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辅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电话通知本病区

值班人员接收电话报告并记录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会诊讨论

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决定方案,采取措施

记录处置细节

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儿科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为保证儿科患儿的护理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当遇到特殊紧急状况,在岗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能够迅速调配护理人员到位,特制订紧急情况下儿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1、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领导,全科护理人员为成员的儿科护理人力应急调配小组。

2、凡遇到特殊紧急下,危重患儿的护理、病房住院患儿突然增多的情况,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3、报告程序:(1)正常上班时间: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科主任报告→护理部主任;(2)节假日: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主任报告。

4、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由护士长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各成员应本着大局为重的原则,服从护士长的调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5、科室护士必须保证24 小时通讯畅通,遇到紧急情况,被调配人员必须在30 分钟内到岗。

6、具体调配方案根据紧急事件情况、危重病例数、患儿病情等因素合理配备,必要时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统一服从调配,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工作质量。

7、应急调配小组成员接到应急通知后及时根据指令参与应急工作;凡接到应急调配通知不能及时到岗者,将责任到人,并纳入护理人员当月考核及年度考核。

儿科护理人员调配规定

由于儿科收治患儿具有季节性,平时工作人员储备过多,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如遇科室患儿突然增多或遇到危重特护患儿无法按护理级别护理病人时,儿科实行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即:

1、根据季节闲忙程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公休。

2、根据科室住院人数正常排休人员均为备班。

护理查对制度

各项医嘱的正确执行和实施关系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及安全。因此,各项操作前、中、后均应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的输入电脑医嘱系统或转抄在执行单上。

2.每天查对医嘱两次,由一人口诵医嘱内容,1人核对各类治疗、护理卡,并有记录。

3.执行医嘱应严格“三查十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有效期),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4.下一班护士负责对上一班新入院、转入、转床、病人医嘱的处理情况。

5.转抄或重整医嘱时,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护士执行临时医嘱时应认真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名。

7.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如遇特殊抢救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口诵医嘱两次,并保留安剖至抢救结束,做好记录。抢救结束6 小时内督促医生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领取和使用药品前,要仔细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名称、有效期及批号,有无变质过期。

3.多种药液同时使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4.易过敏的药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按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5.麻醉、放射、特殊精神类药品使用时必须两人核对,用后保留安剖24 小时,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

6.口服摆药后必须两人核对后无误方可发放。

7.严格按医嘱时间给药。

8.执行服药、注射、输液时,如有疑问应立即查询,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做好记录并签名。

三.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血交叉标本时必须仔细查对医嘱、输血申请单、标本标签。2.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十对”(查血袋标签是否完整清晰、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等异常;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及有效期)。

3.输注前,必须再次查对输血医嘱及执行单,严格经过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病人床边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并核对血液后,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并保留血袋余血及输血器。

5.输血完毕后再次执行“十对”,并将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6.血袋保留24 小时,以备必要时核查送检。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检验地带网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检验地带网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附件: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1.1、凡检验科工作人员遇到检验结果达到检验“危急值”时,应立即向本组专业主管(组长)报告,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电话报告检验结果,记录对方接电话者的姓名。小组做好记录,包括报告时间、检验者、报告者和复检结果。 1.2、病区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可派人到检验科取报告单,并及时将书面检验报告交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检验地带网 1.3、检验“危急值”检测确认后,通过LIS和HIS接口直接实时向病区护士和医生工作站发出屏闪或警示框,给出危急值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并立即通过电话通知病区护士,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 2.1、凡检验人员遇门、急诊病人检验“危急值”时,同样立即电话报告本组专业主管(组长),经审核和复核后立即通知门、急诊医师。如果无法通知时,应通知门诊部或急诊护理部门或通知医院总值班医师,同时通过医护工作站以屏闪或警示框方式报告医护人员,请临床医护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2.2、作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同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3.医护工作站接到危急值电话通知后和屏闪或警示框后,必须以工号或密码形式登陆方可退出屏闪恢复工作站,同时系统自动保留执行者相关记录,并可通过HIS系统自动跟踪记录随后的相应诊疗处理过程。 4.检验科、护理部、医务处分别制定相应的危急值处理程序,危急值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等。检验地带网 5、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辅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通知本病区 值班人员接收报告并记录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会诊讨论 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决定方案,采取措施 记录处置细节

检验“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儿科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为保证儿科患儿的护理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当遇到特殊紧急状况,在岗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能够迅速调配护理人员到位,特制订紧急情况下儿科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 1、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领导,全科护理人员为成员的儿科护理人力应急调配小组。 2、凡遇到特殊紧急下,危重患儿的护理、病房住院患儿突然增多的情况,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3、报告程序:(1)正常上班时间: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科主任报告→护理部主任;(2)节假日: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主任报告。 4、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由护士长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各成员应本着大局为重的原则,服从护士长的调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5、科室护士必须保证 24 小时通讯畅通,遇到紧急情况,被调配人员必须在 30 分钟到岗。 6、具体调配方案根据紧急事件情况、危重病例数、患儿病情等因素合理配备,必要时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统一服从调配,保障紧急状态下护理安全与护理工作质量。 7、应急调配小组成员接到应急通知后及时根据指令参与应急工作;凡接到应急调配通知不能及时到岗者,将责任到人,并纳入护理人员当月考核及年度考核。

儿科护理人员调配规定 由于儿科收治患儿具有季节性,平时工作人员储备过多,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如遇科室患儿突然增多或遇到危重特护患儿无法按护理级别护理病人时,儿科实行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制:即: 1、根据季节闲忙程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公休。 2、根据科室住院人数正常排休人员均为备班。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 一、制度 1、“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2、各医技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在确认检查结果为“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确保医疗安全。 4、具体操作程序: (1)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先要确认仪器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在确认仪器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检查者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或门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并在《检查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检验科对原标本妥善处理后冷藏保存一天以上,以便复查。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3)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5、“危急值”报告涉及所有门、急诊及病区病人,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6、“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放射科、CT室、超声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25399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心电图室危机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机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 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 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 Q-T 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 180 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 II 型及二度 II 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 40 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 3 秒的停搏

⑩低钾 u 波增高。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 1cm、急性重度脑积水; ④颅脑 CT 或 MRI 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 CT 或 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 15%以上。 ⑥耳源性脑脓肿 2、脊柱、脊髓疾病:X 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 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肺压缩 90%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颅底骨折。 7、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医师和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师和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

*******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项目范围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修订本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是指在患者诊治过程中,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或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及生命的检查(验)结果。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验)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详见附件)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验)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详细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并将检查(验)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详细填写《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三、“危急值”报告流程 1、相关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或复审,复查(审)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详细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并将检查(验)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时,应立即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检验科必须立即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复检结果。 3、临床医师确认出现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并详细填写《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立即进行相应诊治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处,确认治疗方案,采取相应诊治措施。 4、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临床科室在进行相应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前往医技科室领取或签收危急值报告单,粘贴在住院病历中,将相应诊治措施在病程记录中反映。 5、“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6、“危急值”报告科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心脏超声科、内镜中心、心功能室。 附件:“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及范围 实验单位低值高值备注 胆红素Bil(新生儿)μmol/L 307.8 血清 血糖Glu mmol/L 2.2 22.2 血清 血糖Glu(新生儿)mmol/L 1.7 11.1 血清 钾离子K mmol/L 2.8 6.2 血清 钾离子K(新生儿)mmol/L 2.8 6.5 血清 钠离子Na mmol/L 120 160 血清

二甲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整理版)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梗死; 3、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3秒的停搏 ⑩低钾u波增高。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cm、急性重度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耳源性脑脓肿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外伤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脊髓重度损伤。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肺压缩90%以上的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②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住院患者危急值管理及处理流程 为加强危急值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紧急救治。 一、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危急值结果在工作站闪屏,临床科室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立即处理;如果闪屏20分钟后科室未处理,检验科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由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听电话,在电话中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检验科危急值或警戒区间报告项目一览(附件1)(三)参照危急值管理的检验项目(附件2) 三、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药学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内容 (一)报告处理流程 当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时,检查者首先要复核患者病史情况,并请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或值班主任)复核。复核后,立即通知到病区当班医护人员,报告科室做好本科室的登记工作。临床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接到报告并确认危急值的相关信息无误后,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并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立即

处理。医师将危急值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二)报告内容 1、医学影像科“危急情况” (1)普放室“危急情况”: ①小儿一侧肺不张; ②气管、支气管异物,纵隔摆动; ③小儿液气胸(大于50%以上)或张力性气胸; ④急性肺水肿; ⑤心包填塞; ⑥食道异物、纵隔气肿; ⑦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外伤性膈疝; ⑧严重骨关节创伤: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多发骨折。 (2)CT室“危急情况” ①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急性脑疝; ④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及以上); ⑤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 ⑥重要血管急性栓塞,包括肺栓塞(累及肺动脉主干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危急值处理流程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当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必须按以下流程处理后报告: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取原标本或者重取标本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需立即(10分钟内)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验科危急值结果报告记录》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检验科必须在《检验科危急值结果报告记录》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报告应遵循“谁报告,谁记录”原则。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项目名称及危急值、危急值复查结果、复述内容处理方式、临床联系人、联系时间(具体到分钟)、报告人等项目。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检验科要在瑞美管理系统上标注“上报危急值”,门诊医生见到“危急值”提示的检验报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6.相关文件 7、检验科危急值处理流程图(见下图)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人员罚款50元,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图-(15543)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工作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 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 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放射科“危急值” 1、一侧肺不张; 2、气管、支气管异物;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4、急性肺水肿; 5、心包填塞、纵膈摆动; 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食道异物; 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9、外伤性膈疝; 10、严重骨关节创伤:⑴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⑵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 气胸;⑶骨盆环骨折。 (二) CT室“危急值” 1、CT发现脑内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或脑干、丘脑出血,和/或出现脑疝者; 2、CT发现脑内新发大面积梗死,和/或出现脑疝者; 3、CT发现肺动脉内栓子; 4、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率大于70%者; 5、CT发现主动脉夹层或胸腹主动脉瘤; 6、CT发现脏器多发挫裂伤、多发骨折、胸腹腔积血,脑疝; 7、CT发现气胸,肺组织压缩70%以上; 8、CT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9、肠梗阻、套叠、扭转; 10、发现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者; 11、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脉搏细数,肢体湿冷,血压下降。 (三)磁共振“危急值” 1、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并发昏迷的颅内病变,急性脑干梗塞,巨大脑动脉瘤(2.5cm以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急性脑出血(30ml以上),急性脑干出血,急 性重症脑炎,急性一氧化碳及药物中毒性脑病,硬膜下血肿并脑疝,弥漫性轴索损伤; 2、急性肺动脉、主干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急性心包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一、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影像科室、特检科、内窥镜室、超声科等医技科室。 二、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查)标本是否有错;检验(查)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查对患者是否有错,并做好检验(查)项目复查。 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结果,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包括检验(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查)项目、检验(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 四、临床科室只限医护人员能够收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防止非医护人员接收或出现因找人而贻误救治和处理时机的现象发生。 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被检验(查)姓名、结果、报告者姓名、接收时间等,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六、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危急值报告”处置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七、各科室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重点是追踪了解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目前提供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患者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各医技科室(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内窥镜、病理科等)和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 1.检验科危急值报告 (1)确认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在控,确认标本合格,确认操作正确,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2)核实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正确。 (3)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同一标本,同一机器、同一试剂)并审核。 (4)复检结果无误后,对于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应及时与临

床联系。10分钟内电话通知相应诊室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5)尽快将书面报告送达相应科室或病区,必要时应通知临床重新采样。 2.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核实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10分钟内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2)如危急值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检查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3.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 (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过程无异常的情况下,核实患者基本信息,10分钟内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积极与临床沟通,)2(.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4.病理科危急值报告 (1)病理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标本传输是否有误、标本检查及切片制作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10分钟内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 (2)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内窥镜危急值报告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 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临床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

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检验科要在检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临床检验科凡打印报告除加盖“危急值”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HH”或“LL”的提示。 6、检验科在对病人检查过程中发现急、危、重病人出现危急症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并与临床医生、护士联系,采取紧急抢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全套流程

《“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的通知各临床、医技科室: 为加强技检科室、临床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登记的管理工作,保证“危急值”及时反馈、报告到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即时、有效的处置措施,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经广泛征求科室意见后,现将《“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及问题,请及时反馈到医务科,以便及时修订相关制度与流程。 附件: 1.“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 2.“危急值”登记报告流程 3.“危急值”项目表 (含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胃肠镜室) 4.“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一四年一月一日 “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 1、“危急值”报告实行“谁发现谁报告”的原则。 2、医技科室人员在“危急值”报告前,应当做必要的验证,排除干扰,以免误报信息。 3、医技科室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后,应当立即用电话将“危急值”结果通知病区医护人员或门诊主诊医师。 4、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员在确认危急值无误后,应立即将“危急值”结果转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 5、临床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当及时结合病情,对“危急值”进行分析、验证。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是否存在缺陷,必要时应当重取标本进行复查;如果临床症状与检验

结果相符,应迅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6、技检科室、临床科室报告、接获、处置“危急值”的人员,应当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时间、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危急值检查项目与报告结果、报告科室、报告人、接电话人、接电话时间、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处理情况等项目。 7、临床、医技科室应当人人掌握“危急值”范围与报告、处置程序。 8、临床、医技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是“危急值”报告、登记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经常检查“危急值”报告、登记和处置的执行。 9、科主任或科室质控医师应当及时追踪、督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对“危急值”的处置情况,以确保干预措施或治疗落实到位,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的复核栏签名。 10、医务科、护理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和处置的执行情况,纳入各科室的月度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并对有违规的医护人员进行单项处罚。 “危急值”登记报告流程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用电话将“危急值”结果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相关项目。 2、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怀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一、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医技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1分;临床科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1分,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0.5分;《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登或缺项过多,扣0.5分。

三、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处联系,以便逐步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会将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严格按照危急值报告流程执行: 1) 重复检测标本,有必要时须重新采样。 2) 对于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告 知检验结果,及检验人员姓名,并询问接受报告人员的姓名。 3) 检验科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 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收人员姓名和检验人员姓名等。 4) 必要时检验科应保留标本备查。 五、如病人检验结果进入危急值提醒范围,计算机系统将提示。 1) 医生工作站,病人列表界面的病人床号前、以及化验报告的 条目、以及报告单内的异常指标前都显示一个红色的“危” 字。 2) 前两处红色“危”字在报告后16小时自动消失。 3) 异常指标前的危字永久保留。 六、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 1) 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 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检验科修改。 2) 检验科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并将申请保留。 3)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样本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 一、”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 是指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 一) ”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 三)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 一)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项目

续表 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

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等。 ( 二)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 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 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 三) 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①气管、支气管异物②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检查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临床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护士,双方应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护士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记录。 五、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六、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 发现检查、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登记本 电话和网络通知临床,双方核对结果 危急值登记本 经治或值班医生,评估病情,医护及时处理 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 七、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人员罚款50元,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项目参考值单位低值高值 成人血K 3.35-5.55 mmol/L <3.0 >6.0 新生儿血K mmol/L <2.5 >8.0 血钠Na 135-145 mmol/L <120 >160 血氯Cl 96-110 mmol/L <80 >115 血钙Ca 2.1-2.55 mmol/L <1.75 >3.5 成人GLU 3.95-6.11 mmol/L <2.5 >30 新生儿GLU mmol/L <1.7 >16.7 WBC 4-10 ×109<1.0 >30.0 HGB 113-151 g/L <50 >200 PLT 100-300 ×109 <30 >1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