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管理学从ppt整理出来的word版本

公共管理学从ppt整理出来的word版本

公共管理学从ppt整理出来的word版本
公共管理学从ppt整理出来的word版本

公共管理渊源及基础

(一)公共管理,历史久远

(二)成为独立学科,形成于近代

?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标志《行政之研究》,1887年

? 3.人物威尔逊

(三)行政与政治二分

?1、政治学科出现较早

?2、“行政学”,从政治学出分出

?标志:1887年

?人物:威尔逊《行政学研究》

主张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标志着现代行政学“开山之作”。

?3、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政府研究》,1900年

?4、行政----“行动中的政治”

(四)百余年来的发展

?1.理论层面

?公共行政,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2.实践层面

?政府管理,政府实践

二、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

(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

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公共管理学的客观性: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过程,由此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管理学研究对象:1.结构与功能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环境

2.过程与环节决策、沟通、协调、监控

3.技术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四)公共管理学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了解

?(一)研究范围广

?研究公共部门:公共权力部门(立法、司法、行政);非营利组织

?(二)研究跨学科

?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

?(三)重视战略管理

?既研究机构、过程和程序,又研究战略管理、政治环境、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公共伦理

?(四)吸纳新主题

?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制度创新、管理工具等

?(五)重视实证研究

?重视实践经验、案例研究

?(六)重视当代公共部门实践

?政府实践,公共组织实践

四、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和方法

(一)研究途径

?1.经典途径:注重政府制度、机构、法规方面

?2.行政管理:注重行政管理原则

?3.行政行为:用观察、实验、模拟、访谈、调查研究行政行为

?4.政治学途径

?5.经济学途径

?6.管理学途径

(二)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

?2.比较分析

?3.实验分析

?4.案例分析

五、公共管理重要范畴

(一)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定义

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手段,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

?2、公共管理主体: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目的: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手段:政治、经济、法律

(二)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异同

1、共同共通之处

?(1)管人

?(2)规范行为

?(3)经济效率效益

3、不同差异之处

?(1)使命不同

?(2)价值取向不同

?(3)政治性

?(4)管理行为依法

?(5)知识综合性

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过程,由此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公共”的有关概念

2.公共部门(公共组织):政府组织,NGO

6.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主要指政府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7、公共管理途径

?1、传统途径

?政治与行政不分

?政治与行政分开

?2、P--途径

?政策途径(the policy approach)

?3、B--途径

?商业途径(the business approach )

治理理论

一、治理

(一)治理定义: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二)治理的特征

治理是一个过程

治理强调协调

治理包括公私部门

治理是合作

(三)由管理到治理

管理国家要处理好哪些问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

二、新公共管理:1.主要内容

借鉴企业管理理论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改进公共服务质量

发挥公民管理作用

2.案例:胡德谈新公共管理

●六项主要内容(P82):

●职业化管理

●绩效评估

●产出控制

●部门分权

●引入竞争

●借鉴企业管理

3.善治的基本要素

●(1)世界银行提出的善治五要素

●合法

●效率

●负责

●透明

●开放

●(2)善治的根本要求:规范政治权力

课题:用治理理论思考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政府采用这些手段应当听取社会意见,同时社会遵从

市场监管:监管严密,政府守信,社会遵从,人人守规矩

社会管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机制要运转

公共服务:公共部门要发挥私人部门作用,某些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四、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翻开教材:P87 五点:

五、治理指定自学内容

●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主体、客体和机制P91

●社区治理概念社会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方式P99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六、条主要内容及措施P113

●休斯概括的新公共管理六大要点P117

●彼得斯提出的四种治理模式及内容P121

第三课公共利益

1、公共利益是一定地域共同体多数成员普遍的社会需要。

2.公共利益五个表现:

有地域界限

具有公共性

社会公众是主体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观

3、公共事务是公共利益的外在表现。公共利益,如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供给、管理,其成本由社会共担,收益社会共享,。

4、实现公共利益的复杂性

公共利益是公共选择和集体行动的结果。如何选择公共利益需求,如何协调、聚合、分配利益,如何保障达成的利益共识能够转化为行动,都比私人利益的实现复杂得多。

第四课公共管理者角色分析

一般管理者

公共管理者

问题:管理活动有无共同点?有

具体回答:做好七件事

POSDCORB

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政治性

公共性

权威性

民主性

政府作用及其角色研究

十八大报告:经济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个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转型期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

?民族地区政府作用分析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何种作用,对中国来说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核心问题:

?政府应该做什么?

?政府不应该做什么?

?政府通过哪些途径使其做得更好?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市场缺陷及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一)国外学者的认识

?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政府作用,主要是维持和稳定社会秩序。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也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保卫国家和统制社会。

1、古典经济学的政府理论——自由主义(18世纪末期)

?重商主义引发的反抗

?源自于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政府职能观

?政府发挥作用的重点:

维持国内安定

抵御外来入侵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解决公民间的争端

?最好的政府就是最小的政府

2、凯恩斯主义的政府理论

?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政府的干预能够在竞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干预,可以实现充分就业,消除产生失业与危机的基础,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减少经济的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改善预期。

3、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政府理论

?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区别在于:

?古典自由主义主张的是放任自流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是制度框架内的自由

?新古典自由主义主张回复古典自由主义,倡导个人主义,崇拜“看不见的手”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

?政府的职能应该最小化,不应该干预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只要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关注,充当好“裁判员” 的角色,经济就能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高效率的运行。

?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运动和里根的重塑政府运动

4、新古典综合派的政府理论

?一方面,经济中的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仍然由市场机制,即由看不见的手来解决;

?另一方面,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要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来纠正市场调节不可避免的缺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并实现社会公正。

5、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观

?政府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政治统治的作用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作用。

?当一个国家尚未组织就绪的时候,实行分权就意味着混乱,分权的局面必然导致冲突。

?对于国家来说,不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则,而是社会安全。

(二)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最基本角色)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3、消极外部性的消除者

?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三)国家神话和市场乌托邦

?在关于国家(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

1、国家神话

?片面夸大国家或政府的作用,将政府视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仁慈的君主,认为政府能完全弥补市场缺陷,消除市场失灵,政府能够解决好所有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起码是那些市场机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这是一种关于国家作用的神话。

2、市场乌托邦

?片面夸大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是完美的,其本身能够解决好各种经济问题,政府的干预职能使问题恶化,因而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自由放任,这是一种关于市场作用的乌托邦观点。

二、转型期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

?最好的政府并不是那种规模减至最小的政府,而是把政府视为一种重要的、强有力的机构,它能促进私营部门的发展而并非私营部门的竞争者。——休斯

(一)强政府或弱政府

?一种是主张转轨时期政府更多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包括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强政府的观点;

?另一种是主张转轨时期应尽量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弱政府的观点。

(一)强政府或弱政府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国家越落后,一个开拓性的政府的作用范围就越大;软弱政府不能维持国内的政治秩序。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强政府理论。指出向现代化过渡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大量复杂的问题与矛盾,只有靠强大的集权政府才能克服。

?缪尔达尔在对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分析中,将实行“民主的计划化”的印度等南亚国家称为软国家,虽然国家或政府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却不能有效地执行。

问题:转轨时期,我国是强政府还是弱政府?强政府

?强政府是指能够提供合法的政治秩序基础和有效的经济参与的政府。

?基于我国的社会转型不仅是一种经济转型,而且更是一场全方位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加强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应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

强政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前瞻性原则

(二)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角色

?“划桨”还是“掌舵”

?“权力型”还是“责任型”

?“管理型”还是“服务型”

?“法治型”还是“弹力型”

?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

?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与财产公平分配机制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三、民族地区政府作用分析

?民族地区政府作用是提高民族地区效益和促进公平,提高效益是促进公平的基础,公平又是提高效益的目的。民族地区政府是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主导者、推动者和制度提供者,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的效率分析

?民族地区政府控制着民族地区主要资源,在集聚资源,加快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地位,是其它组织和个人不能替代的。

?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依托民族地区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

1、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培养和使用

?通过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维护基本生存的水、电、路、高稳产农田地等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

?扩大公共产品的范围,提高公共产品的质量,使各族人民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增强民族凝聚力。

2、发挥民族地区经济资源优势

?民族地区政府既要充分应用中央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吸引各种渠道的资金,满足民族地区投资需求,又要充分研究民族地区不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弊,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

?民族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投资,资本的形成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杂乱且整体关联度低,服务产业发展层次低。

?做稳做实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突出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

(二)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的公平分析

?经济转型中,民族地区政府应该尊重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生存、温饱、尊重、自由、安全、公平公正、发展、分享人类社会发展的福利和机会等基本价值理念。

1、承担民族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责任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不能保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不能实现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合理分配。

?以民族地区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创造长远的发展基础为导向,体现道义原则、社会公益性原则和公平原则,在效益和政府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

2、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要构建符合民族地区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强化政府对教育的主导作用。

3、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是民族地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监管不到位和缺乏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补偿机制。

4、加快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转型中,民族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能力较为薄弱。

?最低生活保障的重点要放在因疾病、灾害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使其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在农村推行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不同类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把重点放在以自我保障为基础,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做实个人账户,使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结合起来。

?增加对老年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的投入,使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失地农牧民,除了规范的社保障制度建设外,还应该采取一些临时性的辅助措施,形成以社会保障救助为主,临时救济和社会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特殊困难家庭更多的救助。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的提出

?2008年2月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6%衡量标准(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我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昂贵的国家之一。

我国政府存在的浪费问题

?公务用车浪费

?公款吃喝浪费

?公费出国浪费

?豪华办公大楼浪费

?政府会议浪费

?能源资源消耗的浪费

?政绩工程浪费

一、政府绩效评估概述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政府绩效评估的特征和价值取向

?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1、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后,政府改革中出现了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潮流,强调政府行政的效率和效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政治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政府绩效评估在英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法国和德国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亚太地区各国政府也正在迅速引进西方的绩效评估工具和制度;

?2005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任务。

何谓政府绩效?

?一般解释为成绩、成效,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

?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公共责任和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体现出的综合管理效果,集中表现在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科技、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绩效。

政府绩效包括:

?政治绩效: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这是政府核心能力之一。

?经济绩效:量上扩张和质的提升。良好的经济绩效还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高、政府能供应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

?社会绩效: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包括安全与犯罪、公平与正义、福利与贫困、稳定与动乱等指标。

?文化绩效:主要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与渗透,以及文化的繁荣与整合。

?政府绩效体系中,政治绩效是核心,经济绩效是基础,是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和外在表现,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是目标。

政府绩效评估?

?西方国家学者关于政府绩效评估内涵的理解所形成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是西方国家以绩效预算、绩效审计为内容而产生的绩效评估内涵。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推行了包括减小政府机构规模、控制政府支出成本、强调政府运行效率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是以美国为代表颁布的一系列政府报告、法案对政府绩效评估所做的具体规定。

三个方面理解

?微观层面: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中观层面:是评估政府分支的各部门;

?宏观层面:是对整个公共部门绩效的测评。

从实践来看:

?普适性的政府机关评估: 其特征是绩效评估作为特定管理机制中的一个环节,随着这种管理机制的普及而应用于多种公共组织,包括目标责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行风评议等等。

从实践来看:

?具体行业的绩效评估: 应用于某个行业,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绩效的定期评估。

从实践来看:

?专项绩效评估:针对某一专项活动或政府工作的某一方面展开。如江苏省纪委的“应用指标分析方法对反腐败五年目标实现程度的测评”;珠海市的“万人评政府”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应用不仅为政府开展绩效管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对建设求真务实、高效廉洁、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政府绩效评估?

定义:根据一定的评估指标,按照一定的评估程序,运用一定的评估方法,通过合适的评估主体对政府或政府部门一定时期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的过程。

政府绩效评估内涵阐释

?作为政府内部改革措施,体现了放松规制和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是一种以结果为本的控制;

?作为改善政府部门与公众的关系、改善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的措施,体现了发展政府责任机制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

2、绩效评估的特征和价值取向

?特征:

?市场责任机制:按投入和产出的模式来确定绩效标准,注重对产出的评估。以顾客满意为基础来定义市场责任机制,这种方法是把公民视为消费者。

?政府绩效评估意味着政府职能的具体化

?政府绩效评估意味着政务信息是交流与沟通

价值取向

?政府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必须以公众的需要为管理导向,而不是以自身的规则为依归;

?公众为政府部门的结果纳税和进行评估,不是为了政府部门的工作而纳税和进行评估。

3、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是维护以政府为代表的社会公共形象的重要凭借

?是实现公共部门发展的内在动力

4、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指的是对评估对象做出评估的人,解决了“由谁评估”的问题。

?主体构成是指组织和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机构、组织和公众及其资格条件的规定,

包括三大基本类型:国家机关性质的专门绩效评估机构、中介机构性质的专门绩效评估机构、公民个人。?主体属性:权利性、制约性、多元性

?通常有六类绩效评估模式,即上级评估、自我评估、同事(同级)评估、下属(下级)评估、顾客(公众)评估和专家评估等。

评估客体:指标与标准

?内容分类:行政业绩、行政能力、工作态度

?硬指标和软指标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

?职能依据

?政府的服务承诺

?管理绩效

?公众的满足程度

影响指标体系确定的因素

?公共事务的性质特征

?公众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程度

?具体的时间条件

?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

构建原则

?综合、全面性

?系统性

?硬指标与软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

?与职能行使保持一致

?导向性

?独立性与差异性

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

构建政府绩效评估的七个操作程序:制定政府绩效评估计划、建立组织、构建指标、收集信息、选择计量方法、撰写报告、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

?2002年,厦门市思明区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同开发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由评估主体、评估维度和评估指标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在评估主体方面

体现了多元主体的特征设有综合评估组织、普通公民、直管领导、投诉中心和被评估对象等评估主体;?在评估维度方面包括基本建设、运作机制和主要业绩三个方面;

?在评估指标方面采用部门指标与通用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传统指标与现代指标,正数指标与负数指标、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在程序设计方面突出了分级管理、自动管理、工具管理、动态管理和在线管理等特征。

思明区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我国实行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绩效管理在政府管理模式中有运行的空间。

?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对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存在的问题

?1、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价值取向的扭曲

?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

?“无限政府”的价值取向

?惟效率的价值取向

?2、缺乏科学化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

?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绩效评估方法重定性指标,忽视定量指标

?绩效评估的技术落后(评估方法单一,多采取“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

?评估主体单一

?表面化的绩效评估进一步助长了公共部门及其领导者把公共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见效快、表面化程度高的事务上

?3、缺乏实施绩效管理的制度平台

?缺乏法律保障

?政府的绩效管理缺乏制度基础(处于自发状态、半自发状态;评估程序存在随意性)

政府绩效评估困难

?政府追求目标很多

?基于可测量目标的激励必须兼顾社会福利的一些不可测量方面

?难以比较委托人(公民)偏好的多样性

?官僚对于信息的操纵

?利益集团的博弈

?制度构建的缺陷

?个人价值取向与公共价值取向的不一致

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措施与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价值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绩效管理的目标价值取向

“民众本位”是绩效管理的根本价值取向

“有限政府”的价值取向

“人民满意程度”是政府绩效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

设计科学、合理、规范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完善绩效评估的方法

绩效评估技术信息化

评估主体社会化、多元化

?(三)搭建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平台

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

政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分权化改革

设计政府绩效管理的激励制度

新时代背景下的政府转型

?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

?从审批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从高成本型政府转变为高效率型政府

绩效考评基本思路微观——宏观、层层递进、逐级包容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是政府绩效评估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和动力。

?如果只强调评估,不注重评估结果的运用,评估结束后就把评估结果束之高阁,为评估而评估,一评了之,不仅评估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评估也难以进行下去,反正评与不评一个样,结果好坏一个样,评还不如不评。

?英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能够持久地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特别重视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把绩效评估的结果与评估对象的利益挂钩,增强了评估主体和评估客体执行评估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运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建立以绩效论奖惩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干部选拨淘汰机制;

?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财政预算机制,实行绩效与财政预算拨款挂钩。

第三部门管理研究

主要内容

?第三部门及其管理研究的兴起

?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选择与自我完善

一、第三部门及其管理研究的兴起

?最早出现:美国学者莱维特最早使用

?处于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社会组织,从事的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不愿做、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情。?第三部门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部门兴起于上个世纪 60、70 年代,中国从80年代以来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第三部门或准第三部门组织,但中国对该问题的研究起步稍晚。

如何定义?(386页)教材的定义

?第三部门就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第三部门的特征

?组织性

?非政府性

?非营利性

?自治性

?志愿性

?公益性

组织性:

?有一定的制度与结构

?具有稳定的组织习俗和深厚的社会基础

?明确的法律地位

非政府性:

?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与政府行政机构无直接隶属关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行为能力。

?自治性

?草根性

?不存在垄断性的权力控制和支配机制

非营利性:

?是指第三部门的社会公益性,强调其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具有利润分配机制

?主要的财产应当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其他公益性的资源

?公益产权

自治性:

?是与政府组织、市场营利组织相并列而存在的独立社会组织体系,拥有相对的自主权,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等方面享有较为广泛的自由活动空间。

志愿性:

?主要资源来源于社会,是通过志愿服务和社会捐赠形成的

?公众的积极参与和自愿合作是第三部门存在发展的基础

?组织成员往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公益性:

?满足社会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以共同价值观为思想基础,通过有组织的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物品。

第三部门的功能

?在政府、营利组织和第三部门的互动关系中具有补充性功能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协调的功能

?具有培养公民间的平等、信任观念的功能

?具有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功能

?具有推动社会有序化的功能

?第三部门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保证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运行和稳定;

?第三部门的完善有利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的稳定,从而推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第三部门的兴起及相关理论研究也为政府改革提供了新视角。

二、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p409 七项作用教材398页——409页

三、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的第三部门开始兴起的时期,与以往相比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事实际意义的第三部门工作的社会组织增多。

?我国第三部门产生的必然性?

必然性:

?改革开放为第三部门发展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逐步深入的政府改革给第三部门带来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社会良性运转使第三部门的参与不可或缺

第三部门的中国特色

?依靠婆婆爬上门槛

?挂靠政府部门生存

?依靠政治权力发展

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独立性不高

?慈善资助不足

?管理体制混乱

?政策法规不完善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的互动

?政府改革对第三部门发展的重要意义:

政府职能转变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第三部门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依法行政是第三部门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部门的发展对政府改革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门的发展使政府精简和职能转变得以可能

第三部门替代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有利于提高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部门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对政府的制约力

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四、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选择与自我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第三部门发展的有益经验:

建立第三部门志愿服务的完善制度

建立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

树立第三部门的社会公信力

推动第三部门的发展,扩大劳动社会就业

完善对第三部门的监督机制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政策选择

加强第三部门的立法,明晰的法律地位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培育服务型政府

发挥第三部门对于政府的监督作用,树立第三部门的社会权威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自身完善

扩大资金来源,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功能多元化

提高第三部门自身能力

提高第三部门社会公信力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

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战略管理

?第一个将战略观念引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他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战略概念。

?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分支学科,经历了长期计划、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三个阶段。

一、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定义:是组织的管理者为了使组织适应内外环境的长期变化,有意识地制定行动方案,集中整个组织的努力,优化组织资源配置,以达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组织目标的动态过程。

战略管理的特征

?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

?战略管理着重于长远的、全局的谋略

?战略管理是组织发现自身优势、劣势、寻求机会、识别威胁的过程

?战略管理是持续性和循环性过程

?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

地位和作用

?战略管理使不利的条件和变化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促进主要决策以更好地支持已建立的目标;促进机会选择以更有效分配资源和时间;用较少的资源和时间用于纠错或作出特别决定。

?战略管理创造一个人际之间协调交流的框架;肯定每个人作出进入整体的努力;提供一个明确雇员责任的基础;鼓励管理决策人员超前思考。战略管理以积极态度对待难题和机会;鼓励人们面对变化采取进去行动并有序管理业务。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一方面是受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成功的示范影响,并且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经验;

?另一方面,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更多的是适应公共部门和组织自身所面临的日益复杂变迁的内外环境的产物,是当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产物。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特殊性

为什么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

?公众要求公共部门回应公众服务需求的呼声日渐提高

?公共部门日益面临重组、合并、民营化、公私竞争、公共部门之间竞争、政府干预范围缩小等威胁

?绩效导向的评估与预算挂起钩来,让公共部门压力重重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

?1998年,美国学者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兰德和约瑟夫。兰佩尔合著的《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将十种不同的战略思维方式归纳为战略形成的十大学派。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第一阶段是理性分析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以理性主义为特征,主要致力于战略的制定?设计学派——“ 三思而后行”

?计划学派——“ 及时处理,事半功倍”

?定位学派——“ 让事实说话吧”

第二阶段是非理性阶段(80年的中期——90年代中期)强调非理性因素,注重对战略制定过程中行为因素?企业家学派——“ 带我们见你的头”

?认识学派——“ 一旦我相信了就会看到”

?学习学派——“ 失败了,再来”

?权力学派——“ 当心第一”

?文化学派——“ 苹果掉下来的地方从不会离树太远”

?环境学派——“ 要看情况而定”

第三阶段就是整合阶段

?结构学派——“稳中有变”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设计也应遵循一些私人部门相通的原则

?坚持个人认知和集体的思维相统一,既要重视观念、远见和思考,又要重视实际的行动;

?既要重视行动前的深思远虑,行动中的紧急情况应对,还要重视行动过程中的控制的结合;

?坚持理性分析和非理性分析思维的并重;

?坚持战略发展和结构设计相互支持;

?不仅考虑战略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且也注重战略的创新;

?在不同的组织环境和组织发展阶段中,组织的战略选择应该是不同的;

?战略管理不但应该注重组织的资源、技术和经济、结构等要素,更应重视人的因素。

?在设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时注意到其显著的公共性特征。一些普遍适用于私人部门并且已经取得成功的战略管理方法不能照搬到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面临各种限制和影响因素:政治影响、权力限制、公众监督、目标不易确定、非营利性等。

纳特和巴可夫在1992年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共部门的六点战略管理模型:

?根据环境发展趋势、总体方向及标准概念描述组织的历史关联因素;

?根据现在的优势与劣势、未来的机遇与威胁分析判断目前的形势;

?制定出当前要解决的战略问题议程;

?设计战略选择方案,以解决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根据利害关系人和所需要的资源评价战略选择方案;

?通过资源配置和对人员的管理贯彻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公共行政通过科层制结构的等级控制而形成程序化责任机制,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战略管理则强调各个部门直接对结果和顾客负责,强调通过严格的绩效考察进行责任控制。然而,绩效评估并非万能的,至少从其评估的主体来看就存在着问题。

谁应该是公共利益的主体?

?公共利益中的公共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理解:

?公共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的观点)

?公共是理性选择者(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观点)

?公共是顾客(服务提供的观点)

?公共是公民。

休斯对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七种批评意见:

?正式的战略设计过程被描述为比它的实际情况或所能做到的更具逻辑性和分析性;

?正式的战略计划过于呆板;

?正式的过程与创造性及革新相违背;

?将战略概念应用到与私人部门有很大差异的公共部门可能产生严重问题;

?战略由组织制定,会造成政治控制困难,产生责任问题;

?公共部门的组织目标含混不清,战略毫无意义;

?公共部门的时间观念过于短暂。

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着十大问题:

?(1 )流浪倾向:没有公共战略或滥用公共战略

?(2 )唯上倾向:按上级或长官意志制定公共战略

?(3 )东施效颦:效仿他人公共战略或效仿自己过去的公共战略

?(4 )好大喜功:发展型公共战略也会使公共部门陷入危机

?(5 )致命通病:公共战略管理能力不强

?(6 )束之高阁:公共战略只停滞在纸上

?(7 )旧瓶装新酒: 体制、结构与公共战略不匹配

?(8 )赶鸭子上架:缺少足够的公共战略实施人才

?(9 )弃长扬短:公共部门丧失公共战略优势

?(10 )踢开战略闹革命: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期利益

中山大学倪星教授认为:

?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突出的问题是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能力问题:

战略规划能力

公共政策能力

资源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

四、新时期中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径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政治资源,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提供稳定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培育政治领导人的企业家精神,激发政治领导人的成就需求,发挥其政治远见和管理经验优势,推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实践。

?改革传统垄断模式的弊端,适当引入政府间竞争,形成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外在激励与内在动力机制。?强化知识分子与政府之间的结盟,重视知识精英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扩大公民参与,培养和借鉴民间的创新力量。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创建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的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塑造学习-模仿-创新的完整链条。

?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公共管理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能为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引导低年级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通过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准确、恰当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 (1)管理概述主要为整个课程的总论,阐述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类型,以及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管理理论主要较为全面地介绍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源流和管理学形成的历史,重点介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情况; (3)管理职能主要是按照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通说——管理的四职能说, - 1 -

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分别介绍各管理职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作为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滚动计划法、领导理论、激励理论等; (2)在案例分析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案例分析作业展示。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1 -

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学概论 作业1(第1-3章): 一、填空题: 1、公共治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3、比较分析案例分析; 4、公共权力公共事务; 5、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 6、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8、政治实体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9、元政策差不多政策;1 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1、D 2、C 3、A 4、B 5、D 6、B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区别。P5--6 答:1、目的不同。公共治理是要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要紧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治理要紧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治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治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确实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3)物质基础不同。公共治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布化;而企业治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布化。(4)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治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要紧依靠于政治才能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5)绩效评估不同。公共治理评估的要紧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成效、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治理的评估指标要紧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2、简述公共治理模式的差不多特点。P11-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咨询题治理与资源治理相统一,重在咨询题解决上;(4)结果治理与过程治理相统一,重在结果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p4) 2、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生产管理计划担当流程学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p20) 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p17) 二、选择题 1、1887年美国学者(d)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p13) a。古德诺b。斯坦因c。泰勒d。威尔逊 2、德国学者(a)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p14) a。马克斯·韦伯b。古德诺c。法约尔d。赫伯特·西蒙 三、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担当流程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未分选的学科,它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是一门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相统一和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3、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虽同属管理领域,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但二者在管理的目的、管理的限制因素、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以及绩效评估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4、“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2、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 5、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计划担当流程分析法等。 四、论述题 1.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点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担当流程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供应链及采购管理内容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启示:论述要点:第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第二,把员工食堂就餐制度机制引入到政府中来,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公共管理(服务)竞争;第三,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实行成本-效益核算,以防止过去那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垄断条件下的预算最大化和政府规模恶性膨胀的趋势出现,要求把政府预算与政府工作的绩效联系起来,对政府进行效能监督;第四,倡导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选择机械品质检验员知识导向的价值,即在公共行政中引入企业家精神。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1 《公共管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 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3、罗伯特 达尔 赫伯特 西蒙 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 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 公益性 正规性 6、公共权力 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 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 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 政策分解 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 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 (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4 第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重在公共利益。 第二,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统一,重在政府组织。 第三,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统一,重在问题解决。 第四,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重在结果管理。 第五,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统一,重在公平。 第六,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统一,重在外部管理。 第七,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统一,重在服务。 第八,管理制度与技术统一,重在制度创新。 2、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40 (1)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 (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3、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对策。P90 必要性: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政策要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更好的了解公共需求,利用公众的智慧,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就是要鼓励和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参与。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个人受价值观、知识结构和具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知上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 可能会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败。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用自己的优势对个人局限性进行补充,通过利益博弈削减认识的局限。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这种利益取向都被诉诸公共政策,这就形成了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必须对于公民的这种积极性加以引导。四、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转变要求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 基本对策:一、树主现代化的公共决策观念。 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系统机制。 三、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治建设。 五、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 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 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社会性 权威性 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 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 事务官 8、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 “公共” 11、资源配置 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P115 (1)政治性。 (2)社会性(3)权威性(4)法制性(5)系统性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P124 (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P126 (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侧重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其特点是易于实行、政治效应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其成果不易巩固。 (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着眼于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权力体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层次与幅度的调整,是常见的组织变革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公共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则着眼于公共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观念、态度的更新以及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 激进式的变革也成突变式的变革,主要是指在较

公共管理学2020.1.2

(一)公共管理学框架 第一篇概论篇 Chapter 0 管理导论 Chapter 1 公共管理概论 第二篇主体篇 Chapter 2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Chapter 3 公共部门的角色 Chapter 4 公共组织管理 Chapter 5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第三篇实务篇 Chapter 6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Chapter 7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Chapter 8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Chapter 9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第四篇前沿篇 Chapter 10 公共危机管理 (二)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4*10=40分)复习范围: 1、简述新公共管理改革流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实践内容。(PPT第一章) 2、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PPT第一章,教材P14) 3、简述外部性理论以及外部性内在化的政府干预措施。(PPT第三章,教材P55、56) 4、何为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PPT第三章,教材P66) 5、简述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PPT第七章,教材P79-86) 6、简述科层组织的含义及其困境。(PPT第四章,教材P138-142) 7、弹性化组织结构设计有多种形式,分析不同形式的弹性化组织的特性。(PPT第四章,教材P142-148) 8、简述领导权力的构成内容。(PPT第五章,教材P160-163) 9、阐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PPT第五章) 10、阐述莫尔教授提出的政府战略管理的三角分析模型。 11、公共部门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PPT第九章,教材P275-277) 1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PT第八章,教材P193-194) 13、何为目标管理?公共部门如何实施目标管理?(PPT第九章) 14、什么是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教材P305) 二、案例题(1*30=30分)复习范围: 1、新公共管理改革理念和新公共服务改革理念 2、公共部门的角色(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3、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 三、论述题(30分)(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范围: 1、公共组织管理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3、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论述题答题要求:通过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来证实你对本学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内容解释有创造性并符合逻辑、系统性、一致性与连贯性;运用所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你的工作经验或你熟悉的单位情况解答问题;能够有分析地、合理地、连贯地表述观点。请不要:仅简单描述问题,没有引用适当理论、模型和概念。应把重点放在“分析、阐述”所研究的问题上。完全拷贝他人的作业,否则不会通过考试。仅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资料,有自己观点。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述 1.什么是公共管理?它与公共行政有何区别? 公共管理: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区别:1.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2.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3.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管理的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主要内容: ⒈公共管理的主体、职能与目标⒉公共管理的理论、过程与方法⒊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⒋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⒌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6.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7.公共危机管理 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 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理论分析法 2.系统分析法 3.数量分析法 4.比较分析法 5.实验分析法 6.资料分析法 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1.什么是公共组织?它有哪些特征? 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特征: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公开性 2.什么是非政府组织?它有哪些类型? 非政府组织:是在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组织成员志愿参与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治性社会组织的总和。 类型:宗教性组织、社会性组织、文化性组织、学术性组织、保护性组织 3.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有哪些? 公共管理职能:就是公共组织在行驶公共职权、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功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调控宏观经济、提供公共物品、完善法律和制度框架、治理外部效应、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4.我国政府职能为什么要转变?应如何转变?你有何建议? 原因:1)传统意义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我国各社会领域机制的发展3)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4)是机构改革的关键5)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 转变:1)转变职能职能重心2)转变职能内容3)转变职能方式4)转变职能关系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一章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者 1.公共管理的发展(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时代背景与实践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①从社会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结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信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国家尽量不干预市场运行,因此早期西方国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有限;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人们被迫承认市场调节的缺陷和政府干预经济社会事务的必要性,以有效需求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是兴起成为各国主导思想,国家开始利用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结果导致行政国家兴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一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人们开始怀疑政府干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因此发端,公共管理需要变革。 ②从时代背景与现实困境看,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和政府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政府管理模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的政府改革及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运动是对新时代变革的主动回应,新时代挑战促进了公共管理的变革。 ③从行政实践的角度来看,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一场旨在反对浪费低效率,低效益的改革行动,被称为宁静的革命,美国里根政府发起、克林顿政府继承进行了行政改革,引入竞争机制。英美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纷纷效仿,九十年代以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投身实现了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2.公共管理的客体与主体是什么。 主体包括了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营利机构、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 客体为公共事务。 学术界一般将公共物品的提供最为界定公共事务的主要依据,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3.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性、公共性、社会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与死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提高社会成员福利,故应在法律控制下开展公共管理活动,避免盈利影响公共利益。工商—追求利益最大化。 ②资源来源不同:公共—资源是公共的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收入。故管理活动公开化,接受群众监督。工商—资源来自于市场竞争中的利润,企业经费消耗为自身行为,不受社会约束。 ③运作机制不同。 ④管理方式不同。 ⑤人员选拔不同。 5.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问题的确立,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资源的管理,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服务。 6.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基本素质: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智能,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工作经验积累,具备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的技能、规划决策的技能。 7.简述公共管理者与传统管理者有何不同 公共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肯定有许多相吻合之处。然而,管理工作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环境适应性,即管理者不断依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价值、角色和行为。公共管理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这些特质,也决定了公共管理者承担与一般管理者不同的角色。 第二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 1.公共部门的概念 公共部门指,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协调公共利益的部门,一般包括政府、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 2.公共部门的功能 ①维护市场经济秩序②提供公共产品③对收入进行再分配④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3.公共部门的特征 公共,稳定,权威,合法。 4政府的特征 公共,强制,系统,政治。 .政府失灵的类型 ①政府的内在性与政府规模膨胀②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③寻租和腐败④公共政策失误。 6.论述政府与社会间关系的模式。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小政府大社会。 小政府,一方面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管理方式上,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作用为维护秩序,制定法律发展规划,监督行为,协调矛盾,提供公共物品;另一方面缩减政府规模,精干人员,明确职责范围,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大社会,扩大政府自治功能,政府给予社会更大的自主权,培育第三部门成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地对社会进行宏观管理,也需要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监督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要逐步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民主参与制度和渠道,使政府职能部门与相关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的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差别: 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 ...... 性.和非排他性 .....以及收费困难 ....等特征的物品。 ....、自然垄断性 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 ...........初始投资量大。 ....... ...、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 ....、自然 .......和非排他性 ..垄断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 .............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6、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标志) 背景:第一、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组织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上。执行研究把项目放到了核心地位并要求研究组织如何对项目作出贡献。 第二、执行研究超出了公共行政学以及政治学的范围,而达到了更广泛、更综合的跨学科的程度。 正是这种由组织结构与过程向项目与绩效的焦点转移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产生标志:1991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被看作是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产生的标志。 7、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选择题) 美波齐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管理途径 戴维。H。罗森布鲁姆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_ _.txt10有了执著, 生命旅程上的寂寞能够铺成一片蓝天; 有了执著, 孤单能够演绎成一排鸿雁; 有了执著, 欢乐能够绽放成满圆的鲜花。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 P2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 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 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 事务 (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 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 P34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 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 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 1) 公共政策失效(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P71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2021年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教诲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参照答案__.txt10有了执著,生命路程上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鲜花。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取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社会活动。重要涉及如下几点: (1)公共管理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目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利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通过那几种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2)主张政府干预(3)对政府职能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几点体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基本观点是对人“经济人”假设。即以为人是自利、理性,并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一切行为都可当作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目必定是增进公共利益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应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基本特性。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特性体当前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取性(3)目的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电大公共管理学概论平时作业(三)答案 (2)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概论》平时作业三 一、填空题 1、西方公务员按其产生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__政务官和和_____事务官___ 两大类。 2、___国家公务员___ 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3、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算、_预算会计__ 、__政府审计_ 等内容。 4、公共财政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___市场的__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___计算机硬件和软件_____,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___信息____________ ,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6、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_经济绩效、_____社会绩效______ 和___政治绩效________ 三个方面。 7、绩效管理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___设定与实施___________,并对其结果进行_系统评估和调控__的过程。 8、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____价值__________准则,这些准则不受_不同文化因素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二、选择题 1、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C )。 A、1978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2年 2、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是( C )。 A、基数预算 B、单位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哪种类型的管理决策活动?( C )。 A结构化问题B、半结构化问题 C、非结构化——复杂问题 D、非结构化——简单问题 4、1997年美国“国家绩效委员会”提出联邦政府机构全部上网的时间是( C )。 A、2001年 B、2002年 C、2003年 D、2002年 5、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 A )。 A、绩效评估 B、绩效追踪 C、绩效衡量 D、绩效反馈 6、民主政治中,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 D )。 A、经济 B、效率 C、效果 D、用户满意 7、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公共服务伦理管理原则〉建议书的时间是(B )。 A、1996年 B、1998年 C、2000年 D、2002年

公共管理学概论(1-5章)

第一章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者 1、简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政府不要干预经济生活,因此早期的公共管理职能有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政府干预经济成为主导思想;20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国家又出现滞涨现象,人们又对政府干预产生怀疑,此时的政府管理急需变革。 ②从时代背景与现实困境看,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挑战呼唤新的政府管理模式,20世纪末兴起的政府运动就是对新时代变革的主动回应。 ③从行政实践的角度来看,英国撒切尔夫人进行的宁静的革命,美国里根政府发起、克林顿政府继承的行政改革,之后,其他发达国家纷纷效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着手进行行政改革。 2、公共管理的客体与主体是什么 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营利机构、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公共事务的主要承担者,非营利机构与公共企业是公共物品的重要提供者。 客体为公共事务。学术界一般将公共物品的提供最为界定公共事务的主要依据,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3、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①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各阶级的共同利益,主要体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对象和目标的公共性、价值观的公共性、手段及依据的公共性。 ②社会性:国家起源于社会,公共管理以社会作为参考系,活动较接近社会。

③管理性: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4、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公共问题的确立,主要是确立关系社会发展重要性、基础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等。 ②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措施。 ③公共资源的管理,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公共物资、公共信息等。 ④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如教育、公安、环卫等。 5、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和技能。 基本素质:良好的品行、较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智能、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工作经验积累、具备服务意识、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技能:技术技能、沟通协调的技能、规划决策的技能。 6、简述公共管理者与传统管理者有何不同 传统管理者的内涵:领导者;权威象征;发言人;谈判者;分配者;监督者;指导者。传统管理者是权力和责任的集合体,传统组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 公共管理者的内涵:公共管理者必须是宪法的忠实执行与捍卫者;人民的委托者;明智的少数;解释者与教育者的角色;利益的平衡者。公共管理者是政治政策忠实的执行者,是社会利益、社会正义的主动维护者和保护者。 第二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 1、简述公共部门的概念 公共部门指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部门,包括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共企业。

《公共管理学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概论》作业答案 (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 1、何谓公共管理? P2: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特别是科学管理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这是本教材认可的定义) 2、公共管理有哪些基本特质? P4—7:(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受多种政治办量制约。(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公共管理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它是以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的。(4)法的支配与意志自治。公共管理活动受法的支配,各项管理活动在法律框架下进行。(5)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往往不是可以自由竞争的。(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管理中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的。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 P16-18: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 P19-20:(1)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2)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3)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4)必须具有耐心。(5)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6)必须以民众为导向。(7)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4、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P22:从广义上讲,凡是不能营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称为公共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称为公共组织。 PP22-25:(1)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僧为价值取向。(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法律的权威。(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5)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6)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9)公共组织行为具有强制性。 5、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层级化?层级化的优点是什么? P29: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即纵向结构。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层化化要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听从上级的指挥、领导和命令。 P30:优点是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6、什么是公共组织的分部化?分部化的优点有哪些? P30:公共组织的部门化,亦称分部化,是指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公共组织结构的部门化是公共管理的客观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