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水禽群落特征及生境修复策略

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水禽群落特征及生境修复策略

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水禽群落特征及生境修复策略

【摘要】:长江口滨海滩涂湿地资源丰富,其中崇明东滩湿地成为《国际湿地公约》(Ramsar公约)所认定的国际重要湿地。而且九段沙、大小金山、南汇东滩、横沙岛和长兴岛也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每年大约有200万只水禽沿着“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在北半球的西伯利亚中部和阿拉斯加西部、亚洲沿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往返迁徙。此迁飞路线包括了鸟类的繁殖地、停歇地以及越冬地。长江口滩涂湿地是重要的中转站,迁徙季节大约有100万只水禽经过,对于亚太地区迁徙水禽完成生活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东亚—澳大利亚水禽保护网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滨海湿地正面临着巨大威胁,其中以围垦开发导致的栖息地结构变化和功能退化效应最为明显。湿地水禽包括涉禽和游禽,本研究对象为长江口滩涂常见的中、小型涉禽和部分游禽(冬季),其中以迁徙涉禽(主要以鸻形目鸟类为主)的种类和数量居优势。通过(1)迁徙涉禽对长江口滩涂湿地的利用方式:(2)围垦对迁徙涉禽的影响及程度;(3)受损湿地和次生人工湿地水禽群落特征和生境选择;(4)新生湿地迁徙涉禽的能量代谢水平和环境容纳量分析等系统性的工作来探讨湿地保护、功能恢复、鸟类生境调整和科学管理等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体系,进一步协调区域内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研究概况由下简述:1.1984年至2005年,在长江口滩涂湿地通过野外鸟类调查、捕猎跟踪调查

和侯鸟环志/回收记录等手段来了解迁徙涉禽对长江口滩涂湿地的利用方式。1984—2005期间的野外调查和环志数据显示涉禽在北迁期(春季)和南迁期(秋季)的鸟类数量比例在 1.5:1~7.2:1之间,1991—1992年所跟踪调查的两名猎户春秋季捕获的涉禽数量比例为2:1左右。最常见种为细嘴滨鹬(Calidristenuirostris)、红腹滨鹬(Calidriscanutus)、斑尾塍鹬(Limosalapponica)、尖尾滨鹬(Calidrisacuminata)和红颈滨鹬(Calidrisruficollis)。2003—2004年对所环志的涉禽进行年龄鉴定,其中春季96.98%为成鸟,3%左右为幼鸟;相反,秋季94.73%为幼鸟。研究结果表明,涉禽成鸟在南北迁徙季节可能沿不同路线迁飞,北迁时首先选择长江口等区域停歇,繁殖后可能选择更直接的路线越过长江口返回越冬地;而刚出生的幼鸟在第一次南迁路线上可能选择多次停歇补充能量的迁飞策略。2.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在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滨海滩涂进行了涉禽野外调查以及鸟类栖息地选择模式分析,共统计到鸟类25种,春季优势种为细嘴缤鹬(Calidristenuirostris)、尖尾缤鹬(Calidrisalpine)和红颈滨鹬(Calidris,ruficollis);夏季为环颈鸻(Charadriusalexandrinus)、青脚鹬(Tringanebularia)和蒙古沙鸻(Charadriusmongolus),秋季为环颈鸻、红颈滨鹬和青脚鹬,冬季为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环颈鸻和泽鹬(Tringastagnatilis),鸟类总体数量呈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海堤外(自然滩涂)和堤内(人工湿地)鸟类种数四季大致相等,但鸟类平均密度季节差异显著。通过对样点内鸟类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分析,初步总结出堤外滩宽和光滩宽是影响鸟类栖息的最关键因子,海

三棱藨草(Scirpus×mariquete)覆盖比例和潮上坪宽度的影响程度次之。堤内浅水塘比例和裸地比例是影响鸻形目鸟类分布的关键因子,海三棱蔗草覆盖比例也起正向作用。而人类干扰大、芦苇(Phragmitescommunis)/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密植和高水位的区域不利于鸟类利用。3.由于长江口滨海滩涂高强度的围垦占用对迁徙涉禽的影响机制和程度较少研究,所以,1984/85年和2004/05年在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滩涂进行涉禽群落和生境变量调查。主要考察潮间带滩涂20年土地利用方式演变对涉禽时空分布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考察结果显示,以1984年作为初始状态,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区域的滨海滩涂面积大约为400km~2,1998年长江口南岸围垦面积大约为143km~2,杭州湾北岸围垦32km~2;自然滩涂面积为150km~2(长江口南岸)和100km~2(杭州湾北岸)。至2003年,长江口南岸又围垦了大约247km~2,杭州湾北岸围垦106km~2。1984/85年所调查的样点全部被围垦,但有一部分滩涂围垦后目前并没有被利用,仍保持着原有地貌和潮水条件,长江口南岸区域有大约151km~2此类型滩涂,杭州湾北岸有40km~2。2004/05年在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堤内外近500hm~2的调查区域共观察到涉禽25种,鸟类数量与1984/85年没有明显变化,优势种组成略有差异。相比1984/85年,2004/05年涉禽分布较不均匀,突出表现为集中于上述几个围垦后并没有被利用的滩地。对涉禽分布和生境特征的时空比较可知,样方内滩宽和潮上坪宽的变化是影响涉禽分布变化的关键因子。4.2004年12月—2005年5月,对上海崇明东滩1998

年大堤内200hm~2次生人工湿地进行鸟类调查,冬季统计到鸟类8目15科56种,游、涉禽为优势种;春季统计到鸟类10目19科55种,涉禽为优势种。运用多元回归对鸟类种类数、数量、物种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和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调查样点内水位、水面积、植被盖度、底栖动物密度、鱼类捕捞和人类干扰等环境因子进行鸟类生境选择分析。回归模型显示冬季鸟类种类数与植被盖度呈显著正相关,鸟类数量、物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与水位高低、水面积比例以及鱼类捕捞强度有关,底栖动物密度影响鸟类均匀度和数量;春季鸟类数量与鱼塘的水面积呈正相关,而种类和数量与水位呈显著负相关,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明显受水位、水面积和植被盖度影响,鸟类科属多样性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相关,捕捞状况对春季鸟类群落影响不大。5.本研究根据对九段沙湿地2005年春、秋季食物资源调查来计算迁徙期鸻形目鸟类的环境容纳量。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春季食物总量为4541.20kgAFDW(去灰分干重),秋季为2279.64kgAFDW,按鸻形目鸟类有效栖息生境计算,春季鸟类可利用食物资源量为3429.03kgAFDW,秋季为1700.92kgAFDW。通过鸟类体型类群分类(根据去脂净重、基础代谢率和体长)和能量消耗模型可以得出,九段沙湿地迁徙季节总食物量理论上可维持的鸻形目鸟类最大数量约为春季350万只,秋季175万只。按有效生境计算,春季约为260万只,秋季约为130万只。考虑到食物取入率的影响,九段沙湿地实际可容纳约17.5~35万只鸟类。综上所述,通过长江口迁徙水禽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生境选择模式的研究结果,以九段沙湿地作

为规划对象,针对滩涂湿地保护、鸟类生境调整和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初步建议:·春秋季为涉禽迁徙高峰期,研究区域调查到的数量较多;夏季数量较少,以雀形目鸟类为主;冬季鸟类群落主体为越冬游禽;·滩涂宽度和潮上坪宽度是影响涉禽分布的关键因子;人类干扰大、芦苇/互花米草密植和高水位的区域不利于涉禽栖息;·人工湿地水位高低、水面积比例、植被密度对不同鸟类类群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不同;·建议迁徙季节在不危害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在高大植被密植区开辟一些隐蔽性强的裸地滩涂和浅水塘,以提高涉禽对湿地资源的可利用性;·根据迁徙季节(春秋季)和冬季优势鸟类群落的不同,可对湿地生境要素进行人为干预调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键词】:长江口杭州湾崇明东滩九段沙滩涂湿地迁徙季节涉禽水禽湿地利用方式群落特征生境选择环境容纳量修复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Q958

【目录】:摘要9-12Abstract12-17第一章概述17-25第一节湿地及迁徙水禽17-23一、湿地保护进展17-18二、上海市湿地保护的重要性18三、迁徙水禽18-23第二节本研究的意义和目标23-25一、研究意

义23-24二、科学技术价值24三、研究目标24-25第二章研究区域、内容和技术路线25-31第一节研究区域25-28一、长江口南岸及杭州湾北岸滨海滩涂(受损湿地)26二、崇明东滩次生人工湿地(中度干扰湿地)26-27三、九段沙湿地(新生湿地)27-28第二节研究内容28-29一、长江口滨海滩涂湿地迁徙水禽的群落结构28二、影响迁徙水禽的环境因子28三、迁徙水禽环境容纳量28四、迁徙水禽生境修复的关键技术和示范28-29第三节技术路线和创新点29-31一、技术路线29-30二、特色及创新点30-31第三章迁徙期涉禽对长江口湿地的利用31-45第一节不同迁徙季节涉禽对长江口滩涂湿地的利用32-43一、研究地点32-33二、研究方法33三、结果与分析33-42四、讨论42-43第二节成幼涉禽的迁徙策略差异43-45一、研究地点43二、研究方法43三、结果与分析43-44四、讨论44-45第四章受损湿地迁徙水禽群落时空变化特征45-71第一节长江口杭州湾迁徙涉禽季节分布特征和生境选择46-57一、研究地点46-48二、研究方法48-50三、结果与分析50-55四、讨论55-57第二节滩涂围垦过程对长江口杭州湾迁徙涉禽空间分布的影响(1984/85-2004/05)57-71一、研究地点57二、研究方法57-58三、结果与分析58-68四、讨论68-71第五章崇明东滩人工湿地迁徙水禽分布特征与环境影响因子71-86第一节崇明东滩人工湿地不同时期水禽群落结构特征72-81一、研究地点72-73二、研究方法73-74三、结果与分析74-80四、讨论80-81第二节影响祟明东滩人工湿地水禽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81-86一、研究地点81二、研究方法81三、结果与分析81-84四、讨论84-86第六章新生湿地迁

徙涉禽环境容纳量分析及数量限制因子86-100第一节九段沙湿地迁徙涉禽迁徙季节环境容纳量分析87-96一、研究地点87二、研究方法87-89三、结果与分析89-94四、讨论94-96第二节限制九段沙湿地迁徙涉禽数量的主要因素96-100一、研究地点96二、研究方法96-99三、结果与分析99四、讨论99-100第七章长江口滨海滩涂湿地迁徙水禽生境修复策略(以九段沙湿地为示范)100-109一、湿地修复与重建工程100二、本研究的启示100三、示范区规划建议100-103四、其他重要生境指标103-109参考文献109-121附录1.图表清单121-123附录2.作者已发表论文123-125致谢12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