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

令狐采学

胡沁 201306945

摘要:国内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状况、适应的不同方面及影响适应的因素等问题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

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研究趋势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化,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及农民工把妻儿带在身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100多万义务教育年龄儿童随父母在外地就读。近年来,对流动儿童生存境遇的讨论引起人们的深思,流动儿童众多生活与学习问题的妹辦与其特殊的经历和生存环境相关。究其根源,与流动儿童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关联。

1.流动儿童和社会适应性

1.1流动儿童

根据1998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岁(或7至15岁)随父

母或随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佘凌(2003)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子女[1];张亿全(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指15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2]。聂辉(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的儿童[3]。陈黎(2007)认为流动儿童是农民工流动的子女或外来人口的子女[4];马润生(2010)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5]。综合以上的定义,可以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半年以上的6~15周岁的少年儿童。

1.2社会适应性

美国学者Lukash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即融入环境、改造环境、离开环境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林崇德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改变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6]。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或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7]。张锦涛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内在个人心理和外在社会生活两个层面的内容。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指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主要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它反映出流动儿童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8]。可以看出流动儿

童是从心理层面和外在的行为上去适应社会,具体的包括心理层面的自我评价、生活态度、社会交往以及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等以及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

2.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

2.1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状况的评价

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9]。如,王芳等人(2005)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267名在简易小学就读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10],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5.5%,其中男生为28.8%,女生为21.5%,大大地高于22个城市合作组(1993)的调查数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课题组(2002)的研究也发现:简易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流动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者占20%,而同龄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只有3.3%。郭良春等人(2005)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也发现[4],虽然公办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影响。

2.2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

2.2.1家庭因素

流动儿童中有些在家乡出生后被父母带到城市,有的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城市,相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他们没有长期的宁村

生活经验,他们基本上都未成年,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涉及角色转换、生活习惯的改变、价值观念的适应等问题,从而在心理发展上出现了某些消极的状况,此外,父母在经济收入、权益维护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所处的弱势群体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子弟小学生的社会适应。一般流动儿童的父母工作不稳定,在城市以租房为主所以孩子不断转学,不断面对不同学校、教师、教材、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这些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导致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此外,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养方式较为简单,意识不到自己的弱势地位,感觉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要促进流动儿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不可忽视。

2.2.2个体因素

2.2.2.1性别因素

胡韬(2007)发现,流动儿童中女生的社会适应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女性比男性更顺从,心肠较软;女生的这些人格特征可能更有利于社会适应。

2.2.2.2年龄差异

社会适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随着认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表现为社会适应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国外关于移动儿童的研究结果恰好相反,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容易、更完全地适应,他们认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受母国文化影响不深,价值观、信念和习惯还没

有形成。这就要求儿童的教师更要关注年长儿童的适应[11]。

2.2.2.3学校因素

国内有研究(高茗,2005)表明,学校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影响儿童的适应行为。流动儿童进入新的学校环境,教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对他们熟悉环境、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2.2.4社会因素

流动儿童是在社会流动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由于还处在儿童期,尚未成年,本身不具有完全的自我保护能力,他们更易成为受到伤害的脆弱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目前在城市中,流动儿童在思想观念、社会福利、社会关系等不同方面、不同层面受到了种种排斥。

3.研究趋势

3.1注重中介变量的探讨

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已涉及到不同方面,但研究结果并不总是一致,这激发人们思考,社会适应可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相互交织的,这推动近期的研究开始寻找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中介变量。目前,已有研究考察了自尊、人格、同学关系等变量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尊在家庭经济地位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中有中介效应,自尊也是压力影响流动儿童适应水平的中介变量,当压力水平增高时,高自尊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明显更

好;人格在家庭亲密度与内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家庭亲密度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不和谐的同学关系也是家庭因素影响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和躯体化程度的中介变量[12]。除了已探明的这几个中介因素外,更多中介作用机制有待未来研究的关注。

3.2转变研究取向

早期的研究遵循一个共同的基本假设,即流动儿童处境不利,在诸种困难之下必然导致适应不良。因而绝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流动儿童适应中的“问题”。近年,受积极心理学思潮影响,这种消极或病理的视角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中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受到重视。余益兵等人考察了流动儿童的积

极情感体验和人格特征,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倾向和积极情感三个积极心理维度以及悲观主义倾向、消极情感两个消极维度上的总体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说明流动儿童并非是一个心理弱势群体[13]。曾守锤评估了一至九年级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状况,结果显示,绝大多数(88.6%)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这与城市儿童没有明显差异[14]。可见,流动儿童身上的确蕴藏着许多积极心理品质。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变,有利于打破舆论对流动儿童的“问题重重”的刻板认识,将人们的视线从流动儿童的问题引向对其优势、潜能的关注。

3.3 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

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评估和解释,除了定量测量法外,质性研究方法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如半结构访谈、民族志写作、田野调查等[15]。质性研究更适宜于从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比较深入详尽的描述和分析,便于了解事物和现象的复杂性,揭示研究对象的真实状态;而定量研究的数据则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研究问题得以清晰呈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

结论

总的说来,近年来的学者多数认为生活的流动性对儿童具有大的负面影响,流动儿童所遭遇的社会排斥将他们置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流动儿童在城里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强、懂事、有上进心,进入城市未必就处于劣势。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注重对流动儿童正面、积极品质的培养,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并享受城市生活,使之与城市相融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拥有良好社会品质的、与城市儿童无异的现代城市新公民。

【参考文献】

[1]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张亿全.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J].热点关注,2007,(8).

[3]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6).

[4]陈黎.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形成中的利弊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

[5]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1).

[6]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4).

[8]郭良春,姚远,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J].青年研究,2005,(3).

[9]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10]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68

[11]何亚玺,肖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12]李艳红.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述评

[13]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4):78-83

[14]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中国青年研究,

2008(9):37-41

[15]李艳红.国内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研究述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