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级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级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级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级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级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思想、园林建筑、艺术精神、古典文学、民间艺术、书画篆刻、陶瓷雕塑、戏曲、诗词、音乐、传说,

①包括中医、围棋、武术……都是我们的文化宝藏和最宝贵的教育资源。艺术设计教育承担着培养设计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艺术设计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精华。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基础课程之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对于培养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长远的重要意义。

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目的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践,总结下来的优良文化,是我们巨大的资源。在当代,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积淀的精神财富,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创作水平。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传承、创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1.对传统文化艺术特征的提炼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音乐、舞蹈、绘画、诗词等方面。这些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包含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②韵律感。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追求丰富的对比效果,如动静、远近、虚实等变化使艺术作品达到传神的效果。这在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在中国绘画中,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在素描、速写的教学中,教师应融入对于整个画面韵律的把握,培养学生在基础课程中的创造力。线条感。音乐的旋律跌宕起伏,形成各种节奏对比,体现了独特的线条感。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调、音色绝妙无比。音乐中的线条让人们感受到丰富变化的美感。在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中,线条的运用更是充满了变化趣味。例如,中国书法中的汉简,流畅的行笔,部分笔画的拉长变化,整篇看上去就像是一幅抽象画,线条的魅力在速写的教学中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在速写的教学中,通过对传统书法绘画的临摹,让学生体会线条的重要性。

节奏感,主要强调变化。在书法中,主要表现在轻重、缓急、虚实等方面。从绘画角度看,体现在画面构图、色彩表现、造型形式等各个方面,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③将传统书法绘画丰富的变化运用到素描、速写、色彩课程中,使学生体会变化的美妙。构图的多变、画面的虚实、丰富的色彩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的。

2.中国画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影响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文明精神集大成之体现,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反映。中国画的传统魅力在于气息和神韵。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道学中所讲究的朴素、简约、无为等思想贯穿着传统中国画的始终。中国画在创作上注重构思,追求意在笔先和形象的思维,重视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方面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是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

④这对于素描教学很有启发意义。通常的素描教学大多追求造型的准确、刻画的精细。其实,对于绘画对象神韵的把握往往更能提升作品的观赏价值。中国画的作画手法有很多,常见的工笔白描和写意手法是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借鉴之处的。在造型语言使用方面,工笔白描广泛采用线条,速写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于工笔画的临摹,体会用线的要领。写意画,则是将线去掉,直接用色作画,注重意境,

所谓写意性,即非写实性,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

⑤在色彩教学中,鼓励学生以色造型,通过丰富和谐的色彩,营造一种氛围。中国画的构图十分讲究。画家常常不是通过一两张草图便能达到理想构图,特别是中国画的构图,要考虑民族形式的特点、笔墨发挥和物象的展开,既要多变化、多次层,又要求统一。这些推敲缜密的构图形式运用到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无论是对于静物的描绘,还是风景写生,都会达到独特的效果。

3.将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融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也十分有益。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丑怪的东西,如中国园林中的怪石,苏东坡的老树、怪石头,又或是八大山人笔下的鹌鹑。但是人们却都很欣赏,将这些丑怪的事物包含的美学运用到我们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就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审美趣味。中国古代诗词、戏曲音乐、古琴音乐都追求一种脱俗的意境,体现“清、幽、淡、远”的文人气质,

⑥十分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是古代贤人修身养性,培养人格的最佳方式。基础教学中引入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沉稳的审美情趣,增强艺术修养。古诗

文中蕴含的哲学美学直接引入基础教学,使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论 一、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如生物的发展进化有遗传,有变异。如果每一代人都从头开始,现在就还是原始社会。 人类文明中存在着具有永恒价值、值得人们长久珍视的东西。 事实上,没有一个民族、国家不珍视其传统文化。 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同化力:从黄河流域扩展到黑龙江流域、珠江流域。 延续力: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不曾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海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执着。 影响力:中华文明对周围地区,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文明圈”;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评价。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摒弃陋习。 思考题 1、传统具有什么价值?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涵义 广义文化的涵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简单地说,人类的一切创造。

广义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的涵义:仅指精神文化。毛泽东的解释: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表现。当人们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相提并论时,这个文化是狭义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 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样式和观念。民族或地方的文化一定是传统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民族的或地方的。 举例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文具(毛笔)、餐具(筷子)、乐器、兵器、建筑、国画、民乐、象棋、书法、武术、节日、农历、京剧和各地戏剧、曲艺、中医中药、中餐、各种风俗习惯等。 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古代的和仿古的。 思考题 1、传统文化的涵义。 2、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特征 一、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最大特色 伦理道德的含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中西文化的对比:“德性文化”与“智性文化”。举例: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 二、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表现 哲学:“天命有德”“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史学:“寓褒贬、别善恶” 文学:“文以载道” 教育:“教之道,德为先”“首孝悌,次见闻” 政治: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将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 三、中外学者的论述 欧洲学者的评论。黑格尔等。 近代中国学者的评论。“国人尚德,西人尚力”“国人崇义,西人重利” 思考题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 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

考核目标 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第七章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课程内容 考核目标 —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与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5课时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教案 教材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主题:知书识礼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曹坤丽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尚贤事能”的思想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3、把握墨氏议论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归纳、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写反思日记所需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墨子》选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1、注释: (1)列德:以德行安排位置。 (2)农与工肆之人:指指农夫、工匠和商人。 (3)断予之令:给予其决断的权利。 2、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所以古时圣王为政,任德尊贤,即使是从事农业或手工、经商的人,有能力的就选拔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即是说,如果爵位不高,民众对他就不会敬重;俸禄不厚,民众对他就不信任;如果权力不大,民众对他就不畏惧。拿这三种东西给贤人,并不是对贤人予以赏赐,而是要把事情办成。所以在这时,根据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功劳而分予禄位,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富贵,而民众不会永远贫贱。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举公义,避私怨,说的即这个意思。。 三、温馨点击。 介绍《尚贤》及《墨子》。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尚贤上》选段。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不够,养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学习习惯,致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很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温馨点击”,“活动广角”。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 在整个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设计与社会、创新与实践、思维与技能等诸多方面紧密关联的意识,教学中全方位构建学生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到综合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挖掘,同时也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表述能力等,最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设计服务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 (1)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知识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拟定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大纲,其核心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时权重。 (2)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现开设公共课19门,专业课87门,实验课19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完整,设课重点突出。在学习普通教育理论知识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有造型基础、形态学装饰基础、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教学课程类别

2、教学内容 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课程互为依托,交叉贯通,呈复合式、板块式、递进式螺旋状上升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将各模块的知识点串成相关联的知识链,同时各知识链又交复式环环相扣,加强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课题,培养学生相对全面的、整合的设计意识。 (1)复合式——设计通识基础教学 在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主要以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从应试思维模式向主动思维模式转换。教学中以思维开发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力求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转换和接轨。这个阶段的教学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反复对接的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2)板块式——专业基础教学 二年级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延续下,进入以专业方向为主体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在一个或一类系统内容上设置课题,注重课题的广度和单元形式的深度训练,注重概念的开发和多手法、多方式、多途径的综合表达。注重课题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相互链接的知识点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在大纲总体要求下完备板块课程的系统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内容的新鲜和活力,持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创力,为进入市场设计打下思索的基础。 (3)递进式——专业设计教学 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的板块课程下重组或交融,以知识的系统构成为基点,形成各知识点和知识链的递进式训练,更加注重整合设计、深度设计,在具体市场和商业设计的限定下,持续地培养学生在概念原创以及适合的设计表达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培养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和环节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一般以项目设计对应具体的社会综合需求,从市场到策划,到创意到设计,到实施再回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涉及到整合各阶段设计学习的深度思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七、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平时成绩为总成绩的20%,期末采用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八、各章节教学进度及安排 绪论(2课时)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习方法。 上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课时)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课时)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特点,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形态,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掌握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课时)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时:编写执笔人: 学分:修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平等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和校园文化活动相呼应,并与其他人文类选修课共同构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生源基础和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提炼设

计出三大个模块9个专题,采用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小组讨论或社会考察。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礼仪、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技等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③、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④、能比较准确地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2能力目标: ①、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认识中国的国情。 ②、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够正确理解华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3态度(情感)目标: ①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②增强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 ③用健康的传统文化观念诠释人生,对待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项目负责人黄志刚 1、专业建设背景与依据 1.1行业背景 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广告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广告设计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随着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市场放开经营,大地风生水起,广告潮汹涌奔腾,行业队伍壮大,广告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国外相比,国内广告业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外资的进入亦将会在市场份额、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等方面对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本土的企业也会在行业开放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中国的广告业市场有多大?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同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03年我国广告营业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8亿元,广告经营单位10万户,广告从业人员87万人,中国广告业以近 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在广告业外资与本土公司的竞争中,行业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及自身的努力发展,城市规模的加大,人口的增加,国民素质的提高等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观念也有极大改观。在商品的不断丰富及商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广告信息传播的需求层次也与日俱增。广告行业在这一区

域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城市,大量未经充分洗礼的西部受众本身就是最大的商业资源,对于众多商家如此,对于摩拳擦掌的广告媒介来说更是如此。可以看到很多大品牌在东部一线城市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趋于饱和的市场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加剧着竞争,商家举步为艰的同时,必然会把目光投向相对广阔的西部市场,向西部二、三级城市拓展,这本身也为广告公司的随之跟进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不难想象,广告媒体也必然将随着客户的脚步深入到西部市场。另外,中国政府制定了发展西部的计划,这使得大量投资进入西部市场,为西部市场带来强劲的动力,西部城市的GDP增长远远超过国家GDP的平均增长水平,这对于作为服务行业的广告创意产业来说,中国西部城市的崛起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广告和营销的机会。中国西部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城市的发展步伐也非常快,西部绝大部分城市的战略都是发展旅游文化资源,比如四川一些城市的旅游收入在GDP中占到了80%以上。而每个城市都要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广告媒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政府采购将成为西部广告营销市场的一块大蛋糕,比如成都市政府就一直在努力地向全球推介自己。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具有艺术特长和职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引领型人才。 1.2专业现有基础 1.2.1专业的基本情况 艺术设计专业是我院最早开设的设计类专业。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四川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公司、影视文化部门、出版教育和生产制作单位工作的从事装潢与广告的设计制作、

传统文化课程

暑期补课——————传统文化课程教案 一、给你一分钟,怎么说中国 不久前,笔者的一位好友到瑞士小山村因特拉肯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国际培训。培训第一天,为使学员彼此了解,组织者举办了一个题为“文化之夜”晚会,要求3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员,用一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学员们做了短时间的精心准备后,依次开始介绍了。 法国学员拿了一瓶红葡萄酒,一瓶白葡萄酒,介绍了各自的产地,说明其好处,然后请大家品尝。 爱尔兰学员带来一瓶威士忌。 亚美尼亚人用幻灯片介绍了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她说:“原来我们有两个邻国,现在我们有五个。” 塞浦路斯的一位老兄十分自豪地说:“我是希腊族人后裔,我们讲希腊语。世界各国人学数学时通用的、,我们天天都在用。” 加拿大学员说:“我们国家很大,但是什么都没有:我们穿中国的衣服,开美国的车,用日本的电器,我们的绑匪来自南美游击队……” 津巴布韦学员跳起一段非洲传统婚礼上的舞蹈,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又说又唱,一个人宛如一个乐队。 接着,科威特人说:“我们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谁知道现在的国际油价是多少?”有人说60多美元,有人说超过70美元。这位老兄狡黠一笑说:“我们希望它超过100。” 日本人带来一只很小的风筝,一边抖落,一边说,这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的运动,风筝可以画上各种图案,有时甚至是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然后对笔者的好友说:“当然啦,您可能不喜欢。” 韩国人教大家在足球场上如何加油,他让大伙一起用韩语喊“大韩民国”,然后奋力击掌4下。 轮到笔者的好友上场,他给大家唱了一段《茉莉花》,听众报以善意的掌声。他自知自己的展示并不精彩,回国后,在笔者面前懊恼万分。 笔者责备好友,为什么不多做准备呢。好友说,有啊。可是,想来想去,都不知如何在一分钟内把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介绍出来。讲老庄,玄奥难懂;讲孔子,三言两语怎说得清;讲饮食,怕给人留下中国人就知道吃的误解;讲奥运,国际上可能没人认为是什么新奇大事。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的公共表达往往显得矜持不安,缺乏一种轻松和幽默。是中国人的思维使然吗?有这种感受的中国人很多,但问题仅仅在于公共表达吗?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 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本公司将开展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本系列课程分为三类: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古科技;彩绘。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的无限乐趣。 课程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包含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以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为基础,带领学生了解此节日、相关民俗文化的由来、特点等。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该节日的 代表作品。深入了解民俗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古科技系列 中国古代科技传承至今,古科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6 世纪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国古代科技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世界科学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带领学生制作扬谷机、投石机等古代机械装置, 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学习所用的物理知识。融 入现代科技,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进。 未来星空俱乐部

课程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手工系列 第一课 传统灯笼(新年) 第二课 五彩花灯(元宵) 第三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一) 第四课 思念的风筝(清明)(二) 第五课 龙舟大赛(端午)(一) 第六课 龙舟大赛(端午)(二) 第七课 灯船(中秋) 第八课 精美的古代头饰 第九课 毛笔制作 第十课 扎染 第十一课 国粹———脸谱 第十二课 扇子文化 第十三课 古代乐器 第十四课 油纸伞 第十五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一) 第十六课 影子舞台———皮影戏(二) 古科技系列 第一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一) 第二课 神奇古建筑———榫卯结构(二) 第三课 冷兵器———投石机 第四课 地动仪 第五课 风车扬谷机 第六课 手推平板车 第七课 电动水车 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动手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 第八课 手摇纺线车 第九课 舂米机 第十课 桥梁大师 第十一课 杆秤 第十二课 计时器 第十三课 造纸术 第十四课 印刷术 第十五课 马车 第十六课 篆刻技术 课程目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并学习相关知 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星空俱乐部

《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把传统文化带进校园,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丰富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市局下达的办出学校特色的指示,营造良好的育人气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我校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作为我校特色教学内容,并制定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体现传统文化的“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式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提高思想道

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针。 2、整体性原则:传统文化教学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特色性原则:创新学校教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继承中挖掘新意,通过传统文化来领导新事物。用融合的手段为我校教书育人注入生机与活力。 三、整体思路 1、本期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立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腊八节等十三个节日。 2、教学内容的具体设施如下: A、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具体由于薛丽安排实施。 B、本期学习内容:采取各个节日由全体成员收集资料,集体研讨制成学案,然后再交学校领导审核后,制成册子,供每个老师教学时备用。为共享资源。 C、各任课老师要尽量写出每节课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学生写出心得,并由全体成员集中讨论,整理归纳,制成小册子,为共享资源。 3、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外墙以校报、橱窗、醒目标语为主。室内布置坚持传统文化精髓统一规划与个性化相结合。 具体内容如下: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03130401 艺术概论36——2——1 内容提要:艺术的起源、发展、各种艺术分类及共同规路律。 修读对象:美术系本科生 教材:《艺术概论》王朝闻编著 03130402素描72――3――1 内容提要:本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并通过中短期 作业训练扭转学生原有的写实观念、石膏像、静物、 人头像写生,结构素描训练。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素描—具象研究》刘剑虹编著 03130403 平面构成54——3——1 内容提要:培养正确的形式观、理解设计中抽象语言的来源、形态构成规律以及形态、肌理、空间等造型要素的形式逻辑及心理效应。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平面构成》赵殿泽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4 色彩72——4——1 内容提要:水分颜料静物写生,写实手法训练,研究自然色彩的 变化规律,提高表现能力.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5装饰艺术概论18――1――2 内容提要:简述装饰艺术所包含的种类、特点及基本艺术规律了 解当前国内外装饰艺术现状,欣赏优秀装饰艺术作 品。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待定 03130406 装饰基础54——3——2 内容提要:通过对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客体的描绘,经过整理和加工进行装饰语言机构图的研究。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装饰画基础教程》王亚非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03130407 人体素描72――4――2 内容提要:女人体、男人体写生训练、人体结构、比例、男女人体比例差异。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人体艺术》 03130408 色彩构成54——3——2 内容提要:色彩原理、色彩的三属性、配色训练、主体性配色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教材:《色彩构成》吴士元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03130409 漆艺基础72――4――3 内容提要:本课是漆艺的基础技法训练,内容包括漆板制作、漆 艺技法样板制作、刻漆装饰画制作。 修读对象:美术系艺术设计本科生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目录 序言 前言 认识传统文化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5) 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 清明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 端午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6)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2)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2) 其它传统节日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49) 附录 (64)

后记 海棠没有在夜色里绽放林中也没有梅花或雪莲守望了千年的沉默 依旧是绿色的无言 那么这路上徘徊的寻梦者可否拥有梦里忧伤的自由可否有拣尽寒枝的自守 呵护夜的安宁 守望绿色的风

序言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在一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传统的认知不足。?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纷纷过起了洋节!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 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 ?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胡适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凭13岁之前受的国学教育基础!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今天,在浮躁和喧哗中我们丢失了什么?仅仅是泛黄的书页,化尘的古人吗?我们丢失的是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新时代呼唤多元文化,呼唤文化的融合,但多元和融合就等于丢失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国家被尊重被认同,在于它能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色。全球化不意味要对本民族传统漠

美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

美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 一、专业发展概况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2007年建立广告设计专业,并招收了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两个教学班,2009年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在原专科的基础上2011年又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层次的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在2013年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现代办学的新趋势,美术系视觉传达专业根据学院的安排与北京东方志业公司合作办学。并招收第一批校企合作的视觉传达汉授学生。面对新的教学和管理任务,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对教学计划、大纲、学生实习实践、教材建设等都做出了与之相适应的较大调整。课程体系从以前的以平面设计为主改为以新媒介、新媒体、栏目包装设计制作为方向。现制定本课专业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为美术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今后的建设能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的结合,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以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为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主研究能力以及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知识、科技与人才密集型行业,以近40%年均增长率发展,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从业人员达百万人左右。其中我区已有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企业千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中最热门招聘职位是文字设计、影视编辑与合成、企业形象设计等,此类需求占了43%。企业急需的创意人才,从应聘条件看,一般的平面设计师都要求美术功底深厚,熟练手绘创作,有较高的美术修养,并且会使用平面和三维绘图软件,此外还至少要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据《亚洲就业季度报告》也显示媒体/公关/广告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扩张后,对于工作前景仍然相当看好的趋势,63%的公司计划增聘人员。客户经理、文案策划、美术指导、平面设计、项目服务是行业需求的重点。专业化程度高、有工作经验、外语能力强的广告人员最为紧缺。除了传统广告,互联网的发展也对网络广告设

美术设计专业五年专业建设规划

美术设计专业五年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高等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为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未来五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特制定美术设计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美术设计专业坚持以“就业、培养、招生”相结合与“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践行“双证并重、突出实践、注重能力、立足就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方针,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平台+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注重创新思维、提高艺术素养、强化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就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平面设计及印刷制作业务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平面设计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并且能取得相关的职业书,以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专业教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美术设计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

请进来。并联合企业进行重大设计项目攻关、相互学习和借鉴,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教师团队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水平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和企业实践,具备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专业开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90%以上。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一线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毕业生已在我市平面设计行业成为工作骨干、企业家或行业精英,美术设计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高,学生曾荣获“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级别的奖项。 二、专业发展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迎评工作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跨越发展,未来五年,把美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改革创新为动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 美术设计专业以培养培养具有实际平面设计能力及制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方向。今后美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将针对实际情况,并结合3D打印、VR虚拟现实等创新思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专业化的需求对美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原则,落实“人本创造、学本致用”的办学理念,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上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贴近工作岗位培育美术设计专业人才。

高职小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适用专业]小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一、课程性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高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公共课,旨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培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和爱国情操;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和传统思维方式,以便帮助他们掌握多种认识方法,这在影响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裨益。 1.认知目标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基本特征和主体品格有初步的,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 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流派和他们的贡献。 能比较准确的叙述最能揭示传统文化特征的最基本的命题,概念。 2.能力目标 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运用于世纪社会生活,并将思考所得用复合现代测评规范的、感染人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 3.素质目标 学生树立起爱国情操:掌握多种认识方法,树立良好他们的人生、社交和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课程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实践要求而设计的。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打破了高等教育人文社科类课程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成为以具体知识传统和整体文化精神把握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