进到中国华南,并相继突破集约化防病养殖和全人工繁育技术以来[1],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动物中发展最快的一个种类,其养殖产量已达到中国养殖对虾产量的80%~90%。然而目前中国凡纳滨对虾亲虾多数直接从虾塘挑选,造成品质参差不齐,抗病力下降,生产周期延长,严重制约了中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凡纳滨对虾亟需形成稳定优良的养殖品系。 对虾的遗传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但近年来由于各种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对虾的遗传学和育种研究,研究步伐明显加快。作者主要对凡纳滨对虾的遗传学和育种学研究概况进行总结和评述,为进一步开展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提供参考。 1 遗传学 1.1 基因组和染色体数目 细胞遗传学是进行遗传育种的基础,对虾细胞遗传学研究最早是Carnoy报道了褐虾(Crangon cat a p hract us)的染色体。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对虾属虾类共有12种,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较小,多数对虾二倍体数目为88,少部分为92,其中凡纳滨对虾染色体数目尚有争议。1982年Mayorga[2]报道凡纳滨对虾染色体数目为2n=92,后来Chow[3]发表的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染色体数目为2n=88,同时Chow[3]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nt ry)测定了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大小,大约是人类基因组的70%。最近邱高峰等[4]统计了凡纳滨对虾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2n)和减数分裂二价体数目(n),报道凡纳滨对虾染色体数目为2n=88,n=44,与Chow 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1.2 数量遗传学 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遗传性状,如生长速率、体质量、抗逆性、抗病性、饵料转化系数等,均为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研究和改良数量性状是遗传学和育种的重要内容。但水生动物不像陆生动物,易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如研究重要经济性状需要的大量亲本、明确的家系和相配套的养殖条件[5]。现在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对虾(Penaeus j a ponicus)已经成功获得了大规模确定交配的家系[6,7],加快了特定选育目标的实现。估算遗传力(heritability)大小对于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相关文献,由全同胞来估算对虾生长速度的遗传力是0.3~0.5[6~9],为指导对虾生长性状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凡纳滨对虾经一代选育后,其生长力只有4.4%[6]。暗示估算遗传力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且估计值存在较大的标准偏差。凡纳滨对虾有关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如表1。最近刘小林等[10]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形态性状(头胸甲长、体长、头胸甲宽、尾长等)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大小,通过形态性状的选择达到选种目的。 收稿日期:2005201206;修回日期:2005203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ZKCX22211) 作者简介:张灵侠(19802),女,安徽蒙城人,在读硕士,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沈琪,通讯作者,电话:020*********,E2mail:zhangling xia1980@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6667006.html,

最终水产养殖学1213-梁贵福-201221031077-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 [摘要]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虽适合高密度、高资源利用率、强可控性的养殖模式,但其成功率确无法完全保证,养殖过程中只能通过改进硬件设备、提升养殖管理水平来提高养殖成功率。首先,前期的清塘和消毒工作必须做到位;其次,培育好水色,采用施肥培养微藻类和泼洒微生态制剂相结合来稳定水色是养虾必不可少,其占养虾成功的一半;第三要定期换水,避免大排水大换水,防止水体老化;第四要定期口服解毒剂、抗应激剂和营养与保健物质,保证对虾健康生长;最后,病害要以防为主,当发生病害要及时发现并准确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管理病害防治

Penaeus vannamei higher-altitude ponds aquaculture management Abstract: Penaeus vannamei ponds high although suitable for high density, high resource utilization, strong controlled breeding patterns, but the success rate is indeed not fully guarantee,the breeding process can only be through improved hardware, improve aquaculture management to improve farming Success rate. First, the Preliminary work clear pond and disinfection must be done bit; secondly, to cultivate good color, the use of fertilizer spilled cultured micro-algae and micro ecological preparation to stabilize the color combination is essential for shrimp, which accounts for half of the success of shrimp; third, we must change the water regularly, avoid large drainage large water changes, prevent water aging; fourth to regularly oral antidotes, anti-stress agent and nutrients to ensure healthy growth of shrimp; and finally, to prevent the main diseases, when disease to discover the event and accurate treatment, isola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avoid cross-infection. Key words: Penaeus vannamei Higher-altitude ponds Aquaculture management Disease prevention

中国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汇总

第1章绪论 由来土壤微生物因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被称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土壤微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放线菌等原核微生物,还有真菌、蓝藻除外的藻类真核生物,地衣以及原生动物等,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较简单的生物。广泛活跃于土壤中,土壤微生物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贡献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在土壤形成、有机质代谢、污染物降解、植物养分循环转化等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评价该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1 -3]。

第2章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概况 草地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有机复合体以及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分布进行详细研究,可以了解对微生物特性、分布、功能等的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同时可以知晓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影响和作用。 气候变化与季节更替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分布具有一定影响。微生物总生物量在春夏季节较高,秋季较低,冬季最少。不同类群的微生物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随季节变化的总体趋势与上述相似。杨成德等[5]对东祁连山高寒草本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酶的季节动态研究中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随季节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7月达到最大值,9月下降到最小值,但土壤微生物量氮、磷的季节变化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有所不同,土壤酶活性也呈现季节性变化。金风霞等[6]在对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环境效应的研究中指出,各种植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细菌占优势,而真菌的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种植年限的变化,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高雪峰等[7]研究了草原土壤微生物受放牧影响后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最低,从3月份开始逐渐增加,8月份达到最高值,8月到10月降低; 真菌数量3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而5月8月呈增加趋势,8月到10呈降低趋势; 放线菌数量5月份最少,5月到10月逐渐增加,10月份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 三大微生物类群的季节变化趋势不一致。任佐华等[8]研究了青藏高原腹地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高寒草原土壤,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微生物数量细菌最多,放线菌的数量次之,真菌的数量较少; 并且发现主要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 所研究区域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差异显著; 对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温度的升高。

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操作技能(doc 35页)

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操作技能(doc 35页)

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操作技能 潘海军 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

目录 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1) 第二章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成技术 (2) 第一节晒塘、清淤 (2) 第二节清塘 (2) 第三节控制盐度 (4) 第四节水体消毒 (5) 第五节肥水 (5) 第六节改良底质 (8) 第七节设增氧机 (10) 第八节投放优质虾苗 (11) 第九节投喂优质饲料 (17) 第十节水质监侧与调节 (22) 第十一节中间毒塘 (28) 第十二节混养对虾 (28) 第十三节抵抗自然灾容 (30) 第十四节防病治病 (31) 第三章收获 (41)

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是厄瓜多尔等美洲国家的主要养殖品种,也是世界三大主要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其优点是:繁殖周期长,在海南等地可全年进行繁殖;生长速度快,正常养殖60—80天可上市;适应性强,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水域均可养殖;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可活虾运输;肉质鲜美,出肉率高,可达65%以上,最大体长达23厘米。 一、形态特征 全身近白色、透明。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二触角内外鞭等长,皆短而小。在正常情况下,犬触须青灰色。步足常呈白垩色。头胸甲短,与腹节之比约为1:3。雌性不具纳精囊。额角上缘具有8—9齿,下缘具有2齿。 二、生活习性 最适生长水温为23—32℃,生存水温为9—47℃,15℃停止摄食,8℃开始死亡。最适生长盐度为10—25;生存盐度为0—40。杂食偏肉食性,饲料喂养均使用颗粒饲料,对饲料蛋白质要求不高,在20%—35%均可。 第二章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成技术 第一节晒塘、清淤

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最新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近几年大家养殖南美白对虾都有同感,越来越难养了。“偷死”问题每位养殖者都要面对,很难避免!慢慢地,大家也都习惯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偷死是“迟早”的事,所以只能想方设法让对虾迟点死(注:迟就是60条/斤左右,过了盈亏线),甚至养到更大,养到更高的产量。如何才能做到让对虾迟点死,下面总结一些要点,供大家分享。 一、优质苗种 市场上很多时候,对虾养得不好,好多养殖户第一时间都会怪这个苗种不好,可见苗种对成功养殖的重要性,所以在此也建议大家选择优质苗种来养殖。但实际上也有些老板怕养好苗,觉得长得快,死得快;“偷死”来得急,来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1、长得快,蜕壳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有害菌 2、长得快,虾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3、长得快,“同时”蜕壳多,水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了解了好苗为什么长得快,死得快了,我们选择适合好苗养殖的管控方向,会不会好养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只能让虾尽情地长,跑得快,“迟”点死,才能有钱可赚! 二、壮苗、保苗 选择了优质的苗种,合理的放养密度,下面就要保好苗,有苗才有养下去的意义,有苗中后期水体才好管控,有苗才有产量。保苗首先要想方设法壮苗!保苗操作关注细节和方案: 针对南美白对虾: 1、投苗前2个小时用拜激灵6亩/包速补100 4亩/包沿池塘边泼洒后再投苗。 2、投苗后每5天使用微量元素速补100泼水一次,直到虾体达100条/斤左右;天气突变,速补100加拜激灵一起用,缓解应激。 3、投苗后,“清罾”前7天,关注“转肝期”,拜水安德维乐彼奥酸拌料投喂,调肝护肠,加强虾体质。 针对水质、底质: 1、清塘进水消毒后(欣碘4亩/瓶消毒,无需解毒),投放生物净水剂8亩/ 拜生源4亩/包红糖5斤/亩,注意水色,“黄绿”色为好。

土塘对虾健康养殖过程

土塘对虾健康养殖过程 近几年来,淡水养白对虾的成功率不高,很多养殖户认为是虾苗和天气问题。经过3年的淡水白对虾的现场管理后,我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原因是养虾过程中细节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今天,我按养虾的流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各养殖环节在细节管理方面的问题。 流程图: 清塘→肥水→淡化→虾苗入塘→养成管理→收虾 一、清塘 清塘彻不彻底,是整造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清塘方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时间安排 在计划好淡化苗的时间以后,我们倒过来推算整个清塘需要的时间:大塘肥水(3~5天)←水体消毒(7~8天)←塘底杀菌和调节酸碱度(5~6天)←塘底翻耕(3~5天)。因此,清塘必须提前18~24天开始,在时间安排方面,我认为最好择中,也就是20天,主要考虑给实际操做过程留有余地(象天气和人为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 2、翻耕 时间安排好后,清塘的第一步就塘底翻耕,翻耕的深度最少都要达到20公分,这样做主要考虑紫外线杀菌和土壤的疏松,有利空气充分的进入泥土,达到泥土有氧发酵的目的。 3、塘底杀菌 翻耕好曝晒1~2天后,按1亩用生石灰(生石灰是块状的,先用水发酵后用)50公斤全塘干撒。第二天进水30~40公分(进水的多少,根据塘的情况定,主要能把塘底石灰淹没在水里就行了),曝晒3~5天后,直接加水到80公分就可以考虑水体消毒了。这样操作的目的有2点:1)塘底翻耕好后,先用石灰干撒,主要是考虑把塘底淤泥内的虫、虫卵、细菌和螺类杀掉,并调节淤泥酸碱度。 2)进水淹没石灰,并且通过3~5天的曝晒,目的是利用水温二次处理淤泥。 4、安装增氧机和投料绳 在塘底杀菌环节中,利用进水和曝晒的时间段,安装增氧机和投料绳。 (1)增氧机的安装 ①在增氧机的配比方面,按每1.5亩用1台增氧机,叶轮式增氧和水车式增氧机的比例为1:2(也就是计算好这口塘需要的增氧机数量后,按这种比例配用)。这样配比增氧机,主要是从水体循环,保藻和药物使用方面考虑。 ②在增氧机安装方面,水车式增氧机装在塘角边,离岸边要有6米的距离,并保证送水同一方向流动(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这样安装增氧机,主要考虑塘有一定坡度,池边水浅,增氧机转动后,底部水容易带动;而越往塘的中间,水就越深,增氧机转动后,底部水很难带动,虾的亚缺氧和缺氧就很容易产生。而叶轮式增氧机安装在塘的中央位置,这样安装的目的有2点: ①塘中央位置水较深,经常出水分层和聚毒层,导致虾常期处在亚缺氧和缺氧的状态,通过安装叶轮式增氧机可以打破水分层和聚毒层,并把溶氧输送到底部,解决虾的亚缺氧和缺氧问题。 ②塘边安装的水车增氧机送水过程中形成向心率力,把虾的粪便、残余饲料和有机质带入塘中央,通过塘中央安装叶轮式增率机可以把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带离底部进行有氧发酵,把有毒物质转为无毒。 (2)投料绳的安装

凡纳滨对虾的选育与家系的建立

研究报告 REPOR TS 凡纳滨对虾的选育与家系的建立 陈 锚1,2,吴长功3,相建海3,黄 皓2,刘小林4,刘翠红1,何建国1,孙成波5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2.海南南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海南三亚572536;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陵712100;5.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采用对虾阶段式种群选育与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三个不同来源的14个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群体为基础进行个体选育、家系选育和家系内选育。共建立了206个不同的凡纳滨对虾家 系,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逐渐淘汰了126个生长、抗逆性状较差的群体,在80个家系养殖到 150日龄的商品虾期,对各家系的生长状况和畸形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在相同或相近的养 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成活率和畸形率差别较大,150日龄对虾的体质量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最终保留了40 个生物学性状较好的群体进行F2代的繁育。创造性地进行了对虾的家系选育和个体选育,并首次将对虾的 畸形率作为选育的指标之一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对虾的家系选育体系,为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 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我国未来的对虾健康养殖提供了潜在的良种。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annamei);选育;家系 中图分类号:Q1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096(2008)1120005204 凡纳滨对虾(L itopenaeus v annamei)近年来已在全国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形成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目前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海南省1998年以前以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主,2000年以后则逐渐以养殖凡纳滨对虾为主,2001年面积及产量均为70%左右。但是,随着养殖代数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其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及抗病能力强等优势愈来愈不显著。因此对优良品种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 选择育种是培育具有特定经济性状的品种或品系的经典的、基本的育种方法,在水产动物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对虾的选择育种已在国内外迅速展开。Lester[1]1983年报道了美国进行海产对虾选择育种规划,主要包括的物种有L itopenaeus aztecus, L itopenaeus seti f erus,L itopenaeus st y li rost ris和L itopenaeus v annamei。在过去的10年间,美洲和亚洲都已启动了对虾的育种项目,1995~1998年,美国国家农业部(U SDA)和海洋研究所(O I)[2,3]执行了凡纳滨对虾的选择育种项目,基于对生长性能和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抗性等权重的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择育种。Moss 等[4]1999年报道,514个全同胞家系的生产性能与TSV感染的家系存活率呈负相关(r=-0.45)。1998年两个独立的育种品系建立起来,一个是完全选择生长性能,另一个以70%为权重选择TSV抗病性和30%为权重选择生长性能。Argue等[5]2002年研究了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桃拉综合征病毒的选择育种,经过一代选择,选择育种后代比对照组生长速度提高21%;半同胞遗传力为0.84±0.43,现实遗传力为1.0±0.12。G oyard等[6]2002年研究了红额角对虾(Penaeus st y li rost ris)的快速生长的选择育种。第五代选择反应为21%。Hoang等[7]2002年研究了池塘养殖墨吉对虾生长、性成熟和产卵性能的选择效果。Hetzel等[8]2000年研究了日本对虾生长的选择反应以及遗传力,一个世代的选择反应平均为10.7%,向上选择的选择反应为8.3%,向下选择的选择反应为13.1%,6月龄平均现实遗传力为0.234,与子亲回归估计的遗传力0.277没有显著差异。Tang等[9]2000年报道了选育的超级蓝对虾(Super shrimp(注册商标))与SPF凡纳滨对虾的幼体和稚虾抗IH HNV的能力。喂饲感染病虾30d,结果证明超级蓝对虾不感染,具有抗IH HNV的能力,而SPF凡纳滨对虾受到感染。Benzie等[2]1997年报道了斑节对虾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力。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获得18个半同胞家系,认为在6~10周的早期发育中,母性遗传力起到关键的作用。哥伦 收稿日期:2005209213;修回日期:20082092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蓝对虾凡纳滨对虾优质苗种培育技术”;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作者简介:陈锚(19752),男,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对虾健康养殖研究;相建海,通讯作者,E2mail:jhxi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6667006.html,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池水pH值的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 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病毒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不断出现,使得微生物学研究得以迅速向纵深发展,已从细胞水平、酶学水平逐渐进入到基因水平、分子水平和后基因组水平。另一方面是大大拓宽了微生物学的宏观研究领域,与其他生命科学和技术、其他学科交叉、综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发展点甚至孕育新的分支学科。近20~30年来,微生物学研究中分子生物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已使微生物学迅速丰富着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成果。C.Woese1977年提出并建立了细菌(bacteria)、古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carya)并列的生命三域的理论,揭示了古细菌在生物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创立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进行分类鉴定的理论与技术。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生化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已经进入到基因和分子水平,即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微生物分化的基因调控,分子信号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生物大分子物质装配成细胞器过程的基因调控,催化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的基因及其组成、表达和调控,阐明了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建立了酶生物合成和活性调节模式,探查了许多核酸序列,构建了10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核酸序列图谱。如大肠杆菌(Escheriachiacoli)的基因图谱早已绘出,1/3多的基因产物已完成了生化研究,80%的代谢途径已有了解,染色体复制模式及调控方式已基本阐明,对许多操纵子的主要特征已有描述,对大肠杆菌细胞高分子的合成已探明,并可以在试管中模拟,即进入了后基因组时期。对固氮酶

土塘养虾技术高手

土塘养虾技术高手 【--技术合同】 从虾苗到成品虾这个过程应该如何选好的虾苗,养出好的成品虾。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养虾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养虾的技术要点 1如何判断虾苗成活率? 正确判断存活率对于养殖前期有效管理投喂量很重要,正确估算存活率,精确确定投喂量,是既保证前期对虾有效生长又有效预防急性肝胰腺坏死(AHPND)的关键。通常人们习惯通过观察对虾的摄食量、活动情况或者死亡数量来大体估计存活率,例如饲料消耗总量、每天吃料量变化等方式,但这种估计很不准确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难以精确地指导生产。准确的存活率估算应通过抽样来进行计算。养殖期存活率的抽样计算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采用。对于标粗期和高密度精养来说,存活率的估算建议用适当网目的网笼或投料台取样计数来进行,对同一个池塘的多个点随机取样,求出每次抽样的虾数平均值,然后按照养殖面积与投料台的面积的比值乘以每次抽样的虾数平均值来进行估算,这时投料台应该不放饲料,投料台的边缘要尽量高一些,最好用软边围投料台,网眼应该小于对虾的身体直径,但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兜水效果。放网后应该放置一段时间,例如5 10分钟后再提;提网时的速度不应该太慢使对虾逃逸,也不应该快到明显惊扰对虾或者产生太明显的水流导致对虾跳走;要保证提网从水底开始穿过整个水层。最好在对虾较为安静,不集中在池塘的某一部分的时候进行。对于较大的养殖池,较低密度的养殖及养殖到5cm以上的对虾,则可以在虾池撒网抽样来估算对虾的存活率。先在陆地的一个高台上或在干虾池中向下撒几网,计算撒出网的平均面积,然后由同一个人按同样的手法和力度在虾池的不同地点撒5--10网,计算平均每网的虾数,如果每网虾数差异大,撒网次数应该多一些,得到平均值乘以池塘水面面积与网的平均面积的比值即可。 2投喂卤虫,那卤虫是外界海域的,卤虫也附带很多弧菌呀。 我们一般不建议对虾养殖中随便投喂卤虫(丰年虫)、蓝蛤等鲜活饲料,尤其是在健康的、没有病原检出的虾池中是不应该投喂未经检疫的鲜活饲料的,因为鲜活饲料携带病原的风险较高。但如果池塘中的对虾已经检出比较明显的WSSV

凡纳滨对虾

Penaeus vannamei nodavirus segment RNA2 capsid protein gene, complete cds GenBank: EF137180.2 GenBank Graphics >gi|306960192|gb|EF137180.2| Penaeus vannamei nodavirus segment RNA2 capsid protein gene, complete cds CCGCGCTGAGCGTTAAGCGACGTGATCGCGTGCGGCGCAACGGATCGGCGAGTTTACTAATGAAACGTAAACCAAATTC TAATCAGAATAACAACAACAATCGTGGGAACGGCAATGGACTCCGCCGGGTGCGTGGCGGAAGGGTATCTCGCCGAAGG GTGGTTATCAATCAATCCAATCAAAGTATGCCCGTCACGAGTAATGGCGCTCCTTTGCAAGCTCTCACTTCCTATTCTC GTCCCAACGTTAATAAAATATCTCGATTGGGACCTGACTCCGACTTTCTGACTTCTGTGGTGGCCAAAGCTTCTACTAG TATCGTTACTCCAGCAGACCGTATACTTGTTAAGCAACCGCTATCAGCCTCCTCCTTCCCTGGTACTAGAATTACTGGT TTGTCTAGTTATTGGGAACGCTATAAGTGGTTATCAGCTGTAGCCCGTTACGTCCCAGCGGTGCCAAATACAGTTGCCT GTCAGTTTGTCATGTATATTGATACTGATCCTCTCGACGATCCTTCTAATATATCTGACGATAATCAAATTGTGAGACA GGCTGTCTCACAGGCTGGTTCAAATCAGTTTAATTTCAATACTTCCAAAACTGTGCCTTTGATCGTTCGAGCAGATAAT CAGTATTATTATACTGGAGTGGATAAACAAAATTTACGTTTCAGTCTGCAGGGTATCCTTTATATCATTCAGGTTACAG ATCTCATTAATTTCAATGGTGAATTGATTACTCAAGATCTGACCTGTGGTTCCCTGTTCTTGGACTGGCTTGTGAATTT CTCTATTCCTCAAATTAATCCAACCAGTCTTACAGACGTTCGTGTGGATAAGGCAGTTAACTTCATTAAACCTGAAGTT AGTGGTGTTGCTGAAATTCAAACGGTTACTGGTCTTTCACCTAGTACCAGTTACCTTCTAACACCTGCTTTTCT AGAGC AGAATTTCCAGTCAG AGGCTGGTATTTACATCTTGT CTGCCACACCAGTTGAGGGCGAAGGTACTATTTCAATCA ATAT GGATCCTACAGTTACGACTGT TTCAGGTTTCA TTAAGGTTAAGACCGATACCTTCGG TACCTTCGACCTCTCTGTCGTC TTAACTACTGCTAGTAAGAAACAAACCACAGGTTTCAATATTATAGCAGCTACTTCTTAGTTTGTGTGTTTATCTTT 野村病毒LAMP引物序列:网站得到序列如下 AGAGCAGAATTTCCAGTCAG AGGCTGGTATTTACATCTTGT tatacctaggatgtcaatgctgaca-反向序列5‘-3’---ACAGTCGTAACTGTAGGATCCATAT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游塘情况 1.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 2.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3.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导致生理性缺氧,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过了这个时候段,虾就安静下来。 4.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虾急躁不安,狂游,一般是PH值低,虾脱不了壳所致。 二、虾池底质不好的现象: 1.增氧机开动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或开动时下风口可闻到稍臭的味道。 2.池角泡沫发黄、浮杂物发黑。 3.池底有泡沫上升,特别在阳光的照射下。 4.池水水层分色。 5.缯网突然变脏、网底变黑、有胶状物。 6.在池岸边比以前多有野小虾,杂蟹之类的。 7.向上觅食的白虾多。 8.水变浓稠,风吹过水面只出现细密的水纹。 9.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10.塘的上空有很多鸟盘旋。 11.土塘的高出水位几厘米处一圈发黑,有硫化氢的残迹。

12.投料时,木伐动时,会有虾跳,或有影子经过也跳,夜里灯照也跳。 13.虾经常看到有趴边的。 14.停机仅一二小时虾就出现缺氧的状态。 酸碱度变化情况 1.一般在7.8-8.6之间,日变化量不超过0.5的话,是最理想的2.早上低过7.5,下午高过9,一般是藻旺所致。 3.全天都在7.8以下,塘底酸化,虾容易出事。 4.全天高过9,就要查明原因,是盐碱地,还是石灰等过量所致。 5.前几天处于正常值,这几天测时,感觉数值都在下降的话,那就是准备酸化; 6.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就是底差了,要处理水和底 中毒性和细菌性死虾的不同之处。 一般而言,毒素的浓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像细菌的生长史一样,分为四个期。中毒性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的话,虾死得很快,就几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几乎死光,我曾见过一次强酸中毒,也是爆发性,就仅是四个小时,虾好像不想呆在水里,像爆锅一样的跳,像下雨,呵呵,就想跳上岸,几个人在塘边上捡虾都赶不上它跳上岸的速度。 毒性,和温度成正比、和溶解氧成反比,像中午死虾增多的话,多为中毒性。而早上死虾增多的话,就是溶氧不足而导致本来身就弱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成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分子生态学》课程论文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学生夏伊静 专业生态学 班级 07级 学号 20070346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0年 10月 31日

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分子生态学的产生给整个生态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是全新的, 它一产生就引起了广大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分子生态学的兴起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字: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研究热点、研究进展 1、分子生态学的概念1 分子生态学由于发展时间短,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它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Burke等在《分子生态学》杂志的发刊词中对分子生态学的定义是: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的交叉,它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自然人工种群与其环境的关系以及转基因生物(或其产物释放)所带来的一系列潜在的生态问题。Bachman在“植物分子生态学中的分子标记”综述中定义分子生态学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和种群生物学的新兴学科,引用了156篇论文,每一篇都谈及DNA水平的工作。文中把等位酶标记作为DNA标记的参照物,讨论了DNA标记的优点。Moritz把分子生态学定义为:用遗传物质,如线粒体DNA (mtDNA)的变化来帮助指导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在国内,2向近敏等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与其分子环境的关系。我国学者黄勇平和朱湘雄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它是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也是生态学分支学科之一。张德兴则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从研究角度概括而说,就是运用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的理论、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发生学和数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地学、古气候学等)去研究种群、进化、生态、行为、分类、生物地理演化、生物保护等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分子生态学研究的最典型特色是运用分子遗传标记来检测研究对象的遗传变异特征,以揭示事物所隐含的演化规律。由此可见,分子生态学研究是围绕着生态现象的分子活动规律这个中心进行的。主要研究手段是用分子标记、核酸指纹图谱等分子手段研究生物进化、遗传和物种多样性、生物对环境变化的相应对策、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等问题。在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意义等方面都有别于以往用数学语言或其他语言对生态现象机理的解释,也不同于用生物学中诸如生理学、分类学等学科的语言对生态问题所作的解释。因此,分子生态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的、正在逐渐完善的生态学研究领域。 2、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与研究任务 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层次与领域,它主要涉及生态现象与生态规律的发生、演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