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阐释学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处境

浅谈阐释学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处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b17119262.html,

浅谈阐释学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处境

作者:陆平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2期

内容摘要:无论是传统的阐释学或是接受美学,都没有将读者作为作品意义的唯一创造者。这也许是为了避免了读者权力的过分膨胀,以致出现完全随意的主观主义。由此,伟大的思想家们不论偏激还是客观的批评理论,尽管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都肯定了读者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但读者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受到许多局限,甚至陷入迷惑、困境与悖论,犹如张扬个性却带着镣铐的飞翔。

关键词: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处境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阐释学已经注意到了读者对于实现作品价值的意义,其后德国以尧斯、伊瑟尔等人为代表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进一步将重心转移到读者。这是对主导西方文艺理论界达半个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最强有力的冲击。在诠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中,读者似乎终于掌握了话语权,可以光明正大地运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来诠释文本,甚至赋予作品意义。然而仔细阅读它们的部分理论,却常常可见永恒的文本、全能的作者、伟大的传统在其中悄悄伸手,扼住读者的翅膀,使读者这个主体在行使自己阐释权利时常常陷入一种迷惑的处境。

传统的阐释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读者即阐释者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始终坚信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在书写时的本意,正确的理解是阐释者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消除了先入之见和误解之后的产物,作者的意识、他的自我和本义才是阐释的终极目标。

美国批评家赫希是这种传统阐释学在现代文论中的典型代表,他十分明确而坚决地主张,作者是阐释的终极权威。这源于他对于“客观批评”的追求。因为想要寻找到一条判断批评是否客观的恒定“准绳”,便只有将作者奉上神坛。他的这种观念明显地体现在他所提出的“意义”与“会解”两个不同的概念上。他认为,“意义”就是作者创作时的本意,是作者赋予文本的全部精神。确定真实“意义”是对文本唯一的正确解释。他并不否认,一部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时代的不同读者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东西,但那些都只是读者的“会解”。实际上,这种观念将作者的“意义”上升为永恒的真理,而将读者的“理解”贬低为变幻的误解。读者在赫希这里虽然获得了自由想象的权利,然而他们的思考却并没有获得赞许的微笑与庄严的尊重,处境依旧尴尬。

赫希的阐释学给予读者强大的束缚,不仅是“带着镣铐跳舞”,更要“带着镣铐”奔向作者,无限趋同作者本义。读者如果想探寻真正的价值意义,就必须先消释自我,将自己变为一片真空,一块透明体,以便不带任何偏见与属于自己的杂质,原原本本地把作者的本意复制出来。这种观念不由让人联想起艾略特的那个经典的比喻。他用“一条白金丝放在一个贮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瓶里” 的化学反应来比喻创作过程中诗人的心灵起的催化剂作用。他认为诗人像白金一样,促成了作品的产生,但是完成了的作品中不应该掺杂诗人个人的成份。艾略特的这种

相关文档