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宋丛文1,2 包满珠1

(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2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79)

摘 要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是我国特有的珙桐科单型属植物,起源古老,是第三纪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利用RAPD 技术,通过11个多态引物对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研究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对珙桐群体间及群体内的聚类分析,结合遗传标记的捕获曲线研究提出了珙桐种质资源保存的样本策略。原地保存可以选择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和贵州梵净山3个种群作为保存对象,每个群体保存面积3hm 2以上;异地保存应抽取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等4个群体,每个群体抽样30个以上个体,株间最小间距30m 以上,共计保存150个个体,分别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建立一个异地保存点。

关键词 珙桐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样本策略

SAMP LING STRATEG Y FOR PRESERVATION OF GERM

P LASM FR OM DAVIDIA INVOLUCRATA

S ONG C ong-Wen 1,2and BAO Man-Zhu 1

(1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 sity ,Wuhan 430070,China ) (2Hubei Academy o f Forestry ,Wuhan 430079,China )

Abstract Davidia involucrata is a m onotypic genus that is a relict from the tropical flora of the T ertiary Peri 2od.As a plant endemic to China ,it is classified as a first-grade state protection plant.An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variation within and am ong populations from five natural populations of D.involucrata was conducted using RAPD marker based on 11polym orphic random prim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pula 2tions of D.involucrata had rich genetic diversity ,but tho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 ong populations account 2ed for 26%of the genetic variation.T w o large provenance plots in the s outheast and northwest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study.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populations of D.involucrata and curv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markers ,we put forward a sam pling strateg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germ plasm of D.involucra 2ta .F or on-site preservation ,three populations should be selected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areas :Wenxian C ounty in G ansu Province ,Emeishan in Shichuan Province and Fanjingshan in G uizhou Province.Each popu 2lation to be preserved should occupy a minimum 3hm 2.O ff-site preservation should sam ple a minimum of 30individuals from each of the following populations :Wenxian C ounty ,Emeishan and Shennongjia (in Hubei Province )and Fanjingshan for a total of 150individuals.Individuals should be planted at a minimum space of 30m.Als o ,we suggest that tw o off-site preservation area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e in the s outheast and one in the northwest regions of China.

K ey w ords Davidia involucrata ,G enetic diversity ,G erm plasm ,Sam pling strategy ,C onservation

林木种质资源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基础,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对于保护树种的多样性,林木遗传的多样性,为林木良种工程提供育种素材及其它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顾万春等,1998)。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系我国特有的珙桐科

单型属植物,其起源古老,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1896年由法国人David J PA 首次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傅立国,1992),也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活化石观赏木本花卉植物。仅分布在甘肃东南部的文县、陕西西南部的安康地区、湖北的神农架及恩施各县市、湖南的武陵山区、贵州的梵净山、四川的西南部及云南北部共7省40多个县

Ξ

收稿日期:2004203202 接受日期:2004209201 基金项目:湖北省林业局重点项目(2002LK 015) E -mail :xyzhan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417035221.html,

植物生态学报 2005,29(3)422~428

Ξ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市,分布的纬度范围为23°25′~33°38′N ,经度范围为99°05′~111°18′E ,呈星散状分布,现有的原生群落面积十分有限,仅4500hm 2(张清华等,2000)。本文利用RAPD 标记研究珙桐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内的遗传结构,从而提出了珙桐种质资源保存的样本策略。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根据珙桐的分布特点,在甘肃文县、湖北神农

架、湖北宣恩、四川峨眉山、贵州梵净山5个地方,选择具有连续分布特征的天然林分作为研究对象群体,在全林分随机抽取30~50株珙桐树(每两珙桐株间距不少于

50m ),分别单株采集叶片。另外,在湖北宣恩七姊妹山选择50m ×100m 的一块珙桐样地,胸径6cm 以上珙桐植株全部分单株采集叶片,并标注每一单株位置。采集的叶片置于加入了足量干燥剂的塑料袋中密封,带回实验室后置于-20℃的冰箱中保存供试。1.2 实验方法

1)DNA 提取 5个群体一个样地共240份样品

(湖北宣恩40份、四川峨眉山41份、贵州梵净山37

份、湖北神农架30份、甘肃文县38份、样地样品54份)采用CT AB 法提取DNA (D oyle &D oyle ,1987)。然后,测定DNA 的浓度和纯度,通过琼脂糖电泳检查DNA 的完整性,-20℃保存备用。

2)引物筛选 随机引物采用Operon 公司引物系列A 、B 、C 、D 共80个引物,经初筛和复筛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清晰明亮的谱带且重复性强的11个引物,对所有样品DNA 进行扩增。各引物名称、序列及检测带数见表1。

3)RAPD 扩增及产物分离 RAPD 扩增反应条件:94℃预变性3min ;然后进入40个循环,每个循环94℃变性1min ,45℃退火1min ,72℃延伸2min ;循环完成后于72℃延伸7min ,最后于4℃保

存。反应采用20μ

l 体系:H 2O 11.6μl ,10×Buffer 2μl (100mm ol ?L -1pH 8.3T ris-Hcl ,500mm ol ?L -1

K cl ,0.01%G elatin ),2mm ol ?L -1Mgcl 20.8μl ,0.2mm ol ?L -1dNTP 0.4μ

l ,0.4μm ol ?L -1Primer 2μl ,1uT aq 0.2μl ,30ug ?μl -1DNA 3μl 。扩增产物在1%含溴化乙锭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分离,最后在紫外

灯下用拍照记录结果(图1)。

表1 11个随机引物序列及扩增的总带数

T able 1 Sequence and number of total am plification bands in Davidia involucrata by 11random primers

引物

引物序列(5′-3′

)总带数

引物

引物序列(5′-3′

)总带数

Primer Sequence (5′-3′)T otal bands

Primer Sequence (5′-3′)T otal bands

OPA03AG TCAG CCAC 12OP B05TG CTCCCTTC 12OPA11CAATCG CCG T 7OP B06TG CTCTG CCC 11OPA13CAG CACCCAC 7OP B11G T AG ACCCG T 7OP B01G TTTCG CTCC 4OP B17AGGG AACG AG 8OP B03CATCCCCCTG 7OP B18CCACAG CAG T

12OP B04

GG ACTGG AG T

11

T otal

11

98

图1 引物OP B05的RAPD 扩增产物在部分珙桐地理种群样品中的分离

Fig.1 Segregation of RAPD bands am plified with Primer OP B05in s ome provenance sam ple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3期宋丛文等: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423

 

1.3 数据处理

RAPD 谱带按1/0标记,利用POPGE NE 软件Version 1.31(Y eh &Y ang ,1997)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计算衡量种群遗传变异的多态百分率(Proqortion of polym orphic loci )、Nei ’s 基因多样度(G ene diversity )(Nei ,1978),以度量珙桐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

采用F -统计量分析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估算基因分化系数,基于地理种群间Nei (1978)无偏遗传距离(Unbiased genetic distance )的估算,用非加权成组配对法(UPG MA )对5个地理种群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树状图,以研究确定珙桐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对样地样品分别计算两两间的类似度后,用UPG MA 法进行聚类分析,以分析其遗传结构。

2 结果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用11个随机引物对5个天然珙桐种群共18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 进行了RAPD 分析,每个引物检测到的位点数在4~12之间,共检测到98个可重复的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位点为8.91个。

多态位点比率及Nei ’s 基因多样度(表2)是检验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常用指标。从表2可见,珙桐各种群的多态百分率很高,平均达到75.84%,不同种群间多态百分率差异较大,最高的是四川峨眉山种群,高达85.15%,其次是贵州梵净山种群、湖

北神农架种群,再次为甘肃文县种群,最低为湖北宣

恩种群,只有64.36%。从Nei ’s 基因多样度来看,珙桐种群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种群平均值为0.2476,高于一般针阔叶树种0.206的估算值(葛颂等,1997)。然而种群间基因多样度相差巨大,多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丰富,以贵州梵净山种群、湖北神农架种群和四川峨眉山种群遗传变异水平最高,分别达到0.2795、0.2774和0.2600;湖北宣恩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只有0.1989。2.2 遗传分化分析

1)基因分化系数估算结果(表3)显示,珙桐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达到26%。珙桐有26%左右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而74%左右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内,基因流Nm 只有1.4239,这一估算值近似于我国濒危植物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的研究结果(李建民等,2002)。

2)Nei ’s 遗传距离及UPG MA 聚类分析 表4给出了珙桐5个种群间的遗传同一性和Nei ’s 遗传距离,并据此使用UPG MA 聚类法得出了图2所示的聚类树形图。图2聚类树形图显示,可以很好地按地理区域将珙桐划分为两个种源区,第一个种源区是东南种源区,第二个种源区是西北种源区。从珙桐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来看,最大遗传距离存在于湖北宣恩与甘肃文县之间,最小遗传距离在湖北神农架与贵州梵净山之间。

表2 5个珙桐地理种群的多态百分率和N ei ’s 基因多样度

T able 2 Proportion of polym orphic loci and Nei ’s gene diversity of 5populations in Davidia involucrata 地理种群

G eographic population

多态百分率

Proportion of polym orphic loci (%)

Nei ’s 基因多样度

Nei ’s gene diversity

湖北宣恩Xuanen ,Hubei (XE )

64.360.1989四川峨眉山Emeishan ,S ichuan (E MS )85.150.2600贵州梵净山Fanjingshan ,G uzhou (F JS )80.200.2795湖北神农架Shennongjia ,Hubei (S N J )79.210.2774甘肃文县W enxian ,G ansu (WX )70.300.2223平均Average

75.84

0.2476

表3 珙桐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

T able 3 C oefficient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or geographic populations of Davindia involucrata

树种

S pecies

总的种群基因

多样性(H T )

T otal gene diversity

种群内基因

多样性(H s )

G ene diversity 种群间基因多样性(D st )G ene diversity within populations

基因分化系数(G st )

G en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opulations

基因流(Nm )

Estimata of gene flow from G st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0.3345

0.24760.08690.2599 1.4239

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1)

0.39110.2568

0.1343

0.3434

1)引自李建民等(2002)Cited from Li et al.(2002)

424 植 物 生 态 学 报29卷

表4 珙桐5个地理种群N ei ’s 遗传同一性(对角线以上)与遗传距离

T able 4 Nei ’s genetic identity (above diag onal )and genetic distance of five populations in Davidia involucrata

地理种群P opulation

12345湖北宣恩Xuanen ,Hubei (XE )

0.86370.87810.88780.8141四川峨眉山Emeishan ,S ichuan (E MS )0.14660.85800.8458

0.8577贵州梵净山Fanjingshan ,G uzhou (F JS )0.12990.15310.93210.8285湖北神农架Shennongjia ,Hubei (S N J )0.11900.16750.07030.8382

甘肃文县W enxian ,G ansu (WX )

0.2057

0.1535

0.1881

0.176

4

图2 5个地理种源UPG M A 聚类法得出的树状图

Fig.2 Dendrogram showing Nei ’s genetic distance am ong 5populations using UPG M A cluster analysis

XE 、S N J 、F JS 、E MS 、WX:同表2See T able 2

2.3 聚类分析由湖北宣恩七姊妹山50m ×100m 样地的54株珙

桐的R AP D 分子标记计算两两之间遗传类似度,并据此使用UPG M A 聚类法得出图3所示的聚类树形图。

从图3可以看出54个单株具有明显的遗传聚群特性,可以大致分为8个小聚群,即:第1群为2、3、4、12、14号单株;第2群为5、6、7、9、10、11;第3群

为15、16、18、23、24、25、30号单株;第4群为19、20、

21、27、28号单株;第5群为22、26号单株;第6群为32、33、34、35、36、41、42、44、45、46号单株;第7群为37、38、39、40号单株;第8群为47、48、49、50、51、52、53、54号单株。如果我们把这些遗传类似程度较高的小聚群看作一个邻域(Neighborhood )(周必成等,2000),那么可以得出珙桐邻域示意图(图4),从图4可以推算出珙桐相邻区大小(Neighborhood size )(直

径)为15~30m 。平均为25m 。2.4 群体遗传标记的捕获曲线

捕获曲线是描述多项式相对数量增长与随机抽样的群体或个体数量成比例的曲线,用以根据试验样本的群体内的最小数量遗传信息捕获总体的合理遗传变异(顾万春等,1998)。珙桐13个引物101个位点的RAPD 标记,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03%。为确定最小具体抽样对总体遗体变异的捕

获量,本研究以多态位点百分率为变量,利用POP 2

GE NE 软件对随机抽样群体数及群体内抽样个体数

进行计算,得出捕获曲线图。根据图5建立的捕获

曲线可知,随机抽样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可靠性可达95%,抽样4个群体的可靠性可达99%。群体内随机抽样25个个体的可靠性达95%,随机抽样30个个体的可靠性可达99%。2.5 取样数目对遗传学参数的影响

适当的采样数目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效率。本研究从每个群体中,按10、20、30个个体3个级分别进行随机抽样,来代表该群体进行遗传学计算,每个级别随机重复抽样10次。用POPGE NE 进行计算,讨论不同的取样数目对遗传学参数的影响,所得结果见图6、图7、图8和图9。

由图6及图7可见,有效等位基因数(Ne )和基因多样度(h )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很小,即使在每个群体只取10个样时,也能较好地反映整个群体的状况,不过随着样本数的增大,这种波动逐渐减小,标准差逐渐减小,当取样数达到30个时,重复10次的值基本聚成一个点。而群体间的分化系数G st 和基因流Nm 值的估算则明显受取样个体数的影响较大。就G st 而言,当每个群体的取样个体数为10个样本时,G st 值每次相差较大,且均偏离实际值较远,当每个群体取20个样本时,G st 相差显著减小,当样

3期宋丛文等: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425

 

图3 珙桐样地单株UPG M A聚类树状图

Fig.3 UPG M A cluster dendrogram from individual plant in

sam ple plot of Davidia involucrata

本数达30个时,G st基本上能代表整个群体的水平(图8)。对于基因流来说,则随着抽取个体数的增加,Nm值逐渐增大(图9)。说明抽样样本数达30个时,基本上能代表整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 讨 论

3.1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起源古老,其濒危状况已被许多学者所公认。利用RAPD标记对珙桐全分布区5个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珙桐虽因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经历了严重的遗传漂变,种群内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遗传分化巨大,2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与我国濒危树种马褂木(李建民等,2002)、银杉(汪小全等,1996)等相似,而与广布性树种相异。造成这种群体分化严重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分布范围来看,珙桐是一个特有种或狭域种。从分布范围来看,特有种在四种形式(特有种、狭域种、地区种、广布种)的分布中,其分化程度是最高的,狭域种仅次于特有种。这与我们的研究珙桐的遗传分化得出的结论是相符合的。其次,从生活型来看,珙桐为多年生乔木,世代周期长;而从交配系统这个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来看,珙桐具有两性花或雌花常与雄花同株,是一个典型的自交物种,Bussell(1999)曾对35个物种的RAPD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发现

图4 珙桐相邻域示意图

Fig.4 Diagrammatic sketch of neighboring region in Davidia

involucrata

图5 珙桐群体遗传标记捕获曲线

Fig.5 Captive curve on genetic mark of Davidia involucrata population

426

 植 物 生 态 学 报29卷

图6 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取样个体数之间的关系Fig.6 The value of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am ples

individuals (10×10,20×10,30×10)

图中水平线为根据全部采样个体所得到的数值,每个小点为每

次抽样所得到的遗传参数值(下同)The horiz ontal line is based on all the Davidia involucrata individuals and each dot is generated from each sam 2

pling ,the same

below

图7 基因多样度和取样个体数之间的关系

Fig.7 The value of genetic diversity (h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am ples

(10×10,20×10,30×10

)

图8 基因分化系数和取样个体数之间的关系Fig.8 The value of gene differentiation (G st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am ples

(10×10,20×10,30×10

)

图9 基因流和取样个体数之间的关系

Fig.9 The value of gene flow (Nm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sam ples

(10×10,20×10,30×10)

29个远交物种的群体间变异在总的遗传变异中平

均占19.3%(G st =0.193),而6个近交物种的平均

G st 值为0.625。此外,从基因流水平来评价,珙桐群

体间基因流是相当小的(RAPD 标记所估测的Nm 值分别为1.4239),植物的基因流主要是借助于花粉、种子等遗传物质携带者的迁移或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花粉和种子的扩散和传播是两种最主要的形式(Hamrick 1987)。珙桐种子较大,主要靠重力传播和动物搬运,而且,珙桐种子后熟休眠期特别长,发芽率极低,有“千花一果”之说,诸多影响因素使珙桐群体间的基因流动严重受阻,与我们得出的珙桐群体间基因流小是相一致的。

3.2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的样本策略

物种保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物种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一个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之内的物种和一个遗传变异主要分布于群体之间的物种应具有完全不同的取样和保护方针。在实际取样时,对于一个基因流比较小,G st 值为0.60的物种,至少要取样6个群体才能保存其95%的遗传多样性;而对G st 值为0.20的物种,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则只需取样2个群体就

足够(葛颂等,1997)。特别是高度特化的单型种的研究和保护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

开展森林树种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是保持基因频率完整性的关键技术,也是以最少资金投入

达到最大限度保存森林树种及其种质资源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珙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提出其原地保存及异地保存的样本策略:

3期宋丛文等: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427

 

1)原地保存的样本策略由珙桐群体遗传标记捕获曲线得知,3个群体的代表性为95%,4个群体的代表性为99%;群体内25个个体的代表性为95%,30个个体的代表性为99%。由群体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得知,湖北神农架与贵州梵净山距离最近,而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依次为贵州梵净山、湖北神农架、四川峨眉山、甘肃文县和湖北宣恩,据此确定珙桐天然林原地保存抽样林分(群体)在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和甘肃文县等3个,每林分(群体)保存目的个体30个。由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得知珙桐相邻区大小为15~30m,据此确定株间最小间距30m以上,这样每个林分(群体)保存面积为(30株×30m×30m)2.7hm2。因此珙桐原地保存的样本策略为:选择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贵州梵净山3个种群作为保存对象,每个群体保存面积3hm2以上。

2)异地保存的样本策略在异地保存中,要尽可能保存基因的多样度,因此其样本策略应为:抽取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4个群体,每个群体抽样30个个体,每个个体的株间最小间距30m以上,总计保存150个(>4×30)个体,分别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建立一个异地保存点。

参 考 文 献

Bussell JD(1999).distribution of RAPD diversity am ongst population of Isotoma petraea(Lobeliaceae).Molecular Ecolo2 gy,8,775-789.

D oyle JJ,D oyle JL(1987).A rapid DNA is olation procedure for

small quantities of fresh leaf tissue.Phytochemistry Bulleth,19, 11-15.

Fu LG(傅立国)(1992).Chinese Red Book—Rare Plant(First V olume)(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Science Press,Bei2 jing.(in Chinese)G e S(葛颂),Wang H Q(王海群),Zhang C M(张灿明),H ong DY(洪德元)(1997).G 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iffer2 entiation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in Bamian M ountain.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39,266-27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 u WC(顾万春),Wang Q(王棋),Y ou Y T(游应天)(1998).

Outline o f Forestry Hereditary Resource(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Chinese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Press,Beijing.(in Chi2 nese)

Hamrick JL(1987).G ene flow,distribu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plant populations.In:Urbanska K ed.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in Higher Plants.Academic Press,New Y ork,53-67.

Li JM(李建民),Zhou Z C(周志春),Wu KY(吴开云),Jin

G Q(金国庆)(2002).G 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geographic populations in Liriodendron chinense using RAPD markers.Scien2 tia Silvae Sinicae(林业科学),38(4),60-6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Nei M(1978).Estimation of average heterozyg osity and genetic distance from a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s.G enetics,89,583 -590.

Wang X Q(汪小全),Z ou Y P(邹喻苹),Zhang DM(张大明) (1996).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Cathaya argyrophylla by RAPD.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中国科学C辑),26,436-44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 eh FC,Y ang RC(1997).POPGEN E V1.31.download from http://w w w.ualberta.ca/~fyeh/

Zhang QH(张清华),G uo QS(郭泉水),Xu DY(徐德应), Y an H(阎洪)(2000).In 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s on geo2 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avidia involucrata,the precious and endangered species native to China.Scientia Silvae Sinicae(林业科学),36(2),47-5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ou BC(周必成),S ong CW(宋丛文)R ong H M(荣花茂) (2000).Analysis on genetic structure of natural Pinus massoni2 ana forest from X iaochang using is ozyme.Hu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湖北林业科技),Suppl,53-6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责任编委:葛 颂 责任编辑:刘丽娟

428

 植 物 生 态 学 报29卷

个人自我鉴定范本

个人自我鉴定范本 忙碌而充实的高中生活即将过去,我不由惊叹时光如梭。以过三年的磨炼,我也变的 更加成熟。从初中时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到现在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遇到事情也会 沉着应对,而不再溜之大吉。看待问题也不再是情感直线,为所欲为,而是多方面考虑处 理方法的利弊。最让我值得骄傲的是我能学习着自强、自立,用自己的思想处理问题,能 勇敢地承担责任。面对学习,我提高自制力,面对生活,我学会如何合理分配时间。这一 切的提高都多方面要忍受痛苦,但我挺过来了,发明家且很高兴有这样的以历。 思想政治方面:我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 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 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 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 自己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 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对共产 主义的信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 一段时间的教师自我鉴定是反应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整体变化情况的工作总结。 这样光荣的事业,艰巨的任务,教师如何给自己一个个人自我鉴定呢?以下是教师自我鉴 定的范文,仅供参考。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 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 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 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 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不管是工作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最好的总结办法就是写一份个人 自我鉴定,这也是对于今后工作最好的启示。以下为个人自我鉴定范本,可参考。个 人自我鉴定范文:我叫xx,xx年毕业于xx学校的xx专业,自从xx年起我开始到 了xx船管部工作,以下是我对自己本职工作所做的一个自我鉴定。在船管部工作对 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在新的工作岗位工作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 没学过的知识,这一切都是公司领导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给了我学习新专业知识和 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经过几天的学习,我现在能够独立,全面负责高速客船的调度工作。在处理日常工作中都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地登记每个航班的开抵 时间,旅客人数,行李件数,船员人数等资料;并在第二天早上进行再次复核所登记的相 关数据,力求做到登记的数据可以100%准确。另外将变更的航班计划通知和海事处转发的海事通告及时转达给船舶;如实反映和做好船舶意外事故记录。前段时间参加公司安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有丰富的栽培和野生植物资源,被认为是栽培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重要栽培作物有600 多种,其中粮食作物30 多种,经济作物约90 种,蔬菜120 余种,花卉140 余种,果树约150 种,牧草约50 种,绿肥约20 种。在现有作物中起源于我国或在史前已栽培的有237 种。但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等原因,我国农业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和侵蚀,如野生稻、野生大豆及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在原生长地已很难找到;外来种侵袭使土生土长的植物物种数减少,加上大量病虫天敌的减少,使作物病虫害加重;农业机械化和良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导致了大量地方品种被淘汰。在生产上种植的许多作物的骨干品种种质基础日趋狭窄,存在遗传脆弱性和突发毁灭性病害的隐患。为此,近20 年来,作为拓宽育种遗传基础的源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研究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自动数粒仪。 如今,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已初步建立,根据作物繁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实行种质资源原生境保存与非原生境保存相结合的保存策略。原生境保存是指在植物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地,使重要作物野生种及野

生近缘植物就地进行自我繁殖以保存种质。非原生境保存,即将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包括在低温种质库中进行的种子体保存、在种质圃中的植株保存、在试管苗种质库中的组织培养物保存等。 种子保存技术有好多种,如低温储存技术。利用低 温种质库保存种子,除贮藏温度较低外,作为种质保存的种子,还须经过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密封包装等一系列入库保存前处理。还有离体种质保存技术,许多植物种质资源无法通过种子贮藏达到资源保存的目的,如椰子、油棕、咖啡等是顽拗型种子,它们或不耐干燥脱水和低温贮藏,或作物不产生种子,这种植物不能采用低温库种子贮藏的方式,只能通过种质圃,以植株或块根、块茎等活体方式在田间保存。它包括试管苗组织培养技术和超低温保存技术。 随着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的不断认识,国家对种质 资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从“七五”以来,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一直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1984 年建成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国家种质库1 号库(后改为国家种质分发交换库),又在在1986 年和1992 年建成了国家长期库和青海复份长期库。可见国家对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视。通过国家的科技攻关,我国种质资保存技术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家库已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和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通过系统地研究,解决了各种作物的安全有效干燥条件

自我鉴定范本

自我鉴定范本 Self identification template 编订:JinTai College

自我鉴定范本 小泰温馨提示: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 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篇幅短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本文档根据自我鉴定内容要求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认真学习,态度明确。作为一名学生,最重要的就是 要把书读好。所以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和复习。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并善于总结经验,也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 我自觉地遵守学校和宿舍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卫生, 爱护公物,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与周边的人和睦相处。参加了长跑活动、植树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舒肤佳产品的调查、义务家电维修和义务家教服务等校、班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乐于助人,总是尽力帮助在学习和生活需要帮助的同学。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觉得自己 的幸福来自社会,所以自己也要报答社会。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要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生活要有规律,要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信念,坚持了信念就能活得更有意义。 现在我还存在着不足。我要提高自身修养,淡泊名利, 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由的思想,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迷失方向。 范文二: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三年的高中校园生活 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于xxxx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xx中学。三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学习。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 制作,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在xxxx年至xxxx年间 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

种质资源圃对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范文

种质资源圃对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 保存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的前提。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部分科研单位即在收集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葡萄原始材料圃,开始对引进的品种和采集到的野生材料进行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的重视,从70年代初~80年代末,我国相继建成16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其中,有两个国家级葡萄种质资源圃(河南郑州、山西太谷),另外还有3个果树种质资源圃保存有葡萄种质资源。90年代,又增建了山葡萄的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吉林左家)。原西北农业大学建立了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圃。同期,我国部分省(市、区)的果树、葡萄研究及教学单位也相应建立了葡萄种质资源圃或葡萄品种资源圃。全国各类圃地共保存葡萄种质资源 1 500?份左右。在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的同时,我国葡萄科技工作者还进行了试管保存、种子保存、花粉保存的研究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异生境地田间种植保存是葡萄种质材料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保存方式。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部分科研单位即相继着手建立葡萄原始材料圃。1951年,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始调查、搜集并引种山葡萄优良类型,并用于选种和杂交育种。1952年,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兴城园艺试验场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了原始材料圃,至1965年,保存品种200多个,同时进行了与东北山葡萄的杂交育种工作。195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建立葡萄品种圃,同时开始收集保存葡萄野生资源材料。1960年,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郑州分所建立的葡萄原始材料圃保存有300余个品种,至1966年,保存葡萄品种近600个。196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结合山葡萄研究,建立了山葡萄品种资源圃。其他一些省、市、自治区的果树和葡萄科研单位也搜集保存了部分葡萄野生种种质材料。1978年,原西北农业大学开始系统搜集、研究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建立了收集保存中国野生葡萄种类最多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我国野生葡萄20余个种和变种的100余个株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我国相继建成16个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圃。其中,有2个圃专门搜集保存葡萄种质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中葡萄圃保存葡萄属植物20个种和变种、916份材料,其中含野生葡萄14个种计45份种质材料。山西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太谷枣、葡萄圃”中葡萄圃保存葡萄属植物5个种、361份材料。此外,吉林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级果树种质寒地果树圃”搜集保存部分山葡萄种质资源材料。

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办法

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办法 产品型号:TPZY-CV2.0 产品简介: 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又称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软件、种质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种质及中间材料等育种资源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条形码或电子标签为每一份种子建立唯一标识,实现育种资源的动态出入库管理与预警提醒、远程查询检索,促进育种资源的妥善保管。 中国最早贮藏种子的方法是将晾晒干燥后的种子,装在纸袋或布袋内,放入带盖的小口缸或瓦罐里,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作为吸湿剂,置于阴凉处保存。印度、埃及等国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苏联等国相继建造了用空调设备控制温、湿度环境的贮藏室。中国从1975年起筹建种质资源库,广西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库于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种质库于1984年相继建成,均已先后投入使用。一些国家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正致力于采用超低温(-196℃的液态氮)冷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新技术,以期达到长期贮藏种质的目的。 产品分类: 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5类:①超长期贮藏库,温度-18℃,相对湿度40%左右,贮藏期为50年。②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40%,贮藏期为30年以上;③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30~40%,贮藏期为15年左右;④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1~3年;⑤普通种子库,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调节库内温度,种子贮藏期为3~6个月。超长期贮藏库、长期贮藏库、中期贮藏库和短期贮藏库都需配备制冷除湿设备。中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材料分两级保存。长期保存的材料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长期库贮存。中期保存的材料由各地方农业科学院(所)或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中期库保存。长期库向各中期库提供更新用种;各中期库除向长期库提供贮存种子外,还向育种者提供研究材料。短期库可作为各省市种子公司用以保存优良种子的库房。普通种子库为保存第二年生产用种的库房。

杨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中卫市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项目 1.1.2 项目主管单位: 1.1.3 项目建设单位: 1.1.4 法人代表: 1.1.5 技术依托单位: 1.1.6 项目性质:新建 1.1.7 建设期限及进度:建设期3年(2010年~2012年) 1.1.8 项目建设地点:中卫市林场 1.1.9 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以多年来我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树种——树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对象,以区外丰富的树种质资源为基础,以我区当前成熟的林木种苗工程建设中积累的先进集成技术为手段,以收集、保存及繁育利用树种质资源为目的,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中卫市沙坡头区为我区建成一处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资料完备、管理科学的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地32hm2。 通过项目实施,开展适应我区山川沙不同地类中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利用研究,着力构建全区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体系,为我区六个百万亩林业生态建设提供试验研究的苗木繁育基地,为全区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引进收集、繁育示、试验推广,实行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为我区“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黄河金岸绿化工程提

供大量适合我区立地类型的优质树苗木,同时满足中冶美利纸业每年对优质速生树苗木的需求。项目建成后,可收集、保存树种质资源苗木14种(品种),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良种苗木100万株,优质穗条120万根。 1.1.10 项目建设容及规模 1.1.10.1 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工程 各种收集与调查仪器共13台(套),收集、保存区外具有优良或特异性状的树种质资源。 1.1.10.2 种质资源繁育与保护工程 种质资源收集区5hm2;试验区4hm2;采穗圃8hm2;良种繁育圃10hm2;示区5hm2;日光温室2000m2;炼苗场2000m2。 1.1.10.3 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工程 建筑工程460m2,包括实验室、检验室、插穗处理室、档案室、标本室、办公室、库房等;研究试验设备3套,包括试验设备、检验设备、储藏设备。 1.1.10.4 辅助工程 包括生产用车、办公设备、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森林防火设备等,及项目区生产道路硬化、标牌等配套设施。 1.1.11 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为557.55万元。申请中央财政预算专项投资446.0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11.51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1.12项目效益 1.1.1 2.1社会效益

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

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经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学技术、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农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林木种质资源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林木种质资源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因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林木种质资源更新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依法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明确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保护利用区域、保护利用方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生长状况,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农作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 1、对项目进行全面协调和跟踪管理是项目绩效目标全面完成的基本保证。本项目由农业部农业司主持,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牵头。项目参加单位包括国家长期库、复份库和10个中期库、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共38个科研、教学单位。项目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各类作物。项目内容包括资源收集(野外考察、国内征集、国外引种)、整理编目(形态及农艺性状观察、编目)、入库入圃(入中期库、长期库及资源圃)、鉴定评价(品质、抗病虫、抗逆境、精准鉴定或多项鉴定评价)、种质监测及繁殖更新(库圃保存种子或植株的活力监测及繁殖更新)、分发利用(数据库建立与完善、优异种质资源发布、田间展示、分发供种、信息反馈)等六个方面的若干内容,涵盖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主要基础性工作。项目涉及资源、育种、植保、生物、生化、分类等多个学科,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搞好组织协调与合作,是项目目标完成的重要关键。作科所(原品资所)在以往多年种质资源研究中形成的资源保存和研究工作体系和网络,为本项目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实施平台和基础,加上牵头单位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组织协调,不定期检查监督和年度会议检查,对项目顺利实施和绩效目标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相关技术规范的建立和完善为项目的实施和质量保证提供了技术依据。本项目实施前,各承担单位利用国家科技基础工作平台项目完成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的制订和编写,出版了110多种作物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一些作物还制定了鉴定评价行业标

准。这些规程和标准的制定,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依据。由于鉴定评价标准统一,方法得当,结果准确,质量较高,获得了一批性状突出且可利用的优异种质;由于收集、保存、监测、更新均有规程和标准作依据,收集及更新入库种质质量大幅度提高。 3、项目重视公益性和服务性,强化了优异种质的示范展示,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项目强调了参加人员的服务意识,扩大优异资源的分发利用范围,增加了优异资源展示规模,通过展示和交流,吸引了更多利用者索取优异种质利用的积极性,同时也宣传了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争取到社会更多方面对种质资源事业的支持。 二、项目存在问题与不足 1、项目经费力度太低,影响到资源保护与利用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本项目涵盖了整个农作物资源保护基础性工作,项目的实施对21世纪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对这样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业基础性工作,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年度1500万的经费远难以维持现有库、圃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经费太少,在项目计划时,一些库、圃放弃或减少了属本项目应做的工作内容,一些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无法得到安排,影响到项目长期目标的实现,在作物种质资源领域也失去争取国际领先地位的可能。 2、科技队伍不稳,骨干人才贫乏,人员素质极待提高。稳定队伍,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20世纪在种质资源工作实践中培养的技术骨干绝大部分已经退休,目前已有一批新生力量支撑着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事业,但大部分未经专业系统培训,有的对种质资源工作还不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_利用与保护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与保护 严学兵,王成章,郭玉霞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牧草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草地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论述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发展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优良和珍稀牧草种质的搜集、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牧草种质创新的应用、种质保存的时效性和野生状态下牧草遗传变异与进化的速率、短寿命牧草种子保存技术、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7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保存;利用 中图分类号:S540 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0629(2008)12 0085 08 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它是牧草及农作物改良所用的原始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草地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全世界草地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52.17%,我国的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1.7%,是农田面积的近4倍[2]。我国是世界上牧草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盛产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草种,而且还具有特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旱生、超旱生及耐寒、耐盐碱草种,如沙打旺A stragalus adsurg ens、骆驼刺Alhagi sp arsif olia、碱茅P uccinellia distans 等[3]。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增强,一些优良牧草种和种群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遗传多样性正在消失。随着牧草种质资源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正在发展成为草地科学中的新兴研究领域。 1 进展与成就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展缓慢。从 七五 开始,才列入国家科技攻关研究行列,使其得到空前、高速的发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1牧草种质调查、收集与保存 在过去的50余年中,在我国温带、亚热带、热带及高寒地带的部分地区,开展了以摸清家底和采集标本为主的牧草种质资源的考察和收集。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已初步查清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潜力。初步查清了国内的野生牧草资源有127科879属和4215种,其中种类多、栽培和育种潜力大的禾本科有173属972种,豆科有81属646种[4]。目前收集的饲用作物种质资源有29科204属771种8981份,包括从国外引进并经栽培驯化的饲用作物种类13科91属162种。其中,禾本科35属58种,豆科30属59种,其它11科12属19种[5]。据2006年9月 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座谈会 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心库保存已鉴定的牧草种质材料9593份,其它各协作组还保存有15000余份种质材料[6]。 同时,在多个省份和地区也开展了牧草资源调查和收集工作。内蒙古有维管束植物类牧草899种,其中禾本科牧草194种(占21.6%),豆科牧草83种(占9.2%),莎草科牧草54种(占6.0%),菊科牧草134种(占14.9%),藜科牧草58种(占6.5%),栽培牧草有35种,占牧草总种数的3.9%[7]。青海维管束植物有113科636属2420种,种子植物有99科617属2380种[8]。 25卷12期 V ol.25.No.12 草 业 科 学 P RA T A CU LT U RA L SCIEN CE 85 12/2008 *收稿日期:2008 02 18 基金项目: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不同地区披碱草分 化的分子机制 资助 作者简介:严学兵(1974 ),男,河南扶沟人,副教授,博士。 E mail:yxbbjz z@https://www.wendangku.net/doc/9417035221.html, 通讯作者:郭玉霞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 愁藻术.Technique Applicable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品种 资源、遗传资源和基因资源,它在 作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野生 种或近缘植物中,是改良农作物的 基因来源。 种质资源保存主要通过原境保 存、异境保存和离体保存3种途径。 原境保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天然 公园,需大量土地,易受自然灾害 侵袭;异境保存要建立各类基因库 如种质保存栽培园等田间基因库、 种子库和花粉库等;离体保存是将 植物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中进行低温 或超低温的组织培养。原境保存适 合于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保存, 这里不再介绍。对于自然界中一般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多应用异境 保存和离体保存。目前,我国建有 国家种质资源库,隶属农业部管 理。现将种质保存的类型和方法介 绍如下,以便根据种质资源不同类 别、不同保存目的,采取相应的方 法去操作、实施。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 悦祥营魏振杰李春娇毛英魁 (河南省滑丰种业滑县456450) 摘要种质资源保存有三种途径:原境保存、异境保存、离体 保存。原境保存技术不再叙述,异境保存必须用当季新种子,入库前要登记作物种质相关资料,数量不少于1500粒,并在每个包装袋外加上标签;保存时,不同储藏库控住不同温、湿度,可储藏不同时间。

离体保存中低温保存时,可采用降低培养温度方法,也可用“饥饿法”,还可使用生长缓解剂方法;超低温保存,不适用于所有植物。 关键词保存作物种质资源异境保存离体保存温度 1异境保存 在异境保存中,应用最多最广 泛的是建立低温种子库,即种质资 源库。目前,低温储藏是种子体种 质保存的最佳途径,其保存对象是 农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这些种 质资源大多以种子作为载体。可以 说,凡能通过种子繁殖维持物种遗 传完整性的各类植物种质资源,都 可存人种子库,但其种子必须是具 有耐低温、耐干燥脱水性能的正常 型种子。 1.1种子库的类型 1.1.1长期储藏库 温度常年控制在一20一16-C, 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用于长 期保存收集到的作物品种资源,包 括农家种、野生种和淘汰的育成品 种等。据理论推算,种子含水量5件、种植收获时间等。 %一8%,在此环境中寿命可延长二是种子数量最低不少于1500 至50年以上。发芽率监测结果,库粒,一般3000-5000粒或更多。存的大部分种子经过巧年储藏,发三是人库种子必须是当季新种 芽率无明显下降。子,并对种子进行精选、生活力检 1.1.2中期贮藏库测、于燥脱水处理等,确保种子无 温度长期控制在一6--20C, 相明显病虫损害、无损伤,并去除破 对湿度小于50%,其种子储藏寿命损粒、虫蚀粒、无胚粒、批粒、瘦 在10-20年,所有种子可随时用于小粒和杂粒等,杂质不能超过2%, 科研、教学、育种研究及品种交换。不得用药剂处理或包衣处理。初始1.1.3临时储藏库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90%,稀有种 温度控制在4℃左右,主要用子芽率最低不低于85%,种子含水 于人长期库前临时存放或科研育种量在原始水分不高于13%的基础 单位储藏育种家种子、亲本种子或上,经干燥脱水处理,禾谷类5%- 育种材料的保存。其种子储藏寿命7%,大豆8%0 在3一5年。四是每份材料包装袋的内、外 科研育种单位在申报国审品种都要有标签,标明品种名称、统一 时,必须向国家种质资源库提供一编号、保存单位等,包装袋要结实 定量的种子作为资源储备。同时国牢固,防漏、防潮、防混杂、防散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本(40篇)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范本(40篇)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1):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之即,对自已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在校期间,在校园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忙下,透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潜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当然,本人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诸如: 一是学习成绩还不是十分优秀,三年来,虽然我的成绩一向在进步,但却始终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刚进大学时,学习的环境变宽松了,学习更多需要的是自主性,于是,长期在老师、家长督导下学习的我,一度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幸亏之后在老师、辅导员和同学的帮忙下,我从迷失中找回了方向,从而迎头赶上,但因此也落下了一些课程。 二是与同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和同学交流较少,主要原因是自己作息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未能十分有效地工作与学习,导致时间使用的紧张,无意中减少了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其次,由于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又担心找同学交流会打扰他们的休息,造成没能用心主动的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所感所想。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善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

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2): 回首四年的大校园园生活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有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用心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参与校园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 毕业鉴定表自我鉴定(4):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匆匆忙忙的结束了,发现自己在思想上成熟了许多。四年来点点滴滴的磨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个发光点。,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回味。我不怕苦,我只是怕我们没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勇气和机遇。因此从刚上大一的时候,学应对校园的多个社团的宣传,我用心的加入,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在学业上不能有任何的放松。由于害怕各种提升自己价值的机会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因此我会以一种用心的心跳去应对种种挑战。 除了这些,我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外系旁听学习,虽然没有他们专业,但是我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得到拓展是对自己十分有益的。就这样我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有一点就学习一点。我明白我在某

种质资源

§3 种质资源 重点: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难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 要求:了解作物起源学说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明确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类别和利用。 §3.1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3.2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3.3 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利用价值 §3.4 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 §3.1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3.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用以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过去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在中国20 世纪60 年代初改称为品种资源。现代育种所利用的现有品种材料和近缘野生植物,主要是利用其内部的遗传物质或种质,所以现在国际上大都采用种质资源这一名词。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总称为资源(germplasm rmuce)。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宫、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种质资源之内。又因为现代的遗传育种研究不但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而且要进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所以,遗传学上也常称种质资源为遗传资源(genetic remurees)。说到底,遗传、育种研究上主要利用的是生物体中的部分基因,甚至是个别基因,所以又称为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把蕴藏有形形色色基因资源等各种材料, 概称为基因库或基因银行。 种质资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由自然演化和人工创造而形成

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它积累了由于自然和人工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即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是人类用以选育新品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财富。 3.1.2 品种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 1. 品种资源是作物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作物育种成效的大小,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掌握种质资源的数量多少和对其性状表现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深度。 品种资源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它们携带着各种各样的基因, 是品种选育和生物学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来源。如果没有品种资源, 作物育种工作就成为“无米之炊”。 筛选和确定作物育种的原始材料, 也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工作。能否灵活地、恰当地选择育种的原始材料, 受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 2. 作物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取决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国内外作物育种工作实践表明, 一个特殊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往往能推动作物育种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品种培育的突破性进展, 往往都是由于找到了具有关键性基因的种质资源。 20 世纪50 年代, 中国由于发现和利用了广东省的矮脚南特和广西省的矮仔占等水稻矮源, 从而育成了广场矮、珍珠矮等一批高产、抗倒的矮秆水稻良种,实现了品种矮秆化,使水稻亩产由200-250 公斤提高到300-350 公斤以至500 公斤。 同时, 由于低脚乌尖这一水稻矮源的发现与利用, 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浪潮。低脚乌尖原产于中国台湾及福建, 它现在几乎是世界所有国家矮秆水稻品种的祖先。台湾省以低脚乌尖为亲本,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发展趋势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发展趋势 5月12日,全国林木种苗工作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林木种苗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对下一步林木种苗工作进行部署。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种子法》宣传,要抓紧配套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地方法规、规章。要强化种苗管理机构行政执法职能,做好执法委托工作。要加强执法检查,建立部门协同执法机制,加大种苗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二是切实抓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各地要及时公布本地主要造林树种种苗生产供求信息,要搭建种苗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种苗交易市场的作用,要加强有效引导,搞好种苗产量预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及时调剂种苗余缺。 三是扎实做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各地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开展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确定工作,建立林木种质资源身份证制度,形成标准化的保存体系。“十三五”期间将完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主库)建设,加强野生植物、珍稀植物、濒危植物和特有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四是进一步强化国家重点良种基地管理。根据造林绿化用种情况调整树种结构,推进针叶树种种子园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和矮化丰产技术,推进经济林树种基地加强优良新品种选育,抓住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解决基地人员的后顾之忧,开展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挂职锻炼试点,加强技术协作组建设。 五是全力推进林木品种审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建立林木良种退出机制。尽快建立林木良种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修订《林木良种审定规范》等相关标准,完善林木品种审定标准体系。加大林木品种审定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业务水平。 六是深入开展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各地要加强林木种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标签、档案、检验等制度。要强化种苗质量抽查工作,加大对质量不合格单位的后处理力度。 七是积极探索国有苗圃改革模式。进一步摸清国有苗圃现状,对国有苗圃进行登记造册,出台《国有苗圃改革指导意见》。 八是努力拓宽种苗社会化服务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县种苗社会团体加强服务、提供咨询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和重点县种苗信息网络发布信息、互通有无,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苗农参与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区域性的种苗交易活动。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优树标准及选择方法

优树标准及选择方法 优树是优良的育种材料。采用优树来建立无性系采穗圃或种子园,为造林提供繁殖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高的遗传增益。因此,优树的选择、测定、利用,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1 术语 1)优树:在生产量、树形、抗性或其它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林木,经过评选确认具体良好表型的优良单株树木。 2)候选树:评选优树时的待选树木。 3)对比树:与候选树生长在同一林分,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的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树木。 4)精选树:通过子代测定证实是遗传型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2 优树标准 2.1 用材树种优树标准 2.1.1生长指标 单株材积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树高和直径的生长量上,而直径对材积的影响最大,但由于树高受遗传因素控制效应较直径大,所以在选优时较注重树高性状的选择。对树高特别大的个体。材积比对比树大30%便可入选。另外,在群体中,由于冠幅的大小影响了单位面积株数,乃至影响了单位面积和蓄积,因此,与冠幅有关系的有关性状如分枝角度、侧枝粗细等也作为选择评定指标。

2.1.2 形质指标 1)冠型:树冠匀称,冠幅较窄,顶端优势强,最好是尖塔形、圆锥形或长卵形; 2)干枝与树枝:主干单一,干形圆满通直,分枝细,枝下高不小于树干总长的1/3,树木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3)树皮与木材纹理:树皮较薄,纹理通直,出材率高; 4)木材品质:木材容量、管胞长、早晚材比例、心材比值与色泽等都影响木材利用价值,应按选择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 5)开花结实:尽可能选择见到开花、结实的单株。 2.2 经济树种优树标准 经济树种利用对象主要是果实、种子、树皮、内含物或分泌物。选择经济树种优树应主要把目的树种产品产量、品质和抗性等三方面的性状作为选择的指标,并制定其标准。 1)树体发育好,树冠开放、树形匀称,发育正常,结实空间较大,生长良好; 2)产量高,发枝力强,果枝较粗且多,座果率高,丰产稳产; 3)产品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果实(种子)壳(皮)薄,易脱粒,出籽率高,含油量高; 4)抗性强,适应性广,果实耐储藏; 5)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状或某些可利用的性状,较现有栽培品种明显优良,如产脂量大,特别早熟等等。 3 优树选择程序

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本

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本(精选多篇) 第一篇: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本 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时光匆匆, 转眼间,大学三年的美丽时光就快结束了,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成长,成熟,成为有用之材。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 党校结业证书。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的身心,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学习委员,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活力的班集体。 在财专这个知识的殿堂里,我系统地学习本系的所有课程,基本掌握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区计算机一级,大学英语三级考试。此外,我选修了财务管理、证券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不仅开阔了我的知识面,也为将来踏上社会,适应各种工作要求打下了基础。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之中,我觉得学得越是深入,就越感到所知甚少,也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推断我锐意进取,更上层楼。由此,我获得了很强的自学能力通过了会计考试,取得了会计资格证书,参加了自学考试。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天大地大,世界永无尽头,虽然三年中,在各方面,我都有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的经验与阅历还尚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还需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我深信机遇定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本 珍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四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

大学毕业自我鉴定样本

大学毕业自我鉴定样本 大学毕业自我鉴定样本1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自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我的生活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学习方面,自我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第12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工作方面,在寒暑假期实习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而今我年轻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我就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永恒的爱! 大学毕业自我鉴定样本2 珍贵的三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一下大学三年的得失,从中继承做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之“种质银行”的作用及意义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之“种质银行”的作用及意义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多林木种质资源开始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种质资源的开发方式和保存方法的不当,使得大量种质资源流失,而为了降低这种损失,托普云农研发了一套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它可以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科学储藏和管理。 行内人都知道,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生态系统多样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远的进展和成就,但是还没有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托普云农有一款仪器叫做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也有人称它为“种质银行”,它可以帮助人类保存珍惜树种,维持生态平衡,它包括种子的超低温保存和种质离体等保存方法,为人类保护美好家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以往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工作,仅仅只是对资源进行实体储藏,做不到种质资源的信息管理工作,这不但不利于种质资源评价,还不利于资源共享,不能为种质信息交换和利用服务。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出现后,用户只需登录帐号,就可以查看原始数据、观测数据,并可以运用统计原理、信息学原理和图像图形技术,对种质的特点和形状进行规范性描述与评价、数据分析和处理。所以,可见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应用,对于充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前,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是农业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心,因此,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应用,目前也多是集中在保存方面,为了顺应今后林木种质资源共

享利用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和共享水平,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研发的时候,并不仅仅只作为单方面的冷库使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管理平台,因此它具备基本的网络传输和信息管理等功能,可以以此为服务型的平台来搭建覆盖全国的共享服务体系,进而推动林业行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收获社会生态经济多重效益,所以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诞生”是意义非凡的。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保存的材料随时可以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做实验研究。种质库在收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工作,然后密封包装存入冷库。托普仪器为广大科研院校、教育及育种单位研发建设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助力种质资源保存工作。 托普云农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农作物育种工作中,不仅能够为育种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数据信息管理上,在资源管理、预警提醒、设备管理等方面也有着优势。利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来完善和健全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将能够大大的提高种质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促进培育突破性品种的进程,使资源数据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