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完成时间:2000年4月

第一部分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土地使用

第三章交通控制

第四章空间环境设计

第五章建筑控制

第六章市政设施

附录: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图则索引查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顺利实施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新区开发建设,特制制订本规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南湖新区规划范围内各街坊、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三条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嘉兴市南湖新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本细则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浙江省以及嘉兴市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六条本细则的解释权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嘉

兴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

第二章土地使用

第七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的规定。商/住混合用地为C/R。

第八条规划区用地布局采用三段式纵向分区方式。东段和西段为一般开发地段,中段以环境建设为主,遵循城市对南湖新区低强度、低密度开发的控制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持城市绿楔。

第九条规划范围内依据功能的不同,共划分A、B、C、D、E、F6个区。A 区为行政办公区,B区为城市绿楔概念控制区,C区为体育中心,D区为会展中心,E区和F区为居住区。

第十条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确需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大类性质禁止变更;中类性质变更需要有相关分析论证,经专家评审和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变更;小类性质变更必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一条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时,街坊内各地块的用地界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必须符合分图图则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交通控制

第十二条各街坊、地块周边道路网系统、交通设施、配建停车、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等应符合分图图则的规定。

第十三条道路红线之内的用地为交通设施用地(包括上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道路交通设施用地。

第十四条道路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防洪防涝、街坊排水和工程管网的布线等要求,统一采用黄海高程,并以地区防洪标高(黄海高程2.75m)为基准。

道路纵坡应尽量保证在0.3%一2.6%之间。通航河道考虑桥下净空要求,按六级航道标准,非通航河道桥梁梁底标高应大于3.2m。

第十五条片区内的公交站点、游艇码头的安排应结合分图图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专项设计。

第十六条公共活动场所、人行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地段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

第十七条因建设需要,地块性质或建筑容量需进行调整时,配建停车位也需作相应变动。

第四章空间环境设计

第十八条街坊与地块的空间环境设计应以规划分图图则的相关要求为指导。

第十九条总体景观设计应与南湖风景区统一考虑,结合新区纵向三段式布局,形成东西硬质城市空间,中间软质绿化空间的总体风貌。

第二十条总体上形成“H”形的景观轴线,将新区中最重要的功能空间、特色场所、景观序列等内容有机连缀起来,是城市新区的结构性轴线。

第二十一条广场空间突出个性,是轴线空间的设计结点;绿地系统结合河流水系和居住区绿化形成网络步行系统;各功能空间形成相应的风貌特色。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形成标志,有机组织新区空间轮廓线,道路景观通过绿化以及建筑界面处理形成韵律与节奏。

第二十二条夜景照明以各功能空间为重点照明地段,以步行绿化系统构成重点照明带。

第二十三条广告和标识的安置不应破坏建筑空间,一般近人尺度范围内禁止安置大型广告。应通过建筑标志系统、设施标志系统、机动车路标系统以及步行道标志系统的设计形成一套有序明确的城市标识系统。

第五章建筑控制

第二十四条各街坊、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指标的控制应符合规划分图图则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全区最高建筑应控制在50m以下,东、西两片的其他建筑控制在20m以下,中间地段建筑应控制在15m以下。

第二十六条建筑后退红线原则按靠城市主干道一侧后退红线15m;靠次干道一侧后退红线10m;靠支路和区内小路一侧后退红线5m;相邻地块之间后退红线两侧各3.5m。

第二十七条建筑的形式与色彩应结合不同地段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进行综合设计,需以规划分图图则的相关规定为参考。

第二十八条各街坊、地块、基地内的配套设施项目、数量、位置等要求应符合分图图则的相关规定,如有调整需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任何建筑的间距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日照、消防、卫生、管线埋设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六章市政设施

第三十条各类工程管线一般应沿道路敷设,工程管线的布置、走向满足各专业规划要求。

第三十一条新区给水采用环状管网供水,污水以重力自流排放为原则,减少污水提升泵站,雨水以就近排放原则。

第三十二条规划电源为片区内的110kV变电站供电,10kV配电站采用环网供电,全部采用电缆方式,4—5座配电站设10kV开关站,共需12座。路灯采用独立供电系统。

第三十三条规划设置邮政所两处,无人控制模块局一处。电信线路采用电信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

第三十四条规划考虑片区天然气供气,管网成环,双向供气。

第三十五条管线综合规划包括平面综合与竖向综合,按国家有关技术规定。

第三十六条规划新区采用提高地面高程的防洪方式,相应于百年一遇标准

的洪水标高为2.75m,规划新区地面标高在2.75m—4.0m之间。

第三十七条各类地下管线的建设应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不能同步建设的管线应预留位置,其他管线不得占用。

其他小型市政设施如公厕、垃圾站、消防栓、雨水口等布置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

附录:

一、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

1.街坊: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线围合的城市用地。

2.地块:指街坊内被街坊道路或由用地权属划分的城市用地。

3.用地红线: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批准的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界线。

4.建筑红线:又称建筑控制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邻街面的界线。一般应后退道路红线。

5.建筑限高: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

6.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7.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8.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9.硬地率:地块内硬地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二、图则索引查询

1.规划分图图则由分图索引、分图图则、附图(1—2)三部分组成,用于规划管理部门提供地块设计条件,实施对地块开发建设的控制。

2.分图索引包含分区编号(A、B、C……)、分图编号(01、02、03……)、地块编号(A03、B05、C02……)以及用地性质代码。可用于以不同信息查询分图图则。

3.分图图则由地块指标控制图、地块交通规划图和街坊设计导则三部分组成,便于索取相关控制要求。其中街坊设计导则部分为地块设指导性建议。

4.附图(1—2)是适应新区中E、F区的住宅区以小区模式开发的要求而制定的补充图则。

第二部分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二章规划依据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第一节区位条件

第二节用地条件

第三节开发条件

第四章开发策略

第五章规划建设目标

第六章用地规划

第一节规划设计原则

第二节用地布局

第三节用地细分

第四节用地平衡表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节交通发展策略

第二节道路网系统

第三节交通设施

第四节道路竖向

第八章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总体构思

第二节功能空间设计

第三节环境设计

第九章建设开发控制

第一节开发强度

第二节高度控制

第三节后退红线

第四节建筑形体与色彩

第十章工程规划

第一节给水工程

第二节污水工程

第三节雨水工程

第四节电力工程

第五节电信工程

第六节燃气工程

第七节管线综合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

第十二章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章规划背景

随着沪杭高速公路的投入使用和苏嘉乍高速公路的建设,嘉兴市作为浙北主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愈加巩固,其经济发展逐步外向化,城市建设的面貌也日新月异,城市中心区按原有的城中片来控制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将城市中心区的部分职能疏解出去成为必然,城市中心区的概念已从原来的“城中片”转化为“环南湖中心区”。

市政府搬迁和南湖大桥的修建,使城市跨越铁路向东南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南湖新区的开发条件日趋成熟,其原有规划因设计前提和背景条件均发生重大改变,已不适于指导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急需重新编制。

第二章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

3.《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年版);

4.《嘉兴市南湖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1997年版);

5.国家相关规范及嘉兴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第一节区位条件

南湖新区位于嘉兴城区南部,南湖以南,西南湖以东。行政管辖隶属于南湖综合开发区,为开发区的东片片区。片区范围北至南溪路、西至铁路、东至长中港、南到中环南路以南约650m处,总占地面积427hm2。

中环南路现已建成通车,向东与沪杭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的连接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出入口之一。南湖大桥建设基本完成,是南湖新区与老城区联系的纽带。片区内有一条六级航道。铁路在片区西部边缘通过。

第二节用地条件

片区内地形低洼、平坦,标高在1.8m—2.6m,平均低于防洪标高1—2m。区内水系纵横,在水系交叉处形成较大的湖荡。已建和在建的道路有西南路(42m)、中环南路(60m)、南溪路(42m)、花园路(18m)、鸳湖路(24m—42m)。

用地破碎。片区内散落着一些村庄,其余多为农田旷地。现有精严寺、南湖村钢带厂、天台家具厂、市毛纺厂、农资公司仓库及少量住宅。

片区西部建有双塔(骨灰塔),现拟拆除。

西南路以东、中环南路以北、南溪路以南、花园路以西为政府“三中心一广场”(行政中心、会议中心、报业中心和市民广场)的选址用地。

第三节开发条件

1.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环南湖中心区”是嘉兴市行政、商贸、信息、文化、旅游和

娱乐中心,其中南湖新区定位于行政、文化、旅游、休闲和体育等。随着这一概念的深入,南湖新区将建成高档次、高标准的城市新区,并与现中心区一起构成城市的集合中心,其区位投资优势显而易见。

环境优势——南湖新区北临南湖,西靠西南湖,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绿楔之一,也是嘉兴市景观体系的设计重点。区内现基本为农田旷地,规划也将以低密度开发和大面积的绿地为主基调,居住和生活环境非常良好。

交通优势——本区临近城市东南出口,对外交通联系十分便捷。区内有中环南路,为城市内部的主要快速通道,现已建成通车,它将是南湖新区与城市其他片区交通联系的主要途径。片区北面的南湖大桥也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使南湖新区与老城区的联系更为直接。此外,纺工路、南溪路和西南路等多条城市主次千道都正在修建。

政策优势——南湖新区曾作为南湖综合开发区的一部分,在开发政策上一直享有优惠。“三中心一广场”的建设,又标志着嘉兴市政府把今后几年的开发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本区。随之而来必然带来政策上的导向和经济上的优惠,使其开发优势更加显现。

2.制约因素

铁路“门槛”——由于铁路的分隔,南湖新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加上南区地势低、填方量大,土地开发成本高,又与城市传统的发展方向相背离,故其开发须跨越较高的“门槛”。

开发强度的限制——由于本区地处城市主导上风向,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为城市绿楔,因此其开发强度和建设规模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均需采用较低的指标,资金回报率不会很高,使开发具有一定的难度。

竞争日趋激化——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面临着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嘉兴市城区西部)及南湖综合开发区西部片区的竞争。

第四章开发策略

1.利用区位优势,立足环境优势,发挥政策优势。

2.采用开发型的积极保护政策,将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建设项目尽力与“城市绿楔”的概念相吻合。

3.以“三中心一广场”为带动,通过行政区、会展中心、大型文化设施

等项目的建设,使南湖新区具有城市中心的职能和吸引力。

4.通过大南湖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水陆、休闲、度假、体育)和大

型市级公共设施(如体育中心、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的建设落位,提高新区的环境品质。

5.利用环境、滨水等优势,进行低层高品质住宅的建设,提高新区住宅的吸引力。

第五章规划建设目标

1.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对南区低密度、低强度开发的原则,保留并合理

地利用“城市绿楔”。

2.承担行政办公、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职能,并适当配置居住,成为环南湖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带动城市跨越门槛,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创造有个性的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

4.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的窗口,体现城市新区形象,将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第六章用地规划

第一节规划设计原则

遵循城市对南湖新区低密度、低强度开发的控制要求,合理利用城市绿楔形

成城市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成为城市南部的通风走廊。

采用纵向分区的方式,完善城市南部绿楔的设计概念;与分期建设的步骤相结合,发挥现有设施的使用潜力;将城市建设滚动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一考虑。

注重与周边片区建设的协调统一,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建设等方面,使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提供合理、优化的用地布局和便于操作的土地细划方案,创造有个性的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突出新区形象。

第二节用地布局

规划片区形成西、中、东三段式布局。根据功能的不同共划分为A、B、C、D、E、F6个区。西段由A区和E区组成,B、C、D区构成中段,东段为F区。东段和西段为一般开发地段,但在开发强度上受到一定的制约,中段以环境建设为主,使城市绿楔得以保持。

A区为行政办公区,以市政府基本确立的“三中心一广场”(行政中心、会议中心、报业中心和市民广场)等项目为核心,片区中应结合广场建设安排有一定活动吸引力的文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片区西部可安排其他办公机构及附属设施,并通过绿化隔离带最大限度地避免铁路的干扰。在片区的西南角,通航河道以南安排少量的二类住宅用地,可提高片区的人气,避免形成办公区常见的白日繁华,夜晚死寂的现象。A区住宅区可安排住宅890户,按户均3.5人计算,可容纳3100人。

B区主要按城市绿楔的概念控制,可将部分城市休闲活动引入该区,并适当结合少量建设。片区北部作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区,建设内容包括院落式旅馆、音乐厅、美术馆、水上俱乐部和文化广场等;片区南部尽量保持自然生态风光,严格控制建设。

C区安排体育中心,与该区周边的绿色休闲区环境品位相符。体育中心包括一座2~3万人的中型体育场、一座3000人体育馆、一个体育训练场以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体育中心在环境建设上应与城市绿楔统一考虑。

D区安排会展中心以及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技馆、展览观和剧院等,建设结合自然河道水系,严格限制建筑高度,充分利用环境与C区体育中心形成新区中部的最具活力的区域,并赋予城市绿楔以新的内容和涵义。

E区为高档居住区,北部安排的商业中心和广场是该居住区的服务中心,其中有旅馆、商业服务和贸易咨询等设施。片区西部安排二类住宅用地,东部规划为一类居住用地,建设以联立式或独立式低层小住宅为主,突出环境建设。E区居住用地由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两部分组成,多层住宅区可容纳居民3880户,低层住宅区可容纳居民488户,共4368户,按户均3.5人计算,可容纳15300人。片区内安排中学一所,占地约2hm2;小学1所,占地约1.2hm2;幼儿园2所,占地约0.3—0.5hm2。

F区为中档居住区,现有——在建小区和一片经济适用房。片区南部安排1所寄宿制中学和l所综合医院,片区中部设有居住区级服务中心。F区居住用地总共可安排5670户,按户均3.5人计算,可容纳19800人。片区内有市级中学(一中)1所,占地约l0hm2。另外安排配套中学1所,占地约1.9hm2;小学2所,占地分别为1.2hm2和1.3hm2。

南湖新区的居住用地可安排总户数10928户,按户均3.5人计算,可容纳总人口38300人(居民人口及户数安排按统一的标准计算,具体实施可能会有一定出入,原则上总人口应控制在40000人以内)。

第三节用地细分

为了与土地开发出让以及新区建设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规划充分考虑功能布局的同时,对土地进行了用地细分。

土地细分体现政府所有和向社会出让两种方式,以公共利益第一为原则,将新区中的河湖水系以及凭借水系所形成的绿地系统和与公共服务设施相联络的公共空间等划分出来。统一由政府做一级开发,统一进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成本可按比例分摊到周边细分地块中。细分地块可向社会出让,要求比较简单,便于实施操作和融入整个系统。

一般商业地块细分至1hm2左右,居住地块细分至2—4hm2。细分后的地块为

最小出让地块,应严格作为最小出让单位,不允许再细分。

居住地段细分地块以住宅组团的规模为依据,建议采用以组团为单位的二级管理为主要模式,不宜采用传统的由居住小区构成居住区的模式。建议以组团为单位构成居住区,避免由于封闭管理对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对道路交通组织的舒畅性造成破坏。

为结合地方管理和适应多种形式的住宅开发模式,规划在E区和F区另外提供以居住小区为单位的控制方式,以规划图则的附图(1—2)形式表达。

E区的一类住宅用地划分可采用细划至房屋基地的方法,以细分的住宅用地为基本出让单位,外围的道路绿地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应统一开发建设,成本按比例分摊入细分地块中。

第四节用地平衡表

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节交通发展策略

南湖新区作为未来城市环南湖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市的行政、

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职能,因此,高效顺畅的交通组织至关重要,特别是公共交通的建设应是未来现代化新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新区中道路断面设计考虑到开辟公交专用线的可能性,公交总站、站点以及线路设计应以全市为一个大系统,作统一部署。

南湖新区交通处理重点是加强新旧两区的联络,区内交通处理好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尽量减少两者间的相互交叉与干扰。车行系统的组织与三段式的用地布局紧密结合,发挥道路的最大使用潜力,并充分考虑远期城市用地拓展的要求。

逐步限制摩托车在城市中的使用,三轮车在新区中应予以淘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普及趋势成为必然,在作好疏导控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静态交通设施的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应在远期考虑将自行车系统与机动车道路系统分开,融入沿河的步行绿化系统,城市道路中将自行车道并人人行道,以便为城市机动车提供更多的空间。

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通过土地细分结合对河湖水系的利用,形成相对独立、完整、成网络的步行系统,基本上形成“人车分流”,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片区内现有通航河道对该地区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建议通过全市的航线疏导将现有航线引出新区,现有河道可作为客运航线继续保持通航,客运航线等级较低,为旅游观光游览线或作为水上巴士而成为新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道路网系统

南湖新区范围内现有城市干道中环南路、西南路、南溪路、纺工路(拟建),这些干道已经基本成型,建设时未考虑到与密布的河湖水网的关系,这给新区道路网的规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力求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最大潜力,同时形成与土地实际使用相适应的不均匀的路网系统。

南区主干道以南溪路、中环南路、西南路和纺工路构成“两横两纵”的主干框架。主干道除中环南路采用红线60m,四块板形式,其他道路红线均为42m。

西南路为四块板,纺工路和南溪路为三块板形式。

次干道一般位于用地功能区的边缘,基本形成“三横两纵”的结构,起到辅助运输、划分边界和景观过渡的作用。次干道均采用红线24m,一块板形式。

支路在片区中不形成系统,主要用于局部地段的用地划分和局部地块的交通出入,红线宽度为18m,一块板形式。在C区体育中心以南规划一条双向的城市支路,中间有较宽的绿化带分隔,其城市景观功能强于交通功能,是未来城市建设向南拓展的主轴线。

区内道路是地块内部必要的小路,多布置在居住区中,为用地细分的依据。道路红线13m,一块板形式。街坊整体开发,道路相关地块统一建设时,可进行适当的内部调整,但调整的前提是不影响系统的联络。

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整个道路资源的利用和潜力的发挥着到决定作用。规划在详细控制图则中对各主要道路交叉口采用了局部放宽的做法,并通过简单的渠化划线示意体现这一思路。

步行交通结合现状的河湖水网绿化体系进行建设,步行系统深入到各个片区以及地块内部,与道路系统相交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立体交叉方式,以充分利用地下及桥下空间。步行系统将绿地休闲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新区交通组织实现人车分流的关键,是新区形象的重要体现点。

在“三中心一广场”处规划迎宾大道,按带形广场的概念进行设计,会展中心设集中的步行广场,F区居住区中心考虑一段步行街的建设。

第三节交通设施

为适应未来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量的要求,规划中对交通设施的考虑主要是机动车停车位的安排。规划在A区中部市民广场西侧、B区休闲公园西北角、D 区会展中心沿景观路地段两侧和F区商业服务中心处,安排有集中的机动车社会公共停车场,起到区域相对集中停车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停车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就近停靠,因此各个地块的配建停车就显得至关重要。规划根据地方要求,参考其他城市的配建停车规定,考虑一定的超前意识,对南湖新区的各个不同功能地块配建停车标准作如下规定,具

体体现在规划图则中对各地块的配建停车位的数量要求。

规划在中环南路和西南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安排一处长途客运站。与周边地块的服务性以及全区门户地段的性质相符合。

公交站点结合各个地块的绿地系统安排,居住区应考虑和住宅区出入口的关系,规划图则中标出公交站点的建议位置,具体公交规划应以全市为统一的系统,结合建议的公交站点安排具体的公交线路。水上旅游线路结合沿河地段的广场以及大型公建的人流集散点,设置小型码头。

注:一般居住区内机动车停车标准参考有关国家小康居住区标准,按居住总户数的30%安排,基本上也是居住小区中经济安排地面的极限。远期如有需要,可结合居住区中组团之间的公共空间进行半地下车库的改造建设。

第四节道路竖向

在控制性规划中道路竖向设计是竖向计的主要内容,应综合考虑基地的现状地形、防洪防涝、以及工程管网的布线要求,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道路设计、街坊内部竖向设计提供参考。南湖新区的道路竖向设计统一采用黄海高程,以地区防洪标高(黄海高程2.75m)为基准。

道路竖向设计充分考虑与现状道路的衔接,以雨水就近排放为原则,并同时考虑到道路的行车要求,特别是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按国家道路纵坡没计规范,应尽量保证道路纵坡坡度大于0.3%,小于2.6%。

对于通航河道桥梁,应充分保证通航要求,建议按六级航道控制。对于片区内的小型不通航河道,按地方要求,考虑防洪和过水断面的需要,桥梁底梁标高应超过黄海高程3.2m。

第八章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总体构思

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强调整体性和序列感;注重各个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和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充分利用现状的河湖水系,结合用地布局形成景观轴线通过对建筑群按空间构图原理的有序布置,形成地域标志和个性场所,通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着重塑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总体景观设计上应与南湖风景区统一考虑,引入南湖景区扩大的概念;同时在城市格局的建设上充分考虑与老城区之间的关系。结合新区用地三段式的布局形成东西硬质城市空间,中间软质绿化空间的总体风貌。新区中部的城市绿楔作为南湖景区的扩大范围,将城市环境美化、通风、休闲娱乐等功能融为一体。

总体上形成“H”形的景观轴线,也是城市结构性轴线。将南湖新区最突出的功能空间、特色场所、景观序列等内容有机连缀起来。南北轴线有东西两条,西部轴线为行政区“三中心一广场”轴线,与老城区的子城轴线遥相呼应,其空间构成序列为行政中心——市民广场——迎宾大道——报业中心——E区居住区中心;东部轴线为南湖公园——王塘泾洋湖荡——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南部景观大道。东西向轴线序列由市民广场——王塘泾洋湖荡——文化广场——音乐厅、美术馆——F区居住区中心等构成。

第二节功能空间设计

1.广场空间:

南湖新区根据各功能区的布局安排若干处广场,一般位于景观轴线以及空间序列的端点或交点上,是新区中重要的景观结点。各广场均有自己的个性和内涵,不但与周边地段的建筑性质以及自身所在的功能区相符,同时也构成了该地区的核心空间,起到标志性场所的作用。

A区的市民广场和迎宾大道:该广场以行政中心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办公、文化设施围合而成,体现庄严、气派的个性,同时也是向外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

通过迎宾大道(带形广场)与宽阔的市民广场的序列组合达到并加强这一效果。

B区文化广场:着重突出文化功能,东侧有音乐厅、美术馆加强文化氛围,西侧以大片的休闲绿地为背景,烘托艺术气息。

D区会展广场:位于会展中心,界面由弧形的展览建筑限定,突出商业文化和娱乐气氛,按博览会的风格组织空间,建筑背景追求新颖独特,强调多样、现代的独特个性。

E区商业广场:位于居住区中心,是A区迎宾大道在南部的收头,突出商业气氛。

F区步行街:位于居住区中心,是一条以商业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步行街,也可看作带形广场,主要突出商业服务氛围。

2.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以城市绿楔为主要内容,结合河网水系做滨河绿地,与居住区绿化联络成为网络状的绿地步行系统。

城市绿楔位于新区中部地段,其北部与南湖风景区连成一片,以旅游开发为主,可安排少量的旅游、休闲和娱乐设施;中部以王塘泾洋湖荡为中心,周边有市民广场、文化广场和体育中心,为综合休闲区;南部用地独立,规模较大,为生态休闲区。

滨河绿地按宽度15m—20m控制,可根据具体河道的不同,进行岸线设计,配合绿化种植,营造出美好的步行活动空间。

居住区绿地也是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区中道路绿化是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中环南路以及体育中心北侧的城市次千道有较宽的绿化带。另外,正对体育中心的南部景观大道,两侧和中间均有较成规模的绿化带。三块板和四块板的千道分隔带中的绿化种植也充分起到了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

沿新区西侧的铁路线规划有防护绿带,以密植乔木为主,绿带宽30m,加上道路的隔离,铁路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不少于50m。

3.特征空间

办公空间是表现城市空间活力和风貌的重要地区,新区的办公空间主要位于A

区(行政办公区)。空间构成应尽量采用朴素、大方、简洁的处理手法,形成庄重、严肃的气氛。建筑造型应结实稳重,给人以坚实可靠的感觉。在近人尺度的设计上充分考虑细部刻画以加强亲切感。整个办公空间的建筑以及空间造型应相对协调统一,并有一定的呼应。所有建筑以“三中心一广场”为核心,行政办公大楼为核心建筑,由此限定整个片区的风格、面貌和色彩等,其他建筑则处于从属地位。

商业空间是新区中最具活力和人气的区域,新区商业空间主要位于两片居住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商业空间结合道路、停车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有机构成,形成丰富多彩,气息活跃的氛围。商业空间位于居住区的核心位置,是整个居住区的心脏,在高度上应有一定的统帅作用。同时,在近人尺度的环境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科技文化空间是新区面向新世纪重要的特色功能空间,该空间在新区中位于B 区文化广场和E区会展中心。建筑设计可大胆进行新材料新结构的尝试,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气息为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同时在与相邻建筑中体量、色彩以及空间的关系上应有一定的呼应。

居住空间是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区的建设应强调环境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居住区在总体的空间结构上应从属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以掩映在繁茂的绿化中的居住组团为总体风貌。E区的低层住宅区更应充分体现环境特色。

第三节环境设计

1.轮廓线

整个片区形成两侧高、中部低的空间轮廓,与新区用地三段式布局相一致。新区中最高建筑为行政办公大楼,另外在两个居住区中心形成相对较高的建筑群。3个高点有景观轴线相联结,构成三足鼎立的空间形势,在空间构图以及多视角轮廓线的形成上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2.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对片区的可识别性以及市民对场所领域的认同感有重要的作用。

南湖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位于行政区的市政府行政办公大楼,还有位于几条景观轴线的端点和结点上的高层建筑和大型的公共建筑,如位于E区居住区服务中心的高层酒店、位于F区居住区服务中心的商业大厦、位于C区的体育中心的主体育场、位于D区的会展中心以及位于城市绿楔中的音乐厅和美术馆。另外,报业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在小片区中也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

3.街道景观

道路通过断面形式、绿化种植以及周边地块建筑围合等条件的不同变化形成不同风格、个性的道路景观。

道路侧景要求道路两侧的建筑界面有一定的呼应,在特征区边界应有明显的提示,同时道路空间的封闭与渗透形成空间序列节奏,通过绿化掩映和广告标识的点缀塑造不同的街道景观。

道路对景是道路景观塑造中较常用的手法,一般用于突出特别的建筑物或空间场所,不宜在交通性道路上使用。新区中设计的迎宾大道正对行政办公大楼,南部景观大道正对体育中心,均是通过道路对景的手法使街景与建筑相得益彰。

4.夜景照明

照明是现代城市日益重视的城市空间美化工程措施之一,夜景照明设计应根据功能空间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照明手段。

重点照明地段是新区中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人流集散空间,同时又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点和区域标志性场所。重点照明区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整体设计,并且在照明强度、时段以及风格上作出具体要求。如办公空间体现雕塑感,商业空间体现丰富多彩,科技文化空间体现艺术、韵律等。新区中的各广场以及围合的建筑群为重点照明地段。

重点照明带以滨河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带组成的步行系统为对象,通过园林式的照明设计,满足了绿地系统的使用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沿河的带状连续照明还塑造了美好的滨河城市夜景。其他休闲绿地中可相对弱化照明设计。

道路照明除按规范保证视线辨别和交通安全需要以外,道路照明应体现道路等级,以具备引导和辨别的功能。特殊的景观道路可通过道路绿化的照明或广告

遂宁市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遂宁市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定位及规模----------------------2 第三章用地布局----------------------------------2 第四章地块控制规划------------------------------3 第五章土地使用规模控制--------------------------3 第六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4 第七章道路交通工程控制--------------------------4 第八章市政工程控制------------------------------5 第九章城市防火----------------------------------5 第十章环境保护控制------------------------------6 第十一章景观系统及绿地控制----------------------6 第十二章广告牌与标志物控制----------------------8 第十三章奖励与处罚------------------------------8 第十四章附则------------------------------------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高质量进行工业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的建设目标,特将遂宁市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并制定创新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文本。 第二条本规划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区规划规范》及国家和四川省有关标准和规范。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范》。 6、《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7、《遂宁市城南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期)。 8、《遂宁市城南创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期)。 9、《遂宁市过军渡水利枢纽(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遂宁市城市管理技术规定》(试用)。 第三条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 1、规划目标 科学地进行规划区的功能分区,安排好城市各类用地和设施,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组织好城市交通,处理好城市建筑与环境空间及特色问题。使规划区既能为遂宁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原动力,也能成为城市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工业区,展现遂宁城市新形象。 2、指导思想

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目录附表一《杭州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表》

1.总则 1.0.1(编制目的)为适应《城乡规划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新要求,科学地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范杭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促进空间资源分配安排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依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以及浙江省、杭州市有关规范性技术文件要求,结合杭州城市发展和规划实际工作,制定本技术规定。 1.0.2(适用范围)本规定与《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相配套,适用于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管理。 1.0.3(技术思路)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分层控制为核心,以图文控制为方法,以分程度控制、分级审批、分类控制、分期控制为技术手段,对一定时期内各规划单元的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具体安排,对各项建设进行规划引导,形成指导规划实施和管理的规划文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套图管理”。 1.0.4(规划单元划分)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实现行政辖区全覆盖。其编制范围、项目名称和编号,按照《杭州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方案》执行,并做好与相邻单元之间的无缝衔接。 1.0.5(规划内容)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分层规划控制。将地域划分为单元——街区——地块三个层次。单元层次重点控制六线(即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紫线、公益性公共设施橙线和城市黄线等六线),街区划分及主导属性确定,以及单元建筑限高控制、特别意图区控制、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街区层次重点控制建筑开发总量、居住人口总量、街区绿地与开敞空间;地块层次规定地块的使用性质、开发强度、交通出入口方位等内容。 1.0.6(用地控制方式)对六线及保障性设施和街区公共绿地,针对不同的要求,分别采用实位控制、虚位控制、点位控制和指标控制等方式,并在图则中分别用实线、虚线(或实线加标注)、点、指标标注的形式表达用地控制的不同要求。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7.《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引》 8.《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9.《珠海市土地管理条例》 10.《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11.《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12.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管理规定——上层次规划: 1.《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3.《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4.《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珠海2030)》 5.《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 6.《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二、规划范围 东隔十字门水道与澳门相邻,南濒南海,西临磨刀门水道,北与珠海南湾城区隔马骝洲水道相望,规划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 三、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发展定位:“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2.发展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四、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 1.发展规模:规划2015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为28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空间结构: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紧凑发展、紧密关联的“三片、十区”的功能布局。“三片”为商务服务片、科教研发片、休闲旅游片。“十区”为商务服务片中的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和国际居住社区;科教研发片中的教学区、综合服务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公示文件) XX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九年七月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2017年XX县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为XX 县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

称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各建设项目的落实,实现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管,雅克设计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控规编制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富林镇萝卜岗半岛、富泉镇富泉社区、流沙河大桥至寨子山之间省道306以内滨湖地区、寨子山及山前滨湖用地以及部分汉源湖区。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3、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2)标准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GB50180-93) ?《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3)相关规划 ?《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安置文件汇编》 ?《XX市XX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惠州市江北白沙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江北白沙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件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一条规划目的 (4) 第二条规划依据 (4) 第三条规划范围 (4) 第四条适用范围 (4) 第五条使用原则 (5)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规模 (5) 第六条发展目标 (5) 第七条用地规模 (5) 第三章地块划分与编码 (5) 第八条管理单元的划分与编码 (5) 第九条地块划分与编码 (5) 第四章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6) 第十条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6) 第十一条土地使用兼容性 (6)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性质的执行规定 (6) 第五章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6) 第十三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总原则 (6) 第十四条建筑面积补偿奖励 (6) 第十五条土地使用强度控制的执行规定 (7)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7) 第十六条道路系统控制 (7) 第十七条道路交叉口控制 (7) 第十八条交通设施控制 (7) 第十九条道路竖向规划 (8) 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二十条规划结构 (8) 第二十一条绿地系统控制 (8) 第二十二条防护绿地 (8) 第八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 第二十三条配置要求 (8) 第二十四条调整规定 (9) 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9) 第二十五条给水工程规划 (9) 第二十六条污水工程规划 (9) 第二十七条雨水工程规划 (10) 第二十八条电力工程规划 (10) 第二十九条电信工程规划 (10) 第三十条燃气工程规划 (10) 第三十一条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11) 第十章附则 (11) 第三十二条调整原则 (11)

第三十三条生效日期 (11) 附表 (12) 附表1:土地利用现状一览表 (12) 附表2:建设用地兼容性表 (13) 附表3:规划用地平衡表 (14) 附表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 (15) 附表5:法定文件地块控制内容 (16)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沙湾片区位于西海岸粤海铁路火车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536.5公顷。目前已完成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功能定位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发展目标,依托滨海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旅游度假和时尚海岸居住,建设旅游度假与城区相融的滨海旅游新区。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区功能定位及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七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是指沿滨海发展的海岸。 “七区”是指七个功能组团。 海湾度假区----布局于滨海第一层面,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旅游度假相关的酒店、度假设施以及商业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商务社区----规划于片区北部,以铁路西广场大道为轴线,发展商务、贸易、酒店、会务,以及酒店式住宅、商业配套等功能,形成综合型的商务社区。 国际社区----规划于内河北段周边,发展面向国际的高档居住社区,配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文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群的居住度假需求。 游艇社区----布局于琼海大道南部、临海路东南侧部分,利用内湖两岸的水域和空间资源,建设游艇社区,并配置相关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规划于滨海大道以东,琼海大道两侧,设置集中的动迁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社区及教育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生活水平。 风情小镇区---位于片区中部,规划碧海路、荣山路周边,通过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设施格调独特,别具风情,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休闲游览区域。 生态保育区----位于片区南部,规划作为结构性的生态用地,并通过高尔夫等以绿地为主的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度假功能互为结合。

金沙湾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存在的问题

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技术层面、编制层面及法制层面分析了以往控规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通过对三位一体控制模式的探讨,试图解决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关健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问题;创新思路;三位一体控规模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由最初的注重形体设计发展到注重指标控制,又发展到强制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控规体系,历时二十多年,控规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的不断多元化及市场瞬息万变,以往控规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 以往控规存在的问题 以往控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技术、编制和法制三个层面。 1.1 技术层面 土地分类单一。控规土地分类按照国家标准过于单一简单化处理,在规划许可上模棱两可、在规划管理上难以控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灵活性差。“一堆指标”控制“一个地块”;控制过死,灵活性差。相当部分规划内容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被反复调整。分析研究不足。大量土地批租的事实表明以往控规分析研究不足,不能有效控制城市土地开发,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最佳结合。控规层面城市设计手段薄弱,不能有效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建

设。 1.2 编制层面 控规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反映在指标体系上,目前的控制指标的制定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造成规划管理混乱。控规的用地规模过大或过小,都影响规划的深度。用地过小,控规中只能就事论事,难以考虑空间构成、城市景观等因素,用地过大,许多问题涉及面太多,又不能很好解决。控规的意图、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被规划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充分理解,控制功能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1.3 法制层面 《城乡规划法》把控规确定为核心制度。划拨土地、出让土地必须依据控规给规划条件,同时规定复杂严格的控规修改程序,与以往控规高调整率相矛盾。上述原因造成以往控规的两难窘境,形同鸡肋。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通过控规创新。 2 创新思路 控规创新思路:以“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为指导,以追求最佳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实效为目标。创新的控规实行控制单元和地块详细控制两层控制。在控制单元层面运用“分区平衡方法”对控制单元进行总量控制,运用“二元控制方法”控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设;在地块详细控制层面划定“六线”、标明禁止开口路段与主要出入口、确定各项控制指标,并对用地性质兼容与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弹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wendangku.net/doc/9d16737578.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7-5] 审批依据 审批内容 审批条件 审批程序 申报要求 公开方式 办理部门 审批依据 关于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调整控规的程序,以及实行社会公众参与,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区范围内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实施<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审批内容 根据《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规定: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审批条件 有土地使用权的、申请调整控规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申报单位),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综合处申报大厅收件窗口申报。申报前须填写"控规调整审批申报表"。申报时提交由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控规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纸文件一式5份,电子文件2份,图示展板1套。论证报告内容必须符合《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中有关要求。综合处经审查后认为可以受理并发给申报单位"控规调整立案表"。 审批程序 综合处在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论证报告转到重点处,进入预审、公示程序。 进入预审、公示程序后,由重点处进行论证报告图纸文件初步校核工作及公示材料准备工作,期限为5个工作日。之后组织论证报告预审工作及公示工作。公示与预审工作同时进行,期限为15个工作日。 预审与公示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重点处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汇总意见整理后,请示委主管副主任及相关领导安排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意见与论证报告一并报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

瑞金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浅析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8)3620064202 瑞金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浅析 收稿日期:2008209202 作者简介:赖胜男(19782),女,讲师,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 袁艳勇(19752),男,工程师,徐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徐州 221002 赖胜男 袁艳勇 摘 要:结合实际,从编制技术层面对控规的用地布局规划、控制指标和城市设计引导等进行了研究,提出工业园区开发 管理的实施改革措施,初步找出一条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面向开发管理的控规编制思路。关键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刚性,弹性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的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它以量化指标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意图和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的定量、微观的控制从而具有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双重属性,既能继承、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意图,又可对城市分区和地块建设提出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导则。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更加多样化,控规作为直接面向市场的政府规划手段,其作用更显突出,同时问题也更加突出,特别是对控规编制方法和控制手段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深入和加强。 1 项目规划编制背景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东部,瑞金工业园区位于 城区的西部。根据《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是实现瑞金成为“赣南东部和赣闽边境中心城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 工业园区南临323国道、赣龙铁路,西临建设中的厦蓉高速和已进入线路设计阶段的济广高速,与广州、厦门、南昌等城市以及粤闽发达地区间的联系均十分便捷,交通优势明显。河流自北向南穿越工业园区,区内交通性干道为金鑫大道与沙九公路。 2 实现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2.1 产业用地策划提升规划编制的适宜性 1)工业组团的布置。工业用地是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用地, 工业用地的分区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根据招商的进度作出调整。同时,慎重考虑各类工业行业之间的协作性与干扰性,以保证片区整体形象,体现经济性、集约化和景观效果。依据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综合分析各种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将产业区分为6个工业组团:轻纺制造组团、食品组团、制药组团、建材和木材加间,假如住宅底层围出独户小院,使空间各有归属管理处理,则可以达到利于居民交往与实现安全防卫的效果。 3.4 以人为本的绿化设计 居住区绿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要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国外一些学者从“舒适”和“亲切感”的角度,对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宜人尺度”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区公共绿地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因而失去了内容美。小区绿化应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居民可以在其中散步、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和相互交流机会。在居住区和办公楼、商业建筑等沿街道路建筑的外部空间,布置一些绿化带、铺地、座凳、雕塑小品,为行人和市民提供优美的环境,见缝插针地安排零星绿地和游憩花园等,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将公园沿街道、广场等建筑外部空间拆除围墙,变成栏杆或形成开敞空间、贡献城市绿色和公共活动空间,可以促使消极空间变成积极空间。 4 结语 进入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性生态意识觉醒并开 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居住区环境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区域。居住区消极空间的利用应从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因素考虑,重视具体的有特色的空间环境的营造,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找回丧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居住区公共空间将更好地发挥聚会、休闲、锻炼、娱乐等功能,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经过精心设计的居住区外部空间,具备了居民乐于在其中活动的场所,有充满生机的积极活动空间,有划分明确的领域层次。这样的外部空间设计,为居民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创造了条件。参考文献:[1] 刘悦来,胡 玎,魏 枢.关注消极空间 优化公共环境 [J ].园林,2005(1):25.[2] 金 涛,杨永胜.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M ].北京:中 国城市出版社,2003.[3] 傅恒光,袁之林.小议居住小区中消极空间的利用[J ].城建 档案研究,1999(6):33235.[4] 孔 磊.居住区交往空间探讨[J ].山西建筑,2007,33(29): 29230. The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space in residential area JIA Wen 2b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reasons for the negative spac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means and measur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ace from the negative to positive ,and supplies some new design ideas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environment de 2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 order to build a better residential environment.K ey w ords :residential area ,negative space ,positive space ,reform ? 46?第34卷第36期2008年12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4No.36Dec. 2008

杭州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 索 取 号: A018-2005-5-0001 分 类: 业务信息 公开机 构: 杭州市规划局 公开日期: 2008-5-15 产生机构: 杭州市规划局 产生日 期: 2005-12-14 杭州市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2008-5-15 浏览次数: 1790信息来源: 关键字: 【字号: 大 中 小 】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杭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编制和审批程序,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杭州市规划局实际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杭州市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规划行政主管范围,杭州市域各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控规”,是指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配套设施、道路和工程管线以及空间环境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规划。 第四条 城市的中心地区、旧城更新地区、近期建设区、储备土地和拟出让的用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规”。 第五条 非经本规定要求程序进行的“控规”编制、审查和调整,均视为无效。 第二章第二章 “控规控规””的编制 第六条 “控规”编制计划的来源有: 1、规划局根据“年度指令性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计划[1]”下达的“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编制计划书”(以下简称“计划书”); 2、规划管理审批处室因管理需要提出编制建议,经规划局主管领导批准的编制计划; 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因城市发展需要,提出的“控规”编制要求经规划局主管领导批准的编制计划;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 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 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 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_齐奕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齐奕      摘 要:旅游度假区规划介于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包含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双重职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范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缺乏对旅游度假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指引,使得规划实施过程难免出现规划失效,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度假区面临城镇化趋势,旅游度假职能发展受限。本文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度假区控制指标体系应包含基本指标控制、旅游设施控制、城市风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细分尝试提出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为例,阐述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控制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山水城的融合,旅游度假功能的完善和休闲度假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 前言  旅游度假区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大的旅游开发形式,是最小单元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集中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刘爱利,刘家明,刘敏,郑斌,2008)。我国旅游度假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1992年开始建设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早期我国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据,通常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结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3年2月国家旅游总局发布《旅游规划通则》,其主体借鉴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界定了旅游区规划的层次及内容,首次规定了旅游区控规的具体内容和适宜程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规划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但《旅游规划通则》在具体控制指标体系方面与一般城市规划类似,主要包括针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的一般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缺乏对度假区的特色要素有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中的核心内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针对旅游度假区而言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规划的实效性。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考虑度假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诉求,在控规中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体系,有效引导其发展。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VIP专享】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文本 (公示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2)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2) 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 (6) 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加强石家庄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上位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促进石家庄高新区合理地开发与 建设,特编制《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第1.2条: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遵照本规划执行,下一层次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 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1.3条:规划范围:北至北二环路东延,南至南三环,西至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东至东三环,规划面积为74.68平方公里。 第1.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2012.3);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12);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13.《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9.6); 14.《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09.7.1); 15.《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2.1); 16.《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2014.6.1); 17.《河北省城市红线管理规定》(2012.12.1); 18.《河北省城市黄线管理规定》(2012.12.1); 19.《河北省城市蓝线管理规定》(2012.12.1); 20.《河北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2012.12.1); 21.《河北省城市紫线管理规定》(2012.12.1); 22.《石家庄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2.5.1); 23.《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3); 24.《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程序规定》(2015.3)。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第2.1条:功能定位:集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沿的新兴产业、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优质的生活服务四位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城。 第2.2条:发展目标 1.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2. 河北省自主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示范基地; 3. 石家庄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建设标杆。 第2.2条: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50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为74.6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 60.10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规模14.58平方公里。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索引号]CBA08G-0303-2008-00073 [信息名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信息种类]规划信息---区域规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建设发展局 [发布时间]2008-01-31 [内容描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规划包括:规划范围、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的作用和地位、规划单元的确定。 [正文] 一、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即由泰达大街(北),南海路(西),北海路(东),津塘四号路(南),所围合的各项城市用地,用地面积为2.7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 规划原则: 1.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协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需求与物业开发三者的关系,使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根据目前开发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与可能对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进行优化利用的调整; 3. 完善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和服务水平;

4. 通过土地、利用的规划调整,改善规划范围的环境质量、景观面貌,实现开发区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平衡; 5. 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调整好各开发阶段的关系,更好满足土地拨划的要求; 6. 应有利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开发区当前与长远的有序发展。 (二) 规划目标 1. 形成完善、统一、和谐的中心区商务系统,营造高效、高质、高水平的商务运作体系,营造轻松、舒适、娱乐的商业休闲体系; 2. 形成若干具规模的高档住宅区和住宅小区,并形成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3. 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绿地率的严格控制,扩大绿色开敞空间,从而改善建筑景观与风貌; 4. 严格控制建筑退后红线及街面设计,形成具有韵律感、亲切感的街面景观; 5. 通过城市设计有重点的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大街沿线的建筑景观、风貌及建筑细部小品的处理; 6. 保证规划范围内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交通、市政、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与合理位置,确保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承载能力,满足开发区可持续有机发展的需要; 7. 形成条例化、指标化、图则化的控制体系,强化规划的控制、引导功能,保证中心城区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规划管理、土地出让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规划区范围和面积: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九所镇区,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470h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60.49hm2。 规划目标: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社区。 总体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布局,形成“一带、两廊、四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一带: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 两廊: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 四轴: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滨海路、九所公园——滨海路、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等四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轴线。 五区: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 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6.80万人。 二、区域环境现状 (1)该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SO 2、NO 2 、TSP、PM 10 浓度均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望楼河、鸭母溪及抱套河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现状质量已达不到相对应的水体功能,造成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河道内有大量的畜禽养殖;二是水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等有很大的关系。 地表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 (3)地下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其中1#监测点氯化物、氨氮、硫酸盐、锰、总大肠菌群超标、2#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超标、3#监测点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造成以上几个监测因子超标的原因主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市拱墅分区祥符东单元(GS11)控制性 详细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 2 -第二章发展布局规划.............................................. - 2 -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 7 -第四章市政工程规划............................................. - 15 -第五章环境保护规划............................................. - 16 -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 16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 17 -附录一规划控制指标名词解释..................................... - 18 -附录二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 19 -附录三规划用地汇总表........................................... - 24 -附录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 25 -附录五配套公建项目表 (24) 附录六基础设施容量预测表 (2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